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自我教育論文范文

自我教育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自我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我教育論文

第1篇:自我教育論文范文

學生的自學行為發(fā)生于他們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中,只有學生自己才能回答他們在什么程度上懂得遠程教育的基本特點和發(fā)送方法、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應對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在什么程度上保持激勵水平以及在什么程度上他們可以完成自我期望的學習標準。因此,本研究借鑒《遠程學習體驗框架結構》中的元認知能力結構和主要學習行為的界定[23]。在此框架中,元認知能力包括以下幾個重要方面:自我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水平、激勵水平和自我評估值。被調查者在這些方面的表現被具體鎖定在六大學習行為(閱讀、理解、使用信息技術、尋求支持、應對教師反饋的缺乏和準備測試)中。對這些具體問題的研究通過學生的自我評估來完成,包含著五度測評的閉合式問題被設計出來供學生做自我報告。整個問卷包含三大部分78個問題。第一部分的19個問題是關于學生身份、背景和學習狀況的;第二部分57個問題是關于學習體驗的;最后一個開放式問題是學生自己對于學習體驗的隨意描述。考慮到遠程學習者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數據搜集通過在線答題的方式來完成。研究目的和情況概述通過郵件發(fā)送給英國5所大學的研究生遠程教育項目,并由管理人員邀請在讀學生自愿參與。最后兩所大學的252名學生完成了在線問卷,通過對問卷完整性的篩選,最終產生了151份有效問卷。

二、數據分析

(一)元認知能力和良好學習體驗的分析

1.關于遠程學習的學生認知及其與良好的學習體驗的相關性檢驗學生對于遠程教育的特征和設計發(fā)送情況的認知度及相應的對學習行為的要求在六大學習行為中被逐一調查。認為自己清楚這些細節(jié)的學生數量在總樣本中的比例如表1所示。相關性檢驗在此是用來了解學生對遠程學習的認知度與良好的學習經歷的關系。統計分析結果建議:在閱讀過程中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支持的學生更傾向于獲得高分數(ρ=.226,p=.005),并且更難滿足于自己所獲得的知識(ρ=.-336,p=.000)。表述自己理解必須的學習內容的學生則更少感覺到孤獨(ρ=-.248,p=.002)。對于學習支持具有認知度的學生對所獲知識較難感到滿意(ρ=-.262,p=.001),并較少有孤獨感(ρ=-.346,p=.000),數據分析的結果具體見表2。本部分的發(fā)現和分析建議如下:學生對于教師反饋的缺乏以及由此帶來的問題缺乏認知。學生對閱讀任務、需要被理解的重點和可用支持的基本認知對于良好的學習體驗具備顯著的積極作用。2.學生困難經歷及其與良好學習體驗的相關性檢驗學生的能力水平在問卷中被設計為對困難的體驗程度。表中數據顯示大多數參與研究的學生在完成閱讀內容(72.1%)和參與測試(54.9%)都是有難度的,詳細數據見表3所示。從困難感知與良好學習體驗的相關性檢驗結果來看,學生所經歷的學習中的困難與他們的平均成績、對知識獲得的滿意度、學生努力程度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但是,困難體驗與孤獨感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性。數據檢驗的結果顯示:孤獨感與理解學習內容時的困難程度成正向顯著相關(ρ=.238,p=.003),與使用信息技術在0.005的水平上呈低度正相關(ρ=.233)(如表4所示)。本部分的研究發(fā)現和數據分析的結果建議如下:完成閱讀任務和參與測試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在理解學習內容和使用信息技術時感覺困難的學生在遠程在線教育中更容易感到孤獨。3.學生激勵水平及其與良好學習體驗的相關性檢驗用來測試學生在每一個學習行為下的激勵水平的條目和相關數據顯示:大多數的學生報告自己在理解學習內容(72.9%)、尋求學習支持(69.3%)、使用信息技術(84.8%)和準備考試(78.8%)時是被充分激勵的。只有少于一半的參與者在閱讀(47.7%)和應對缺乏教師反饋的問題(47.6%)時是被充分激表4困難體驗與整體學習表現的相關性(Spearman’srho)勵著的,具體數據如表5所示。六大學習行為中的激勵程度與學習有效性之間的相關性檢驗結果為:①所有六個學習行為中的激勵水平和考試成績沒有相關性。②學生對于所獲知識的滿意度與閱讀過程中的激勵水平呈顯著負相關(ρ=-.359,p=.000);與理解學習內容時的激勵水平呈中度顯著負相關(ρ=-.326,p=.000);與準備測試時的激勵水平呈顯著負相關(ρ=-.296,p=.000);③學生的孤獨感水平與閱讀時的激勵水平呈低度顯著負相關(ρ=-.260,p=.001);與尋求支持時的激勵水平呈顯著負相關(ρ=-.231,p=.004);與缺乏教師反饋時學習的激勵水平呈顯著負相關(ρ=-.223,p=.006)。④學習中的干擾度與閱讀時的激勵水平呈顯著負相關(ρ=-.286,p=.000)、與理解學習內容時的激勵水平呈顯著負相關(ρ=-.290,p=.000)。⑤學生的付出程度與閱讀時的激勵水平呈顯著正相關(ρ=.295,p=.000),與理解學習內容時的激勵水平呈顯著正相關(ρ=.246,p=.002),這部分的相關性檢驗結果如表6所示。本部分的發(fā)現和分析結果建議如下:多數學生需要提高閱讀和應對缺乏教學反饋時的激勵水平;求知欲強的學生更傾向于在閱讀、理解和準備測試時具備高度激勵水平;在閱讀、尋求支持和自我學習中激勵水平高的學生不容易感到孤獨;閱讀和理解時被高度激勵的學生不容易擾;閱讀和理解時激勵水平高的學生學習更努力。4.學生自我表現評價及其與良好學習體驗的相關性檢驗學生每個學習行為的效果通過學生對自己的自我評估來實現。數據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他們達到了期望的學習目標(“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率和),表中最低的值是對于教學反饋的滿意程度(43.7%),再一次體現了教師反饋問題在遠程教育中的突出表現(如表7所示)。學生對六大學習行為中學習情況的自我測評在本研究中通過學習策略使用的有效程度來檢驗。對他們在每個學習行為中的表現與良好的學習體驗之間的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學生對于知識獲得的滿意度與閱讀的完成情況呈顯著負相關(ρ=-.286,p=.000),與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呈顯著負相關(ρ=-.213,p=.009),與對成績的滿意度呈顯著負相關(ρ=-.316,p=.000)。具體細節(jié)如表8所示。本部分的發(fā)現和分析結果建議如下:缺乏教師反饋的問題在遠程教育中普遍存在;完成預期閱讀量、理解學習內容的學生更傾向于滿意他們的學習成績,但對知識的獲得不滿意。從表面上看,這似乎違背常理。但是,這可以解釋為獲得高分的學生具有更高的求知欲。

(二)學生個人特點對學習經歷的影響

為了達到數據分析的根本目的,學生在自我認知、能力、激勵水平和自我評估方面的值被合并在一起生成一個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測評總值。這個總值被用來進行進一步的個體差異分析。在對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性別差異、是否承擔家庭責任、母語差異和教育背景中的文化差異做分析時,T-test被用來執(zhí)行檢驗。在這些變量中,只有激勵水平總值和準備測試的能力在測試結果中產生有效值。1.是否承擔家庭責任對激勵水平和測試能力的影響表9中的結果顯示,有家庭責任(M=22.43,n=72)和無家庭責任的學生(M=21.17,n=79)在接水平上有顯著差異(p=.016<.05,n=151)。同時,有家庭責任的學生準備考試的能力(M=85.53,n=72)高于沒有家庭責任的學生(M=83.21,n=79),數據可信度為(p=.038)。數據分析結果如表9所示。數據分析的結果建議:在遠程在線教育中學習的有家庭責任的學生比那些沒有家庭責任的學生對于學習更有積極性、更具備準備參加測試的能力。2.是否以英語為第一語言在應對教學反饋缺乏時的能力差異第一語言對于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影響也可以在T-test結果中看出來。數據分析的結果(見表10)顯示,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學生(M=11.68,n=110)和并不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學生(M=12.68,n=41)在對待和教師反饋相關的問題時在能力上有顯著差異(p=.004)。數據分析結果建議:不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學生比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學生更有能力應對遠程學習中缺乏教學反饋的問題。3.在應對缺乏教師反饋的問題時學生的年齡差異ANOVA被用來進一步分析年齡階段在元認知能力上的影響。結果顯示,年齡段僅對學生在面對缺乏教師反饋時的學習能力上產生顯著影響,顯著性為p<.05。Posthoctests的值在這里用來解讀這種差異。平均值差異(1.06)在第二年齡小組(M=11.49,n=75)和第三年齡小組(M=12.55,n=49)間的差異被顯示在圖1中。統計分析的結果建議:年齡在35-44的學生比25-34的學生在對待缺乏教師反饋的問題上更具備元認知能力。

三、基于研究發(fā)現的討論和建議

(一)提高學生對遠程教育特色和學習要求的認知度

本研究的發(fā)現顯示了遠程教育中的一些共性問題:學生對于教師反饋的缺乏以及由此帶來的問題缺乏認知,完成閱讀內容和準備測試時的難度等。從數據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提高學生對閱讀任務、需要被理解的重點和可用支持的基本認知對于良好的學習體驗的積極作用是顯著的(較高的成績水平和求知欲、較低的孤獨感)。在實踐中,每個遠程教育的施教機構在課程的設置、發(fā)送和支持等具體操作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學生們需要了解這些特色并學會在新的環(huán)境中學習。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施教機構首先需要提供相關知識讓學生對遠程教育的形式和過程有足夠的認識。這可以幫助學生適時調整他們對于學習支持的期望值和對于學習的自我責任形成充分認識,從而避免負面情緒獲得良好學習體驗。

(二)在遠程教育的課程中傳授學習理論和教育

心理學知識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顯示,在理解學習內容和使用信息技術時有難度的學生在遠程在線教育中更容易感到孤獨;完成預期閱讀量、理解學習內容的學生更傾向于對知識的獲得不滿意。這說明,幫助學生解決閱讀困難、認知困難和技術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他們的孤獨感和提高求知欲。與校園學習相比,遠程教育中缺失了多種教學功能,許多課堂活動在遠程學習中很難做到,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無法實現,從而降低了認知效果。正如心理學家所指出的,認知效果受到情感和人類大腦的兩個部分的功能的影響[24]。因此,施教機構需要給學生提供有用的教育心理學知識。這些知識將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風格、情緒影響有所認知。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們對于學習策略的選擇和應用能力??梢哉f,遠程學習中需要做的不僅是自我學習,更是自我教學。不同的學習者具備不同的學習能力,對于“自學能力”和“自我教學能力”的提高不僅僅和他們對遠程教育的認識有關,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對自己有更多了解。因此相關的學習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在遠程學習中成為有用的知識。

(三)為遠程學習者提供學習策略的知識

經歷了語言困難和承擔著家庭責任重擔的學生所體現出的能力優(yōu)勢以及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年齡差異說明:學習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基于更多的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體驗。也就是說,學生應對問題的能力提高依賴于經驗的積累。為了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減少其不良的情緒體驗,施教機構有必要為學生提供已經獲取的學習策略的應用知識。已有的許多研究成果都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自己所處的狀況,通過使用策略來解決問題。但是,不斷變化的學習環(huán)境、信息技術的應用和學習社區(qū)的差異等都會使具體情況千差萬別。只有堅持不懈地對學生經歷進行研究,從學生的真實體驗中總結并發(fā)展學習策略的知識體系,才可以推動在線遠程教育的教學質量,并優(yōu)化學習體驗。

四、結論

第2篇:自我教育論文范文

我國參賽的包括電子技術項目在內的多數項目,存在一種較普遍的現象:我國選手具備速度方面的優(yōu)勢,能夠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比賽的全部內容,國外參賽者往往不能按時完成全部任務,但是在最終成績上,我國選手卻遜色于發(fā)達國家選手。原因多是作品的質量、精度不高,設計過程缺乏創(chuàng)新,操作過程不夠規(guī)范。成績雖然令人遺憾,但參賽過程恰恰印證了我國的職業(yè)教育培訓尚存在很多問題。通過大賽揭示出的具體問題有:重視高端技能、忽略基礎技能;單獨重視技能、輕視理論基礎;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只看結果、忽略過程;操作規(guī)范、質量意識等職業(yè)素質嚴重缺失。

二、電子技術專業(yè)職業(yè)教育存在的問題

1.在觀念上輕視職業(yè)教育

職業(yè)教育的理念與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實際操作崗位的技術技能,當前限制職教發(fā)展的根源是社會對于操作類崗位的歧視,社會觀念影響了選拔與招生,接受職業(yè)教育成為學生不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后的第二選擇,這種現象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職業(yè)教育的偏見與歧視。這種偏見也存在于職教系統內部,教師、學生與學校本身對職業(yè)教育的理解偏差使得職業(yè)教育無法真正反映出“思想教育是靈魂,基本文化是基礎,職業(yè)訓練是特色”的本質。教師不能給學生灌輸正確的職業(yè)理念,學生不能對自身有正確的認識,也就不能主動獲取一技之長,背離了職業(yè)教育的初衷。等、靠政策扶持并不利于自身發(fā)展,嚴酷的市場環(huán)境才能造就強悍的行業(yè)。要想改變社會對職業(yè)教育的觀念,首先要從教師自身觀念轉變做起,幫助學生形成強勁的社會生存競爭力。

2.忽視基礎技能的培養(yǎng)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實踐還反映出我國對基本技能訓練的重視程度不夠。電類的基礎技能水平難以用客觀指標量化,國內技能競賽項目多偏向于高難度、設計型,導致參賽院校“集中資源”的急功近利現象,一些學生繞過專業(yè)基礎,直接瞄準競賽項目,短時間內的確取得了成績,但卻不一定能適應未來的崗位需要,習慣于經驗借鑒而缺乏自主分析能力,在創(chuàng)新和解決異常問題時就會遇到困難。電子類職校畢業(yè)生的主要工作方向是生產一線,在制造業(yè)實際生產中,對裝配、調試、技術改造及一般初級操作類崗位的需求遠大于研發(fā)、設計崗位,從企業(yè)需求與大多數學生利益的角度出發(fā),職業(yè)培訓的重點應該回歸基礎。另外,職業(yè)素質、操作習慣大多是在初級訓練階段養(yǎng)成的,基礎技能訓練應該引起重視。

3.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

大環(huán)境影響下的職業(yè)院校在培養(yǎng)目標上一度混同于普通高校,有相當的執(zhí)教人員仍遵循研究型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流于照本宣科。例如,追求定理的推導與嚴密證明,使學生空有計算與推導的理論方法,導致有的學生在做題時能熟練使用基本電路理論,而在實際電路原理理解、故障分析時卻一頭霧水,忽視了基本理論的內涵和具體應用。在學生不能完整掌握課程知識體系時又經常簡單化為概念陳述。一體化教學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途徑,在執(zhí)行過程中效果不盡完美的原因在于項目設置形式化。師資能力和教學以外的繁重任務是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重要原因。當前,許多職業(yè)院校的教師引進標準限定為碩士和博士,并不利于盡快扭轉這種局面。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另一種極端是只重操作,基礎理論和思維邏輯被嚴重忽視,學生對實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知原因,不會解決,全程處于迷惑被動的狀態(tài),因積極性受到打擊而失去學習興趣。職業(yè)教育的職業(yè)性與專業(yè)技能性導致學校過于強調培養(yǎng)“崗位型”人才,從而只注重技能培養(yǎng)而忽視了理論基礎。具體到電子技術專業(yè),專業(yè)基礎知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扎實的理論是手工操作技能提高的基礎。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這些基本專業(yè)課程所包含的基礎知識,可使學生對電子技術具有初步的了解并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而在現實中,一些學生對于電的基礎知識了解甚少,缺乏空間想象能力,導致對基礎課程的掌握僅限于理論層面,并未構建起一個全面的知識框架與科學的思維方式,具體表現在實訓中,許多學生自主確定操作步驟,不知道調試依據。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中高度重視技能培養(yǎng)而忽視職業(yè)基礎知識的做法確實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任何專業(yè)都需要掌握基礎知識才能夠提高技能,而技能的掌握也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學生對基礎知識與整個專業(yè)內容的理解。如果不能在入門階段奠定良好的基礎,那么在技能掌握上必然會出現問題。

4.忽視質量與規(guī)范性操作

世界技能大賽的競技要求與規(guī)范表現出當今世界對于產品質量與操作的精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而產品的質量、要求標準、規(guī)范與精確度這些硬性指標,正是我國職業(yè)教育中的不足甚至盲區(qū)。如我們日常大量使用的充電器,在維修中發(fā)現有的與原廠的電路完全相同,但因為組裝不規(guī)范造成故障多發(fā)。在電子技能培訓中,經常出現不遵循標準的焊接裝配程序、只求功能實現不考慮指標的精益求精等現象。忽視細節(jié)的人才培養(yǎng)觀和不良習慣,源于粗放型的經濟發(fā)展模式使一些行業(yè)、企業(yè)不具備一種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及高水平的服務的意識,只關注產量與總產值的增長。另外,中學及以前階段只看結果不重過程的學習模式也影響了學生的行為習慣。質量、標準、規(guī)范與精確度會影響產品成本及企業(yè)效益,從長期來看,我國的經濟模式是要逐步實現集約化的,質量與細節(jié)會越來越受關注,不具備安全意識、不能按標準生產高質量產品、不能提供高水平服務的技工將被淘汰。嚴謹的態(tài)度和規(guī)范的操作本屬于職業(yè)素質范圍,在大賽中暴露出我國在這方面的嚴重缺失,有必要專門列出,以引起重視,應首先從教師自身做起,強化規(guī)范性操作,重視細節(jié)。

5.缺乏對學生職業(yè)道德的培養(yǎng)

我國早期的師傅帶徒弟方式主要傳授職業(yè)道德和經驗、技術、技巧、能力等隱性知識,這些知識在職業(yè)生涯中起決定作用,規(guī)?;a中師徒方式不再適用,而國內的學歷教育偏重原理、概念、理論體系,現實要求把這些隱性知識的教育作為職業(yè)教育的首要內容。職業(yè)素質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專業(yè)技能、敬業(yè)精神與職業(yè)道德三方面的內容。筆者認為,在我國的職業(yè)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對于學生職業(yè)道德與敬業(yè)精神的培養(yǎng)。如果說興趣是專業(yè)學習與職業(yè)發(fā)展的動力,那么職業(yè)素質所包含的職業(yè)道德及敬業(yè)精神就是職業(yè)發(fā)展的本質要求。人才的敬業(yè)精神與職業(yè)道德的要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而變化,經濟全球化及市場經濟高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將職業(yè)道德與敬業(yè)精神作為人生價值觀指導行動的高素質人才。我國現階段對于職業(yè)道德教育的重視雖較過去有所加強,但明顯不足以滿足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現代化進程的需要,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觀念仍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tài),單純的對規(guī)范、規(guī)則的死記硬背無助于學生職業(yè)道德的提高,從用人單位的角度,將擴大到日常行為的考核作為學生職業(yè)素質養(yǎng)成的強化手段,更符合企業(yè)的實際需求。

三、電子技術專業(yè)職業(yè)教育改革探索

1.用正確的職業(yè)理念引導教學

要扭轉社會對職業(yè)教育的偏見,首先教師要認清職業(yè)教育的本質,用先進的職教理念引導正確的教育方法。轉變教師職業(yè)理念的有效方法是參加行業(yè)實踐,掌握實踐經驗。我校的工程實訓中心開展了廣泛的企業(yè)調研,走訪不同經濟發(fā)展地區(qū)有代表性的院校,查找學生能力與企業(yè)需求之間的差距,參加企業(yè)鍛煉,幫助教師了解企業(yè)生產過程,了解企業(yè)需求。企業(yè)調研與校企合作收到了顯著效果,通過企業(yè)實習改變了許多陳舊觀念,教師不再抱怨“差生”多,而是調整授課模式和內容吸引學生,在授課中將企業(yè)實際介紹給學生,將在企業(yè)具體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與學生分享,在傳授給學生具體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帶給學生先進的職業(yè)理念,作為學生接觸社會的第一步。參照世界技能大賽標準及用工要求,我校的工程實訓中心把創(chuàng)造力、批判性思維、誠實正直、自我激勵、解決問題的技能作為學生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調整了電子技術實訓教學大綱,初步設置了基礎、核心和擴展三個層次共39個模塊的課程知識架構,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檢驗、修改、補充。

2.重視基礎技能,夯實基礎理論

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理論的掌握與具體實踐環(huán)節(jié)脫節(jié),學校對學生的教育過程與學生就業(yè)脫節(jié)的一個共同的、主要的原因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不靈活。世界技能大賽更加注重對參賽者實際操作能力———基礎技能的考察,所以,無論從企業(yè)的角度還是從世界技能大賽的角度來看,基礎技能的掌握都是當今社會對技術人員的要求,在職業(yè)教育中加強學生對基礎技能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我校的工程實訓中心在項目設置、教學質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中都以基礎模塊為重點,基礎技能的重要性得到全體教師的認可,擴展模塊為學生進一步提高技能開拓了空間。相當數量的學生在中小學階段養(yǎng)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要扭轉這種情況,就要在實訓環(huán)節(jié)中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對于動手操作較少、基礎知識較薄弱的學生,可通過調整實訓中心自動化和電子類實訓課程、增加初識項目培訓的方式,把中學的相關知識補充到基礎技能訓練中。從歐姆定律、電壓電流的測量開始,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由學生自主探索電的特性,形成對電學的感性認識。不能單憑考試成績高估學生水平,對很多學生而言,初識課是他們第一次觀摩實物,第一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別有利于專業(yè)興趣的養(yǎng)成。在職業(yè)教育中,尤其是在電子技術專業(yè)領域,理論對于實踐具有核心指導作用,稍進一步的技能提升都需要科學的思維和扎實的理論作為基礎。所以,培養(yǎng)基礎技能的首要任務是加強基礎知識教育。在教育大眾化的今天,教師應注重加強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方法的運用,并使知識成為他們實用而科學的工具,成為能夠運用于實踐的特殊技能,拋棄“虛”的,補充“需”的。在課時緊張、學生接受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應調整公共基礎科目的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夠運用基礎科目知識解決崗位上的實際問題,不再糾纏于定理的證明推導。我校工程實訓中心組織教師觀摩了國外大學的公開課,其全新的組織、授課方式拓展了教師的視野,課程之間不再有界限,電路知識、數學方法密切地聯系在一起。教師在授課實踐中借鑒國外經驗,對電子技能實訓中的各種現象、預期都找出相應的理論依據,使認真實習的學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學習變得輕松,感覺到所學知識是有用的并能夠主動加以應用。加強基礎知識教育的第二個層次是幫助學生理解基本電路理論,同時訓練測試、歸納能力。要求講解調試方法時說明調試依據,講解排故時解釋并查找依據。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基礎水平的差異,注重因材施教。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有了焊接、組裝、測量、調試、軟件操作等技能基礎,有了基本電路理論支撐,能認真對待這些基礎訓練并達到訓練目標就足夠了,而對部分有更高需求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引導,幫助他們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3.完善考核機制,加強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

舊的師帶徒的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方式不適用于當前的經濟模式,學生不能主動地將職業(yè)道德與敬業(yè)精神融入自身價值觀,院校與教師的作用就凸顯出來,對專業(yè)技能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要從學生在校期間開始。職業(yè)素質的養(yǎng)成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如果單純追求任務完成和指標實現,則在實施過程中難免出現掩蓋、抄襲、拼湊等行為,反而破壞了學生整體優(yōu)良素質的養(yǎng)成。在基礎技能培訓階段,所需理論知識相對簡單,通過動腦與動手整合知識與技能,是培養(yǎng)職業(yè)道德、敬業(yè)精神等基礎素質養(yǎng)成的最佳階段。檢測和評價是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最重要手段,全面合理的考核方法有助于學生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將職業(yè)道德與敬業(yè)精神納入考核范圍,可使考核的范圍在相當程度上擴大。以往這類考核由于摻雜太多主觀因素容易引起爭議,導致最后的結果多流于形式,忽略了考核的實質,最后又偏向考核技能、注重結果。我校的工程實訓中心試行的過程考核涵蓋了職業(yè)道德內容,以用人單位的需求為標準,從企業(yè)管理者的角度考核學生的職業(yè)作風,對好習慣給予獎勵,對不良行為提出警示,遵從職業(yè)素質對職業(yè)生涯的影響度,使日常行為考核在總成績中的占比過半,并在試行過程中有意識地提高了行為習慣及平時表現在考核成績中所占的比例,將各種與職業(yè)素質相關的內容表現都納入日常表現考核中,將專業(yè)興趣、操作規(guī)范、嚴謹、誠信等等都作為考察項目,為了保證評價的公平性,該部分由教研室制定統一標準,對考核指標加以細化和量化,部分指標只篩選優(yōu)秀和較差,在實施過程中工作量增加不多,借用CIS考核系統進一步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考核范圍的合理性,在學生中也有較高的認可度。

4.注重校企合作

使企業(yè)與職業(yè)教育緊密聯系,才能牢牢把握住當前行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及社會人才需求方向,才能使教育與就業(yè)不脫節(jié),才能消除二者的界限,從而促進職業(yè)教育與經濟社會同步發(fā)展。只有把握住企業(yè)的前進方向,才能促進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同時,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也才能推動企業(yè)和行業(yè)乃至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職業(yè)院校應開拓校企合作途徑,加強企業(yè)與學校的合作,讓學生充分而又完整地了解企業(yè)需求,學校及時而全面地掌握最新發(fā)展方向與技術成果,將職業(yè)教育環(huán)節(jié)與學生就業(yè)環(huán)節(jié)緊密地聯系到一起。校企合作的形式有很多,如企業(yè)制定職業(yè)標準,引導學校課程內容改革;企業(yè)與行業(yè)通過推行資格認證證書反映社會需求方向;通過到企業(yè)實踐與考察的方式加強職教教師隊伍建設等等。由于企業(yè)的積極性不足,當下我國的校企合作開展并不順暢。認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我校的工程實訓中心一方面不斷鞏固已有的企業(yè)資源,并開拓新途徑,調整課程以配合企業(yè)生產;另一方面吸引學生參加教師課題組,通過教師帶學生的方式實現了教師、學生同時參加校企合作,在課題進行過程中了解企業(yè)研發(fā)、生產實際,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具有顯著效果,師生之間溝通更加直接順暢,學生的一些不良操作習慣得以及時糾正,教師則將與企業(yè)合作的經驗及時推廣到班級授課中。

四、結語

第3篇:自我教育論文范文

在講座時,老師結合學生實際對各種行為規(guī)范做細致生動地講解,在會場和學生們積極互動,會場氣氛輕松和諧,使學生在中學生活之始就對各種行為規(guī)范有了清晰具體的認識。其次,以班級為主陣地,班主任按照學校要求結合班級特點,利用班會組織學生對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逐條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生活體驗進行思考和討論并撰寫心得體會;同時利用黑板報宣傳良好行為習慣重要性的小故事。第三,班級組建評比小組,開展組內成員和小組間常規(guī)形成速度比賽。根據不同階段要求,分別引導學生爭做“行為規(guī)范人”、“文明禮貌人”、“課堂行為標兵”、“課間行為標兵”、“學習勤奮標兵”等。第四,以檢查促養(yǎng)成。每天,學生會、團委深入到學生日常行為的每個細節(jié),加強個別指導。講座使學生對行為規(guī)范有了清晰認識,班級活動強化了學生規(guī)范行為習慣,評比與督促為學生自我教育的實現提供了保證,入學伊始學生就受到了系列教育,奠定了自我教育和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堅實基礎。

創(chuàng)建活動平臺,教育形式生活化

孩子的心靈是豐富的,孩子的天性是活潑的,如果脫離了活動這塊沃土,行為習慣的塑造也就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塑造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中,我校為鍛煉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積極組織了各種適合學生特點、靈活多樣、喜聞樂見的活動,如:國旗下的演講、讀書匯報會、經典劇場進校園、我也追星故事會、陽光鍛煉一小時、快樂出游、校級運動會、迎春聯歡會等等。這些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徑,增強了習慣教育的趣味性,化抽象的約束為生動的感悟,讓學生獲得了更鮮活的實踐經驗。同時又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了紀律和規(guī)矩的魅力、團結與互助的收獲、成功與挑戰(zhàn)的快樂,促使學生能更深刻地感悟和領會教育的意義與真諦,真正實現了教育的生活化。

加強自我管理,行為體驗自主化

教的最高境界是為了不教!教的最佳效果是學生成為自己的主人。為學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機會和機制,是提升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怎樣才能使學生的自我管理體現在學生的常規(guī)管理中,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給學生提供自我鍛煉、自我教育的機會。把職務的選聘權交給學生。學生學習、生活在自己的班級中,對學校、班級和同伴等事務管理最有發(fā)言權。因此,我校大到學生會、團委的組建,小到班委的組建,再細到科代表、小組長等等職務的選舉,均采用“學生報名—競聘演講—師生民主選舉—就職演說”的形式,這種形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管理的愿望,充分調動了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一次次競選中挑戰(zhàn)了自我,錘煉了自我,提升了自我,也喚醒了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把規(guī)章的制定權交給學生。為了保證紀律的約束能真正喚起學生們的認同,我校各班在堅持《十三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準則的前提下,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和學年的增長,由班委組織全班同學共同討論并制定本班班規(guī)條令,學生參與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制訂,參與班級管理,既表現自己的意愿和才干,鍛煉自己的能力,喚起對學校、班級的責任感。同時,又使學生由對班規(guī)的漠視抵觸到認同接受,能有意識地按自己制訂的目標、規(guī)章要求愉快地執(zhí)行,從而很好地規(guī)范了學生的行為習慣。

把紀律的監(jiān)督權交給學生。老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自始至終地“盯”著學生,只有當學生能積極自主地管理自己,紀律才會充滿靈性。為了更充分地激發(fā)學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學校在各項活動中積極倡導把監(jiān)督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我監(jiān)督和管理下規(guī)范自己與同伴的行為習慣。如學校的“文明監(jiān)督崗”、“衛(wèi)生檢查崗”、“間操活動檢查小組”、“運動會文明班級檢查小組”等均由各班輪流選派學生擔任;班級里設置的“班級日志”有學生對同學一日課堂常規(guī)、課間行為進行監(jiān)督記錄,周末定期在班上做點評、總結……通過活動,將大量的學生吸引到學校、班級管理監(jiān)督隊伍中來,激發(fā)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覺性和能力水平。

第4篇:自我教育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女性特色;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指導思想;操作指南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信息高速公路給整個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各個領域應用信息技術掀起了一場場變革。在高等院校,基于網絡的各種信息資源為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不再完全依賴于教室、粉筆、書本,也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時間地點,這種新型的教育學習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與學習習慣,并促使傳統教學產生根本性的變革:由單一的講授式教學模式轉變?yōu)閹熒訉W習及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在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下,各學校優(yōu)質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更成為學校教育成功的關鍵。但真正在網絡教學資源庫方面的建設卻普遍存在下列情況:偏重于單一的網站(頁)及服務器資源建設,偏重于各主要學科的資源建設,偏重于對教師教學多媒體課件、教案資源的建設,而在人文素質教育、特色教育資源庫建設等方面卻十分貧乏,其中女性特色教育資源庫建設更是空白。

筆者針對長期工作生活在女性特色教育環(huán)境中,深感女大學生教育面臨的全面素質提升與就業(yè)困難等關鍵問題十分棘手,在長期女性特色教育實踐的基礎上,開展“基于校園網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問題研究,構建基于校園網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系統,進一步完善女性特色教育體系及其方法學,對于全面提升女性大學生素質與能力,具有極其重要與深遠的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

一、女性特色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應遵循的指導思想

女性特色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應遵循如下三個指導思想:整合、共享、共建。其內涵分別表述如下。

整合就是對現有的數字化資源進行廣泛收集、篩選、整理,并充分利用原有的資源,進行數字化再加工。共享是指學校教育資源對外開放,與外界交流,互相學習,使已建成校園網,充分利用高校高速公路,實現“校校通”,充分共享各學校的各種信息資源資源。

共建是指為了確保信息資源的豐富與不斷更新,調動所有能調動的相關人員,按照教育資源庫建設標準,在統一規(guī)劃與指導下參與到資源建設中來,以發(fā)揮每個人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性,及時為教育資源庫補充新鮮血液。

二、女性特色教育資源庫建設研究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女性特色教育資源庫建設研究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定位問題。建校園網的目的是“全方位服務學校,建構現代教育模式”,要達到這一目的,教育資源庫的建設是核心。有了信息資源,才能提供服務,才能方便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方便學校的規(guī)劃管理,方便教師學生、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信息交流。因此建立了校園網之后,當前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地利用這些“硬”環(huán)境,否則就是設備的浪費、投資的浪費,教育信息化也成了空架子。特別對于學校來說,一線教師手中擁有大量寶貴的教育教學資源,為了更合理、更廣泛地利用這些寶貴資源,當前更有效的工作就是進行學校教育資源庫的開發(fā)與建設。

基于校園網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必須符合女性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和特點,對學科、年級、資源種類、文件格式等進行定義時要根據統一的規(guī)范標準,必須按照統一的標準格式,從而保證教育資源統籌、資源交流和共享。對于資源的存儲要注意標準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和權威性,它是資源庫系統建設的前提。對于資源庫的內容建設,要具有高水平的“內容標準”與“技術標準”,注意準確性和科學性。我們特別強調要加強對基本資源按照女性特色教育教學設計進行“整合”,提供優(yōu)秀的案例,幫助教師進行教學改革。

三、女性特色教育資源庫建設研究需要解決其他問題

女性特色教育資源庫建設研究除了做好定位工作之外,還要對規(guī)范性、前瞻性、構建性、時效性等方面做出科學的要求和定義。

(一)基于校園網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應具有規(guī)范性

現今市場上的教育教學資源庫十分龐雜,琳瑯滿目,但總體上來說缺乏規(guī)范性,相互的共享與兼容也就很難做到,這樣就造成了各方面的浪費。本來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就是一個投入大、建設周期長的大項目,由于缺少必須的規(guī)范性,各家企業(yè)、教育機構在資源庫建設中都在重復著同一件事,總體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特別是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各地資源庫,基本上資源庫建設都沒有較大的起色,不只是重復性的勞動,而且不存在兼容性。如資源屬性的標注就處于混亂之中,同一個標注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含義,只要離開本地其他外地的用戶是很難使用同樣的方法搜索到同樣的資源。這些現象說明國家要盡快制訂有關資源庫建設的技術規(guī)范,以避免各企業(yè)、各地區(qū)在資源庫的建設中采用不同的技術規(guī)范,從而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二)基于校園網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應具有建構性

建構主義既強調學習者認知主體作用,同時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資源庫的建設必須要突出這種當代雙主性教學的特點,即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建設中既要考慮老師教學的需要,同時也要考慮學生主動學習的需求。

另外,建構主義者(斯皮羅等人)還認為,學習分為兩種:初級學習與高級學習。初級學習是學習中的初級階段,教師只要求學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實,在測驗中只要求他們將所學的東西按原樣再生出來;而高級學習則不同,它要求學生把握概念的復雜性,并廣泛而靈活地運用到具體情景中去。所以在初級學習階段的資源建設中,要大量涉及結構良好的知識,其中包括大量通過練習和反饋而熟練掌握知識的學習過程;而在高級學習階段的資源建設主要涉及大量結構不良領域的學習資源,主要是在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師徒式的引導方式而進行學習的課件與其他學習資源。

因此在資源的建設中既要考慮到所建設的資源是否利于學科教師的教學,同時也要考慮建設的資源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形成學習動機的幫助,通過建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輔助情景以及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線索來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三)基于校園網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應具有前瞻性

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不僅要考慮現實意義,綜合相關技術的發(fā)展,還要考慮未來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建設符合素質教育、高等教學、精英教學、繼續(xù)教育、終生教育以及新型教學模式的、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教育教學資源庫應該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應及時與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緊密結合起來。

第5篇:自我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習 能力

學習了新課標以后,我們深刻體會到,當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不論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還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等課改理念,無不需要學生自主、自動、自由的參與,這其中離不開學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調節(jié)的學習能力。因此,有必要進一步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我認為開展元認知能力的研究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對于現代教學論對未來人才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強化元認知能力訓練,促進觀念轉變

(一)強化元認知有利于轉變教學觀。加強元認知是現代教學的發(fā)展趨勢之一。教師的任務不應只是“教”,更應指導學生“學”。加強元認知,教師不僅要注意啟發(fā)學生思考,更要注意放開學生的手腳,讓他們的思想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馳騁。要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從已知到未知的學習過程中學會知識的遷移,學會思考,把知識學活進而形成技能,掌握學習方法。

(二)強化元認知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學生觀。學習是學生本身的自主活動,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一種愿望。加強元認知,有利于形成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思想。元認知的重點已把主體轉向研究學生,把學生當作一個完整的生命體,而不只是當作認知體來研究,要求教師確立“心中有學生”的思想,明確“學”是教學的中心,教師的職責在于“引”而不是“灌”。

二、強化元認知訓練,改進教學方法

在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受知識基礎和年齡特點的限制,學法主要是來自教法的影響。既然教法對學法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教法對學法形成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那就應讓教法對學法產生好的影響。教師要以自己的善教為學生的會學樹立好榜樣。我們應從研究學生如何學的角度,來考慮和設計如何教,陶行知先生早就說過:“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生學的法子”。而強化元認知訓練有利于把學生從被動的、苦學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使其成為學習的主體。要從學生的“學”上著力進行改革,使學生從過去的單單學會教師的現成知識(學會)轉向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自我學習(會學),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學習能力,掌握邁入知識殿堂的金鑰匙,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三、強化元認知訓練,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元認知最基本的特點是擺正“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的師生關系,尤其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教必須摒棄“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壓抑呆板的單向交往形,采用多種途徑啟發(fā)學生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維,口語表達,所以課堂里面除了教師講學生聽以外,還應經?,F學生講師生聽甚至討論爭辯的場面,這是雙向交往或向交往的形式,使教學虎虎有生氣,有利于全面育人。

加強元認知,實行教學民主,讓學生自主學習正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活躍的狀態(tài),敢想、敢說、敢問,勇于大膽創(chuàng)新,樂于發(fā)表意見。在元認知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關系融洽,輕松愉快,相互信賴,真誠合作。教師扮演的角色既是組織者,又是積極的參與者,還是學生的好朋友。

四、語文教學中加強元認知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做法

那在我們語文的課堂教學方面,重點研究的是: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的元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強化元認知能力訓練,能使學生的分析能力迅速提高,語文學習的自覺性、計劃性、靈活性、領悟性得到增強,語文學習的自控能力得到鍛煉,能使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知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獲取新知識、新方法,即學習能力強,學會如何去自學,學會分析的真本領。所謂閱讀理解元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閱讀理解活動的認知,其核心是對閱讀理解活動的監(jiān)控與調節(jié)。它具體包括以下一些內容:①明確閱讀的目的,②集中注意于課文的主要內容;③監(jiān)控閱讀的活動,并且決定理解是否發(fā)生;④計劃閱讀中下一步的行動;⑤運用自我提問的方法去決定,是不是閱讀的目的已被達到;⑥當理解的失敗被發(fā)現后,采取補救的行動。

元認知策略的訓練方法研究。主要包括:自我提問法、相互提問法、經驗總結法、程序學習法。具體途徑主要包括:①提高元認知學習的意識性。②豐富元認知的知識,重點是認知策略選擇和認知過程質量。③豐富元認知體驗,增強學習的動力,引導在不知處多下功夫。④加強元認知操作的指導,重點加強學生的自我計劃、自我控制、自我評價能力。⑤創(chuàng)設反饋的條件和機會,多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并對其進行評價和總結。⑥注意引導學生對非智力因素的調控。

綜上所述,我們理解的元認 知策略主要表現為學生不斷地自我提問、自我診斷、自我反思、自我報告。要求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提醒自己:我應該做什么?我的計劃是什么?我是否正在實施我的計劃?我做得如何?具體表現在一節(jié)課中,課前要求學生反思:我要學什么?我自己能學會什么?課中反思:我學會了什么?我學的是什么?我是怎么學會的?我還有什么不會?課后反思:我還想學什么?我還有不會的怎么辦?當然元認知訓練應滲透在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能模式化,主要的精神是體現學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調節(jié)、自我監(jiān)控。

第6篇:自我教育論文范文

一、尊重學生

班主任與每個學生都具有平等的獨立人格。班主任應以平等的姿態(tài)走近學生,尊重學生,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班主任更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平等的鍛煉機會。在每年秋季開學初,班級就設立了“流動班長輪值制”,每個學生都輪流當一天班長,讓所有的學生都過一把當班長的癮,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的行列中來,讓他們在參與中提高,在提高中參與。值得一提的是:后進生的轉化是班級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對后進生傾注了更多的愛,真誠地關注和幫助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得到更多的鍛煉,使他們迅速成長起來。小洋是個頑皮淘氣的孩子,學習態(tài)度很不認真。但他很樂于幫助別人,每每忙碌時,他總能助我一臂之力。于是,我就讓他做起了統計工作:誰的作業(yè)未交,每天每人的了多少朵紅花。小洋欣然答應、樂在其中。而且,他再也不好意思遲交或不交作業(yè)。紅花欄也實現了零的突破。

二、幫助學生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是管理的主力。因此應由學生為班主任服務,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小助手改為班主任是小干部的參謀和助手,班主任是為學生服務的,是顧問,是導師,是朋友,但決不應是“工頭”。開學第一周,班級召開“我是班集體中的一員”主題班會,我放手讓學生籌備、主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討論交流:我生活在這個班集體,我應該用什么樣的實際行動去愛這個班集體。班主任則在臺后負責間接策劃,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恰當的服務。此外,班主任不僅有責任幫助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更有責任幫助學生豐富情感、健全心理、完善人格,還有責任保護學生的健康和安全。

三、影響學生

班主任居于師生關系的主導方面,因此,班主任的言行舉止無不帶有教育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開學第一天,學校開展美化校園大掃除活動,任務分配后,我沒有做旁觀者,而是參與其中,帶頭擦起了高處的玻璃窗,以實際行動感染、引導學生。潤物細無聲,老師的言行時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甚至可以影響學生一生。因此,我注重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以美好的師德形象和人格力量影響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四、相信學生

學生能做的事情,班主任盡可放手,切忌越俎代庖,要鼓勵學生,相信學生,讓學生在充分的實踐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例如新班委會成員,我采取學生自薦、公開演講、民主選舉的辦法產生,改變過去的班主任任命,班干部全由優(yōu)生包攬的局面。班級制度則采取每個學生出點子提建議、集體討論交流等民主辦法制定。制度的落實則放手讓學生去執(zhí)行、班主任督查。總之,在班級管理中,給學生充分自由權,培養(yǎng)自理能力,是完全必要的。老師不事事“管”,則能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四肢自己管,就能逐步地管好自己。

五、培養(yǎng)學生

第7篇:自我教育論文范文

1、迷失于教材、教輔之中

一些教師崇拜教材,不敢越教材一步,因而對教材文本的解讀,缺乏個性色彩;甚至有個別教師,上課只是照本宣科,對教材缺乏應有的轉化處理。也有一。些教師,為了簡單而機械的應試的需要,往往一味地倚仗教輔資料,單一地實行“拿來主義”,并沒有根據學生和文本的特征,整合出自己的教學資源來。其中,特別是對于課本轉化成“教材”的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一些教師常常將出版社出版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復制”到自己的教案本上,這樣,教師的“自我”就被他人的資料所淹沒了。

2、迷失于他人的教學模式之中

教學方法最能體現一個教師的教學風格,可是在日常教學生活過程中,真正形成了自己教學風格的教師并不很多。一些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借鑒別人的教學模式,并沒有根據自身的特點,摸索并實踐出自己的教學范式來,因而教學處于操作的層面多,上升到藝術的層面少,缺乏教育智慧與教學個性風格。

3、迷失于學生之中

許多教師的一生,恐怕除了學生以外,自己什么也沒有。很多老師認為,學生就是教師的一切,學生是教師人生價值的唯一體現或最高尚的體現。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一些教師沒有多少屬于自己的東西。其實這種價值觀并不一定科學。誠然,教師的人生價值主要體現于學生的發(fā)展上,但是,畢竟學生的成才與教師自我的實現并不能劃等號。陶行知早就強調過“先生創(chuàng)造學生,學生創(chuàng)造先生”的“雙創(chuàng)”觀,他告誡我們既要創(chuàng)造出學生的成長,也要創(chuàng)造出我們自己來??上覀兺挥涀×怂那鞍刖湓?。

應該說,教師的“自我”是客觀存在的,只是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我的存在而已。因此需要我們有意識地找回“自我”。

首先要有自我意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以“自我”的眼光去梳理教育現象,其次要追求“自我”。在教材的解讀中,尋找自己的個性理解;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努力探索出既符合教材特點,又符合學生實際,更符合教師自身優(yōu)勢的教學風格;在教育學生過程中,利用自己的教育優(yōu)勢,獨特的個體教育資源,尋找區(qū)別于他人的教育智慧與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程資源的自我開掘;恰當地穿插自我的社會生活閱歷,適時地滲透自我的社會人生感悟,合理地宣講自己學習的體驗與學習的表達。

教師的“自我”,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需要教師自己有意識地進行創(chuàng)造。應該說教師自我生命的建構、自我事業(yè)價值的創(chuàng)造,是其教育生命的最高價值體現。一方面,他在創(chuàng)造自我的時候,也能極大地創(chuàng)造學生,因為他是在創(chuàng)造學生的過程中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另一方面,他的“自我”人生價值的創(chuàng)造,會為社會、為人類的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寶貴的精神財富。那么教師怎樣建構“自我”呢?

敘述“自我”

口頭敘述,向同伴教師敘述自己的教學設想、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可以加深自己對教學行為的認識與體驗,可以尋求同伴的幫助來促進自己的教學,可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書面敘述,即是教育敘事。個體的教育經歷總是獨特的,以敘事的方式記錄下來,就是最好的教育成果。應該說師本教研的最佳方式就是教育敘事,教師在敘事過程中可以加深對教育現象的理解、可以加深對自己的反思、可以最終形成“自我”。

整合“自我”

在現代教育環(huán)境中,各種信息鋪天蓋地,我們不能被它們所淹沒,而應該將各種資源充分地利用起來,進行融化與再創(chuàng)造,以形成獨特的“自我”。其中,學習、吸收、借鑒都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忘記了“生成”自我的環(huán)節(jié)。如何生成自我?經常進行自我總結是最必要的途徑:我們要常常思考自己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教育方式是什么、教育智慧在什么地方,以總結出屬于自己的教育規(guī)律性的東西,這樣就能提升自我、整合自我,從而建構出“自我”的教育風格,最終成長為教育家式的教師。

物化“自我”

寫作不應該成為學生的專利,也應該成為我們教師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作文,就是對自我教育靈魂的開掘與反思,就是與客觀的教育現象對話,它可以促使我們成為一個敏銳的觀察者與深刻的思考者。教師的寫作形式包括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育論文、教育隨筆等,而語文教師,還應該包括下水作文或文學創(chuàng)作。教師的寫作,是使自己成為教育家的必要條件。

第8篇:自我教育論文范文

關鍵詞: 高校藝術類人才教育理念人文素質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藝術行業(yè)越來越為人們所熟悉、重視與青睞。各藝術高校均積極培養(yǎng)各類藝術人才,為社會文化發(fā)展提供主力軍。藝術工作者本身就是精神食糧的創(chuàng)造者,藝術工作者人文素質直接關系到其人格的生成和藝術品位的趨向,這就要求藝術工作者比其他行業(yè)人員具備更廣博豐富的人文底蘊。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在培養(yǎng)藝術人才的過程中,藝術類人才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將藝術與人文割裂開,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個體本身都存在視野狹隘的問題。這一片面教育理念導致,目前我國藝術類學生人文素質缺失現象十分明顯。不少藝術類學生人文知識匱乏、道德觀念模糊、審美情趣低俗、哲學思維缺失,人文精神淡薄、適應能力欠缺。比如,現代藝術類大學生成長于流行文化時代,由于種種因素,一些學生沉溺于網絡文化,耽于網絡游戲,止于文化快餐,人文知識荒蕪,甚至有些學生連最基本的人文知識也是通過網絡游戲間接獲取的。而這些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人認為這“無傷大雅”,只要培養(yǎng)的學生將來“有飯吃”、“能混”就行了。然而,藝術體現的是對生命的理解,是對生命理解的深化。藝術類學生如果缺乏人文底蘊就很難弄懂人生、情感、心理甚至藝術規(guī)律本身的一系列問題,也就更談不上藝術的創(chuàng)新。

現代高校藝術類人才教育理念應包含、融合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概念廣泛,它不僅僅是育智的過程,更主要的是育心、育性、育德、育情,進而育人的文化心理過程。然而,習慣上藝術類人才教育理念與人文教育視野的狹隘,導致最終藝術培育成果的缺憾。轉換這一觀念十分重要:從社會的角度而言,培養(yǎng)的藝術人才不應是政治觀念的物化物,而是個性豐富的人;從學校的角度而言,培養(yǎng)的藝術人才不應是盛裝知識和美德的容器和口袋,而是具有鮮活情感的精神主體;從藝術類學生個體而言,成長的結果不應是以自我為中心、私欲膨脹、沉迷物質享受的人,而是具有高尚生命和完美人格的人,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友善、寬容并富有責任感的人。現代高校藝術類人才素質教育理念的更新勢在必行。

一、彰顯藝術專業(yè)的人文學科性質

藝術本身是為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而產生的。藝術是人文精神、人文主義的一種體現,它本身是歷史傳承的媒介,是人類文明內在靈魂的表達方式。因此,毫無疑問,藝術專業(yè)本質上屬于人文學科。然而,現階段人們往往將藝術專業(yè)看成是簡單的技術學科,將其看做是某種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將其工具化。工具化是以技術、操作的層面看待藝術,藝術不過是某種類似實業(yè)的“事業(yè)”,不過是一種可以人為設計、有意識操縱便能規(guī)劃、引導的事情。藝術類學生與家長將其作為將來進入社會謀求生存與發(fā)展的敲門磚,教師將其作為簡單的技能訓練。藝術被工具化、功利化了。它僅僅是一種方式,一種可以分解、改裝、組合、拼接以適應不同背景、不同階層、不同時間、不同目的的表現方式。于是藝術創(chuàng)作可以毫無精神痛苦地由指定的創(chuàng)作小組進行,它可以背離精神現實,可以無視生命的真實被制作出來,某一類型可以成批量組織生產,經由審查、修改、調整后,最后定型推出……

然而,真正的藝術從根本上說是人文學科,不是“技”,而是“意”;不是“形”,而是“神”。

第一,藝術與人文密不可分。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就是藝術與人文密切關系的很好表現。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開創(chuàng)了一個現實主義藝術的新時代。

第二,專業(yè)課程也是人文課程。藝術專業(yè)學習是一門藝術陶冶、涵育人文素養(yǎng)的學習課程。藝術領域包含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藝術知能,鼓勵其積極參與藝術活動,提升藝術鑒賞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并以啟發(fā)藝術潛能與人格健全發(fā)展為目的。藝術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更是生活的重心之一和完整教育的根本。藝術以其專門的術語,傳達無可言喻的訊息,提供非語文的溝通形式,進而提高人們的直覺、推理、聯想與想象的創(chuàng)意思考能力,使人們分享源自生活的思想與情感,并從中獲得知識,建立價值觀。不僅是藝術專業(yè)學生,所有的人都需要機會學習藝術的語言,以領會經驗和了解世界。

第三,專業(yè)培養(yǎng)更是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藝術專業(yè)的培養(yǎng)是為發(fā)展學生的基本藝術素養(yǎng),傳承與創(chuàng)新藝術,培養(yǎng)文明且有素養(yǎng)的國民,重視并發(fā)展值得尊敬的文明。透過廣泛而全面的藝術教育,藝術專業(yè)學生在參與音樂、舞蹈、戲劇演出、視覺藝術等活動中,學習創(chuàng)作和表達其觀念與情感,分析、了解、批評、反省其作品所涵蓋的感受與經驗所象征的意義,進而認識藝術作品的文化背景與意涵。并使藝術學習能夠促進、聯結與整合其他領域的學習。現今的藝術教育已逐漸脫離技術本位及精致藝術所主導的教學模式與限制,而邁入以更自主、開放、彈性的全方位人文素養(yǎng)為內容的藝術學習。

第四,藝術與生活密不可分。藝術源于生活,也融入生活,生活是一切文化滋長的泉源。因此藝術教育應該提供學生機會探索生活環(huán)境中的人事與景物;觀賞與談論環(huán)境中各類藝術品、器物及自然景物;運用感官、知覺和情感,辨識藝術的特質,建構意義;訪問藝術工作者;了解時代、文化、社會、生活與藝術的關系;提供學生親身參與探究各類藝術的表現技巧,鼓勵他們依據個人經驗及想象,發(fā)展創(chuàng)作靈感,再加以推敲和練習,學習創(chuàng)作發(fā)表,豐富生活與心靈。

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從根本上說是尊重學生個體,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1.辦學是為了學生而不是為了學校、教師的利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能因為學校的利益犧牲學生的利益,不能因為一味追求提高學校效益而辦學。不能因為現在有什么教師就開設什么課,而要根據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開課?!耙匀藶楸尽钡乃枷朐诟咝V械捏w現就是“以學生為本”。使每一位受教育者感受到來自學校、來自教師的信任、尊重和愛護。

2.內化藝術類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藝術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中與其他專業(yè)相比較,往往更需要強調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更注重對個性、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不同思想理念的人往往才能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同時,作為將來需要“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勇于承擔民族使命”的藝術類學生,必須能夠傳承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繼承民本思想,學會人文關懷;培養(yǎng)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學會用終極關懷的眼光看待人類的現實和未來。

3.體現人文關懷,挖掘學生潛能。人文素質教育可以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積極營造的輕松、愉快、和諧的人文學習氛圍中,學生是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和考試的“機器”。人文素質教育能使藝術類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磨礪堅強的意志,掌握學習方法,學會為人處世;培養(yǎng)學生具備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完善、不斷發(fā)展的能力;通過校園環(huán)境的陶冶、班集體凝聚力的內化、負面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社團有益活動的歷練等人文素質教育活動,啟迪學生自覺自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最終培養(yǎng)新時代既具有深厚傳統功底,又具有寬闊國際視野,同時擁有良好社會道德與責任感的藝術人才,幫助他們實現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角色的轉變。

(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就要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教育目標。

1.促進學生人文素質與專業(yè)技術全面發(fā)展。必須使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yè)技術教育相結合,一方的發(fā)展不能以犧牲另一方為代價。人文素質教育為專業(yè)技術教育提供基礎,專業(yè)技術教育依托人文素質教育更好發(fā)展。現代藝術的知識體系就像一個縱橫交錯的立體網絡,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固然可以將它劃分為各種形式,以不同學科進行教學,但不存在價值等級或孰優(yōu)孰劣之分,對于藝術類學生的整體和諧發(fā)展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學中所存在的涇渭分明的界線和迎合社會一時之需的側重,如輕人文知識重專業(yè)知識,輕歷史、情感、思想知識重工具實用知識,都會造成學生知識結構的片面性,局限視野,禁錮對客觀世界的全面認識。總之,人文與專業(yè)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作用于藝術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給學生的全面、穩(wěn)定發(fā)展以強有力支持。因而,人文教育和專業(yè)教育是藝術類專業(yè)教育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發(fā)展不能以擠占另一方發(fā)展空間為代價。

2.促進藝術類學生終身發(fā)展。在藝術類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能夠支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必須貫穿于藝術類學生生命的始終,樹立全程教育觀。所謂全程教育,就是使教育貫穿于每一個受教育者的成長過程和每一個受教育者成長過程的始終。人文素質教育不只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能動學習與吸收人文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理解人文,形思想的方法,不斷提高自身人文素質的能力。要讓藝術類學生在今后漫長的藝術生涯中不斷進步,必須依靠全程教育,促進他們終身發(fā)展,使教育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存在。

參考文獻:

[1][德]藝術哲學―德國古典美學的經典[M].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07-01.

[2]杜時忠.人文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3]張文斌.服裝工藝學[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05,(第三版).

[4]中國傳統文化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M].中華書局,2009-09-05.

[5]管仲連等.中國文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M].海洋出版社,2006-01-01.

第9篇:自我教育論文范文

一、立足一個“實”字,狠抓了常規(guī)教學管理

1、一絲不茍抓常規(guī),常規(guī)不失落

認真貫徹《荊門市中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辦法》,嚴格執(zhí)行教學過程管理的五種制度,即集體備課制度、課堂巡查制度、備批周查制,教情學情調查反饋制、質量獎懲結帳制。狠抓考試管理,建設優(yōu)良的考風和積極進取的學風??茖W、規(guī)范地組織各種考試,充分發(fā)揮考試的診斷、調控、激勵作用。

2、持之以恒抓教研,教研不虛浮

一是堅持間周一次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必須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備人),“四課”(說課、議課、聽課、評課)、“六備”(備課程標準、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習題)、“五統一”(學目標、學進度、統一重點難點、學手段、統一練習測試)。切實解決好四個問題:即學什么,怎么學;教什么,怎么教;練什么,怎么練;思什么,怎樣改。二是立足教學行動研究,開展內容豐富的教研活動。通過達標課、研究課、示范課和各類教學競賽等形式,拓展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空間,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3、理直氣壯抓質量,質量步步高

牢固樹立“質量強?!钡乃枷?,狠抓中考相關工作。一是成立中考備考領導小組,實施專班負責制,打造優(yōu)異的團隊。二是優(yōu)化備考機制,制定科學的工作方案。三是加強備考研究,科學備考。適時召開中考研究會,落實備考細節(jié),積累典型經驗。四是認真進行月考并做好質量分析。明確得失,找準差距,擬定對策。

付出總會有回報,一年來,一是學生中考成績突出。首批錄取鐘祥一中一人,文化課上一類線八人,名列鄉(xiāng)鎮(zhèn)前茅。二是教師教科研成果喜人。謝學祥老師撰寫的論文《幫教之窗 ---學生心靈的“劑”》獲國家級一等獎,制作的課件《平移》獲國家二等獎,余紅艷老師撰寫的論文《如何提高數學課中的練習效果》在《素質教育論壇》上發(fā)表,魏金玉老師生物優(yōu)質課獲鐘祥市一等獎。三是學生作文競賽五人次獲省一等獎。

二、著眼一個“新”字,狠抓了學生德育

一是強德育隊伍建設,營造育人氛圍。

1、加強校園德育環(huán)境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能力修養(yǎng)強、作風樸實、道德高尚、穩(wěn)定的德育工作隊伍。學校每周利用政治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重溫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組織教師學習《中國教育報·祖國未來、神圣使命—2012年全國教師優(yōu)秀教師風采錄》登載的教師優(yōu)秀事跡;利用業(yè)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學生管理的最新理念、經驗和做法,讓教師從中學得學生的管理方法。為使學習活動落到實處,我們要求每位教師每周必須完成政治學習筆記和業(yè)務學習筆記各500字,每學期要認真學好兩篇師德體會,隨時調整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真正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教師的言行感染學生。

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一年來,我們健全和完善了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評估激勵機制,堅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公正、客觀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勵班主任主動認真地開展工作。

每月開展一次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認真總結一個月的每個班級的工作情況,指出存在的問題;會上還安排優(yōu)秀班主任交流班級管理的經驗,班主任謝學祥老師先后兩次給班主任介紹班級管理的經驗這樣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切實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3.充分發(fā)揮班集體、團組織、學生會值班人員的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共青團員、班干部在學生中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首先我們認真做好團員和班干部的培訓,認真選拔優(yōu)秀學生參加團總支和學生會的工作。定期對團員、班干部進行培訓,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帶動更多的同學一起進步。其次充分發(fā)揮團總支、學生會和各班班干部的作用,組織學生干部值日,對每天各班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全面考核,這樣,通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提高。第三、加強值班領導、值班教師和值周學生常規(guī)檢查反饋、督促作用,使常規(guī)管理達到精細化。

二是抓好常規(guī)德育活動,營造育人環(huán)境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