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調查概念范文

社會調查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調查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調查概念

第1篇:社會調查概念范文

    一、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的概念、作用、產生依據

    (一)概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是少年司法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指由一些具有心理學、醫(yī)學、精神病學、社會學、教育學、人類學等專門知識,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具有豐富未成年人工作經驗的調查者,對與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相關的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然后基于其專業(yè)知識和經驗,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未成年人進行客觀、全面、綜合、公正的評價,并對造成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險性和社會危險性進行科學的、深層次的、專業(yè)的分析判斷,然后提出處理意見,做出專業(yè)的書面意見報告,為法官對未成年被告人定罪量刑時考慮從輕、減輕處罰提供法律依據。

    (二)產生依據:未成年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產生的依據是2001年4月12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中:“開庭審理前,控辯雙方可以分別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以及實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情況進行調查,并制作書面材料提交合議庭。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關社會團體組織就上述情況進行調查或者自行調查。”這就是我國未成年被告人個體情況社會調查報告制度。 對未成年被告人情況社會調查的主體有公訴人、辯護人、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委托的社會團體組織。

    (三)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guī)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边@一規(guī)定為未成年人犯罪定罪量刑提供了法律依據。我國對未成年人犯罪實施刑罰,一向貫徹“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未成年被告人個體情況社會調查報告,對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以及實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情況進行的全面調查,為參與審理的法官考量未成年被告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因而對其適用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提供了依據。因此,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判過程中實行“社會調查報告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當前社會調查報告制度存在的缺陷之處

    (一)社會調查的主體

    關于社會調查的主體,依照最高法院出臺的《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一條“開庭審理前,控辯雙方可以分別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以及實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情況進行調查,并制作書面材料提交合議庭。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關社會團體組織就上述情況進行調查或自行進行調查”的規(guī)定,由于是“可以”,而非“應當”,故從立法的角度,控辯雙方、審判機關、以及受審判機關委托的社會團體組織。均可以成為社會調查的主體。歸納起來大致有三種形式,1、由控方或者辯方以訪談的形式,形成規(guī)范性的社會調查報告。2、由審判機關以問卷式或訪談形式,形成問卷調查表。3、建立一支特邀社會調查員隊伍,這些社會調查員由熟悉青少年特點,熱心青少年幫教工作的社會人士組成。而在司法實踐中,由于法律規(guī)定的不確定性,導致這項工作開展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從法院執(zhí)行社會調查制度的情況看,開始這項工作是由法官自行調查,形成書面材料,隨著97年刑事訴訟法的生效執(zhí)行,法官居中裁判規(guī)則的確立,開始改變以前單純由法官調查的情況,同時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通過法院與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協作,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由該機構完成其接受的援助案件社會調查報告,在開庭前或庭審中將報告提交給法官予以參考。如果案件被告人自己聘請了律師,這項工作就由律師去完成。實踐中社會調查報告完成的情況比較好。但是這樣做畢竟只是辯護方的調查報告,其內容具有局限性和不客觀性。而檢察機關對社會調查的工作,認為是其檢察工作之外的工作內容,態(tài)度消極。即使對未成年被告人的情況了解也是在審查起訴時通過案件了解的情況,很片面且不詳細。

    筆者認為,在社會調查主體的確定上,上述幾種做法都符合《若干規(guī)定》,都是合法的。但在司法實踐和實際操作中,存在著各種實際問題:(1)對公訴人作為社會調查主體,因最高人民檢察院沒有作相關的司法解釋,所以公訴機關認為該社會調查報告制度不是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必經程序,因此不屬于其工作職責范圍,實際司法實踐中,公訴人做社會調查的也寥寥無幾。(2)辯護人擔任社會調查主體,是目前在司法界適用較多的。這對保護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辯護人提供的社會調查報告,在內容上大多存在著“報喜不報憂”的問題,只調查對未成年被告人定罪量刑有利的事實和情節(jié),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對該未成年被告人不利的一面,不能客觀全面地反映被調查主體的真實情況。(3)由主審法官本人擔任社會調查主體,這不僅與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控辯式訴訟方式相悖,而且容易產生“先入為主”、“先定后審”等問題。(4)法院委托的社會團體組織。由于《若干規(guī)定》對此規(guī)定得比較原則,使實際工作中,人民法院應該委托哪一社會團體組織、對調查人員的要求、經費的承擔以及調查后如何在庭審中出示,均未做具體規(guī)定,所以在司法實踐中采用此種方式的很少。

    (二)社會調查報告在未成年刑事案件中的地位,法律沒有給予確定,由此導致其在司法實踐中可有可無。

    社會調查報告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意義已經闡述,不再贅述。一個未成年刑事案件中,有無社會調查報告對未成年被告人的量刑應是有著非常大的區(qū)別,司法實踐中,其效力沒有得到法律的認可,故實施的情況并不理想。社會調查作為一種制度在法院并未在實踐中認真履行,而且對社會調查報告沒有作相應規(guī)定,加上缺乏制度進行監(jiān)督,既然社會調查報告并不是程序之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實施情況不好。既然社會調查報告的性質沒有確定,由此也導致在司法實踐中顯得可有可無。

    (三)社會調查報告在庭審程序中處于何種環(huán)節(jié),對社會調查報告能否作為證據使用,是否應該在庭審中予以展示,法律沒有規(guī)定,導致社會調查報告在庭審中以和種方式出現、怎樣展示,控辯審三方均感困惑。存有爭議:

    1、對社會調查報告能否作為證據使用主要有兩種觀點:(1)社會調查報告不能作為刑事證據。理由是: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只是對未成年被告人在案發(fā)前的日常生活、學習表現、家庭情況、社會交往和成長經歷的調查,與其犯罪事實是否存在、是否有罪、罪責輕重等均無關,因此不能把調查報告作為刑事證據使用,而只能作為法庭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量刑時的一種參考。因此其不能在法庭舉證、質證階段出示。

    從證據的概念來看,調查報告不符合證據的范疇。證據必須是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并與案件事實本身存在客觀必然的聯系。然而社會調查報告只是對涉罪未成年人性格特點、家庭環(huán)境、社會交往、成長經歷等進行的綜合評定,并非能夠證明案件事實,與案件事實之間并不存在客觀的、必然的聯系。

    從證據的本質特征來看,調查報告不完全符合證據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的特點。司法實踐中,在對未成年人的成長環(huán)境、社會交往進行調查時,會涉及相關社會關系人對其的看法和評價,辦案人員收集未成年人性格特點、家庭情況、成長經歷以及犯罪前后的表現后,還要形成自身觀點,出具最終報告,這些評價顯然具有相當強的主觀性。調查報告只是與其犯罪的成因有一定聯系,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成年人的犯罪動機和主觀惡性,對證明案件事實沒有實質意義。

    從證據形式來看,調查報告并不屬于刑訴法規(guī)定的八種法定證據形式之一。

    鑒于此,筆者認為社會調查報告不屬于證據的范疇,不能作為證據在法庭中質證,其性質應屬于品格證據。但隨著調查報告在實際案件中的廣泛運用,其性質也越來越接近證據的范疇,為此,法律應進一步加強對社會調查制度的規(guī)范。

    (2)社會調查報告可以作為刑事證據。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對未成年罪犯量刑應當依照刑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并充分考慮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因素?!币虼松鐣{查報告作為對未成年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的調查,只要符合刑事訴訟法有關證據規(guī)定,應該是具備證據效力的。可以在法庭舉證、質證階段出示。

    2、社會調查報告在庭審程序中處于何種環(huán)節(jié),是否應該在庭審中予以展示,筆者認為,對社會調查報告,是否具有證據性質以及在刑事訴訟庭審中的哪一階段出示,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社會調查報告中,附有未成年被告人以往學習、工作等表現,如在學校的“三好”學生獎狀、工作單位等頒發(fā)的先進個人等證書、所在學校或居住地的村委會、居委會出具的以往表現的證明,只要符合刑訴法證據的相關規(guī)定,就可以作為刑事證據(書證),在法庭舉證、質證階段出示;對社會調查報告,只是辯護人通過對未成年人成長經歷的調查,自己書寫形成的調查報告,筆者認為此種調查報告,不能作為證據,只能作為量刑的參考??稍诜ㄍマq論階段,作為辯護意見的依據,與辯護詞一并宣讀。

第2篇:社會調查概念范文

論文摘要 社會調查制度通過調查未成年人的個性特征、一貫表現、成長經歷等現實情況,分析其走向犯罪道路的各種因素,考察其人身危險性,并進而尋求對未成年罪犯的最有利于其回歸社會的處理方式。在我國健全與完善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對減少刑事司法程序對未成人的負面影響,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論文關鍵詞 未成年人 社會調查 刑事案件

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長、能否在違法犯罪后獲得有效矯正,不僅關系到個人前途榮辱,更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民族的興旺發(fā)達。未成年人由于心智發(fā)育尚不健全,更易被不良環(huán)境和社會習氣所影響,從而引發(fā)違法犯罪問題;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其心智也更具有可塑性,便于通過教育改造使其重新回歸社會。在刑事訴訟中,對犯罪未成年人的改造、教育、保護更應該細致、完善,在法治發(fā)展歷程中,刑事訴訟中的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以下簡稱社會調查制度)由于在維護刑事訴訟中未成年人權益、對其進行科學改造過程中的突出作用,逐漸獲得理論和實務界的廣泛認可,社會調查已成為保護未成年人相關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已在法治發(fā)達國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廣泛應用。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的概念

(一)含義

社會調查是指在未成年人刑事訴訟中,通過走訪,深入了解未成年罪犯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誘使其犯罪的主客觀因素,在必要時,還可以通過心理矯治對未成年罪犯進行心理引導和心理測試,以期對未成年罪犯的品格和成長、改造環(huán)境做出科學的分析,使公、檢、法機關能夠在刑事訴訟程序中對犯罪未成年人選擇恰當的處理方式。

(二)社會調查的內容

社會調查報告并非越完備越好,限于社會調查員的精力和調查的必要性,社會調查并非要對未成年人的一切成長環(huán)節(jié)都做非常詳細調查,社會調查的重點,應當是:對未成年罪犯犯罪產生重大影響的各種因素;未成年罪犯的個性特點及矯治現實可能性;未成年再社會化的條件,包括:(1)身心狀況。如健康狀態(tài)、心理發(fā)育、智力程度等。案發(fā)前的身份和社會經濟地位,如是否為學生,有無輟學、流浪等情況。(2)性格及不良習性。包括個人性格、興趣愛好、社會交往等情況。特別要考察有無小偷小摸、迷戀網絡游戲、酗酒、打架、欺壓他人等不良嗜好,閱讀不良讀物、瀏覽不健康網站等。(3)學校表現或工作表現。包括在校學習、表現情況,學校教育管理是否得體,學校周邊環(huán)境。如已參加工作,則重點考察其工作期間工作表現、同事之間人際關系、工廠附近環(huán)境秩序等。(4)家庭成員構成,父母是否健在,家庭關系和睦與否,家庭是否完整。(5)居住地社會環(huán)境及鄰里關系,如鄰里關系正常與否、鄰里評價等。

社會調查制度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已經試行多年,各地司法機關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摸索工作,新刑事訴訟法 中也第一次對這一制度予以明確規(guī)定,在隨后出臺的相關司法解釋中對其給予了進一步細化。但作為一項訴訟制度,新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社會調查制度的規(guī)定仍有不完善之處。制度制定如何,直接影響其司法實踐的效果,制度的缺失之處必然影響其規(guī)范社會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對社會調查制度進行探討,明細問題所在,提出完善建議。

二、我國社會調查制度的缺陷

在我國由于新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簡單,社會調查制度并不完備,其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一)社會調查制度設置不合理

我國刑事訴訟法將社會調查作為一項可選擇程序規(guī)定,這極有可能造成在司法實踐中,各地司法機關不愿花費人力物力進行社會調查,有多少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會進行社會調查是一大問題。在新刑事訴訟法實施以前各地進行的試點中,調查模式各不相同,調查員的選定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調查報告的質量難以實現調查制度設計的初衷。

(二)異地調查缺失

進行社會調查的試點地區(qū),針對的對象都是具有本地戶籍的未成年人被告人,而在戶籍不在犯罪地的未成年被告人,鮮有開展相關調查。例如北京市法院每年審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外地戶籍的未成年人已經占到未成年被告人總數的75%左右,但對外地戶籍未成年罪犯的調查工作除海淀區(qū)人民法院以外,基本未開展。 公平正義是刑事司法追求的目標之一,由于社會調查報告可能成為對未成年人定罪量刑的重要輔助資料,因而這一現狀將會間接產生對本地戶籍和外地戶籍未成年罪犯在逮捕、量刑方面的不平衡。在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日益引起民眾廣泛關注的情況下,異地調查制度的缺失難免引起民眾對未成年司法公正的正確認識。

(三)調查員業(yè)余化

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將可以進行社會調查的主體規(guī)定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共青團、婦聯等單位和團體,調查主體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在各地的社會調查試點中,各地進行試點的司法機關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了不同的摸索,調查主體比較混亂,如律師、學生志愿者、教師、公益機構、青少年保護委員會、專職的社會調查員在各地的社會調查中都發(fā)揮著作用。除專設社會調查員外,其他社會組織的成員自身法律素養(yǎng)如何難以保證,調查能力也因人而異,且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無法全身心投入到社會調查中。社會調查工作內容多、條件辛苦,這要求調查員應具有較高的自身修養(yǎng),除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外,還應具備一定的未成年人心理教育經驗、掌握統(tǒng)計調查所需的基本能力?,F階段,我國社會調查主體還難以達到這樣的要求。亟需建立高素質的調查員隊伍,實現調查主體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

三、我國社會調查制度的完善

(一)明確社會調查為必經程序

現階段,將社會調查規(guī)定為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的必經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訴訟成本,降低訴訟效率,但與順利改造犯罪未成年人相比,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現有人力物力財力能夠承受這樣的“額外負擔”。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否啟動社會調查由案件承辦人或承辦機關決定,這不利于對未成年罪犯的平等保護。而許多國家將社會調查作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處理的必經性前置程序,在社會調查的基礎上全面考察未成年罪犯的人身危險性和幫教條件。因此,建議將社會調查制度確立為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的必經程序,以完善未成年人刑事訴訟保護程序,全面維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二)社會調查主體專業(yè)化

在我國社會調查主體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這樣規(guī)定雖有利于社會調查的開展,但是缺陷亦很明顯:一方面,控辯雙方基于各自訴訟職能,各自進行的調查難免有失偏頗,難以保證客觀和全面;另一方面,委托其他社會團體調查,雖可避免上述立場問題,但社會團體成員本身有自己的工作職責,社會調查只能是在不影響其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進行,難以全身心投入調查工作,勢必影響調查工作的全面開展,且調查人員的法律素養(yǎng)、調查能力、調查積極性都無法得到可靠保證。調查工作難以做到專業(yè)、精準,調查報告難以保證客觀性。基于此,可借鑒國外社會調查員專職化的經驗,在法院內部,獨立于審判法官,設立專職社會調查員。社會調查員實行和法官一樣的選撥、任免制度,并且定期進行專業(yè)技能提升培訓,不斷提高調查員的社會調查能力。

(三)規(guī)范社會調查程序

社會調查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為處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參考,讓不必進入刑事審判程序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通過其他途徑得以處理,如撤銷案件、不起訴、暫緩起訴。為了充分發(fā)揮社會調查的這一功能,應將社會調查的啟動時間提前到偵查階段,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同時,應通知法院指派調查員進行調查,社會調查和偵查同步進行,各有側重。調查員將調查報告及時提交偵查機關,以便及時準確判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險性,以決定是否提請逮捕、是否起訴、是否暫緩起訴、量刑時參考等。

社會調查員接到調查任務后,應當立即著手進行調查。如果通過實地調查難以判斷犯罪未成年人人身危險性或人格特性的,可以采用心理測試、精神鑒定等方法進行測試,并結合實地調查資料,制作出嚴謹的社會調查報告。此外,在建立外地戶籍未成年犯罪人的社會調查過程中,可采用委托犯罪未成年人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法院來進行異地調查工作的方式,既節(jié)約調查成本又可提高調查質量。

日本《少年法》規(guī)定,在調查、審判的全過程,法官要與調查官保持充分的聯絡,借此監(jiān)督調查活動的不當之處,保障法律正當程序的要求。 為了保證社會調查報告的真實性,節(jié)約調查力量,調查員的調查活動應接受檢察院的監(jiān)督,如果調查員存在失職、瀆職等行為時,檢察機關應及時給予指導、糾正,構成違法犯罪的應及時給予相應的紀律或刑事處分。對調查員,應當參照刑事訴訟法,實行回避制度,以保證調查報告的真實性。

(四)規(guī)范社會調查報告的使用

第3篇:社會調查概念范文

【關鍵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在構建和諧社會和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中,正確把握不斷變化發(fā)展的世界,及時掌握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社會信息,科學認識和分析社會現象十分重要,為此,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及其必要。社會調查是人們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的運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關調查對象(社會事實,現象及其規(guī)律)的信息資料,并作出描述、解釋和對策等的社會認識活動。開設《社會調查方法》課程能幫助學生學習掌握社會調查的理論和方法,有效提高在社會科學研究及社會工作其他領域中收集、分析、整理各種資料的科學性和效率。 本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知識性、實用性。以往課程教學中由于受教學理念和教學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存在重理論、重講述、輕實踐的現象。《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fā)明和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是實踐育人的有效載體。各高校要把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與組織課堂教學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與專業(yè)學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結合起來”。因此,按照教育部要求以及適應新形勢變化的需要,開展《社會調查方法》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創(chuàng)新以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極其重要。

一、《社會調查方法》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社會調查方法》課程是許多院校社會工作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同時也是筆者所在高校行政管理專業(yè)、法學專業(y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一門選修課。我們通過實地發(fā)放和網上發(fā)放的方式對學習過該課程的同學以及承擔過該課程的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隨機分布于吉林、遼寧、北京、四川、云南等省高校,回收問卷150份,有效問卷136份。

(一)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方面

在教學過程中,能使學生掌握社會調查的基本原理與原則、基本概念與方法,選題、研究設計、撰寫調查報告等理論知識和內容。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9%的學生認為開設《社會調查方法》課程“有很強的現實意義”;90%的學生認為“學習《社會調查方法》課程有很大的收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學生自主參與研究,學生能較系統(tǒng)地學習有關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為實際社會調研打下了基礎, 但卻未能充分體現出該課程所應具有實踐性的特點。

(二)教學形式方面

通過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以講授為主,先進行理論講授,后進行實踐,實踐往往限定在校內,或者網上調查及收集資料。長期以來,以教師主講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方式,課堂上學生只顧聽和忙著記筆記,缺乏課上的吸收理解及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參與程度比較低,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氛圍較為沉悶;這種方法有利于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但是不便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講解與實踐操作未能很好的結合。問卷調查中,在你曾經學習的《社會調查方法》課程教學組織方式上,排在前面的依次是講授、案例學習、討論;但是討論中,學生主動發(fā)言的少,氣氛不踴躍,師生互動少;有在課程講授同步進行課外實踐的僅僅有9%;學生在選擇喜歡的教學組織方式上排在前面的依次是課外實踐、案例學習、討論;學生們更希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減少理論課程,增加實踐課程;希望教師與同學之間進行較多的互動,建立積極的課堂氛圍:增強課堂知識趣味性。

(三)考試形式方面

收到的調查問卷中,本課程是必修課的專業(yè),90%以上要求通過閉卷考試的形式來考核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檢驗教師的教學質量;有的學校雖然在人才方案上注明由老師確定考試形式,但是90%以上采取了閉卷考試的方式;本課程是選修課的專業(yè),95%的學校不限制考核方式,閉卷考核和課程論文形式由任課教師自行選擇,95%的老師采取要求寫調查報告、以課程論文的形式作為結業(yè)考試形式;但是學生寫的調查報告大多數是文獻查詢的資料整理完成,極少是社會實踐活動后的真實反映;教師反映這些考核方式基本能反映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收獲,但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缺乏準確性。

總體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缺乏實際解決問題的操作技能,還沒有完全實現理論性和應用型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的目的,還有一定距離。

二、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

(一)“主體―客體”為主的師生關系

當前,教學活動中還沒有擺脫“教育者中心”、“受教育者中心論”和“互為主客體論”,局限于用“主體―客體”范疇來界定師生關系,這種情況也存在于《社會調查方法》課程的師生關系中。教師往往以教育者的角色自居,自認為是傳播知識的主題,學生僅僅受接受知識信息的受體,“講與聽”的教學模式,自然導致,“演員”與“觀眾”的師生關系;盡管教師在教學的“舞臺”上,非常認真的講課,努力扮演稱職的“教師角色”;但是,無法實現師生關系的優(yōu)化與和諧,不利于構建良性的師生關系,學生成了等待被灌輸的、能力缺失的客體,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育對人的塑造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和體現。

(二)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否

隨著社會快速變遷,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也隨著變化,高校教與學的環(huán)境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學生在社會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在網絡技術和信息傳播的多樣化影響下,日益游離在課堂、網絡與社會之間,一些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受到前所沒有的沖擊。

(三)理論內容與實際操作的結合

《社會調查方法》課程本身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理論內容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掌握社會調查的知識和具體調查研究方法、增強實際工作的經驗,以及為將來進行科學研究和參加社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課程的講授中,由于學校各專業(yè)實習、社會實踐的時間安排與課程很少能達到一致的,加之考慮到學生參與社會調查的人身安全等問題,許多學校在人才方案上設置了課程同步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但是,卻不能按要求完成相應的學時量和調研目標。這樣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緊密性就不強,直接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也影響了教學效果。

(四)教師自身素質

由于部份教師自身素質不過關,教學觀念落后 ,不精通網絡媒體技術;理論功底薄弱和教學經驗的欠缺,這就使得教學中,在教學深度、難度、廣度等方面受到限制;有的教師科研能力不強,在設置調查課題方面,不能把握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或者不能設置學生利用現有的教學環(huán)境和社會資源能夠獲取豐富信息的課題,從而導致調查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不容易有序、有效地展開。

三、構建“雙主體兩翼一強化一結合”教學模式及實施途徑

在社會調查理論的基礎上,構建一套強化社會調查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的“雙主體兩翼一強化一結合”的教學模式?!半p主體兩翼一強化一結合”教學模式中的“雙主體”就是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傳授理論知識、方法和技巧的主體,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積極主動進行知識的吸收、應用的主體;“一強化”就是加強實踐教學力度;“兩翼”分別是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在左翼的引導下,將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調查技能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推廣到右翼的實踐活動中去,并在活動中檢驗學習的效果。學生只有在理論與實踐的左翼與右翼的共同推動下,才能暢游在社會調查方法課程的知識汲取和社會實踐調查的領域中。“一結合”就是實踐教學和科研相結合。

(一)確立師生的“雙主體”關系

教師和學生都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二者構成了主體――主體的關系;引入社會工作理念,堅持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其個性的發(fā)展,接納學生、教師由“主宰”向“主導”轉變, 學生不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要主動地建構信息的主體,學生由被動的聽眾、觀眾、轉變?yōu)閰⑴c課堂討論、發(fā)表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的觀點,成為積極進行課堂互動的參與者;轉變?yōu)檫\用社會調查方法開展社會調查活動的調查主體;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有價值感和實踐意義。

(二)突出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社會調查方法》課程的性質以及培養(yǎng)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要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根據教育部精神要求“各高校要結合專業(yè)特點和人才培養(yǎng)要求,分類制訂實踐教學標準,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人文社會科學類本科專業(yè)不少于總學分(學時)的15%、理工農醫(yī)類本科專業(yè)不少于25%、師范類學生教育實踐不少于一個學期……”各高校要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比重;在教學中加強實踐教學的力度,例如根據課程的內容,在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問卷法等知識講解后,要安排學生進行社會調查,開展有針對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縝密的安排、調查前的聯系工作、開展學生安全教育、必要時購買學生安全保險、檢查學生的社會調查進展、指導學生正確運用調查方法和技巧、解決臨時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師生交流和調查總結;學生在調查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在課堂學習的調查方法和具體實務技巧、并運用社會工作等專業(yè)課程中學到的溝通、傾聽、觀察等技巧,開展社會調查;在調查中還要注意社會調查的倫理準則等等。調查結束后,將調查的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最終形成調查報告。

(三)課堂教學手段多樣化

在認真講授社會調查基本理論知識、方法、技巧的基礎上,本著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思想,教師要避免“一言堂”;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增加問題研討、教師和學生角色互換教學活動及實驗室模擬的方式,學生可結合課程進度,對于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學習體會和調查研究方案設計、問卷設計與學生和教師交流、開展研討活動;根據設計的課題開展個案調查、集體訪談、實驗法應用等模擬訓練活動;嘗試網絡教學與研討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

(四)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

強化社會實踐的重要途徑就是將科研活動引入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能力的人才。教師一方面根據當前社會現象選擇和確定調查題目;一方面可以與自己及相關專業(yè)教師的科研課題緊密結合,特別是以社會調查方法收集資料的應用性課題的論證和立項,確定調查內容,制定社會調查方案,同時更要鼓勵學生自擬調研題目。學生根據確定的調研題目、組織調查小組,設計調研方案、設計問卷等;學生帶著科研任務,做好調查前的一切準備,到廣闊的社會空間去收集信息、開展社會調查。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既可以使學生獲得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四)考試形式多樣化

對于課堂研討、社會實踐的過程進行實時評估。對于參與課堂互動、實驗室模擬訓練活動的情況進行講評,將講評結果記入平時成績;在進行社會調查之后,組織相關教師和學生對調研過程中,學生的表現以及調查報告的質量和水平進行評選,記入課程結業(yè)考試成績中;或者直接以研究方案設計、調查研究報告作為課程結業(yè)考試成績。

(五)教師要不斷提升綜合素質

當前的授課對象是90后群體,最鮮明的特點是“富于個性與創(chuàng)造力”,是信息時代的優(yōu)先體驗者,其平均智商超過了以前的同齡人,好奇心強、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且大都都有一技之長,形成授課對象本身知識的超前不規(guī)則集聚狀態(tài),因此,我們要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加強學生心理分析、結合90后自身特點和時代特點,與時俱進地尋求最適應當代大學生學習此門課程的最佳途徑;不斷更新知識,更新教學觀念,教學主題富于時代性,撲捉課程所在學科最新理論、方法和技巧,掌握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主動權。

四、小結

二年來,筆者所在高校在《社會調查方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到社會開展調查活動的環(huán)節(jié),進行了“雙主體兩翼一強化一結合”教學模式的嘗試,主要利用開課學期所在的雙休日、“端午節(jié)、五一、中秋節(jié)、十一”等時間開展具有明確主題的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并對我校幾個學期的教學實踐進行跟蹤分析,收到了實效,學生們通過《社會調查方法》這門課程,挖掘了自己的潛能,增強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實現了教學目標。今后,學??梢耘c駐區(qū)、所在城市的人大、社區(qū)、政協等部門聯系、就當地政府年度工作計劃、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等涉及社會發(fā)展及民生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在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發(fā)揮高校為社會服務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服務精神。

注釋:

①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省略2012年02月03日來源:教育部().

②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省略2012年02月03日來源:教育部().

第4篇:社會調查概念范文

作為研究社會的一種實踐方法與技術手段,社會調查是社會科學界使用最多的研究方式之一,也是人們認識社會現象、探索社會問題的有力工具。

中國正在進行著一場偉大的社會實踐,這就是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中國社會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發(fā)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大變革產生了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中國社會科學必然要以這些實踐經驗作為基礎,“實踐―經驗―理論”是理論產生和發(fā)展的客觀過程,經驗以實踐為基礎,理論是經驗的提煉與升華。沒有對中國經驗的系統(tǒng)研究與總結,就不可能產生為中國所需要的、反映時代精神的重要理論。我們希望構建一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和中國話語的學術體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關注社會生活中涌現出來的、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豐富多彩的實踐經驗,努力做好社會調查。

記錄描繪新移民的奮斗與崛起

2007年以來,我們30余位青年學者,采用自發(fā)性社會調查的方法,先后對“蟻族”、高校青年教師、“新生代農民工”、“新生代白領”等群體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獲得了有關當代青年群體的大量一手資料和統(tǒng)計數據。

六年的積淀讓我們對“蟻族”、“新生代農民工”、“新生代白領”等當代青年群體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與感受??偨Y發(fā)現,上述群體雖在教育背景、從事職業(yè)、生活方式等要素上具有較強的異質性,但從本質上看,又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特性,即都是離開家鄉(xiāng),在城市中工作生活,但暫未取得城市戶籍的青年人。他們心懷夢想,拼搏進取,在城市化轉型的大背景中,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綜合國內外有關流動人口及其遷移規(guī)律的研究,我們提出“城市新移民”的概念,對這一群體的共性進行高度凝練,以求深度記錄和描述其在“歷史三峽”中的奮斗與崛起。

課題組對這些典型青年群體的生存、發(fā)展狀態(tài)的研究分析,是當下中國青年研究中所不多見的,我們采取的這種自發(fā)性社會調查,有三個特點:

一是通過實地調查獲得一手數據。我們始終堅持研究者必須“入場”,與研究對象面對面接觸,采取問卷填答、個案訪談、焦點小組討論和參與式觀察等方法進行社會調查,這樣做雖然費時費力,但事實證明,感性認識是研究問題的起點,沒有大量現場感性知識的積累,理性認識難以實現飛躍。

二是通過專業(yè)優(yōu)勢互補加強對復雜問題的攻關。研究是分專業(yè)的,但生活是統(tǒng)一的,對社會現象要有全面的認識和理解。中國當前的問題是復雜的、多元的,多學科交叉合力是認識中國問題的重要途徑,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團隊的力量。

三是通過組織結構扁平化提升研究效率。區(qū)別于政府部門組織的官方調研和知名學者領銜的研究團隊,我們根據研究對象性質的不同和研究進程的不同階段,確定團隊成員的具體任務和分工職責。在思想相互撞擊、相互交融、高度整合的過程中,資源共享、互信互學、共克難關、創(chuàng)出精品。

坦誠地講,組織自發(fā)性社會調查,課題組在調研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諸多困境。與各種由權威機構發(fā)起的普查及綜合性社會調查相比,我們可得到的資金支持、人力資本及行政資源少之又少,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為調研的開展設置了障礙。從某種程度上看,六年的研究實踐就是在科學性原則的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突破困境,在堅持“學術嚴謹性”與“現實妥協性”之間找尋最佳平衡點的過程。具體來看,我們面臨并突破著三大困境。

抽樣精度與調查資源間的妥協

“抽樣”是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其科學性與精確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研究結果的代表性,決定著研究結論的適用范圍。

在六年的研究實踐中歷次調查的抽樣方案均不是教條式的照搬教科書的結果,而是不斷明確調查目的、充分評估調查資源、深度理解調查場域的產物。

在2008年的初始研究中,由于我們首先發(fā)現“蟻族”現象,沒有任何前期資料可以借鑒,因此對該群體僅有一些不成體系的感官印象,其特征、分層及分布狀況都不甚明朗,很難按照概率抽樣的原則設計抽樣方案。在當時探索性的研究背景與無行政資源支持的條件下,“滾雪球”或是唯一可行的抽樣方法。有了第一次調研的經驗,我們在2010年針對“蟻族”群體的第二次調查中,擴大了樣本量及樣本覆蓋范圍,雖在各大城市的“蟻族”聚居村中也采用了“滾雪球”的方式進行抽樣,但由于此次調查覆蓋城市較多,且樣本量也有所擴大,故較第一次調查更具代表性,結論更具推廣價值和適用性。

綜合歷次抽樣方案的選擇,課題組認為,對于中國的中小型抽樣調查而言,在資金支持和組織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必須靈活選擇和不斷修正抽樣方案。我們不能奢求中國的社會現實去適應教課書中那些基于西方經驗總結出的成型理論方法,特別是在目前這樣一個社會快速變遷、新鮮事物和新興群體層出不窮的中國大環(huán)境下,在把握科學性原則和底線的基礎上,社會現實才是指導我們抽樣和研究實踐的核心依據,盲目地追求所謂“科學”和“精確”,而不顧及實際操作中的具體情況,只會令調查研究停滯不前。

嚴謹學術與豐滿社會間的平衡

社會調查絕非僅僅是一套機械化的技術,決不是只要與調查對象接觸了就可以獲得想要的材料。簡單照搬西方實證社會學的調查方法,對處于深刻變遷中的中國社會生活的解釋常常只能流于表層。只有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調查方法,才能開展真正有效的社會調查。

做社會調查,無論從精力還是體力,青年學者理應沖鋒在前。當青年學者能夠在頭腦里建構起“經驗的世界”后,經過再次總結、抽象,最后就能形成新的觀點和理論。當然,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艱苦的,需要在“嚴謹的學術”與“豐滿的現實”間轉換和平衡。

有人曾批評我們的這種形式類似于“報告文學”和“調研報告”的結合體,缺少學術意蘊。對于這種觀點,我們不敢茍同。社會學研究,不僅包括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其他方法,像深度訪談、焦點小組討論和參與式觀察等也是社會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總的來看,我們恰恰就是通過這種所謂“調研報告與報告文學結合體”的方式在探索實現嚴謹的學術研究和豐滿的社會現實之間的平衡。當然,我們還在探索的道路上,還有很多工作需要開展,很多方法需要完善,實證分析與質性研究的結合之路漫長而修遠,我們愿在其中艱難探索,讓豐滿的社會現實化為“規(guī)律”,使嚴謹的學術研究具有“溫度”。

價值中立與媒體宣傳間的調適

課題組六年的研究實踐,獲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有著較大的社會影響力。課題組除榮獲了諸多贊譽外,也承受了一些質疑和批評,“與媒體走的過近”、“有概念炒作之嫌”、“學術明星”甚至“嘩眾取寵”等等聲音我們都有所耳聞。我們并不刻意回避這些略顯尖銳的批評,而是沉下心來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剖析,懷著謙恭虛心的態(tài)度來反思自己,最終發(fā)現多數質疑都指向了學術研究與媒體傳播之間的距離問題。

媒體與學術的關系始終是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學術自身的價值中立性要求學者與媒體保持一種相對疏遠的距離,同時研究的應用性與現實導向又對媒體傳播提出了一種相對較強的現實需求。一項好的社會科學研究應是在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將二者有機地協調起來,既不能過分依賴和迎合媒體,淪為大眾輿論的附庸,又不能將學問做死,只寫受眾僅為數百人甚至數十人的象牙塔文章。

第5篇:社會調查概念范文

關鍵詞:社會資本 社會網絡 結構方程模型 拜年網

一、研究背景

在對人類社會經濟行為的研究中,資本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作為社會科學研究的核心概念,它經歷了從最初經典意義上的馬克思的資本概念,到人力資本、文化資本以及社會資本等社會學意義上的資本概念的發(fā)展過程(Becker,1964;Bourdieu,1983)。經典的資本概念以及人力資本和文化資本都是針對孤立的以原子形式存在的個體而言的,而社會資本則是將個體與社會關系聯系在一起,代表著社會科學研究在理論體系和方法上的突破。正因為如此,社會資本作為新資本主義思潮的代表,成為近20年來討論得最多的熱點議題之一。但是,在這些討論中,大多數都是采取思辨的形式、從抽象概念的角度來探討的,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并沒有進行清晰的闡述,缺乏概念的操作化定義,更談不上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測量模型和實用工具,從而在對其概念的使用上存在著許多混亂不清,只能將研究局限在抽象的概念探討的層面,無法深入地進行實證化研究。

在社會資本的定義上,一般都將其視為可以從中獲得回報的社會關系(Lin,2001a)。這個定義是在一般概念的基礎上而言的,而在具體的操作化定義上,是通過社會網絡來將社會關系操作化。所以,在實證研究中,社會資本作化為嵌入在社會網絡中的資本,即社會網絡資本。對這個前提的承認,是對社會資本予以清晰地概念化并進一步提出測量指標和模型的基礎。在社會網絡分析的意義上,社會資本指的是嵌入在社會關系(社會網絡)中的,在有目的的(工具性)活動中可以獲取并加以動員的資源。從這個定義上說,社會(網絡)資本具有三個特性,即嵌入性、工具性和可及性。作為一種資本,社會資本對于資本的主體要產生回報,林南(同上)將社會資本產生作用的途徑總結為“信息、影響、信用、強化”?!靶畔ⅰ敝傅氖巧鐣P系可以提供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影響”指的是社會關系可以在工具性行為中對具有重要作用的角色施加影響;“信用”指的是個人的社會關系可以成為其信用的證明;而“強化”指的是社會關系可以強化個體的身份和認同感,一方面為個人提供情感支持,另一方面為個人對某些資源的使用權提供了公眾認可,從而有助于維持個人的精神健康以及對某些資源的使用權。但是,在對社會資本的運用上,需要區(qū)分個體與群體這兩個不同的層次。社會網絡資本,從個體層次上說,指的是嵌入在個體的社會網絡中的資源,從社會網絡分析的角度來說,指的是個體網(ego-centric network);而在群體層次上說,則是將群體作為一個行動單位來考慮,在總體上可以動員的資源,從社會網絡分析的角度而言,指的則是整體網(socio-centric network)。一般而言,從群體層次上討論社會資本的更傾向于概念和理論上的推演,操作化得不夠,布迪厄(Bourdieu,1983)和科爾曼(Coleman,1988)對于社會資本的研究是其代表;相對而言,從個體層次上討論社會資本更易操作化,大多數研究者,如R.S.伯特(R.S.Burt)和林南都是持這種視角的。對于討論社會資本時需要區(qū)分層次這一點來說,許多研究者在研究中并沒有清楚地區(qū)分或者是加以明確地說明,從而造成了諸多的混亂和錯誤。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同樣的網絡屬性對于個體和群體層次的社會資本來說,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如對于個體網來說,密度小的社會網絡對于個體更有意義;而對整體網來說,更加致密的社會網絡則意味著群體擁有更加有效的社會資本。

只有在弄清楚了討論社會網絡資本時需要明確研究的層次之后,對于社會網絡資本的測量才有可能。就現有的研究而言,對于社會網絡資本的測量有三種策略。

第一種策略是線性的策略。這種測量策略以弗奈普(H.D.Flap)為代表,其認為應從三個方面來測量社會網絡資本。首先,當個人有需要時,其社會網絡中有意愿或有義務提供幫助的人的數量;其次,這些人提供幫助的意愿的強度;再次,這些人所能提供幫助的能力,即這些人所擁有的資源的多少(Flap、Graaf,1986)。弗奈普所定義的社會網絡資本可用以下公式表達:

這種測量策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層次的社會資本(即嵌入在個體網或整體網中的社會網絡資本),都可以采取這種測量策略。但是,這種測量策略需要對網絡的信息有最全面的掌握,在測量的具體實施中很難實現。所以,盡管這個測量模型簡單而清晰,但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屠龍術”,很難在具體的研究中予以應用。

另外兩種測量策略則都只是針對個體層面的社會資本而言的,即在個體網中討論社會網絡資本,但這兩種策略分別強調從不同的角度對個體網中的社會資本進行測量。一種強調個體在網絡中的位置,另一種則強調網絡中嵌入的資源。前一種測量策略以R.S.伯特為代表,他提出從個體在其所處的社會網絡中的位置來定義社會網絡資本。個體在一個社會網絡中越是處于橋梁性的位置,即所擁有的“結構洞”越多,則其個體網中的社會資本也越多(Burt,1992)。后一種策略則以林南為代表(Lin,2001a),他指出,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測量嵌入在個體網中的資源:(1)網絡中價值最高和最低資源之間的距離(差異性);(2)網絡中價值最高的資源的價值(達高性);(3)網絡中所有資源的種類(多樣性或異質性);(4)網絡中最典型的資源或資源的均值(構成性)。需要強調的是,這兩種測量策略并不是互相排斥和對立的,而都只是在一定的理論假設下對社會網絡資本進行測量的角度。總的來說,大多數研究者對于從網絡中嵌入資源的角度來測量社會資本都是接受的,但是對于從個體在網絡中所處位置的角度來測量社會資本則存在著爭議。一般來說,接受這種測量方法的多是一些更多地強調社會網絡分析技術的學者,他們對于結構主義的方法有著某種類似于原教旨主義的迷戀。對于這種測量策略比較中肯的意見是由林南(Lin,2001b)提出的,他認為,最穩(wěn)妥的方法是將個體在網絡中所處的位置作為影響其社會網絡資本的外生變量,而不要作直接測量社會資本的指標。因為網絡位置對于社會資本的意義在不同的社會網絡中是不同的。例如,某個人要找工作的話,他需要的是一個異質性大的、松散的社會網絡,以便為其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而某個人需要社會支持時,其需要的可能是一個致密的,同質性強的網絡,以保證社會支持的強度。

以上的三種測量策略,無論哪一種,都只是用來測量社會網絡資本的指標體系,或者說是測量模型,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測量工具。在這里,所謂測量工具,就是某一個具體的社會網絡。前面提到過,因為研 究層次的不同,社會網絡可分為個體網和整體網兩種類型。在大多數研究中,我們都是從個體網即個體的層次上來討論社會網絡的。而對個體而言,由于定義網絡的社會關系不同,可以有多種社會網絡,如討論網、社會支持網等。關鍵性的因素是要尋找一個能最有效地反應行動主體在工具性行為中可動員的社會資本的社會網絡,作為測量其社會資本的工具。所以,在社會資本研究的實證化過程中,與社會資本的測量相關的實際上有兩項內容,一是建構一套有效的測量指標體系(測量模型),二是尋找出一個能最有效地測量社會資本的社會網絡(測量工具)。

因此,在跨文化研究中,在社會網絡資本的測量上需要同時檢驗測量模型和測量工具的跨文化有效性。具體到國內對社會網絡的研究而言,盡管社會資本和社會網絡被引入國內學術界已有多年,也有著數量不算少的實證研究,但在社會網絡資本的測量上仍然只是沿用國外學術界既有的成果,沒有用實證的方法去探討在中國獨特的社會文化前景下是否存在一個普適的、可用來測量嵌入在個體的社會網絡中的社會資本的測量模型,以及在這個模型下,是否存在一個可以有效地測量個體在工具性行為中可動員的社會資本的實際的社會網絡。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恰恰是希望對上述狀況有所突破。

二、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關于社會網絡的模塊

測量模型的建立和測量工具的選定都需要實證數據的支持,而在國內的大型社會調查中,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所主持的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為此提供了條件。對中國社會結構的研究是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的宗旨之一,所以關于社會網絡的模塊是其重要的內容。它關于社會網絡的模塊不僅包含了多種不同的社會網絡,而且在歷年的調查中對同一個模塊進行了重復調查,提供了歷時性的數據,這對有效的測量模型和工具的確定都是非常關鍵的。

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關于社會網絡的模塊涉及兩種具體的社會網絡,一個是重要事情的核心討論網(discussion network),另一個是中國人農歷新年的拜年網(chinese new year greeting network)。討論網是一種基于定名法(name generator)的社會網絡技術的社會網絡,最初是在1983年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國家民意研究中心(NORC)所主持的綜合社會調查(GSS)中被使用,它是經典的社會網絡工具(Burt,1984)。所謂核心討論網,就是詢問被調查者在過去的半年里,同哪些人討論過他個人認為是重要的問題,并請他舉出這些人的姓或稱呼。然后從給出的這些人中,限定選取前幾位(一般不超過9位,最常用的是5位)作為核心的關系人,并進一步探詢這些關系人的基本情況、被調查者與這些關系人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及關系人之間的關系。在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中,具體的問題是:“大多數人時常會和他人討論重要的問題。這些人,可以是自己的配偶、家人、親戚、同事、老同學、鄰居、朋友及其他人等。在過去半年內,您和誰討論過對您來說是重要的問題呢?請你說出所有這些人的姓或簡稱,如老張、小李、王姨、老伴等(調查員:將被訪者所說的交往對象按重要性程度,將其中最重要的5個人依次記錄在下表第一行,同時請調查員記錄被訪者提出的全部人名的數目。注意:如果提名超過5個,記錄實際數字)”。

在被調查者給出這些關系人的稱謂后,調查員進一步詢問這些關系人的以下信息:(1)被調查者與之討論重要問題的關系人的數量(討論網的規(guī)模);(2)與核心討論網中關系人討論問題的性質(工具性、情感性、混合性);(3)與核心討論網中關系人的人際關系類型(家庭成員/親屬/朋友/同事/鄰居/其他);(4)核心討論網中關系人的性別;(5)核心討論網中關系人的年齡;(6)核心討論網中關系人的教育程度;(7)核心討論網中關系人的職業(yè);(8)核心討論網中關系人的工作單位性質;(9)核心討論網中關系人的管理級別;(10)與核心討論網中關系人的交往頻度;(11)核心討論網中所有成員的熟悉程度(矩陣)。

需要指出的是,第(11)項中的矩陣是非常有意義的,正是由于它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讓我們計算核心討論網的一些反映社會網絡結構特征重要的社會網絡分析指標。

關于討論網的問題只在2003年度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中被詢問過,表1是討論網的一些基本指標的描述統(tǒng)計。

而所謂拜年網,指的是采用一種所謂定位法(position generator)的社會網絡分析工具,它是專門針對中國社會的情況所提出的一種社會網絡(Lin,1991,2001c)。即被調查者在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即春節(jié)期間以各種方式互相拜年的人所形成的社會網絡,具體的調查內容為:(1)拜年者中親屬的人數、親密朋友的人數、其他人的人數,以及由之推出拜年網的規(guī)模及各類關系所占比例;(2)在社會等級結構中從高到低列出了一些種職業(yè)(包括無業(yè)者),詢問被調查者的拜年者中是否有從事這些職業(yè)的;(3)列出了8種不同的工作單位類型,詢問被調查者的拜年者中是否有在這些單位工作的。

在2003年、2006年和2008年的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中都詢問了關于拜年網的問題。在2003年,所列出的職業(yè)有產業(yè)工人、大學老師、中學老師、醫(yī)生、護士、廚師、飯店服務員、商業(yè)銷售人員、無業(yè)人員、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法律工作者、商業(yè)人員、行政辦事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政府官員、黨群組織負責人、企事業(yè)單位負責人、保姆等18種。對2003年度調查數據的分析發(fā)現,廚師、飯店服務員、無業(yè)人員這三類職業(yè)區(qū)分度低,所以在2006年度的調查問卷中予以刪除,同時增加了私營企業(yè)主、農民、農業(yè)工人、商業(yè)服務人員、個體戶這五種職業(yè)。表2列出的是拜年網在2003年、2006年調查的一些基本描述統(tǒng)計。

需要指出的是,考慮到中國是一個城鄉(xiāng)二元社會,城鄉(xiāng)之間的社會文化背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本文所討論的只限于中國城市社會的情況。同時由于2008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數據在本文完成時尚未最后,所以本文所用的數據只涉及2003年和2006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的城市樣本,樣本量分別為5894和6013。

三、社會網絡資本的測量模型

在有了可資利用的數據的前提下,下一步就是提出一個可以用來驗證數據的測量模型。在前面所討論的三種不同的測量策略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一套在中國城市社會文化背景下具有普適性的測量模型。模型所包含的測量指標如下:(1)網絡的規(guī)模。(2)網頂,即網絡中最有價值的資源。在這里,我們將其操作化為網絡中所包含的處在最高社會地位的職業(yè)。而在測量職業(yè)的社會地位上,我們采用甘澤布姆(Ganzeboom,1992)發(fā)展出的“國際標準職業(yè)社會經濟指數”(ISEi)為指標。所以,網頂即網絡中所包含的最大ISEI值。(3)網差,即網絡的 網頂和網底之間的距離,也就是網絡中ISE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差。(4)網絡異質性,即網絡中所包含的不同職業(yè)的數量。(5)網絡的密度。網絡的密度對于個體網來說,是測量個體在網絡中所處位置的指標,它等于網絡中實有關系數量和可能關系數量的比值(Scott,1991)。之所以使用網絡密度而非網絡中包含結構洞的數量來測量個體在網絡中的位置,是因為結構洞的數量與網絡的規(guī)模相關(Burt,2000),將這兩個指標同時用在測量模型中可能出現測量誤差相關。另外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拜年網中網絡的密度是無法直接計算的,我們以拜年網成員中親屬所占比例的平方來作為其估計值。這種處理方法的思路是,一般情況下,網絡成員的親屬之間互相拜年的可能性大,而其他成員之間互相拜年的可能性則要大大地降低,所以將其簡化假設為網絡成員中的親屬之間都有拜年關系,其他成員之間都沒有拜年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網絡的密度為:

其中,D為網絡的密度,N為網絡的規(guī)模,M為網絡成員中親屬的數量(王衛(wèi)東,2006)。由于非親屬之間拜年的可能性也存在,所以,用M/N來取代(M-1)/(N-1)是使得估計值更接近于真值的一種修正。

在提出了測量指標的情況下,我們希望這個測量模型用于經驗數據時能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是,我們提出的對于社會網絡資本的測量模型中的大多數指標都不是直接的觀察指標,而是間接指標,無法用經典的測量理論來計算其信度和效度。而結構方程模型則提供了一套在這種情況下計算信度和效度的方法(Bollen,1989)。具體方法是通過結構方程的測量模型,用驗證性因子分析方法來計算既有的一套測量指標的信度和效度。就本文來說,具體的分析步驟是:首先,對測量模型進行擬合,看模型整體的擬合優(yōu)度(Goodness 0ffit),如擬合良好,說明模型整體上有良好的效度。其次,看估計出的各項測量指標的標準化負荷是否足夠大(絕對值大于0.3),如是,說明各項指標亦具有良好的效度。再次,在前兩點滿足的前提下,對同一時點上兩個同構但不同內容的模型進行同時估計,互為效標,如潛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足夠大,則說明模型具有普適性。最后,在以上各項都滿足的情況下,對同一模型在不同時點上先分別估計,建立非約束模型。再將各個測量指標在不同時點上的負荷約束為相等,建立約束模型,如估計出的非約束模型與約束模型差異不顯著,則說明測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測量信度。

表3:討論網和拜年網的測量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在設定模型時,由于網絡規(guī)模這個指標的信度最高,所以將其設為參照指標;同時,由于網差=網頂-網底,網差和網頂這兩個指標具有一定的相倚性,所以在模型中將這兩個指標的測量誤差設為相關,分析結果詳見表3。首先,以2003年的數據為例,從整體上看,討論網和拜年網的測量模型整體上都擬合不錯,RMSEA都小于0.05,所以,這個測量模型用于測量討論網和拜年網中的社會資本在整體上都是有效的。而分別看各指標的標準化負荷時,除了在討論網中,網絡密度的負荷過小(-0.19)以外,其他所有指標的負荷都較好,這說明,各個指標對社會網絡資本都具有較有效的測量效果。但更嚴格地說,拜年網比討論網能更加有效地測量個體的社會資本。接下來,對2003年的討論網和拜年網中的社會網絡資本測量模型同時進行估計,其結果見圖1,從中可以發(fā)現兩個潛變量,即討論網中的社會資本與拜年網中的社會資本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32,這說明,測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普適性。

由于前面的分析說明拜年網相對于討論網是更好的測量社會資本的工具,所以在進一步驗證模型的測量信度時,本文只對拜年網進行分析。從表3中可以看出,分別將2003年和2006年的拜年網中的社會資本的測量模型進行估計(非約束模型),這個多組非約束模型的各組的負荷是非常接近的,而將各組(年)的負荷設定為相等來建立約束模型時,約束模型和非約束模型之間的自由度的差為4,而這兩個模型的卡方值的差僅為3.38,這說明約束模型和非約束模型之間無顯著的差異,即測量模型在測量嵌入在拜年網中的社會資本時也具有良好的測量信度。

四、結論

第6篇:社會調查概念范文

論文關鍵詞:合適成年人參與 制度 未成年人刑事訴訟 

 

一、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 

“合適成年人(appropriateadult)參與”制度被稱為“一項獨特的英國式的發(fā)明”,起源于英國的肯費特案件,是國外刑事司法制度中維護犯罪嫌疑人(主要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有精神障礙犯罪嫌疑人)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其基本含義為:警察在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有精神障礙犯罪嫌疑人時,必須有適當的成年人(如監(jiān)護人或者專設的合適成年人)到場。其主要作用是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精神障礙犯罪嫌疑人提供幫助,協助其與警察溝通,同時監(jiān)督警察在訊問過程中是否有不當的行為。當前,無論是英美法系的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香港還是大陸法系的德國、奧地利、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都有關于此項制度的立法。 

二、我國刑事訴訟程序中類似“合適成年人參與”的規(guī)定之梳理及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合適成年人參與”都是一個陌生的詞語,中國原本沒有“合適成年人參與”的概念,但是分析我國現行刑事訴訟程序法相關規(guī)定,卻也是可以找到一些與國外“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類似的規(guī)定。 

1996年《刑事訴訟法》第14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人到場?!?99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試行)》第9條第4款規(guī)定:“少年被告人的成年近親屬和教師等人到庭有利于審判工作和教育、感化少年被告人的,經過審判庭庭長批準,可以準許或者邀請到庭,但不得向外界傳播或者提供案件審理情況”。2001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明確,案件“開庭審理前,應當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人出庭.法定人無法出庭或者確實不適宜出庭的,應另行通知其他監(jiān)護人或者其他成年近親屬出庭。” 

我國法律文件中相關規(guī)定只有前文提及的三條,這些規(guī)定存在著原則性較強,互相矛盾和操作性不足的問題??梢钥吹?,法律規(guī)定的僅僅是法定人“可以”到場,而后來的司法解釋卻規(guī)定“應當”通知未成年人的法定人到場,但是并沒有對到場人員的權利義務作出具體的規(guī)定。監(jiān)護人或其他人到場后作什么、怎么做;沒到、沒做,有什么罰則,對經通知后拒絕到場的成年人的后續(xù)監(jiān)督措施,均沒有加以明確規(guī)定。另外,如何通過文書形式反映到場人員情況,對于違法侵權行為,到場監(jiān)護人怎么辦等具體問題法律規(guī)定也都沒有規(guī)定。 

三、我國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程序中引入“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的必要性 

應當看到,由于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來源于英國,在英國的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中,合適成年人參與限于警察詢問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偵查階段,而當前我國無論理論界還是實務界則都傾向于將“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拓展到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的全過程。 

(一)是由未成年人身心特點所決定 

未成年人文化知識比較欠缺,認知水平、理解水平比較低、生活經驗不足。例如:在庭審過程中,未成年被告人要回答審判人員提出的關于案件情況的問題,他可能存在缺陷:或者是對審判人員的提問理解得不夠透徹,甚至誤解。因此,他們需要有合適的成年人幫助他們與審判人員進行溝通,作為司法機關與未成年人溝通的橋梁。同時,審判時有合適成年人參與,可以幫助未成年人解釋相關法律語言,維護其合法權益,也可以緩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緊張情緒和抵觸情緒,有助于提高觸法未成年人的是非觀念,提高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是國際條約的要求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7條規(guī)定:“所有被剝奪自由的兒童應受到人道待遇,其人格固有尊嚴應受尊重,并應考慮到他們這個年齡的人的需要的方式加以對待”,“所有被剝奪自由的兒童均有權迅速獲得法律及其他適當援助”,而我國已經加入這一公約,建立合適成年人介入制度也正是對這一規(guī)定的貫徹。第40條2(b)規(guī)定:所有被指稱或指控觸犯刑法的兒童至少應得到“迅速、直接地被告知其被指控罪名,適當時應通過其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告知,并獲得準備和提供辯護所需的法律或其他適當協助”的保證。 

    四、“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在我國的未成年人刑事訴訟過程中具體完善設計建議 

從我國當前存在的三種模式的發(fā)展歷程及其特點來看(即:上海長寧模式、云南昆明盤寧模式、廈門同安模式),我們需要即借鑒吸收國際社會先進的理念與成功的經驗,又立足我國現實情況,從中歸納出我國未來“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的發(fā)展趨勢,從而不斷地鞏固和完善該制度。 

(一)關于訴訟過程中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的法律基礎問題 

我國缺乏此方面的系統(tǒng)立法支持,同時,考慮到我國地域廣泛,各地情況不同,能力存在差異等情況,立刻制定具有全面約束力的法律有一定難度,不妨以“合適成年人參與”為主題,先行制定公安、檢察、法院條線內部工作程序,對合適成年人的法律地位、人員來源、參與條件、運作程序、權利義務進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定,然后在實踐成熟的基礎上考慮將“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引入法律規(guī)定。在當前,則可以在省或直轄市范圍內進行一定范圍的試點,以積累更多的經驗。2010年4月19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與上海市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聯合簽發(fā)《關于合適成年人參與刑事訴訟的規(guī)定》,統(tǒng)一上海少年司法實踐中的合適成年人參與刑事訴訟制度的做法和實踐值得借鑒。 

(二)關于合適成年人的選任與資質 

作為專門維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的實踐者,合適成年人的人選在各地不盡一致。筆者建議應當按照下列次序進行:就一般情況而言,未成年人的父母、監(jiān)護人、近親屬及教師是最為適當的適當成年人。他們最關心未成年人的權益,也較為了解未成年人,容易與之溝通并贏得其信任。此外,從某種程度上說,未成年人的父母、監(jiān)護人到場也是一種權利。因此,在選擇適當成年人時,應當首先考慮未成年人的父母、監(jiān)護人、近親屬。但實踐中可能會遇到許多特殊情況,例如:未成年人沒有父母、監(jiān)護人、近親屬;或者其父母、監(jiān)護人、近親屬因經費、工作等原因不能到場,或者拒絕到場。這時候就需要有其他適當的人來承擔適當成年人的職責。因此,建立一支常備性的、專門的適當成年人隊伍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未成年人刑事訴訟中社會調查、合適成年人參與、社區(qū)矯正之間的關系 

從大多數國家或地區(qū)的做法來看,社會調查大都是由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而這一機構一般就是社區(qū)刑罰執(zhí)行機構,因該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植根于社區(qū),在調查的開展上有著其他機構不具備的諸多便利。如在英國,判決前的社會調查一般由緩刑監(jiān)督機構進行。而目前我國的社會調查主體包括控辯雙方、人民法院以及法院委托的有關社會團體組織,在偵查、起訴、審判三階段分別實施,存在重復調查,調查主體不專業(yè),調查程序不完善等諸多問題。故在進行制度設計時,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可以考慮和社會調查、社區(qū)矯正制度相銜接。建議將未成年人刑事審前社會調查制度與“合適成年人參與制度”結合,安排專門的社會調查員,即合適成年人,負責有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會調查工作,撰寫社會調查報告,其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分別采取多種調查方式。同時,亦可以借鑒昆明盤龍和上海市合適成年人試點的經驗,對合適成年人(社會調查員)的選拔采取職業(yè)資格認證的方式,以便選拔兼具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基礎知識的人才來專門從事這種職業(yè),以保障社會調查結果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四)合適成年人參與庭審時的權利和義務 

第7篇:社會調查概念范文

1.擬定畢業(yè)論文題目:

論跟單信用證嚴格相符原則的適用

2.選題依據:(選題經過與選題意義)

信用證是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一種主要支付方式,在學習國際經濟法的過程中我對這一問題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經與指導老師商定選定跟單信用證嚴格相符原則的適用問題作為我論文題目。

這一選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將業(yè)務發(fā)展到國際領域,應運而生的國際貿易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在中國,信用證業(yè)務在經濟活動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對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一方面,對縮短企業(yè)收匯時間,減少銀行和出口企業(yè)人力成本,減少不符點扣費,防止收匯風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對此問題的研究為司法人員的司法活動提供相應的標準和依據,有利于正確處理貿易糾紛,節(jié)約司法資源。

選題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新修訂的《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對銀行審單原則,銀行職責和行為等做了更加明確的修改和完善,但針對信用證銀行審單標準仍有一定爭議。因此,有必要對跟單信用證的嚴格相符原則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商討,這樣有助于從理論上掃清障礙,為進一步解決實際問題奠定基礎,以此統(tǒng)一司法實踐中的認定標準不一的難題,并借鑒國際慣例,完善我國的信用證法律制度。

針對信用證嚴格相符原則在事務中的應用這一問題,我進行了社會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信用證交易中,單證的不符點達到60%~80%,這就意味著銀行拒付達到了60%以上的概率。盡管這些單證的不符點在第二次交單中,大部分被接受,但銀行第一次的高概率拒付會導致交易成本的增加,從而造成了信用證運行機制效率的低下,甚至引發(fā)法律糾紛,無疑對信用證的固有價值造成損害。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對單據相符性的判斷往往缺乏專業(yè)的銀行業(yè)和商業(yè)知識作為支撐。隨著信用證案件的激增,法院的審判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很多互相矛盾的相符標準,繼而導致了審單結果的不確定性,以及銀行業(yè)者和律師在實務活動中的嚴重混亂。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跟單信用證嚴格相符原則在事務中的應用存在較大問題,有進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將在現有研究結果的基礎上,結合《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和《關于審核跟單信用證項下單據的國際標準銀行實務》的相關規(guī)定,以及社會調查中所反映的情況,對跟單信用證嚴格相符原則的適用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商討。

3.研究方法與基本思路

本文將采用文獻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社會調查法進行研究。

其一,文獻分析法。本文將運用文獻分析法提出嚴格相符原則的概念并闡述其產生及國內外有關法律規(guī)定。

其二,比較分析方法。本文將運用比較分析方法分析嚴格相符原則下銀行審單的不同標準以及單證不符的處理問題。

其三,社會調查法。本文將運用社會調查法及所學的法學相關知識提出完善我國信用證法律制度的建議。

本文將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提出嚴格相符原則的概念并闡述其產生及國內外有關法律規(guī)定,其次對比嚴格相符原則下銀行審單的不同標準并分析其利弊,再次對單證不符的處理進行闡述,最后針對我國跟單信用證嚴格相符原則的立法現狀,借鑒國際慣例,提出完善我國信用證法律制度的建議。

4.設計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或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1跟單信用證嚴格相符原則概述

1.1嚴格相符原則的產生

1.2嚴格相符原則在國際法上的相關規(guī)定

1.3嚴格相符原則在國內法上的相關規(guī)定

2嚴格相符原則下銀行審單標準

2.1絕對相符標準

2.1.1絕對相符標準的內容

2.1.2絕對相符標準的弊端

2.2實質相符標準

2.2.1實質相符標準的內容

2.2.2實質相符標準的弊端

2.3嚴格相符標準

2.3.1嚴格相符標準的內容

2.3.2嚴格相符標準的優(yōu)勢

3嚴格相符原則下單證不符的處理

3.1議付行審單發(fā)現單證不符的處理

3.2開證行審單發(fā)現單證不符的處理

3.3開證行拒付后的處理

4我國跟單信用證嚴格相符原則立法不足及對策建議

4.1我國跟單信用證嚴格相符原則立法不足

4.2立法建議

4.2.1制定較系統(tǒng)的專門法

4.2.2細化銀行審單標準的認定

4.2.3立法引入單據必須看似滿足其功能的審單標準

5.研究擬得出的結論

信用證是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一種主要支付方式,長期以來,信用證交易一直活躍在世界經貿往來中,它對全球經濟的繁榮和國際貿易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我國的信用證立法還存在不足之處。要完善我國的信用證法律制度,首先應就信用證制度制定系統(tǒng)的專門法,其次從制訂信用證審單的統(tǒng)一標準以及詳細規(guī)則入手,完善有關信用證銀行審單標準方面模糊不明確的方面,細化審單標準的認定,使相關規(guī)定變得明確而不會引起異議,最后,我國立法還應引入單據必須看似滿足其功能的審單標準,盡量避免在實踐中發(fā)生糾紛。

6.計劃進度及內容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

第18-20周 畢業(yè)論文指導教師確定與畢業(yè)論文選題;

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

第1~7周 進一步搜集資料,研究資料,形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并完成開題答辯工作;

第8~10周 完成提交論文初稿,指導教師提出修改意見;

第11~12周 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修改論文二稿;

第13~14周 完成論文三稿,定稿與裝訂;

第15~16周 論文檢索、評閱;

第17周   畢業(yè)論文答辯。

7.主要參考文獻

[1] 金塞波,李健著:《信用證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 金塞波著:《中國信用證和貿易融資法律案例和資料》,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 徐冬根著:《信用證法律與實務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版。

[4] 梁樹新著:《跟單信用證與對外貿易》,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年第1版。

[5] 陳巖著:《UCP600與信用證精要》,對外貿易人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

[6] 陳治東著:《國際貿易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版。

[7] 梁勝:《UCP600信爪證審單法律問題研究》,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8] 周宇著:《信用證交易中銀行審單法律問題研究》,山西財經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

[9] 沈超著:《跟單信用證下銀行審單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碩士學位論文。

[10] 李建男:《論UCP600對信用證審單標準的重構》,載《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11] 顧民著:《UCP600實務》,中國商務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2] 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信用證國際慣例匯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1版。

[13] 于光輝著:《跟單信用證下相符交單與不符點問題研究》,山東大學2011年碩士學位論文。

第8篇:社會調查概念范文

 

關鍵詞: 寬嚴相濟;寬罰嚴管;非刑罰化;少年管制刑;保護處分 

 

    2002年9月,在維也納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刑法大會專題預備會議指出,未成年人需要社會提供特殊保護,尤其是立法、社會以及司法體系的保護。作為法律的主體,少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正是由于這些特殊性,使得我們去探索有別于傳統(tǒng)刑法的特殊刑法—少年刑法。少年刑事司法政策則是在對犯罪現象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旨在解決犯罪現象的打擊與預防問題的法律和社會戰(zhàn)略。

一、“寬罰嚴管”少年刑事司法政策的提出

“寬罰嚴管”的少年刑事政策力圖將司法懲處與社會管理相結合,是一種刑事政策社會化的思想,它的提出源于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少年司法領域內的缺憾。

(一)“寬嚴相濟”在少年刑事領域的局限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實質上是基于對“嚴打”政策的理性反思而做出的向懲辦與寬大相結合刑事政策的邏輯上的回歸,這種回歸是對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政策的辯證地揚棄,即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當前的意義主要還是突出“以寬濟嚴”。過去20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實行“嚴打”,無論是從以重刑為主的刑罰結構來看,還是在現實中我們并不缺少“嚴”,因此,現在提“寬嚴相濟”,其用意是在寬與嚴之間更傾向于向寬傾斜,二者之間不是平衡著力的{1}。

隨著對少年特殊性認識的深化、刑罰觀念的轉變等一系列因素,多數國家更傾向于對少年人采取“輕輕”的刑事政策并注重犯罪的預防,對少年人淡化刑罰、強化矯治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共識,我國也不例外。然而,一味地強調寬罰,而無后續(xù)配套措施來保障和落實的話,那么產生的必然結果是大量少年犯罪人流入社會,這對社會支持系統(tǒng)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缺乏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缺乏在社會化的環(huán)境中防護犯罪少年再行危害社會以及有效矯治犯罪少年的機制,其后果既不利于保護社會,也不利于保護少年,這顯然是無法讓人接受的。

少年刑事司法領域中,在保護和教育為主的少年刑事司法思想業(yè)已確立起來并達到共識的背景下,我們再過分強調“寬嚴相濟”甚至“以寬濟嚴”,很可能矯枉過正,使我們在處理具體的少年違法及犯罪問題時,容易偏向過寬處理,而忽視了對其嚴加管教這方面。從這一點看,“寬罰嚴管”這樣一個概念的提出十分必要,它比“寬嚴相濟”更直接,更明了。

寬嚴相濟從其內涵來看,一方面要求對嚴重刑事犯罪依法嚴厲打擊;另一方面要求對輕微違法犯罪人員,特別是對失足青少年,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依法輕緩處理。它針對的都是已經發(fā)生的犯罪行為,強調刑事處罰上應該遵循的原則。少年特殊性的表現之一在于其可塑性,基于保護和預防的思考,少年刑事司法政策以“提前干預”為重要特征。因此,少年刑事司法政策針對的少年行為,不再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刑事犯罪行為,還可以包括具有顯著的犯罪危險性的越軌行為—顯然,“寬嚴相濟”的概念尚不能對此予以涵蓋。

(二)“寬罰嚴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應有之義

“寬罰嚴管”是將刑罰寬緩舉措同相關社會矛盾問題的嚴格管理相結合.的刑事政策,它強調通過對非行少年嚴格管控來保障輕緩處理初衷的實現,從而實現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少年刑事范圍內的進一步演進及理性化、系統(tǒng)化{2}。

“寬罰嚴管”少年刑事政策在我國立法上有所體現,《刑法》第17條就是一個典型:“……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睆牧⒎ㄉ蟻砜矗瑢τ诓挥栊淌绿幜P的少年并不是放任不管,聽之任之的,而是明確要求監(jiān)護人甚至政府介入,做好后續(xù)的“嚴管”工作。只是因為這一規(guī)定比較彈性,加之父母本身就承擔著管教子女的責任,我們在實踐中便很容易忽視這一規(guī)定在刑事法律上的效果意義,以至于一旦不予刑事處罰,就忽略后續(xù)的管教歸正工作。

從我國少年司法實踐看,也不乏寬罰嚴管的探索,例如“四緩制度”[1],即對少年適用的緩處、緩訴、緩判、緩刑,一方面,能不予以少年人刑罰處置的,盡量不進入刑事視野,以免對他們“貼標簽”,給其以后的學習、就業(yè)、生活帶來毀害性的污

點;另一方面,即使某些少年不得不進入刑事訴訟程序,也為他們設置了很多出口,隨時準備將處于刑事邊緣并符合一定條件的少年再分流出去,通過治安管理處罰、承擔民事責任、社區(qū)矯正等方式,將他們放入社區(qū)、特殊學校中予以管教,視其表現再決定是否予以刑事處罰。這些寬罰嚴管的舉措,既體現對犯罪少年非刑罰化處理的輕緩,又體現了對他們的嚴格控制,督促他們接受教育,自發(fā)改變。

綜上所述,“寬罰嚴管”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理念的應有之義:即一方面,無論是在現有的少年刑事立法中,還是在現有的少年刑事司法實踐中,都不乏“寬罰嚴管”政策的閃爍點,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對之提煉,并加以理論化、系統(tǒng)化;另一方面,我們有必要明確地認識到:“寬罰嚴管”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內涵中的一個重要向度,需要確立其理論地位。

二、“寬罰嚴管”少年刑事司法政策的闡釋

在少年宜教不宜罰的觀念指導下,寬罰嚴管的要義是在刑罰的適用上保持高度的審慎,而在違法少年的管理上則遵循從早出發(fā),從嚴出發(fā),從改良社會環(huán)境出發(fā)。

(一)“寬罰”的基本涵義

寬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少年犯罪的非刑罰化

刑罰是一種最嚴厲的法律制裁,它將給受刑人帶來嚴重的痛苦和重大的不利影響。少年身心發(fā)育尚不成熟,其刑罰適應能力低于成人,并且刑罰將對少年日后生活、家庭、事業(yè)等產生重大不良影響。另外,少年的社會化尚未完成,刑罰將使得少年的正常成長和社會化進程中斷或者變異,刑罰的負面效應在少年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因此,對于刑罰加諸少年,我們應當時刻保持一種高度的慎重,如果可能應盡量少用,能用其他替代措施的應盡可能不適用刑罰,即便刑罰不得不被采用,亦應進行“少年化”,遵循從寬處罰原則,使其適合于少年。對于犯罪少年不能簡單地以刑罰懲罰了之,更多應當承擔起預防、教育、挽救的責任。

2.少年刑罰輕緩適度

對于少年,刑罰不得不適用之時,我們亦應較于成人對他們寬處,適度從寬處罰,能收到較好的刑罰正效應。對少年犯罪從寬處罰原則集中體現于《刑法》第17條第3款規(guī)定之中,根據該規(guī)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1995年5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關于未成年犯刑罰的適用規(guī)定:“對未成年犯罪依法從輕處罰,應當在法定刑范圍內判處相對較輕的刑種或相對較短的刑期;依法減輕處罰,應當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刑罰。在具體量刑時,不但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性質和危害社會的程度,還要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犯罪的動機,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或慣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情節(jié),以及犯罪后有無悔罪、個人一貫表現等情況,決定對其適用從輕還是減輕處罰和從輕或者減輕的幅度,使判處的刑罰有利于未成年罪犯改過自新和健康成長”。

理解這一規(guī)定,包含了以下幾層意思{3}:(1)對少年犯罪人從輕或減輕處罰沒有任何彈性的規(guī)定,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遵守。(2)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對少年判處其所觸犯罪名的法定最高刑,而只能在該罪的法定刑幅度內選擇較輕的刑種或較短的刑期,乃至在法定最低刑以下處以刑罰。(3)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是少年因年齡因素而設立的法定從寬情節(jié),此情節(jié)與其他從寬情節(jié)不發(fā)生任何抵觸,可以一并適用。(4)從輕或減輕處罰情節(jié)具有普遍適用性,不論是對危害嚴重的刑事犯罪,還是一般的刑事犯罪均可以適用,不受犯罪性質的限制。

司法實踐中,在對犯罪少年量刑時,還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少年犯罪,在適用從輕或減輕處罰原則時,應分為兩個年齡段分別對待,即對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少年犯罪的,可以直接按照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的原則處理,而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少年犯罪的,則應當首先考慮減輕處罰,只有在出現不應當減輕處罰的情形時,方可從輕處罰。這是因為:對年僅14、15歲的犯罪少年,優(yōu)先考慮減輕處罰,既符合這一年齡段的犯罪少年的刑事責任能力特點,同時也便于考慮適用輕刑,避免與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少年在刑罰適用上的不平衡。二是在對少年適用刑罰的過程中,還應當考慮有無其他法定、酌定從輕情節(jié),如果有其他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應該疊加適用,使犯罪少年得到更寬大的處理。

(二)“嚴管”的基本涵義

1.預防少年犯罪關口前移

針對少年犯罪,必須實現從注重罪后研究向罪前研究的轉變。因為任何犯罪都有其一定的原因,通過對少年實施犯罪的“病前”現象進行研究分析,可以對少年犯罪成因進行合理的預測,從而改良影響青少年生活的不良環(huán)境,如果對這些犯罪的誘因能提前進行控制,必然會大量地減少犯罪,正所謂防患于未然。不僅如此,從經濟成本考慮,預防少年犯罪工作實行關口前移,比對已經

犯罪而再行治理的成本也要少得多。

預防少年犯罪關口前移的另一要求是對不良少年的提前介入和干涉。即使在沒有犯罪的情況下,基于兒童最大利益原則和優(yōu)先保護少年的目的,對某些具有人身危險性的少年,例如經常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的、經常出入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的、經常逃學逃家的、參加不良組織的、無正當理由攜帶刀械的、有違法習性或經常于深夜在外游蕩的、吸食的,可加強管理,努力將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的少年引導至正確的道路上來,提早消化潛在的犯罪少年。

2.強化對非刑罰處置少年的控制

對于不做刑罰處置的少年,我們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他們加強監(jiān)督,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是一對一地專門監(jiān)督,這樣對預防他們重新犯罪將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可以考慮整合社會資源,將這些從刑法司法系統(tǒng)分流出去的少年,分散到社會福利部門、行政機關、青少年組織、機構中去,由這些部門做好少年的幫教工作,以便他們盡早回歸正常社會。

另外,對被最終免于刑事處分的少年,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回訪考察工作。例如,對暫緩判決的少年,在宣告決定的同時,由少年法庭的法官或其他合適人選進行專門幫教談話,并對其監(jiān)護人提出明確具體的幫教要求。再如,根據《刑法》第37條的規(guī)定,因犯罪情節(jié)輕微而不需要處以刑罰的,我們也不要一放了之,可實行定期與少年所在地的民警、街道或村委會、家長見面,了解少年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幫助其改過自新。如果是在校生,則應充分發(fā)揮學校在教育少年方面不可忽視的作用。諸如此類的做法不僅體現對少年犯罪人的特殊保護政策,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

(三)“寬罰”與“嚴管”的關系

首先,寬罰與嚴管是順承的關系,對犯罪少年在處刑上給予其較大寬宥,這就要求我們在管教上不能放松警惕,必須要有嚴密、完善、有效的配套措施來配合。其次,嚴管是寬罰的保障,正是因為有這些嚴管的措施,才能保證我們對少年犯罪人處以輕刑不會是放縱,不會違背我們保護少年的初衷,才能讓我們放心地去原諒他們,去寬容他們,去教育他們。再次,寬罰和嚴管是相輔相成;互相結合的,離開任何一個層面,另一面便會顯得不夠協調、合理。

三、“寬罰嚴管”少年刑事司法政策的實現路徑

刑事政策的意義在于指導實踐,“寬罰嚴管”少年刑事政策的精神體現在對少年的定罪量刑以及相關的司法處置措施上。我們在秉承少年刑法保護和教育理念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從各個階段和程序上來保障和落實少年刑事司法政策。

 (一)定罪量刑個別化

少年犯罪固然有其個人主觀的原因,但也是社會各種消極因素、不良影響、制度缺陷、惡劣環(huán)境等交互作用的結果。一份有利于少年改過自新的刑事判決,要求我們不僅僅根據少年犯罪時的片段事實,更重要的是考察關注少年犯罪的背后原因及其人格。此種基于個別化的全面深入調查而作出的個別化的判決對于該少年而言,才是他們再社會化和預防犯罪的良方。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21條規(guī)定:“開庭審理前,控辯雙方可以分別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以及實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情況進行調查,并制作書面材料提交合議庭。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關社會團體組織就上述情況進行調查或者自行進行調查?!边@條規(guī)定,可以視作針對刑事案件中少年被告人開展個別化社會調查制度之雛形規(guī)定。此社會調查制度中的核心內涵應是人格調查,蘊涵人格調查的社會調查結論理應是法官判斷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險性的重要參考因素{4}。通過社會調查報告對少年人進行全面評估從而定罪量刑,并最終形成“有利判決”,是對犯罪少年接下來開展個別化教育的重要依據。

社會調查報告是實行對少年個別化定罪量刑的前提。因為,在少年刑事案件具體定罪量刑時,不但要根據犯罪時的犯罪性質、犯罪情節(jié),如犯罪手段、時間、地點、侵害對象、犯罪形態(tài)、后果等,而且還要充分考慮少年犯罪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或慣犯等情況,以及犯罪后有無自首、是否初犯、認罪態(tài)度、積極賠償、被害人諒解等等情節(jié),從而判定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什么樣的犯罪,并決定對其適用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以及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的幅度,使判處的刑罰有利于少年的改過自新及健康成長。而其中所涉及的少年犯罪的動機和目的、犯罪后有悔改表現等,在犯罪事實調查中是解決不了或者解決不全的,必須通過調取有關品性方面的證據才能了解到。

具體實施少年人的社會調查報告時,值得探討的是社會調查主體的承擔。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21條的條文理解,社會調查之可能主體應在控方、辯方、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委托的相關社會團體或者組織中產生。如果由人民

法院委托有關社會團體組織作為社會調查的主體,那么,該地區(qū)至少應當具備專門的機構(諸如未成年人保護機構),而社會調查員應具備青少年生理、心理等諸方面的知識素養(yǎng)。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保證這樣的機構中的人員擔任社會調查員后得出的社會調查報告的公正性?因為人員的選擇、材料的取舍會導致不同的社會調查結論,目前卻沒有具體措施保證社會調查員均出自公心。我們認為可以考慮由控方和辯方分別制作關于被告人的社會調查報告,即按照各自職能獨立出具被告少年的社會調查報告,并分別提交法庭然后展開法庭辯論,最后由法庭定奪采納。即可將社會調查報告視作少年品格證據的一部分,并由法庭結合其他犯罪事實做出最后的裁決。

(二)刑罰適用非監(jiān)禁化

非監(jiān)禁化是指某一行為雖然構成犯罪,但根據犯罪情節(jié)和悔罪表現,判處非監(jiān)禁刑或者采取緩刑、假釋等非監(jiān)禁化的刑事處遇措施。我國刑法中的非監(jiān)禁刑包括管制、罰金和剝奪政治權利等,這種非監(jiān)禁刑相對于監(jiān)禁刑而言,由于對犯罪少年不予關押,因而是刑罰輕緩化的表現。

1.完善和充分利用少年管制刑

管制作為一種限制自由刑,能有效避免監(jiān)禁對少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不會對少年的學習、生活等造成過多的負面影響。在社會化的環(huán)境中,不僅能夠有效開展對于少年的教育,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渠道,調動更多的人參與關心、矯治過錯,這與犯罪少年及少年犯罪行為的特殊性對少年刑罰特殊性的要求相一致。

管制刑的擴大適用主要是指在對他們進行改良及“少年化”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刑罰價值。首先,管制刑只有在有條件執(zhí)行的情況下才適用。因為少年自控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環(huán)境,易受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而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只有在少年家庭有較好的監(jiān)護條件或社會幫教措施能夠有效落實,才可以對少年適用管制刑。其次,在考察期間應遵守的義務規(guī)定應更加切合犯罪少年的特點并考慮對其教育感化的需要??山梃b西方國家的“社區(qū)服務令”,除對判處管制刑的犯罪少年的人身自由進行一般限制外,還要求其每個月到指定地點參加一定時間的無償公益勞動,即與社會服務配合適用。再次,我國目前管制刑的考察監(jiān)督機關主要為公安機關,我們認為可以廣泛發(fā)動公眾參與,特別是“志愿人員、自愿組織、當地機構以及其他社區(qū)資源在社區(qū)范圍內并且盡可能在家庭內為改造少年犯做出有效的貢獻”[2],應用他們來補充刑事司法的執(zhí)行工作。

2.替代適用少年保護性處分措施

少年作為人類社會中的特殊群體,是尤其需要予以保護的,即便他們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而在刑罰仍是犯罪的主要后果甚至唯一后果的傳統(tǒng)刑法框架下,是無法承載少年刑法基本理念的。保護性措施回避以刑罰的方式追究刑事責任而設立和采用,用以實現特殊預防目的的必要保護和處分措施。它是使福祉政策同犯罪對策直接相連的制度,是兼具刑事政策和福祉政策的二重性處分{5}。

除了刑罰外,我國現行法所規(guī)定的可以適用于罪錯少年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責令嚴加管教、工讀教育、警告、罰款、拘留、訓誡、收容教養(yǎng)、勞動教養(yǎng)、收容教育、強制戒毒、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其法律依據主要是《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這些措施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四類:行政處罰措施,主要包括警告、罰款、拘留、勞動教養(yǎng)、收容教育、強制戒毒;特殊教育行政措施,即工讀教育;《刑法》第37條所規(guī)定的非刑罰處理方法;感化教育性行政措施,即收容教養(yǎng)。然而,刑罰之外的措施,如收容教育、勞動教養(yǎng)、工讀教育等非刑罰性措施基本不具有保護處分的性質,因為它們均不具有替代和避免刑罰的功能,而且報應性色彩或者社會防衛(wèi)色彩過濃。

保護性處分措施可以適當回避以刑罰的方式追究少年的刑事責任,因而符合寬罰的思想。構建我國的保護性處分制度,在將上述某些措施改良為保護性處分措施的同時,還可以吸收少年司法實踐中探索的有益措施和借鑒域外經驗設置一些:

(1)社會服務。即責令少年從事公益勞動或者到某一指定場所,完成一定期限且為無償的社會服務勞動,服務的內容可包括環(huán)境保護、打掃衛(wèi)生、為老年人和其他弱勢群體服務等{6}。

(2)假日生活輔導。在法定假日以及凡是少年不上課、不工作或者沒有其他正當事情做的時間范圍內,由適當的機關、團體或者個人對少年施以個別的或群體性的品德教育、課業(yè)輔導、習藝輔導和勤勞輔導,假日輔導的具體執(zhí)行次數由少年法庭根據輔導成效而定。如果少年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假日生活輔導,可再由少年法庭采取相應更嚴厲的措施。

(3)保護觀察。各國大都將保護觀察作為一種最重要的社區(qū)保護處分措施,我國目前正在探索的社區(qū)矯正改革,帶有保護觀察制度的性質。它可以在以下幾種情況下采用:一是對于有嚴重不良行為的少年,由少年法庭決定采用;二是作為刑罰替代措施,由少年法庭決

定對犯罪少年采用;三是與普通刑罰配合使用,例如,對于判處管制刑的,附加適用保護觀察;四是與“四緩制度”連用;五是對于假釋少年采用。

(三)刑罰執(zhí)行社會化

行刑社會化要求我們擴大刑罰執(zhí)行的社會參與,借鑒國外經驗,制定各種鼓勵、扶植政策,吸引社會上的各類專業(yè)人員和其他社會志愿者參與行刑工作。許多國家的經驗表明,在行刑過程中引入民間力量,可以減輕受刑人對國家強制性權力所抱有的本能的敵意,促進其同社會的親和傾向;同時,各類專家參與行刑,還可以彌補監(jiān)獄干警專業(yè)背景單一的缺陷,提高矯正的專業(yè)化程度{7}。

另一方面,針對少年的特性,可建立半自由刑制度。半自由刑制度是介于完全的監(jiān)禁處遇與完全的社區(qū)處遇之間的一種罪犯處遇制度。半自由刑的主要形式有周末監(jiān)禁、夜間監(jiān)禁、業(yè)余監(jiān)禁等{8}。半自由刑制度是為改革短期自由刑弊端而設計的一種新型處遇模式,它不打斷犯罪少年同家庭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不影響犯罪少年正常的學習與工作,同時,通過一定的監(jiān)禁又可收到懲罰與教育之功效。20世紀60年代開始,半自由刑制度在歐美國家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國家引進和擴大適用這一制度,我國也可嘗試探索自己的半自由刑制度,作為短期自由刑的替代行刑措施。

結語

少年刑事司法政策常常充當著一種先驅者的角色,她的意義并不單純在于其在防治青少年犯罪中的成效,更重要的是其以國家的形式宣告和確認了為成年人的存在,顯示了成人社會對他們的重視、尊重和關愛。對于少年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我們要做的是同時扮演好嚴父和慈母這兩個角色。

 

【注釋】

[1]指緩處考察(簡稱緩處)、暫緩起訴(簡稱緩訴)、暫緩判決(簡稱緩判)、緩刑制度,學界將之合稱為少年司法的“四緩”制度。除緩刑外的其余三項制度都是近些年來我國司法實踐的創(chuàng)新性探索。

[2]參見《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準規(guī)則》(北京規(guī)則)第25條第1項。

第9篇:社會調查概念范文

研究宏觀的圖書館活動現象,要用比較的方法。第四,在注意研究圖書館實體的同時,還要超脫圖書館實體,把圖書館學投入社會,探索其社會效應。這樣不僅對提高圖書館在新形勢下和社會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具體的實際意義,而且還可以進一步認識圖書館學的價值,深化研究主題,甚至可以在理論上得到新的啟發(fā)。從以上分析中不難看出,我們首先要繼承傳統(tǒng)的定性研究方法,注重對圖書館實體的考察,并以此作為圖書館學研究方法論的基礎。其次,研究工作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對圖書館實體的研究上,而是要把圖書館實體的微觀研究納入到對圖書館活動發(fā)展的宏觀研究的系統(tǒng)中去,探求圖書館活動的經驗和規(guī)律,得到理性的升華。從而我們得出如下結論:在繼承傳統(tǒng)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改革創(chuàng)新,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豐富定性研究方法。

二、定性與定量研究比較

在圖書館學研究方法中,定性與定量研究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下面就主要用比較的方法將定性與定量研究進行對比。

(一)哲學基礎定性與定量研究作為圖書館學研究中存在的兩種主要方法,前一范式是從人文科學推演而來,所注重的是整體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說明的方法;后一范式則是模仿自然科學,強調適合于用數學工具來分析經驗的、可定量化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確定因果關系,并作出解釋。定性研究的哲學基礎包括建構主義、后實證主義、解釋學、現象學等多種流派,而定量研究是實證主義科學方法論具體化的直接產物,與前者有著本質區(qū)別:首先,在本體論上,現象學等哲學流派認為現實并非客觀存在,而是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主體對客體的認識是在互動關系中主體對客體的重新構建;實證主義則認為事物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主客體是截然分開的兩個實體,主體可以通過工具獲得對客體的認識。其次,在認識論上,現象學等流派否認事實與價值是相互獨立的客體,否認知識的客觀性,認為知識只是各方面在互動中達成的暫時共識,不存在普遍的、抽象的知識;實證主義則注重經驗,認為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必須建立在經驗基礎上,一切概念必須還原為直接的經驗,真理必須由經驗來驗證。知識的規(guī)律性使其具有可重復性,可以按照一定的規(guī)范進行推廣。再次,在方法論上,現象學等流派認為應關注價值、意義、態(tài)度、情感等因素,而這些無法通過數學的語言以數字來表現,只能通過描述性、解釋性的語言來實現;實證主義則試圖將自然科學的方法應用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提倡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強調研究的精確化、量化。

(二)研究對象定性研究是對事物質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事物的質是它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內部所固有的規(guī)定性;定量研究則是對事物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事物的量即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規(guī)模、速度、程度以及構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guī)定性。也就是說,定性研究是通過解決“是什么”的性質問題,定量研究是通過解決“有多少”的數量問題,從而對復雜的圖書館學問題做出語言的或數字的描述,來反映研究對象特征和傾向的方法。

(三)研究目的定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質的規(guī)定性,通過對研究對象進行廣泛細致地研究,來深刻地理解研究對象,進一步揭示圖書館工作的內部動力和定量研究所忽視了的那些層面,并不以追求普遍的規(guī)律性為目的。定量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量的規(guī)律性,即通過具體的數學統(tǒng)計、運算和定量分析,揭示研究對象的數量關系,從量的關系上發(fā)現圖書館活動的本質聯系及其發(fā)展變化的內在規(guī)律,以指導圖書館實踐。

(四)研究視角定性研究關注的是事物發(fā)展的過程以及相互關系,立足于從哲學、心理學、倫理學、歷史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和語言學等層次上探討,從而整體地、發(fā)展地、反思地、綜合地把握研究對象質的特征。在研究視角上,定性研究更注重全面地把握信息,揭示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取得對研究對象的整體分析和完整透視。定量研究分析的對象則是具有數量關系的資料,運用數學分析的方法,對雜亂無章的數據進行算術或邏輯運算,抽取或推導出對特定問題有價值有意義的數據,經過解釋并賦予一定的意義,成為圖書館學研究的重要結論。所以,定量研究的結果是將文字的、非定量的信息轉化為定量的數據,通過統(tǒng)計檢驗來解釋和鑒別研究的結果,在研究視角上屬于從局部推斷整體的情況。

(五)研究方法與定量研究不同,定性研究不需要事先做出理論假設,只是隨著研究進程的推進,使問題逐漸得到澄清,通過對非定向資料的歸納分析、提煉精簡、抽象概括再上升為理論。定性研究在本質上是一個自下而上的歸納過程,它不僅關注圖書館工作的結果,更關注工作發(fā)生的背景、過程,以便準確地理解結果。定量研究則主要用觀察、實驗、調查、統(tǒng)計等方法研究圖書館工作,經過提出假設、確定具有因果關系的各種變量、抽樣、選擇測量工具、控制無關變量、實施測量、檢驗校對、數據運算分析等一系列標準化程序,實現自上而下的演繹,最終驗證研究者的假設,是以“先在理論”為基礎的一種研究。

三、圖書館學定性研究方法的未來走向

(一)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在進行圖書館學研究時,必然會遇到諸如發(fā)展戰(zhàn)略、政策、規(guī)劃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都包含著質和量相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在進行圖書館質的分析的基礎上,研究圖書館的量變,以及與其它領域(諸如經濟、人口等)之間數量聯系和數量變化的客觀規(guī)律和相互作用。這樣,圖書館學研究的理論或結論才能在未來實踐中達到充分利用的具體程度或精確程度。馬克思在研究經濟現象中運用數學分析的方法,為我們進行圖書館學研究樹立了典范例如,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社會工人被剝削的剩余價值和勞動力時指出:要對這個過程進行純粹的分析。為此,這里要運用數學上的一條規(guī)律,就是數學上運算變量與常量的定律,即運算常量變量相加減的定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40頁)經濟研究工程中運用的數量分析方法,在我們圖書館學研究中同樣是非常必要的。

(二)定性研究與社會調查研究相結合任何科學研究都需要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而社會科學領域的科學研究更需要進行廣泛深入的社會調查。圖書館學研究作為社會科學中的一項科學研究,進行社會調查也就成為必需的方法之一。社會調查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交談式、走訪式的社會調查和填表式的社會調查等等。但不管采用何種方式,進行社會調查至少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a.可以了解圖書館學研究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關系;b.了解學科間進行相互合作的可能性和可行性;c.捕捉和收集與研究有關的信息,以便及時修正、充實圖書館學研究的內容,使圖書館學研究成果更具有競爭力和被使用性。

(三)定性研究與系統(tǒng)分析研究相結合圖書館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社會現象,是一個系統(tǒng),它包含著眾多的宏觀問題和微觀問題。宏觀問題包括圖書館與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人口等問題,以及涉及到整個圖書館本身的方針、政策、發(fā)展規(guī)模、速度等方面的內容;微觀問題包括圖書館內部各層次、各級的管理自、藏書體系、服務方式等方面的內容。圖書館學研究運用宏觀與微觀系統(tǒng)分析的方法,就是要打破圖書館傳統(tǒng)的狹窄概念,把圖書館作為整個社會的一部分、社會大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要看到圖書館的發(fā)展不僅要依靠圖書館本身的努力,而且必須依靠圖書館的外部力量和關系。這樣,圖書館才能求得發(fā)展,適應社會、經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