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數據庫技術》課程創(chuàng)課平臺的構建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據庫技術》課程創(chuàng)課平臺的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數據庫技術》課程創(chuàng)課平臺的構建

摘要通過對創(chuàng)課和4C教學模式的分析,結合《數據庫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將4C教學模式應用到《數據庫技術》教學中,并通過此種模式,構建了《數據庫技術》課程的創(chuàng)課平臺。通過在本校實踐,進一步分析了實踐效果。

關鍵詞4c模式;課程創(chuàng)建;數據庫技術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推進,各種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新名詞新概念一個又一個涌現,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一些教學管理部門推波助瀾,強制教師學習應用,然而風靡一時、熱鬧一陣兒之后,老師們的教學“濤聲依舊”,仍然重復著昨天的故事。事實上,每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積極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本沒有一種萬能的一勞永逸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追求這種教學模式無疑也是徒勞的。任何教學模式,都不可能適合于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所有的學生,最好的教學模式就是沒有模式。教無定法,不同的教學內容本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本文是在華北理工大學教學改革項目(項目名稱:《數據庫技術》課程創(chuàng)課平臺的構建,項目編號Y1663-29)的基礎上,總結整理而成,目的是希望能促進《數據庫技術》及相關課程的教學方式的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1創(chuàng)課的實質

創(chuàng)課是近兩年才出現的新詞,在中國知網上,以“創(chuàng)課”為關鍵字進行搜索,目前只有23篇文章。所以說創(chuàng)課的腳步才剛剛開始。國家對創(chuàng)課也非常重視,每年由工信部牽頭舉辦一次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技能大賽——教師創(chuàng)課大賽,2018年有上百所高校參加,目前是第四屆。創(chuàng)課有別于仿課,后者是從1到N,前者則是從0到1。從1到N,意味著克隆。如果教師只是把同一教案抄寫多遍,把同一流程“滾播”多年,最終只有量的增加;從0到1,則是創(chuàng)新,每節(jié)課都有新思想萌生,每一天都有新教法生成,每個人都有新智慧增加,最后形成質的飛躍。“創(chuàng)課”的核心在于創(chuàng)新。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教學大綱的前提下,盡可能以學生為本,不拘一格,超越教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重構教學內容,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每次課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要有新意,使學生對這門課始終保持新鮮感和好奇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師生協(xié)同創(chuàng)課,針對每次課的缺陷,持續(xù)改進教學。教師通過個性化教學,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打造高效課堂,使學生學得更有趣、更快、更好。

24C教學模式的內容

4C教學模式的提出是借鑒于樂高積木的課程方案。4C是指聯(lián)系(connect)、構建(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延續(xù)(continue)。首先教師將學生已有的知識、興趣與課標、知識點進行聯(lián)系,讓學生面臨一個開放式的挑戰(zhàn)或任務,將置身于問題解決方案尋找者的角色。在聯(lián)系階段,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并且鼓勵學生探索各種想法,嘗試從不同角度來解決問題,當然問題的解決方案一定要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然后根據學生的想法來構建模型,這里就是指構建關系數據模型。關系模型建立后,同時也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建構了相應的知識體系。在反思階段,要讓學生擁有反思知識建構過程的機會,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反思,思考他們建構了什么,以及他們在建構和探索中發(fā)現了什么。教師要對反思過程提供幫助,鼓勵學生有意識地思考在建構階段完成的成果、遇到的困難、解決的辦法、獲得的領悟。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每一堂課都以一個新任務的提出與解決為結點,這個新任務必須建立在這堂課新授知識的基礎上。延續(xù)階段給學生呈現一個挑戰(zhàn)活動,給學生機會去應用所學到的技能,以及用所獲得的知識進行嘗試,為下一課堂新知識的導入作好鋪墊。

3《數據庫技術》創(chuàng)課平臺的構建

不同的教學內容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首先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來應用4C教學法。根據《數據庫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特點,在很多知識點上都可應用4C教學模式,比如關系代數、模式優(yōu)化、數據庫設計等等。這里以規(guī)范化理論作為典型實例來簡要介紹一下平臺構建的方法。

3.1聯(lián)系

首先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鼓勵學生聯(lián)系自己身邊的實例,開放性的由學生提出問題。老師一定要有足夠的把控課堂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描述數據模式。教師要對平時的問題進行積累,形成平臺的知識庫。學生最常提出的實例主要有:教學、圖書、課程、運動會報名、點歌、快遞、訂單、購物、酒店、小說等等,五花八門。教師要對這些數據模式進行詳細的分析,典型實例了然于胸。以運動會為例,引導學生羅列出需要描述的數據。學生一般會提出如下數據:運動員編號、所在教學單位、姓名、性別、項目名稱、成績、名次、記錄等。

3.2構建

提出了要解決的問題之后,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即構建階段。首先描述該模式應該收集的哪些數據。引導學生將丟失的數據項補全,比如運動會關系模式,就可以引導學生將項目編號、記錄時間等數據項加上。構成的關系模式如下:運動會(運動員編號、所在教學單位、姓名、性別、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成績、名次、記錄、記錄時間)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來建立數據模型。首先根據現實語義寫出函數依賴,引出函數依賴的概念,強調現實語義,然后由學生發(fā)散思維,寫出盡可能多的函數依賴。學生可能提出的函數依賴有:運動員編號→姓名,運動員編號→所在教學單位,運動員編號→性別,姓名→運動員編號,姓名→性別,姓名→所在教學單位,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編號→記錄,項目編號→記錄時間,(運動員編號,項目編號)→成績,(運動員編號,項目編號)→名次,甚至也會出現運動員編號→(姓名、性別),運動員編號→運動員編號,(姓名、性別)→姓名等等。對學生提出的函數依賴進行逐個分析排查,留下完全的、非平凡的、非傳遞的函數依賴。從而進一步解釋完全的函數依賴、非平凡的函數依賴、非傳遞的函數依賴等概念。分析完后函數依賴集大體如下:運動員編號→姓名,運動員編號→所在教學單位,運動員編號→性別,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編號→記錄,項目編號→記錄時間,(運動員編號,項目編號)→成績,(運動員編號,項目編號)→名次。

3.3反思

對構建的數據模式進行插入異常、刪除異常、更新異常、冗余度的方面的分析,進一步改進關系模式。對運動會關系模式進行分析,存在著上述多方面的問題,讓學生討論解決辦法,引出模式分解的概念,進一步引出范式的概念,講解1NF、2NF、3NF、BCNF。從1NF到2NF、從2NF到3NF、從3NF到BCNF,反復進行插入異常、刪除異常、更新異常、冗余度分析,反復進行模式分解。最終將數據模式分解為以下三個子模式。運動員(運動員編號、所在教學單位、姓名、性別)項目(項目編號、項目名稱、記錄、記錄時間)報名(運動員編號、項目編號、成績、名次)。通過反復的分析、修訂,在學生的腦海中構建規(guī)范化理論的相關知識體系。讓學生對關系模式的構建過程進行反思,總結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從而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吸收。

3.4延續(xù)

課程的延續(xù)性是4C模式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講課的結尾一定要進行總結,然后提出新任務。延續(xù)階段是對本堂課的延展,給學生拓展今日所學到現實應用的機會,同時引出下堂課的內容。根據今日所學內容,總結如何分析已有關系模式,同時提出如何已經分解好的關系模式進行評價,作為下次課的內容。這里只是對規(guī)范化理論這一個知識點進行了4C教學模式的構建,4C教學模式可以應用于很多知識點以及多門課程。4C模式的應用是一個可延續(xù)性的過程。下面給出了本知識點應用4C教學模式的示意圖。

4實踐成果分析

創(chuàng)課教學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可以更好的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并且可顯著改善教學條件、增加學習趣味、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本研究成果可以推廣到其他專業(yè)的多門課程的教學中,而且擴展性強,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隨時創(chuàng)建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軟件和典型教學情境,可隨時調整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大綱的內容及時更新創(chuàng)課內容,督促教師在想法、教材、設計、教學、反思、發(fā)表等多方面勤思考、多創(chuàng)造,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

5結語

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其藝術性就在于創(chuàng)意。創(chuàng)課,使教學有了創(chuàng)意,學生學起來會更快樂、更有意思、更愿意學,教師教起來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無論教還是學,都是一種快樂的藝術享受。

參考文獻:

[1]孫建鋒.創(chuàng)課:選擇自己的教學人生,遼寧教育,2016,3:74-82.

[2]尚倩.基于CiteSpace的創(chuàng)課教育研究熱點與前沿分析.科教文匯,2017,10:137-139.

[3]李永江.創(chuàng)課平臺在通信課程中的實踐應用.數字與縮微影像,2016,1:32-33.

作者:楊迎新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遷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