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運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運用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夠表達發(fā)散性思維,開發(fā)人類大腦潛能的圖形思維工具。它主要有泡泡式、樹狀式、括號式、圖表式和流程式等幾種導圖形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不同形式的思維導圖來呈現(xiàn)不同的課題,既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理清文本思路,提高閱讀效率,從而構建高效語文閱讀教學課堂。

關鍵詞:思維導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

思維導圖(又名心智圖)是英國學者東尼·搏贊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創(chuàng)作的一種可視圖表。它是一種整體思維工具,可運用到所有認知功能領域,尤其是學習、記憶和各種形式的創(chuàng)造、思考。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有效利用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可以大大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下面,筆者就針對思維導圖的不同類型,結合中學語文的相關課例,對思維導圖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簡單分析。

一、泡泡式思維導圖有利于構建字詞歸納整理

泡泡式思維導圖通常用于定義事物的屬性或相應的聯(lián)系,能夠增加他們對于一個事物描繪的深度和多樣性,在進行字詞教學的時候,對于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大有裨益。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泡泡式思維導圖對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文言實詞、虛詞進行高效教學。在現(xiàn)代文字詞教學中,也可以有效利用思維導圖,訓練學生的歸納能力。以《紀念白求恩》為例,本課詞語和成語很多,可根褒貶色彩進行分類。贊揚白求恩的詞語和成語有:殉職、熱忱、精益求精等。和白求恩進行對比,批評有些人的貶義詞有:狹隘、鄙薄、麻木不仁、漠不關心、拈輕怕重、見異思遷等。這樣,學生通過泡泡思維導圖,既理解了詞語的感情色彩,又通過兩組泡泡詞語的對比了解了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zhàn)士白求恩大夫的可貴精神。

二、樹狀式思維導圖有利于建構文本深入探究

樹狀式思維導圖就像一株樹,分為樹根、枝杈和樹葉,樹根就是主題,枝杈就是這個主題的分類與延伸,樹葉就是這些分類與延伸下一層的具體內容。利用樹狀式思維導圖,可以使一篇文章層層深入,化整為零,有利于閱讀文本的深入探究。比如第一單元“四季美景”的散文,《春》就可以以“春”為中心點,即表示為樹根。第一分支是盼春、繪春、頌春,即表示為樹杈。第二分支就是這三個方面的細化,即表示為樹葉。其一,盼春當中的“盼”“來”“近”;其二,繪春中的幾幅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和迎春圖;其三,最后三個排比段的比喻句“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姑娘”“健壯的青年”。第三個分支就是繪春的每幅春景圖的景物特征。如春草圖的特征就是春草軟綿綿的、生命力強,并且是不經意間悄悄鉆出來的、嫩嫩的、綠綠的;春花圖的特征是品種多、花色艷、花味香;春風圖的特征是柔和、清新、動聽;春雨則是細密、輕盈、閃亮的;最后迎春圖就寫出了春天充滿生機,人們奮發(fā)向上、努力工作。在頌春部分就是通過三個比喻句“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來體現(xiàn)春“新”“美”“力”的特征。因為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非常適合情感誦讀,我們也可以將盼春的急切、喜悅,繪春的輕松、明快和頌春的振奮、高昂的感情基調畫一個分支。這樣,一棵關于“春”的樹狀思維導圖就清晰地呈現(xiàn)在了眼前,學生根據枝葉的層層展開,就可以層層深入地了解文章的間架結構和層次,更能夠化整為零,明確地探究每一個部分、每一個層次春天的美景及其特征。學生通過畫思維導圖,有利于深入探究閱讀文本,提高閱讀效率。再如《雨的四季》以雨的“四季”為中心,作者用生動細膩的筆墨,把雨在四個季節(jié)的“容貌”和“性情”描繪得分外靈動、美麗[1]。學生作思維導圖時可以以“四季”為中心點,即樹根,以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為第一分支,以春雨的清新、潤澤、甜美,夏雨的熱烈、粗獷、奔放,秋雨的端莊、沉靜、深情和冬雨的自然、平靜、純潔為第二分支,然后以每一個季節(jié)對雨的描寫角度等來具體描畫第三、四、五個分支。這份思維導圖將本課的知識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和歸納概括,學生在整理思維導圖的時候,就能夠通過層層深入的探究,全面感受雨的四季的不同風韻與情致。

三、括號式思維導圖有利于構建思路聯(lián)系

括號式思維導圖主要用于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議論文的學習,圍繞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進行。它注重訓練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找出論點、論據之間的關系,再理清論證思路。而括號式思維導圖就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樹立論證思路,使文本條理清晰、邏輯嚴密。例如在教學《紀念白求恩》一文時,首先讓學生畫出“學習白求恩的共產主義精神”這一中心論點,然后畫出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幾個分論點,最后總結全文,闡述學習白求恩的深刻意義。

四、圖表式思維導圖有利于信息的歸納整理

在進行第二單元的《<論語>十二章》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利用圖表式思維導圖歸納整理課文內容。從課文可知,文本可整理歸納為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修身做人三大板塊(如圖所示)。因此,圖表式思維導圖有利于通過直觀的對比,理清脈絡,對知識進行分類歸納整理,讓人一目了然。五、流程式思維導圖有利于構建文本骨架脈絡流程式思維導圖適用于小說類記敘性質的文本閱讀,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事情的整個過程,構建文本閱讀的骨架脈絡,從而理清故事情節(jié),如第四單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為主題的小說類教學,就可以采用流程式思維導圖來理清情節(jié)。在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時,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了本文記敘了作者八歲時爬懸崖進退維谷遇險,經父親幫助而脫險這一大意后,再引導學生從“險”字出發(fā)繪制流程式思維導圖,即可以圍繞冒險—遇險—脫險和啟示這兩個方面創(chuàng)作思維導圖。下圖左邊第一個分支圍繞冒險—遇險—脫險畫出事情的起因(游戲玩厭,去爬懸崖)、經過(中途放棄,進退兩難)和結果(父親指點,終下懸崖)。右邊分支畫出了下懸崖時的心理變化過程:缺乏信心—有點信心—信心大漲—巨大的成就感;右邊第一個分支就可以畫出心態(tài)、方法、意志、境界,然后分出第二個分支心態(tài)是從容不迫、鎮(zhèn)定自若,方法是化整為零、各個擊破,意志是意志堅定、永不言棄,境界是天下之事、必成于細。這樣的思維導圖不僅理清了故事的脈絡,而且也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它非常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思維的縝密性。再如《植樹的牧羊人》可概括為初遇牧羊人—再見牧羊人—最后一次相見[2]。《狼》可概括為:遇狼—懼狼—御狼—殺狼。這樣,通過流程式思維導圖,學生在梳理情節(jié)的過程中既建構了事件的骨架脈絡,又理清了故事發(fā)展的線索。思維導圖依據全腦的概念,它是個能打開大腦潛能的強有力的圖解工具,是大腦思維過程具體化、直觀化的方法。它的功能在于能夠讓學生在面對龐大的知識體系時掌握方法、把握主線,并能充分挖掘閱讀潛能,提升思維技巧,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有效利用已經成為構建高效閱讀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它既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刻的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從而提高思考力,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甚至教師的學習能力,真正實現(xiàn)學會學習和終身化學習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德清.信息技術背景下試析《雨的四季》課例[J].教育界,2019,(17):134-135

[2]王玲.《植樹的牧羊人》主題探討[J].新教育,2019,(34):11-12.

作者:奉文杰 單位:廣安市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