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七年級語文課堂范文

七年級語文課堂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七年級語文課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七年級語文課堂

第1篇:七年級語文課堂范文

一、引導觀察,讓插圖成為學生理解的助手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最大的亮點就是圖文并茂,課文都有一幅或幾幅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有照片、有繪畫,形式不同,風格各異,貼近兒童的生活,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低年級學生無論理解詞語、說句、閱讀或說話,都依賴著“直觀”的因素,所以插圖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輔助材料。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若能充分利用插圖資源,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思考、判斷等能力。例如,在教學《秋天的圖畫》時,筆者先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邊讀邊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學生x后提出不少問題,比如,稻子怎么成了稻海?又怎么會翻起金色的波浪呢?高粱是怎樣的?我從來都沒看到過呀!燃燒的火把是怎么樣的?“稻?!薄案吡弧薄叭紵幕鸢选边@些我們看起來很簡單的事物,可在學生眼中都是陌生的。筆者就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一個學生說:“我看到了許多稻子擠在一起,一片片的,好像大海一樣?!苯舆^學生的話頭,筆者啟發(fā)道:所以這就是――稻海。是呀,你看風一吹,稻海――學生就搶著回答稻海左搖右擺,就像海里起波浪一樣……借助圖畫,引導觀察,學生比較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也發(fā)展了觀察能力、口述能力。

二、運用猜想,體驗閱讀的樂趣,激發(fā)識字的興趣

猜想是建立在想象基礎之上的猜測設想。猜想是一種有情有趣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有根有據的思維過程、有滋有味的體驗過程。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鞭r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學前識字少,大多數(shù)家長沒空也沒法指導。如何讓他們自主積極去識字認字讀書呢?教學中應順應學生的天性,不失時機地制造懸念,引導學生進行猜想,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精神和探索愿望。例如教學《小小的船》一課,通過猜想、看圖、讀課題,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快樂地參與課堂學習。請看教學片段。

師:孩子們,請大家猜猜看,今天鄭老師要帶大家去哪兒玩?記得告訴大家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老師您要帶我們到天上去玩?我看到圖上有星星月亮了。

生:我知道要等晚上去。星星月亮晚上才出現(xiàn)呢!

師:你們真棒!對,咱們要到天上玩去,不過要怎么去呢?大家再猜猜!也要說說你根據什么?

生:宇宙飛船吧!我自己想的。

生:月亮船,對!圖上小朋友已經坐上去了!

生:是呀是呀!好美的月亮船!我從“小小的船”這幾個字想到的!

師:你能認真看圖,不放過一個字。向你學習!

生:我看見小小的船下面有個樹葉的葉字,老師那是誰的名字么?

師:對,是寫這首詩的作者葉圣陶先生。大家和他打個招呼吧!讀文字,捕捉每一個字里的信息。今天我們要學葉爺爺寫的詩,題目叫什么呀?大家一起讀。

師:看到這樣一個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生:這個小女孩是誰?小小的船能再帶上我們么?

師:了不起,你們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

師:看、讀、想是讀好書的三大法寶。帶上這三大法寶,我們一起坐上“小小的船”玩玩吧!

讀好課題是一節(jié)課成功的一半,經過這樣的觀察圖畫,大膽猜想,學生被愉快地帶進情境中,形成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識字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大膽“猜讀識字”,也很能激起學生識字的興致。部編新教材在第一單元編排了“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兩個欄目,就已經把課外閱讀納入了語文課程里了。在引導時,讓學生像偵探一樣,根據插圖,聯(lián)系上下文,以及結合語境進行大膽猜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和大人一起讀”環(huán)節(jié)的《拔蘿卜》,這個故事學生在幼兒園聽過,很熟悉。先讓學生認真觀察課本的插圖,一起大聲唱歌;接著一個一個指著讀給大家聽,遇到不認識的“絆腳石”,拿起鉛筆畫個記號,根據圖或歌詞猜一猜,再看拼音驗證下,正確與否。這種猜讀方式,讓學生個個興趣盎然。

第2篇:七年級語文課堂范文

摘 要:七年級語文課程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在七年級語文教材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充分挖掘其內容,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因此,在七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語言文字以及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其中閱讀教學是聽、說、讀、寫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核心部分。

關鍵詞:教學目標;激發(fā)興趣;閱讀習慣;實踐活動

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知識層面,而且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與此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也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積累詞匯和語言材料,以促使學生更好地來學習語文知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了閱讀是寫好文章的重要前提,也就是基礎中的基礎。如何有效提高七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呢?在此,結合我多年從事七年級語文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淺談如何提高七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概括為如下

幾點:

一、制定和施有效的教學目標

1.依據學生特征。在七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特征來制定教學任務,依照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來實施教學,實施多種有效教學方式,發(fā)揮出教師的導向性和激勵性作用,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閱讀教學前,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完成既定的語文目標。

2.確定既定目標。在教學中,確定的既定目標包括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近期目標可以是一周或一個月的時間,近期目標應與具體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輔助課堂教學內容,擴展額外的知識層面,增強知識的結構,使學生讀有所得。而遠期目標一般以一個學期作為一個時間段,遠期目標要與教學大綱的要求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這個學期有哪些內容來擴展知識層面,需要學會和掌握哪些知識,以及需要閱讀哪些文章。

二、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1.所謂的情境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一些生動有趣的場景,讓學生體會模擬情境的樂趣,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七年級學生大概是十二三歲的年齡,總體理解事物的能力還很欠缺,但是,學生有著活躍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心理特征來實施教學,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就能夠很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創(chuàng)設的情境方式要多種多樣,在教學中,情境模擬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要積極利用好多媒體來再現(xiàn)情境。例如,在教學《春》內容時,讓學生明白《春》的主題思路是清晰的、語言是優(yōu)美的、意象是單純的散文,而讓學生理解與掌握作者對春的贊美、欣喜之情是比較困難的,對此,教師可以讓一首維瓦爾第的《四季之春》音樂慢慢帶學生進入那個意境,讓學生體驗到如《春》內容所描寫一般的輕若和抒情以及慢與快的節(jié)奏,讓學生如置身于遍山春天的原野之上,一幅幅詩情畫意、情景交融的自然美的畫卷就很好呈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這樣就會使學生對課本內容理解更加深刻,有了抒情的欲望。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文思維,而且也為以后工作、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指導學生閱讀技巧,讓學生完成既定閱讀任務,不斷積累語文詞匯量。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便會成為學生的寶貴財富。

2.在七年級學習階段,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中思考的習慣。教師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要注重學生閱讀中積累知識以及閱讀思考,回歸閱讀的本質生活,真正讓學生體會到閱讀中的喜悅與魅力。教師也要指導學生主動改掉“不動墨不讀書”的壞習慣,引導學生多使用語文工具書,勤于閱讀思考問題等。

四、開展實踐活動,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在七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需要出發(fā),來組織和開展一些語文實踐活動。例如,組織和開展一些演講比賽、演課本劇以及扮演角色朗讀課文等,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語文知識,拓展學生語文閱讀的知識層面。

總之,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九年義務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知識層面,而且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為學生日后的工作、學習、生活培養(yǎng)很好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第3篇:七年級語文課堂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教學模式 提問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努力改進課堂教學。的確,新一輪的課改從教材編寫、課程資源都做了較大的改進,但如何落實新觀念、新教材、新課程,這就涉及到課堂教學,因為課堂教學是主渠道。因此,如何改進課堂教學,是新一輪課改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進,要整體考慮“三個維度”,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改進課堂教學內容

1.在閱讀教學中,要將基本的閱讀方法列入教學內容,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例如,結合《在山的那一邊》、《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等現(xiàn)代詩歌教學,重點進行朗讀訓練,教會學生朗讀的技巧、方法,學會處理停頓、輕重音、緩急、揚抑、悲歡等。

2.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例如,“抓文眼”就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背影》、《臺階》、《老王》三篇文章的教學,其中的一項教學重點就是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文章的一種方法,即抓“關鍵性語句”或“抓文眼”。“抓文眼”能有效提高閱讀能力,是學生快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重要方法,必須提高學生的這種能力。

二、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

1.教學方法的選用。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春》可以運用傳統(tǒng)的引導啟發(fā)法;《濟南的冬天》可以運用問題教學法;《山中訪友》可以運用體驗教學法;《秋天》可以運用成功教學法。

2.多媒體教學。充分、綜合運用多媒體,能有效改進課堂模式。例如在《背影》(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一文的教學中,不妨做些課件。

3.室內課與室外課相結合課。為什么語文教學總要在教室內上呢?如《行道樹》、《秋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等課,如果把它們放在室外來上,不是可以“文”、“景”結合嗎。讓學生置身于自然界之中,親身去感受和體驗,便可以此進行“人文對話”和“人景交融”。

4.學科間互動。如《散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按要求作畫,將課文描寫中最感人的一幕作一幅畫,并為此畫題詞。美術課與語文課配合,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三、改進課堂提問方式

1.預習時提出問題。課堂教學前,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預習課文時至少提出一個問題,然后教師進行收集、整理、歸類,并選擇與本課學習目的相關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2.課堂教學活動中提問題。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提倡并歡迎學生提出問題。首先,可以以學習小組互助的形式組織學習活動和實踐,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小組里互相提問題、互相請教。其次,可以采取全班探究的形式進行實踐體驗,各學習小組將本小組里無法解決的問題提出來,組織全班同學共同探究。再者,也可以以答記者問的形式來組織學習活動,組織部分學生先學習“例文”,組成“先學團”,課堂上,讓還未閱讀此“例文”的同學在自讀的基礎上向“先學團”的同學提問題,由此共同探究。

四、改進課堂表演對象

1.個人閱讀階段。要讓學生獨立閱讀,進行獨立的與文本對話和情感交流,獨立查找工具書,獨立解決語言障礙,獨立做閱讀標注,獨立理解,獨立思考,獨立提出問題,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2.小組學習階段??山⑺娜嘶蛄藢W習小組,在小組學習中,讓學生自己組織,每位學生可以盡情發(fā)言,將自己的疑問請教小組同學,也可將自己的理解與小組同學分享。由于小組討論階段學生面對的是自己的“小天地”,每位同學都將無拘無束地提問、討論、發(fā)表見解。

3.全班討論階段。讓各小組將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老師匯總引導學生共同選擇較有代表性的問題作為討論重點,然后引導全班同學進行探究。此階段,由于問題都是學生在小組中無法解決的、急于求知的,大有主動“請戰(zhàn)”的情境,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輕松,學生互相啟發(fā),互相質疑,共同論證,共同解決問題。特別是那些較高層次的同學,他們更深層次的求知及表現(xiàn)欲都得到了滿足,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也可以有效落實。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在閱讀、提問、討論等主體學習活動及實踐過程中獲得知識、掌握方法、鍛煉能力、體驗情感、確立價值觀,以及逐漸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xiàn)學生主體及以人為本的思想,就要不斷從以上諸多方面加以改進。如此改進,必將有力地促進新一輪中學語文課改走上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第4篇:七年級語文課堂范文

【關鍵詞】音樂 初中語文 學生 興趣 文章主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238-01

語文教學是一門極富藝術特色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如何化平淡的課堂為神奇的世界,增加課堂的藝術魅力,營造寬松學習氣氛,把學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到課堂上來,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師探尋的目標。在語文教學中,把音樂與文學兩者結合起來,分別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會起到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通過音樂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之中。促使學生的語文感悟、學習能力得到發(fā)展,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將音樂引入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解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朗讀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朗讀本身是一種“有聲語言”的藝術,就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響亮的口頭語言,其心理過程特點是由“視覺中心―語言中心―說話中心―聽覺中心―閱讀中心”,這樣一個由眼、腦、口、耳協(xié)同活動的過程。通過朗讀,能增強語感,發(fā)展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并能再現(xiàn)情境,加深對課文的感知與理解,同時還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理解的程度,感情的傾向和認識的水平。

另外,文學作品的閱讀,向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的閱歷,不同的思想,甚至閱讀時不同的心情都會影響人們對文章的理解。同時,單純的朗讀,是遠遠達不到最終效果的,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我們不能增加學生的閱歷,不能改變學生的思想,但我們能利用音樂很快地將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所以在朗讀過程中,借助音樂將其完美化,收到的必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相對于語言來說,音樂具有更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她那動人心弦的節(jié)奏,起伏跌宕的旋律,凝練的歌詞,比語言更為直接,更為生動,很容易為學生所接納。在音樂的氣氛中,學生更能體會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內涵。關鍵就看教師怎樣調好“弦”,定好“調”,彈響學生心中的“情弦”。

例如教學何其芳《秋天》時運用節(jié)奏活潑的《少女的祈禱》音樂完成一個美的配樂朗讀,再讓學生在美的沉醉中,用筆繪出“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三幅美麗的圖景。這樣一來,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感悟力,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二、將音樂引入朗誦環(huán)節(jié),營造良好氛圍

音樂藝術是情感藝術。當我們走進課堂,用智慧和情感營造藝術情境,使學生的心態(tài)從課堂的觀眾角色向課堂主人公角色逐漸轉變,學生的情感就會和我們產生共鳴,這正是師生交流過程的最佳切入口。實踐中,配樂朗誦是使用最多的教學手段,使用得好,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如朗誦《故都的秋》,可配上班德瑞的輕音樂,朗誦《我的空中樓閣》配上《寂靜之音》,朗誦《釵頭鳳》,可配上《漁譙問答》,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將同學們拉進樂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他們在文學和樂曲交匯的海洋中神游。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學生讀出了語言的美,讀出了節(jié)奏的美,讀出了意境的美,讀出了情感的美。

三、將音樂引入寫作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

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币魳罚且环N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繪畫,是凝固的文學;而音樂,則是流動的文學。其中的美妙,我們可以流瀉于筆端。不同風格的音樂,都可以使人們的內心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動,只要細心聆聽,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們同樣可以使文字在音樂中飛翔。在學習《琵琶行》后,我們發(fā)現(xiàn),課文中作者對琵琶聲的描繪,可謂絕唱。受此啟發(fā),課后我曾嘗試讓學生聽樂曲作片段文:先播放古箏名曲《十面埋伏》《高山流水》,讓學生聽后將感受付諸筆端,十分鐘后讓學生上臺交流作品,很多學生都能任思緒馳騁,寫出比較理想的片段來。

四、利用音樂渲染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

音樂的感染力更為直接、強烈,用情調和課文情調基本一致的音樂作為背景,是渲染課堂氣氛、使學生更快進入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上學期第三單元朱自清的散文《春》一課時,筆者選擇的是一段笛子獨奏《姑蘇行》,這段曲子旋律優(yōu)美親切、風格典雅舒泰、節(jié)奏輕松明快,整首曲子與散文相得益彰,為學生描繪出一幅充滿生機的春日圖景。學生們帶著這種美好的感覺,沉浸在語文課堂教學之中。

再如,在講解七年級上學期第三單元馬致遠的小令《天凈沙?秋思》時,筆者選取了古琴名曲《陽關三疊》,曲調情意綿綿、真切動人,蘊含著極其深沉的惜別情緒,勾起學生內心深處一種寂寥悲涼的情緒,為其理解這首小令做了很好的情感鋪墊。例如,在講七年級下第四單元林嗣環(huán)的《口技》一課時,教師可以嘗試采用一小段嗩吶演奏的《百鳥朝鳳》作為導入,當學生們驚訝于一根小小的嗩吶具有如此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的同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對于不借助任何外物,而能輕松模擬更多復雜聲音的口技產生興趣,使學生們更為熱情地投入到課文學習中去。

總而言之,音樂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資源,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語文課堂中,成為激發(fā)學生情感、激活學生興趣點的有效教學手段,對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成為語文教學改革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廣大語文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充分利用音樂資源充實語文課堂,并不斷進行嘗試、探索、積累和總結,使語文課堂更富魅力。

參考文獻:

[1] 周梅香.將音樂融入語文課堂[J].甘肅教育,2008,1.

第5篇:七年級語文課堂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當今的教育,教學方式不斷改進,對初中語文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語文教師不但要把語文的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提升學生的語文情感和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以及擔當起重要的任務。新課改提出,要把以往陳舊的教學方式、單一的教學方法、落伍的教學觀念等推陳致新,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教育的理念,使用新課標的教學指導進行教學實踐,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本文將依據筆者多年的語文課堂教學經驗,談談一些新的課堂提問的策略,希望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提問新穎,激發(fā)學生興趣

每個學生都有好奇之心。學生的好奇心越強烈,對外界的信息就會越敏感,就更能激發(fā)思維,從而把學生有意的注意力培養(yǎng)起來,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所以,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提問,提問方式要講究,角度需要新穎,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此,教師可以變換提問的角度,做到巧妙提問,令人深思。只有有新意,才能避免因循守舊,避免問題提問得平平淡淡。

例如,在學習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的《蘇州園林》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來導入新課:人們經常會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桂林的美在于山水,蘇州的美在于園林。同學們,你們知道蘇州園林的特點有哪些嗎?它的美在哪里呢?”接著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讀課文,然后思考這個問題。這樣提問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還讓問題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從而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二、分層提問,增進課文理解

只有站在高峰之上,才能攬盡山河,初中語文的指導教學也是這樣。語文指導教師想要上好一堂語文課,需要教師站高一點,這樣才能看到遠方,從整篇的課文進行整理,設計出一套較為系統(tǒng)化的問題,能夠科學地把問題進行分解,將問題分成許多小問題,將難點分為簡單易懂的問題。要進行分層設計,然后在逐漸解答,讓問題變的更為科學,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更快樂,這樣又不會因為問題過于簡單而讓學生出現(xiàn)驕傲自滿的心態(tài)。

三、提問發(fā)散性的問題,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

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的問題提問,能夠促進學生理解、掌握并鞏固所學的知識,訓練、提升并且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在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提問時需要注意,教師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給學生進行啟發(fā),以及從不同的深度讓學生可以掌握解決同一問題利用多種解答的辦法。這樣我們不但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比如,我們在給某篇文章劃分段落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來學習劃分這篇課文段落的方法,這樣能把學生的思維激發(fā)起來,讓學生懂得舉一反三,不斷地去尋求不一樣的段落的劃分標準。語文老師通過給學生這種訓練,讓他們懂得一個道理,就是解決每一個問題的途徑不只是一條,我們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去解決問題。教師還需要引導中學生把課內的知識和課外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提問一些發(fā)散性的問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學習語文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的《白楊禮贊》時,教師可以利用白楊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問學生: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或是我們的班集體上有哪一些人可以與白楊的精神品質進行聯(lián)系呢?這個發(fā)散性的提問,是在原有的知識這個重要基礎上提出來的,使得學生可以進行更加廣博以及深遠的思考,有效地促進了初中生的思維發(fā)展得越來越寬廣。

四、把課堂上意外的問題,譜成精彩的音符

在課堂上的教學不可能完全照著教學設計來走,不可能做到完美,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教師難以預料到的問題情景以及突發(fā)事件,在課堂上常會發(fā)生一些跟課堂預設不一樣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意外問題。這些“節(jié)外之枝”都是具有價值的,教師若能夠獨具慧眼,把它們捕捉到并巧妙地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就會讓課堂變成預想不到的精彩。

例如,學習語文版初中七年級朱自清的《春》時,當教師讓學生盡情地去想象,描繪出散文中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圖,這時課堂氣氛就突然活躍起來,學生在七嘴八舌、迫不及待地描繪起來了。這時,教師就可以順水推舟,讓學生去嘗試,學生都躍躍欲試,想將腦海中的靈感與大家分享。這樣的課堂下來,相當于是一次意外的成功。

在課堂上,教師要無時不刻地把握住課堂上的契機,營造課堂氛圍,讓課堂變得活躍,學生的思維火花也就被點燃,這樣能夠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是一門教學的藝術。適時適度的語文課堂提問,會讓學生的積極思維點燃起來,具有藝術技巧的語文課堂提問,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從而把學生內在的潛能挖掘出來,使他們的智力得到開發(fā),最終達到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鄒偉鋒.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初探[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2):187

[2]曹瑞清.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 學周刊,2014(05):168

第6篇:七年級語文課堂范文

深入貫徹落實市縣教育局以及學區(qū)關于全面實施教育十大項目工程的通知精神,認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XX版),圍繞“有效教學”這個核心,突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兩大重點。

1.加強對我校有效教學的研究與指導,推行我校語文學科教學常規(guī)。

認真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標準(XX版)》,實施《溫州市初中語文學科教學常規(guī)》,指導我校語文教師準確理解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學要求,規(guī)范教學行為,加強針對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研究教材教法與研究師生課堂行為文化并重,通過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挖掘師生的潛能,讓語文課堂煥發(fā)新的生機。

2.繼續(xù)探索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引導教師研究作業(yè),研究習題,提高選題命題能力,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發(fā)揮我校初中學業(yè)考試的積極導向作用。做好我校八年級語文學業(yè)質量合格率監(jiān)測模擬作用,完善命卷、閱卷、質量分析等環(huán)節(jié),真正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尤其關注后20%學生的發(fā)展。

3.積極參加“疑難問題解決”暨精品百課“展示活動。

從“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呈現(xiàn)”切入,促進課堂教學的精細化建設,打造高效課堂。積極參加初中語文課改疑難問題研討“暨精品百課”展示活動;引導我校教師研究教材、研究設計、研磨教學、反思交流,學習有深度、有創(chuàng)新、有特色、有實效的課堂案例,不斷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水平。

4.以我校的“規(guī)范提升”行動為抓手,努力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規(guī)范,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實現(xiàn)城鄉(xiāng)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提升我校語文教師素質,培養(yǎng)一批我校的語文骨干教師。

5.積極參加初中語文學科教研基地活動,加強我校教研組與語文教師隊伍建設。

積極參加初中語文學科教研基地活動,整合優(yōu)質教育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基地學校的示范作用。切實指導我校教研組建設,促進教師全面發(fā)展。

6.依照“小文學家”培養(yǎng)計劃,繼續(xù)推進初中文學社聯(lián)盟建設,實施“初中生閱讀推廣計劃”。

做好小文學家評比各項工作。繼續(xù)進行初中生讀后感評比活動,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7.制定“古詩文誦讀”計劃,全面開展“古詩文誦讀”計劃,努力提升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

根據縣教育局文件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古詩文誦讀”計劃,在我校全面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努力提升我校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 教學調查的內容和方法

深入課堂,通過聽課、評課等途徑獲取相關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

三、 學科教學研究的課題

1. 初中語文有效作業(yè)設計策略與實踐

2. 初中古詩文研究

四、 烏牛二中語文組教研活動安排表

周次

日期

活動內容

活動地點

參加對象

預備周

8.27-9.2

始業(yè)教育

1

9.3-9.9

正式上課

2

9.10-9.16

省優(yōu)質課評比

縣教研組長會議

校本培訓

孤山中學

相關教師

教研組長

語文組教師

3

9.17-9.23

學區(qū)初中新教師調研

語文組

4

9.24-9.30

有效教學調研

市公布“精品百課“評比結果

縣七年級語文研討活動

?!爸腥A經典詩文朗誦”比賽

校本培訓

濟時中學

楓林中學

七年級教師

語文組教師

校團委、語文組

5

10.1-10.7

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放假

6

10.8-10.14

市質量問卷抽測

初中語文教師基本功比賽

葉仁玉、楊曉慧、楊璐璐七年級語文公開課

校本培訓

語文組教師

語文組

7

10.15-10.21

市初中文學社聯(lián)盟活動

市特級教師骨干教師大會(語文)

教學活動周(語文)

烏牛二中

文學社指導師

語文組

8

10.22—10.28

市初中語文學業(yè)考試質量分析會

中學“三小”培養(yǎng)活動

校本培訓

市九年級教師代表

語文組教師

9

10.29-11.4

縣初中語文學業(yè)考試質量分析會

縣學科教研基地活動

?!叭 痹u比

橋頭中學

實驗中學

九年級教師

相關教師

10

11.5-11.11

縣八年級研討活動

縣優(yōu)質課評比

校本培訓

體校

八年級教師

11

11.12-11.18

省優(yōu)質課評比

期中考

12

11.19-11.25

農村初中教學規(guī)范提升調研

縣讀后感評比

劉仁貴、鄭浙智、劉曉潑老師八年級語文公開課

校本培訓

語文組

語文組

13

11.26-12.2

農村初中教學規(guī)范提升中期展示活動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

烏牛二中

甌北學區(qū)全體教師

14

12.3-12.9

市讀后感評比

有效教學集體調研

校八年級語文質量合格監(jiān)測

校本培訓

朱涂中學

校教導處

15

12.10-12.16

市“疑難問題解決”暨精品百課“展示活動

期末試卷命題、審稿工作

金樂潔老師九年級語文公開課

市語文教師代表

語文組

16

12.17-12.23

縣八年級語文學業(yè)質量合格率模擬考試

17

12.24-12.30

縣古詩文誦讀比賽

學區(qū)四科競賽(語文)

校九年級語文教師

18

12.31-1.6

“迎元旦,教師聯(lián)歡會”

元旦放假

校團委、綜合組

19

1.7-1.13

學區(qū)常規(guī)檢查

各教研組

20

1.14-1.20

市八年級語文學業(yè)質量合格率監(jiān)測

縣新課改疑難問題解決暨學科基地學校活動

橋頭中學

21

1.21-1.27

期末考試

22

1.28-2.3

學期結束

第7篇:七年級語文課堂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幽默;學習興趣;平等和諧;個性品質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8-0123-01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幽默是語文老師教學思想、才華、個性和教學機智等的有力體現(xiàn),常常能使教學活動創(chuàng)造出絢爛無比的"煙花"。正如前蘇聯(lián)大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所言:"教師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因此,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需要語文教師通過教學幽默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進行全盤駕馭。教師運用詼諧、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能夠促使學生興趣高漲,教學氣氛和諧愉悅,語文課堂熠熠生輝,教學活動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在語文課上,教師適當援引一些幽默詼諧的故事,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典故、趣聞、軼事、笑話等,都是極好的素材。譬如:我在教學前在黑板上畫了一幅漫畫,漫畫的一邊畫有一根香飄四溢的火腿腸,另一邊則畫有只剩下大頭的大肥豬。學生欣賞了這幅漫畫之后,首先發(fā)呆,爾后笑聲此起彼伏。我順水推舟地說道:"同學們看看這頭豬面對香噴噴的火腿腸可謂垂涎三尺,盡管它的軀體已經做成了火腿腸。試問大家知道這是什么效應?"學生異口同聲答道:"廣告效應。"學生很快地在一種輕松歡快的課堂氣氛中進入新的學習內容,瞬間激發(fā)了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由此可見,扣人心弦的故事傳說,意味深長的經典寓言,捧腹大笑的笑話,都可以使學生全神貫注,學習興趣空前高漲。不但激活了課堂氣氛,而且有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促進師生關系的平等和諧

"幽默可以使語文學習化難為易,課堂氣氛和諧融洽,師生心靈對接溝通。"于永正先生如是說。確實如此,教學幽默可以緩解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緊張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之相處平等和諧,為圓滿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添磚加瓦。因此,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和諧、融洽的關系是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記得在上七年級新生第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候,我做了這樣的自我介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的體型,能用積累的一些語文詞匯來形象概括嗎?"發(fā)現(xiàn)學生個個害羞,我就接著說下去:"我相信同學們都知道,例如身材魁梧、人高馬大、心寬體胖……大家喜歡心寬體胖的語文老師引領你們遨游語文的大海嗎?""喜歡!"頓時,整個教室像炸開了鍋。這樣很快消除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生疏的隔膜,使學生在笑語中接納了新的語文老師,塑造了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3.使用幽默性和啟發(fā)性強的教學語言

毋庸置疑,良好的教學幽默,對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聰明才智等諸多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假如把語文課堂比作一道美味佳肴,那么教學幽默就是五味俱全的調味料。只要適當播撒,就肯定能夠讓這盤菜香氣四溢,回味無窮。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依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情緒表現(xiàn),有的放矢地使用一些幽默趣味的教學語言。比如:在教學《孫權勸學》一課的時候,我首先板書題目,故意把"孫權"兩個字寫得磚頭般大,把"勸學"二字寫得豆粒般小,惹得學生個個忍俊不禁。我立馬打開話匣子:"同學們的笑容多么燦爛!請告訴我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同學們異口同聲地笑答:"孫權!"我繼續(xù)導入情境:"老師為什么把孫權二字寫得那么大?"有的說孫權是三國時候的皇帝;有的說孫權是歷史名人;有的說孫權善于教育下屬……教師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別具匠心地把字體大小和新知識糅合在一起,引發(fā)對文言文主人公的初步認識,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愉快地領悟新知。所以,教師運用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不但化解了學生學習的緊張感和疲倦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而且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牢固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主題思想。

4.激活課堂教學氣氛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在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作用下,才思敏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迅速,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教學幽默具有很強的情緒感召力,能夠積極有效地激活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身心愉悅,情緒高漲。語文教師打造這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既能夠讓學生受到教師良好情緒的熏陶,又能夠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往更加和諧,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如果一開始課堂氣氛沉悶,教師缺乏"精氣神",學生萎靡不振,活像一潭死水。那么,教學幽默就是最好的催化劑,它能夠迅速有效地擺脫這種困境,從而使后續(xù)的課堂氛圍空前活躍起來,最終順利圓滿地完成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5.助推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列寧曾經說過:"幽默是一種優(yōu)美、健康的精神品質。"因此,幽默是一個人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是一個人完美情操以及崇高人格的具體表現(xiàn)。一個具有幽默感的人,能夠經常發(fā)現(xiàn)事物有趣味的地方,并且善于欣賞豐富多彩的生活帶來的藝術美,進而培養(yǎng)自己獨一無二的人格魅力和幽默風趣的為人處世態(tài)度。幽默的人具有高度的親和力,使他身邊的人也能夠被活躍快樂的氣氛潛移默化、魅力四射。由此可見,如果學生遭遇學習挫折及生活困境時,教師及時利用教學幽默"對癥下藥",就能夠幫助學生擺脫困境,戰(zhàn)勝挫折,改變態(tài)度,善待人生。有效的教學幽默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胸懷寬廣、積極進取的品格,而且塑造了學生幽默的個性品質,開發(fā)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毫無疑問,一節(jié)幽默詼諧的語文課,需要教師具備淵博的知識,更需要教師擁有高超的技巧。語文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探索教學幽默的方法,才能使課堂教學五彩繽紛。

綜上所述,幽默、風趣的語文教學,有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溝通師生的情感,彰顯教師的才華魅力,以致于達到教書育人的終極目的。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初中語文教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滲透幽默元素,就可以讓初中語文課堂亮點紛呈、活力綻放。參考文獻:

[1]赫伯,特魯:《幽默的力量》,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第8篇:七年級語文課堂范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場所。初中語文教學要求老師必須充分利用課堂,適當引導學生,運用多元化、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體會到語文的樂趣。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可以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融入課文情境,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1 視頻演示法――課本內容具體化

語文的語言是非常生動、形象、傳神的,所以在進行語文學習時,必須要靈活、靈動。學生如果只是單純依靠記憶去機械地學習,是不可能體會到語言的優(yōu)美,感受到語文的樂趣,進入語文的意境中去的。例如,為了避免作文教學的枯燥無味、言之無物、情感空乏,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材料。學生能夠在播放的相關視頻材料中形成直觀感受,感悟生動形象的語文知識,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語文體驗。通過有聲有色的視頻材料,將課本上的語文生動形象地擺放到學生面前。再如:文本教學,下面通過七年級上冊《三峽》這篇文章來談談視頻材料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師單純通過課本對這篇文章進行講述,那么會讓學生感到很乏味。但是將三峽的一些視頻材料放到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結合課本觀看視頻材料,那么學生會對三峽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語文教學中,很多課文都能通過視頻輔助進行教學,例如,人物篇、風景篇等。通過視頻的演示,會使課本內容具體化,會讓課堂豐富多彩,充滿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2 游戲活躍法――課堂學習趣味化

初中生的視野比較開闊,思維比較活躍,但還沒有完全擺脫天真、幼稚的本性。結合這一年齡特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改變一些方法,例如,根據課堂的內容設置一些游戲活動,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豐富課堂內容,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思維。所以,在課堂上安排一些合理的游戲活動,對提高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意義非凡。下面通過具體的文章進行分析:教師在組織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教學時,課堂上可以通過開設游戲的形式對其進行講解,讓全體學生都能參加到游戲中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可以開設動物接龍形式的游戲,組織學生進行動物名字的接龍,但是所接的動物名字不能涉及本單元所有課文中出現(xiàn)的名字,如果在游戲時,有的學生出現(xiàn)錯誤,其他人可以對其進行適當?shù)膽土P。課堂上運用游戲進行輔助教學,可以使課堂充滿樂趣,學生更有情趣在課堂上學習。但要求教師事先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的教學機智和課堂組織的把控能力,運用有度,適時調控,不能讓學生一直處于游戲狀態(tài),也要在關鍵時候能專心學習。

3角色投入法――課本人物形象化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將要講述的文章中的角色進行合理的扮演,把某個人物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方法就是角色投入法。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夠對文章中的人物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讓其扮演人物進行表演,通過課堂上人物形象的再現(xiàn)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對人物形象的把握。角色投入法對于小說單元的教學有著很大的意義。下面以九年級上冊《我的叔叔于勒》為例進行分析,概述角色投入法對語文教學的重大意義。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對菲利普夫婦、“我”以及于勒這些人物進行分析,初步了解其性格特點,然后在課堂教學時組織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再讓學生自我總結,其他學生評價。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瞬間把課堂氛圍提升一個高度,順利地把要講述的內容牽引出來,在輕松的氛圍中引導學生學習。

4學生授課法――增加課堂的親切感

第9篇:七年級語文課堂范文

關鍵詞: 語文課堂; 現(xiàn)代病; 創(chuàng)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2)02-0140-01

一、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虛化

新課程來了,教學的理念變了。由于個人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不同,對新的教學理念所作出的解說和詮釋也不同。在教學目標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有人認為,教學是課程的創(chuàng)生與開發(fā)的過程,既然是生成的,就不能再有預設的教學目標。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往往會演繹類似如下案例的教學行為:

【案例1】《諾曼底號遇難記》(蘇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

1.觀看《泰坦尼克號》電影片段,教師讓學生描述影片的場景并問學生,假如處于這種場景,你的心靈感受如何。

2.教師要求學生輕聲朗讀課文,然后連問十幾個問題,讓學生找出有關情節(jié)、人物的句子和詞語。

3.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又問了十幾個問題,找出表現(xiàn)船長“鎮(zhèn)定自若”的詞語和句子,并分析船長的高大形象和精神,完成板書。

4.教師范讀,學生齊讀,全體起立讀描寫船長以身殉職的最后4個小節(jié),然后每人對船長說一句話。

5.教師聲情并茂的結束語。

這堂課由于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成了一堆無序的朗讀活動簡單連接和疊加,表面上非常熱鬧,實際上學生無須動腦,造成了學習內容亂,學習質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在教學目標上陷入行為誤區(qū)的,不僅僅是教學目標的缺失,起碼還有兩種情況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且看以下兩個案例:

【案例2】《叫三聲夸克》(蘇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

1.了解本文的說明對象和總特征;

2.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3.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4.體會本文樸實、準確的語言特點。

這里的問題是目標單一,只偏重于認知領域。但即便是認知領域,定位也不準確,直接導致在課堂教學中用說明文的知識來職介課文,同時也失之過泛,幾乎什么說明文都可套用,沒能明示出本篇課文的特有的學習目標,在陳述上則籠統(tǒng)模糊,學生不知學什么、怎樣學。

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課程專家崔允認為,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一,教師缺乏目標意識,不知道課為什么要“活”,只有當過程的“活”是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目標時,這種“活”才有意義,否則只是一種“課堂秀”,而不是課堂教學,其結果只能是“課堂熱熱鬧鬧,學生頭腦空空”。其二,錯把學習方式的變化當作課改的唯一目標。盡管變革學習方式本身有時就是目的,如研究性學習,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習方式都是目的,方式本質上還是手段,是為目標服務的。其三,教師在培養(yǎng)與訓練階段學習最多的是內容分析,而不是課程標準與教學目標的研究。因此,在還沒有弄清“為什么教”或者“教之后,學生到底得到什么”之前,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所謂的內容分析活者活動設計上,在教學中自然很容易走偏方向。

二、熱衷于煩瑣分析,人為地將易于理解的教材艱澀化

這些年,中學語文教學頗為崇尚對文章的層次分析,直至對原來無深意的字句硬是挖掘出微言大義,把本不難理解的教材分析成“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麻。似乎非如此則不見功夫。這里試舉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紫藤蘿瀑布》一段為例。該段有一句“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在嚷嚷。”由于這段話很平實、明白,沒有生字,教師只需讓學生明白開花讓他有興奮的感覺,然后讓學生通過朗讀把這種驚喜傳達出來即可,不必作過多的分析。但若照時下繁瑣分析的套路,這句話分析至少得分四個步驟進行:一曰:“濃縮”,即要求學生把這句話的主要詞語“濃縮”出來。二曰:“類比、逆向思考”,即要求學生“類比”出“笑”和“嚷”的區(qū)別,并據此作莫名的“逆向思考”。三曰:“剖切”,及要求學生將這句話“剖切”成上半句和下半句。四曰:“聚斂”,即要求學生對已經被“剖切”的兩部分再找“閃光點”,如還有哪些行為表現(xiàn)能體現(xiàn)這種心情,并以此為所謂的“閃光窗口”,“輻射”開去,從而在心中“泛起”所謂的“一波漣漪”。據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繁瑣分析是怎樣認為地把平實的語句變成艱澀。這樣的分析,咋看起來教法是“創(chuàng)新”的,課堂十分熱鬧,但仔細審視,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華而不實?!澳嫦颉?、“閃光”、“輻射”,不僅無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會把學生的思路搞亂,既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有使學生望文生畏。脫離實際的“創(chuàng)新”,人為地制造深奧,這不是教法的改革,而是浮躁的表現(xiàn)。

三、認為多媒體教學就等同于現(xiàn)代化教學

有許多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喜歡不加選擇地使用多媒體,以為這才是現(xiàn)代化教育,這才是新的語文課程改革。有些人上語文課,往往把有關作家的簡介、寫作背景等文字資料制成幻燈片,放映到屏幕上。一般說來,這些資料文字比較多,密密麻麻,坐在后面的學生往往看不清楚;有的把音像手段運用于語文課堂,可如果音量控制不當就會成為干擾因素;有的教師教學有關名山大川、花木鳥獸的課文,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制作、放映相關的多媒體課件,這些課件雖然讓人耳目一新,一時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聽沖擊,引起多感官的興奮刺激,但其占用的課堂時間,遠遠超過學生對文本解讀或運思動筆的時間。在許多“觀摩課”上,學生看看錄像、聽聽音樂、談談感想,似乎“有聲有色”,熱熱鬧鬧,卻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課”;有的課件只是讓書本搬家,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有的只是“繡花枕頭稻草芯”,多媒體課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網絡功能的優(yōu)勢得不到體現(xiàn);有的教師授課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學生瞪著眼睛看,教師圍著電腦轉”的現(xiàn)象。如果這樣,則同樣是滿堂灌,是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進行落后的語文教學。

四、由知識的“滿堂灌”走向形式上的“滿堂問”

在課改實驗中,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式的課堂教學現(xiàn)象已不存在,遺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種典型的“滿堂問”式的教學。在這種“滿堂問”的支配下,教師在課堂上連續(xù)提問,或是非問、或選擇問、或填空問、或自問自答,學生則習慣性的舉手,倉促地回答問題,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也只做簡單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補充講解,再提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