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范文

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

第1篇: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大學;幼兒園;教學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451.1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0〕41號)等相關文件的出臺,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學前教育大力發(fā)展的關鍵在教師,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學前教育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國大學與幼兒園合作已取得一些成效,我們可嘗試通過大學的外部力量更快、更好地推進幼兒園教師的教學發(fā)展,園校合作克服教學障礙,豐富教學策略,使自己不斷成熟,進而促使他們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

二、典型引領,發(fā)揮大學教師的示范和指導作用,引導幼兒教師教學發(fā)展

幼兒教師長期從事教學實踐工作,常被稱為“教學精英”“教學能手”,當面對課堂教學的困惑時,他們大多數(shù)情況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但是有時候卻不能克服幼兒教育的難題。而大學教師具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在專業(yè)理論的支撐下,可以為幼兒教師提出良好的解決策略。當大學教師走進幼兒園課堂時,一方面可以為幼兒教師帶來優(yōu)秀的教學模式,引領和激勵教師積極投入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大學教師專業(yè)知識頗為豐富,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了解科學的幼兒教學方法,能推動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提高,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動幼兒園教師的教學發(fā)展。例如,大學教師走進幼兒園的課堂,采用聽課及評課的方式與幼兒園教師交流。在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幼兒教師的教學活動目標是否達成,活動材料的組織、處理是否恰當,教學活動過程的設計是否完美,幼兒教師的基本功是否到位,教學活動效果是否產(chǎn)生等,并且關注幼兒的課堂活動表現(xiàn)。若條件許可,大學教師可以為幼兒教師進行教學技能示范,這樣的聽課、評課,能幫助幼兒教師了解自己的優(yōu)秀的地方,了解自己哪些環(huán)節(jié)是欠缺的,有助于幼兒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三、依托項目,在合作中開展教學研究,推動幼兒教師的教學發(fā)展

幼兒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但要想成為專家型的教師,需要教師探究幼兒教學活動的性質及規(guī)律,研究教學中的各種問題,更好地將教育教學規(guī)律應用于教學實踐中,來促進自身的教學發(fā)展。而我國大學教師長期從事研究工作,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對研究擁有獨到的見解,這種研究精神是幼兒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缺少的。所以,大學教師與幼兒教師合作,依托合作項目中開展教學研究,如課題合作、園本研究、國培計劃等,幫助幼兒教師重新審視早已習以為常的教學慣例,引導他們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探索解決教學實踐的某些困難。

案例

“河南省國培計劃(2017)”——幼師國培項目送教下鄉(xiāng)培訓

“河南省國培計劃(2017)”——幼師國培項目送教下鄉(xiāng)培訓工作,本項目旨在通過培訓,解決鄉(xiāng)村幼兒教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升鄉(xiāng)村幼兒園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以送教下鄉(xiāng)培訓帶動園本研修,加工生成一批本土化培訓課程資源。研修項目需要高等師范院校與幼兒園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資源共享,長期交流。

(1)送教培訓模式:培訓分4個階段遞進式進行,每個階段為期2天,以任務驅動為主線,按年度分階段實施主題式培訓,包括診斷示范、研課磨課、成果展示和總結提升四個主題,園本研修貫穿其中,將園本問題作為培訓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加以解決。每次集中培訓之后,由專家團隊針對本階段的活動進行總結,共同布置下階段的培訓主題,設置園本研修內容,講解園本研修的方法及步驟。

(2)送教下鄉(xiāng)的內容:針對農村幼兒教師的實際需要,著力提高農村教師的學科教學能力和專業(yè)化水平。主要內容包括:

①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內容選擇、目標設定、活動過程、活動反思;

②課例研討、改進教學設計;

③聽課、評課方式方法;

④引導和支持幼兒教師組織游戲活動、介入與指導幼兒教師的角色游戲、幫助幼兒教師設計與實施規(guī)則游戲;

⑤了解幼兒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家長參與教育的形式、家長工作的組織形式。

(3)送教下鄉(xiāng)的階段。

①診斷示范階段:采取大學教師現(xiàn)場教學、報告、研討等方式,診斷鄉(xiāng)村教師教學問題;針對問題,選擇契合主題的課例,采取說課、上課、評課等多種方式提供示范教學,專題研討,提出教師研修任務。大學教師擁有豐富、精深的理論知識,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鼓勵幼兒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以教學產(chǎn)生的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促進參與研修的教師真正得到提高,解決他們亟須解決的問題。大學教師可邀請河南省優(yōu)質幼兒園教師為農村幼兒教師上課,著重研析教學基礎理論、幼兒園核心知識、實踐活動,讓農村幼兒園教師在集中研修中探究教學的性質及規(guī)律,研究教學中的各種問題,最終可以使自身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同時提高。

②研課磨課階段:磨課環(huán)節(jié)突出課堂教學問題解決,以同課異構為主題研修,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評價等進行打磨,不斷改進教學設計;送培專家團隊針對研課磨課的問題,通過示范教學、同課異構、專題研討等方式進行現(xiàn)場指導,生成合格課、優(yōu)質課、精品課。

③成果展示階段:階段性研修成果展示,采取說課、上課、評課等方式展示教學改進成效,通過微課例、微案例、微故事等展示研修成果,通過專題研討再次提升。

④總結提升階段:大學教師對送教下鄉(xiāng)培訓工作進行系統(tǒng)總結,樹立經(jīng)驗、反思問題、明確改進方向,制訂園本研修計劃和個人發(fā)展計劃,生成代表性成果,并進行加工,形成本土化培訓資源包,支持園本研修和鄉(xiāng)村幼兒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

四、健全和成立專門機構,搭建平臺,幫助幼兒教師教學發(fā)展

第2篇: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范文

選題參考指南

本指南是以教育教學研究的內容進行分類,各類又包含了若干參考細目。老師們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擬定自己的論文標題,指南僅提供了可能的選題方向,僅供參考。其中,文中“XX”是指具體學科,如數(shù)學教師寫論文時就可將它改為“數(shù)學”來理解這個細目。

一、中小學學科教育教學

(一)課程與教材領域

1.課程目標

(1)對XX“課標”中課程目標的認識。

(2)我國XX教學目標的演變。

(3)中外XX課程目標的比較。

2.課程內容

(1)XX課程傳統(tǒng)內容更新的研究。例如,幾何內容的改革等。

(2)XX課程新增內容的選擇及可行性。例如,統(tǒng)計與概率的內容選擇;算法的內容選擇等。

(3)中外XX課程內容的比較。

(4)關于XX知識的應用。

3.教材結構體系

(1)XX教材編寫中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的協(xié)調。

(2)中外XX教材結構體系、內容選擇、核心概念處理、習題處理等的比較。

(3)我國XX教材的演變。

(4)我國不同版本現(xiàn)行學科教材的比較(結構體系異同,相同內容的不同處理方式等的比較)。

4.使用“課標”實驗教材現(xiàn)狀的調查與研究

(二)教學領域

1.教學目標

(1)如何處理XX教學目標的統(tǒng)一性和靈活性。

(2)如何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的實際,科學合理地確定一節(jié)XX課的教學目 1

標。

2.教學內容

(1)如何在XX教學中科學合理地選取與組織教學內容。

(2)如何加強XX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如何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XX教學活動。

(3)關于XX新增教學內容的教學實踐。

(4)關于XX課題學習、活動課、實習作業(yè)等內容的教學實踐。

3.教學過程

(1)關于XX教學策略、課堂教學過程設計的實踐。

(2)關于XX課堂教學過程的實施、調控與反思。

(3)關于XX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4.教學方式

(1)關于XX課的教學方式、方法的實踐。

(2)關于XX課外活動的方式、方法的實踐。

(3)在XX教學中,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實踐。

5.教學案例

(1)XX典型教學案例的分析與反思。

(2)通過教學案例對XX課程、教材、教學方式的理性思考。

說明:老師們一定要明確,案例不等于教學設計,雖然他可以是一節(jié)課,但更多的則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小片斷,或是一個教育小故事。

所以,案例一般包括:主題與背景、情景描述(發(fā)生了什么事?發(fā)生的起因、過程與結果)、反思與研究。

(三)學習領域

1.學生的學習心理

(1)學生XX知識及其思想方法的認知發(fā)展特點。

(2)關于XX學科內容的學習心理過程。

2.學生思維與能力發(fā)展

(1)新課程背景下,如何發(fā)展學生XX思維水平。

(2)如何提高學生的XX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3)如何促進XX學困生能力的發(fā)展。

(4)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各種途徑、方法。

3.學生的學習方法

(1)學生XX學習的方法。

(2)針對XX具體學習內容的學習方法。

4.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感因素

(1)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的興趣。

(2)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的動機。

(3)如何增強學生學的自信心。

(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領域

1.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趨勢

(1)XX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涵、目的和意義。

(2)新課程背景下XX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特點。

(3)XX教師隊伍現(xiàn)狀與專業(yè)發(fā)展需求。

(4)對XX教師素養(yǎng)與高師院校XX課程設置的思考。

2.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途徑與方法

(1)提高XX教師的自身素養(yǎng)。

(2)XX教師教學診斷能力與教學的機智。

(3)XX教師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

(4)如何通過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促進XX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3.不同教師群體專業(yè)發(fā)展

(1)如何提高XX新教師教學的基本功。

(2)如何促進青年XX教師的成長。

4.教師的教學研究活動

(1)XX教學研究工作的成績、問題與改革方向。

(2)怎樣通過校本研修促進XX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

(3)在“以校為本”教學研修的背景下,關于教研機構與教研員職能、作用及工作方式。

(4)各級教研組織及學校XX教研組如何有效利用“課例”開展教研活動。

(5)XX教師研修活動的典型案例。

(五)信息技術領域

1.信息技術的功能

(1)如何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師生的互動方式。

(2)信息技術促進XX課程內容呈現(xiàn)方式變化的主要案例。

2.例談與信息技術整合的XX教學內容適宜性

3.使用信息技術現(xiàn)狀的調查

(1) 使用信息技術工具的范圍,學校提供的硬件設施。

(2) 對信息技術價值的理解,教師、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現(xiàn)狀。

4.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

(六)測量與評價領域

1.學生XX學業(yè)成績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1)如何改進XX期中、期末考試命題工作的模式,建立適應新課程評價理念的考試命題機制。

(2)如何評價學生的XX創(chuàng)造性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等。

(3)學生XX研究性學習能力的測量、評價方法。

2.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工具和手段

(1)一堂好課的評價指標。

(2)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法。

3.教師專業(yè)水平評價

(1)教師專業(yè)水平的評價標準。

(2)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的評價。

4.大范圍高利害考試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影響

(1)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考、高考改革。

(2)中考、高考命題中如何考查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考試命題的科學化、命題技術的規(guī)范化、考試手段的現(xiàn)代化

(1)XX情景性、應用性、開放題等問題的命制與評價標準。

(2)XX試題難度的預測和控制。

(3)關于中考XX試題效度、信度、區(qū)分度分析,以及教育價值和導向性研究。

二、學前教育

(一)《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

(1)如何理解《指南》的重要意義

(2)《指南》背景下如何優(yōu)化幼兒園一日活動

(3)《指南》背景下健康領域的教學活動實踐

(4)《指南》背景下語言領域的教學活動實踐

(5)《指南》背景下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實踐

(6)《指南》背景下科學領域的教學活動實踐

(7)《指南》背景下藝術領域的教學活動實踐

2.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

(1)如何運用《標準》提高幼兒教育質量

(2)對《標準》中教師專業(yè)理念的認識

(3)對《標準》中教師專業(yè)知識的認識

(4)對《標準》中教師專業(yè)能力的認識

(二)教師專業(yè)成長

1.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特點

2.幼兒園教師職業(yè)認識與師德培養(yǎng)

3.提升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的有效途徑

4.如何加強幼兒園教師的自我學習

(三)幼兒園教育教學

1.如何設計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

2.如何創(chuàng)設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

3.如何利用游戲活動開展各科教學活動

(四)幼兒園園本教研

1.如何促進園本教研制度的建設

2.對園本教研形式的思考

3.園本教研對教學質量的影響

4.如何組織有效的園本教研

(五)幼兒園課程建設

幼兒園課程建設的探索

(六)家園共育

如何組織家長有效學習《指南》

三、綜合

(一)素質教育

1.各學段學生德智體美綜合素質的調查

2. 各學段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以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滲透的成功案例

3.中小學德育理論與實踐,開展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4. 學生綜合素質的總體設計與教育培養(yǎng)過程、策略的實驗

5.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作用

6.各學科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的案例

7.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8.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yǎng)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9.符合少年兒童成長規(guī)律的教育方法

10.“尖子學生”與“學困生”的培養(yǎng)問題

11.社會實踐活動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理論與實踐

(二)課程教學與考試評價制度改革

1.教學理論的探索與研究

2.班級教學與個性化教學互補與協(xié)助的實踐

3.先進教學方法的實驗與推廣

4.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與指導

5.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及培養(yǎng)

6.地方課程開發(fā)的研究與探索

7.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研究與探索

8. 學校心理咨詢(輔導)室建設,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實踐

9.考試評價制度改革與課程改革相配套的實踐研究

(三)教師隊伍建設

1.師德現(xiàn)狀與師德教育

2.教師專業(yè)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3.教師人事制度改革與發(fā)展

4.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

5.學校優(yōu)秀教師成長的個案研究和規(guī)律探索

6.教師繼續(xù)教育問題

7.教師自然狀況(年齡、教齡、性別、身體、學歷、家庭、社會地位)的調研與教師隊伍建設對策

8.當前教師心理狀況調查與解決對策

9.關于教師的評價

第3篇: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范文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決定著一個孩子一生的發(fā)展。一個幼兒教師,應該能夠熟練地使用母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自然、流利地使用英語組織和開展幼兒的日常游戲、生活、歌曲和其他活動,使幼兒的對英語的使用生活化、日?;瑵M足幼兒成長的需要和以后的發(fā)展。然而,很多從學校出去的幼兒教師,知識和能力存在與實際的幼兒英語教學實踐相脫節(jié)的問題。特別是剛剛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基本上沒有幼兒英語實踐教學經(jīng)驗。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我在自己的英語教育教學中,改變了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tǒng)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學設計與活動圍繞以職業(yè)崗位需求為導向,把知識傳授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道德教育、職業(yè)技能訓練和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注重學生實際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使用各種手段多渠道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一方面,在學校里,我設計一些項目教學,設計一些模擬實際教學的情境,進行英語場景教學、案例英語教學、模擬英語教學和崗位教學。另一方面,我們學校和本地及外地很多幼兒園簽訂了校園合作協(xié)議。我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實行工學結合,定期讓學生們到幼兒園聽課或者頂崗實習,進行實際工作的學習和實踐。我親自指導學生寫出英語教學教案,幫助學生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及教學技巧,指導學生如何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組織幼兒英語活動等。實習之后,并請幼兒園的老師和領導給出職業(yè)教學能力和素質鑒定,讓學生自己寫出總結,明白自己的能力與實際幼兒園教學需要的差距,回到學校再學習提高,再實踐,再提高,達到知識學習、技能實訓、工作實踐和職業(yè)鑒定等功能的整合,使教、學、練、做、統(tǒng)一起來,使學生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在畢業(yè)之前就已經(jīng)成為英語專業(yè)突出,綜合素質具備的合格老師。

二.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突出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

中國的經(jīng)濟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社會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英語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英語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秾W前教育專業(yè)幼兒英語教學法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幼兒教師除了要具備英語聽、說、讀、寫基本技能之外,還必須能夠掌握幼兒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學會如何選擇、使用和編寫幼兒英語教材,能夠獨立設計幼兒英語教案并進行幼兒實際英語教學;熟悉幼兒英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幼兒英語教學模式;掌握進行幼兒英語知識和技能教學的方法;掌握幼兒英語游戲理論,掌握幼兒英語游戲設計原則和常見的游戲方式,能夠獨立設計幼兒英語游戲;掌握幼兒英語歌謠教學的理論和技巧,能夠按歌謠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掌握幼兒英語故事教學的理論和技巧,能夠按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故事內容,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恰當使用故事;了解幼兒園雙語教育活動。針對這樣的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我結合本校的學生實際情況,我大膽地對我們使用的教材《新概念英語》進行教學改編,增加了幼兒英語詞匯教學,幼兒英語語法教學,幼兒英語教法教學,幼兒英語游戲教學,幼兒英語故事,幼兒英語歌曲教學等內容,刪去了不適合英語幼兒教學活動的內容。利用多媒體,增添了形象的、有趣的、可視的、可聽的動感內容,來充實我們的英語教學內容的現(xiàn)實性和針對性。而且,利用課余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情景劇表演,英語課前自由談,英語板報設計,課堂模擬授課教學比賽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給予指導和幫助,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英語知識水平、英語聽說讀寫的專業(yè)技能和實際英語教學技能,通過嘗試,學生的英語專業(yè)技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發(fā)展,能夠勝任幼兒英語教學活動。

三.改革創(chuàng)新專業(yè)評價模式,促進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形成

在對學生的評價中,我改變了以往試卷考試的模式,圍繞社會需求,采用以測試學生能力為核心的評價模式。采用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筆試與口試相結合、基礎知識測試與技能測試相結合;并把平時的專業(yè)競賽成績、幼兒園實習、見習的成績等按百分比折合在內,全面、立體地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偡譃?00分,卷面知識題成績占30%,作業(yè)占20%,平時各種專業(yè)競賽、實習表現(xiàn)、實習評價以及教學設計及模擬等占50%,從而突出學生的技能考核,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學習和形成,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適應國家和當?shù)赜變航逃l(fā)展需要。

四.結束語

第4篇: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教學;教研活動;教學經(jīng)驗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05-291-01

如何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幼兒園領域帶頭人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是擺在幼兒園領域帶頭人面前的一個共性的難題。我認為,發(fā)揮好領域帶頭人作用,應注意:引領、示范、研究、培帶。

一、示范帶頭引領,樹立榜樣

領域帶頭人的工作態(tài)度與教學水平在一個幼兒園起著示范作用,能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轉化為集體中其他成員的工作態(tài)度與教學水平。領域帶頭人能產(chǎn)生輻射作用,影響著集體成員中的每一個人。因此,領域帶頭人的一舉一動,要在幼兒園處處起著模范作用。幼兒園還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舉辦“教學研究”、“教學設計”、“案例寫作”等專題講座,以領域帶頭人的成長經(jīng)歷和研究體會引領教師,讓他們學有榜樣、研有方向、寫有指導,既提高了領域帶頭人的自身素質,又引領了全園教師的教育教研,達到了“一石二鳥”的培養(yǎng)效果。

二、注重領域帶頭人培訓,提高素質

重視領域帶頭人的培養(yǎng)工作。每年都舉行領域帶頭人的培訓學習,讓領域帶頭人每年都不斷充電,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并上公開課、展示課,讓領域帶頭人承擔點評任務,逐步培養(yǎng)領域帶頭人的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應用能力,促進他們快速成長。為充分發(fā)揮領域帶頭人的引領作用奠定更多的實戰(zhàn)能力。

三、利用網(wǎng)絡資源,自由交流

領域帶頭人通過一些網(wǎng)絡交流平臺相互交流、分享。不僅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自由地無拘無束在交流平臺上,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成長體會,問題及困惑等與教師互動交流,還可以將吸引更多的普通教師參與,這樣既可以發(fā)揮領域帶頭人的引領作用,同時也為領域帶頭人提供了一個與更廣泛的群體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一個機會,有助于領域帶頭人的自身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四、狠抓園本培訓、教研教改

開展園本講座,介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教學理念。一方面向其他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與平臺,另一方面也促進領域帶頭人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教學相長,由此促進一批青年教師的成長與成熟,也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園的整體品質。

第5篇: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范文

(河南大學現(xiàn)代教育研究所,開封 475004)

[摘 要] 開展“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是當前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領域應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從信息技術應用時長、信息技術覆蓋率、媒體元素、信息技術應用策略等維度對《學前教育教師研修課程資源》中的“五大領域活動案例”進行視頻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當前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還不是很完美。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幼兒園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時應遵循簡單、游戲化、適切的原則,熟練掌握設計和實施信息化教學活動的能力,同時幼兒園與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幼兒園數(shù)字化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

關鍵詞 ] 幼兒園教學活動;信息技術;教育媒介

一、問題提出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已然成為教育現(xiàn)代化的抓手、國家信息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在此發(fā)展背景下,學前教育信息化日漸興起,受到了學前教育領域和教育技術領域學者們的共同關注。學前教育信息化亦吻合國際上學前教育發(fā)展的趨勢,美國、英國、印度、新加坡等許多國家都開始了學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與探索。教學活動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具有較強計劃性、目的性的活動,也是短時間內教師對幼兒評價次數(shù)最多、最集中的活動。在學前教育信息化發(fā)展過程中,“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是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領域應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本研究擬對當前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情況與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策略。

二、當前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應用現(xiàn)狀

(一)數(shù)據(jù)來源

本研究所分析的視頻數(shù)據(jù)來自《學前教育教師研修課程資源》,這是由中央電教館、陜西省教育廳聯(lián)合編制,電子教育音像出版社于2012年正式出版發(fā)行的一套DVD資源,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依據(jù),具有系統(tǒng)性、權威性、針對性、實踐性、參與性等特點。整套資源包括“學前教育發(fā)展最新趨勢(2碟)”“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回顧與展望(2碟)”“學前教育基礎理論(2碟)”“解讀學前兒童發(fā)展(2碟)”“學前兒童營養(yǎng)與健康(2碟)”“教育活動設計流程及教案編寫(7碟)”“教育活動設計主要策略(8碟)”“教具、玩學具應用策略及案例示范(5碟)”“區(qū)角環(huán)境設置應用策略及案例示范(5碟)”“健康類活動案例示范與評析(10碟)”“語言類活動案例示范與評析(10碟)”“社會類活動案例示范與評析(10碟)”“科學類活動案例示范與評析(10碟)”“藝術類活動案例示范與評析(10碟)”“綜合活動案例示范與評析(5碟)”“探究活動案例示范與評析(5碟)”。在整套研修資源中,最能直接反映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是與幼兒五大活動領域相對應的“健康類、語言類、社會類、科學類、藝術類活動案例示范與評析”(以下簡稱“五大領域活動案例”)。在這50張光碟中,每張光碟含有1個教學活動視頻,每個教學視頻20-45分鐘不等。這些教學視頻即是本研究分析的主要對象。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整體情況

本研究從信息技術應用總時長、信息技術覆蓋率、信息技術應用單次時長、媒體元素類別、信息技術應用策略、信息技術應用次數(shù)等維度,對上述“五大領域活動案例”中的教學活動開展視頻分析,獲得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整體情況,如表1所示。

(三)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應用狀況具體分析

1.信息技術使用率。

信息技術使用率指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數(shù)量占全部教學活動數(shù)量的比例,它能從整體上反映出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使用情況。由表2可知,在50個教學活動中,有56010的教學活動使用了信息技術,也有接近一半的教學活動沒有使用信息技術。在五大領域中,不同領域使用信息技術的狀況亦有所不同,其中語言類教學活動運用最多,比例達到90%,而健康類教學活動運用最低,僅為20%。

2.信息技術教學覆蓋率。

信息技術教學覆蓋率指在單位教學活動中,利用信息技術的時長占該教學活動總時長的比例,它可從時間維度上反映教學活動利用信息技術的程度。由表1可知,在本研究中,信息技術覆蓋率最高的達83.53%,即整個教學活動時長的83.53%都在運用信息技術,最低的為1.33%,即僅在1.33%的教學活動時長里運用信息技術。對其做單樣本T檢驗,Sig.值為0.000<0.05,可知不同教學活動之間的信息技術覆蓋率差異明顯,如表3所示。

3.信息技術使用頻次。

信息技術使用頻次指在單位教學活動中使用信息技術的次數(shù)。而對于“信息技術使用次數(shù)”的核算,本研究將“無明顯間斷地使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視為1次”。如表4所示,在本研究中,有12個教學活動應用了1次,有10個教學活動用了2次,各有1個教學活動應用次數(shù)達到“5次”或“6次”。總的來說,使用1-2次的占78.57%,使用“3次以上”的占21.43%。結合表1中的“單次應用時長”,不難發(fā)現(xiàn),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粗獷式”應用占主流,將教學內容拆開、揉碎后與信息技術深度整合的僅占極少數(shù)。

4.信息技術應用策略。

信息技術應用策略指為達成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方式、方法,它具有目標指向性、問題情境性、可操作性、靈活性等特點,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的整合方式與適切情況,亦可為其他教學活動提供借鑒和啟示。在本研究中,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應用策略主要包括“創(chuàng)設情境策略”“直觀演示策略”“自主探究策略”等三種,其中“創(chuàng)設情境策略”應用最多,比例達54.55%,“直觀演示策略”也是主要策略,使用比例達43.64%,“自主探究策略”僅用1次,占1.81%。

5.媒體元素應用情況。

常見的媒體元素有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動畫,不同的媒體元素具有不同的信息傳播特征?!懊襟w元素應用情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師的媒體使用偏好,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媒體元素與教學活動的適切性。在本研究中,使用次數(shù)最多的是圖形圖像,達20次,占總使用次數(shù)的36.36%;視頻媒體和聲音媒體緊隨其后,使用次數(shù)分別為18次、12次,所占比例分別為32.73%、21.82%;動畫媒體應用次數(shù)不多,僅6次,占10.91%;文本使用次數(shù)為0。

三、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原則與條件

“五大領域活動案例”匯集了北京、陜西、杭州等地區(qū)省級示范幼兒園的一批優(yōu)秀活動案例,凝聚了專家學者、一線教師的集體智慧,是學前教育優(yōu)質資源的集體呈現(xiàn)。在這50個教學活動案例中,無論是教學素養(yǎng)、教學活動設計還是信息技術的應用,都有許多值得贊賞之處,不過從信息技術應用的視角來看,還非盡善盡美,一些教學活動在媒體選擇、應用時長、應用策略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一)信息技術的應用須遵循簡單、游戲化、適切的原則

1.簡單原則。

所謂簡單原則指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媒體素材的選擇、應用策略的設計還是信息技術使用的時間長度,均應以“簡單”為基本準則。“五大領域活動案例”充分遵循了“簡單原則”,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首先,從信息技術使用時長來看,在本套活動案例中,很多教學活動的信息技術應用時間不長,使用次數(shù)不多,但課堂教學效果卻非常好。如在“孤獨的螢火蟲”教學活動中,教師僅僅為學習者提供了2張螢火蟲發(fā)光的照片,結合教師有節(jié)奏的提問和鼓掌,很快就把幼兒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單次使用時長如此,信息技術使用總時長亦能反映出同樣的特征。由表1可知,在28個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使用時長小于10分鐘”的就有20個,占71.43%,而“使用時長小于5分鐘”的有14個,占50%。其次,從信息技術應用策略來看,雖然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活動的策略有十幾種,但在本套活動案例中,運用最多的只有“創(chuàng)設情境策略”和“直觀演示策略”,兩者合計占總使用次數(shù)的98.19%。在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整合的策略體系中,“創(chuàng)設情境策略”和“直觀演示策略”無疑是最為簡單的,而對幼兒園教學活動來說,簡單的策略卻是相當湊效的。再次,從媒體元素的使用來看,縱觀全部活動案例,只有1次同時用到了“聲音、圖片”,其余均為素材的單一運用。較之多數(shù)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媒體堆砌、媒體過剩”等現(xiàn)象,本研究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媒體應用可謂十分簡單、純粹。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之所以需要堅持“簡單原則”,是與幼兒的思維認知發(fā)展水平直接相關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小班幼兒的思維直觀性很強,對事物的理解和掌握僅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中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并常常因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而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特點”;“大班幼兒盡管抽象思維開始發(fā)展,但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币虼?,面對以直觀思維為主的幼兒,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時,就應采取直觀展示的策略,在時間上盡可能簡短,媒體元素盡可能簡潔,不能增加幼兒的認知負荷,更不能剝奪對幼兒感覺器官的綜合訓練??傊?,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我們應盡可能讓信息技術的應用簡明、直觀、高效。

2.游戲化原則。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鑒于此,在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學活動整合的過程中,亦須貫徹游戲化的原則,即應通過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愉快、有趣、輕松,充滿游戲色彩,進而調動幼兒的自愿心理,增加幼兒的自學性、主動性和投入感。在“五大領域活動案例”中,信息技術的游戲化運用隨處可見。如在“小豬睡覺”教學活動中,老師邊放音樂邊帶著學生進農場,而在進入農場后,又利用聲音,引出一個一個小動物,并設計了和小動物做游戲的環(huán)節(jié)。整個教學過程中,聲音、圖片運用得恰到好處,讓幼兒在充滿童趣的游戲環(huán)境中發(fā)展了自己。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游戲化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扮演多種角色。其一,演示游戲過程。對于較復雜的游戲,可采用“多媒體演示十老師輔以說明”的方法,讓游戲規(guī)則形象明了、淺顯易懂,幫助幼兒理解游戲要求,促進游戲活動的順利進行。其二,為游戲烘托氣氛。在開展游戲活動時,可發(fā)揮聲音、視頻等媒體獨特的傳播優(yōu)勢,為游戲的開展烘托氣氛、營造氛圍,提升游戲活動的效果。其三,充當游戲載體。當前很多游戲是數(shù)字形態(tài)的,可以在計算機、手機上執(zhí)行,經(jīng)過教師的設計與選擇,幼兒是可以基于此類游戲軟件開展學習的。其四,充當評價共建。經(jīng)過教師的設計,信息技術可以充當評價工具,為傳統(tǒng)游戲做出適當?shù)脑u價。這種評價可以是一句贊美的話、一首兒歌、一段音樂,也可以是一幅漫畫、一個寵物、一串符號,還可以是一段動畫、一節(jié)舞蹈、一簇禮花等??傊?,教師要善于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游戲化角色,讓信息技術應用更遵循幼兒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更吻合幼兒園教學的特點。

3.適切性原則。

適切性原則指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要與幼兒的認知特點、教學內容適當、貼切。在上述大部分“五大領域活動案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都是比較適切的,但部分活動仍有改進的空間。如在“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的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應用時長達23分25秒,信息技術課堂覆蓋率高達83.53%,雖然其絕對時長尚未突破幼兒園一次教學活動不超過30分鐘的基本要求,但長時間無間隔地應用信息技術,顯然有悖于幼兒的認知特點,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幼兒的健康。又如,在“寶貝愛寶貝”這一教學活動中,播放了成龍關愛老虎的公益廣告,由于該廣告中有很多成人的語言——“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不要讓2010年成為最后一個虎年”等,這對幼兒來說就是很難理解的“反話或暗示語”,也就說明該活動中媒體的選擇不具備適切性。再如“我們的心臟”這一教學活動本可以借助視頻、動畫,讓孩子更直觀、形象地了解心臟的位置與作用,但是老師卻未用任何信息技術,不能不算一種遺憾。而在“守規(guī)則真好”的教學活動中,其實完全可不用播放視頻,只要設置幾個實踐活動,就能夠讓幼兒理解規(guī)則的意義,但該活動不但用了,而且還用了3次。這也就是說,幼兒“能夠通過與環(huán)境直接互動的實踐活動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就不要牽強使用信息技術?!蓖瑫r,由于“計算機對早期兒童發(fā)展到底利弊如何,目前仍舊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爭議仍在持續(xù)”,因此與其他階段的教育教學相比,人們對幼兒園教學活動運用信息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是提醒成人應盡量規(guī)避信息技術可能給幼兒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教師應熟練掌握設計與實施信息化教學活動的能力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設計指由幼兒園依據(jù)幼兒教育目標,有目的、有組織地對各類教育教學活動所進行的預設和安排。呦兒信息化教學活動設計是指依據(jù)教學設計的原理,對信息化環(huán)境中的幼兒教學活動所進行的預設和安排,包括對幼兒認知特征和學習經(jīng)驗的分析、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對信息技術選擇與應用策略的設計、評價設計等具體內容。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應用成功與否,與教師信息化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直接相關?!拔宕箢I域活動案例”中的教師都是省級示范園里的優(yōu)秀教師,其教學基本素養(yǎng)都非常高,但教學效果卻有差別,其中教學效果突出的往往信息技術利用合理,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結合貼切、巧妙,而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的則往往信息技術應用不合理(該用不用、不該用的用了或者不合理的運用等)。對于幼兒園教師來說,信息化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的提升需要行之有效的系統(tǒng)培訓,然而目前多種培訓中,信息化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后續(xù)的“國培計劃”以及馬上實施的“全國中小學教師(含幼兒園)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中,都應將“信息化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作為重要的培訓內容。此外,還應通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等相關課程的扎實推行,培養(yǎng)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在校學生的信息化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

第6篇: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范文

伴隨著技術的革新和教授手段的不斷進步,幼兒園教學方法和模式出現(xiàn)了巨大變化。隨著交互式白板技術進入幼兒園,其強大的互動性、兼容性等優(yōu)點獲得了教師和學生們的普遍歡迎。如何更好地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運用交互式白板,讓幼兒園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本文選取了三個有代表性成功案例進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探討電子白板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經(jīng)驗。

經(jīng)驗一: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增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案例:在某幼兒園的歌唱活動“小烏龜找朋友”的課前導入階段,幼教運用電子白板的探照燈先露出畫面上小烏龜?shù)囊徊糠?,并向小朋友們發(fā)問“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客人來到我們的教師,小朋友們知道它是誰么?”問題一出,小朋友們的積極性頓時被調動起來,紛紛開始猜測畫面上的動物是什么。老師通過不斷擴大光線照射的畫面,并最終揭曉答案,成功地將課程帶入到“小烏龜找朋友”的歌唱表演中。

興趣的建立是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教學手段單一,大多是幼師言語表達或制作成卡片,PPT作展示,這些都是教師根據(jù)授課內容在課前制作而成的,很多時候并不能根據(jù)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和新問題作出調整。放音樂也大多采用單一的音頻播放,孩子們也看慣、聽慣了這種演示手段,好奇心難以在短時間被調動起來,課堂上表現(xiàn)出的興趣度也不大。而白板技術中的透視鏡、神奇墨水、探照燈、動畫演示等功能對于孩子們來講是新奇的,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不到的,這就極大地喚醒了幼兒的好奇心,并成功引導他們進行音樂體驗。有興趣作為老師,能夠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更高漲的求知欲望。

經(jīng)驗二:以白板為平臺進行幼師實時互動,豐富音樂課堂的信息量

案例:在幼兒園大班的音樂欣賞課《老虎的一天》中,幼師將很多老虎的形態(tài),吼叫的聲音,關于老虎的音樂,老虎走路,睡覺,奔跑,玩耍的動態(tài)圖組合在一起,圖片和聲音同時插入到一張頁面上,讓幼兒在看到老師的時候還能聽到老虎吼叫的聲音,不僅如此,課程中老虎在一天中遇到了很多森林中的小動物,幼師一一將它們的圖片和聲音音頻事先做好,并打亂順序,讓小朋友們自己上臺,通過聽動物的叫聲,選擇動物的圖片,這種實時互動的授課模式極大的密切了幼師之間關系,也通過問答的形式豐富了課堂信息量。

在傳統(tǒng)的音樂課程中,幼師往往會通過網(wǎng)絡搜集到很多有關老虎的視頻和音頻,上課時打開很多網(wǎng)頁和窗口,在活動實施中,窗口的選擇十分容易混淆,造成課堂效果不佳。在運用電腦過程中,有時不得不躲在電腦后面進行操作,面部都被電腦屏幕遮擋,這極大地影響了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而電子白板簡易的操作方便了師生的實時互動,老師邊播放還能邊走進小朋友,進行直面的交流和面對面的演示,增加了更多幼兒表現(xiàn)和展示的機會。不僅如此,在互動問答階段,老師可以運用電子白板的“骰子功能”隨機挑選出回答問題的學生,這能夠有效的集中同學們的注意力,而且避免選擇上的偏好,賦予幼兒對課堂的參與熱情。

其次,電子白板的功能優(yōu)勢還體現(xiàn)都在它的網(wǎng)絡搜索功能。有時候,由于幼師的課前準備工作不完備,對于學生們在課堂上提出的新問題無法做出滿意的答復,這會極大地挫傷幼兒提問和思考的積極性。而通過電子白板,幼師可以當堂進行網(wǎng)絡音樂知識搜索,在幼兒進行音樂感受的同時能夠有效補充相關生活知識,極大地豐富課堂知識量,還能夠建立起來不同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搜索到的知識,幼師還可以進行保存,這在以后的教學中極大地省去了搜索的時間和步驟,只需要從附件中查找,就能夠輕松地將音樂或圖片調取出來,讓幼兒在有限的時間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快樂。

經(jīng)驗三:以內容為基礎進行教學方式更新,有效突破傳統(tǒng)教學瓶頸

案例:在某幼兒園大班的課堂上,老師正在進行《瓷娃娃》的教唱,改變了傳統(tǒng)老師唱一句,學生學一句的教學方法,幼師將歌詞中提到的畫面制作出來,,每一張畫下都附帶了一句歌詞,小朋友們只要觸摸到這幅畫面,電子白板就會自動播放出這一句歌詞的范唱,一面看圖,一邊聽故事,一邊學唱歌,學生們記憶歌詞的速度明顯提升,幼師靈活掌握著學習的進度,通過視覺,聽覺的雙重刺激教唱曲目,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理解和記憶歌詞往往是教學的瓶頸,用制作圖畫卡片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已經(jīng)顯得過為呆板,制作好的圖片往往容易磨損,丟失,這些都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而在運用交互式白板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自由切換計算機和活動掛圖兩種模式,方便調取各種資源并組合在一起,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通過更為直觀、感性的方式展示出來,便于幼兒理解和記憶,這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瓶頸,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幼兒音樂教學。

第7篇: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五年制幼師;數(shù)學教育;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銜接;做中學

【案例主題】

幼師二年級上學期的數(shù)學教學內容中包含了立體幾何的教學,在此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學會求解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為了學生們能在“做中學”,充分了解幾何體的側面展開圖,同時也為了學生們能在幼師學習階段與幼兒園的數(shù)學教學內容多做接觸,我們開展了立體幾何手工制作活動.

【案例描述】

首先,在立體幾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課堂授課的形式,學生們基本掌握了柱錐臺球等一些基本的幾何體,接著,教師向學生們介紹了張慧和、張俊所著的《幼兒園教師教育叢書――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一書中的第六章幼兒空間和幾何形體概念的教育,學生初步了解幼兒空間和幾何形體概念的發(fā)展特點與要求,然后教師給出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各年齡階段目標(小班、中班、大班)分發(fā)給學生作為參考,同時提出活動要求:全班按照每四人一組劃分,結合已經(jīng)學過的立體幾何部分內容,選定一個主題,寫出幼兒教學簡案,制作與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相關的手工作品.

手工制作是學生在課后分組完成的,作品完成后按組為單位收上來.在這些作品中有些很值得關注的閃光點.

例如,有一個小組的作品是參照幼兒玩具制作的,如圖所示.

該組撰寫的幼兒教學簡案如下:

主題:幫助幾何體寶寶回家

適合班級:小班

準備工具:一個大房子(表面挖有鏤空的圖形),正方體若干,長方體若干,圓柱若干,圓錐若干.(將幾何體按幼兒人數(shù)放在每一組的桌子上)

教學目的:幼兒能夠認識簡單的平面圖形

教學流程:

1.指出大房子上的圖像,幼兒找出對應可以穿過此圖形的幾何體.

2.羅列出幾何體的底面或側面的平面圖形,讓幼兒能夠看出各形狀的特點.

3.知道幼兒學習各平面圖形的名稱(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

【案例分析】

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主要是希望通過同學們的動手制作加深對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認知,同時也希望幼師學生們能將目前的數(shù)學知識和幼兒園的數(shù)學教育聯(lián)系起來,希望學生們能在幼師學習階段就嘗試了解幼兒園的數(shù)學教學要求和相關內容,并能試著嘗試適應幼兒教師這一職業(yè).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數(shù)學基礎較弱的同學上數(shù)學課總是覺得枯燥煩瑣,畏難情緒比較嚴重,甚至有的同學會出現(xiàn)厭學情緒.同時,目前的幼兒園在職教師,脫離學校時間越久,對于相關的基礎數(shù)學知識就會遺忘得越多,這些都是不利于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的.

國內幼兒園的數(shù)學課開設很早,教學也很成熟,但幼兒園教師大多針對所教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容易忽視其中蘊含的數(shù)學原理與數(shù)學思維,也就是無法將自己在幼師階段學習的數(shù)學內容融合到教學中去,從而無法站在更高的理論角度進行教學.只有幼兒園教師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才能在理論指導下,在幼兒日常生活和活動區(qū)中引入數(shù)學活動,在主題探索活動中開展?jié)B透性數(shù)學活動.

通過此次教學實踐活動的嘗試,我逐漸摸索到幼師數(shù)學教育與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的銜接之處,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理論知識的同時,融入幼兒園的數(shù)學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意識,從而希望可以改變現(xiàn)今幼師教學中,數(shù)學理論知識與幼兒數(shù)學教育脫節(jié)的現(xiàn)狀.

第8篇: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范文

一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正確理解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從事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它是教師業(yè)務能力的主要體現(xiàn),是教師領導、組織與實施教學活動的核心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結構主要包括具體學科教學能力、一般教學能力和教學認知能力三種,有以下能力構成:一是認識能力,表現(xiàn)為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記憶力,積極的思維力,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能力等;二是設計能力,表現(xiàn)為教學設計能力,包括確定教學目標、分析教材、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選擇與運用教學策略及實施教學評價的能力等;三是傳播能力,表現(xiàn)為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及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的能力等;四是組織能力,表現(xiàn)為組織教學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協(xié)調內外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及組織管理活動的能力等;五是交往能力,表現(xiàn)為教育教學活動中師生間的交往能力及溝通能力。

大量的教育實踐表明,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由下述五方面構成:一是基本素養(yǎng);二是學科知識背景;三是對所教知識結構的認知;四是對學生認知發(fā)展的認知;五是學科教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僅包含了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和基本技能,還包括了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所習得的學科知識結構、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學科具體內容教學時的情景導入、問題設計、教學方式及教學策略等。

研究表明,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應具有良好的素質和知識背景,還應具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腦中有結構,心中有學生”。所謂“腦中有結構”是指教師對所教學科知識結構的清晰、完整的認知與理解?!靶闹杏袑W生”是指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表現(xiàn),還要懂得學生認知、心理、態(tài)度、情感的發(fā)展規(guī)律。

二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教學能力存在的問題

學前教育專業(yè)由于其教育對象的不同而具有教學的獨特性,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在教學能力上存在諸多問題,其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對幼兒的觀察和了解不夠

在幼兒一日教育活動中,學生缺少熱心、耐心、細心,不能全面、認真、仔細地觀察幼兒,以及發(fā)現(xiàn)其行為背后的內在動機和需要。在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時,不能從實際出發(fā),帶有明顯的主觀片面性。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不加思考,出現(xiàn)盲目性、隨意性,習慣在網(wǎng)上下載教案,缺乏從實際生活中選擇適合幼兒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內容和將相關學科知識和教法知識遷移到具體教學設計中的意識和能力。學生缺少與幼兒間的互動交流,缺乏對幼兒的提問,提問時由于問題表達不精練、不準確而導致答非所問,結果只能自問自答,草草了事,不能達到提問所起到的真正目的和效果。對幼兒的提問也不能很好地回應,情感上缺乏鼓勵性和激發(fā)性。

(二)語言表達能力和教學媒體使用能力不強

學生教學語言缺少訓練,沒有節(jié)奏感,語速太快或太慢,語言表達不精練,缺少邏輯性、直觀性和形象性。學生缺乏自信和親和力,眼神常游離在幼兒群體之外,肢體動作和語言的協(xié)調性不夠。在使用教學媒體時,表現(xiàn)單一枯燥,幼兒不感興趣,容易導致幼兒疲勞。有時不能依據(jù)幼兒的身心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來選擇、設計和使用教學媒體,有時過分青睞現(xiàn)代教育媒體,有時選錯教學媒體,有時多種媒體之間的配合不協(xié)調,不能發(fā)揮教學媒體的教學功能,使得幼兒注意力分散,不能全面掌握學習內容,從而嚴重影響教學活動的質量。

(三)缺乏反思的習慣和能力

學生教學監(jiān)控的能力較低,缺乏主動的反思習慣和反思方法,有時能反思也是被動地反思。在教學反思中,表現(xiàn)的是抽象、籠統(tǒng)的評價,沒有進行深入地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與策略。

三影響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教學能力提高的因素

教學能力是在教學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是教師獲得教學技能的基礎。在教學實踐中,影響學生對教學能力的認識、理解和訓練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一)自我教育力

自我教育是教師教學能力的源泉。因此,在提高教師素質中,強調教師的自我教育力是非常重要和十分必要的。所謂“自我教育力”,是指具有學習興趣,學會學習方法,發(fā)展個性品質,形成社會應變能力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概念。自我教育力的高低將帶來教學能力的差異,也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專業(yè)思想難以形成,自我教育能力也較低。因此,在職前教育階段就應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鼓勵他們不斷求得“專業(yè)成長”,自覺提高自我教育力。

(二)教師素質

教師素質是教學能力的重要因素。培養(yǎng)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教學能力,有實踐經(jīng)驗的教師更能勝任。這是因為,高職院校承擔專業(yè)課程的教師應當是“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從兩個方面論述:其一就教師個體而言,是指教師的雙師素質,即理論教學素質和實踐教學、操作素質;其二就教師集體而言,是指教師隊伍的雙師型結構,即教師隊伍由理論型、實踐型、雙師型教師和外聘教師組成。目前,高職院校教師的理論教學素質和實踐教學、操作素質是不平衡的,實踐型的外聘教師進校兼職、青年教師下基層掛職鍛煉,都缺乏組織性和實效性。

(三)課程因素

學前教育專業(yè)傳統(tǒng)的六門教學法課程是傳授幼兒園教學知識與技能的重要課程。80年代末,學前教育專業(yè)在原有“六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學科建設的革新,改變了分科教學體系。目前,幼兒園課程改革,開設五大領域課程,即學前兒童健康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等,也有把其中某領域課程與其它課程融合。從“分科”到“綜合”,課程設置的不同形式反映出學前教育專業(yè)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認識與把握不清。在課程實施中,影響了學生對幼兒園教學知識與技能的全面和系統(tǒng)的學習。因此,應積極理順好課程間的相互關系,既包括理論與操作、各種活動之間的關系,也包括該課程與其它專業(yè)理論學科的關系,同時還包括與其它人文學科、藝體學科之間的關系,減少課程內容的交叉與重復。

四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

高職教育的特點是以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為本位,強調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適應特定職業(yè)崗位的要求。為培養(yǎng)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教學能力,應注重加強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和師資隊伍的建設,制定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專業(yè)技能訓練與考核方案,要求學生能夠獨立設計幼兒園各個領域的教學活動并進行模擬教學,會說課和評課。為使學生達到考核要求,結合課程內容和教育實習進行課堂教學技能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監(jiān)控能力、教學認知能力和教學操作能力。

(一)案例分析法的運用

為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既要學習實踐經(jīng)驗,又要學習專業(yè)理論,兩者兼顧。為避免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在教學實踐中根據(jù)需要,大量運用案例分析的辦法,使學生正確處理教法與學法的辨證關系,把握好教學活動中師生的互動關系,主動學習和換位思考。案例分析法主要有兩種形式:

1文字的形式

在專業(yè)課程中運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幫助學生在模仿中發(fā)展教學認知能力和教學操作能力。如在學習設計活動方案時,可在講解基本要求后呈現(xiàn)已有的活動方案和修改后的活動方案,引導學生對比分析。為幫助學生掌握適宜的教學方法,也可呈現(xiàn)兩種教學實錄進行對比分析。

2影像資料的形式

在教學活動中,呈現(xiàn)給學生完整的教學活動錄像,以期引導學生在模仿中學習教學組織等技能。還可呈現(xiàn)一些有針對性訓練任務的教學片斷,或者不太完美的教學錄像,引導學生分析其失敗的原因。此外還可通過看錄像,引導學生結合幼兒園不同類型的教育活動去感知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核心課程的真諦,從而領悟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的精髓和內涵。

(二)模擬教學實踐訓練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要實現(xiàn)提高學生教學能力的目的,就應當在實踐中探索。一方面,在平時的教學中組織教學訓練;另一方面,在教育實習前專門組織模擬教學訓練。模擬教學實踐訓練包括兩部分:一是教學方案設計的訓練。根據(jù)教學需要,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和相應的領域,提出模擬訓練的任務,讓學生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與規(guī)律設計活動,撰寫活動方案?;顒釉O計主題或范圍一般由教師選擇性地規(guī)范,也可由學生自擬主題。二是模擬教學訓練。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校內的實訓室進行模擬幼兒園活動的實際訓練。先通過預先設計的活動方案真實模擬幼兒園教學活動過程,然后利用教室的設備將活動過程以全程錄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反饋,再講評,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評價方法。這一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的領導、組織和實施活動的能力尤為有益,提高了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說課訓練

說課是指學生在備課的基礎上,分析教學任務,表述教學目標,講解教學方法的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活動,然后由老師和學生進行評說,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教學中,運用說課組織教學,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通過訓練和考核,培養(yǎng)學生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的能力,使之能夠正確理解教學內容,準確把握重點、難點,合理構建教學目標,科學選擇教學策略,整體安排教學教程。也使教學構思從隱性思維走向顯性思維、從靜態(tài)思維走向動態(tài)思維,充分鍛煉學生的教學監(jiān)控能力。因此,加強說課訓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在他人思想的影響下,對自己的說課不斷修正而使其更合理和完美,在合作學習中,在實踐訓練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鄧澤民.高職院校學生職業(yè)能力形成與教學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9篇:幼兒園案例教學設計范文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師培訓;素質與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3)-12-0112-02

一、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

幼兒教育是指教育機構根據(jù)一定的培養(yǎng)目標和幼兒的身心特點,通過幼兒教師對入小學前的幼兒進行的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兒童發(fā)展過程中起著明顯的誘導作用,適時的早期教育能顯著促進兒童認知及各方面的發(fā)展,對兒童發(fā)展起著重大的決定性作用。6歲之前的童的是行為習慣、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時期,是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品質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兒童的發(fā)展狀況,影響并決定著兒童日后人格的發(fā)展方向、性質和水平。同時,兒童在學前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有助于兒童積極地適應環(huán)境,順利地適應社會生活,從而有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成材。兒童人格的健康發(fā)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適宜的教育環(huán)境。因此,負責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幼兒教師群體,家長和社會寄以厚望。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園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不能狹隘地認為只要在幼兒園學會了幾首兒歌、會講幾個故事、會算幾道題就是學到知識了,認為幼兒園只要不進行讀、寫、算等技能訓練和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就不是好幼兒園,這是對幼兒教育狹隘化、片面化的認識,也是落后于時代的認識。幼兒教育最終的目的是教會孩子學會生存、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使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

幼兒教育與兒童發(fā)展是一個復雜,動態(tài)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過程, 在兒童發(fā)展過程中起誘導作用,是兒童發(fā)展的必要條件。照顧孩子生活,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是幼兒教師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二、幼兒教師的培訓現(xiàn)狀

教育部、財政部為全面提高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素質于2010年開始實施“國培計劃”,由于培訓覆蓋面廣,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普遍從中受益。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成功實施,為幼兒教師進一步樹立了較為科學的幼兒教育觀,提高了組織幼兒園保教活動的能力,加快了適應幼兒園教育教學和班級日常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幼兒教師培訓的內容

1、幼兒教師培訓的目標

幼兒教師培訓的目標是讓教師較為深入的了解我國學前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國學前教育政策的一些基本規(guī)定與要求,明確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地位、指導思想及其組織、實施和評價等各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原則,樹立科學的幼兒教育理念,規(guī)范教育行為;提升幼兒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弘揚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精神,樹立良好的教師職業(yè)形象;引導幼兒教師確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切實改善自身的教育行為,關注幼兒學習的特點與基本活動模式,理解有效學習的內涵與要素,掌握促進幼兒有效學習的指導策略,科學的組織活動,引導幼兒有效學習、主動發(fā)展。

2、幼兒教師培訓的專業(yè)課程

幼兒教師的專業(yè)應用課程包含有:學前兒童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指導與實踐,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幼兒園游戲活動類型及指導,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組織和實施等。主要是使教師深刻領會幼兒園五大領域――幼兒園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教育活動特點和領域教育目標、內容、方法、活動設計、活動指導與評價等專業(yè)知識,提高幼兒教師教育教學的理論素養(yǎng),提升幼兒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執(zhí)行的科學性;了解環(huán)境對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性,學會用收集和運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學的原則來創(chuàng)設幼兒園環(huán)境,讓環(huán)境對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直觀和綜合的教育,促進幼兒主動、全面發(fā)展;認識到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及游戲對學前兒童發(fā)展的意義,了解學前兒童游戲的幾種類型,初步掌握教師指導各類游戲的方法;熟悉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幼兒園一日活動計劃的制定。

3、幼兒教師培訓的實踐與反思

幼兒教師的實踐與反思包含有:觀摩幼兒園一日保教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交流與指導,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小組研討交流等,其主旨是使幼兒教師通過現(xiàn)場觀摩與相互交流,學會科學有效的組織和開展幼兒一日活動;善于發(fā)現(xiàn)、收集和運用一定的廢舊材料和自然資源來布置幼兒園環(huán)境、班級墻飾、區(qū)角活動等,充分挖掘材料、環(huán)境對教育的潛在價值;學會組織和開展不同類型的游戲活動;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中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及培訓中的存在的問題與收獲進行現(xiàn)場交流、討論,通過分析問題,分享經(jīng)驗,達到轉變觀念,落實行動,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的目的。

(二)幼兒教師的培訓方式

依據(jù)培訓目標和要求,遵循幼兒教師作為成人學習者的特點與規(guī)律,針對不同課程設計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采取“講座、參與、體驗、實踐”等培訓方式,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題學習與交流研討相結合,觀摩考察與反思相結合,充分調動幼兒教師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具體培訓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專題講座

主要是邀請區(qū)內外專家及優(yōu)秀的一線幼兒教師為培訓的教師進行專業(yè)基礎知識和專業(yè)應用知識的講解和分析。

2、教學觀摩

主要是讓教師現(xiàn)場觀摩區(qū)級示范園優(yōu)秀教師公開課,感知和掌握不同類型幼兒園教育活動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3、名園考察

為深化教師對幼兒園保教工作的了解,將所學專業(yè)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教育教學能力,組織教師進入具有典型和榜樣意義的幼兒園進行觀摩,并與幼兒園教師交流、探討如何有效的組織幼兒一日活動及科學的創(chuàng)設幼兒園環(huán)境。

4、參與式研討

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培訓成效及培訓中存在的問題,組成專家團隊,分小組與教師進行現(xiàn)場交流研討,更為深入的了解教師對此次培訓滿意程度及教師的困惑。

(三)培訓專家構成

培訓要整合優(yōu)質師資力量,組成由區(qū)外幼教專家、區(qū)內幼教專家、一線優(yōu)秀教師組成“三結合”的專家團隊,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由區(qū)外專家、區(qū)內專家、幼教教研員和一線教師組成的三結合的培訓團隊,從不同的層面豐富了和加深了教師的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增強了培訓的實效性。在專家的引領下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研討相結合,讓教師在學習中、觀摩中、研討中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

專業(yè)化的指導團隊,保障了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過程、培訓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三、培訓的成效

(一)參訓教師幼兒教育理念得到更新

通過培訓,教師完善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專業(yè)結構,了解了幼兒教育的特點和要求,形成了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明確了幼兒期孩子的身心特點,增強了對幼兒教育各項活動的理解和認識,基本具備組織和開展幼兒園保教活動的能力。

(二)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技能得到提高

專題講座、教學觀摩、名園考察、參與式研討等一系列活動,成為教師提高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的重要途徑,使教師能夠將學前教育教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積極研究和不斷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有效組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起到先導和支持作用。

(三)建立了豐富的培訓資源庫

通過培訓,形成了較為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不斷勇于探索、不斷實踐創(chuàng)新。

在培訓過程中,形成教學案例,如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案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案例、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案例、參與式交流研討活動案、教師培訓總結集、培訓感言集、實踐故事集等。

(四)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專家培訓團隊

在培訓的過程中,形成一批深受教師歡迎的專家團隊。包括幼兒教育方面的理論功底深厚、培訓方面的教學經(jīng)驗豐富專家,也包括一線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和優(yōu)秀教育員。

四、培訓的經(jīng)驗及措施

(一)明確培訓目標,精心制定培訓方案

一個目標明確、符合實際需求的方案,是培訓取得成功的前提。為了提高 “國培計劃”項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師的多樣化培訓需求,全面細致做好訓前需求調研工作。根據(jù)不同的培訓對象,統(tǒng)籌規(guī)劃,精心制定培訓方案。在設置課程上時邀請高校學前教育專家、區(qū)市級幼教教研員、園長、一線教師進行多次論證,確定培訓課程內容。

(二)組建綜合型專家團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培訓團隊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培訓效果的優(yōu)劣。為了打造一支高效、實用的專家培訓隊伍,取得最佳的培訓效果,必須整合區(qū)內外優(yōu)質培訓資源,使培訓團隊成員既有學前教育領域較為著名的專家,熟悉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專業(yè)工作者,也有來自一線的優(yōu)秀教研員與優(yōu)秀幼兒教師,突出了培訓團隊的多樣化和專業(yè)化,做到了專家團隊來源廣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證了培訓方案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三)重視培訓方式的創(chuàng)新是培訓取得實效的重要突破口

傳統(tǒng)的幼兒教師培訓主要以理論講授為主,理論性有余而實踐性不足,效果不佳,要結合教師的實際情況,采用專題講座、教學觀摩、名園考察、參與式研討等多種培訓方式相結合的培訓模式,無論是專題講座,還是案例研討、現(xiàn)場觀摩、經(jīng)驗分享、對話交流等,都突出了參與互動的特點,幼兒教師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學習,強化了培訓效果。通過培訓,使教師既有觀念上的更新,又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又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四)重視培訓效果反饋,及時了解學情是培訓取得成效的重要依據(jù)

培訓中,每一個專題學習后均要求教師填寫教學評價表,撰寫培訓日志,班主任對教學評價表和培訓日志進行及時的收集、梳理和反饋,把它們作為監(jiān)控培訓實效的重要依據(jù)。同時,還深入教師中進行隨機訪談,了解他們對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培訓專家的滿意度。通過隨堂教學評價表和每天的培訓日志及訪談獲得的資料,能較為真實的把握每個專題設計及專家引領的適切性,及時總結反思培訓實施,調整培訓安排,不斷改進工作,確保高質量地完成培訓任務。

(五)重視培訓檔案的建設是反思培訓實效性的重要依據(jù)

培訓中重視培訓檔案的建設,從培訓前期的調研、咨詢,培訓方案的論證到教師報到注冊、教師基本信息表、專家教學資料、教學評價表、培訓感言、培訓日志、培訓作業(yè)、培訓總結、成長故事、培訓簡報、相關培訓音像資料等一系列過程性材料,均分門別類進行了歸類、整理,并建立了專門的檔案袋,這些檔案的建立,既是研究、反思培訓成效的實證資料,也是今后培訓持續(xù)發(fā)展的寶貴資源。

(六)重視培訓組織與管理制度的建立,確保培訓的順利實施

樹立“管理即是服務”的理念,及時了解教師的需求并在一定范圍內給予充分滿足,實施每天考勤、跟班學習的管理辦法,保證教師們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培訓的效果。

針對國家級培訓的要求,制定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師學習管理制度等,使培訓組織有章可循。培訓中每班配備1名具有培訓管理經(jīng)驗的老師擔任班主任并全程跟班服務,保證高質量服務。生活上、學習上關心每位教師,全力解決教師在培訓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立教師結業(yè)考核制度。建立教師考勤制度,確保參訓教師全身心投入培訓學習過程。做好每場專題講座的精心組織與課堂教學效果的測評反饋工作,培訓感言及培訓總結、評優(yōu)選先等,確保培訓的全程跟蹤監(jiān)控與學習質量考評。

五、問題與對策

由于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時間緊,任務重,雖然培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培訓對象層次不齊

由于在下達培訓通知時對相關文件精神傳達不到位,使得培訓對象指向性出現(xiàn)了偏差,影響了培訓的實效性。如培訓的教師中有的是幼教專業(yè)畢業(yè)的從事幼兒園工作多年的專業(yè)教師,有的是十幾年前轉入幼兒園的非學前專業(yè)畢業(yè)生,有的是剛轉入幼兒園1個月的教師,有的是在幼兒園從事后勤管理的教師,有的是即將退休的教師,這就導致培訓課程不能滿足部分教師的需要,影響培訓效果。在今后的培訓中要嚴格篩選培訓對象,增強培訓的針對性。

(二)培訓時間太短

由于集中培訓的時間短,只有5天時間,只能為教師呈現(xiàn)系統(tǒng)的、全面的、有層次的五大領域課程內容,以致部分教師感覺到:“我想要對幼兒教育、教學了解的更多一些,可是培訓科目里沒有?!痹诮窈蟮呐嘤栔?,時間可以長一些,為教師呈現(xiàn)全面的、豐富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培訓教師不同層次的需求。

(三)參與式培訓力度不大

培訓多以專題講座為主,教師參與討論和交流的機會較少,不能很好的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在今后的培訓中,要多開展參與式培訓,提高培訓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