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地方高職院校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方高職院校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地方高職院校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

關鍵詞:高職院校;公共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

引言

黨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近年來國家基于頂層設計維度持續(xù)加大財政投入、擴大教育規(guī)模,地方政府實行積極財政政策、面向教育領域設立專項資金,致力于解決財政供給結構性失衡、教育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等問題。通過針對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合理建構與優(yōu)化設計,既能夠順應預算制度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有助于衡量財政專項資金是否實現(xiàn)差異化分配與有效利用,對于促進教育公平、實現(xiàn)教育均衡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績效評價提出的意義辨析

(一)績效評價績效評價是指基于預期目標、遵循一定程序與方法、采用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評價,常用評價方法包含平行比較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等類型。高等職業(yè)教育承擔著為國家培養(yǎng)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責任,面對高職院校長期以來存在的生源競爭激烈、基礎設施薄弱、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政府秉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原則持續(xù)增大財政投入、設立專項資金。在新時期背景下,更應運用績效評價手段建立符合高職院校辦學現(xiàn)狀與特色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先進管理手段與科學方法降低財務風險、提升組織績效,更好地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1]。

(二)公共財政與教育公平推動教育公平是公共財政的基本責任,公共財政為促進教育公平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重要支持。UNESCO組織于2015年了《2030年教育行動框架》,其中明確要求教育投入應占據國家GDP的4%~6%,在公共財政支出中占比15%~20%。而地方政府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對于教育經費的應用效果發(fā)揮干預作用,對于教育經費支出績效產生影響,間接發(fā)揮對教育公平的促進作用[2]。

二、高職院校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實施與效果評價

(一)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構1.績效評價實施背景廣東省“創(chuàng)新強校工程”以加快省內高等教育發(fā)展水平提升作為組織實施目標,在財政資金的配置上采用“綜合打包獎補+事后獎補”模式,聚焦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chuàng)新、高水平與特色高校建設、“強師工程”建設、教學質量水平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國際交流與合作六個層面,致力于激活廣東省高等學校的辦學活力、提升區(qū)域整體教學水平[3]。在此形勢下,通過針對高職院校“創(chuàng)新強校工程”建設成效進行績效評價,針對表現(xiàn)突出的院校足額撥付年度獎補資金、給予績效獎勵,能夠進一步激活地方高職院校的辦學活力,培養(yǎng)社會經濟發(fā)展所需的優(yōu)質人才。2.樣本選擇與目標設計本文選取15所廣東省高職院校作為研究樣本,以廣東省“創(chuàng)新強校工程”專項資金作為研究對象,聚焦資金管理、監(jiān)督與使用三個維度進行績效評價,績效評價目標是改善廣東省內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同時激勵其他高等院校與全國范圍內同類型、同層次高校進行比較,樹立爭創(chuàng)“雙一流”高校的建設目標,提高公眾對于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實施成果的滿意度。3.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本文主要采用層次分析方法,聚焦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績效、管理績效與監(jiān)督績效三個評價維度,配合專家咨詢手段完成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并且將專項資金的管理與監(jiān)督績效共同劃歸在宏觀評價維度,由第三方機構組建專家評審委員會,基于專業(yè)視角針對高職院校進行績效評價,分別以30%、10%的比例計取在總評分中;將資金使用績效與自評工作質量劃分在微觀評價維度上,從高職院校財務、教學管理、行政、后勤等多個部門抽調人員成立評審小組,通過現(xiàn)場核查與收集整合資料的形式進行指標設計與權重賦值,生成具體評價分數(shù)后將資金使用績效以60%的比例計取在總評分內,自評工作質量僅供參考、不計入總評分中。在微觀維度的評價指標設計上,一方面立足于“專項資金使用績效”維度,共設有四個一級指標。其一是“前期工作準備情況(權重為20%)”,包含三個二級指標,其中“前期研究(權重為7%)”指標對應“論證決策”三級指標,“目標設置(權重為6%)”指標之下包含“目標完整性(3%)”“目標科學性(3%)”兩個三級指標,“保障機制(權重為7%)”之下設有“組織機構(3%)”“制度措施(4%)”兩個三級指標;其二是“具體實施過程(30%)”,包含兩個二級指標,其中“資金管理(17%)”之下包含“資金到位(5%)”“資金支付(4%)”“財務合規(guī)性(8%)”三個三級指標,“項目管理(13%)”之下包含“項目實施流程(8%)”“項目監(jiān)督情況(5%)”兩個三級指標;其三是“目標實現(xiàn)(45%)”,包含三個二級指標,其中“經濟性(5%)”對應三級指標“預算控制”,“效率性(10%)”對應“完成進度與質量”指標,“效果與效益(30%)”之下設有“社會經濟效益(25%)”“可持續(xù)發(fā)展(5%)”兩個三級指標;其四是“社會滿意度(5%)”,下設二級指標“分配公平(5%)”,并對應“社會滿意度”這一三級指標。另一方面從“自評工作質量”維度入手,主要以“材料是否完整”“報送是否及時”“材料是否有效”作為評價指標。

在宏觀維度的評價指標設計上,一方面從“專項資金管理績效”維度入手,基于實際操作效果與可信性因素考量,僅設置七個一級指標用于進行評價,分別為“專項資金的應用是否必要(15%)”“總體目標設置是否合理(15%)”“資金管理辦法是否運用恰當(15%)”“是否針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做到有效監(jiān)督(10%)”“監(jiān)督方法手段是否合規(guī)(10%)”“對比績效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15%)”以及“專家滿意度(20%)”。另一方面從“專項資金監(jiān)督績效”維度入手,主要設有以下六個一級評價指標,分別為“監(jiān)督職責界定(20%)”“監(jiān)督方法編制合理性(20%)”“是否采取監(jiān)督措施(20%)”“資金是否及時下達(10%)”“資金是否足額支付(10%)”以及“針對違規(guī)行為是否做到及時問責(20%)”。其中在“社會滿意度”調查方面,主要采取現(xiàn)場核查與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取調查結果,調查對象均為與財政專項資金利益存在一定關聯(lián)性的教師、學生等主體,用于評判財政專項資金的支出是否能夠獲得公眾的滿意度、真正使師生享受效益。通過將“社會滿意度”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可以發(fā)現(xiàn),整體來看受訪對象對于專項資金的績效評分平均值為91.4分,對應的評語等級為“優(yōu)”;針對專項資金應用效果展開細化評價,其中多數(shù)受訪對象均在“學校教學設備與教育資源得到系統(tǒng)完善”“校園安全得到保障”“師資力量建設水平提升”等評價指標上給出較高的分數(shù),三項指標的平均得分為93.4;而評分較低的指標分別為“文體活動建設豐富度”“教學場館開放水平”“學術與科研平臺建設情況”等指標,平均得分為88.1。

(二)績效評價結果分析將20所高職院校的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匯總可知,其績效評價平均得分為89.3,對應的評語等級為“良”。針對整體績效得分的特征進行分析,首先是高職院校的績效評價總分保持中等偏上水平,三個評價維度的平均得分均高于85分,說明當前高職院校的專項資金在使用情況、決策規(guī)劃與部門監(jiān)管等層面均已基本達成預期目標;其次從具體評價維度入手,專項資金使用與管理績效要高于監(jiān)管績效,說明在內外監(jiān)管機制的建設上仍存在一定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最后從分值比較維度入手,資金使用績效評分為89.6、管理績效評分為88.9,二者分值相差較小,說明以上兩個維度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接下來深入各維度進行績效評價結果的分析,首先在監(jiān)督維度上,其績效得分為85.1、等級為“良”,其中“資金是否及時下達”指標的評分僅為80.5,“資金是否足額支付”“監(jiān)督職責界定”指標的評分分別為89.5和87.2,說明監(jiān)管部門能夠基本履行監(jiān)督職責,但仍缺乏過程跟蹤與有效介入;其次在管理維度上,其績效評價得分為88.2、等級為“良”,其中“專項資金的應用是否必要”“專家滿意度”兩個指標的評分分別為95.2和92.3,而“資金管理辦法是否運用恰當”“總體目標設置是否合理”指標的評分分別為82.2和80.9,說明高職院校在專項資金的使用上缺乏戰(zhàn)略規(guī)劃意識、資金管理方法較為單一;最后在使用維度上,其績效得分為89.6、等級為“良”,整體來看資金使用績效保持在較好的水平,有80%以上的學??冃У燃壘鶠椤傲肌奔耙陨希f明專項資金的投放與撥付對于該省高職院校辦學質量、教學資源配置等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各學校在資金使用結構上趨于合理。

(三)績效評價實施效果及相關建議1.評價結果在積極因素層面,“創(chuàng)新強校工程”專項資金能夠有效調動高等院校參與教育創(chuàng)強及創(chuàng)新活動的熱情,包括基于協(xié)同創(chuàng)新思想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機制與教育教學改革,面向新時展形勢與市場需求培育應用型高技能人才;聚焦“示范性高等職業(yè)院校建設工程”目標挖掘辦學特色、構筑人才高地,為該省產業(yè)升級提供人才支持;以“強師工程”為先導,積極提升教師隊伍整體建設水平;強化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依托校企合作共同培養(yǎng)高端技能型人才等[4]。在消極因素層面,教育專項資金的統(tǒng)籌力度仍不足,“因素法分配,預安排,后清算”等制度尚未得到有效落實,無法有效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部分專項資金仍滯留在財政部門,未得到及時使用,且在資金使用的管理與流程建設上缺乏嚴格規(guī)范,部分學校甚至以現(xiàn)金形式進行資金撥付,財務違規(guī)、使用不規(guī)范等問題仍有待解決;部分學校在資金使用范圍、程序、標準上未制定明確制度規(guī)范,且在辦學理念、管理水平、信息化設備使用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有待進一步提升。2.相關建議一方面,政府應積極承擔教育領域的財政供給責任,結合省內不同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進行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將專項資金進行統(tǒng)籌管理,針對落后地區(qū)、薄弱環(huán)節(jié)增加財政投入、強化傾斜性供給,并且提高財政支出的針對性,加強對資金的管理與監(jiān)督。另一方面,學校應結合自身發(fā)展戰(zhàn)略進行財政專項資金的合理使用,面向市場需求針對自身辦學理念、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并且聚焦教師隊伍建設與協(xié)同發(fā)展機制層面增加資金支持,落實常態(tài)化績效評價工作,提升專項資金使用效率與綜合效益。結語推進教育公平發(fā)展是公共財政保障的重點內容,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本文選取廣東省“創(chuàng)新強校工程”專項資金作為研究對象,以高職院校為樣本,建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針對其評價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績效評價結果表明,該專項資金的投入有效激活了省內高職院校參與教育創(chuàng)強行動的熱情,促使學校整體辦學條件、教育資源配置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等均得到一定改善,但在專項資金的管理、監(jiān)督及使用上仍存在一定缺陷,對此還需通過采取強化政府責任、明確財政支出范疇、引入第三方評價等措施,更好地達成“以評促建”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國平.新時代高??冃гu估的范式轉換與路徑優(yōu)化[J].江海學刊,2018(06):235–240.

[2]齊小萍.基于教師個體視角的高職院?!霸L問工程師項目”績效評估[J].中國高教研究,2019(03):98–101.

[3]向寓華.關于高職院校高技能人才職業(yè)培訓績效評價的思考[J].職教論壇,2018,694(06):163–166.

[4]張馨予,張曉慶.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需關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以S省Y市就業(yè)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為例[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03):112–114.

作者:陳奕 陳帝金 譚鳳田 單位:惠州城市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