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一的科學知識點范文

初一的科學知識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一的科學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一的科學知識點

第1篇:初一的科學知識點范文

一、上好緒論課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緒論課至關重要。緒論課要給學生講清三個問題:一是為何開設這門課,二是如何學習這門課,三是怎樣學好這門課。

授課中,筆者努力做到教態(tài)和藹可親、語言風趣幽默、比喻形象生動、板書規(guī)范藝術,用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良好的第一印象吸引學生,讓學生感到聽課是一種享受,上課是一種樂趣。

授課的基本原則是把難的內容講淺,把易的內容講精。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第一堂課把基本理論講得通俗易懂,讓學生知道學習這門課程的收獲在哪里。比如在微生物緒論部分,告訴學生:我們平時吃的饅頭、面包、醬油以及喝的酒,都是微生物賜予的,沒有微生物我們將食不甘味。同樣,如果我們經常不洗手,吃不潔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通宵上網,生活不規(guī)律,容易感冒;食物保管不好會腐爛。如此種種,都是微生物在“搗鬼”,微生物無處不在。

護理人員學習致病微生物的特點、致病性,對臨床護理操作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在免疫學緒論部分,告訴學生: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會受各方面的不良刺激和干擾,在生長過程中也會不斷產生大量的“垃圾”——有害有毒物質;人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要保持健康狀態(tài),必須依賴人體的自身免疫功能。

第一堂課用身邊的事講專業(yè)的理,通俗易懂,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自然形成。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相應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在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中職生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的理解能力差,對物質結構的空間想象力差,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這些是造成學習興趣低的主要原因。

在授課中,筆者精心設計選擇能突出微生物及免疫學重要基礎理論的臨床問題,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講解厭氧菌一節(jié)——破傷風梭菌時,從大家常見的現(xiàn)象入手,提問學生如何處理被釘子或玻璃扎破的傷口,激發(fā)學生思考,引出破傷風的發(fā)病條件、發(fā)病過程以及預防原則,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本課程的學習內容關系到人的生命,不可兒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繼續(xù)學習的欲望。

三、按照培養(yǎng)目標取舍教學內容

中職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高素質實用型人才,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能,同時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護理工作的對象是人,容不得半點馬虎。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yè)精神、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交流溝通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按照護理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確定本課程的重點講授內容。

例如在細菌的分布與消毒滅菌實驗課上,讓學生學會不同部位細菌的檢查方法,掌握常用消毒滅菌法,并通過實驗掌握操作技術,驗證細菌在空氣、頭發(fā)、皮膚以及呼吸道均有分布,告訴學生在臨床中穿戴隔離衣、隔離帽和無菌手套,不僅保護病人不被感染,也保護自身。

再如,進行器官移植時為什么會發(fā)生排斥導致手術失???血型不符的人為什么不可以輸血?注射青霉素時為什么要做皮試?結合臨床,系統(tǒng)地講授,讓學生有深層次的理解,增強了趣味性和實用性,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了求知欲。

四、根據(jù)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能夠降低教學難度,融洽課堂氣氛,使教學過程流暢,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會事半功倍。在教學中,筆者采用的教學法有以下幾種。

1.講授法

因免疫學基礎教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教師可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講授,并及時歸納總結讓學生前后照應。

2.引導式教學法

教師注重設置問題,啟發(fā)學生認識、理解臨床實際問題,比如怎樣避免或減少超敏反應的發(fā)生?器官移植為什么要做組織配型?SARA的危害大嗎?如何預防艾滋病?把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臨床課掛鉤,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

3.小組合作學習法

對學生進行學習分組,教師設置問題讓學生進行組內討論,一人發(fā)言,大家補充,通過組內討論和組間比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得更系統(tǒng)更全面。

4.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合理搭配,能將抽象的變?yōu)橹庇^的、靜態(tài)的變?yōu)閯討B(tài)的、繁雜的變?yōu)楹唵蔚模艹浞终{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觀察思考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利用狂犬病的現(xiàn)狀、天花疫苗的發(fā)現(xiàn)、補體的經典激活途徑、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燙傷樣皮膚綜合征和艾滋病人臨床表現(xiàn)等視頻資料,讓學生開闊了視野,激發(fā)了興趣。還有情境教學、討論式教學、模擬式教學等也經常用到。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不斷學習,總結對比,找出適合每一個章節(jié)的授課方法。

五、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授人以魚,一食之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讓學生“會學”比“學會”更重要。由于免疫學需要理解、記憶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多,因此,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是必需的。

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的體會是: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是主戰(zhàn)場,講授是主渠道;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兩個積極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根本,方法是關鍵,聽懂是前提,重點要筆記,復習要及時,總結有條理。要根據(jù)不同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應用圖示、提綱、列表、對比等方法,歸納整理,強化記憶。

在此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橫向比較,加深理解并掌握基礎知識及基本概念,如抗體與免疫球蛋白的區(qū)別,補體活化經典途徑,MHC—Ⅰ和MHC-Ⅱ類分子的區(qū)別,病毒與細菌的主要區(qū)別,致病性葡萄球菌與鏈球菌在致病因素和在引起局部化膿性感染時各有何特點?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有哪些?青霉素可以引起的超敏反應有哪些等。通過對比,學生才能加深理解,更好地記憶,完成由學懂到學會到學好的轉變。

第2篇:初一的科學知識點范文

在科學教學中,實驗是引導學生認識科學和研究科學的重要方法。然而,在當前的科學實驗教學中,實驗課往往還是教師演示,學生觀看,有時甚至是教師以講解代替操作,學生動手機會少。這樣,學生所學的知識缺少實踐的檢驗,沒有具體體驗,無法深刻理解并熟練應用,進而扼殺了學生自主探究科學的強烈興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筆者根據(jù)教材和學生實際,實施了“科學樹干型目標實驗活動”(如圖1),并在實踐過程中努力做到以下三點:(1)使實驗活動為課堂做好準備和鋪墊,從而服務于課堂;(2)以課堂為支撐,通過實驗活動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和設計能力、創(chuàng)新和邏輯推理能力;(3)以實驗為窗口,走出課堂,聯(lián)系生活,解釋身邊的科學并加以應用。

初中科學課程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學科,所以“樹干型目標實驗活動”設計了生物、化學和物理“三大樹干體系”,并在大枝干上列出小分枝,使樹干不斷伸展、生長、擴大,如圖2所示。在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樹干型目標實驗活動”能夠彌補課堂的短板,讓學生的認知及實驗能力能循序漸進地螺旋式遞進,進而使他們科學學習的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二、 “樹干型目標實驗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 設置相對獨立的實驗活動課,保證學生進行充分實驗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樹干型目標實驗活動”要求設置相對獨立的實驗課,原則上每周一次。備課組統(tǒng)一商定活動內容,并編寫專門的教案,教師可視需要進行增刪。活動以實驗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小組的成員可以先由學生自行組合,再由教師審核并優(yōu)化搭配。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的靈感和探究需要,就可在實驗活動中得到實驗驗證。它既是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又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保證了學生充分進行實驗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二) 點、線、面結合,安排實驗活動內容

“點”——圍繞知識點安排實驗活動,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萌芽。如筆者在教學“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這一知識點時,在開課前設置了學生實驗:模擬“薩克斯實驗”——探究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了什么。由于該實驗費時較長,在課堂中實際完成有困難,所以將其安排在課前完成,并用攝像機拍錄下來,這樣就為課堂教學做好了鋪墊。課堂上,學生探究興趣濃烈,已不滿足于紙上談兵,此時筆者又安排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的系列探究實驗”,既滿足學生在課堂中還想繼續(xù)探究的愿望,為課堂知識的繼續(xù)學習提供了良好平臺,又使得學生的學習更有張力與活力。

“線”——縱向安排實驗活動,使課堂內容知識得到強化和提升,使學生的思維動向得到延展抽枝。如筆者在初一上學期安排了“自制酸堿指示劑”的活動:首先發(fā)動學生查找資料,探知哪些材料可以制成酸堿指示劑,并帶到實驗室和同學交流;再各自操作,制成酸堿指示劑;緊接著又安排了“測一測身邊物品的酸堿性”活動,要求學生測一測自己帶來的各種日常物品酸堿性,并加以記錄。這樣就將科學應用于生活,使線性的實驗教程緊緊伴隨著學生對課堂內科學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并將知識應用于生活。

“面”——融合各科實驗,提高綜合能力,使學生思維能開花結果。學生的實驗能力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就可以多方面地考慮科學問題。這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再是平面的,而是一種立體的理解、多角度的體驗。通過“樹干型實驗活動”,學生的實驗能力就像一棵樹那樣慢慢成長,他們不僅能較快地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而且在動手能力、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 創(chuàng)設形式多種多樣的實驗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創(chuàng)新意識

1. 鼓勵學生進行實驗改革,進行綠色實驗

教師可有意識、有計劃地安排學生根據(jù)綠色化學實驗的特點,結合自己所學知識,改進已有的課本實驗,使實驗產生的污染減小,達到環(huán)保的要求。比如“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測定實驗”,課本實驗裝置中采用的是紅磷燃燒,不僅產生了有毒有害物質污染了空氣,而且由于瓶塞插入的速度難以做到又快又好,實驗的結果誤差很大。在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為什么實驗誤差會這么大?得出結論后再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可不可以改實驗藥品——能否用“白磷、鐵絲、銅絲、鎂條、木炭”代替?可不可以改實驗裝置?同時,提供相關的科學信息。學生經過積極思考和設計,在原有實驗裝置的基礎上,大膽進行了改進,最后在專門安排的實驗活動課中,各顯神通,紛紛展示自己設計的實驗,講述自己的實驗思路,個別裝置還進行了實際演練,效果很好。

2. 添加“習題實驗化”活動,化抽象為具體

中考的實驗分析題一直被學生們視為試卷中的“攔路虎”,教師往往花了大量的時間訓練學生,但由于是“紙上談兵”,一些學生總是理解不透,分析不通。對此,筆者根據(jù)學生的弱點,安排了“化學實驗中的氣壓問題”“物質的鑒別和除雜”“氣體的制取和干燥”等一系列專門的實驗習題課,用“做加法”的方式在簡單實驗的基礎上逐步提要求、加條件,讓學生邊實驗邊推理和分析。

3. 設置趣味實驗,提高學生實驗的興致

教師可在不同的學期中安排不同的趣味實驗,比如在初一可讓學生自己采集和制作各種植物和動物標本,制作葉脈書簽,自制酸堿指示劑,自制望遠鏡和顯微鏡,自制自動感應門鈴,等等。初二可讓學生開展“自制隱顯魔水”“鑒別指紋”“自制晴雨花”“我是小小魔術師”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初三可讓學生嘗試“人造鐘乳石”“自制香皂”“不用電的電燈泡”等實驗。

第3篇:初一的科學知識點范文

寧波十五中自然教研組

新課程的推行已逐步進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關鍵在于教師。因此,如何讓教師盡快更新理念,適應轉變,從而最大可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我們學校的領導班子明確提出了“四個有和三個一”,指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著眼于自身教育與教學水平的提高,要求每節(jié)課后有分析,每周教學后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課例、課件或公開課、經驗交流),每學期有課改小結,每學年有課改經驗總結或教學論文,要求教師讀一本對課改有啟發(fā)指導的理論書籍,上一次校級公開課,進行一次校級經驗交流。

而我們教研組的各項活動正是圍繞以上中心展開的。

一、自我評價反思與組內評價交流相結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新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憑借自身的努力,教師能夠有較大的進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與學習中,我們更能得到寶貴的經驗。取得更大進步。為此,我們教研組根據(jù)本校、本組實際情況,每兩周安排一位教師開設一堂公開課,期中以前安排經驗豐富、業(yè)務過硬的教師先展開示范交流,讓青年教師、新教師有一個學習、取經的過程。期中以后盡可能安排新教師及教齡較短的年輕教師展示,要求青年教師盡量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所展示的公開課盡量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有創(chuàng)意。同時課后組織全組教師進行評析。由開課教師陳述課堂安排及構思依據(jù),組內教師積極評價,分析優(yōu)缺點并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并規(guī)定每位參與評課教師至少指出一條不足之處,給出一條有實用價值的建議,使評課真正取得效果,使參評雙方都有所得。

教學的實施如果沒有分析與總結,經驗無從談起。因此,我們教研組要求組內教師每節(jié)課后寫好教學反思,針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及課堂實踐找出不足之處及成功體驗,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提高備課質量及課堂教學水平。教研組長定期進行檢查。根據(jù)這樣的安排,組內教師每一學年至少有一次公開課授課及評價交流的機會,在教學的同時,學會反思與歸納,更有助于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新教師的學習與進步。

二、發(fā)揮本?!靶1九嘤栐圏c學?!钡膬?yōu)勢,展開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教師尤其是新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本學年我校被批準為“校本培訓試點學?!保Y合校本培訓內容,我們組展開了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1.“請進來,走出去”?!罢堖M來”,邀請專家開設講座,以講座的形式開展新課程、新教材的分析與研究;“走出去”,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及教研活動。對于教研室組織的每次市級公開課研討會我們教研組都非常的重視,不管路途遠近,我們都會選派相關教師認真參與、學習。寒、暑假期組織了初一教師和其他年級青年教師認真參加通識培訓與新課程標準、學科教學培訓,選派代表認真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及時、全面地向組內教師傳達新信息、新理念,盡快適應新變化。

2.充分利用校內資源,開展各項教研活動。具體實施如下:

①由經驗豐富的高級教師(張老師)主講了“怎樣說課”,結合學科特點展開說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指導新教師怎樣說課;

②組織交流了“怎樣撰寫教學論文”,共同交流、學習優(yōu)秀論文的選題,構思及撰寫;

③組織探討了“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深入開展問題討論”(吳老師),一起探討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學中體現(xiàn)自然科學學科特點”等。

④共同研討了“怎樣更好地結合本校學生特點進行競賽輔導”等等一系列活動。提高了組內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本校有份??骸督萄姓搲?,里面都是我們學校教師撰寫的論文,每期我們的自然組教師都有若干篇論文入選。這里的論文和我們組推選到各級參評的論文,就是在我們組這樣濃厚的交流、研討、評價與反思的過程中形成、升華而得到的。我們的校報《十五風景線》第二、三版都是我們教師教學、教研成果的展示。學校為我們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提供了舞臺,我們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就被激活了。

三、結合學校課題,有效展開校本教研活動。

XX年6月,我們學校探索申報并被批準立項了市級課題《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教學策略性研究》。為此,我們教研組及時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教研活動,聽、評了李駿老師的《真菌》和鐘意定老師的《有關純電阻電路中電功、電功率及電熱公式的選用規(guī)律》兩堂探究課,由兩位老師提供這兩節(jié)課的案例,組織組內教師進行學習、交流,明確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圍繞這一中心展開,一起探討了如何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探究能力;同時也學習、交流了案例的撰寫與點評。

四、充分體現(xiàn)新理念,成功展開新課程

華師大版科學教材XX年9月份新學期在寧波市市區(qū)各中學七年級新生中全面展開。這套教材以國家教育部新近頒布的義務教育“科學(7-9)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全書以“立足學生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作為教材的核心理念。針對新課程推行,我們組成立了以教研組長任組長,備課組長為副組長,備課組成員共同參與的學科實驗小組,負責新課程教學實踐。

從目前我們學校的實施新教材的情況以及大部分學生的反應來看,對于這套新的教材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熱情。從教材的編寫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體現(xiàn)了一種知識點上的整合,將原先一些較為分散的知識點合并在一起進行教學。

當然,由于新教材本身的特點,對于我們教師也相應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師僅僅是把自己的著眼點放在幾本有限的“教師用書”和一些練習作業(yè)上,是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的。

首先,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直觀、信息量大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學習濃厚的興趣。我們學校在每個科學教師的辦公室電腦上都安裝了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光盤。同時我們的學科實驗小組教師平時都很注意收集相關的教學網站,這有助于我們了解國內外最新的科學教學方面的信息,并且實現(xiàn)資源共享。

其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很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發(fā)揮學生的集體優(yōu)勢,現(xiàn)在很多學生家里都具備了上網條件,獲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們經常會拿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向教師請教,教師在這個時候,切不可因為這些問題和我們的書本知識沒有什么直接的聯(lián)系而忽視了這些問題,或者說對這些問題敷衍了事。因為,我們在中學階段科學最大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因此,我們學科實驗小組的成員隨時關注新課程的推行情況,積極組織研討探索學科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把學生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并在上課的時候注明這是由某某同學搜集。使學生從小就形成一種資源共享和團隊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再則,我們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加強與課改實驗學校的協(xié)作交流。組織教師(主要是新初一任課教師)去北侖實驗區(qū)的長江中學聽課、學習,我們教研組的青年教師為來訪的諸暨和松陽三中的教師開設了三堂教學觀摩課,我組參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駿老師在不久前開設了一堂市級觀摩課,獲得相關教師們的一致好評。

五、充分發(fā)揮備課組的“數(shù)字化小分隊”作用,更靈活地展開教研組工作。

因為學科特點,我們自然組教師經常是三個人、五個人為一個備課組,就象軍事上的“數(shù)字化小分隊”,由于人數(shù)較少所以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備課組的成員比較容易找到空隙時間進行集體備課:認真鉆研分析教材、制定遠期和近期教學目標、一起探討教學手法、組織相互間聽課、評課等活動,因此,經常是一堂校級公開課前,備課組內教師已經一起探討、聽評了好幾次。在XX屆學生中考復習中,我們初三年級的任課教師進行了劃塊分工備課,責任落實到每一位教師。如物理部分我們把它劃分成熱學、力學、電學、光學,每位教師負責其中一塊的知識點、資料、例題及習題精選等準備工作,備課組交流討論后資源共享。其它內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屆中考中我校自然學科平均分超過119分,取得較好成績。無論是教學安排、教學手法、學科資料、多媒體課件,甚至是一道難題的解題思路,我們的備課組教師間都能無私共享、探討,我想這也是我們自然組能夠不斷向上原因之一。

六、團結、協(xié)作才能更好地奮進

第4篇:初一的科學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錯題成因;對策;反思;錯題本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4-0126-04

一、錯題研究的重要性

習題演練,是教師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狀況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學課程實現(xiàn)知識由“靜態(tài)傳送”向“動態(tài)建構”轉變的重要途徑。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錯誤,而這些錯誤正暴露出學生知識結構中的“空白點”。教師對這些錯誤進行整理,歸納出學生常見的“易錯題”,并分析病因,思考對策,可以對前期教學進行診斷,使之成為后期教學和備課的“生長點”。教師研究學生的“易錯題”具有較高的教學價值,為尋找教學入口提供了依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在平時的教學中,錯題并沒有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學生往往就依賴于教師的講評,并沒有自覺、主動地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反思和再學習,僅限于對錯題的糾正,并沒有以錯題為契機,總結規(guī)律,突破自身知識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二、錯題產生的原因

恩格斯曾經說過“無論從哪方面學,都不如從自己所犯的錯誤的后果中學習來的快?!弊寣W生及時糾錯,糾正錯誤的思維,查漏補缺,并引導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總結出規(guī)律性的認識、實現(xiàn)科學知識的重新構建是作為一個一線科學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知識遺漏

初中科學六冊教材包含了化學、物理、生物及一些天文、地理的知識,知識范圍廣綜合能力要求高。其中也不乏要學生記憶的內,而內容龐雜的學習之后,加上對這些知識理解的不深刻,勢必會帶給他們一個記憶出現(xiàn)偏和遺漏差的結果,造成了很多解題中的錯誤。

例如:下列設備應用到的科學知識解釋錯誤的是( )

A.“B”超——利用次聲波獲得人體內部的信息

B.電視機——利用電磁波傳播圖像信號和聲音信號

C.驗鈔器——紫外線使鈔票上的熒光物質發(fā)光

D.燃氣灶——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本題中的錯誤出現(xiàn)在C選項中,很多的學生認為驗鈔器中使熒光物質發(fā)光的不是紫外線,而是紅外線,卻忽略了A選項中B超是利用超聲波而不是次聲波來獲得人體內部的信息這一事實。類似的概念還有超聲波和次聲波的區(qū)別,溶解度概念中的限制條件等等。

(二)概念模糊

在科學學習中,對于概念題學生經常會犯錯,歸納起來有兩種情況。

1.遇到一些相似的概念,學生容易混淆,這類錯誤在程度較低的學生中是普遍存在。例如:圖中①、②、③三個橢圓分別代表某個概念或某類物質。以下各項中,能構成圖示關系的是

A.①太陽系②銀河系③地月系

B.①DNA②染色體③基因

C.①分解反應②氧化還原反應③化合反應

D.①同化作用②新陳代謝③異化作用

本題是四個選項來自于四個不同的知識,要求學生能對以上陳述性的知識能靈活的應用,能將它們的關系一一區(qū)分。答題的關鍵就是要對書本中以上知識點牢固、清晰的掌握,分清楚互相間的聯(lián)系及各自的層次關系。像這樣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在科學教材中非常多,如:題目中提到的DNA、染色體和基因,人體的免疫中的眾多的概念等等,面對這些相似度很高的概念,很多學生都會不知所措。

2.對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這類錯誤在物理學習上尤為突出。

例如:一架飛機在某災區(qū)上空沿同一高度勻速飛行,同時向地面空就再物資,飛機的動能和勢能發(fā)生的變化分別是

本題的正確答案是:變小、變小,而學生的錯誤答案往往是:不變、不變。究其原因是對決定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不明確,看到“勻速”就誤認為動能就不變,看到“同一高度”就誤認為勢能不變,忽略了質量這個物理量對動能和勢能的影響。

(三)審題不清

學生因為審題不仔細而做錯題的概率非常高,很多時候老師無需講評讓學生自己把錯題再仔細讀一遍,答案就已經非常明白了。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兩個方面:(1)、客觀上學生的作業(yè)多,題目的反復操練,造成的必然結果就是審題不仔細,感覺比較熟悉的題目,都是一眼“飄”過去的,信息就直接“打包”進入大腦。(2)、主觀上學生的審題習慣沒養(yǎng)成,不是逐字逐句的仔細審過去的,只要做過的題目稍加改動,很多時候憑著印象習慣把已經做過的那個答案寫上去了,沒有真正達到訓練的目的。

例如:張華同學持續(xù)幾天咳嗽后發(fā)熱,懷疑患了甲型H1N1流感,但是經醫(yī)院診斷是細菌感染引發(fā)了肺炎,用藥后得以康復。甲型H1N1流感和細菌性肺炎的病原體在結構上主要區(qū)別是 。

本題考查的是病毒與細菌在細胞結構上的不同點,即病毒沒有細胞結構而細菌則有細胞結構。有很多的學生在回答本題時沒有抓住題目所給的信息,沒有審清題意,而是粗粗一看以為是要求回答細菌與真菌的區(qū)別而回答了有無細胞核,造成了不必要的錯誤。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眼看、嘴讀、手劃、腦動,多種感官結合,控制審題速度。

(四)思維跳躍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學生思維的活躍,靈活,而不是跳躍??疾榈念}目中若包含的知識點3個及以上,或者題目出現(xiàn)新的背景,部分學生就不會按照原本的推理順序將自己頭腦中原有的知識重新建構、類比和遷移來解決新的問題。學生往往會因為頭腦中的思維定式、缺乏解決問題所必需的知識等原因在解題中出現(xiàn)障礙,未能實現(xiàn)理解上的突破。

例如:如右圖,物體A重50N,物體B重30N,物體A在物體B的作用下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在物體A上加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2拉動物體A,使物體B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2s內拉力F2所做的功是 J。(滑輪和繩子的重以及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均不計)

通過個別交流了解到學生在這道題上犯了兩個錯誤的地方:第一受力分析跳躍,通過第一步得出摩擦為10N,當向左拉動時沒仔細畫受力分析圖而是直接認為拉力還是10N,第二沒有注意到動滑輪3根繩子,直接將物體B的速度0.1m/s用在A物體上導致計算錯誤。

針對物理中思維要求高的難題,讓學生養(yǎng)成畫圖的習慣:①要善于畫出研究對象的簡筆圖;②要善于畫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圖;③要善于畫出物理問題的情境圖;④要善于畫出物理過程中的狀態(tài)圖。通過畫圖讓自己的思維過程盡可能從隱性變成顯性,讓自己前面的思維過程來啟發(fā)你后面的思維過程,因為光想想難度是很大的。

(五)缺少動手

實驗是科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個實驗往往會揭示一些用一般的語言無法表達清楚的方法和知識,而實驗的思考和探究過程本身就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眼見為實的親身體驗也減輕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負擔。

例如:區(qū)別稀鹽酸和稀硫酸用的一種試劑是( )

A.硝酸銀 B.氯化鋇 C.紫色石蕊 D.酚酞

第一次碰到這道題,兩個班有近一半的學生選A,其中一個班有同學在實驗課上提出來了,我讓每個同學都動手做了一遍,發(fā)現(xiàn)用硝酸銀后現(xiàn)象都是白色沉淀無法區(qū)分,所以第二次做到時幾乎沒有錯。而另一個班沒有做實驗但是我在課堂上自我感覺分析得很明白,可是結果第二次做到這道題仍舊有10個左右同學做錯,深深地體會到教學中應保證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機會,而且要多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

(六)表述含糊

科學考查中的實驗探究題是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和應用能力的一種題型,也是教師頭痛“教”,學生頭痛“學”的題型。每次考查中學生失分最多的是文字表述題,由于學生在組織語言時表達能力差,表述含糊,造成了很多的失分。

例如:一位科學家把一株綠色植物放在不同顏色的光下照射,然后再測量該植物對每種光的吸收值,實驗如下表。請根據(jù)此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這位科學家設計這個實驗的目的是 ;

(2)若分別用紅光和綠光照射該植物,它在哪種光下的光合作用效果好?原因是 。

在本題中回答探究目的時由于學生文字表述能力欠缺,表達不清,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如“一株綠色植物最會吸收哪個顏色”,“什么顏色的光對植物的生長有利”,“不同的顏色光對光的吸收率是否有影響”等等,可以說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關鍵是學生沒有找出題目中的“自變量”和“因變量”。

三、攻克錯題的策略

(一)行為糾錯

1.教師行為。①精講精練。作業(yè)講評是實施科學錯題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切忌拿上卷子教師滿堂灌,前后各留10分鐘給學生自己訂正的時間,課堂上只需解決三四道經典題型。利用這些“易錯題”設置懸念,啟發(fā)學生去分析錯誤的根源,讓學生指出錯在哪里,為什么錯,該如何改正,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針對思維要求比較高的錯題,講評時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思維清晰、表達清楚的學生進行板演、講評。上課時的認真講評,仔細分析,將考點、思路和突破口講透,把題目所考查的知識點條理化和概念化,然后找相類似的一道題立馬當堂反饋,相當于將學生原有的一些有缺陷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整合,并再次構建新的正確的知識網絡。②實驗展示。教師通過一些方法提高講評課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甚至也可以將習題中出現(xiàn)的一些實驗當堂演示,讓學生看到“正確答案”出現(xiàn)的過程,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在講評浮力時有一個習題,問5N的水能否產生10N的浮力,很多學生都答錯了。在作業(yè)講評課上可以用一大一小兩個燒杯以及鉤碼、水等器材演示用很少的水就可以產生很到的浮力,從而讓學生明白浮力的大小與水的多少是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③個別輔導。對于一些非典型性的錯誤,或一些有明顯知識點缺陷的學生而言,光是靠課堂上講評還是不足以講其錯誤很好的糾正的。教師應該是課后單獨找到他們個別面批,一邊批一邊詢問他的解題思路,及時反饋。據(jù)平時經驗,大部分的學生在重復自己的解題方法時就能夠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了。這樣的過程比起教師光是批改然后課堂講解效果要好的多,學生的印象要深刻的多。大部分的學生經過幾次面批、當面解答之后,類似的錯誤一般就不會再犯了。

2.學生行為。①反思根源。卷子發(fā)到手后用10分鐘學生先自己分析錯誤的原因,哪些是審題不清或概念模糊等,把自己能訂正的先訂正好。老師講評后用10分鐘再訂正試卷,將自己做錯的或者是當時可能對了,但對于這道題所知也甚少的題目的解題過程用紅筆仔細寫在邊上,并將正確的思路與原來錯誤的思路相對比。學生通過自我剖析的方法進行深層次的反思,找到自己做錯題的原因,為相關知識的重新構建提供基礎。②合作糾錯。學生之間存在不同的差異,有不同基礎和不同是思維習慣,造成了每個學生所犯的錯誤也是有差異的??梢詫⒛承┳龅奶貏e好的同學的解題方法通過投影展示給全班的同學,大家共同提高;通過交流不同的錯題,可以從他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揚長避短,以提醒自己不要犯相同的錯誤。

(二)書面糾錯——建立錯題本

避免錯誤重現(xiàn)最好的方法莫過于把錯題記下來,時常反復練習,從中吸取教訓。對于平時學習時經常犯的一些錯誤可以準備一本錯題本,將他們摘錄或剪下貼在錯題上,但是很多時候教師也沒有給學生更多的指導,學生就只是機械地將錯題抄下來,正確答案寫旁邊,并沒有充分利用好錯題本,這個在初一剛開始的時候就應該給學生指點,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1.分類整理。平時要求學生把練習和測試的錯題都摘錄在錯題本上,及時整理、分類。如可將錯題分類成知識錯誤、分析錯誤、記憶遺漏等各種類型,以便于以后不斷復習查看,以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

2.經常翻閱。錯題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本人在錯題本建立后要求學生在每次單元考試、月考之前復習一遍,將以前曾經做錯的題目再做一遍,已經會了,不再犯錯的則將其刪去。為了方便實施,要求學生在第一頁上將錯題剪下后貼上,將答案和錯因的分析寫在背面,不僅如此還要求他們把對本知識點的疑惑也要寫在邊上,這樣每次考試復習鞏固,增強記憶。

用好錯題本不僅能使學生正確對待錯題,提高學習效率,還能提高思維品質、改正粗心的毛病,準確理解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對于教師研究教材研究學生都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尤其是在初三最后復習階段,學生“易錯本”里面所摘錄的題目,幾乎概括了我平時做的科學題目的精華,讓我可以更高效地備中考沖刺階段的復習課。

錯題教學,能讓學生在分析自己所犯的每一個錯誤中概括出問題情境的特點,并能總結解題的技巧和方法,以便在下次出現(xiàn)相同類型題目時能靈活運用,正確解答,提高效率。錯題教學也是目前教學中避免過度陷入“題?!钡闹匾绞街唬菍崿F(xiàn)高效“教”與“學”的重要途徑,為學生減負,能少做習題;為教師減負,能少講習題。錯題教學為實現(xiàn)真正的高效教學,真正為學生減負,為教師減負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第5篇:初一的科學知識點范文

一 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是學習科學最直接和持久的內部動力,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創(chuàng)設學習科學的趣味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

如初一下學期開學的第一課,講授《感覺世界》,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每一年中考前,初三學生都要進行體檢。今天老師提前給同學們進行其中的一項體檢內容,請一位同學上臺來示范。同時拿出三個棕色小瓶放在講臺上,瓶中分別裝有純凈水、酒精和煤油,但標簽都被遮住了。請這位同學用最簡單的方法將它們分辨出來……。

通過這一情境,讓學生在新穎活潑的課堂氛圍中感受知識,體驗科學對生產生活的指導作用。

如在講授《光的折射》一節(jié)時,我搬了一臺VCD機進教室,舉起手中的遙控器,問同學們:“它為什么能遙控VCD機呢?”學生回答:“它通過發(fā)射出紅外線來控制VCD機工作?!蓖瑫r請一學生在離VCD機5米處示范。

同學們發(fā)現(xiàn)遙控器在遙控VCD機時是正對VCD機的,問:“你是否嘗試過當遙控器不對準VCD機時,比如朝相反方向,它也能控制機器嗎?”

一學生嘗試幾次并且成功了。比較自然地從光的“直線傳播”過渡到“光的折射”。

另外,在《光的折射》的復習課中,我用了兩個小游戲引入:

游戲一:在講臺上放置兩個完全相同的八寶粥罐子,在A中加入大半瓶水,B中不加水,請同學們觀察它們的底部深淺有何不同?

游戲二:在一空八寶粥罐中放入一硬幣,甲同學將罐子在桌面上慢慢遠離乙同學,直到乙剛好看不到硬幣為止,然后向罐中加水,乙觀察到了什么?

二 課堂教學結合科技動態(tài),開闊學生視野

科學在不斷發(fā)展,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茖W課堂要適當?shù)胤从钞敶茖W成果和新的科學思想。應當讓學生了解一些他們能夠接受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知識,了解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對建設新農村和改善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作用。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科學、親近科學,從而更自信地學科學,乃至立志從事科學事業(yè)。一是每節(jié)課剛上課的5分鐘,用于介紹前一天發(fā)生的重大科學事件和科學動態(tài)。培養(yǎng)學生關注科學的熱情。如2月份的國家最高科技獎;“機遇號”和“勇氣號”的火星探測進程;我國“登月計劃”;“金星凌日”等天文奇觀等。二是課堂上科學知識的講解密切結合科學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如在《運動和靜止》的課堂教學中,在“參照物”這一知識點上,結合我國飛機加油技術進行講解,讓學生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同時也體驗到我國科技的突飛猛進和全球科技的日新月異。三是開展以“科普園地”為題的多媒體講座,定期向學生介紹著名科學家及其主要成就,提高同學們的科普知識,激勵他們以偉大科學家為榜樣,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服務社會、振興中華的理想。

三 突出科學實驗探究過程的重要性

給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科學實驗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勤動手,為他們提供充分的實驗條件和理論指導。讓學生自己在手腦并用的探究活動中,體驗探究過程的曲折和樂趣。

如在教學《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中,鼓勵幾個同學一組,共同制作土電話。

在《等高線》一節(jié)的講授中,針對初中學生空間立體幾何感不強的現(xiàn)狀,我結合“玩中學”、“做中學”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用大一點的土豆先制作一座山峰,然后將它等高、等距地進行切割,最后結合投影原理在白紙上畫出等高線。從而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學習,在動手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再以小組為單位協(xié)作解決。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掌握了相關知識和技巧,學會了方法。然后,我建設性地要求同學合作,在課外用土豆或泥制作一塊盆地或高原,并繪出它的等高線地形圖。在更深層次的探究過程中體驗知識的升華和能力的全面開發(fā)。

學習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后,我在班級中開展制作小生態(tài)瓶的活動,并請同學們將自己設計制作的小生態(tài)瓶放在班級里進行評比。比較哪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更好,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原因。

四 自制教具,更好地發(fā)揮演示實驗的效果

在講解《力的作用效果》時,為了加深同學們對“堅硬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也要發(fā)生形變”的印象,考慮到這種形變太微小且不易察覺,于是我找了一個鹽水瓶,瓶內裝滿滴有幾滴紅墨水的純凈水,瓶口用中間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緊,而玻璃管就是用報廢的溫度計玻璃管,它的特點是內徑極細。這樣,用力擠壓瓶子,產生的微小形變就可以通過細玻璃管中水柱的升降得以放大,從而讓同學們非常直觀地觀察到了堅硬物體的形變。 轉貼于

五 建立課外資料庫,豐富學生知識,拓寬視野

針對某些科學動態(tài)、科學知識并非課堂上的三言兩語就能講清,于是我在班級里辦了一份《科學之窗》的活動小冊子,介紹科學知識,進行科普宣傳。如“袁隆平與雜交水稻”、“諾貝爾與華裔物理學家”、“中國院士與中國科技”、“克隆技術與試管嬰兒”及“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

六 培養(yǎng)科學情感

充分挖掘新課程中的情感資源,培養(yǎng)學生正確、高尚的科學情感。

第一節(jié)的《感覺世界》教學中,書本上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向同學們介紹了盲人利用觸覺來閱讀盲文。我用一張嶄新的100元和一張50元紙幣請學生上臺來感覺其盲文的凹凸感,學生們無法明顯地體會到凹凸感,通過這一親身體會,學生們了解到了盲人生活中的困難和心理上的痛苦。在此基礎上,我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街道兩側人行道上的黃色盲道,告誡學生要盡可能地為盲人創(chuàng)造便利,同時也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讓學生感覺到身邊無處不是科學,培養(yǎng)他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造福人類的偉大情懷。

七 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響應,是新課程得以實施和發(fā)展的有力保障

講授《動物的生命周期》后,有七個學生自發(fā)組織起來,飼養(yǎng)春蠶,通過動手實踐,感受春蠶的生命周期。

如在《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塊》中,我給學生們分發(fā)了科學家預測的幾百萬年內各大板塊的移動方向和移動速度資料表,科學興趣小組以“未來地球會變成什么樣子”為探究課題,針對目前日本發(fā)生9.0級地震的熱點問題,合作繪制了一幅一百萬年后的世界地圖。

第6篇:初一的科學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數(shù)學 學習態(tài)度

學習態(tài)度,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因此,教學中既要注重智力因素的開發(fā),也要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那么,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呢?

1 學習態(tài)度的內涵

所謂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一般是指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及其學習情境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它通??梢詮膶W生對待數(shù)學學習的注意狀況、情緒狀況和意志狀態(tài)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說明。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具體又可包括對待課程學習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材料的態(tài)度以及對待教師、學校的態(tài)度等。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由認識、情感和行為意向三種心理成分構成。認識成分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或所學課程的一種帶有評價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它反映著學生對學習的價值的認識,它是學習態(tài)度的基礎。情感成分是指學生伴隨認識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如對學習的喜歡或厭惡等,由于情感本身就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情感成分是態(tài)度的核心。行為意向成分是指學生對學習的反應傾向,即行為的準備狀態(tài),準備對學習作出某種反應。

2 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形成的原因

2.1 來自家庭的原因。對于學習數(shù)學成績得好與差,與家長的重視程度有著很大的關系。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很好,在天賦差不多的情況下,學生出生在書香門第,家長比較重視數(shù)學的學習,對學生的要求較為嚴格,學生的成績相對比較出色。當然,也與學生本身的態(tài)度有關,不論家長如何教育,學生就是不愿意學習數(shù)學,那么,學生的數(shù)學也很難學好。當然,有些家長,為了讓學生學好數(shù)學,認為什么“棒棍地寫出孝子”對學生有過高的期望,結果導致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產生畏懼心理,對學習數(shù)學喪失信心。

2.2 來自學校的原因。新的課程改革教育體制下,數(shù)學的應用性、趣味性增強了,但是,應試教育的陰影還沒有消失在很多地方,應試教育任然很盛行。首先是學習數(shù)學來自升學的壓力。初中學生要升高中,堅強的學生會更努力的學習。脆弱的學生會逃避,厭學。

2.3 來自社會的原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數(shù)學在社會中的直接應用變得越來越少,而是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物力科學等學科交叉應用。結果,數(shù)學的地位變得似乎不是太重要了。人們偏向于邊緣新興專業(yè)的學習,而傳統(tǒng)的數(shù)學專業(yè)變得相對冷了很多。針對以上原因結合學生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培養(yǎng)好的學生態(tài)度從情感角度出發(fā),需要來自老師、學生、社會三方面的努力,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在教學教育中進行良性的引導,同時與家長、學生更好的溝通與反饋。對學生的關心與引導,以及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直接的影響了孩子對老師的情感,進而對學科也很有影響,當孩子對老師有了好感,慢慢的也可以改變對學科的態(tài)度,在初一到初二兩年中,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不管是基礎好的學生還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從入學開始慢慢的琢磨孩子的性格特點,以鼓勵關注為主的孩子,對老師有好感的,基本上對待學習數(shù)學的態(tài)度是積極地,愿意完成和訂正作業(yè),甚至于愿意去課后思考了問題與你交流。同時讓學生嘗到學習進步的甜頭,逐步克服學習上的自卑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3 初中生良好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策略

3.1 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對將來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明確的知道學習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所有科學知識、技術本領,都是通過學習來獲得的。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盃钤睆暮翁巵??就是依靠多年知識積累和高超的技術本領,兩者缺一不可。一次數(shù)學實踐課上,認識生活中的大數(shù),或許是因為涉及到的數(shù)字太大,教學內容離我們生活的實際較遠,一部分同學聽的是無精打采,提不起學習的動力,計算中也頻頻出錯。此種情景下繼續(xù)上課無疑是毫無效果的,索性我停了下來和他們進行思想溝通,告訴他們:我們現(xiàn)在學的知識,沒有一種是毫無用處的,如果現(xiàn)在不努力學習,將來要用到知識的時候就會腦袋空空?,F(xiàn)在的社會知識更新很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飛速發(fā)展的知識型社會的要求。他們也接受了我的勸導,紛紛表示以后一定會認真聽課了。

3.2 因材施教,培養(yǎng)“四心”(信心、專心、恒心、虛心)。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總認為自己不是學數(shù)學的料子。對于這樣的學生,一方面要多鼓勵他們,讓他們認識到“在某種程度上,每個人都是數(shù)學家?!保ā度乐袑W數(shù)學教師協(xié)會標準》)華羅庚先生說過:“數(shù)學既然是思想的‘體操’,那么也就和普通的體操一樣,只要經常鍛煉,任何人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標準?!绷硪环矫?,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往往會取得良好效果。如:筆者在講授奧賽題時,針對班上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我就選擇比較容易的基礎題讓他們做,告訴他們,這些題就是你們的“奧賽題”,其結果他們都能認認真真地去做,并由此對學好數(shù)學充滿信心。

第7篇:初一的科學知識點范文

2017年初中生物教學工作總結【1】 時間匆匆而過,這一學期任教七年級八年級共八個班生物課,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傮w看,我認真執(zhí)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愛崗敬業(yè),嚴謹治教,熱愛學生,努力做到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盡到一個教師應有的職責,現(xiàn)總結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自覺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待人真誠和善,努力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真誠對待學生。平時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認真搞好教研活動。每周按時參加升旗儀式、周例會,從不缺勤。

二、教育教學方面

由于從今年這屆八年級開始改用人教版教材,這就需要我們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認真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把握三維目標教學??紤]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jié)課的活動,組織好課堂教學。

認真實施學校推行的以學定教,鞏固訓練教學模式,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及時反思和改進教學方法,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

總之本學期認真?zhèn)湔n、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yè),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三、業(yè)務學習方面

積極學習各種理論,嚴格要求自己,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堅實的理論作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及時組織教研活動,對學校實施的以學定教,鞏固訓練教學模式進行交流探討,發(fā)揮了集體和個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其它方面

除緊張的教學工作之外,還參與學校的英語競賽監(jiān)考等工作,有人可能認為做一個科任教師太清閑了,但是,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充實了。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2、在教學上下功夫,優(yōu)化課堂教學,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3、進一步強化教研工作,抓實教研工作,組織好生物實驗教學。

2017年初中生物教學工作總結【2】 初一上學期的生物教學工作結束了,回顧這幾個月的工作,做為一名年輕教師,經驗還不是很豐富,我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積極改善我的教學方法。課前認真?zhèn)湔n,積極從網上、報刊上搜索各種相關知識,努力使課堂知識能夠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有主觀上的印象,更利于他們記憶,也能更好地激發(fā)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這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一點。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講課時要注重知識的邏輯性,重難點要著重講,因為初一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并不強,所以要教師幫助他們理解一些比較難的東西,通常我會努力找一些他們能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事物,或在電視報紙里都見過的東西來幫助他們理解,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效果比較好,一開始他們對某一知識點都不知所以然,一舉例后他們都開始恍然大悟,我也感到比較舒心。學生能夠學會知識,這是老師感到最高興的事情。

平時我喜歡多與學生進行交流,通常是上完課后,還有中午放學去車站的路上同行的學生也很多,他們也很愿意和我說說自己學習上的事,還有生活中遇到的煩惱。今天中午我和兩個七年級八班的學生一起走的,我記得她倆這次期終考試考得不是很好,我就詢問她們原因,有一個女孩告訴我她比較喜歡數(shù)學,對生物只有一點點興趣,我就乘機教育他們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上課要認真聽,自己要努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興趣確實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但是做為學生有些東西是你必須去學的,并不是每個人他做的事都是他感興趣的。看著她們并沒有多大反應,我又接著說,就像你的父母他們也不喜歡洗衣服啊,但是這是必須做的啊,她們終于呵呵笑出了聲,并且表示贊同。我又繼續(xù)說初中階段是不能太偏科的,每門都要兼顧到,她們表示同意我的說法,看來后面就要看她們是否真的想明白了,是不是真的愿意付出努力了。我會進一步關注她們的學習情況,并且試著與更多的學生進行更深入的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并且關注他們在學習新知識時可能會有哪些困難,幫助他們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fā)展,學生的需要實施教學,尊重每一位學生,巧設情景,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氛圍,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力爭使全體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質都得到發(fā)展。生物一定要注重利用好課堂上的時間,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yè),作業(yè)盡量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積極參與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并注重創(chuàng)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和新的課程標準的實施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生物是學生進入中學以來首先接觸到的一門實驗學科,在課堂中著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使他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積極向上,為教育事業(yè)更多更好地奉獻自己的力量!

2017年初中生物教學工作總結【3】 本學期,本人擔任七年級125班的生物課教學。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由于七年級學生才接觸生物這門學科,對生物還比較陌生,因此我在學期開始根據(jù)生物學科特點及學生情況,認真制定計劃,注重課堂內容的興趣性,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zhèn)湔n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并能經常聽其他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yè)務水平。每節(jié)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站在教壇,以和藹、輕松、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初中生物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生活實際,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與所學習的生物學知識相結合,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yǎng)學生。

教育是愛心事業(yè),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現(xiàn)實身心健康,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去進行教學,對于個別差生,能利用課間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面對人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對優(yōu)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chuàng)佳績。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典范,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fā)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作為《生物學》老師,明白現(xiàn)在的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新教材,故在課前做到認真?zhèn)湔n,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為提高每節(jié)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多媒體教學。通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8篇:初一的科學知識點范文

關鍵詞: 時事教育思想品德課實效味性

思想品德課在育人的過程中,無可厚非地承擔著德育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教會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重任。但是,一直以來的思想品德課都讓教者和被教者感到:思想品德課就是教師把空洞的“大道理”,在課堂上反復地講解、強調,然后讓學生課后通過背誦、做練習等方式強迫性地記憶,考試中再將這些“大道理”照搬到試卷上。這便使思想品德課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教師在臺上聲情并茂地講解,學生在臺下各行其事。于是,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矛盾:考試答題時,學生能把試題回答得頭頭是道,在實際生活中卻是一個道德的“矮子”:打架、曠課、拉幫結派、目無尊長等。而且,在許多的青少年道德品質抽樣調查報告中,不難看出現(xiàn)代青少年的學識與其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出的道德品質呈現(xiàn)出反比例函數(shù)的怪現(xiàn)象。如何對當代青少年進行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已越來越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

那么,如何增強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如何增強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這些問題,是所有從事思想品德課教育教學工作一線教師,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結合從教十幾年的工作經歷,我認為,要切實解決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和趣味性問題,除了按照新的課程改革目標和推行素質教育的要求,除了在教學方法上有所改進和創(chuàng)新,多參加各種學習活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等方式外,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從心理上喜歡和接受思想品德課,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這門課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有用性,是能幫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即教師要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增強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和趣味性。

要讓思想品德課成為學生喜愛、感興趣的課程,真正體現(xiàn)出該門學科的實效性和趣味性,僅靠不斷變化教學方法、嘗試促進學生自行解決問題的活動課、課堂上加大師生互動等,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以往思想品德課所呈現(xiàn)出的空洞、乏味的狀況的。因為所有的方法都不是每堂課都可以適用的,而且學生也會對新的教學方法失去興趣,這樣思想品德課就會再次陷入尷尬的境地。因此,要讓思想品德課永遠吸引學生,體現(xiàn)其實效性和趣味性,就要讓學生感受到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是有聯(lián)系的,就要結合我們身邊發(fā)生的時事、熱點,教會學生用書本知識分析時事、熱點,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思想品德課教育,實質上是讓學生學會在社會中如何借助社會提供的資源來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因此,在從事思想品德教育教學中要提高該門學科的實效性和趣味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yǎng)學生關注時事的熱情,養(yǎng)成一種生活習慣

1.培養(yǎng)學生關注時事的熱情。學生雖然年齡小,但也要充分認識到: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不能像古代社會的讀書人那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因為現(xiàn)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知識的變化越來越快,學生若不及時了解社會的發(fā)展和需要,就會在成長和成才的過程中走彎路,出現(xiàn)“高分低能”的怪現(xiàn)象,最終被社會拋棄。所以學生也要學會關心時事,了解社會發(fā)展和需要,通過對社會現(xiàn)象、時事、熱點的分析,從中獲取對自己成長有用的信息,這樣就能在成才的道路上節(jié)省時間,適時地調整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2.掌握了解時事的方法和渠道。學生可以通過電視新聞、網絡媒體、報刊雜志、與老師父母交談等方式了解社會的發(fā)展和需要,從而提高對時事的關注,并在教師和父母的指導下,用書本知識分析時事,增強對思想品德的學習興趣。

3.將關注時事發(fā)展成為受益終身的行為習慣。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快,我們要更好地適應社會,要在社會中有所作為,就要經常關注時事的發(fā)展變化,不讓自己脫離社會或被社會拋棄,就要將關注時事作為自己生活的一種良好行為習慣保存下來,讓自己受益終身。

二、充分認識時事教育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中學生由于個性心理開始趨向獨立,希望獨立思考、觀察和處理所面對的問題。但是,由于年齡、知識、閱歷等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加之社會現(xiàn)象的復雜性,他們在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時不免帶有局限性,如果教師不及時加以正確引導,勢必就會影響思想品德課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借助必要的時事材料,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分析、思考問題,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的認識,提高思想品德覺悟,就成為思想品德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有效運用時事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時事教育解決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空洞、乏味的狀況。思想品德教材中往往就只是大段大段的道理,然后就是列舉一些離我們年代久遠或是地域比較遙遠的事例,不免讓學生感到難以理解、枯燥和乏味,無法與生活聯(lián)系。教師在講解中,如果只是單純地利用書本上的文字和事例,就會讓學生感到課本知識根本就沒有用。

教師在講課時,如果能用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或國內外的時事、熱點,就能有效避免這種尷尬。如在講到《抵制不良誘惑》這個問題時,教師就可以結合“6?26”世界禁毒日的宣傳活動、當代中學生網癮的問題等,通過學生間的討論分析自然得出結論――書上的知識點。這樣比老師、家長反復強調或直接命令“不準做什么”取得的效果更好,老師、家長與學生間的矛盾不會尖銳化,學生也不會反感。

2.時事教育增強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實效性,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在教學中運用時事教育使學生感到,既可以用書本知識解決時事、熱點問題,又可以通過對時事的分析歸納出知識點。這樣就讓學生在學習中有了積極性和興趣,集中了注意力,養(yǎng)成了良好的聽課習慣,一舉數(shù)得。

3.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加入時事教育,通過指導學生用書本知識分析時事、熱點問題,使學生在看到一些社會問題時能用平常積累的知識正確分析其出現(xiàn)的原因,以及作為學生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問題等,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4.可以克服教材內容的滯后性,彌補教材部分內容落后于實際的不足?!氨M信書則不如無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樣的,教科書也不完全是正確的,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時就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與時俱進,用時事教育對教科書中的一些落后的觀點加以補充,對學生作正確的引導。

三、利用時事教育的趣味性,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關心時事的興趣是學好思想品德課的關鍵。時事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密切,講述起來形象生動,故事性較強,富于變幻,只要教師課前準備充分、收集相關的時事用于教學,就完全能夠在教學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能讓學生感受到每堂思想品德課都是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技能課,自然也就增強了學生對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

四、教會學生利用書本知識分析時事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第9篇:初一的科學知識點范文

現(xiàn)就如何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科學課的整合,來優(yōu)化我們的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情境引入,激發(fā)興趣。

人機交互是計算機的顯著特點,是任何其他媒體所沒有的。多媒體計算機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這樣一種交互方式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教學環(huán)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聽從教師擺布。按照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人的認識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部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的產物,為了有效的認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認知的主體,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這種主動參與性就為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使學生能真正體現(xiàn)出認知主體作用。

多媒體課件能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之源,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融視、聽、說于一體,把聲、形、色、動態(tài)和靜態(tài)安排在不同的界面上并進行組合流通。這些形式多樣的信息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盡快進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學習境界中,在其頭腦中形成“為什么?”“究竟是為什么?”的疑問,探索的欲望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以實現(xiàn)學生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轉換,引導他們在下一過程進行觀察、實驗和思考。例如在《學習各種各樣的花》一課時,剛上課,就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伴隨著輕柔音樂置身于一個百花爭艷的花園中,當看到一朵朵花動態(tài)地開放時,學生由衷地驚嘆。用這種形式導入新課,在上課伊始,就通過聲、光、畫來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引發(fā)學生自發(fā)地探究事物的奧秘的心情也油然而生,為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真實再現(xiàn),變難為易。

《科學》教材中,有很多自然現(xiàn)象或過程比較抽象,是很難在課堂上用語言講清的,小學生不容易理解,這些內容如何突破,成為教師教學中一個突出的難點。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介入可使抽象事物具體化,對難點的化解有積極作用,達到變難為易的目的,讓學生學起來更輕松一些,使學生愿意去學,有興趣去學。CAI課件的利用是一種有效的手段。比如《人體神經系統(tǒng)》、《眼睛的科學》等這一類課型,以及植物生長過程、星球運動、自然現(xiàn)象的形成等,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很難對這些內容進行模擬。而CAI課件能發(fā)揮計算機豐富的表現(xiàn)功能,延時、再現(xiàn)、分解、組合、以及大小、遠近的調整,它能生動地再現(xiàn)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使難以覺察的東西能清晰地呈現(xiàn)在學生感官能力可及的范圍之內,從而克服人類感官的局限,達到突破難點的功效。如《人體神經系統(tǒng)》一課,人體的內部構造是學生不能直接觀察并認識的,神經系統(tǒng)的傳輸過程也是肉眼無法看清的,若學生不能很好地認識,那么本課的難點就無法解決,我制做了課件《“小小通信員”》:畫面通過人用手打蚊子時的一系列動作,展現(xiàn)了“小通信員”在人體內“送信”的過程,使學生對神經系統(tǒng)的構造及作用有了形象而深刻地認識。 畫面先出現(xiàn)一只蚊子在人的頭上盤旋,“耳”派“小通信員”把蚊子侵擾的信息報告給“腦”司令員,司令員緊急戒備命令。當蚊子落在脖子上時,“皮膚”立即命令“信使”把蚊子著陸的準確位置報告給“腦”司令員,司令員通過“信使”向手命令打擊蚊子。通過生動的畫面,學生不但清晰的理解了神經系統(tǒng)的傳輸及作用,而且能舉一反三,這是其他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又如《日食和月食》一課。課中需要分析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及其運動規(guī)律與日食、月食之間的關系。這是該課的重點和難點。我用CAI課件模擬了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之間的立置關系、運動軌跡以及陰影投射關系,,有效淡化了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白了“為什么不是每個月初一、十五都有月食和日食產生”這一難題。

三、濃縮過程,彌補不足。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個是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即人類獲取信息主要通過哪些途徑。他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強得多。信息和知識是密切相關的,獲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他還作了另一個實驗,是關于知識保持即記憶持久性的實驗。結果是這樣的: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效果。

另外,課堂教學活動只是科學探究活動的一部分,并且由于時間和場地的限制,有相當多的觀察活動我們無法在短短的40分鐘內完成,這就需要我們將一些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觀察活動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濃縮后再展示出來?!娥B(yǎng)蠶》這一課的飼養(yǎng)和觀察的時間跨度長達20余天,特別是在飼養(yǎng)蠶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年齡小,動手能力差,真正能成功地完成全部飼養(yǎng)過程的比例非常低,多數(shù)蠶在飼養(yǎng)過程中死亡,而教師飼養(yǎng)的蠶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學生均有時間和機會進行詳細的觀察和記錄,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先讓學生匯報自己在飼養(yǎng)和觀察中發(fā)現(xiàn)的有趣現(xiàn)象,然后播放教學錄像帶《蠶的一生》中的有關片段進行補充教學。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學生不僅再次觀察到了蠶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外形、顏色、運動、生活習性等特征及其變化過程,以及蠶用顎吃桑葉的細節(jié)、蠶從嘴中吐出蠶絲的細節(jié)和蠶蛾破繭而出的過程是絕大多數(shù)學生難以觀察到的,或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忽略了的,當他們在屏幕上看見這些鏡頭時,一個個興奮不已,并隨著鏡頭的不斷變化嘴里不停發(fā)出各式各樣的驚嘆聲和贊美聲,這不僅有效地補充了學生觀察上的不足,而且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今后開展類似的飼養(yǎng)、觀察活動奠定了良好基礎。這說明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教學過程不僅非常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識的保持。

四、合作探究,自我發(fā)展。

課程整合以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進行驅動教學,有意識的開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其他學科相聯(lián)系的橫向綜合的教學。這些任務可以是具體學科的任務,也可以是真實性的問題情景。重心不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yǎng)能力上,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學生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想象、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科學嚴謹、有計劃的動手實踐過程,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且通過這種“任務驅動式”的不斷訓練,學生可以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由此,我認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科學課的整合,不應該只停留在教師做做課件,學生動動鼠標。而應該讓學生真正學會怎樣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去搜集想要的資料,到哪里去找資料。

我在講《空氣的污染》一課時,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做了一個關于空氣方面的專題網站。其中有大量的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并鏈接了很多關于這方面的網址,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設一個學習情境,協(xié)助教師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講課時,先問學生:“你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有哪些?”學生會說通過書、報紙、電視、網絡等。這節(jié)課希望大家以各種方式,用各種途徑獲取知識。網上的天空很大,不光只有你們愛玩的游戲,還有很多科學知識。今天咱們就來學一學如何從網絡上找你要的資料。一會兒把你找到的資料,小組合作歸納、整理,然后派代表給大家上《空氣的污染》一課。學生一聽說可以自己上網找資料,還可以當老師都來了精神。放手讓孩子們自己上網,最初很亂,一會兒這個學生這兒不會操作了,一會兒那個學生那兒出問題了。我都是采取小組同學互幫互助,會的同學幫不會的同學解決問題。這樣過了沒一會兒,教室里逐漸安靜下來了。我細看之下,所有的同學都在認真地盯著電腦,小手控制著鼠標,不停的在網頁上搜尋,瞪大眼睛,生怕落下一步,耽誤自己的操作。一會兒這個學生說找到“空氣污染引發(fā)的酸雨”了;一會兒那個學生說找到了“空氣污染的原因”;還有的學生找到了“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有的學生找到了“汽車尾氣的防治”……孩子們找到的資料是多種多樣的,由學生來給大家講解新課,我還是頭一次嘗試,盡管時間拿捏的不很準,盡管后來孩子們有點偏離了教材的重點,但我還是認為這樣的嘗試是值得的。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不光是學會了有關的知識,還學會了本課以外的相關知識。最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把網絡作為一種工具和手段來搜集資料。我們不但是學習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

實踐證明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一種現(xiàn)代化輔助教學手段,具有生動、形象、色彩鮮艷、靈活多變、效果逼真等特點,有助于突破重點難點,有助于鞏固所學知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等。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轉變觀念,變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為現(xiàn)代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盡量在課前做一些信息量大、畫面生動、色彩鮮艷、內容豐富、問題多樣的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逐漸融入到學習中去,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科學課的整合,確實優(yōu)化了課堂的教學效果,推動了科學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但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如果掌握不好也容易走入一些誤區(qū):

1、 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不是唯一的手段。

制作一個多媒體課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將耗費設計者、制作者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必須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許多一目了然的內容,或者可以通過其它手段也能達到相同效果的內容,就沒有必要費時費力地將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它無法代替?zhèn)鹘y(tǒng)實驗操作,嗅不出氣味,摸不到手感。有些科學課的內容,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因此課件該用在其它媒體無法替代的地方,才有利于學生更快地構建新的認知結構,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現(xiàn)代教育技術運用要合理。

課件在課堂中的運用過多,信息量過大,會造成媒體對學生長時間的刺激。學生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中,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不斷變化的電腦屏幕上,忽視甚至來不及分析理解重要的知識點,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因此,不是每次都要用計算機課件輔助教學,更多的是常規(guī)教學手段的運用。

3、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