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服裝店活動總結范文

服裝店活動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服裝店活動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服裝店活動總結

第1篇:服裝店活動總結范文

一、適宜豐富的環(huán)境材料支持

材料是促進幼兒發(fā)展的載體,是區(qū)域活動的保證。材料是否有意義,是否具有操作性,直接影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區(qū)域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退到幼兒身后,關注并觀察幼兒的游戲,適時為他們提供適宜的材料支持。

策略1:多類型投放,滿足不同需要

案例:凡凡進入“服裝加工廠”,拿了一件白色的T恤坐下來,在T恤內墊上報紙,然后拿出水粉筆蘸顏料開始作畫。很快地,“大作”便完成,凡凡似乎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舉著它一直在端詳。看了許久,放下T恤,在玩具柜里開始找起來,但什么材料也沒有要。然后她跑出去,來到數學區(qū),拿了些顏色鮮艷的幾何圖形回到美工區(qū),將幾何圖形粘貼在領口、袖口部位。完成后,凡凡告訴王老師:“王老師,你看,我設計的服裝好漂亮!”

很顯然,現有的材料不能滿足凡凡的創(chuàng)作需求。那么,“服裝加工廠”可以采用哪些形式來加工服裝?怎樣才能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創(chuàng)作需要?教師在觀察了解幼兒制作能力的基礎上有了以下的材料投放策略,讓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主選擇。

(1)根據制作方法不同,投放多類型材料和工具:繪畫工具(顏料、畫筆、水彩筆等)、剪貼工具(膠水、剪刀、樹葉、布頭等)、編制工具(毛錢、布條等)、縫合工具(別針、夾子、雙面膠等)。

(2)根據服裝樣式的不同,投放多類型材料和工具:成品服裝(成品純色T恤可讓幼兒通過多種創(chuàng)作方法,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款式);裝飾類材料(大量形狀、顏色、大小不一的紐扣、花邊、樹葉、布頭、包裝紙等)。

策略2:多層次投放,推進游戲開展

怎樣的材料投放才能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是一次性全部投放,還是根據游戲的推進進程和幼兒能力的發(fā)展水平依次投放?

案例:凡凡又來到“服裝加工廠”,她對用顏料在T恤上畫畫已經不那么有興趣了。她看見玩具柜角落里有一塊上次扎染剩下的布,于是拽出來,找來工具開始扎染。最后在總結活動中說:“我今天用水粉顏料扎染了一塊漂亮的花布,只是干得好慢,花也有點糊了,下次我想讓自己的花布變得更漂亮?!钡诙欤卜搀@喜地發(fā)現,美工區(qū)里有了幾卷白布,還有各色的染料及扎染工具。

案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需求適時地調整這“服裝加工廠”的材料。隨著區(qū)域活動的推進,活動區(qū)的材料有了這樣的變化。

(1)根據游戲的推進進程,投放不同層次材料。在“服裝加工廠”中,第一階段,核心目標為讓幼兒模仿再現,于是提供純色的T恤,幼兒可以在成型的服裝上進行再創(chuàng)造;第二階段,核心目標為嘗試創(chuàng)造,增加了純色布和扎染工具,幼兒可以任意設計自己需要的布料;第三階段,核心經驗為個性化創(chuàng)造,材料柜里增加了各種類型的裝飾物和相應工具,墻上張貼了各種服裝圖片,幼兒可以嘗試裁剪、制作、裝飾自己的服裝。

(2)根據幼兒發(fā)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不同層次材料。不同層次材料的投放,能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讓他們在游戲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在投放工具時,教師充分考慮不同水平幼兒的需求。如夾子投放,根據幼兒的手指靈活性和力度不同,投放了燕尾夾、魚尾夾、工字夾、票夾等。

二、適度有針對的發(fā)展需求支持

教師深入、有效的參與,能及時發(fā)現幼兒的興趣、需要,敏銳地抓住不同水平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幫助幼兒突破F有水平,適時地給予支持、幫助。

策略1:問題啟發(fā),引發(fā)內需

案例:悠悠拿起一件純白色T恤,找來顏料,在上面畫了一些簡單的圖案,然后告訴老師作品完成了,但表情上又露出不滿意的神情。于是有了這樣的問話:你還想讓這件衣服變一變嗎;你覺得哪里可以變;可以變成什么樣;還可以用什么材料讓她變得更漂亮?問話結束后,悠悠又快樂地去創(chuàng)作了,并且有了令悠悠自己滿意的作品。她的作品被服裝店“收藏陳列”,她很是開心。

悠悠性格比較內向,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常常自信心不足。案例中,教師針對悠悠的實際情況,用一連串的問題去激發(fā)她的想象,拓展其思維,讓悠悠有了再次創(chuàng)作的激情,并在完成滿意的作品后獲得自信和滿足。

策略2:語言鼓勵,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案例:齊齊在T恤兩只衣袖涂上了厚厚的紅顏料,并找來了一些紫色和粉紅色的紐扣黏在衣袖上。當左衣袖上的紫色扣子不足時,他選取了與紫色同色系的藍色扣子進行對稱裝飾。衣縫上用彩色的塑料夾進行裝飾,左右兩邊顏色、數量完全對稱,并依次遞減。衣服的下擺,用剪刀剪成條狀,并打結,最后用夾子按照ABAB排序進行裝飾。活動總結階段,齊齊的T恤獲得了同伴們的稱贊,老師鼓勵齊齊:“齊齊,你不僅用普通的夾子將T恤裝飾成一件別致的時裝,還將數學的排序經驗用到服裝設計上,真是太了不起了!說不定你還能發(fā)現其他普通材料的裝飾功能,將來你可以開一個服裝展覽會,讓更多的家長和小朋友來欣賞你的大作!”

齊齊是個非常善于思考和學習的孩子,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表現讓人驚喜。因此,在案例中,針對齊齊的作品,教師有了這樣“鼓勵性話語”,也為他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三、適時有效的問題回應支持

當幼兒發(fā)起問題時,教師需要接住幼兒拋過來的“問題球”,然后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和可能,再把“技術球”拋回去,讓幼兒自主解決。

策略1:材料暗示,回應問題

案例:晨晨不小心將T恤的兩邊側縫剪壞,他拿著“爛衣服”來找老師:“王老師,有什么方法可以把T恤修好?”王老師笑了,沒有直接告訴晨晨解決的方法,而是說:“寶貝,你去試試看有什么材料可以幫助你。”晨晨仔細掃視了一遍材料,然后拿起了別針,嘗試將剪破的T恤縫合在一起,但提起來時仍然有裂縫。她轉而把視線投向夾子,將夾子夾在側縫,發(fā)現將夾子夾得密一些,裂縫就沒有了。于是她選擇用夾子進行補救。在補救的過程中,她發(fā)現把不同顏色的夾子按一定的規(guī)律夾上,T恤變得漂亮起來。于是她愉快地完成補救后,又將夾子夾在了衣襟和袖口位置。王老師默默地為她端來不同顏色與形狀的夾子……

在游戲中,教師敏銳而準確地發(fā)現了孩子用“夾子可以用作裝飾”的興趣點,并以幼兒的興趣點做回應和支持――投放更多類型、色彩、大小不一的夾子,把預設的目標(夾子為縫合工具)變更為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夾子為裝飾工具),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更具有教育價值的方向。

策略2:順應需求,鏈接提升

幼兒在游戲操作過程中引發(fā)的問題多是散點式的,如何讓這些散點問題引發(fā)大多數幼兒的共鳴呢?這就需要教師抓住關鍵需求,將散點問題進行重新鏈接,生成有價值的新問題,將“技術球”再拋回給幼兒。

案例:“服裝加工廠”里,何老師拋下想定做一件參加舞會的衣服的想法后,就離開了教室。于是,孩子們紛紛開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我要給何老師做一件‘夾子T恤’?!薄安?,我覺得做一件破洞裝比較好,今年好多阿姨都穿它?!薄砍坑胁煌目捶ǎ骸昂卫蠋熞獏⒓游钑?,需要的應該是裙子吧?”接下來的問題更多了:“裙子怎么做?”“用什么布料來做?”“做什么款式的裙子呢?”王老師耐心地聽完了孩子們的討論,說道:“為什么不問問何老師自己的想法呢?”孩子們恍然大悟。過了一周,何老師收到一件以荷花圖案制作的直身連衣裙?!傲弧被顒?,何老師穿著它登上了舞臺。

案例中,教師根據幼兒零散的“關于裙子怎么做”的問題,鏈接出新的核心問題:“服裝怎樣做才滿足顧客的需求?”新問題順應了幼兒的多元創(chuàng)作需求,引發(fā)了幼兒的共鳴,“量體裁衣”的創(chuàng)作經驗由此而生。因此,身材微胖的何老師最后收到的是一條荷花圖案的直身連衣裙。當何老師穿上新衣在“六一”活動中登臺演出時,幼兒的自豪感和成果感油然而生。

四、適當合適的交往需求支持

隨著幼兒游戲水平的提高,在一個區(qū)域內游戲遠不能滿足他們群體性和交往性發(fā)展的需求,這時教師需要積極促進幼兒區(qū)域間的互動和交流,幫助其游戲水平的提升。

策略1:鏈接生活經驗,引發(fā)區(qū)域間的互動

案例:小柯將設計好的衣服都搭在支架上,邊搭邊說:“如果有衣架可以將它們一件一件地掛出來就好看了。”老師反問他:“那什么地方有衣架呢?怎樣才能買到?”小柯馬上想到了可以去超市買衣架,就這樣,服裝區(qū)與其他區(qū)角的有機、自然互動就開始了。

活動區(qū)活動是幼兒生活的再現,教師以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差什么可以通^購物來解決”拓展游戲,引發(fā)區(qū)域間的互動,既滿足了交往的需求,又使幼兒的在作品買賣中獲得成功感。

策略2:拓展經驗,豐富和完善區(qū)域內的游戲內容

案例:幼兒們穿上了剛剛制作好的衣服,在服裝區(qū)擺造型,引來了很多欣賞的小朋友,這時,王老師給了大家提示:“怎樣才能讓所有的顧客都能看到這些漂亮的服裝呢?”“開服裝展示會需要些什么準備?”“T臺怎么搭建?”“誰來當模特?模特怎么表演?誰來給他們編排節(jié)目?”“在表演現場,還應該有些什么職業(yè)的人員呢?”……孩子們經過討論,開始各就各位。他們從建筑工地找來材料開始搭建T臺;四個小朋友被選定為模特,在助理兼導演的幫助下穿上服裝并在導演的指揮下進行排練;從科創(chuàng)公司找來相機模型當攝影機,找來電筒當燈光……一切準備就緒后,服裝展示會順利進行,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演出后,更多的小朋友申請加入演出隊伍。于是服裝加工廠有了自己“專業(yè)”的演出團隊。

案例中,教師通過層層的提問和追問、及時的材料投放及區(qū)域布局細化,使“服裝加工廠”成為一個綜合性活動區(qū)域,同伴間有了互動和合作,制作的服裝也更具美感和設計感。因此,只有追隨幼兒需要,及時拓展幼兒游戲經驗,才能讓幼兒在游戲中盡興發(fā)揮、自由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