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校建筑學課程教學設計綜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建筑學課程教學設計綜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建筑學課程教學設計綜述

1建筑學專業(yè)基礎教育課程的教學模式初探

1.1嘗試設計

以建筑學專業(yè)基礎課程“打好專業(yè)基礎,提高就業(yè)能力”為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初步設計教學方案。①確定學生學習目標,從學生的角度清晰描述學習目標,主要針對學生能做什么進行設計。學生剛進入大學,對于建筑學專業(yè)領域的認識主要停留在感性方面,拓展學生的專業(yè)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是專業(yè)基礎課程的首要任務。在素描、色彩課程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練習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提高動手能力;在形態(tài)構成課中通過模型的制作,對建筑的空間、色彩等有進一步的認識;在建筑設計基礎Ⅰ的學習中通過鉛筆、針管筆、水彩渲染等抄繪練習,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專業(yè)表達能力;在建筑設計基礎Ⅱ的學習中則通過小型的專題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表達與動手能力。通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練習,明確學生在其中都能做些什么,以確定學生的學習目標。②分析學習者特征,特別是先決知識和技能。在學生進入建筑學專業(yè)開始學習之前,教師都會對學生組織一次問卷調查,主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對建筑學專業(yè)的認知程度,以及對專業(yè)圖樣表達的能力,以此作為教學設計的參考依據,對學習者中存在的個體差異進行深入分析,嘗試設計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③設計教學過程,主要是知識傳遞的順序。首先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主,通過一些經典的建筑實例和生活中所普遍關注的建筑方面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好奇心進入;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例如在形態(tài)構成課中對建筑中的色彩、光影等提出疑問,讓同學進一步思考與建筑相關聯的因素,開始自己分析與總結問題,尋找答案。在這一個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提問、同學探討、師生交流的環(huán)節(jié)進行知識的傳遞,還可以通過圖樣的抄繪練習、模型制作等練習,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途徑獲取知識,以提高知識獲取的效率。④資源制作,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提前準備好相關的PPT、實際的模型、視頻等,以利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1.2對所設計的方案進行結構化分析

把教學系統(tǒng)看作學習活動的序列,并將上述所完成的教學方案設計轉化為活動序列,在活動內部將活動過程切分成任務序列,而每一次教學包含一個學習活動。這個切分過程主要完成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知識建模。通過仔細閱讀原有的教學設計、教材以及其他相關的資料,對教學內容所包含的知識進行建模。②精確化學習目標。對學習的知識點、學習到的層次進一步精確,例如在鉛筆線條抄繪練習中,學生不僅要對繪圖工具的運用熟練掌握,還要對鉛筆表達的不同線型合理表達,教師通過示范、交流等方式與同學溝通,以利于達到學習目標的要求。③精確化學習者特征。從學生模型中選擇具體特征,所選擇的學習者特征要有針對性。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教學中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傳遞,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④活動切分。將教學過程切分為一系列學習活動,學習活動是相對獨立、可以重用的組成部分??梢灾赜檬侵高@個學習活動不需要修改或者對任務和操作進行少量修改就可以在其他條件下使用。例如培養(yǎng)學生對專業(yè)圖樣的表達,可以通過鉛筆線條抄繪、墨線條抄繪、水彩渲染練習等學習活動進行,而對于工具的運用以及圖線的表達是可以重用的部分。⑤任務切分。將學習活動內部的教學過程切分成任務序列。例如墨線條抄繪練習中的任務可以分解為圖紙的張貼、鉛筆工具的使用、圖樣的定位與布局、針管筆的使用,使整個學習活動有序進行。⑥完整性設計,按照學習活動的結構,補充設計所缺漏的所有成分。例如在水彩渲染練習前針對學生色彩方面的知識應進行適當地補充與加強,以整體提高教學的效果。

1.3教學方案的優(yōu)化

通過對教學方案的設計和結構分析,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案,完善教學設計。①一致性檢查。檢查所設計的各個學習活動,確保它們的具體設計與所指向的學習目標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通過修改或刪除任務來達到一致。②使教學過程滿足“具體—抽象—具體”框架,例如在形態(tài)構成課程中平面構成的設計,先將具體的實物呈現出來,再抽象出形狀和形態(tài),最終設計出具體的新的形態(tài)。③思考是否可以增加或者更換學習外部形態(tài);思考是否可以增加一些任務類型,使得教學過程的任務類型更加豐富。例如在專題設計中增加一些實地調研部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也提高學生對實際環(huán)境的認知能力。④思考如何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思考如何才能使得學生的學習產生外部的學習成果。通過對方案的介紹,增加學生的交流訓練,提高表達能力;對當地外部空間體驗的認知練習,使學生在鋼筆速寫和加強地域特點意識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⑤提升動力。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fā)與維護是整個教學設計中比較關鍵的內容。把學習動力作為一個系統(tǒng)進行設計,通過引起學生興趣、正面鼓勵、利用認知沖突喚醒學生的求知欲、將學習材料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促使學生成功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等。

1.4方案的缺陷分析與改進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效果和學生所反饋的信息,及時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不斷改進教學設計與教學方法。在建筑設計基礎Ⅱ課程中的第一個專題設計——食品亭設計,在大理學院(古城校區(qū))校園內選取實際的地段供學生選擇,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對建筑與外部空間環(huán)境的認知能力與設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對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結合能力還需要提升,因此在第二個專題設計——品牌專賣店設計中,不僅強調建筑的內部空間設計,還突出了建筑內部與外部空間之間的聯系。第三個專題則是對大理歷史文化名城內的主要景點、大理學院(古城校區(qū))校園內特色空間的分析,不僅對前兩個專題設計的內容小結,并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分析能力。第四個專題設計——別墅設計,則以“承上啟下”為主,選取海濱、山地、溪邊等自然環(huán)境,供學生自由選擇設計,不僅將前三個專題設計進行小結,并為建筑設計Ⅰ的學習做準備,培養(yǎng)學生在一個專題設計周期內的綜合設計與表達能力。通過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同階段的任務分解與教學反思,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使本門課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建筑學專業(yè)基礎教育課程的教學模式的實踐效果

大理學院作為云南省內滇西地區(qū)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座落于秀美的蒼山洱海之間,學校結合自身建設的發(fā)展特點和特殊的地域優(yōu)勢,2009年獲得國家教育部批準開設建筑學專業(yè),從為滇西少數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建筑行業(yè)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7〕,2010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招生形勢良好。通過對建筑學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的不斷改革與嘗試,在形態(tài)構成、建筑設計基礎等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結合教學中的寶貴經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加強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設計,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通過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不斷改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②提升學習動力系統(tǒng),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作為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提升學習動力系統(tǒng),使學生形成自覺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③結合專業(yè)的發(fā)展和需要,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由于專業(yè)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教學設計的嘗試則主要針對專業(yè)基礎教育課程進行,而對高年級的專業(yè)教育課程還需要對教學設計不斷地完善,最終形成完整的建筑學專業(yè)教育課程教學體系。以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為主要目標,貫穿在學生的整體教育之中,從專業(yè)基礎教育課程開始〔8〕,為學生素質的綜合發(fā)展與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在積極地探索建筑學專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模式,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教學設計模式將會更加完善。

作者:楊榮彬 李汝恒 胡永茂 李忠木 單位:大理學院工程學院 大理學院研究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