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我國傳統(tǒng)建筑材料肌理與色感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傳統(tǒng)建筑材料肌理與色感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傳統(tǒng)建筑材料肌理與色感探析

一、閩西培田村概況

培田古村又稱為吳家坊,是沿河源溪分布的河源十三坊之一,全村男性單姓吳,位于福建連城縣宣和鄉(xiāng)河源溪上游。村落保存大量明清時期的建筑群,大體由書院學堂、宗廟祠堂以及一條千米古街、5條巷道、兩條貫穿村落的水圳等組成。耕讀文化世代延續(xù),宗族文化流傳百年,是一個歷史文化沉淀深厚的血緣客家村落。培田古村枕山、環(huán)水、面屏,傳達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等傳統(tǒng)風水文化,整體布局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村落呈帶狀分布南北走向,于清代末年形成“三橫五縱”的街巷格局。由院落、道路、水圳、農田、休閑空間等形成多層次的村落布局,其外在形態(tài)變遷與內在文化要素交融發(fā)展,形成培田村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不同的建筑材料肌理色感特質則在細節(jié)中影響著聚落的發(fā)展。

二、傳統(tǒng)營建材料之肌理、色感探析

培田建筑的主要材料為木材、石材、青磚、夯土等。四種主要材料的色彩質感對營造培田村落的文化氛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不同材料的組合會產生出乎意料的色彩效果和肌理形式。因此對培田色彩體系進行梳理,有助于深入分析其色系的控制范圍。以下為調研分析圖表。經過歸納劃分:第一類為單一材質呈現(xiàn)的色彩效果,此類建筑用材較為簡單,色差基本控制在一個相對較小的范圍內。色彩呈現(xiàn)效果分別為:土紅灰色、粉白色、黃暖灰色系、青白灰色系、灰白色系、褐灰色。此種視角多為近距離觀測所傳達的感受力,整體色彩效果純凈質樸。一種材質在墻面上表現(xiàn)出特有的整體感和秩序感,雖然用料簡單,但是在一種色彩里卻有著細微的差別。因此,單色設計的選定,多數(shù)會先確立一個主色調,進而在明度、純度、色差上尋求細微的變化,或者在形式、紋路上尋求細微變化,讓建筑立面看起來更有層次感。第二類為色彩的混合體系,分為:兩種材質的色彩混合效果、多種材質的混合色彩效果。兩種材質色彩混合效果的視覺范圍多為中遠距離的觀測所傳達的感受力:

1.粘合土和青磚的結合。色彩效果:暖黃灰色與青白灰色。色彩冷暖對比,磚石的硬朗質感與黃土的松散質感的對比融合。

2.青磚組合與石灰填縫。色彩效果:青灰色與青白色。色彩同屬冷色,明度、質感、紋理對比融合。

3.水泥與毛石組合。色彩效果:青灰色和暖黃。色彩冷暖對比,質感肌理對比融合。

4.土和毛石的結合。色彩效果:暖黃灰色和青白色。色彩以暖色為主,明度、紋理、形態(tài)的對比融合。

5.青苔土與毛石的結合。色彩效果:暖綠色、青白灰色與褐灰色。色彩體系受環(huán)境、年代的影響,明度、形態(tài)、肌理的對比融合。

6.夯土與杉木組合。色彩效果:咖啡與暖黃色結合。同屬暖色體系,明度、肌理、質感的對比融合。多種材質的混合色彩效果,多數(shù)視角范圍較廣,建筑本體材料會融入周圍植被、自然環(huán)境的色彩中:

1.杉木、青磚、溪流、毛石。色彩效果:黑色、深褐色、粉白色、群青灰色、湖藍灰色、紫灰色。

2.青磚、夯土、灰縫、籬笆、毛石、山石。色彩效果:藍白灰色、黑色、青灰色、粉紅灰色、墨綠灰色。3.杉木、瓦片、青石、毛石、溪水、土壤。色彩效果:黑色、紫紅灰色、墨綠灰色、赭石灰色、藍灰色、粉白色。

4.瓦片、青磚、白灰、木門、夯土、毛石。色彩效果:黑色、青灰色、藍灰色、紫灰色、墨綠色、暖黃灰色。

5.瓦片、燈籠、溪水毛石、青磚、青石板、木板。色彩效果:青灰色、群青藍、黑色、粉白色、暖黃灰色、淡咖啡灰色。

6.水泥砌塊、瓦、夯土、籬笆、毛石、木材、植被。色彩效果:咖啡灰色、墨綠色、黑色、紫灰色、暖黃色、粉白色、赭石灰色。由調研取樣分析可知,暖灰色是培田建筑的主要裝飾色,因此培田傳統(tǒng)建筑周邊的建筑以及村落新建筑應以暖灰色為主要色調,部分景觀環(huán)境配以冷色搭配。多種材料的混合色彩體系里,黑色、棕灰色、淺灰色、綠灰色占據(jù)色彩體系的大部分,其色彩體系總結后分為:深黑色、白黃灰色、紅棕灰色、藍灰色、墨綠灰色。古代色彩與五行之說有著密切聯(lián)系,黃色代表金,黑色代表木,綠色代表水,紅色代表火,白色代表土。經過分析混合材質的色彩,可以看出培田的金木水火土皆有。在季節(jié)方位中,古代人將綠色寓意春天,代表一年之計的開始,方位為東方;紅色代表夏季,方位為南方;白色寓意秋天,方位為西方;黑色代表冬季,方位為北方;黃色則貴為中央,代表中心。這四種色彩,在培田的色彩分類中,也一一具備,由此可見,此地的四季變換與風水格局俱佳。色彩在古代具有等級觀念,清朝色彩體系中,黃、紅為最高等級色,代表中央皇權;一品官員為綠色,三品到九品官為黑色;最底層民眾為灰色。培田的建筑多數(shù)興建于清朝,此時吳氏家族經商之人眾多,官職最高為三品,因此建筑色彩偏灰色,相對雅致之外也算順應權利等級的一種體現(xiàn)。除了等級理念,色彩與人的情感聯(lián)系也頗為密切。一般情況下,官員多數(shù)在外為官,回到故鄉(xiāng)后建設的房子多為養(yǎng)老宜居之所,此時心態(tài)多為淡然之狀,因此對于色彩多會優(yōu)先選擇黑灰色系,配以綠色植被,營造一種歸隱田園,清新脫俗的感覺。培田雖為偏遠鄉(xiāng)村,但聚落色彩的運用與風水占卜、等級觀念、造者心境一一對應,將五行理念、儒商精神、宗族體系等文化潛移默化地運用到村落布局中,可見儒家傳統(tǒng)文化對建筑表皮視覺體系的影響是如此深遠。

三、結語

培田聚落歷史悠久,其傳統(tǒng)建筑的材料逐漸形成獨有的一套建構體系。本文從材料的肌理和色感方向出發(fā),探索地域條件下的培田聚落材料要素特征,進而為閩西培田的建筑更新修繕提供些許參考策略。

作者:曹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