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中語文考點總結范文

高中語文考點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考點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語文考點總結

第1篇:高中語文考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多媒體;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12-0153-01

知識經濟的到來,使教育傳播越來越多元化。而對于教育來說,課堂教學仍然是必不可少、重中之重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一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自己去探索知識、發(fā)現知識,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運用多媒體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不僅能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密度,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下面談談運用多媒體教材進行課堂教學的幾點總結和思考: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1.運用多媒體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課猶如一本大百科全書,包羅萬象,但由于學生閱歷有限,知識面不甚寬廣,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薄弱,因而對審美對象的鑒賞能力較差,對課文中蘊涵的美很難準確地把握和感受。運用多媒體電腦進行語文輔助教學,可將這些美的因素更為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讓他們迅速而準確地把握內容及主旨,從中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審美鑒賞能力。語文學科包含著其它學科無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而視覺是人感知美的最大途徑,美感強烈的圖片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號傳入大腦,從而達到審美愉悅。所以在制作課件時,我們注意了圖文的選擇和圖片色彩的配置,及按鈕的色調、大小、字體與圖片風格相吻合,來保證畫面的整體美,以達到多媒體再現景色的自然美及人物的人格魅力,讓學生在領略祖國山河美的同時,獲得審美的愉悅和情感上的共鳴。

2.運用多媒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教材能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創(chuàng)造最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在多媒體教材設計和制作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主體性,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適時選擇多媒體教材。

在使用多媒體教材時,不能以為“計算機就是高科技,只有運用計算機才是現代化教學”,隨意濫用多媒體教材,結果達不到優(yōu)化教學的效果。我們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要求、學習者的狀態(tài)來分析是否需要制作多媒體教材。首先,教師要認真分析、仔細研究每次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目標,考慮使用何種媒體。任何媒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特性和應用優(yōu)勢。一般從說明問題需要出發(fā),用簡不用繁,用少不用多,選擇最簡便有效的教學媒體,做到既省時又省力,又能解決問題。其次,學生的知識水平、接受消化能力及對不同教學媒體的刺激感知能力,都會影響媒體的應用效果。我們知道直觀教具能以直觀的具體事物給學生以感性認識,音像媒體依靠聲音、畫面能帶給學生視覺與聽覺的綜合感官刺激。在教學中,如果這些媒體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就沒有必要制作多媒體教材。如果上述媒體都不合適,則要考慮選用多媒體教材。

二、運用多媒體材料進行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不要過分追求“多媒體”的媒體效果。對于學生而言,能夠刺激學習的最有效因素就是濃厚的學習興趣,而在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長期的簡單的重復性學習使學生對語文學科缺少興趣,甚至到了厭煩的地步。多媒體教學手段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一狀態(tài),它集文字、圖像、聲音、影像等因素于一身,具有新穎性、趣味性。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教師和學生從這種單調乏味的教與學的環(huán)境中解脫出來了,在這一點上傳統(tǒng)教學的黑板、粉筆是不能比的。

2.忽視多媒體教材為教學服務的特性。多媒體教材是為教學服務的。目前大多數用于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軟件與教材的配套不夠,軟件開發(fā)人員沒有找到與上課教師之間的結合點,突破口,以致于豐富多彩的軟件,喧賓奪主,沖淡了教學主題,出現了“本末倒置”的情況。

3.忽視多媒體教材的最大優(yōu)勢。多媒體教材的最大優(yōu)勢是借助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和圖文聲像并茂的媒體信息,將抽象的概念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為學生提供的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種刺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而目前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一味地認為“計算機就是高科技”,選用媒體“舍簡取繁”,把計算機當投影、幻燈使用,降低了它的使用價值。由于迷信計算機,隨意運用多媒體教材不但起不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整堂課被課件左右,導致教學效果差。

三、結束語

總之,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最忌“該用而不用,不該用而無目的、無計劃地濫用”。教師要深入研究和恰當地設計、開發(fā)、運用多媒體課件,在運用課件時,應以文字教材為中心,不受課件的限制和左右,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靈活地調用課件各個模塊里的內容,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而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目的,真正地體現了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第2篇:高中語文考點總結范文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考試的走向

 

教育者關于詩詞復習方法的把握,大抵是根據考試的走向來不斷調整的,所以我們在理解復習中教學法的科學施用之前我們必須了解現行的高中語文詩詞考點的走向。下面以實例向大家說明詩詞考點要求。

 

比如,我們一份高中語文測試題第三大題為古詩詞鑒賞,就拿鑒賞張九齡先生的《感遇十二首(其一)》而言,詩歌內容為“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這樣的詩詞鑒賞在考試中一般會分為兩個小題,第一題“這首詩首句用整齊的對偶句,突出了“蘭”,“桂”怎樣的特點?”要求的是對詩詞中的意向的一個把握,詩中的意向往往來源作者思想內容的一個衍生。第二小題為“全詩運用了哪種藝術手法抒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寓意是什么?”這就完完全全是對于思想內容把握程度的一個考驗了。這是典型的新時期新課改要求之下的高中詩詞考題,這也是符合教育發(fā)展要求的考試內容。

 

我們可以從上面的例題中看出,高中語文詩詞考試的走向為向思想內容以及學生主觀領悟表達的一個靠近。

 

二、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的現狀

 

1.學生對古詩詞熱愛程度低。在我的多年的教學經驗中,古詩詞學習效果差,思想內容把握不準的孩子都存在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古詩詞的學習缺乏興趣,處在一個消極的學習狀態(tài)。

 

2.學生對古詩詞缺乏必要性的認識。具調查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只有百分之五十二的高中生認為很有必要,百分之三十三點三的孩子認為可學可不學,而剩下的孩子則認為安全沒有學習的必要性。雖然過半的學生認識到了古詩詞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百分之四十八的缺失率依然是個十分驚人的存在,這是高中語文教育的一大遺憾,因此可以說古詩詞教學的現狀依然存在著學生認識不清的問題。

 

三、客觀上的問題

 

1.重“文”輕“言”。與文學本來的存在意義相反,許多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大談特談字里行間的深奧性而缺少對詩詞語言,思維的解剖。不僅是詩詞顯得死板浮夸還使得學生對詩詞一知半解,興趣低迷。

 

2.“權威”講讀。詩詞的美感不僅僅在于詩人所賜予的原始文意,而在于學生品讀是有自己心靈深處而產生那種精神的共鳴與意境的綿長感受。而不少教師一味的死守所謂的“權威解讀”對學生提出的新思維予以明令禁止或是加以批評,這是一種壓迫學生情感,限制詩詞發(fā)散性的做法。這種做法無異于照本宣科帶來的被動教學。

 

四、如何有效的進行語文詩詞學習

 

考試成績是一定學習效率的表現,我們應當引起重視,然而我們也不能一味地膜拜分數而忽視了有意義的詩詞學習,因此,我們即使是在詩詞的復習中,也應當使用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不能急功近利,片面以成績?yōu)橹鳌?/p>

 

1.知人論世策略。詩詞的寫作背景一定情況之下就決定了詩詞的主體情感走向,因此,我們在語文詩詞的日常教學與考前復習中都要對詩人本身的社會背景進行相關的了解。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課內詩詞《短歌行》《歸園田居》《馬嵬》《涉江采芙蓉》《詠懷古跡》的學習中總結出詩人的大體文風,再通過對詩人生活時代的社會分析,生平境遇分析全面的掌握詩人。這樣一來,在今后的課外閱讀或是考試時,一看到所屬詩人就能聯系其大致文風,即為我們解題思想內容,情感基調的探究方向提供了一定的參照。

 

2.張揚主體,多元化策略。詩詞意義具有層次性,然而這個層次性卻不等于我們的解讀就能夠帶著隨意性。在對詩詞解讀時,我們要注重尊重詩詞的主體,不能脫離作品的表達中心。同時不能死守所謂的“鑒賞權威”,因為即使是同一個朝代的作者也有著生平境遇不同而帶來的風格差異,就算是同一個作者,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也會有不同的思想體現。

 

比如同樣是唐朝,盛唐時期的詩風與晚唐時期就截然不同,同樣是婉約派詩人,李清照和柳永的思想內容就天差地別。因此,我們這種權威總結只能做參照,而不能全套照搬。在我們實際的復習與學習中,對古詩詞的分析還是要抓住詩詞的主體,以變化論多元化的策略來實現突破。

 

五、總結

 

高中語文詩詞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文學氣質與思想感悟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育者萬萬不能馬虎。另外,就學習效果而言,對于詩詞的合理教學也能夠促進學生實現古文的共通,即不僅有益于詩詞本身,還對文言文學習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3篇:高中語文考點總結范文

據調查顯示,中學生語文課堂學習效率低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習方法不當。大多數學生把語文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歸咎于“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學習被動”?!?】這說明,在語文課堂上,由于學生自身學習方法的原因,學習效益在受著明顯的影響。所以,我們需要探索語文學習行為規(guī)律,優(yōu)化語文學習行為管理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把語文學習行為提高到” 管理”的高度來認識和理解,更系統(tǒng),更全面。

(一)優(yōu)化語文學習目標管理

長期目標管理

學習語文的長期目標應該與學生的終生發(fā)展相關。基于語文學科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基本要求。當然,學習語文的長期目標也可以是開發(fā)智力和挖掘潛能。學習語文的另一個長期目標是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增進學生的精神追求。

中期目標管理

中期目標通常是指在未來3到5年內要實現的目標,是實現長期目標的關鍵一環(huán)。例如,高中3年要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必須為此全力以赴。

短期目標管理

短期目標,可以設定在未來的1個學期或1個學年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實現一系列的短期目標才能保證順利實現中期目標。例如,清華大學的高考成績在我省平均要求636分,那么你的短期目標就是保證每學年的平均成績都不低于636分。

最近目標管理

如果你不做完今天的課后作業(yè),你就不能保證這學年的平均成績達到636分。最近目標就是指那些能引導你實現短期目標的那些目標。這就是“各個擊破”原則的精髓所在。

設定目標最忌的是拖延時間。如果你把每個目標分解成更小的目標,直到任務表上所列出的每個目標都能在30分鐘或1小時內完成,這樣你就已經找到對付拖延時間的好辦法了。

(二)優(yōu)化語文學習時間管理

很多時候,學生不知道怎樣利用時間學習語文。有的坐半天什么都沒學進去,有的整天在學,成績卻不見提高。他們都應該學習如何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方法----ABC分類法【2】

1.將語文知識按輕重緩急分為:A(最重要)、B(次重要)、C(一般重要)三類;

2.按優(yōu)先原則安排語文知識學習順序,粗略估計各項工作時間和占用百分比;

3.記錄實際耗用的學習時間;

4.每天進行計劃時間安排與耗用時間對比,分析時間運用效率;

5.重新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更有效地進行語文學習。

選擇最佳的學習時間學習語文

人在一天的不同時期,有四個學習學習的高效期。

第一個學習高效期:早上起床后,此時學習一些難記憶但必須記憶的東西較為適宜,如生字生詞、必背課文、詩詞等。此時適宜大聲念,會有利于記憶。

第二個學習高效期:上午8點至10點,人的精力充沛,大腦易興奮,嚴謹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和處理能力較強,此時是攻克難題的大好時機,應充分利用來做理解型的閱讀題。

第三個學習高效期:下午6點至8點,也是用腦的最佳時刻,不少人利用這段時間來回顧、復習當天學過的語文知識,加深印象,分門別類歸納整理,也是整理筆記的黃金時機。

第四個學習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時。利用這段時間來加深印象,特別對一些難于記憶的長篇背誦加以復習,則不易遺忘。

試試下面的建議,改變語文學習狀態(tài)

1.每天一節(jié)語文課,要用雙倍的時間來復習、思考、總結。 同學們習慣于制定計劃,但在真正執(zhí)行的時候,卻忽略了思考、總結的重要性、必要性。在課堂上,學生個體對一節(jié)課所講的語文知東西只能有個了解,真正要達到熟練的掌握程度,花時間是唯一的法寶。

2.用精力最好的時間來解決難度最大的語文問題。 要有禁“欲”精神,太多的學生喜歡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自己喜歡學的科目上,喜歡避難就易。卻不知,解決了困難的知識點或不懂的知識點才算得上真正的進步。因此,要建立起根據需要來學習的學習理念,而不是簡單的根據興趣來學習。真正的學習需要是難點知識或不懂的語文知識。

3.避免長時間的學習一門科目或同一類知識。拿語文來說,很多同學總喜歡長時間學習或訓練同一種類型的題型。要懂得適當的轉換。一般情況下,不要連續(xù)3個小時學習或訓練同一種類型的題型,這樣有利于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勞逸結合是學好語文的又一大法寶。

(三)優(yōu)化高中語文知識(階段性基礎知識、可持續(xù)發(fā)展素質知識)管理

分清語文知識類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根據知識的時效性特點,這里把高中所要求管理的語文知識分為階段性基礎知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素質知識。

這里要講的階段性基礎知識指的是以高考考試大綱為指導的高中語文基礎知識,可分為語文積累和語文綜合運用知識兩部分。語文積累方面有八項基本考點。其中識記層面四個考點,一是拼音認讀漢字,二是漢字的形音意,三是常用漢字的規(guī)范書寫,四是準確默寫新課標要求背誦的近50篇優(yōu)秀詩文的句、段、篇。語文綜合運用方面有三個考點,內容全部是從表達層面上進行要求,具體的形式分別是古詩詞曲鑒賞、現代文閱讀以及大小作文三個點上進行考查。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語文素質知識則是為了培養(yǎng)綜合素質好,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健康人格,能夠迅速適應高信息化、知識化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人,立足于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語文實踐,建構起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性知識。新課程標準中采用“素養(yǎng)”一詞來介定這一層面的的知識。它不但包含語文的積累、語感、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更包含思維品質、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tài)度,特別是“思想觀念”等。

那么,怎樣管理好高中語文知識呢?首先,要加強階段性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必須讓學生占有一定量的語文基礎性知識,掌握必要的漢字音形義的知識、基本的語法和修辭知識、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結構知識、基本閱讀和寫作方法知識等知識,多講小技巧,在量(基礎知識)的積累基礎上為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語文素養(yǎng))的飛躍奠定基礎。其次,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培養(yǎng)語文學習的興趣,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如,勤查工具書的習慣,勤記筆記的習慣,專注聽講的習慣,書寫整潔的習慣等。另外,還要加強學生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并借鑒與吸收民族的文化的精髓;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采收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養(yǎng)分。

參考文獻

第4篇:高中語文考點總結范文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融合的意義

積極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是語文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語文,親身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的課程資源,特別是廣播影視節(jié)目、錄音和錄像資料等。

現代信息技術在優(yōu)化高中語文教育結構與過程,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過程中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能促進教學內容快速更新,使學生掌握最新知識,特別是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相融合,實現資源共享,有利于學生知識視野的拓寬。

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手段教學,能集聲像字畫動態(tài)顯示于一體,圖文并茂,使抽象概念具體化。在教《風娃娃》一課時,借助多媒體投影讓學生觀看風娃娃是如何逐漸變成臺風、龍卷風,摧毀田野、樓房的,了解風有時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但有時又給人類帶來降雨等益處。一個個枯燥的文字符號,轉換成一幅幅形象而又富有動感的畫面,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幫助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使他們明白要辯證地看待風,從而能更加投入地參與學習。

現代教育技術知識信息量大,給學生豐富的最新的知識,有利于調動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欲望,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具體結合

第一,從各種學習網站,獲取名師精品資料進行整合,提高了高中語文教案的質量,從課堂情境的設置到好的課件,將這些資料進行整合、重組和創(chuàng)新制作,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第二,利用信息技術的備課系統(tǒng)進行集體備課,共同確定每一課的教學三維目標、重難點、考點、導學提綱、突破方法、應用作業(yè)等。相互探討彼此的教學方法,以使課堂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結構合理。教后還要有相應的教學反思。教師進行聽課之后,大家在網絡上展開討論,肯定其優(yōu)點,互相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第三,應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閱讀是中學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閱讀教學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關鍵所在。應用網絡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條新途徑。網絡聽力資源豐富,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導讀和訓練,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形象生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可以迅速而準確地找到聽力資源而重復聽,解決閱讀中的難點。且好的語文聽力語音純正、地道,學生聽來是種享受,可提高感悟能力。因為網絡具有信息豐富、題材廣泛且新穎、反饋及時等特點,它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如《游褒禪山記》一課,教學中設計制作了融合文字、聲音、圖像的網絡課件。教學時,資源共享,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運用課件中提供的各種文字與圖片資料,比較分析,了解褒禪山在何處,并結合課件中的生動描寫、翔實,記述進行配樂讀,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課文自主學習,最后,學生可以自由點擊《游褒禪山記》的資料庫,了解有關褒禪山的其他文章。在這種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通過自己閱讀相關資料,建構起知識框架,學生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第四,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進行整合。傳統(tǒng)的語文寫作訓練方法比較單調乏味,如對課文改寫或寫日記。這些做法都較死板。而計算機和網絡的應用,則可使高中語文寫作變得生動有趣、豐富多彩。

當然,信息技術教學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例如一堂課如果多媒體表現種類用得過多,時間過長反而會有負面效應,使得學生眼花繚亂,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沖散了教學重點,使學生把課件僅作為娛樂消遣的對象而已。同時也并不是每堂課和每種課型都適合使用多媒體。例如我們在進行字詞知識學習的時候,大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展示,而使用多媒體僅僅是對高中課文中的眾多難點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第5篇:高中語文考點總結范文

一、課改的界定

此次課改的主要亮點在于。將語文學科的性質進行了重新的界定,并通過四條基本概念的提出,針對性地設計了新的教學思路和授課方法,從而明確了四個方面的具體目標,以便教師更好地完成課程結構的設置:

1.全面轉變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理念,把重知識傳授轉變?yōu)橹啬芰ε囵B(yǎng)、重過程和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情感、價值觀念、人生態(tài)度的把握與培養(yǎng)。

2.對課程結構實施了有效改革。設立了選修和必修,并通過學分制來考核學生。學分制和選修,原本只在大學里使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心智的成熟也越來越早,以往全部由校方規(guī)定的課程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們日益蓬勃的興趣愛好和個人主張。因此,在高中實施選修制度,可以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特長。較早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以興趣帶動積極性更好地完成學業(yè)。

3.對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了合理的改革與完善。新課改更強調對話式的教學模式,加強課堂的互動性,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和加深學生記憶;另外,新課改提倡對學生采取個性化學習模式、互相合作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加強自我探究知識的能力,學會學習方法。

4.轉變學生的評價觀念,使學生通過評價來進一步促進其語文學習方法和觀念的轉變,加強自主性。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實踐,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發(fā)現了一些不足,目前為止,一部分改革內容可以完全實現,但有一小部分卻存在做得不夠或是做過的現象。首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基本已經完成,學校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經適應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并且從教育成果角度分析,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其次,以必修為主,輔以選修,實際上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在實際運作中因種種原因,學分制在部分學校內是名存實亡,比如受教師水平的資質影響。選修課的開設多數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無法真正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方向。

二、新課程改革的目的與教學方法

高中語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實現有效教學梳理了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弊端,更有利于尋求新的有效教學方法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實質,從而更好地采取教學手段改革,加強對學生能力、個性的培養(yǎng)。通過調查了解,我發(fā)現,老師并不是不熱衷課堂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改革,而是積極地關注,努力地參與,只是缺少科學方法的指導,缺乏系統(tǒng)的規(guī)范,缺少系統(tǒng)而科學的總結與推廣。為此,本人有以下幾點淺見與同行探討。

1.教育觀念需要轉變:現代教育已由傳統(tǒng)的專制式向服務式轉變,教育的目的是為人的終身發(fā)展負責。因此,教師要徹底轉變教育觀念,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轉變“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觀念,認識教育是一種社會服務。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是有著巨大潛能的人。

2.教師素質需要提高:隨著各級政府對教育投入的加大。特別是隨著高等師范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整體來講,現代教師的素質已經得到了整體性的提高,已經具備了研究課堂教學效益的水平和能力。與此同時。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關于課堂教學效益研究的成果、案例不斷涌現,完全可以借鑒。

3.教學手段需要更新: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已由傳統(tǒng)的單一化向現代化轉變,已經不是一只粉筆、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一堂課講到底的時代了。多種教學媒體已被課堂學習廣泛使用,如通過廣播、電影、電視、動畫、多媒體、網絡等,進行形象直觀的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4.教學模式需要改革:現代教學或學習模式,已經由傳統(tǒng)的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氨敬握n程改革的最大變動之處,就是扭轉方向,改變過去片面的以教師、教材和課堂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確立了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以學生為教育和教學中心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既是這一新的教育思想的充分體現,又是這一思想的直接結果?!?/p>

5.確立“三維目標”,即指由知識與能力等因素組成的“知識與能力目標”,方法與過程目標,由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念等因素組成的“德育目標”,三者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我們都知道,每一套語文教材都貫穿了明暗兩條線索來完成課文和教學要點的編制,這明暗兩條線即主客兩條線,能夠對學生由外部向內部不斷貫徹教學內容,使學生真正達到深入理解和創(chuàng)新思維。

6.從學情出發(fā),從“學案”出發(fā),從學生的“會”到師生共同的加深認知語文教學的原點,在于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從而快速、科學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事實上,語文是一個自學性很強的學科,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與教學,只要有相關的資料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就能把語文學好。因此,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在于知識的傳授,而在于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根據新課改的精神,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已經由以往的八股教學改變成為自主、合作、討論的活動式教學,學生有學案,教師有導學案,更注重人文性。作為教師,應培養(yǎng)自身的原點意識。在每一堂每一節(jié)之前,應充分劃分出知識點,先明確此次教學的原點在哪里,有哪些基礎知識需要學生必須掌握,哪些技術需要通過課堂加以訓練。哪些知識點可以通過課堂延伸拓展傳授給學生等,如此一來,課程的條理清楚了,學生在學習時的目標和知識點也就明確了。

第6篇:高中語文考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實現有效教學,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教師首先需要分析教材與學情,然后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優(yōu)選教學手段與策略,從而將貯存狀態(tài)中的課本知識傳遞給學生,誘導學生自主吸收與把握。同時,教師還需要落實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設計學習活動,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語文學習能力。

一、分析教材與學情,優(yōu)選教學手段與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主要依據,但所包含的知識與內容處于貯存狀態(tài)。而教學實質上就是通過多種途徑將這些知識靈活的由貯存狀態(tài)變?yōu)閭鬏敔顟B(tài),學生通過各種學習活動再將這些傳輸狀態(tài)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加以貯存。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若不能認真分析教材,則無法實現知識的有效轉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需要傳授知識,也需要注重能力培養(yǎng)。而若要實現這一目標,也需要分析教材,發(fā)掘教材蘊藏的能力因素。另外,教學內容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梢?,在教學過程中,教材分析是基礎而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由教學設計系統(tǒng)看,學情分析也是重要構成環(huán)節(jié),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前提與基礎。通過學情分析,教師可及時了解學生認知特點,準確把握學生所儲備的經驗與知識,從而促進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設計。反之,若缺乏學情分析,教學內容可能與學生能力不符,則就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那么再好的教學設計也如空中樓閣??梢?,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新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情分析,注重以學生為本,有效教學。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在新授課之前,教師需要深入語文課標,研讀教材與學生,把握教材特點與學生學習特點,然后在此基礎上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優(yōu)選課堂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如教學古詩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在教學準備工作中,教師需要進行教材與學情分析。1.分析教材:本課是高中語文必修二(蘇教版)第三專題模塊二中的一首宋詞,屬于典型的懷古詞,有著優(yōu)美的文辭,開闊雄渾的意境,濃郁濃厚的思想感情。學習本詞時,教師需要反復誦讀來感受懷古詞的基本特點,品味獨特語言,體會詩詞意境,提升學生鑒賞能力。

2.分析學情:對高一學生而言,他們在信息獲取、整合方面還有待提高,知識面有待拓寬。 同時,因深受傳統(tǒng)教育影響,十分依賴教師,往往習慣于被動學習,缺乏自學與發(fā)現能力。在小組交流討論中,有些學生參與積性不高。因此,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自學能力,實現本課教學目標,教師可選擇如下教學方法與策略:誦讀感悟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品味語言,感受詩詞意境;情境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展示精美圖片,錄音范讀,誘導學生融入教學意境,感知詩詞意象;總結歸納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概括歸納能力。

二、注重自學與探究,優(yōu)化活動設計與組織

在現代教學中,課堂是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感悟的空間與時間。如教學古詩詞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誦讀感悟,讓他們在自主朗讀過程中感知文本語言,與文本溝通對話,感受語文的文學氣息。

例如: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教師可通過誦讀感悟式教學,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合作探究。具體活動組織如下:1.引導學生自主朗讀,初步感知本詞。在朗讀時,學生應注意讀出感情與節(jié)奏,而后語文教師點評學生朗讀。2.引導學生品讀文本。

1.賞美景。設問引思:由標題看,本詞屬于懷古詞。那一般懷古詞有著怎樣的寫作思路呢?這樣,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本詞的主要內容,初步感知懷古詩的基本寫作思路后,便于知識遷移,為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當學生交流討論之后,語文教師可總結歸納學生討論交流后基本寫作思路。而后繼續(xù)誘導:在本詞中,蘇軾是怎樣描繪眼前之景的?用原文作答。然后請學生朗讀上闋。同時,展示赤壁風光圖片,要求學生找出寫景語句。接著,教師抑揚頓挫地示范朗讀,以感染學生,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提出問題:①通過這些寫景詞句,你們有何感覺?感受到了怎樣的意境。這樣,可讓學生認識到正是蘇軾巧妙用詞的藝術,給我們呈現出壯闊而雄渾的意境。②在本詞中,哪些字最具表現力?好在哪?(如 “穿”、“拍”、“卷”等)在詩詞鑒賞中,煉字是重要考點。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可指導學生學會分析關鍵字詞,提高鑒賞能力,而后引導學生運用一個短語來總結本詞所描繪的畫面特點。(江山如畫)

2.贊豪杰:面對這般美景,蘇軾聯想到了誰?(周瑜)接著,要求學生朗讀關于周瑜的描寫片段,并思考問題:①作者由哪些方面對周瑜進行了刻畫? 找出原文句子。同時,提示學生由人物神情、語言、外貌等方面入手分析探討周瑜的特點。另外,誘導學生對比 “初嫁”和“出嫁”,明白“初嫁”更能夠襯出周瑜的特點:年輕有為與春風得意。

3.品情懷、悟人生。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找直抒胸臆的句子,細味詞句情感。而后小組辯論:有人說最后一句體現了作者頹廢而消極的情緒。對此,你們又是怎么認為的呢?通過這些提問,可引導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加深理解與認識。最后引導學生再次歸納這首詞的內容,總結懷古詞的一般方法,鞏固知識記憶。

第7篇:高中語文考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語文課堂人文性感悟體驗閱讀整體主導

我們知道:語文是人與人之間一種非常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課程標準》中曾這樣描述語文這一學科的地位,“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弊詮恼n程改革實施以來,對高中語文教學也帶來一定的變化,過去我們一直在探討,語文應該怎樣教,怎樣的課堂才是我們所追求的課堂,也有人說:語文課也就是,閱讀課文,對準字音,理解字詞,縷清文章結構,總結中心思想等等固定的模式。的確,我們的語文課堂在一段時間里,一直被這種枯燥乏味的固定模式和應試的答題技巧講解所霸占著,語文的人文藝術性和課堂的活力被徹底壓制著。真正的語文課堂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的,通過一種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最終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扎實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包括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綜合能力。

但是從目前高中語文課堂狀況來看,還是不容樂觀的,由于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即便是課程改革實施多年,但是一些老師在備課上還是主要圍繞著考點來的,重點還是集中在知識點的梳理上。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情感體驗被嚴重的扼殺,迸射活力激情的語文課堂被枯燥乏味的固定模式和應試的答題技巧講解所壓制著。

那么,如何才能是高中語文課堂散發(fā)出文學性和人文性的藝術魅力呢?課程改革要求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做到以人為本,面對所有的學生而進行人性化教學,我們知道,高中的語文教學內容較之以中小學語文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但同時較之以中小學的它也是更具難度的,所以一些老師都選擇避重就輕,采取重點講授讓學生被動接受的知識的方法,只注重分數的提高卻忽略了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在教教學中,首先做到的一點就是:一、把閱讀的權利還給學生有的教師總有這樣的誤解,在高中的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這不是耽誤時間嗎?實則恰恰相反,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并不是機械地把書本上的文字語言轉化成用嘴表達的語言,而是通過感悟體驗,用自己的話來感悟理解,有時候還要有讀者和作者的心靈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達到一種默契的情感共振,所有這些,都是教師用語言傳授所代替不了的。

學生閱讀是情感體驗和感悟認識的過程,教師最好不要對文本進行“碎尸萬段”式的剖析,這樣也勢必會對學生的整體感悟有影響。教師根據學生的現狀和認知水平,考慮到情感體驗的不同,只做情景的烘托和適時的引導即可,僅僅給那些體悟不深刻的做點撥,讓他們最終能豁然開朗。最終還是讓學生自己親身去感悟、體驗。

二、從整體上對文章進行把握

在高中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的一個很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意識。新課程改革倡導語文課堂教學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課堂沒有生機和活力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意在重新喚醒學生主動自覺自主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語文這一學科有自己的學科特點,他的學習過程并不是每課知識點的累加,而是循序漸進對文本閱讀、理解、感悟、欣賞和體驗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是盲目地文本中的知識點剝離出來,強塞加給學生嚴重忽視了學生的自我感悟過程,同時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根本沒有體現,只有課堂上學生有自己的感悟,對文本進行從整體山共進行把握和分析,讓學生在反復閱讀文章后,把原文的思想變成了自己的情感表達。

三、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而非主體教材絕不是不可動搖的圣旨,學生更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二者是一個有機互動整體不可分割的關系。當學生遇到疑難時,教師要善于啟發(fā),讓他們豁然開朗;當學生出現意見分歧時,教師要懂得點撥,讓他們重回理性的思考;當學生理解有困難時,教師也能把腐朽變神奇,把復雜變簡單,讓學生能夠親近,而不卻步;當學生有求職拓展欲望時,教師要敢于以自己獨特見解去填補審視,等等,教師課堂的地位不可或缺,但千萬記住是主導而非主體。

此外,教師還要敢于從教材中脫離出來,也就是不要固守著教材不放,要敢于跳出語文教語文,從課堂走到課外,不斷延伸學生學習語文的深度和廣度,使語文走向多彩的生活。

四、語文綜合性學習中要注意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都不是特別重視我們的綜合性學習,我們只是按照教材來教學,甚至有些教師就不講綜合性學習部分。我們這些錯誤的觀點就會導致“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性的喪失”,很大程度上是把語文停留在口頭上和教科書。

這種封閉狀態(tài)下的語文教學,學生的主體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得不到體現,學生只是一部知識接收機器。喪失了語文的功能和趣味?!白寣W生學會快樂的學習”的呼聲越來越大,語文綜合性學習,必然要進入我們的視野,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來。

第8篇:高中語文考點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實現有效教學,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教師首先需要分析教材與學情,然后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優(yōu)選教學手段與策略,從而將貯存狀態(tài)中的課本知識傳遞給學生,誘導學生自主吸收與把握。同時,教師還需要落實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設計學習活動,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語文學習能力。

一、分析教材與學情,優(yōu)選教學手段與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主要依據,但所包含的知識與內容處于貯存狀態(tài)。而教學實質上就是通過多種途徑將這些知識靈活的由貯存狀態(tài)變?yōu)閭鬏敔顟B(tài),學生通過各種學習活動再將這些傳輸狀態(tài)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加以貯存。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若不能認真分析教材,則無法實現知識的有效轉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需要傳授知識,也需要注重能力培養(yǎng)。而若要實現這一目標,也需要分析教材,發(fā)掘教材蘊藏的能力因素。另外,教學內容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梢?,在教學過程中,教材分析是基礎而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由教學設計系統(tǒng)看,學情分析也是重要構成環(huán)節(jié),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前提與基礎。通過學情分析,教師可及時了解學生認知特點,準確把握學生所儲備的經驗與知識,從而促進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設計。反之,若缺乏學情分析,教學內容可能與學生能力不符,則就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那么再好的教學設計也如空中樓閣??梢?,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新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情分析,注重以學生為本,有效教學。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在新授課之前,教師需要深入語文課標,研讀教材與學生,把握教材特點與學生學習特點,然后在此基礎上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優(yōu)選課堂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如教學古詩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在教學準備工作中,教師需要進行教材與學情分析。1.分析教材:本課是高中語文必修二(蘇教版)第三專題模塊二中的一首宋詞,屬于典型的懷古詞,有著優(yōu)美的文辭,開闊雄渾的意境,濃郁濃厚的思想感情。學習本詞時,教師需要反復誦讀來感受懷古詞的基本特點,品味獨特語言,體會詩詞意境,提升學生鑒賞能力。2.分析學情:對高一學生而言,他們在信息獲取、整合方面還有待提高,知識面有待拓寬。 同時,因深受傳統(tǒng)教育影響,十分依賴教師,往往習慣于被動學習,缺乏自學與發(fā)現能力。在小組交流討論中,有些學生參與積性不高。因此,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自學能力,實現本課教學目標,教師可選擇如下教學方法與策略:誦讀感悟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品味語言,感受詩詞意境;情境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展示精美圖片,錄音范讀,誘導學生融入教學意境,感知詩詞意象;總結歸納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概括歸納能力。

二、注重自學與探究,優(yōu)化活動設計與組織

第9篇:高中語文考點總結范文

一、語文教學目標即高考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其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而在我們的教學中,高考卻成了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在高考指揮棒的指揮下,教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考試而學”,“不考的就不教不學”,語文教學變成了無盡無休的高考習題訓練課。

二、語文考試的分數等于語文水平

新的課程改革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教學評價方面,由于難于掌控,還沒有大的改變。具體表現為,仍用一張考卷的分數來評定學生的語文水平,幾乎沒有其他的評價方式。教師評價學生時是看成績,領導評價教師時往往也是憑借教學成績,社會評價學校時也是看成績。這樣就把語文教學引向了唯考試是重,而無暇顧及其它。

三、語文教學即文學教學

具體表現為:認為語文教學就是文學教學,把語文課上成了單純的文學欣賞課,忽視了高中語文課程的基礎性。語文教學決不能僅僅局限于文學教學。《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闭Z文課的基礎性和應用性不應被弱化,而應該與審美和探究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不能強化一方、偏廢一方。

四、語文教法就是課堂熱鬧

現在的語文課堂很熱鬧。按理說這應該是一件好事,可以改變語文課枯燥難上的現象。但這種活躍和熱鬧的背后卻隱藏著空洞和膚淺,形體上的熱鬧決不等于思維上的活躍,這是把課改的要求庸俗化了。

五、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就是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

在具體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發(fā)言都持肯定和贊揚的態(tài)度,這固然體現了以鼓勵為主的教學方式,但是很難聽到一個客觀而真實的聲音,那么科學哪里去了?真理哪里去了?

在倡導素質教育、提倡創(chuàng)新思維的今天,在反思我們的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時,其中讓我們痛心疾首的是傳統(tǒng)教育中的求同思維,一時間,大家都恥談對學生求同思維的培養(yǎng),而張揚求異思維。不可否認求異思維的重要性,但作為思維的方式之一,求同思維就這么一無是處?我認為求異固然是創(chuàng)新,但是求同也是創(chuàng)新,求異應以求同為基礎。 常言說,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得法者事半功倍。求同思維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通過求同,可培養(yǎng)綜合概括能力。由于有關事物的內在聯系和相互觸發(fā)的特點,只要記住了一個,就可能帶出一串,可見通過求同還能夠強化記憶。再者,從不同處求相同之處,還往往能起到一種發(fā)現規(guī)律性東西的作用。因而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決不能排斥求同思維。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激勵和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時,決不能以真理的缺失為代價,盡管“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那仍然是哈姆雷特,決不能變成李爾王。

以上是對高中語文教學現狀的一些思考。隨著課程改革的快速推進,如何真正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真正使學生學有所得,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每個語文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

下面針對這些問題,做以粗淺的探討:

一、正確認識語文

我們的語文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教育,是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有個性地發(fā)展奠定基礎”的。如果沒有這個認識,只把語文看成是大學的敲門磚,那么語文教學就會變成支離破碎的各個考點,就達不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二、建立一套客觀的評價體系

這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突破口,評價體系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仍然只以分數定水平,課程改革就很難真正有效地進行下去。課程標準在“高中語文課程評價建議”中對課程評價已做了詳細的說明,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課程改革中開展、推行和完善這種評價體系。如果評價體系不能配合課程改革盡快實行,那么課程改革就會流于形式、成為空談。

三、教師要與課程同步發(fā)展

1、充實、完善、提高自己,做一個通才型教師。做通才教師,而不是只懂語文,語文教師要特別重視自我全面發(fā)展。

2、更新觀念,主動適應、參與教學改革。新課程體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應轉變觀念,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服務員、協(xié)助者和合作伙伴。新課程倡導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它要求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設計課堂教學方法,從而保證教法與學法相得益彰。

3、社會要為教師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社會和學校要為教師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要對教師進行理論的和實踐的指導。課程專家要幫助教師成長,與學校和教師建立穩(wěn)定的聯系,一起研究課改。只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課改才能取得預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