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古詩三首教案范文

古詩三首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古詩三首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古詩三首教案

第1篇:古詩三首教案范文

一、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3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詞。

2.進一步了解詩詞的有關知識。

3.借助字典和課本注釋理解詩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詩詞的意思。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熱愛自然、歌頌自然的情懷,感受自然的美好。

二、教學重點:

1.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愛戀之情;

2.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三、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來體會詩人的豐富情感。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1.搜集詩人資料及詩詞的背景資料。

2.詩詞作者圖片與文字資料課件;水中間的小塊陸地圖片課件;三首詩詞意境圖片課件。

學生準備:熟讀本課古詩。

教學過程

一、精彩回顧,激發(fā)興趣

1.背誦《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板書課題。

3.釋題:西江月(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是詞的題目:晚上走在黃沙嶺的山路上的所見所聞。

4.介紹宋詞:宋詞是繼唐詩后的一種文學體裁,它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子,叫做“詞牌名”。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

5.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詞牌名。(如:如夢令、清平樂等。)

6.介紹黃沙嶺及作者:黃沙,地名,就是黃沙嶺,在今江西上饒的西面,那兒風景優(yōu)美,農(nóng)田水利條件好。本文作者辛棄疾遭貶職后在那兒多年閑居,對那一帶非常熟悉。

7.本課三首詩詞都寫了自然風光,那么辛棄疾的詞是如何描寫的呢?你能從這首詞中讀到辛棄疾怎樣的詩詞風格?

設計意圖:由詩及詞,學生由自己的學習儲備進入新的學習領域,把了解詩詞風格作為本課的學習目標之一,富有挑戰(zhàn)性,能激發(fā)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品讀詞句,感悟內容

1.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試著畫出節(jié)奏。

2.照著老師的樣子朗讀這首詞。

3.品讀上闋:

(1)出示內容: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2)自讀自悟:

走到辛棄疾的身邊去,做他的同行者,調動你所有的感覺器官,欣賞這美麗的夜景,把作者看到的、聽到的分別用不同的符號標注出來。

(3)交流:

①看到的:明月、別枝、驚鵲、稻子。

聞到的:稻花香。

想象豐收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出示豐收的圖片,圖文對照,理解詩句意思。

②聽到的:蟬鳴、蛙聲。

(4)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夏夜?(清幽、靜謐的夏夜。)

(5)配樂有感情朗讀,前兩句讀出“幽”,后兩句讀出“喜”。

朗讀時,前一句語氣輕一些,后一句語調上揚,突出欣喜之情。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詞人的心情怎樣?(興奮、愉悅、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4.品讀下闋。

(1)過渡: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如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著走著,天氣突然發(fā)生了變化。自讀下闋,在腦海中勾勒畫面,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

(2)出示內容: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3)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4)學生交流畫面,相機指導朗讀。(天空中輕云飄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xiàn)。忽然,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5)此刻他的心情怎樣?

就是這個時候(引讀)——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6)導學: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小客舍去哪里了呢?——路轉溪橋忽見。(拐個彎轉過小溪上的小橋,頓時發(fā)現(xiàn)它就在眼前。)

(7)想象作者看到熟悉的茅店后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感受作者的喜悅心情。

(8)指名讀,比賽讀。

(9)配樂朗讀。

5.大家知道辛棄疾的號是什么嗎?(稼軒)“稼”就是種植莊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農(nóng)事,關心農(nóng)民憂樂,這首詞就很鮮明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讓我們再來讀全詞,體會作者夜行黃沙道中時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讀出詞獨有的韻味。

6.有感情朗讀整首詞。

設計意圖:該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去感受和體驗詞的優(yōu)美意境,體會詞人的心境,又通過美麗的畫面和音樂,創(chuàng)設出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這樣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豐富了文本的內容。

三、詩詞對比,感受不同

1.回顧《宿建德江》,讀一讀。

2.說說同樣寫的是月夜景色。這兩首詩詞中作者的情感一樣嗎?結合詩詞說一說。

3.《宿建德江》表達的是旅人的寂寥之感,主要體現(xiàn)

“愁”?!段鹘隆ひ剐悬S沙道中》這首詞表現(xiàn)的是詞人面對美麗月夜,豐收之景的愉悅之情,對田園生活的怡然自得。

4.分別朗讀這兩首詩詞,感受作者的不同情感。

5.交流其他描寫月夜的詩句。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對弟弟的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獜埦琵g(對親人的思念)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蹙S(悲愴郁憤)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對比閱讀,來感悟不同的詩詞。即使寫的是同樣的意象,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也可以表達不同的心境。本環(huán)節(jié)以這首詞作為一個生長點,引發(fā)學生去搜集其他具有相同意象的詩詞,把學生的視野一下子由課內轉向課外,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四、布置作業(yè),課外拓展

1.朗讀本首詞并背誦默寫。

2.搜集辛棄疾的其他作品讀一讀。

設計意圖:適時、適度拓展閱讀課外相關古詩,有利于學生更多、更好地進行積累。

板書設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 蘇軾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記事)

日暮客愁新(抒情)

(所見)

比喻

詩中有畫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宋 辛棄疾

夏夜 清幽 靜謐

豐收景象的喜悅 峰回路轉的驚喜

教學反思

第2篇:古詩三首教案范文

關鍵詞:課堂教學;突發(fā)事件;處理方式

下面我想就個人經(jīng)驗結合有關教育專家的理論,從兩個方面談談突發(fā)事件的有效處理,不當之處敬請同仁們批評指正。

一、課堂“突發(fā)事件”,大致可分為三類

1.來自外部的干擾

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隔斷外界的干擾,在“真空”中學習。特別是在我們偏僻的山村,缺乏見識的老爺爺、老奶奶突然到教室找老師、找學生的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比如,一次,一新教師正在上課,忽然教室門外一老爺爺,大聲叫喊著:“二毛,你的校牌忘了,我給你拿來了?!币宦暋岸卑讶繉W生的注意力都引過去了,隨即一陣哄堂大笑。課堂全被這位老爺爺攪亂了,好久才恢復正常狀態(tài)。

2.來自教師本身的疏忽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老師們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一節(jié)課,無論課前做了多么充足的準備,在課堂中有時候就會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某個教學用具忘拿了;使用多媒體教學時,電腦突然失靈了,特別是上公開課前,老師們總是做了充足的準備,一遍又一遍地完善教案,精心挑選教學用具,計算好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但有時候,往往越是到了這種大場合,越是會出現(xiàn)意料之外的突發(fā)事件。

3.來自學生的各種因素

案例一:有一天,我正在上語文課,突然竄進一只小老鼠,一個女學生驚叫“老鼠”。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這時,我傻眼了,學生都在看著小老鼠,膽大的學生還離開座位用腳去踩它。我把課停了下來,關閉教室門,和學生一起追打老鼠。人多力量大,幾番折騰,老鼠一聲慘叫,命歸西天了。我就對學生們說,老鼠是害蟲,它糟蹋我們的糧食,傳染疾病,是該斬殺。有個俗語是怎樣的呀?大家齊聲說:“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比缓笪绎L趣地說:“廣告也精彩,廣告之后馬上回來!”學生在歡樂聲中靜了下來,繼續(xù)上課。

案例二:一次,我校一年級伍老師正在上數(shù)學課,上課不久,老師剛提出一個問題,話音剛落,突然,一男生站起來大聲向老師報告說:“老師,某某說我結不好婚?!敝灰娺@個學生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該生話音剛落,另一女生也站起來湊熱鬧說:“他也說我結不好?!闭n堂轟的一下亂了,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然后又把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伍老師,期待著老師的評判。伍老師是我們學校有著三十多年工作經(jīng)驗的老師,遇事沉著冷靜,善于處理學生間的矛盾。據(jù)后來伍老師和同事們交流得知,她說,當時聽了,真想把他們一一訓斥一番。但她沒有這樣做。她嚴肅地面對學生,想了想,突然笑了起來,分別走到課堂滋事的幾個同學面前說道:“你們幾個多慮了,你們都很聰明,只要認真學習,長大了都結得好婚。”那幾個同學沒說話,默默地點了點頭……課堂中的這個小插曲就這樣被伍老師機智地解決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順利完成了,而且課堂氣氛特別活躍,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也非常積極主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方式

我們在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時,可以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1.轉移注意策略

轉移注意策略,就是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地運用注意規(guī)律,盡量消除、分散學生注意力的不利因素,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于教學活動中。這種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授課者在尷尬的環(huán)境中,順著尷尬事件向著自己有利的方向自圓其說。

在課堂上,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周圍的環(huán)境、師生的衣著打扮、教師講課的聲音、板書以及教具的出現(xiàn)等,都可能會誘發(fā)類似網(wǎng)頁上的“小廣告”般的突發(fā)事件,成為學生無意注意的對象。面對突發(fā)事件,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分散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注意力;如果處理得好,會增強學生對老師教授內容的注意。

上文中的伍老師,面對年幼無知的一年級學生,結得好和結不好婚的這類既好笑又好氣的問題,巧妙地運用了轉移注意的策略,消除了學生的顧慮,把學生引導到認真學習上來了。因此,老師要發(fā)揮自己的教學機智,觀察這類“小廣告”的特點,把學生從對與課堂學習無關對象的注意巧妙地轉移到學習活動的目標上來。

2.因勢利導的策略

因勢利導的策略是指利用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找出突發(fā)事件和課堂教學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巧妙地加以引導,使學生的思維自然而然地向課堂學習目標靠近。如:案例一:課堂上突然竄進一只小老鼠。當然會一下子吸引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這時,需要把課停下來,關閉好門窗,接著有序地組織開展消滅老鼠的行動。然后,聯(lián)想俗語,再幽上一默“廣告也精彩,廣告之后馬上回來”??梢妼W習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

讓我們在偶發(fā)的小插曲中,豐富學生生活,培養(yǎng)學生陽光的心態(tài)和情感,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三維目標,達到雙贏的目的。

3.擺脫窘境策略

擺脫窘境策略是指老師用含蓄幽默的手段使自己擺脫窘境,消除影響教學的不利因素,使教學活動得以正常進行。

在教學中,可能因教師的疏忽而發(fā)生突發(fā)事件,若處置不當,則會耽誤上課的時間,還會傷害到師生之間的感情;若不予處理,則又會損害老師的威信,甚至使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采取擺脫窘境的策略,以保護學生脆弱的一面,保持和諧的課堂氣氛。

比如,上述的由于教師的疏忽,造成的“小廣告”般的突發(fā)事件要靈活處理。教師的教育機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課堂中遇到一些突況時顯得尤為可貴。這里所說的“機智”,是一種當場作出的解決方法。記得上周,我們學校舉行教研課。新老師婁老師教學的是五年級語文課文中的《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詩《望天門山》。在最后的詩句鑒賞教學時,突然發(fā)現(xiàn),預先繪制好的詩歌情境掛圖竟然忘帶了。當時,坐著很多聽課的老師,這可怎么辦呢?知情的老師為她捏著一把汗。只見婁老師隨手拿出幾根不同顏色的粉筆,一邊在黑板上畫著符合詩句的情景簡圖,一邊說道:“高高的天門山被長江從中間沖斷,分成東西兩山,碧綠的江水向東流經(jīng)這兒,回旋澎湃。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一會兒出現(xiàn),一會兒又忽閃不見,一葉小舟正乘風破浪,從日邊馳來……”伴隨著她生動形象的描繪,學生們的眼睛如磁鐵般集中在黑板上,很快畫就畫好了,教學順利進行……

4.制止策略

制止策略是指通過傳達對學生的要求以終止或改變學生行為,以達到控制突發(fā)事件進一步擴大的目的。

在組織教學時,有時會遇到學生故意刁難老師或擾亂課堂教學秩序的情況,處理這類突發(fā)事件,老師往往會感到很棘手。此時,老師要明辨是非,嚴肅對待,不能過于放任學生,以免導致學生的不良品德得以蔓延。在一般情況下,老師可以運用“低強度—隱蔽”的方式,讓少數(shù)學生知道,把突發(fā)事件扼殺在最小的范圍內。如:課堂上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思想開小差的學生,如果老師每次都嚴肅批評,未免有點小題大做,而如果不聞不問也不太合適,適當?shù)陌凳緞t會恰到好處。遇到開小差的學生,老師可以不打斷教學流程,只要走到他面前,摸摸他的頭,或是微笑地看著他,輕輕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學生就會心中有數(shù),立刻回到課堂。在特殊情況下,老師也可以果斷地使用“高強度—公開”的方式告訴學生,如果繼續(xù)錯下去,會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并用大聲的命令語言要求全班大多數(shù)同學對此加以注意。

這些突發(fā)事件,無疑是對教師的一種嚴峻挑戰(zhàn)。課堂是動態(tài)的過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他們有思想,還有點小個性。在課前,盡管老師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還是不能確保一堂課都能按照我們的教案順利實施,如何處理好課堂中插播的“小廣告”,化解課堂中的突發(fā)事件,讓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序開展,甚至能夠化為不可多得的教育良機,給我們的教學課堂增添不少色彩,起到“點睛”之功能,真正讓“廣告”也精彩起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