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的影響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的影響

摘要:現(xiàn)代化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各學科教學中成為一種趨勢。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本之上,并且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色彩斑斕的圖片、視頻、音樂為學生枯燥學習增添了色彩、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升了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茖W課程是新課程標準下小學階段必不可少的學科,時代的發(fā)展離不開科學創(chuàng)新,讓學生從小接觸科學這門學科,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的同時拓寬了眼界,極大程度上挖掘學生的潛能。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科學進行整合研究是我國教育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字:多媒體技術;小學科學

新課改一再強調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將多媒體及技術應用在小學科學這門課中,可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課堂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在當下小學科學課堂現(xiàn)狀的基礎上深度認識多媒體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革新授課方式,讓學生在信息化的情境中進行高效科學課程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1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發(fā)展

多媒體技術的英文名稱為Multimediatechnology,最早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信息的表示載體以文本、音頻、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為基礎,儲存信息的實體包括光盤、磁盤、半導體存儲器。早期將錄音、錄像等運用到課堂這種教學技術稱為多媒體組合教學或電話教學。但在20世紀90年代起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迅猛,多媒體計算機已經(jīng)可以逐步取代以往的多種教學媒體綜合應用的地位。現(xiàn)在教師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預先制作多媒體教學資源或軟件來開展教學活動,多媒體技術也獲得了全面的創(chuàng)新。多媒體教學在全國各階段院校中均開始推廣,同時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提高。但應用在科學教學中的媒體技術多為感覺媒體和表示媒體。感覺媒體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使人產(chǎn)生感覺的媒體,比如作用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梢宰寣W生產(chǎn)生直觀感受的多媒體學習資源。表示媒體是為了加工處理感覺媒體而認為制造出來的媒體,多指信息的表示和表現(xiàn)形式,比如文本、語音、圖形、圖像、視頻等來幫助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多媒體技術的交互性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充分控制和使用學習資源的時間,增加學生對信息的理解和關注,并延長學習資源保留的時間。它的實時性具體界定為與時間的密切關系。如疫情期間教師和學生通過在線視頻、會議等來實施教學。

2傳統(tǒng)科學課的缺點

科學知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會影響學生對周遭生活環(huán)境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認知水平和態(tài)度。但是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學時間有限,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卻是無限的;教學儀器和可供學生操作的設備也受限制,不能讓學生完全自主的獨立操作。科學課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是演示法和實驗法。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往往只利用講授法將書本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不懂實驗背后的科學道理,不能發(fā)現(xiàn)科學的奧秘之處,對知識的獲取均來自間接體驗,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樣也開闊不了學生的眼界。由于采用班級授課制,班級內(nèi)學生的人數(shù)和教師的人數(shù)完全不對等。教師無法照顧到班級內(nèi)的每一位學生,并沒有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而是一再地講枯燥的學科知識,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感受,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新課改一再強調新的學生觀和教師觀,“以人為本”是核心。教師不應該忽略學生是獨立意義的人,他們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以及可以主動思考的能力。教師一味地按照傳統(tǒng)方式進行授課,按照考試考什么上課就講什么的路線進行備課和授課,完全未考慮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并且有些學校對科學課完全不重視,認為小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達不到做科學實驗和了解實驗背后的真實道理的能力,對科學課沒有進行全面的規(guī)劃。因此由于學校的不重視,教師授課方式的不新穎,小學生本處于發(fā)展階段的初級水平更容易在課堂中開小差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最終與“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相偏離。

3利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作為新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廣泛地應用于小學課堂,這種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以:“單憑一張嘴,一支筆,一塊黑板,一本書”的教學。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處于認知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他們在校園內(nèi)認識新的事物,接受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本領,這會使得他們本身的情感,態(tài)度,意志力都在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是具有強烈好奇心,并且活潑好動,對教師的崇拜心理極強。那么完全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利用好多媒體手段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菰锏恼n堂無論對于哪一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講都是沒有吸引力的,因此在課前,教師就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基于學生的學習心理來進行科學的備課。比如在進行《地球在公轉嗎?》這節(jié)課的授課時,學生對公轉,自轉的概念是完全不清晰,沒有辦法去理解更深層次的地球活動。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地球的公轉和自轉分別以視頻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利用視頻來幫助學生對本節(jié)建立濃厚的興趣,且通過視頻的對比可以分析出公轉與自轉之間的差別,以及地球的這些運動對我們生活產(chǎn)生的影響,讓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入課堂,又帶著憧憬和疑問走出課堂。學生的好奇心足以讓他們?nèi)ソ鉀Q課后所留的思考問題。這種方式促進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樣通過小組之間的展示與溝通,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意識。

4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鬃釉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他的這段話,在肯定啟發(fā)作用的同時,尤其強調了啟發(fā)前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的重要性,因此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思考,是提高教學實效性有效的途徑之一??茖W課程和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課程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很多的道理通過口頭闡述是理不清的,需要實驗去直觀的展示與證明。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過于抽象和枯燥的理論知識以圖片、視頻、音響等形式變得直觀可見,通過對逼真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并不會產(chǎn)生抗拒心理,同時也降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難度。因此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需要貼近學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教師利用新穎的技術手段可以在課堂內(nèi)方便快捷的為學生展示學習資源,如交互式電子版白,投影機,提前制作好的可交互ppt課件或者影像資料。讓學習內(nèi)容更直觀,更形象,更清晰。同時對理不清的深層概念進行概括與總結。利用思維導圖對課程的脈絡進行梳理,使學生一目了然,讓這些知識不受限于課本也不限制于教室。新的教學資源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做到隨用隨享,因此利用多媒體設備不但可以讓學生高效進入課堂,還可以極大地減少課堂中的時間浪費,擴充課堂的知識容量,使科學課的內(nèi)容不只是課本所述,還有更有趣更吸引學生興趣的學習資源,活躍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學生的學習并不是一開始就通過大腦的運轉來進行的,而是首先通過視覺的刺激和聽覺得反應,二者同時發(fā)力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大腦才開始進行工作。因此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前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將學生的感官調動起來,積極且自主地參與學習中,學習效果更為顯著。

5有利于優(yōu)化學生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進行學習活動時所表現(xiàn)出具有個人偏向性的行為方式。這與學生的個人性格特點以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沉思型的學生在科學課堂中更沉著冷靜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而沖動型的學生在做實驗時往往會忽略某些關鍵的操作步驟由此導致實驗的失敗。還有的學生是場依存型,很難獨立學習,并且對外界產(chǎn)生過度的依賴。冒險性的學生更喜歡新奇的事物,對知識有著強烈的渴望,因此對于不同的學生如果只利用同樣的傳授法來進行教學,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由于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需要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革新來促進多元化的學習方式的產(chǎn)生。比如通過教育智能硬件來進行學習。這一類硬件多數(shù)屬于人工智能產(chǎn)品,學生可以通過與硬件的交互,來彌補課堂上教師由于忽略學生而導致問題。使內(nèi)向的學生也可以擁有互動的學習方式。然而部分偏遠地區(qū)的學校師資力量不夠充足,教學設備不夠完善,學生的科學課程完全照本宣科,無法做實驗,無法通過專業(yè)的教師來進行系統(tǒng)的知識講解。與此同時“1+N”教學項目,遠程教學等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對農(nóng)村以及偏遠地區(qū)的學生進行幫扶學習,使他們的學習方式不再限于枯燥的理論朗讀,拓寬學生的視野。通過VR技術,雖然學生坐在教室中,但是視覺的體驗將學生帶到與學習內(nèi)容相對應的學習環(huán)境中,模擬學習、模擬實驗等項目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難以真實操作的環(huán)境下進行虛擬實驗。變革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

6利用多媒體技術強化對實驗的操作與認知

新課程改革下提倡,"一切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因此科學實驗在小學科學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不論是對知識的獲取與掌握,還是對科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都是新課改下對學生最基本的要求。從本質上講通過實驗才可以充分地讓學生理解科學的知識、才可以更加直觀的認識科學現(xiàn)象從而做到學以致用。但是在科學課程中,由于學校的規(guī)劃不充分、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的水平參差不齊、實驗設備不完善,學生有時沒有接觸實驗的機會。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與電子白板進行虛擬交互實驗來彌補設備不足的缺點。學生通過電子白板來進行實驗操作,在這一過程中,有著和真實實驗相同的視覺與聽覺感受,并且會提示學生相關操作要領,避免在未來真實情境下出現(xiàn)危險實驗操作。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實驗可以將書本上平面的知識立體起來。比如《蠶的生命周期》一課,由于試驗周期較長,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整個過程變得立體,不再是通過教材上為數(shù)不多的圖片展示來使學生理解蠶的出生到化繭成蝶這一過程。動態(tài)的實驗更能清晰地將全過程展現(xiàn)出來,有效地縮短課堂時間,擴充課堂教學容量。學生在課后可以通過實際觀察來對蠶的生命周期有著更完整的親身體驗。

7多媒體教學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

由于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偏重,更希望在實驗課上選擇學習成績優(yōu)異、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來進行實驗操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失教育公平。可以通過信息化點名軟件,將學生的全部姓名輸入進去,選擇哪位學生進行操作演示均為隨機而不帶有教師主觀意愿。保證每個學生被選擇的概率是相同的。同時在設備不足的情況下,那些沒有被分到實驗儀器的同學可利用多媒體軟件進行虛擬實驗操作,讓每一位學生在實驗課上都有知識可學、有實驗可做,促進了教育的公平更能體現(xiàn)教育的“以人為本”。

8總結

將現(xiàn)代化的教育手段用于小學科學的教學中,是存在優(yōu)勢的。但是多媒體技術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教師基于傳統(tǒng)課程的分析以及學生特點來進行授課,一味地全盤否定傳統(tǒng)教學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會物極必反。因此要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共同促進教學的改進,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認知發(fā)展、思維邏輯等。將教學方式變得多元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利用技術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增強了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有效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小學科學的課堂中,一定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同時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渴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今天的教育和教師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未來的學生將會生活在過去。

參考文獻:

[1]張占杰.利用多媒體讓小學科學課堂更精彩[J].中國新通信,2020(7):200.

[2]黃崇澤.多媒體在科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9(36):12.

[3]梁得虎.淺談小學科學有效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22.

作者:劉馨陽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