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范文

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

第1篇: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范文

關鍵詞:聽說訓練;大學英語;話題;策略;設計;值日報告

黃子東[1]的實驗研究證明話題的熟悉程度是影響英語聽力理解的主要因素之一。毛浩然[2]建議事先準備練習得“滾瓜爛熟”的話題(至少七句話)去網(wǎng)絡聊天室找高手對練口語。二人分別強調了熟悉話題在英語聽說理解與產(chǎn)出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沒有論述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聽說訓練使學生熟悉更多話題。本研究以新視野大學英語》[3]系列教材為例,嘗試通過培養(yǎng)學生了解、熟悉更多話題內容提高英語聽說能力。聽說訓練話題應以單元主題為線,結合學生親身經(jīng)歷及身邊發(fā)生的現(xiàn)象量身定制話題,提供情境與機會使課堂所學詞組、表達方式內化成積極詞匯,并借此描述個人親身經(jīng)歷或周圍現(xiàn)象。

一、 轉換教學目標

大學英語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把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滲透在單元目標中。不能簡單地把教學目標制定為掌握本單元出現(xiàn)的詞匯、表達方式、語法結構與句型轉換等語言點本身,而是讓學生通過本單元學習,使這些表達方式內化為積極詞匯,能用這些詞匯描述自己及身邊發(fā)生的類似現(xiàn)象。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第一冊Unit 1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為例,根據(jù)精讀課、聽力材料內容及學生外語學習經(jīng)歷,本單元教學目標制定為學生能利用本單元出現(xiàn)的詞匯及表達方式

1. 描述自己的英語學習經(jīng)歷;

2. 介紹自己以前的或現(xiàn)任英語老師,包括他們的人品及教學方法;

3. 了解兩種不同英語學習方法:傳統(tǒng)課堂學習及網(wǎng)絡課堂學習;

4. 傳統(tǒng)課堂及網(wǎng)絡課堂的優(yōu)缺點;你喜歡哪種學習方式?

5. 如何操練才能學好英語;

6. 外語學習的優(yōu)點(你為什么喜歡學習英語?);

7. 介紹英語學習小竅門(Tips)。

二、 話題設計原則

在課堂實踐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把這些教學目標轉換成相應的topics進行話題專項訓練。話題設計以精讀課單元主題為線,結合教學目標及學生親身經(jīng)歷、身邊發(fā)生的現(xiàn)象為原則。比如第一單元Pre-reading activity介紹了一個人的英語學習經(jīng)歷,設置話題1“My own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學生可以以第一人稱形式敘述講話者本人的英語學習經(jīng)歷,也可以描述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

在課文中作者提到了自己上大學前的英語學習有時好:名列前茅;有時停滯不前,同時分析了導致原因有二:要么是因老師,要么是因其他同學。在講到作者的英語老師時,要求學生回憶自己以前的英語老師,并簡要介紹他們的人品及教學方法,設置話題2 My former English teachers。

作者上大學后接觸到網(wǎng)絡,英語學習有了改觀。講授到這部分內容時,引導學生討論網(wǎng)絡學習和傳統(tǒng)課堂學習兩種學習手段,以及二者的異同。Regular classroom study 就是學生一直以來采納的傳統(tǒng)學習模式:去固定的教室聽課,老師在講臺前授課,學生聽課做筆記;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等。online learning就是上網(wǎng)注冊虛擬課堂,利用在線資源學習。老師在線答疑。老師或同學也“提問”,只是所提問題要先到電腦屏幕上,學生閱讀并寫出答案,再上來分享。

通過講解學生自己會描述話題3 What is regular classroom study / online learning?通過了解作者在線網(wǎng)絡學習英語后進步的原因討論話題4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egular classroom study / online learning?

作者通過在線網(wǎng)絡學習英語后還時常隨身攜帶筆記本、袖珍字典查閱記錄生詞,堅持操練才大大提高自己的英語讀寫能力。在此啟發(fā)學生也用類似手段學習操練英語,同時設置話題5 How do you practice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課文最后一段介紹英語學習對作者來說是個trying experience,雖然充滿困難與挑戰(zhàn),但他不愿用任何別的東西交換,說明英語學習有諸多優(yōu)點。在此要求學生先找出課文最后一段中描述外語學習優(yōu)點的關鍵詞——動詞詞組及表達方式,然后用這些關鍵詞回答Why does the writer not want to exchange it for others? 然后結合自己英語學習經(jīng)歷回答話題6 Do you enjoy studying English(imagine you are the writer)?

話題7是根據(jù)聽力材料設計:一位日本英語老師講述她英語學習的四個小竅門,要求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上復述談話者的學習竅門,課后結合自身學習體會仿寫Tips for English learning,完成話題7的內容。

三、 操練與效應

每個話題隨堂指導,當堂操練,課后補充書面成稿,下次課以口語值日報告形式展示。每單元前三次展示話題由教師指定為主,最后一次課話題由學生自選,作為對本單元話題訓練的總結復習。展示初期準許念稿,但半學期后鼓勵脫稿。要求學生認真準備每個話題,書面稿(不論展示與否)統(tǒng)一上交作為平時作業(yè),由教師批閱登記。口語展示過程中,要求學生做筆記以便回答展示后問題。初期由教師提問,逐步過渡到學生提問。值日報告每學期要求志愿展示至少5次(不同話題),每次控制為5人次。展示稿質量、上交次數(shù)及展示次數(shù)、所提問題數(shù)量及難易程度量化積分作為平時成績監(jiān)控管理。

在寶雞文理學院2010級教育系、哲學系229名大一新生中進行話題專項試驗教學,期末口語考試、筆試作文反映學生心理詞典中已內化儲存了本學期訓練過的話題圖式,尤其是作文My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in college。訓練時設置的話題是過去的英語學習經(jīng)歷,但考場作文不僅有過去學習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學生能用簡單英語準確描述出自己對大學英語學習的不同感受:第一堂全英文大學英語課讓他如何對自己的聽力失望;大學英語老師的人品與教學方法跟前任英語老師有何不同;大學英語學習跟中學英語學習方法的區(qū)別,他更喜歡網(wǎng)絡學習,因為在線網(wǎng)絡學習他不會受其他學得好的同學威脅,有更充裕的時間思考問題答案,不必擔心出錯而尷尬等;教師檢查作業(yè)當全班同學面點了她的名使她如何羞愧,之后如何努力學習等。還有同學直接把背誦過的課文段落搬到了作文中,認為大學英語學習是個trying experience,不愿trade for anything。他們從不同側面描述了自己的大學英語學習體驗。沒出現(xiàn)面對話題無話可寫的現(xiàn)象。

本學期口語考試有六個話題,提前準備,采用一對一面試形式。學生先概括介紹所有話題,然后教師隨機提問,其中有兩個問題:你覺得自己英語學習進步了嗎?英語課上你能聽懂百分之幾?大部分同學能夠聽懂這些問題,并作出正確回應,且認為自己的英語學習進步了,能聽懂授課內容的一半或更多。更加可喜的是考試現(xiàn)場有同學用英語描述了她對這次口語考試的感受:讓她興奮,鍛煉了她,為她未來求職面試積累了經(jīng)驗,等等。

期末測驗表明為期一個學期的話題專項訓練嘗試培養(yǎng)學生了解、熟悉了更多話題內容,并能靈活運用所掌握的話題內容。這種嘗試是有價值的。

四、 結語

設置基于教材主題,學生親身經(jīng)歷或身邊現(xiàn)象相關的話題進行聽說專項訓練能幫助學生內化與話題相關的詞組、表達方式,擴充學生心理詞匯,有助于提高英語聽說寫能力水平。在大學英語話題訓練中所有互動活動應保證在全英文環(huán)境下完成,因為全英課堂本身業(yè)已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聽英語、說英語、用英語思維的氛圍與機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自然而然會逐步轉變英語學習目標——提高聽說能力,而不是僅僅記單詞、過四六級。

參考文獻:

[1]黃子東.話題熟悉程度、語言水平和問題類型對EFL 聽力理解的影響:一項基于圖式理論和關聯(lián)理論的實驗研究 [J].現(xiàn)代外語,1998 (4):18-43.

第2篇: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范文

【關鍵詞】理工類;四級聽力;策略

我校為省屬理工類院校,招收的學生中理工科學生占大多數(shù),少數(shù)為文科專業(yè)。這些理工科出身的學生中,男生居多,來自遼寧省內學生居多,有少量來自其他省份的學生。從總體上看,來自經(jīng)濟較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英語水平較好,來自經(jīng)濟相對落后地區(qū)的學生英語尤其是聽力和口語能力較差。而相對于遼寧省內學生來說,來自沈陽和大連的學生聽說能力好于來自其他城市和地區(qū)的學生。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比較權威的考試,考試成績如何對于學生日后的升學求職有很大影響作用。而其中的聽力部分,得分率相對于其他題型來說很低,是我校這類理工科院校學生比較薄弱的項目。因此,大學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對于提高四六級考試通過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聽力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日積月累的,臨時抱佛腳不會對聽力能力的高低起很大作用,另外,除了日常要重視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之外,在考試中合適的策略也會對考試結果造成很大影響。

首先,在日常對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大學英語屬于公共課,在我校共有4學期的課程,每學期64學時,其中16學時為聽說課程,其余為精讀課程。聽說所選用的教材為外研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1—4冊,每學期使用一冊,除此之外,還有自編的聽力能力訓練。日常教學中,根據(jù)四級考試聽力部分的題型,在書中選擇相應的聽力材料作為練習。我們選用的教材前兩冊相對簡單一些,后兩冊難度與四級考試接近。由于我校生源的因素,不少學生有地方音的問題,語音不標準現(xiàn)象比較普遍。而語音的不標準,反過來會影響對于聽到內容的識別,一旦聽到與自己發(fā)音不同的詞句時,就會反應不過來,尤其是在比較緊張的考試中,聽懂并作出最佳選擇的機會就比較小。對于語音的問題,首先建議學生能說好標準的普通話,分清平翹舌音,分清“l(fā)”和“n”,然后聽標準的讀音,比如精讀和聽說教程配備的光盤,嘗試著跟讀,對比,模仿。切忌按照自己的讀音方式練習,盡量做到邊聽邊模仿。跟讀模仿可用的材料很多,可以選擇書后附帶的光盤,迪斯尼動畫電影,VOA和BBC,以及各種與英語有關的材料,并且持之以恒,每天拿出一定時間,可以不多,但是定要堅持。

除了注重日常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外,了解四級聽力題型,有針對的練習,應用合理的策略,對于提高四級考試聽力分數(shù)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在日常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同學們更多地選用了各種四級模擬題及四級真題,因為此類的材料更接近考試中遇到的情形。在練習時,要做到泛聽與精聽相結合(泛聽:大致了解所聽到的信息,不需要聽懂每條具體的信息,而只需要了解聽力材料的大致內容與說話人的主要意圖即可;精聽:以泛聽為前提,通過泛聽先了解聽力材料的主要內容,并確認所需精聽的信息處于什么位置,然后再主要傾聽確切的內容。),聽過之后不是簡單的對答案,而是總結分析,看看自己哪里有失誤,為什么會失誤。另外,平時知識的積累相當重要,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或跟英語有關的知識重要,其實,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出現(xiàn)在聽力材料中。因此,在學習書本知識和上大學英語課之外,還要多讀書看報,關心時事,注意社會熱點話題,不只是英語的,漢語的也會對我們有幫助。一旦在聽力材料中出現(xiàn)的話題或內容是我們平時所了解的,那么這些材料理解起來就會容易得多。

以下以四級考試聽力題型為例,具體分析平時訓練及考試時應注意的事項。

1. 短對話

短對話屬于交流性語言,就某個問題或話題,兩個對話者展開一個回合的對話,一般其中包含的信息點較少,只有一到兩個,因此聽的時候需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詞匯或句式。另外,在短對話中,第一個人所說的話大多數(shù)時候是陳述某個事實或是提出一個問題,第二個人的話很多時候是答案所在,問題經(jīng)常是 “What does the man(woman) mean?” 或者 “What do(can) we learn(infer) from the conversation?” 。因此聽的時候可以適當側重關注第二個人的話。另外在短對話中還會問道類似“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 或者“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這樣的問題。此時,一是關注某些關鍵詞,比如對話發(fā)生在廚房,那么廚房里的物品或用具就是關鍵詞;再如對話者是老師與學生的關系,那么他們交談的話題可能包含類似考試,上課,筆記等的關鍵詞;二是對話者的打招呼和稱呼的用語也是關鍵詞。

2. 長對話和短文

這兩種題有相似性:篇幅相對于短對話來說長了很多,問題的設置和數(shù)量類似,同樣需要在聽之前對問題及答案做預測,在聽的過程中邊聽邊做題,問題的順序與對話或文章順序相同。兩篇長對話的問題分別是4個和3個,短文的問題分別是4個,3個和3個,而且都是只播放一次。在聽到長對話及短文前,需要先看清選項,猜測文章的話題或主題是什么,短文屬于什么類型,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幾個題目中的第一個或最后一個經(jīng)常會有主旨題出現(xiàn),答案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對話的第一個回合或短文的開篇第一段。另外,在聽之前閱讀選項時注意觀察是否有“另類”選項如:A. learning different things, B. learning to dance, C. learning to use a computer, D. learning to play chess.在這些選項中B,C,D選項所提及的內容是具體的行為,而A選項屬于概述性語言,與另外三個選項不同類,因此在聽文章時需特別注意A選項。

3. 復合式聽寫

這種題型是聽力考試中難度最大的,考生須保證前面8個小空的得分率,因為這8個詞相對于后面的長句子更容易得分。填詞前需要對文章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推斷空白處需要什么詞性的詞,另外,聽錄音時需注意是否有詞形的變化,如單復數(shù),過去式,大小寫等。后面3個長句子,雖然比較難寫,但是如果掌握一定策略,得分也不是很困難的事。再次重申,聽音前對文章的了解非常重要,根據(jù)上下文可以猜測橫線處句子大概要表達的意思,聽音時記住關鍵詞,然后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句子補全。另外,一定要充滿信心,不能留空白,不管能聽懂多少都要試圖寫一個語法完整的句子,因為長句子是按照采分點得分的項目,沒寫完不意味著不得分。對于復合式聽寫,可以利用平時學單詞的機會,適當做一些聽寫的練習,久而久之這道題就不再讓考生望而卻步了。

通過以上對四級考試聽力部分題型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平時積極有效地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聽力能力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能夠抓住每個題型的特點,并且有針對地練習,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級考試聽力試題一定會在我們充分準備下被攻克的,自信是必須的!讓我們一起掀開聽力神秘的面紗,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一定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第3篇: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范文

關鍵詞 應用型人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4-0089-03

1 前言

隨著國際交流合作日益頻繁,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趨向專業(yè)化和多元化,迫切需要基礎夯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復合型外語人才?!吨形鞑扛叩冉逃衽d計劃(2012―2020)》指出,為服務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政府及高校應積極探索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路徑,提高高校辦學質量[1]。同時,順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需求,高校應注重應用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構建相應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基礎必修課程,正歷經(jīng)由語言通識課程演變?yōu)楣ぞ咝哉n程,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yè)知識和就業(yè)已成為其主要教學目標[2]。應用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強調英語的交際功能,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教學方式的實踐性。文章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海洋信息工程學院為例,應教育部魯昕副部長的指示,注重對應用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研究,努力將其建設成為“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試點”。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海洋信息工程學院現(xiàn)有中職升本、高職升本、高中升本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jù)生源特點制定多層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培養(yǎng)應用技術技能型外語人才的關鍵,也是應用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存問題

教學觀念滯后 當前諸多高校仍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首要標準,將過級率作為衡量高校英語教學水平的主要指標,其教學應試化嚴重,忽略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未能為實現(xiàn)大學階段人才培養(yǎng)目標服務[3]。

授課方式落后 國內大學英語普遍采用大班教學,教師為課堂主體,以語法和翻譯講解為主,大量習題為輔,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機械地做筆記,學習的激情和興趣迅速消失。高校不夠重視第二課堂的建設,未能擴展學生學習空間和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未能及時將學生習得的語言知識內化為語言應用能力,未能將學生的英語學習和專業(yè)能力及職業(yè)能力結合[4]。

大學英語課程性質單一 國內高校普遍開設四個學期的大學英語課程,使用的教材主要為新視野教材系列以及新編大學英語系列,均屬于通用英語的范疇,單一的課程性質難以滿足學生不同語言水平和能力發(fā)展需要。

3 學生英語學習特點分析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海洋信息工程學院有中職升本、高職升本、高中升本三類生源,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且各具特色。中職升本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語言應用能力差、英語學習興趣低、無合適的學習策略、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效率低、缺乏自信心 [5]。高職升本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但差異明顯:部分學生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具備一定程度的讀寫能力;部分學生英語水平不高、自主學習能力偏低、學習主動性不夠,學生注重專業(yè)知識學習,忽略英語聽說的訓練,導致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不佳。隨著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改革全面開展,高中畢業(yè)生的英語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高中升本學生重語法和詞匯的學習,雖然掌握了高考詞匯,但很難讀懂英文原著和應用型英語題材,多數(shù)學生還不能進行英語交際[6],對大學英語認識不充分,不重視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4 創(chuàng)建多層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構建多層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 學者文秋芳指出,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能擴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強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提高綜合素養(yǎng),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能幫助學生運用英語學習專業(yè)知識及培養(yǎng)學生學術素養(yǎng),但EGP和ESP都強調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兩者應當相互融通。因此,科學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應因材施教,合理設置EGP和ESP課程。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海洋信息工程學院為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建立科學的多層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開設不同層次的課程,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分類培養(yǎng),建立一套完整的多層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將語言基礎知識與專業(yè)知識有效結合,使其相互依存、互相補充,實現(xiàn)大學英語不間斷教學。

文章根據(jù)教學內容和難度,將EGP分為四個等級(EGP1、EGP2、EGP3、EGP4),各個等級有不同的教學目標。為兼顧大學英語人文性和工具性目標,根據(jù)學生特點和學習需求,在EGP之后開設ESP,并根據(jù)教學內容和難度將ESP分為三個等級(ESP1、ESP2、ESP3),各個等級有不同的教學目標。

由于中職升本學生英語基礎較薄弱,應通過EGP的學習培養(yǎng)英語綜合能力。學生在第一、二學期修EGP1相關課程;在第三、四學期修EGP2相關課程,使其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后四個學期進行ESP1的教學,學習專業(yè)英語知識。

第4篇: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范文

一、藝術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現(xiàn)狀及學習策略使用情況

2010年6月筆者對某藝術學院的500名學生進行了英語學習策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藝術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大多數(shù)學生不了解英語學習策略以及如何使用,對英語學習策略的運用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在經(jīng)過一系列英語學習策略訓練(尤其是采用多媒體教學)后,筆者于2011年7月又對這部分學生進行了第二次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456份。結果表明:學生在聽、說、讀、寫、譯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明顯提高。其中88.33的女生、82.679,6的男生知道什么是英語學習策略;對未學的知識有43.33的女生、47.5%的男生會采取自主學習方式;對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51.67的女生、48.67的男生是經(jīng)過思考后提出的。通過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藝術專業(yè)的女生更了解英語學習策略,在聽力和寫作方面更善于運用英語學習策略,而男生在口語和閱讀方面更善于運用英語學習策略,對未學的知識更喜歡自主學習,善于總結和運用學習規(guī)律;男生喜歡直接提問題,而女生更喜歡思考之后再問問題;男生還會拓展自己的思維,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女生對英語學習方法的掌握多半來源于老師的傳授;在課堂上,男生較注重理解,喜歡思考,但不大愛記筆記,喜歡默讀,情緒化學習較多;女生普遍能認真聽課,認真記筆記,并在課下進行整理,喜歡課堂討論和大聲朗讀,注重課本知識,學習能循序漸進。

二、多媒體在藝術專業(y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直以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單一,常常使學生厭學。大學英語教學的多媒體化和網(wǎng)絡化,使教學生動活潑,賦有趣味性0]。多媒體英語教學模式有許多優(yōu)勢,越來越受到師生們的喜愛。

1.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大學英語多數(shù)以大班授課,教學安排難以顧及到每個學生。藝術專業(yè)學生對英語課的領悟程度不同,反應慢或基礎薄弱的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會感到迷茫,有挫敗感。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可重復性和可選擇性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藝術專業(yè)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緊張情緒,給他們提供更直觀的語言運用實例。多媒體視頻能夠豐富英語教學形式,活躍英語課堂氣氛[3],調動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多媒體網(wǎng)絡的一大優(yōu)勢就是可以提供比較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采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藝術專業(yè)學生能夠看到生動形象的視覺背景,聽到高質量的英語,有利于他們模仿和學習英語,在課后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外語電臺自主地進行英語聽說訓練,可以自主查找和選擇英語學習資料,或者與外國筆友用Email(電子郵件)進行英語交流活動。通過多媒體網(wǎng)絡,藝術專業(yè)學生可以獨自使用英語,使他們真正體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并感受到使用英語的成就感。

2.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率。在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中,每節(jié)課的板書和講解占去大量時間,課堂信息量少。在多媒體英語教學中,教師采用優(yōu)秀課件把枯燥的英語學習和語言運用通過計算機跨越時空地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多媒體教學能大大豐富和完善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做到充分利用英語課堂教學時間,擴大英語課堂信息量,模擬真實的語境,從根本上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效率c4]。

3.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藝術專業(yè)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容易消失。因此,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優(yōu)起來。在學習《新視野大學英語教程》第一冊Unit7TheBattleAgainstAIDS時,對于艾滋病的知識,請三個小組課前在網(wǎng)絡上查找資料并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由組長在演示臺上播放PPT課件,介紹艾滋病及其預防知識以及大學生如何提高自身修養(yǎng)遠離艾滋病。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模式下英語自主學習策略的探索

藝術專業(yè)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多數(shù)藝術專業(yè)學生比較有個性,喜歡自我展示和表現(xiàn)。英語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使用恰當?shù)慕虒W策略來調動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為他們提供展示藝術專業(yè)特長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英語學習樂趣的同時認識到英語的實用性,以及在各自專業(yè)中英語的交際用途Ⅲ。這樣可以從意識層面上糾正藝術專業(yè)學生認為“英語對他們沒有用”的錯誤想法。運用多媒體培養(yǎng)藝術專業(yè)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教改嘗試如下:

1.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網(wǎng)絡上豐富的信息資源和便捷的檢索功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并由此產(chǎn)生了更強烈的英語學習動機。借助多媒體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在主動、開放、自由的狀態(tài)下積極培養(yǎng)藝術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邛]。筆者要求學生課前在網(wǎng)絡上查找相關資料,3~5人一組制作PPT課件,并選出代表在多媒體教室演示講解并進行比賽打分。藝術專業(yè)學生榮譽感較強,這樣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被調動。

2.講授相應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針對多數(shù)藝術專業(yè)學生在記憶英語詞匯方面有困難的情況,筆者在課堂上把自己及他人總結的詞匯學習策略和記憶方法運用多媒體課件快速播放給學生,例如擬音記憶法、詞綴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等。實踐證明,運用多媒體演示,學生對這些學習策略有了更好的理解和領會,使他們記憶單詞不再是難事[7]。針對不同的學習任務,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相應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口]。例如,課前給藝術專業(yè)學生布置作業(yè):查找與課文相關的大量信息和語言、文化、社會等方面的背景知識;在英語課堂上請學生做五分鐘的MorningReport(報告),或以小組形式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真實的英語語境,讓學生完成英語學習任務。

3.編寫和使用適合藝術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教材?,F(xiàn)行的教材對藝術專業(yè)學生來說難度偏大。藝術專業(yè)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與其他專業(yè)學生相比有較大差距[8]。因此,靈活選用或編寫適合藝術專業(yè)學生的大學英語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某藝術院校的藝術專業(yè)大學英語采用“2+2”方式,即大學一年級本科學生使用根據(jù)藝術專業(yè)學生的實際編寫的《藝術專業(yè)大學英語教程》(2冊);大學二年級時使用《新視野大學英語教程》(2冊)。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藝術專業(yè)學生的實際,對英語教材的使用做出相應調整,力爭做到因時、因地、因材施教?!端囆g專業(yè)大學英語教程》采用多媒體課件授課。例如,針對第1冊第4單元的水立方教學內容,采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水元素與2008年奧運會體育場館水立方建筑名稱之間的關系,以及2008年奧運會的諸多事件,既激發(fā)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又激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從新的視角看待并重視中國文化。因此,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使藝術專業(yè)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學到英語知識的同時又了解了更多的藝術知識,凸顯了自編教材——《藝術專業(yè)大學英語教程》的“英語+藝術”的編寫主旨。

第5篇: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范文

關鍵詞: 高中英語大學英語銜接

引言

現(xiàn)代社會中,外語的主體性地位日益顯現(xiàn),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英語。學生學習外語的直接目的就是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完全聽懂英語材料,實現(xiàn)無障礙溝通。近些年來,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然而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重點高中英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工作,在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始終感覺到大學生課堂參與不積極、學習英語興趣不夠高、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甚至有部分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導致英語邊緣化,所有這一切使得大學英語教學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鑒于筆者有著兩個不同階段的英語教學經(jīng)歷,得出的結論是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存在嚴重脫節(jié),從而導致大學生特別是入學新生感到迷茫和無奈。這種不銜接已經(jīng)成為擺在教師和學生面前的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筆者分析了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教學不夠銜接的癥結,并提出了一些設想和我校近些年所做的嘗試,旨在為新入學的大學生盡快適應大學英語教學,順利實現(xiàn)從高中英語到大學英語的過渡掃清障礙。

一、現(xiàn)狀分析

早在1960年,Jean piaget就提出了著名的“認知理論”。他認為,人們對于任何新事物的認知都是從已有的知識中發(fā)展而來的,英語教學也不例外。[2]英語教學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應該逐步地、由簡到繁、從易到難地進行。而現(xiàn)在的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無論是教學目的、教材內容、教法學法還是評價體系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不像一個有機的整體。但是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差別、讓學生最難以適應的是教材內容和教法學法。

(一)教材不同

大學英語教材相對于高中英語教材來說跳躍性(跨度)大。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詞匯量大,據(jù)統(tǒng)計以新視野《大學英語》1為例,前五個單元出現(xiàn)的單詞平均每單元81個,其中不乏一些深奧的詞匯,加上視聽說教程出現(xiàn)的生詞每單元共有110個左右。而高三英語每單元的詞匯量約60個(除最后幾個模塊比較多是為了高考最后擴充詞匯而設計),如此大的生詞量對剛剛步入大學的新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難度可想而知。另外,聽力教材的出現(xiàn)使得學生更加無所適從,因為中學時代部分同學沒有上過聽力課,即使有些學生進過聽力語音室,也沒有任何的壓力??梢贿M入大學,卻要把它當一門課程來學,學生有著強大的心理壓力。二是教材的練習編排信息量大,由于2004年教育部制定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將“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作為總目標。[1]大學英語教材要體現(xiàn)英語教學實用性、知識性相結合的原則,將重點放到提高學生的綜合使用能力上來。因此,每單元的練習從課前的Listening到課后的Reading Comprehension,Discussion,Vocabulary,collocation,Sentence structure,Cloze,Translation,Text Structure Analysis,Structured Writing一應俱全。相比高中課本的練習編排主要是高考題型Multiple Choice,Cloze,Reading Comprehension和Writing,或者一些圍繞這些題型的練習。

(二)教學要求的不同

高中英語由于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這一階段是以細節(jié)為主題海轟炸式的教學,在課前教師需要綜合各種教學輔導材料進行精心的準備,課堂上需要輔以大量的板書進行講解。每堂課要求學生聽記筆記、課后溫習筆記,學生無需也沒時間找工具書進行自學,每天做老師硬性布置的定量練習。每周一次小考,每月一次大考,幾個月一次聯(lián)考,所有的一切都是學校、老師做好安排,要求學生跟著老師的步伐走,學生是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共同監(jiān)督下學習,所以往往“聽話”的孩子成績相對好。因此,在中學,對學生的要求是“嚴”的。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對教師有著嚴重依賴,而大學的要求則不同。教高廳[2007]3號文件頒發(fā)的《課程要求》強調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同時應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大學里更側重的是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只是充當引路人。與中學英語相比,大學英語課時少、信息含量大、要求層次高,因而教學進度快。教師很少精講,強調學生的課堂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由于教學學時所限,課文中出現(xiàn)的大量詞匯需要學生課下借助工具書自行解決。所以在大學,對學生的要求是“松”的。

(三)授課方式的不同

中學課堂教學一切圍繞高考,課本中有許多語法項目需要講解,英漢互譯、詞義辨析等都是教學的主要內容。鑒于語法項目、詞義辨析比較抽象,中學英語教師大多選擇漢語授課,甚至能用英語的也不用。大學則不同,大學英語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將來能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的重擔,大學英語教師無論是在組織教學、分析篇章結構、講解知識點、練習處理還是在聽力訓練時都基本是英語授課。

二、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銜接的意義

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銜接的意義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

(一)有利于明確教學要求

教學要求的不銜接很容易使學生在升入大學以后過度放縱自己的惰性因素,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掌控性強,學生養(yǎng)成了對課任教師的依賴心理,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進入大學后,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不予以培養(yǎng),放任自流,學生可能從開始不知道怎樣學習到滋生厭學情緒,把英語課程邊緣化,甚至很快地放棄。

(二)有利于確定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或者推進速度大大低于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速度,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傷害。由于大學英語教材的更新周期比較長,同時與教材配套的光盤軟件和各種教參輔導書的大量出現(xiàn),以及網(wǎng)絡學習資源的利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權威作用正在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的銜接使得教師主動地對教材進行再次研究,更新教學內容,利用先進的科研成果,使學生獲得意外的收益。

(三)有利于選擇教學方法[4]

教學方法的沿用不是銜接,更不是連貫。從某種程度上說,在高中階級,學生是為了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可以升入高一級學校,他們在這一期間獲得的主要是一些書本知識和技能,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圍繞考試進行的。大學期間,學生學習是為了將來就業(yè),為了自己的未來職業(yè)發(fā)展,這要求他們在大學期間培養(yǎng)實用的英語技能。做好兩者之間的銜接有利于大學英語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尋求新的教學方法。

三、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順利銜接的措施

(一)優(yōu)化教材和課程設計

教材和課程設計是教學實踐的依據(jù)。在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依據(jù)教學大綱,遵循教學模式,研究一套大學和高中相互銜接的一體化教材,注重教材的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時代性,同時還要體系教材內容的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和整體性。以這樣的要求為原則編寫的教材能滿足各階段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并且能夠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大學的英語教學可以實施英語分層、分級教學。[6]這樣的教材和課程設置不會讓學生在由高中進入大學時不適應,解決高中和大學教學脫節(jié)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順應新課標課改的要求。

(二)對新生進行“新生教育”

開學第一課教師對新生開展“新生教育”,這是我校近些年來的有益做法。首先幫助他們轉變心態(tài):大學的教育管理理念、模式、方法、手段等與中學有很大區(qū)別,中學的學習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依賴教師和課本,從教師教學中尋找答案;大學的學習方式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從課本及參考書中尋找答案。學生很少有機會像中學時那樣再得到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輔導、督導。學生唯有在課余時間進行大量的自主學習,才有可能在大學階段使自己的英語水平和英語應用能力有質的飛躍。因此,作為學生,個人的學習理念、策略、方法與手段亦需相應調整和改變,克服學習依賴性,掌握大學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管理”好自己,才能在大學學習生活中如魚得水。文秋芳在《英語學習策略論》中指出:“學習成績的差異并不純粹源于智力水平的高低,是否善于管理學習已成了眾多因素中的關鍵因素。過去的多項研究表明,英語學習不成功者往往不善使用或很少使用管理方法?!?文秋芳,1996,《英語學習策略論》)那么如何讓學生掌握大學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呢?古人云:“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薄罢Z言教學必須向學生提供指導,否則教育就沒有存在的必要。”(Widdowson)[3]就英語這門學科來說涉及詞匯、閱讀、聽力、寫作的學法指導,如詞匯學習可以運用詞根詞綴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語境記憶法來記憶生詞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理解中的快速閱讀只需帶著問題在文中尋找答案一般問題的設計都是按文章內容出現(xiàn)的順序來設計的,仔細閱讀需要把握文章大意,找出主題句,再找出相關細節(jié);聽力理解要先瀏覽問題預測聽力內容;寫作要掌握“五種基本句型”,適當背誦點小短文和課文精彩段落可以幫助學生打好寫作基礎。對每課的課文學習要培養(yǎng)學生做到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溫習的習慣。大學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好課外時間,使英語學習由依賴性逐步過渡到獨立自覺性學習。同時由于影響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是動機、情感和個性特征,個性的差異直接影響學習策略的形成和應用,因此,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擬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調整學習狀態(tài),從而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提高中學教師英語授課的意識

很多大學生特別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對英語老師英語授課很不習慣,特別是來自農(nóng)村中學的學生,英語就像天書一般,問其原因得知中學英語課老師基本不講英語,一是沒有英語授課意識,認為漢語授課方便;二是怕學生聽不懂,不愿去嘗試。關于盡量用英語授課這一點,筆者在中學進行了長期的嘗試,學生受益是顯著的,尤其是聽力成績往往明顯高于其他同類班級學生,每次學生的高考平均分也高出同類班級好幾分。因此,中學課堂盡量使用英語教學(對于語法項目、詞義辨析等比較抽象的可用漢語講解)既能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乃至綜合水平,又能讓學生感受英語的氛圍,從而在以后的大學課堂上不至于有陌生感。因此,中學英語教師應該具有英語授課的意識。

(四)大學教師應因“材”施教

由于大學生源復雜,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參差不齊。來自重點高中的基礎相對較好,來自農(nóng)村中學的比較薄弱,來自職業(yè)中學的干脆連續(xù)三年沒有聽力課,要他們進入大學同用一本教材,在同一起跑線上學習,對基礎差的學生的興趣積極性是一種嚴重的挫傷。因此,教師不要急于完成教學任務,應事先了解學生的基礎狀況、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從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和自信心入手,例如針對單招的學生,我們不妨先采取中學使用的方法,可以指定一、兩段文字優(yōu)美的段落讓他們背誦,然后予以鼓勵性的措施。聽力課上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展現(xiàn)聽力課有趣的一面,可以讓學生一對一對地上臺模仿聽力對話等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這樣幫助他們解脫心理困擾,學生會覺得與中學差別不大,然后再逐漸放手,過渡到理想的要求。另外,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以適當使用漢語,這也符合D.Ausebel的理論――認知教學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外語教學中“不排斥使用母語”。

(五)高中教師和大學教師的相互交流

高中教師和大學教師交流的缺乏也是造成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脫節(jié)的一個原因。因此,中學和大學的英語教師首先要同時熟悉高中英語和大學英語兩個教學大綱的要求,加強教學上的溝通。[6]中學英語教師除了要認真領會、貫徹好高中英語的教學要求外,還應了解大學英語的教學要求,了解大學英語與中學英語在各方面的銜接度,以便更加明確中學教學的目的,為學生升人大學后能順利過渡到大學英語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大學英語教師也應了解高中英語的教學要求,了解學生在中學階段掌握哪些方面的基礎知識以及達到怎樣的水平,以便在教學中能根據(jù)學生已有的水平設計自己的教學,促使學生的英語水平持續(xù)提高。其次可以安排大學教師參與地方教育局組織的對中學的教學視導聽課,甚至可以在高中給學生講授英語課,與中學教師相互切磋,讓學生提前感受大學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升入大學后的不適。另外,順利地實現(xiàn)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的銜接還要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廣大英語教師在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傊?要實現(xiàn)中學英語向大學英語的順利過渡,中學教師、大學教師和其他相關部門需要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徐朝.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教學的過渡與銜接探析.科協(xié)論壇,2007,(5).

[3]Widdowson H G.Aspects of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0.

[4]張俊,丁志鵬.英語教學中的銜接:大學與高中.邯鄲學院學報,2008,(4).

第6篇: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范文

關鍵詞:思維導圖;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目前,各高校非常重視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但在大班教學情況下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興趣不高、能力不強。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認為英語單詞的學習枯燥乏味,對單詞的記憶也多是死記硬背,難以理解,并且遺忘速度快,久而久之,漸漸失去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引入思維導圖這一可視化工具在大學英語詞匯課上的探索,以改善目前大學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又稱作心智圖,最早出現(xiàn)于20世紀60年代初,是由英國著名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東尼•博贊提出。他在早期研究人的大腦潛能時,發(fā)現(xiàn)達•芬奇做筆記的習慣是用“涂鴉”的方式,其構成為圖、線和代碼。之后他嘗試尋求一種有效開發(fā)思維和記筆記的全新方式———模擬神經(jīng)細胞間的信息傳遞,它是以層級和分類的信息組織為基礎,以關鍵詞或圖像為中心出發(fā)點,朝多個方向展開分支,同時結合中心詞、線條、結點、圖像、色彩、層級結構等的變化,圖文并茂地將人們的思維過程和結果可視化展現(xiàn)。

二、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詞匯課上的設計類型及實例

英語詞匯導圖是將詞匯及相互間的關系以人腦存儲知識的結構方式排列,通過可視化的手段再現(xiàn)知識的結構,外化詞匯相關聯(lián)的一種表征和組織詞匯的圖示法。筆者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和詞匯學習最基礎的音、形、義將英語詞匯導圖進行分類,主要有以下三種:(1)根據(jù)詞匯的發(fā)音分類。英語詞匯的學習中最基礎的就是發(fā)音,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總結詞匯的發(fā)音規(guī)律,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向學生展現(xiàn),使學生更簡單地掌握。比如單詞“meet”在講解時,可以把“ee”當作思維導圖的中心詞加以拓展“need,feel,week,keep,sleep,cheer”等類似詞匯,讓學生總結這類詞匯的共同字母組合“ee”的發(fā)音為[i:],在掌握這個規(guī)律后,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總結更多相同發(fā)音的詞匯。以音形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對學生詞匯的記憶大有幫助。(2)根據(jù)詞匯的結構分類。英語詞匯中對構詞的講解,最常見的是前后綴,它是英語詞匯構成的基礎。而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詞綴的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理解與記憶。例如單詞“mother”,而以“-ther”為后綴的單詞有“father,brother,another,together”等,通過這種方法,再讓學生回憶其他有相同詞綴的單詞進行總結,將這些單詞通過某種方式聯(lián)系起來記憶,又是一種有效記憶的方法。(3)根據(jù)詞匯的語義分類。英語中有很多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單詞,比如近義詞、同義詞或反義詞。利用思維導圖,將詞匯中的近義詞、反義詞放在一起記憶,可以拓展其他單詞,也可進行區(qū)分,避免單詞記憶的混淆。例如單詞“big”,它的反義詞是“small”,“come”的反義詞是“go”,“hot”的反義詞是“cool”,此外還有很多意思相近的單詞,如“start”和“begin”都是“開始”的意思,但某些情況用法卻不一樣。而使用思維導圖便可很好地區(qū)分二者的不同,通過意思相同這個中心點開始,延伸不同分支進行區(qū)分講解,對學生來說,更加清晰明了。

三、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與效果評價

(一)實驗前期準備

1.對象選取本實驗研究對象選取的是C大學學前教育對口專業(yè)學生,該專業(yè)一共68人,入學時學校隨機分配兩個教學班,各34人,記1班和2班,現(xiàn)將1班定為對照班,采用常規(guī)式教學,2班則確定為實驗班,將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教學。兩個班級的人數(shù)均為34人,且都是同一位英語老師任教。2.實驗前測在實驗開展之前,會對兩個班級進行一次詞匯聽寫,以掌握兩個班級的英語詞匯學習水平,詞匯聽寫的內容圍繞新視野大學英語1第一、二單元。與此同時,還會對兩個班級開展一次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況。之后,筆者會利用幾次課間活動的時間向實驗班級展示一些繪制好的思維導圖,引起學生的興趣,再進行相關介紹,內容主要圍繞思維導圖的概念、特點、繪制方法等展開,以便學生對思維導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確保實驗過程的順利展開。

(二)實驗假設

英語教師在課堂中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網(wǎng)絡框架,使零碎的知識點緊湊地聯(lián)系起來,幫助詞匯記憶,同時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本實驗的研究假設有:(1)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詞匯記憶的數(shù)量,提高聽寫的正確率。(2)思維導圖能夠改善學生詞匯記憶的習慣,減小單詞的遺忘率。

(三)實驗結果與分析

該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詞匯及時聽寫測驗對開展思維導圖教學法教學實踐結果進行分析。1.詞匯聽寫結果分析實驗前期,針對兩個班級英語詞匯學習有無差異、是否可以作為實驗對象,筆者進行了一次詞匯聽寫。實驗班單詞聽寫的錯誤個數(shù)平均為7􀆰83,對照班為7􀆰78,水平相當;實驗班單詞聽寫的錯誤個數(shù)的標準差為2􀆰76,對照班為3􀆰25,差距較小,都很穩(wěn)定。因此,兩個班級無明顯差異,在此基礎上對兩個組進行實驗是有意義的。在為期一月的實驗中,在授課教師協(xié)助下,對兩個班對象同時教學的30個詞匯進行了及時測驗,對成績作了記錄和統(tǒng)計,實驗后測結果,實驗班單詞聽寫的錯誤個數(shù)平均為3􀆰1,對照班為4􀆰96,水平相當;實驗班單詞聽寫的錯誤個數(shù)的標準差為1􀆰95,對照班為2􀆰75。二者與前測相比較,實驗組學生出現(xiàn)錯誤率更低,而對照組也變低,但是變化較小。實驗后測t值為0􀆰002,小于0􀆰05,差異明顯。從詞匯聽寫的測試結果來看,思維導圖式的教學比常規(guī)式教學效果更明顯,學生對詞匯記憶的數(shù)量有所提升,正確率也有提高,證實了思維導圖有助于詞匯學習。2.調查問卷結果分析在實驗前期,為了解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情況,筆者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兩個班級同時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在實驗后,只對實驗班再次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檢驗思維導圖對學生的影響。問卷設計主要內容為實驗對象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和態(tài)度、實驗對象的英語詞匯的記憶習慣以及實驗對象對各班正運用的教學法的滿意度。實驗前期問卷結果顯示,兩組實驗對象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都不是很高,只有19􀆰85非常感興趣,但兩組認為英語詞匯重要性上分別占81%和84%,因此大多數(shù)實驗對象能正確認識詞匯重要性。在英語詞匯記憶習慣方面,7􀆰92%的學生會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單詞,29􀆰48%的學生會利用反復抄寫進行記憶,只有少部分學生懂得要尋找規(guī)律。而思維導圖正是幫助學生總結規(guī)律,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的一種記憶框架,這樣的方式也有利于教師以后在課堂中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在現(xiàn)有詞匯教學法滿意度方面,64􀆰37%實驗對象對常規(guī)詞匯教學方法表示不滿意。實驗后測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興趣提高占比74􀆰2%,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變化,實驗后占68%;對詞匯的重要性認識也發(fā)生了輕微的變化,增長8%。詞匯記憶習慣上,死記硬背的方法仍然被大家所采用但頻率有所下降,同時采用思維導圖方法的明顯增多??傊褂盟季S導圖后的教學效果顯著,英語詞匯記憶的數(shù)量和質量都有所提升,學生對于這種學習方式的態(tài)度也很積極,這也需要老師在教學中與學生之間相互磨合,更好地用于英語詞匯學習中。

四、結語

該研究把思維導圖引入到大學英語詞匯課上,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通過應用效果可以發(fā)現(xiàn),基于思維導圖的詞匯學習,很明顯地提高了學生對詞匯記憶的興趣,提升了詞匯記憶的正確率,也減小了詞匯記憶的遺忘率,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知道將新舊單詞聯(lián)系起來記憶,建構一種有趣的知識框架,形成自己的思維記憶模式;在繪制詞匯導圖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圖像、符號將中心關鍵詞與節(jié)點詞連接起來記憶,擴散了思維的想象力,增加了詞匯記憶的數(shù)量,并且在這種生動有趣的記憶過程中,也提高了對學習的興趣;在思維導圖的教學中,色彩亮麗的詞匯導圖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使得他們課堂聽講的注意力極高,學習氣氛更加活躍,與此同時,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慧蓮,張俊杰.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

第7篇: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范文

(一)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特點

教師們幾乎達成共識,在各門學科教學中,與信息技術發(fā)展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是外語。目前,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且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技術的日漸成熟,大學英語學習與教學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轉變:學習資源豐富,教學媒體技術含量高;以學生為中心,自主性要求高;學習方式多樣化。學生由以前單一的、被動的接受學習變成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協(xié)商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范圍和交流對象也隨著網(wǎng)絡而延伸。

(二)分布式認知理論對大學英語的指導意義

分布式認知把認知看作一種包含多個主體和多樣技術,協(xié)調內外部表征,且有助于提供動態(tài)信息加工的系統(tǒng)。語言學習尤其如此,對大學英語的學與教具有重要實踐指導作用。

1.有效運用認知合作性學習策略。

認知合作性學習不同于傳統(tǒng)的、封閉式的學習模式,其特點是學生、教師、多媒體、網(wǎng)絡、移動設備等共同構成了一個大學英語學習共同體,把英語語言知識、認知工具等要素聯(lián)系起來,引發(fā)學生思維之間的討論、追問、重組,運用交互的形式,達到促進英語知識建構與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怎樣開展認知合作性英語學習呢?首先,有效運用課外網(wǎng)絡學習,使之成為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比如,很多高校選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材,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相應的“外研社大學英語教學管理平臺”,其中內容設計豐富,有網(wǎng)絡版的《讀寫教程》和《視聽說教程》,更有在線答疑、作業(yè)、教學評估及上傳資料等欄目。這樣,學生可以及時通過網(wǎng)絡資源進行預習、課程總結、解答疑惑。其次,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成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目前交流工具除了QQ、博客等,已廣泛應用微博、微信、臉書、推特等方便快捷的方式。大學生之間關于英語問題的交流、討論、爭辯、整合等一系列的協(xié)作努力可以開闊個人的視野,生成更豐富靈活、利于解決問題的新信息。老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時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另外,教師應鼓勵、引導學生共享一些圖文并茂、音像交融、動靜結合的英語網(wǎng)絡資源。比如常用的英語網(wǎng)站有普特英語聽力、滬江英語、英文閱讀網(wǎng)、英文寫作網(wǎng)等,信息的集聚與共享是進行協(xié)作學習的基礎。

2.注重協(xié)調、設計英語學習環(huán)境。

分布式認知理論這一視角較為強調學習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是為了使學生充分利用各種認知工具、認知信息資源,以更好地促進知識建構。第一,教師指導學生有效使用網(wǎng)絡、多媒體、移動技術。面對數(shù)量龐大、復雜多樣的英語資源,有些學生覺得手足無措,教師應及時積極引導學生獲取、篩選信息,如告知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學習網(wǎng)站導航的使用方法等,使學生不偏離主題。第二,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課堂內外英語學習進行充分的教學設計。除了關注教學的基本過程,教師還必須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教學管理的過程,尤其是在線學習、合作學習,要做好檢查工作。教師自己的教學策略,對學生的學習策略的運用則顯得尤為重要。以欣賞英文電影為例,教師應指導學生恰當使用字幕,第一次觀看選擇無字幕,可以集中注意力,再選擇英文字幕,以便核查是否聽力有誤。同時注重觀影方式,將“泛看”與“精看”相結合,做到由淺入深。第三,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英語在線學習、自主學習使基礎差的學生不像傳統(tǒng)課堂那樣充滿尷尬、焦慮,可以自己安排時間,進行個性化的學習。但是,也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在時間上無法保持必要的連續(xù)性,注意力不集中,加之,缺乏對學生面對面的督促和監(jiān)管,無法保證其學習質量。因此,英語教師必須針對這些情況,適時地做有效的知識輔導和心理指導。

3.為大學英語教學資源和新型的教學模式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分布式認知理論視角下的教育教學強調要信息共享,建立學習共同體以及與媒體環(huán)境的結合,注重交流、互動,進行協(xié)作學習。這為近來蓬勃發(fā)展的“微課”、“慕課”及“翻轉課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微課”的主要特征有:流媒體播放視頻、動畫等;資源容量較小,適于基于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xiàn)移動學習、泛在學習。慕課,是為了增強知識傳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協(xié)作精神的個人組織的網(wǎng)絡上的開放課程。其授課形式是將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課者和學習者通過某一個共同的話題或主題聯(lián)系起來,通常會包括每周一次的講授、研討問題等。“翻轉課堂”則是一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先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由此不難看出,這些新型的英語教學資源及教學模式的特征與分布式認知理論在教學領域的觀點不謀而合,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老師教授知識。

二、分布式認知理論對基于信息技術的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發(fā)

1.英語教師角色的變化。

分布式認知理論觀點認為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合作者、引導者、探討的參與者,動態(tài)的協(xié)調者。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積極有效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有巨大優(yōu)勢,學生以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為主,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這看似教師作用體現(xiàn)不充分,實則屬于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因為學生個人的英語基礎、悟性、自控能力、學習風格等完全不同,非常需要老師的引導,教師的主導作用分為“導情趣、導操作、導質疑、導討論、導交流”,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由原來的“權威—服從”關系轉變?yōu)?ldquo;指導—參與”關系。

2.英語學習策略培訓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下,影響學習策略的因素更為復雜。由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自由性和開放性,學生急需得到元認知、認知策略的培訓和指導:學會分析什么因素影響了學習過程和結果;學會監(jiān)控、評價和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行為;在學習過程中會進行自我診斷,以了解自己的弱勢。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發(fā)展水平,對班上英語水平不同的學生選擇恰當?shù)呐嘤杻热莶⑦M行針對性的策略指導。當然,學習策略的有效性取決于很多因素,例如英語學習任務的性質、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別、年齡、學習經(jīng)歷、學習風格等)。有時也需要從補償策略和情感策略入手,補償策略可以解決學生在網(wǎng)絡學習中因無法及時獲得必要的外界支持而面臨的問題,情感策略可彌補學生由于網(wǎng)絡缺乏人文氛圍和情感熏陶帶來的失落感。

三、結語

第8篇: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范文

關鍵詞:翻轉課堂;大學英語;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07-0031-02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即學生在家里看視頻代替教師的課堂講解,在課堂上,他們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練習以及與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上。這種做法顛倒了傳統(tǒng)學校課上教師講授,課后完成作業(yè)的教學安排。翻轉課堂最初的構想來源于美國林地公園學校的化學老師喬納森?伯格曼和亞倫?薩姆,他們?yōu)榱私o學生補課,錄制在線視頻課程,不久,這些在線教學視頻被更多的學生接受并廣泛傳播開來[1]。兩位教師的實踐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他們的講座已經(jīng)遍布北美。美國的薩爾曼?可汗應用涂鴉工具制作視頻課件為表親補課,其制作的視頻受到廣泛好評,觀看人數(shù)急速增長,受到鼓勵的薩爾曼于2009年辭去工作,全職從事相關課程的錄制,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獨立網(wǎng)站――“可汗學院”。2011年開始在全球大熱,引起全球教育界的關注與爭論。

自2012年以來,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wǎng)絡培訓中心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積極推動面向全國高校與中小學的微課比賽,經(jīng)過近年來對于微課的探討,微課已成為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領域重要的教育技術,全國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行業(yè)協(xié)會都在積極推動微課的建設與應用,使得微課設計開發(fā)與應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

我們現(xiàn)行的大學英語教學多為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大班集體授課,教學模式為“教師課堂講解+學生課后練習”。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著明顯的缺點:首先,采用大班集體授課,教師的授課進度和難度只能照顧到部分學生,無法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要求;其次,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通過單方面灌輸?shù)姆绞街v授知識,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缺乏獨立思考、主動訓練的機會,常處于被動地位,沒有時間思考、消化和吸收;最后,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在課堂上,教師忙于講授知識點,學生則忙于記筆記,課后忙于完成作業(yè),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和互動,這不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接受程度。

二、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新之處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形式由“課堂講解+課后作業(yè)”轉變成為“課前學習+課堂探究”[2]。其創(chuàng)新性體現(xiàn)在以下各個方面。

(一)教學過程的改變

在傳統(tǒng)課堂中,往往是通過“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課后作業(yè)”的教學過程,完成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把教學過程轉變成“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師生課堂交流探究”: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師制作的微視頻學習知識點,并根據(jù)教師的指導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則開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師生答疑等各種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從而實現(xiàn)課堂翻轉。

(二)師生角色的轉變

在翻轉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一味地填鴨式教學,教師由知識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習指導者、促進者;由課堂的表演者轉變?yōu)檎n堂的引導者;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由被動回答問題轉變?yōu)橹鲃犹岢鰡栴};評價方式由教師評價轉變?yōu)閷W生自評、互評和教師總評。

(三)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

翻轉課堂尊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一般是根據(jù)學生的總體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確定知識難度和講解進度,容易出現(xiàn)高層次學生吃不飽、低層次學生難以消化的情況。而在翻轉課堂上,知識傳遞轉移到課前,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知識點學習,根據(jù)自己的接受能力調節(jié)學習進度,程度差的學生,還可以反復學習,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針對學生反饋的問題和難點,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給予個別指導,也可以在課堂上根據(jù)學生的問題進行講解和答疑。因此,翻轉課堂更兼顧了不同知識水平和能力的學生的需要,進行因材施教,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

(四)師生關系的改變

在師生關系上,翻轉課堂也不同于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傳統(tǒng)教學注重教師進行單方向的知識傳授,課堂成為教師的個人舞臺,缺乏師生互動和學生間的協(xié)作,而重要的知識內化卻在課后通過作業(yè)和知識復習,由學生獨立完成,此過程缺乏教師的指導和同學的幫助,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這可能導致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的信心。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課前觀看微視頻等學習資料,完成知識傳授,并通過網(wǎng)絡平臺得到教師個性化的指導;課堂上通過師生互動、同學間討論的方式解決自學中遇到的疑問,完成對知識的內化,提高學習效率。

翻轉課堂有效利用多媒體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翁,使不同起點的學生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學習,將其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能夠讓學生自主掌控學習,科學地實現(xiàn)知識內化,有效地彌補現(xiàn)行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不足[3]。

三、基于翻轉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構建

翻轉課堂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因此,在課堂設計上,翻轉課堂模式要有所不同。其共分為三個部分:課前活動、課堂活動和課后活動。本文將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一冊第二單元deep concern為例,具體探討如何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一)課前活動

1.制作微課視頻。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知識的傳授是通過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視頻自主完成的,學生把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活動中得到解決。微視頻可以從網(wǎng)上的開放型學習資源中選取,教師也可以自己錄制視頻,這樣能更結合教材內容,滿足本校學生的實際水平。在錄制視頻前,教師首先應該掌握視頻錄制技術和微課制作技巧,然后分析教材內容,梳理知識點,搜集相關資料,制作視頻。視頻的長度應在10分鐘以內,因此視頻的內容應簡潔濃縮;視頻的內容應生動有趣,能有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課前教師指導。教師應在課前給予學生指導,使學生在觀看視頻時有針對性,并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以deep concern為例,教師可根據(jù)本課的主題generation gap制作一個微課視頻,主要內容包括代溝的由來、現(xiàn)狀,并可適當穿插重點單詞和句子講解。在視頻結束的時候,教師可提出一到兩個問題供學生擴展思考,比如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your parents? 或How to bridge the generation gap?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本單元的主題。

(二)課堂活動

1.小組討論。教師首先通過預先布置的問題來檢驗學生課前微課的效果,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一起討論問題,然后每組選取代表進行發(fā)言。教師可以根據(jù)小組發(fā)言的內容了解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然后給予相應的指導,并通過最后總結深化主題,拓展詞匯。

2.教師答疑。在這一階段,學生可以就在課前自學中遇到的疑惑向教師發(fā)問,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完成了知識的傳授,這其實相當于傳統(tǒng)課堂中的知識講解,只不過在翻轉課堂上,這種講解更具有針對性,學生更具有主動性,因此學習的效果會更好。學生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還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這種師生互動能夠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

(三)課后活動

在完成課堂學習之后,為了鞏固和深化所學內容,教師應安排學習任務,讓學生以各種形式把所學內容展示出來,如制作PPT,錄制視頻,創(chuàng)作短劇,教師可以把學生的成果上傳至網(wǎng)絡平臺,學生可以互相學習,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進行討論、評價,通過探究學習,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從2003年起實施,至今已走過十余年的歷程。就大學英語教學而言,我們面臨的課題是如何建立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努力把大學英語課程建設成大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優(yōu)質課程,以更好地滿足大學生接受高質量、多樣化大學英語教學的需求,更加適應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以微課為基礎的翻轉課堂重視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重視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抓住了歷史機遇,也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轉變英語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完善教學手段,以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使學生自主、快樂地學習,培養(yǎng)其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美]喬納森?伯格曼,亞倫?薩姆;宋偉譯.翻轉課堂與慕

課教學:一場正在到來的教育變革[M].北京:中國青年

出版社,2015:34.

[2]王紅,趙蔚,孫立會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基

于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8).

[3]范秀麗.試論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模式[J].赤峰學院學

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1).

[4]陳曉平.傳統(tǒng)教育模式被翻轉的端倪――“翻轉課堂”在

成人高校商務英語寫作中的實踐與體驗[J].中國成人

教育,2013,(10).

第9篇:新視野大學英語筆記范文

關鍵詞:模塊;大學英語;一年制;立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4)02-0070-4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19

1 . 引言

合肥學院同德國高校有著長期合作辦學的歷史,“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是我校的辦學定位,在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一些成功的辦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我校在部分專業(yè)實行模塊化教學改革,以期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方面作一些探索。模塊化是指圍繞特定主題或內容的教學活動的組合,或者說,是一個內容及時間上自成一體、帶學分、可檢測、具有限定內容的教學單元。模塊由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組合而成。德國高校的模塊化教學是一種“立體化”教學模式,在德國和歐洲各國已有了較為深入的發(fā)展。在推進教學改革期間,德國專家教授也受邀來我校進行模塊化教學培訓輔導。

在學院的模塊化改革中,大學英語(即基礎階段英語)是各專業(yè)模塊中的一個基礎模塊,教學任務由原來的兩年壓縮為一年,在教學內容和培養(yǎng)目標不變的情況下,加大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分量。按照學院培養(yǎng)高技能應用型技術人才的總體要求,結合我院的實際辦學條件,我們對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及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改革。采用了以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為依托,讀寫課+(視)聽說課+自主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構建一個適合我校實際情況的一年制立體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以期培養(yǎng)適合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2 . 大學英語立體化教學改革的理論基礎

2 . 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是學習者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在與他人的交際過程中產(chǎn)生社會互動的結果。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它強調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學習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構建意義的幫助者和促進者。

2 . 2 外語立體化教學法

外語立體化教學法是由張正東教授在《外語立體化教學法的原理與模式》一書中提出的。外語立體化教學法是以學生、目的語和環(huán)境為軸,以經(jīng)濟發(fā)展為底,跨國文化為頂?shù)娜S立體性質的外語教學體系(張正東,1995)。立體化教學模式,其實質就是利用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將教師和學生、理論與實踐教學、教學與評價等因素緊密結合起來,構建起一個豐富完整的、互動的課程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

2 . 3 貝塔朗菲的系統(tǒng)論

美籍奧地利思想家貝塔朗菲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了系統(tǒng)論,其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處理的對象當作一個系統(tǒng),分析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系統(tǒng)、要素、環(huán)境三者的相互關系和變動的規(guī)律性,并對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外語教學就是一個有層次的、復雜的、動態(tài)的系統(tǒng)工程,它要求教師、媒體和學生之間互為影響、互相適應、彼此合作,使系統(tǒng)的功能大于要素功能相加之和(貝塔朗菲,1987)。

建立立體化教學結構實質上就是在確立教學目標和任務基礎上,運用系統(tǒng)論的整體原理安排教學活動,使外語教學這一復雜現(xiàn)象不再是單層平面結構,而是多層次的立體結構,力爭達到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的效果(巴班斯基,2007)。以外語立體化教學法為指導,以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為依托,在觀念、手段和模式等方面進行多層面、立體化的教學改革實踐,不失為一個有利于培養(yǎng)適合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模式。

3 . 改革理念及思路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的教與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

我們首先制訂了相應的培養(yǎng)方案,確定了教學目標,重新進行了課程設置,制訂了新的評價方法。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是以moodle平臺和《新視野大學英語教學管理平臺》為依托,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優(yōu)化配置各種資源和要素,全面系統(tǒng)地安排教學活動,立足于課堂教學的同時,加強自主學習,注重課堂學習與網(wǎng)絡平臺學習相結合,力求達到英語學習最優(yōu)化效果。

3 . 1 教學目標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適合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急需的應用型人才。

3 . 2 課程設置

大學英語模塊(即基礎階段英語)總學習負擔為280學時,每學期為140學時,包括課堂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同時我校還有未實行模塊化教學的專業(yè),其基礎英語課程為2年,英語總課時為240學時。由于師資力量有限,按照學?;A課時比例要求,我們對實行模塊化教學的班級選擇了每學期理論教學80學時、自主學習60學時的比例,每周4學時的課堂教學變成了每周6學時,此外學生網(wǎng)絡自主學習學時是每周180分鐘。(實行模塊化教學班級以下簡稱模塊班,未實行模塊化教學班級以下簡稱非模塊班)

3 . 3 教學方法

按照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需求我們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進和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重視語言形式,注意語言規(guī)則,更重視語言功能,注意對語言的運用,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外語的環(huán)境。我們將讀寫課和小班口語課與網(wǎng)絡自主學習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大班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教材、網(wǎng)絡視頻材料等進行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譯能力,及跨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小班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總結網(wǎng)上自主學習情況,答疑解惑。

除了在課堂上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之外,我們在機房專門為學生開辟了英語網(wǎng)絡自主學習教室。在網(wǎng)絡學習平臺上提供多樣化的不同程度的學習材料并營造不同學習環(huán)境,在線內容包括:讀寫課程與(視)聽說的繼續(xù)學習;學習任務的安排,包括作業(yè)布置、批改、結果反饋;與學生及時交流和反饋,了解、掌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意見和建議;上傳教學資料、輔導資料;影視欣賞、報刊選讀、跨文化交際等學習內容。學生可以構建自己的學習空間,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進行有針對性或選擇性的學習。教師在自主學習階段主要是監(jiān)督、管理和輔導。這樣,既彌補了課堂學時的不足,同時也完成了教學任務。

我們還組織學生參加英語競賽和演講比賽等語言實際運用環(huán)節(jié),豐富學習內容。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意見反饋:

(1)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對一年制的大學英語教與學的想法、要求和建議,對英語及英語課程的認識,了解學生的學習目標、動機、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學習困難、學習的難點、所擁有的工具書以及對自主學習的意見和建議等等。

(2)采用了英語作文形式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建議和反饋。

(3)每個月檢查一次學生的英語學習筆記,在檢查學生的學習筆記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4)對學生進行訪談,面對面交流,了解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

3 . 4 評價方式

在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具有巨大的優(yōu)勢。不僅評價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更為重要的是對他們日常學習過程的表現(xiàn)、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評價。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興趣和態(tài)度、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和參與程度等等都是學好外語的重要因素,而這些因素都是無法通過定量的方式測定的,也無法在終結性評價中反映出來。而且形成性評價是能夠讓學生認識自我,從而實現(xiàn)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評價方式,也是我們?yōu)榱双@得反饋信息、改進教學、促進學生學習所進行的評價。

我們采用的是N+2考核模式,其中2是課堂筆記(10%)和期末考試(40%),N是根據(jù)各個課程根據(jù)學科要求給出的形成性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占學生總成績的50%。大學英語的形成性評價的內容,即N,是網(wǎng)上自主學習記錄、學習檔案記錄、階段性測試及口語測試。為了加強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尤其是口語練習,我們構建了具有國際領先口語評測技術的英語聽說互動校園平臺,用于學生的口語測試,促進學生的口語訓練,也完善了對學生聽說讀寫譯綜合應用水平的考核。

3 . 5 注重教師的自我提高與教學反思

在改革中教師也面臨著壓力與挑戰(zhàn),為解決新模式下的新問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也注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以保證教學質量:

(1)堅持集體備課制度,學進度和教學目標,對教學重點、難點及階段性測試進行集體討論,在此基礎上任課教師根據(jù)不同班級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教案。

(2)按照學校要求采用領導聽課、督導聽課、同行互聽的方式。聽課完畢后現(xiàn)場與授課教師進行交流,并按照學校統(tǒng)一要求做好記錄、評分,報學校質量監(jiān)控辦公室。

(3)堅持進行公開課活動,組織其他老師進行觀摩學習,在教研活動中對授課情況進行討論交流,取長補短, 共同進步,提高教學質量。

3 . 6 廣泛征求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

在改革過程中,我們與老師和學生對教學進行交流,密切關注教改反饋。老師普遍反映,大二學生(非模塊班)的課非常難上,無論你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都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玩手機、上網(wǎng)聊天、做其他作業(yè)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而大一學生上課積極性要高很多。

我們用同樣的問卷對2012級模塊班學生(共225名,已上完一學期)及2011級非模塊班級學生(共197名,已上完三學期)進行了大學英語學習情況調查,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以及學習需求等內容。針對“如何看待我校大學英語一年制教學”的問題時,其中64%的學生認為“一年制蠻好,大二就不用學英語了”;48%的學生認為“一年制蠻好,擔心影響過四、六級”;18%的學生選擇“喜歡一年制,但希望大二開英語選修課”,在意見和建議的后面,學生認為可以開影視欣賞課等。2011級中有65%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周期漫長,有厭倦感”;31%的學生認為“需要上兩年,因為要考四級”;62%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的壓力分散了學習專業(yè)課的精力”。通過問卷調查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大多數(shù)學生贊成“一年制”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比較關心和擔憂的是能否過四、六級,對大一后英語后續(xù)課程,學生多選擇有趣味、能夠提高興趣的課程。

4 .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效果

實行一年制模塊化教學是從2011級開始的,我們對2011級本科模塊班學生與2011級非模塊班學生(藝術類除外)的兩次四級考試成績進行了對比(去掉了重考的學生)。在2011年12月和2012年6月的四級考試中,在模塊班的學生中,有49.2%的學生達到425分以上,其中500分以上的學生有5.2%;在非模塊班的學生中,有43.8%的學生達到425分以上,其中500分以上的學生有5.1%。

在2012年12月的四級考試中,我們對2012級本科模塊班學生與2012級非模塊班學生(藝術類除外)的四級考試成績進行了對比。在模塊班的學生中,有27.9%的學生達到425分以上,其中500分以上的學生有5.3%;在非模塊班的學生中,有25.1%的學生達到425分以上,其中500分以上的學生有3.6%。

在2013年4月份組織的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模塊班的學生參賽積極性遠遠高于非模塊班學生。本校共有188人參加,在排名前50里面,除2名來自高年級之外,都是2012級學生;來自模塊班的學生32人,在排名前10名中,模塊班的學生有7人。

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一年制的學習并沒有影響學生的四級成績,模塊班的學生成績略高于非模塊班的學生,而且模塊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于非模塊班的學生。

事實證明,采取高密度、高強度,相對集中的英語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多地置身于外語情景中。根據(jù)聯(lián)結主義的理論,學習的密度和強度增加了以后,對神經(jīng)元接點之間的聯(lián)系就會加強,學習效果就會隨之改進。從情感的角度來看,高密度的外語學習易于讓學習者看到自己的進步,產(chǎn)生成就感。這種情感上的滿足也能夠對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推動作用(文秋芳,2008)。

5 . 一年制大學英語立體化教學在我校模塊化教學中的意義

模塊化教學改革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改革高等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重要改革內容,“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是我校的辦學定位,模塊化的教學優(yōu)化了課程結構體系,實現(xiàn)了理論和實踐一體化。多種多樣的模塊組成的模塊化體系使得教學安排更加靈活,還可以簡化與國外高校間的成績的認定,方便轉學或出國學習。作為基礎模塊的大學英語采用“一年制”教學為后續(xù)課程騰出更多的時間,一年后學生就有時間參加各系根據(jù)具體情況和要求開設的英語選修課程,而不需要被基礎階段四個學期的大學英語所束縛,這樣他們就一直處于受到挑戰(zhàn)的興奮狀態(tài),用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大大提高學習效率(蔡基剛,2002),有利于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6 . 新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學生網(wǎng)上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自主學習本來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個性化的學習能力。但是部分學生的自我約束力較差,出現(xiàn)了上網(wǎng)聊天、看電影、玩游戲等情況;有的學生甚至在自由上機時間內不去上網(wǎng)學習,形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一些學生除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之外,并不想再額外多學點東西。

(2)現(xiàn)有專門的網(wǎng)絡自主學習教室,供學生自主上機,一旦模塊教學全面實施,專門教室就不夠用了。

(3)教師課外在網(wǎng)絡上與學生交流、答疑,并對網(wǎng)絡自主學習進行監(jiān)控,花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不計入工作量。教師精力有限,時間長了,教師的積極性可能會受到影響。

7 . 結語

一年制立體化大學英語教學已實施二年,效果已初顯,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大學英語課程形成性評價標準,改進網(wǎng)絡自主學習教室環(huán)境及硬件設施,加大學生自主學習監(jiān)控,保障學生自學效果;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學生第二課堂的語言實踐,比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劇表演等,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熱情和自信心;舉辦講座,比如文學欣賞、電影欣賞等,讓學生感受西方語言之美,使學生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同時,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感知和鑒賞能力,從而達到習得語言的目的。

參考文獻

蔡基剛. 壓縮大學基礎英語,提高語言學習效率――試論重點大學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改革[J].外語界,2002(5):15.

馮?貝塔朗菲.一般系統(tǒng)理論一基礎、發(fā)展和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7:45-5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1-5.

文秋芳.壓縮教學周期,增強教學密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新思路[J].北京:中國外語教育,200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