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學研討論文范文

教學研討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學研討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研討論文

第1篇:教學研討論文范文

由于自己并沒有經歷新課程改革后高一、高二的教學過程,而是半路接神,直接從事高三教學復習,所以難免在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上認識不夠,對新課程的要求把握的還不夠準確。我僅通過上次暑期的講座培訓及對相關資料的學習,談談自己對教材的一些粗淺認識。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具有基礎性,要為學生的未來提供發(fā)展的平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倡導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數學學習方式,同時應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今天的教材(課改后)已完全改變過去對數學知識呈現的方式,在不失學科知識本體邏輯的基礎上,擴大了知識的廣度,降低了知識的深度,注重了教學內容的生活性、現實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預留了更大的自主空間,這就需要教師明確教學內容和目標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指向,明確在達標過程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法反思

1.進步的數學教學觀與陳舊教學方法的矛盾

過去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對數學教學所持有的基本觀念是:數學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數學知識的獲得,并能用所學知識解題;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是“接受、模仿與理解記憶”,并進行大運動量的解題訓練。

現在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我對教學所持的觀念是:數學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由其內容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方法,要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睌祵W學習的有效方式是“主動、探究、合作。”現代教育應是開放性教育,師生互動的教育,探索發(fā)現的教育,充滿活力的教育。

可是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困難重重,平時我在教學過程中迫于升學的壓力,課堂任務完不成的擔心,總是顧慮重重,不敢大膽嘗試,畏首畏尾,放不開,走不出以知識傳授為主的課堂教學形式,教師講的多,學生被動的聽、記、練,教師唱獨角戲,師生互動少,這種形式單一的教法大大削弱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壓抑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從而成績無法大幅提高。今后要改變這種狀況,我想在課堂上多給學生發(fā)言機會、板演機會,創(chuàng)造條件,使得學生總想在老師面前同學面前表現自我,讓學生在思維運動中訓練思維,讓學生到前面來講,促進學生之間聰明才智的相互交流。

2.忽視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差異視而不見

我所教的兩個文科班級,每個班級都是60多名學生,他們的認知水平是不同的,平時我在授課時基本一視同仁,也不過分關注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情況,致使學習困難的同學“吃不了”,越落越遠。根據這種情況,我的教學內容應瞄準大部分學生,教法設計要關注全體學生,課堂問題的設計不能只關注部分優(yōu)生,要讓大部分學生,甚至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有發(fā)言的機會,容忍不同意見,容忍學生犯錯誤,甚至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錯誤,因為錯誤也是一種教學,聽不到不同聲音的課堂是不正常的課堂,沒有嘗試過錯誤的學習是不完整的學習,不要怕耽誤時間,影響進度,因為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數學,允許學生以不同的速度,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這樣才能促使全體學生共同成長。

3.重視教法設計,淡化了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方式的狀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學生數學成績的好壞,我在教學過程中多半只重視教法的設計,而淡化了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所以經常聽到學生有這樣的困惑:“平時老師講的我都能聽懂,可就是自己做題一做就不會”,或是“我平時也沒少做數學題,怎么一考試就完”,我想這是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不夠,對那些只注重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的學生,他們的基礎知識打的較牢,但數學思維能力、應用意識較弱,解題時碰到能力型試題就不會遷移,難于完成。針對這些學生在課堂上最好有計劃地設計一些問題,引導鼓勵他們多動手進行探究,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那些上課自主性較強,思維較活躍,解題運算不細,好馬虎,推理不嚴謹,形成一看就會,一動手就失分的學生,課堂上可為他們設計一些隨堂練習,進行鞏固性訓練,提高運算能力,減少失誤丟分。

4.師生情感交流欠缺,學生潛能難以激發(fā)

有句話說“愛,要先了解”,是啊,有了解才能有愛。由于任教時間短,我并不十分了解我的學生,現在還有部分同學的名字叫不上來,師生之間難于進行內心深處的情感交流,于是總是居高臨下的看問題,久而久之,會讓學生敬而遠之,我們之間有距離感,導致部分學生不喜歡學數學,學生學習積極性無法調動,潛能得不到激發(fā)。

為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需要“蹲下來看學生”,放下架子,主動到學生中間去,融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多用鼓勵的眼神去看待學生,多用啟發(fā)的語言去開導學生,對學生每一點進步(哪怕是一句富有創(chuàng)建性的語言或一個不很成熟的想法)都要予以肯定,并及時表揚。堅持這樣做,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另外,要盡可能多的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機會,這樣學生對老師的畏懼心理才能逐漸自然消失,老師才能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知心人,這樣才能轉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

總之,教學的成功離不開學生、教學的設計要圍繞學生、教師的成功要靠學生的成功來實現,只有關心和愛護學生,一切為學生著想,才能激發(fā)學生學數學的潛能,才能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從教高三文數兩個多月以來的反思,我想,教學無止境,總要教教想想,多反思、多總結,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完善。

教學是門藝術,永不可能最好,只有更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孫慶宏.我的數學教學觀.中學數學研究,2008,9.

第2篇:教學研討論文范文

一、培養(yǎng)學生傾聽音樂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傾聽是音樂欣賞的主要方式。欣賞音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聽,音樂藝術及欣賞教學的本質規(guī)律決定了欣賞教學的根本方法是傾聽。音樂欣賞教學任務是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則有賴于學生傾聽、傾聽、再傾聽的欣賞習慣。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第一,教師要努力營造適合學生傾聽的氛圍,以優(yōu)美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和優(yōu)質的音響材料吸引學生去傾聽。第二,教師要以親切和藹的方式建立課堂教學中師生融洽的關系,同時根據音樂作品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引起學生對音樂的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傾聽的愿望。第三,教師要指導學生傾聽音樂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傾聽音樂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傾聽作品的情感、風格,傾聽節(jié)奏、旋律、調式、調性、速度、力度等諸多音樂要素在表現音樂情感和形態(tài)中所起到的作用,還要引導傾聽作品的樂句、樂段和曲式結構,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音樂的理解。例如,《小星星變奏曲》中主題與變奏的音樂特征;《瑤族舞曲》的復三部曲式的結構特征,均應由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分析、討論,通過傾聽使學生在音樂中認識和領會音樂的內涵。

學生在傾聽過程中應反復積累對音樂作品的感知和體驗,實現對作品理解層次的升華,這既是對音樂作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認識發(fā)展過程,也是音樂欣賞心理的反應過程,即由外部音響感知到想象聯想,再到情感共鳴,最后到理解認識。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同時,要遵循音樂欣賞心理反應過程的認識過程,引導學生傾聽層次的不斷提高。從音響感知入手,逐步展開想象和聯想并引感共鳴,最后理解作品的思想境界,使學生逐漸由低層次的直覺傾聽向高層次的情感傾聽、理智傾聽發(fā)展,從而進入藝術審美欣賞的境界。

二、采用綜合性的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音樂

欣賞教學要盡量采用綜合性的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身體的各種感官都充分調動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用身體的動作和表演,用歌唱,用樂器的演奏,用各種變化多樣的方式使學生在聽音樂的同時,參與到音樂活動中。讓學生在音樂欣賞中從聆聽音樂到欣賞音樂,并通過參與體驗感受音樂的美,提高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題,將創(chuàng)作、表演與欣賞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他們全身心地進入音樂。在欣賞教學實踐中,參與音樂的方式有以下幾種。第一,參與演唱音樂主題。樂曲的主題是音樂的核心和精華,是樂曲結構與發(fā)展的基本要素,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優(yōu)美的主題常使人終生難忘。演唱并熟記主題音樂能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會音樂的發(fā)展與變化,并能鍛煉學生的音樂記憶力。在欣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熟悉、演唱樂曲的主題或片段。

第二,參與節(jié)奏律動。引導學生利用節(jié)奏來感受和表現音樂情緒,這種身心的結合對學生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律動、句法、情緒等十分有利。這樣,學生既不是單純欣賞音樂,也不是機械地做身體動作,而是在大腦協(xié)調支配下直接參與音樂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其他音樂感覺。節(jié)奏律動的方式有隨音樂擊拍、踏腳、拍手、做即興表演動作、邊聽音樂邊舞蹈等。例如,在欣賞民族器樂曲《瑤族長鼓舞》時,教師指出長鼓在樂曲中的節(jié)奏型,讓學生邊聽音樂邊合著節(jié)奏擊拍,使學生立即領會樂曲的風格特點,進入音樂的情境之中。

第三,參與樂器演奏與創(chuàng)作。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在應用、拓寬和延伸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學習音樂的樂趣。樂器演奏是學生表現音樂的方式之一。以打擊樂、豎笛、口風琴等簡單樂器來參與表現音樂,不僅調動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全神貫注地聆聽和感受音樂,加深對作品的印象并與樂曲產生共鳴,而且也能獲得表演成功的自信和愉快,享受參與音樂的無窮樂趣。例如,在欣賞完《森吉德瑪》的第一段緩慢而幽靜、表現遼闊草原和無邊大漠的自然景象的旋律之后,引導學生在原來主題音樂基礎上加快速度,再用樂器演奏出來,結果旋律立即變得熱烈歡快。這樣學生就能理解速度對音樂情緒的影響,感受到音樂表現的奇妙,也得到音樂創(chuàng)作的樂趣。

以上參與音樂欣賞的方式,使學生獲得理解音樂所需要的體驗,感受到豐富的音響,使學生參與到音樂中,讓欣賞、演唱、演奏、律動、表演和創(chuàng)作融為一體,使學生親身體驗音樂發(fā)展的全過程,親身參與到音樂中,通過音樂學習音樂,真正地走進音樂,感受音樂之美。

總之,音樂欣賞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教師要善于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反復實踐、靈活運用,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真正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第3篇:教學研討論文范文

一、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我國教育的現狀要求重視德育教育。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領域提出了“加強基礎,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個性,全面提高素質”的教學目標,開始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中小學,廣大任課教師總是自覺地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角色,但是由于多種原因,教師不可避免地偏重教學。輕視德育教育。在大學,由于有專職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和班主任,廣大任課教師在意識中似乎只有教學一項任務。事實上,僅僅靠幾個教學管理人員從事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是遠遠不夠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須得到與學生接觸最親密的廣大任課教師的合作。而英語的課程特征決定了從事教學的教師在德育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學,英語是一門主干課;而在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基礎公共課,是所有在校生的必修課。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接觸的全是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文化和思想,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培養(yǎng)聽、說、讀、寫、譯等基本的英語應用能力,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質。

二、從教材出發(fā),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據,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不僅要緊密聯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教材中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結合教學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激發(fā)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和奮發(fā)向上、樂于奉獻的精神。通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把真理、經驗、知識、思想、價值、意義、情感、態(tài)度都顯現出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去辨析和接受。而當今的大學教材中,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多篇課文涉及親情,友情,愛情的人性之美?,F在的英語教材中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從起始階段的文明禮貌、尊師愛生、團結友愛、助人為樂、遵守紀律等思想品德題材到富有時代氣息的人口教育、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航天技術等人類共同關心的話題。只要教師善于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就能自然而然地融思想教育于英語教學之中。

三、嚴格要求學生,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

嚴格要求,是指在政治、思想、學業(yè)上嚴格要求學生。而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人才。具體到英語教學而言,首先教師要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具體的教學內容人手,從每一次聽課到每一次作業(yè),小到一個字母的發(fā)音大到對整個英語語言的掌握都要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使學生養(yǎng)成嚴謹治學的作風和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其次還要堅持對學生進行全面要求。全面培養(yǎng),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書本上的語音、詞匯、語法等基礎的語言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諸如用英語實現交際,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等:不僅讓學生學會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不僅讓學生掌握與英語語言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還要了解國內國際的發(fā)展趨勢等。最后,教師還要敢于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良傾向進行批評教育。當然這種批評教育應當是實事求是的,應當是善意的和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應當講究分寸和場合的,而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學生心服口服。尊重愛護學生一方面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的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要高高在上,只有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良好和諧的課堂氣氛,才是教學成功的重要保證。教師還要敢于承認自己在教學中的差錯,及時地向學生道歉或對學生的哪怕是丁點的進步進行表揚,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受尊重的。而且自己的努力是得到了老師的承認的,這樣不但不會使教師的面子受損,反而能使課堂氣氛更加融洽,師生關系更加密切。另外,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英語教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為主要目的。然而在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自尊心很強,非常害怕犯錯誤,認為這樣是丟了面子,因而不愿嘗試一些較難的問題和活動。那么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以適時的鼓勵,及時對正確回答問題、出色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進行表揚。尊重愛護學生另一方面還體現在教師與學生的課外接觸中。這不僅是班主任老師應該履行的職責,也是我們每一位任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決不只能是“上課來,下課走”,而是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心理接觸,更加充分了解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

四、為人師表,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要對學生實施英語德育教育,教師應具有很高的素質和修養(yǎng),正像《禮記》中所說的那樣:“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苯處熢谑谡n時''''展現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教師的整體形象。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教師的言行舉止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形象會對學生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教師教書育人,離不開言傳身教。言傳身教是教書育人的最基本要求。言傳身教相結合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綜合效果。所謂言傳就是教師通過有聲語言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在課外進行輔導,都是不同形式的言傳。那么所謂身教,則是教師以自己的形象和行為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和感染作用。曾經有人這樣形容言傳和身教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的語言是有聲的行動,而教師的行動則是無聲的語言?!痹诰唧w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結合,言傳曉之以理,身教導之以行。我們學校的學生多是青少年學生,他們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他們對真假是非、善惡美丑的辨別能力還不是很強,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正面引導教育。為此,教師一方面要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另一方面要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成為學生的表率。

五、適時給學生進行文化素養(yǎng)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

教師在英語課上要結合課文給學生講授相應的背景材料,指導學生在課外讀些與此有關的簡易英語讀本,以擴大學生對英語國家風土人情和文化習慣的了解。同時,還要讓學生多了解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由于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尤其是我國加入了WTO,北京申奧、上海申博的成功。英語成為了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各國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師要不斷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增進學生對國際事務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意識。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競爭是無情的。教師要使學生明白:必須努力學習。優(yōu)化自我。發(fā)展科技。壯我國威。在課堂教學時。應不失時機地為學生營造“競爭”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使學生在舊常學習中形成一種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未來的社會化、專業(yè)化的趨勢越來越強。團隊協(xié)作成為人們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精神。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可要求學生進行一些groupwork或pairwork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在群體中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協(xié)調與他人的關系,為日后步入社會奠定基礎。

第4篇:教學研討論文范文

教學團隊實施研討式教學改革的范圍為山東大學威海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和通信工程專業(yè)選修《光纖通信》課程的學生。具體改革內容及實施方案如下:

1.常規(guī)教學為基礎

教學團隊探究講課藝術,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授課的互動性,啟發(fā)學生以“科學研究”的思維思考課本中的知識。教學內容上,注重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新穎性與啟發(fā)性,及時更新充實教學內容;同時制作較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通過文字、圖片以及動畫等多種形式豐富課堂教學。

2.實例研討作穿插

課堂授課適時引入生活中常見實例,如光纖入戶、高清視頻點播技術等,由此展開研討式教學。通過對生活中實例的分析,把抽象的理論變成具體的實際,以此切入并開展課堂討論,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針對實例為學生提供課后實踐,使其對問題的理解更深入。

3.熱點問題當點綴

結合當前的光纖通信的熱點問題,如光纖通信網的安全性、全光網等問題,對熱點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形成與課程相配套的實例資料集,對熱點問題開展課堂討論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進行問題分析總結、講解,并鼓勵學生撰寫小論文,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研討式教學,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建立起來,學習態(tài)度由被動轉為主動,實現了學習過程的立體化。

二、研討式教學效果分析

相對于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式,研討式教學建立了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研討式教學為每一位學生發(fā)揮個性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學生的個性得到尊重,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得到解放,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觀察思考。在師生關系上,實現了從主客關系到主主關系的轉變;在教學目標上,實現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轉變;教學方式上,實現從“講授式”到“研討式”的轉變;在教學形式上,實現從“一言堂”到“群言堂”的轉變;在教學評價上,實現從“一張試卷定高下”到按學生的實際表現和能力來綜合評定成績的轉變。

研討式教學實現了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其中包括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等,達到真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第5篇:教學研討論文范文

第一,大力開展集體備課、網絡備課等活動,發(fā)揮集體的智慧,盡量減少教師因獨自鉆研教材、撰寫備課教案等所耽誤的時間。第二,以向課堂要質量、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為目標,減少教師批改作業(yè)的數量和時間,鼓勵教師多采用重點評講、學生互改、單獨輔導等方式,改變教師單一地在學生作業(yè)本上畫鉤叉的那種既浪費時間、又沒什么效果的批改方法。第四,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學習和流于形式的其他工作,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師的工作和休息時間。

二、大力開展教學競賽活動,不斷提高教師參與聽評課活動的積極性

學校各年級組或教師備課組應經常開展上課、聽課、評課等教學研討比賽活動,并把它作為評先選優(yōu)的條件,每次活動后,要根據其質量評定等級,給予獎勵,以激勵教師多上公開課,多聽示范課,認真評議所聽課程。要積極鼓勵教師把自己聽課、評課的心得體會修改整理后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投稿,不斷提高他們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為避免教師在網上下載或抄襲他人的文章作為自己的聽課筆記或心得交差,我們可以把他們交上來的文章和網絡上的文章進行對比,或把幾個相似的文章張貼出來,進行對比曝光,制定必要的懲戒措施,納入年度考核或綜合素質評估,以此激發(fā)教師的聽評課興趣,規(guī)范他們的聽評課行為,促進他們自覺參與聽課,認真寫好聽課筆記,按時參與評課活動,暢談聽課心得體會。作為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一挑水,甚至更多。學校應推行開放課堂制度,一是面對全體教師的成長共同體的開放(相關的教師、領導以及研究者都能暢通地進入真實的課堂),二是授課教師的自我開放(教師的心態(tài)在課堂中放開,深入課堂,有意識地琢磨課堂教學)。鼓勵教師開放自己的課堂,打開教室的大門,歡迎同行們觀摩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把自己的課拿出來在陽光底下晾曬,和同事相互切磋,互相探討;鼓勵教師充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推開別人的教室門,走進同事的課堂,學習他們好的教育教學方法,幫助自己提升專業(yè)素質。

三、結語

第6篇:教學研討論文范文

1.確定主題。

教師首先講解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選擇重點問題、疑難問題、熱點的經濟時事、有爭議的學術問題或案例,作為研討的主題。例如:在講解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四部門經濟國民收入構成與凱恩斯消費理論這部分內容時,先講解兩大理論,然后以我國為例,列出我國近兩年的GDP數據及其在全球經濟中的排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我國GDP中四部門所占比重各為多少,通過最近10年的數據評價四部門經濟對GDP各自的貢獻如何、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是什么。主題的確定,是研討式教學的第一步,它為整個研討指明了方向。

2.獨立探索。

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去獨立搜索資料、整理資料、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最終以發(fā)言稿的形式將自己的觀點整理出來。在此階段,針對學生缺乏查閱資料經驗和研究經驗的情況,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指導,特別是對前期文獻資料的搜集、資料的整理以及觀點的提煉進行指導。在教學實踐中,學生調研的途徑包括以下幾種:第一是利用互聯網搜集與數據相關的實證資料;第二是到圖書館查閱文獻、到中國知網等專業(yè)性文獻檢索網站檢索文獻;此外,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等。獨立探索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

3.小組討論。

討論首先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每組人數的多少取決于在時間上能保證每個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小組內每個成員都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最后小組內討論,形成小組觀點,并選出發(fā)言人。

4.全班交流。

小組討論后派每組發(fā)言人代表本組發(fā)言,盡量讓有話說的學生都能上臺發(fā)言,觀點不同的小組或個人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支持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觀點。

5.點評總結。

教師對學生的觀點進行整理歸納,總結補充,對于好的觀點予以提升,引起學生更深入的思考。

二、獨立學院宏觀經濟學研討式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

在宏觀經濟學研討式教學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下面我們將一一進行分析。

1.確定主題階段---出題者。

確定主題是宏觀經濟學研討式教學的第一步。教師結合教材和現實經濟,選擇重點問題、疑難問題、熱點的經濟時事、有爭議的學術問題或案例,作為研討的主題。主題的確定有一定的難度,主題不僅要能引起學生深入地思考,將宏觀經濟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理論結合實際,并且要能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研討的主題是由教師確定,因此教師在這個階段的角色是出題者。

2.獨立探索階段---提供幫助者。

獨立探索階段的主角是學生,要求由學生獨立完成,但并不是說這個階段就不需要教師。學生對于調研和做研究是缺乏經驗的,因此在開始獨立探索之前,學生肯定是很茫然的,在這個時候非常需要教師提供幫助,教師可以就如何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等問題對學生進行輔導,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是提供幫助者。

3.小組討論階段和全班交流階段---平等討論者。

小組討論階段和全班交流階段,教師應放手將時間交給學生,但也并不是說這個階段不需要教師。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以平等的普通參與者的身份參與討論,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擔任對于錯誤觀點的質疑者、對于創(chuàng)新觀點和獨特見解的支持者、對于膽小學生的鼓勵者,以及把握整個討論節(jié)奏、調解討論氣氛的協(xié)調者。

4.點評總結階段---裁判。

在這個階段,教師的角色是一位裁判,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整理歸納、總結補充,指出正確的觀點,并對正確的觀點予以提升,引起學生更進一步的思考。綜上所述,總結整個宏觀經濟學研討式教學的過程,學生在其中是主角,而教師的角色是“導師”。在確定主題階段,“導”明研討的方向;在獨立探索階段,是為學生提供咨詢指“導”;在討論階段,控制整個討論方向,將討論掌控引“導”到主題方向;在點評總結階段,總結歸納、指出正確觀點,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思考。

三、獨立學院宏觀經濟學研討式教學中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本文認為,研討式教學的主角是學生,然而研討式教學能否實施以及實施效果如何是取決于教師的能力和素質的。研討式教學的動態(tài)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給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1.專業(yè)素質。

專業(yè)素質包括具有本學科扎實的理論基礎,掌握學科前沿發(fā)展動態(tài)和趨勢,具有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和一定的研究成果,以及具有運用專業(yè)知識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討式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都體現了對教師專業(yè)素質的要求上。首先體現在選題上,研討的問題要難易適當、有研討的價值、貼近學生生活、富有吸引力、最好能體現當時經濟中的熱點焦點問題。其次對研討過程的實施,在研討的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多方面的討論,使研討教學有深度和廣度。教師對于錯誤的觀點要提出質疑,對于正確的觀點要予以支持,并引導學生進入更深入的思考。

2.課堂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

與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相比,研討式教學具有明顯的動態(tài)性和不確定性,這對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在研討式教學的課堂討論階段,可能會出現冷場,討論也可能會很激烈,會出現偏離主題、節(jié)外生枝,也可能會因一些問題占據了較多時間使后面的問題沒時間討論等等,這些都需要教師能掌控好,將學生的思維和興奮點引導到主題上,并能對整個討論收放自如、掌控有度,使參與討論的學生能發(fā)揮最大的潛能。

3.職業(yè)素養(yǎng)。

第7篇:教學研討論文范文

一、以學生為中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

新課標的改革和深化,要求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地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樂趣,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熱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充分地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選取學生最喜愛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質疑,能夠自覺主動地與其他同學開展討論,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夠提高,學生才能夠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從而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應當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則是學生的引路人,語文活動的開展是師生共同完成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它是學生以后步入社會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提升學生當下綜合素質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多與教師和同學溝通,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與人交流,與人合作的意識,能夠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與他人開展自主討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營造課堂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討論平臺

課堂是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發(fā)揮好課堂這一重要載體的作用。語文課堂的自主討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禁錮,教師不再將知識生硬地傳輸給學生,而更加注重語文課堂的環(huán)境和學生的感受,這是語文教育改革的進步,也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自主討論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將語文課堂交還給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自主討論、獨立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取得進步。例如:在講解《學會查“無字詞典”》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開展學習,教師不規(guī)定小組成員,不規(guī)定討論內容,不設置討論問題,將課堂完全的交還給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不僅在學習中感受到了自由,還能夠在不受任何外界的拘束下,盡情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四、制定討論原則,規(guī)范課堂討論的秩序

第8篇:教學研討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教師是學校賴以生存發(fā)展的最寶貴的資源──人的資源。因此,教師素質的高低會嚴重影響一個學校的辦學質量,辦學聲望及辦學前景。本文就現在學校教師評價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如何完善教師評價制度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希望籍此可以提升學校的管理質量。

[論文關鍵詞]教師評價制度教學完善

一、目前學校教師評價制度存在的種種問題

(一)對評價目的的認識存在偏差。目前許多教師和學校領導都認為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鑒定和考核。有的領導把取得教師評價的結果看成教師評價工作的結束。并沒有認識到教師評價其實就是為了反饋教師工作的效果,進而作為促進教師改進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而僅僅把它作為一種管理手段。甚至有的學校把對教師的評價僅看作獎金分配及晉升職稱的主要依據,因此因為受利益驅動,部分教師為了取得好的評價而走歪門邪道,而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學。

(二)評價制度結構上存在嚴重的不合理。首先,從結構上來看,目前主要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單向的、鑒定性的評價。經常依靠辦公室、教室外邊的走廊、校園里的道聽途說或者偶然見到的現象下結論。缺乏正確、準確、客觀全面而又有效的標準,帶有較大的隨意性,評價結果的可信度較差。這種結構簡單、信息傳遞方向單一的評價系統(tǒng),不可能充分調動評價主體與評價客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缺乏教師的參與。評價時當事人也就是被評價教師一般沒有在場,反饋信息時也過于籠統(tǒng),往往是即便年年搞評價,教師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弱點與強項在哪里。

(四)缺乏建設性意見。有的學校主管教學領導,只是提出批評意見,而不能提出可供參考的有價值的建議,評價過后也不召開教師會議討論研究如何改進教學,把教師評價看成一種可以敷衍了事的任務。

由于以上種種原因,現在的教師評價制度及過程往往流于形式,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二、如何完善教師評價制度

(一)明確評價目標教師評價的根本目的。首先,必須明確教育評價的目的主要是導向、激勵、改進教師的工作。通過評價過程的反饋、調控的作用,促進每個教師不斷總結、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也促進學校的領導不斷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和建設,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校教師的素質及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確立教師評價的正確依據。正確的依據應該是:教師的教育價值觀、預期的教育目標、社會的反饋、課堂教學效果、學生的反饋等。其中包括:教師的師德水平,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水平,教師的工作能力及水平,要具有管理學生群體的能力,教育教學工作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師的工作業(yè)績。在以上幾項評價依據中,尤以師德和教學能力為重。

三、制定合理的評價方案

(一)教師的自我評價。教師自評能促進教師自我反省,進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專業(yè)素質的發(fā)展。每個教師可根據自己教育教學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兩個方面的內容,以及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找出自己的發(fā)展優(yōu)勢和不足,然后把擬定出的改進要點和改進計劃,形成一個教師自我分析評價表。

(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教師首先要打破"師道尊嚴"的局面,讓自己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然后,通過學校管理者向學生定期召開學生評價教師的座談會,作為定性評價;與此同時,教師自己還要不定期地召開學生專題座談會,作為靈活性、過程性評價;學校還可以在校內設立學生評價教師教學專題信箱。也可以設計學生調查問卷,讓學生通過紙面答卷的形式,完成對教師的評價。

(三)學校管理者對教師的評價。學校管理者在操作評價的過程中,首先要參與教師對教師的評價,與教師個人單獨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校管理者要肯定教師的優(yōu)勢,指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可以改進的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四、發(fā)揮教師評價制度的作用提升學校管理質量

(一)正確的導向。給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二)激勵功能。能夠激起干部,教師發(fā)揚優(yōu)點,促進人們工作的主動性與熱情,激勵人們將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學習。

(三)鑒定功能。成功的教師評價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有助于確定教師是否需要及需要接受怎樣的培訓、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和教師間的交流關系等等。

(四)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師評價活動。

第9篇:教學研討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知識管理;專業(yè)教學:知識價值鏈

1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發(fā)展逐漸凸現出來,它關于知識及與知識相關的資源和過程的管理方法與管理技術可以為專業(yè)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的拓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從宏觀角度來看,知識管理關注整體,是對一個組織系統(tǒng)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及相關資源的管理,任何一個管理過程都應考慮組織整體效益的實現。知識管理的目標定位是實現知識共享與知識創(chuàng)新,提升組織的競爭力。知識管理的另一個重要理念就是顯隱知識的轉換。在實際的轉換中,這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即隱性知識社會化為隱性知識、隱性知識外化為顯性知識、顯性知識與顯性知識重新組合、顯性知識內化為隱性知識,這四個轉換環(huán)節(jié)是知識轉化理論的核心內容,并由此形成一個循環(huán)上升的知識增值系統(tǒng)。

從微觀角度來說,知識管理的實質就是對知識價值鏈的管理,清除影響知識價值鏈形成的阻礙因素,加快價值鏈的形成速度,使組織的知識在運動中不斷增值。

在具體的實際操作過程中,知識管理又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即知識生成管理、知識應用管理、知識交流管理,由此又形成諸多知識管理工具。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在知識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較常見的專家系統(tǒng)、數據倉庫等都在知識管理中得到了應用。

2知識,理在專業(yè)教攀中應用的可能性

2.1知識管理與專業(yè)教學都具有以下共同點

1)知識管理與專業(yè)教學所需實現的都是組織的整體效益。2)知識管理通過對知識的一系列開發(fā)過程,實現和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達成管理目標。3)以人為本的思想既存在于知識管理中,也存在于專業(yè)教學領域。

2.2知識管理與專業(yè)教學的結合點。知識管理與專業(yè)教學在技術層面也有著共同之處,即兩者都運用了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等技術。由這兩種技術還衍生出來許多新型的交流和學習方式,如Blog、網絡社區(qū)、電子郵件系統(tǒng)、知識資源庫等。知識管理和專業(yè)教學可以相互借鑒彼此在應用這些技術手段時的經驗和成果。

專業(yè)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利用學習平臺,營造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習者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管理知識的過程實際上直接影響到學習者學習效率的提高,吸收知識管理的理念,也是專業(yè)教學中的重大變革。

2.3利用知識管理,創(chuàng)新專業(yè)教學。知識管理中的知識分類思想、知識轉化理論、知識價值鏈的形成等理念,均可以引入到專業(yè)教學中來。通過借鑒這些理念,可以為學習者營造更為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者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如面對面交流、網絡社區(qū)等直接或間接共享到他人的經驗、技能等,從而最終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效率、教師的工作能力,進而提升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組織智慧。

知識管理將知識分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而且更關注隱性知識。專業(yè)教學在多年的發(fā)展中一直致力于將顯性知識通過各種途徑傳播給學習者,并為學習者所熟知和掌握。學習者對更加重要的隱性知識的學習則處于一種未知的狀態(tài)。在面對面的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學習者或多或少能夠通過一些親身體驗的方式學習到隱性知識。但是在非面對面的教學過程中,這種隱性知識的學習就被完全忽略了。知識分類思想提醒專業(yè)教學相關人員應該更加關注開發(fā)和利用隱性知識。

2.4知識管理環(huán)節(jié)的劃分對專業(yè)教學的啟迪。知識管理通過總結知識價值鏈,得出知識管理包含四個過程:知識生成管理、知識積累管理、知識應用管理和知識交流管理。從這點出發(fā),專業(yè)教學在運用知識管理的理念時,首先必須解決的是明確教育知識的來源:應該包括已經被認識到的可以拿來學習的知識、還掌握在少數教師、專家、學習者頭腦中不能被傳播的知識以及新創(chuàng)造的但還未納入到教育領域中的知識。其次,應該運用一定的鼓勵機制和技術手段識別、提取和組織這些知識,使之有序化、系統(tǒng)化。當擁有了大量的知識之后,專業(yè)教學可以利用教育資源庫、專家系統(tǒng)等手段將這些知識積累起來,并進行管理。學習者和教育者可以通過教育資源庫獲取大量的知識,同時又可以將自身獨有的知識拿出來供所有人使用。知識通過交流和共享獲得增值,這也為產生新產品和新技術提供了前提條件。

3知識,理在我校車輛工程專業(yè)段,中的應用

3.1專業(yè)知識管理系統(tǒng)的構建。建構專業(yè)知識管理系統(tǒng)是知識社會對于專業(yè)教學提出的要求。專業(yè)教學通過構建專業(yè)知識管理系統(tǒng)為學生提供適當的知識源和知識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學校建立信息管理系統(tǒng)和校園網工程后,為信息的獲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途徑。專業(yè)教學利用技術手段建立專業(yè)知識管理系統(tǒng),可以有效地對專業(yè)內存在的信息(如學生信息、教學信息、教育資源、頭腦中的知識、知識行為、知識資產等)進行開發(fā)、利用和管理,促進知識的共享,同時也可以利用教育者和學習者的集體智慧完成創(chuàng)新知識的目標。

3.2專業(yè)知識管理系統(tǒng)的使用情況。車輛專業(yè)知識管理系統(tǒng)在構建過程中就開放使用,廣大學生經常訪問該系統(tǒng),最近二個月平均每天的校內師生訪問量已經達到1000多人次(注:該專業(yè)每屆學生數90人,全部在校生400人左右),而且有不斷增長的趨勢,而且論壇跟貼人數也不斷增長。

知識庫的內容不斷增長,目前有3個管理人員在作專門管理,審核上載內容和會員資格,目前有注冊初級會員600余人(校內360人),高級會員35人(校內教師、政府機關處室、行業(yè)協(xié)會、行業(yè)商會),平均每天上載內容達1.6GB。

廣大師生對該知識管理系統(tǒng)地反映良好,在對該系統(tǒng)的評價中優(yōu)良率達到99.4%,而且為優(yōu)秀的達到82.8%左右。通過該系統(tǒng)的使用廣大學生覺得所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大大超過以前,學生對本專業(yè)的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學習風氣明顯改善,學習成績與往屆學生相比也有明顯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從系統(tǒng)內間接獲得許多工作經驗,使得學生畢業(yè)后縮短適應時間,特別明顯的是學生下企業(yè)進行技術實習時,明顯顯得有信心,工作成效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