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小兒護理靜脈留置針問題及對策探討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兒護理靜脈留置針問題及對策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小兒護理靜脈留置針問題及對策探討

【摘要】目的分析并總結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應用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方法從我院最近1年內收治的靜脈留置針輸液患兒中抽取100例作為試驗的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樣本50例。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接受針對性護理,最終將兩組患兒不良情況發(fā)生率進行對比。結果經過比對分析發(fā)現,觀察組患兒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更低,其中P<0.05,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靜脈留置針輸液患兒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可發(fā)現套管針阻塞、穿刺失敗、液體滲漏、合并靜脈炎、誤入動脈以及套管針脫落等,運用針對性護理,明顯降低不良情況發(fā)生率,保證患兒治療安全性。

【關鍵字】靜脈留置針;小兒護理;問題;不良情況;安全性;常規(guī)

目前在臨床上,靜脈留置針屬于新型的護理技術,該技術操作簡單,一次穿刺成功幾率較高,可長時間留置,無需重復穿刺,減少對患兒造成的痛苦,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在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1-3]。但在運用靜脈留置針時易出現不良情況,本次對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應用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具體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靜脈留置針輸液患兒中隨機抽取100例患兒,將患兒進行有效的隨機分組,組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兒各50例。觀察組:男患兒31例,女患兒19例,年齡7個月~5歲,平均年齡為(1.25±0.64)歲;對照組:男患兒22例,女患兒28例,年齡6個月~4歲,平均年齡為(1.08±0.25)歲。比較兩組患兒的入院基礎資料,兩組數據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兒家屬對本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對其實施環(huán)境、心理等護理,時刻觀察其靜脈留置針的情況,若出現異常及時進行相應處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運用針對性護理,具體為:1)在對患兒進行穿刺后,采用預充式注射劑緩慢的進行抗凝液注入,在注入時需要邊推注邊緩慢的拔針頭,以保證留置針內與血管的壓力為平衡狀態(tài),將封管液注入導管墻內,不僅避免發(fā)生回血的情況,還防止套管針出現阻塞。2)護理人員在對患兒進行穿刺時,需保持冷靜,多與其互動。在穿刺時應當選擇粗、直、易固定以及血液豐富的血管。若其外周靜脈處充盈欠佳時,需對其緊扎止血帶,并對皮膚進行60s的摩擦后,將止血帶松開;若其末梢循環(huán)不佳、藥物刺激性較強等情況時,在穿刺時需要選擇粗大的靜脈血管,必要時可在鎖骨下方的靜脈實施穿刺。3)將導管進行固定,囑咐其家屬需要時刻注意留置針的部位,必要時可對留針部位進行約束,護理人員應當多次進行觀察。若進行化療藥物的推注時,需要緩慢進行,以免出現藥物外滲等情況,在出現局部腫脹時應當拔出套管針,再進行血管的穿刺,并運用硫酸鎂對該部位濕敷。護理人員需要熟練掌握靜脈留置針的操作,確保穿刺的成功率。

1.3觀察指標

在護理過程中分別對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統計,其中不良情況主要包含套管針阻塞、穿刺失敗、液體滲漏、合并靜脈炎、誤入動脈以及套管針脫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方法SPSS25.0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兩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對比得知,對照組50例患兒,套管針阻塞4例(8%),穿刺失敗2例(4%),液體滲漏2例(4%),合并靜脈炎3例(6%),誤入動脈3例(6%),套管針脫落2例(4%),不良情況發(fā)生率16例(32%);在觀察組50例患兒護理中,發(fā)生套管針阻塞2例(4%),穿刺失敗1例(2%),液體滲漏1例(2%),合并靜脈炎0例(0%),誤入動脈1例(2%),套管針脫落0例(0%),不良情況發(fā)生率5例(10%)。其中χ2=14.587,P=0.001。由此可以定下結論,觀察組患兒不良情況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現今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的應用雖較為廣泛,但對患兒進行輸液時,易產生不良事件[4-5],為此對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應用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具體包含:套管針阻塞、穿刺失敗、液體滲漏、合并靜脈炎、誤入動脈以及套管針脫落等[6-8]。靜脈留置針產生的問題:1)套管針阻塞,該情況主要發(fā)生在靜脈高營養(yǎng)的輸液后,若沖洗導管不徹底,易造成該情況的出現;在進行封管液的推注時,其速度、用量等不適時,易導致患兒的凝血機制出現異常情況,從而造成阻塞現象。在出現此情況時,護理人員應當重新進行穿刺,不應對套管進行擠壓或者將輸液壓力加大等,以免發(fā)生栓塞。2)穿刺失敗,主要因患兒的年齡相對較小,在實施穿刺時,其配合情況較差,對血管情況以及護理人員的穿刺情況造成影響;在進行穿刺時,若角度過大會使血管穿透,在回血后若未能及時壓低角度進針,會使套管不會達到血管的位置,最終造成穿刺的失敗;除此之外,在穿刺前未對套管進行松動,在拔出針芯時,會造成套管帶出,導致穿刺的失敗。鑒于此情況,護理人員應當對患兒的緊張、不安等情緒進行調整,讓其在穿刺時保持安靜的狀態(tài),根據其所掌握的詞匯或者理解情況進行交流、互動,在進行穿刺時,對血管以及套管針需要進行選擇,禁止在關節(jié)、靜脈瓣等位置穿刺,應當選取肘正中、手背或者橈側淺靜脈等位置。3)液體的滲漏,出現該情況的主要因素為藥物的濃度、酸堿度或者靜脈輸注的方式、速度等,未能正確的對外套管或者血管進行選擇,且未能送入到血管內,在固定時未牢靠或因患兒的多動造成針體滑出管外等,導致藥物的滲漏狀況。若該情況較輕時,其會出現局部的疼痛或者腫脹感,若情況嚴重時,易造成各類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比如組織出現壞死等。在進行穿刺后護理人員應當時刻觀察其穿刺部位的狀況,控制輸液的速度;在進行化療藥物推注時,需要緩慢進行,并觀察其套管針的位置,以免發(fā)生藥物外滲等情況,若出現腫脹時,應立即更換新的穿刺位置,并對該部位進行冷敷處理。4)合并靜脈炎,主要該情況的主要因素為留置針的穿刺位置、輸液的種類等均有不同,若藥物的刺激性較強烈,易造成局部化學性的靜脈炎,比如化療藥物、高滲液等。護理人員在進行穿刺時為嚴格按照無菌的操作方式執(zhí)行,從而造成靜脈炎的發(fā)生,細菌通過接頭、導管等侵入到血管中,導致患兒穿刺部位出現紅腫、疼痛等狀況。一旦發(fā)現異常情況,應當立即暫停輸液,并拔出套管針,在局部的位置采用硫酸鎂濕敷,或者涂抹京萬紅軟膏等。5)誤入動脈,該問題的誘發(fā)因素主要為患兒的動脈搏動情況較為微弱,經常誤認為靜脈實施穿刺。在進入動脈后,其抽回的血液呈現鮮紅色,無法正常的進行輸液或者滴速較慢,在輸液時有回血出現。大多數患兒的皮膚會有發(fā)白的情況,且情緒表現為哭鬧、煩躁等。護理人員應當及時拔出針管,并再次穿刺。6)套管針脫落,在進行穿刺后,若沒有將其固定好,可能因患兒的動作幅度較大拔出針管。為避免此情況,護理人員在穿刺后需要運用透明膠布進行固定,且使用大膠布在套管針的尾部位置進行長盤起,進行最后固定,以免患兒手部對該部位的觸抓。通過兩組對比,我們發(fā)現在觀察組患兒的護理過程中運用針對性護理有明顯的效果,護理中出現不良情況更少,顯著少于對照組??梢哉f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方式對不良情況的減少起了決定性作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護理有助于降低不良情況發(fā)生幾率,保證患兒的安全性。綜上所述,了解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應用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并根據其問題實施針對性護理,有助于降低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確?;純旱撵o脈留置針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黃間維.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6(22):171-172.

[2]張曉影.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26):180-181.

[3]張瑩,李晶暉.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40(3):40-41.

[4]唐魯青.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3):151-152.

[5]郭志美.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3(52):83,88.

[6]李玲燕.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1):239-240.

[7]努熱古力•努爾.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95):236-236.

[8]于玲玲,屈媛媛,劉旭靜.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2):194-195.

作者:陳秀華 梅梅 單位: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新生兒病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