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英語文學教學模式構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語文學教學模式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英語文學教學模式構建

摘要: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國際交往逐漸增多,也在國際社會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英語作為國際主要通用語言之一,承擔著國際溝通交流的重要職責。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我國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較為顯著的提高,也為中國走向國際社會發(fā)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不可否認的是,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的英語思辨能力還存在著不足,不能適應日益需要的英語發(fā)展需求和國家對英語應用的需要。此外,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下,我國大力倡導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已刻不容緩?;诖?,本文從英語文學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探討提升學生思辨能力的英語文學教學模式,為培養(yǎng)具有語言技能和思辨能力兼?zhèn)涞男滦陀⒄Z人才初做嘗試。

關鍵詞:思辨能力;英語文學;教學模式;構建

一、英語文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在綜合思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在需要英語語境下的邏輯思維分析、論述、辯駁等時,學生的思辨能力就顯得捉襟見肘了。目前,在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觀念里,英語多以工具性為主,特別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英語教學的關注點在于學生的聽、寫方面,不少的學生僅僅了解教材中的英語內容,對于英美文學知之甚少,沒有將英語作為自己必須掌握或者提升自身思辨能力來進行學習。加之,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方式也沒能將英語文學大量引入課堂教學,沒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文學的積極性。總之,英語教學在我國開展以來取得較為顯著的成績,學生英語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思辨能力顯得明顯薄弱。

二、思辨能力對于英語文學的重要意義

語言作為一種表達和思維方式,并且會促進人的思辨能力的提升。不同的教學模式能夠不同程度促進學生的思辨能力,又反過來服務于英語教學。首先,英語文學是學生拓寬知識面,提高對英文原著的理解、欣賞和批判能力,并可以深入了解英語國家的人文精神,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對問題首先采取謹慎思考,并主動去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所養(yǎng)成閱讀、寫作、聽說等綜合能力為提升學生思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以提升學生思辨能力為導向的英語文學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要注重引導學生發(fā)掘文學作品中的思辨精神

文學作品不僅僅是知識傳播的載體,而且其中包含的作家精神,更是引導學生思考的重要方式。比如在講解《巴黎圣母院》時,教師要在對其作品講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意見,比如克洛德、卡西莫多他們內心的分裂、沖突,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專制制度的摧殘和迫害與人物描述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等,讓學生形成自我的批判意識,如此,將批判性教學理論融入英語文學的教學中,能夠在文學構思的場景中進行思考,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和判斷,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設計任務目標,任務要具有開放性,既能滿足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又能讓學生因“踮一下腳就能夠著”而具有成就感。比如在進行英國文學授課前,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任務進行預熱,英國文學興起的時期是什么?興起的背景又是什么?什么是英國的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的主要特點有哪些?等等,任務要有思辨性,不是浮于面上的淺顯問題,要讓學生在熟悉文學作品后才能給出自己的觀點。再以《巴黎圣母院》為例,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理念來闡釋浪漫主義的美丑對照手法,作者是如何把善于惡、美與丑、崇高與卑下對照起來描寫的?通過熟悉這篇文學作品,同學們對“命運”二字又有了什么樣新的理解呢?如此,不僅可以驅動學生自主進行學習,而且還帶著任務目標去尋找解決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辨能力。

(二)要加大對學生通過英語文學學習的思辨能力進行考量

思辨能力作為英文文學學素養(yǎng)的能力之一,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來促進學生增強此方面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推進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諸如任務驅動法、問題教學法、交際討論法進行,達到以“文”成事,促進學生知識掌握,培養(yǎng)自主學習;以“問”促思,培養(yǎng)問題意識,促進思維發(fā)展;以“論”促解,深入了解作品,提高分析概括。在《巴黎圣母院》教學中,除了上文所提到的課前設置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問題回答分為優(yōu)秀、良好、一般三個層次,根據(jù)學生對作品的學習程度、態(tài)度、解決問題所采取的措施等進行評價。值得注意的是,要在評價后的第一時間向學生進行公布,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及時了解自身和同學之間的差距,還能對有異議的地方及時提出申訴,既能增強學生的榮辱感,也能推進課程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除了教師評價學生之外,還需要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并闡明詳細的理由。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成學習小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對文學作品學習、研討后,讓每個小組成員上臺就自身對作品的理解進行分享,并重點用英文闡釋自己的思維邏輯過程,學習小組對每名學生闡述的邏輯性、順暢性、新穎度、廣度及深度等進行評價、衡量,并就同學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比如在《巴黎圣母院》中,有的學生理解比較深刻,有的學生則可能由于基礎較為薄弱,沒能對其中的人物內心活動和人物所塑造的深刻原因進行深入理解,可能會提出“當女主人公艾絲美拉達舍身救卡西莫多時的內心過程是怎樣的?她的舉動的現(xiàn)實意義是什么?”如此,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意識,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活躍思維,在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促進自身的思辨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除了承擔著引導員的身份,還應該是裁判員,對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幫助解答情況、團結協(xié)作情況、同學互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要照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三)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思辨能力方式方法的傳授與引導

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要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和訓練,并在實際過程中讓學生的思維重點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英語文學教學是一個較為綜合的教學行為,教師的認知高度和認知水平在學生思辨能力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缺乏思辨能力或者是教學模式古板,那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思辨能力提升。為此,首先需要教師樹立自身的思辨意識,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在進行英文文學教學時,教師要在學生分享后,除了要指導學生的思維方式外,還要就某個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可以由學生對自己觀點提出異議,在辯論中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除此之外,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途徑和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在英語文學教學中,讀和寫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更是關鍵,教師可以采用文學閱讀、寫作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思辨能力。閱讀是文學學習的重要手段,通過閱讀不僅能熟悉文學作品的內容,且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后會逐步增加英文文學的閱讀量。在原汁原味的閱讀后,學生則會逐步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習慣,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觀念和對作品新的認知。包括論文的寫作,是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根據(jù)英文文學作品來布置真實的能夠體現(xiàn)學生思辨能力的論題,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拘泥于傳統(tǒng)寫作,做到有話可說有請可表。對于寫作,教師要多采用過程寫作教學法,關注學生的寫作過程,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寫作過程中的進步,從而在反思總結得到提高。演講比賽是提高學生思辨能力又一有效途徑,不僅考驗學生圍繞某一主題寫作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此,教師可以以文學作品的讀后感進行演講比賽活動,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

四、結語

思辨能力是文學作品中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能力之一,目前很多院校英語學習中都存在思辨能力缺失的現(xiàn)象。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進,英語文學思辨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著眼于英美文學教學方式多元化為重點,在教師思辨能力提升,教學中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引導、練習、考核評價,同時要鼓勵學生在學習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寫作、聽說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

【參考文獻】

[1]聞琴華.以輸出為導向的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6(3):22-25.

[2]王琳.以思辨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的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16(17):74-75.

[3]吳小芳,姚志英.以邏輯思辨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的專業(yè)基礎英語教學模式及其應用研究[J].呂梁學院學報,2016,6(2):83-86.

作者:董全悅 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