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流行音樂場域民族音樂教學深化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流行音樂場域民族音樂教學深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流行音樂場域民族音樂教學深化研究

【摘要】音樂是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它能夠起到調(diào)節(jié)心情、陶冶情操、提高審美等作用。特別是民族音樂,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精粹。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對高校的素質(zhì)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學校在音樂教學中加入了民族音樂教育,教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欣賞民族音樂,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了解民族文化、弘揚民族音樂、增強民族意識。但是,在流行音樂場域下,學生對民族音樂存在疏離感,認為民族音樂是父母那一輩上了年紀的人才會喜歡的,這種想法不僅使得他們對民族音樂不感興趣,甚至使得他們對民族音樂產(chǎn)生了認知偏差。高校作為弘揚民族音樂的重要陣地,如果一味地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則民族音樂教學難以達到預(yù)期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對流行音樂場域中高校民族音樂教學進行探析,希望對學校和教師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流行音樂;高校;民族音樂;教學

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中華民族生產(chǎn)生活、文化形態(tài)的具體體現(xiàn),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樂之邦,從春秋禮樂到現(xiàn)在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民歌,都融匯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審美等等。弘揚民族音樂,對陶冶情操、提升音樂素養(yǎng)、培育民族精神有著重要意義,特別是對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促進作用。然而,流行音樂大行其道,學生每天聽的、唱的都是流行歌曲,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少之又少,民族音樂處于一種尷尬境地,這對民族音樂及民族文化的傳承極為不利。因此,高校加強民族音樂教育,其價值不僅是傳承和弘揚民族音樂本身,更重要的是幫助新一代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提升其音樂素養(yǎng),傳承民族精神。而如何在流行音樂場域下發(fā)展民族音樂是高校、教師及藝術(shù)家都應(yīng)重點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第一位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引導學生對流行音樂中的民族元素予以了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主動性。

一、加強高校民族音樂教學的意義

第一,有利于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民族音樂是本民族生產(chǎn)生活、民俗習慣、思想價值觀念等的具體體現(xiàn),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民族文化的載體,是歷經(jīng)幾千年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精髓。高校加強民族音樂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學唱民族歌曲、欣賞民族音樂的過程中,了解民族思想,感受民族精神、氣質(zhì)和神韻,從而對民族文化形成認同,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意識,讓民族文化在民族音樂教學中得以傳承。第二,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jié)。維護民族團結(jié)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高校作為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陣地,匯集了各個民族的學生,開展民族音樂教學,能夠通過藝術(shù)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彼此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學習,使得不同民族的人聚集到一起進行民族文化分享與傳承,從而促進民族團結(jié)。第三,有利于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悠悠五千年華夏文明,囊括了各種傳統(tǒng)民族文化,而各個類型的民族音樂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學習民族音樂,自然是一種讓學生了解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徑。加強高校民族音樂教學,不僅僅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操。比如學習《精忠詞》一曲,可以讓學生學習民族英雄的家國情懷,激發(fā)其愛國熱情和民族責任感。第四,有利于放松學生身心。高校的基礎(chǔ)課程和專業(yè)課程較多,課業(yè)壓力繁重,加強民族音樂教學,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其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得以放松、釋放壓力。第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水平。民族音樂包含的種類很多,如民歌、戲曲等等,它們的藝術(shù)形式不同,表現(xiàn)出來的民族特點和審美觀也不盡相同。民族音樂講究旋律美,通過優(yōu)美的旋律給人以遐想并塑造意境,讓人陷入無盡的想象中。如果高校重視民族音樂教學,那么學生的音樂感知、音樂思維能力都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久而久之便會形成正確的民族音樂審美觀。

二、高校民族音樂教學現(xiàn)狀

(一)對民族音樂重視不夠當今社會大行其道的是流行音樂,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不高。高校為了避免學生對音樂課產(chǎn)生厭煩情緒,在音樂課程的開展上多采用流行音樂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示范流行歌曲、教授流行唱法,導致民族音樂教學處于一種尷尬境地。學校和教師對民族音樂的重視不夠,沒有將學生對流行音樂的熱情引導到民族音樂上來,學生自然無法提起興趣。

(二)民族音樂教學理念較為傳統(tǒng)與流行音樂不同的是,民族音樂的普及性不高、受眾不夠廣泛。要想使民族音樂在青年一代中得以傳承,需要學校和教師多做有益思考。但是目前,多數(shù)高校沒有將民族音樂教學納入課程體系中,即便有些高校開設(shè)了此門課程,教師也將大部分時間放在了理論知識的教學上,在音樂設(shè)備極其不豐富的情況下,甚至將為學生播放民族音樂讓學生進行欣賞視為整個教學過程。

(三)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有待提升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其專業(y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在目前的民族音樂教學中,具有較強專業(yè)素養(yǎng)的民族音樂教師較少,往往是通俗唱法的教師來兼任,學生只能接觸到一些淺顯的、通用的知識,對民族音樂背后的民族文化了解不夠透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族音樂教學效果。

三、流行音樂場域下如何加強高校民族音樂教學

(一)高校要完善課程體系設(shè)置將民族音樂引進課堂教學,首先就要完善課程體系設(shè)置,將民族音樂教學視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改革后,高校更加重視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和情感培養(yǎng),應(yīng)該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專門開設(shè)民族音樂教學課程或者是民族音樂欣賞課程。高校要對民族音樂教學的目的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使得課程體系設(shè)置更具科學性、針對性。要積極學習其他學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民族文化之美,在提升其藝術(shù)品位的同時,幫助其樹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我認為流行音樂之所以能夠流行,也是因為其將根扎在了民族文化中。無論是布魯斯,還是探戈、倫巴等世界范圍內(nèi)的流行音樂,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民族元素和民族屬性。我們國家也是如此,上個世紀就有音樂藝人將民族音樂元素與流行音樂緊密結(jié)合,比如鄧麗君的《小城故事》、《又見炊煙》、《甜蜜蜜》等,多是體現(xiàn)了民間小調(diào)的元素;《青藏高原》則體現(xiàn)了當?shù)氐娘L土人情及地域特色;《黃土高坡》等流行歌曲也體現(xiàn)了西北民族音樂元素。發(fā)展到今天,音樂藝人更是在大眾化的流行音樂的基礎(chǔ)上融入了民族音樂文化元素謀求創(chuàng)新,比如劉歡的《家園》,在歌曲中穿插了東北民歌搖籃曲,讓人為之一振。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再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照著課本上的歌曲進行教唱,而是要盡可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興趣。要善于發(fā)現(xiàn)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元素,可以從學生較為感興趣的流行音樂入手,為學生播放、示范一些具有民族音樂元素的流行歌曲。如在講到江蘇民歌《茉莉花》時,可以讓學生賞析宋祖英演唱的民族歌曲《茉莉花》以及梁靜茹演唱的流行歌曲《茉莉花》,引導學生認真賞析這些民歌小調(diào)與現(xiàn)代流行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讓其在充分感受這些民族曲目和流行曲目的同時,對其中的民族音樂元素予以探討,還可以深層次挖掘音樂背后的民族地域特色,感受傳統(tǒng)音樂的發(fā)展與傳承,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民族音樂及民族文化的認同。

(三)教師要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教師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對民族音樂進行系統(tǒng)學習和深入研究,以正確的眼光看待民族音樂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善于將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jié)合,對民族音樂予以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靈活的表演風格和創(chuàng)意中感受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魅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民族音樂內(nèi)涵豐富的特點,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比如在教唱宋祖英的《孟姜女》時,讓學生讀懂人民對沉重徭役的反抗精神,教育學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一輩輩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另外,教師還要不斷提高教學技巧,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手段來活躍課堂氣氛,比如為學生播放一些流行歌手的演唱會視頻,引導學生觀察舞臺上用了哪些民族樂器,如張杰演唱會的二胡、周杰倫演唱會的古箏等,利用學生對流行歌手的崇拜心理,引導學生加深對民族樂器的喜愛,逐漸嘗試用民族樂器演奏民族樂曲。長此以往,學生在聆聽曲目、觀賞樂器演奏的同時,不僅能提升民族音樂審美能力,還能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產(chǎn)生新的認識和感悟,讓偉大的民族精神感染著他們,并得以弘揚和繼承??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如何從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元素入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高校和教師在理論和實踐中需要長期且深入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東.中西文化比較視域下的高校民族聲樂教育困境及其出路[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8):146-150.

[2]冀曉朋.淺談少兒聲樂教學中的流行歌曲教學——以教唱<最炫民族風>為例[J].藝術(shù)評鑒,2019,(4):128-130+164.

[3]武靜.對高校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的思考[J].魅力中國,2017,(48):292-293.

[4]李俠斌.淺談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文化傳承研究[J].黃河之聲,2017,(16):37.

[5]張延道.臺灣流行音樂的教學與民族凝聚力[J].大眾文藝,2016,(21):222.

[6]白保國.民歌作為“母話”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延伸初探[J].音樂天地,2016,(8):4-6.

作者:楊曉彬 單位:鄭州西亞斯學院

相關(guān)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