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

第1篇: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關鍵詞:導入情境;問題情境;拓展探究

一、在學生的興趣中巧設導入情境

課伊始,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是培養(yǎng)探究欲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導入一定要做到自然貼切、新穎別致,緊扣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導入的內容和方式要切入學生的興趣、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是數學教學導入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如:教學“圓的認識”時,聯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課。課前做一個套圈游戲,把全班同學排成一個長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的有獎勵。其中幾個同學叫起來:“這樣不公平。”“為什么這樣做游戲不公平?”(因為有的同學離中心近,有的同學離中心遠)“那應該怎么站才公平?(圍成一個圓)為什么?那圓究竟有什么特征?”這樣,學生就能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探究欲望自然就高了。

二、在學生的探究發(fā)現中巧設問題情境

數學課堂上,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結

合新知識的生成點,設計恰當的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問題情境,就能引發(fā)學生強烈的、積極的探索、研究興趣,打開思考的閘門,發(fā)掘創(chuàng)造的源泉。例如,在教學“圓錐體積公式”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都可以用‘底面積×高’來求它們的體積。求圓錐的體積能不能用底面積×高?如果用圓錐的‘底面積×高’求得的是什么?”這樣就自然溝通了圓錐體與圓柱體的聯系,然后借助教具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如果知道了圓柱的體積,要求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學生運用所學的分數知識很自然地得出了只要知道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幾分之幾就可以。

三、在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處巧設合作、交流的情境

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來分享對方的思考與見解,來達到師生間的共識與共進,來提高自己思維的嚴密性與靈活性,實現教學相長,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發(fā)散式思維與創(chuàng)造力有直接關系,它可以使學生思維靈活,思路開闊。教師可在“一題多解”“一題多問”和“知識疑難處”拋棄“我只有教你才會”的教學思想和“牽著學生走”的教學路子,創(chuàng)設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面對問題探究多種解法以及解法之間的聯系,敢于毫無顧忌地發(fā)表見解,在這樣的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集體氛圍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個性才得以充分發(fā)揮、發(fā)展。

四、在學生的知識應用中巧設拓展探究的情境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實施“課內學一點,課外帶幾點”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應用,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如:在教學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后,我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道開放題:請每個同學幫助自己的父母設計一下物美價廉的臥室地磚。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然。他們要在設計的時候測量出臥室的長與寬,利用學過的知識算出臥室的面積;買材料時,要研究地磚的材質與價錢,才能做到物美價廉。一道小小的開放題,使學生的數學知識與能力得到了綜合的應用,深化了數學就在身邊的認識,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

綜上所述,只有通過精心創(chuàng)設富有實效性、針對性、適度性的情境,才能喚起學生探究、拓展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才能品嘗到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從而更好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第2篇: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論文摘要: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尚存在一系列問題,如辦學方向不明、學科定位不準、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教材設置混亂、專業(yè)發(fā)展后勁不足等。這些問題已嚴重阻礙了學科的良性發(fā)展。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在五個方面下工夫:明確學科方向;確定恰當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就業(yè)為導向進行課程設置;拓展學生素質,以適應社會需要;加決專業(yè)師資隊伍建設。

據統(tǒng)計,目前全國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累計達到220個,教育技術碩士點達到78個,另外還有8個博士點和4個博士后流動站尹河南省現有河南大學等10所院校開設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口,除河南大學為省部共建高校外,其余9所院校均為省屬地方性院校。地方性院校的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究竟該如何發(fā)展?是以重點大學為跟蹤導向來設置專業(yè)課程體系,還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開展特色的校本課程?是按照現有重點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來設置人才培養(yǎng)目標,還是結合地方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這些都是需要高校教育技術工作者深入思考的問題。

不可否認,重點院校具有“排頭兵”和“風向標”的作用。但就目前來看,教育技術學專業(yè)在表面風光的背后已經出現了辦學方向不明、學科定位不準、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教材設置混亂、專業(yè)發(fā)展后勁不足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就勢必影響我省高校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

為了促進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的科學發(fā)展,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培養(yǎng)教育技術本科專業(yè)人才進行了一些思考,并對專業(yè)改革作了一些實踐探索,最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以期為地方高校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一點參考。WWW.133229.CoM

一、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現狀

1.培養(yǎng)目標方面

筆者在對我省開設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的10所高校進行調查(主要是通過查閱學校網站和從學生假期實習作業(yè)中獲取的資料)后發(fā)現,這些學校在制定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規(guī)格方面大同小異。如某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教育技術學專業(yè)是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系統(tǒng)地掌握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實際動手能力特別是高級計算機操作能力、課件制作能力、電視教材編導與制作能力和校園網絡綜合管理能力,能夠從事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開發(fā)、應用、管理和評價的復合型人才?!边@樣的培養(yǎng)目標看似宏偉,實則定位不清。目前學生和社會對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的普遍看法是:學生所學的知識多而不精,缺乏專業(yè)特色。教育技術學專業(yè)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往往不如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電子技術方面的水平不如物理專業(yè)的學生,教育研究和教學設計方面的水平不如教育學專業(yè)的學生,電視節(jié)目的策劃制作方面的水平不如影視專業(yè)和新聞專業(yè)的學生。這些不足很容易使教育技術學專業(yè)學生在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下失去競爭能力,造成就業(yè)難。

2課程方面

(1)內容過雜,重復現象嚴重

由于對教育技術學定位理解不同,各高校的課程體系也不盡相同。調查發(fā)現,我省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yè)開設的課程涉及理學、工學、新聞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內容。課程門數多、內容交叉重復是這一專業(yè)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表現在實際中則是專業(yè)課程講授缺乏深度,淺嘗輒止,造成學生“廣而不精”,即什么都知道一些卻什么都不精通。

(2)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

教育技術學專業(yè)許多核心課程都有很強的應用性,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卻無法體現這一特點。主干核心課程的學習停留在課堂教學上,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jié)。理論層次的教學過多,教師只是一味地講授,雖然講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但只處于讓學生識記或領會的層面,沒有達到教會學生應用的水平。而書面作業(yè)設計的成果也大多只是閉門造車,無從檢驗效果。如該專業(yè)核心課程《教學設計》,本來是作為連接學習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學科”,卻因有限的課時而限制了實踐教學內容,結果這門課最終成了“紙上談兵”“空中樓閣”,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

(3)教材理論性過強

教材是課程內容的主要體現。以教育部教育技術學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規(guī)劃的主干課程教材為例,這套教材學術性極強,但思辨性也極強,筆者認為更適合作研究生教材。因為本科生還未掌握相關媒體技術的知識以及運用技術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經驗,讓他們進行枯燥的學術探討,很難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對教材內容“消化不良”。

3.就業(yè)方面

為了解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情況,筆者借助網絡進行了大量調查,并通過課下、假期實習等方式對在校的和已畢業(yè)的2006屆學生共計300多人進行跟蹤調查。在對數據進行記錄、挑選和整理的基礎上,筆者采用質性研究方法得出結論。從對在校生的調查中可以發(fā)現,90%以上的學生都在戈就業(yè)發(fā)愁。雖然部分學生從大一就開始考慮就業(yè)問題,但比于忽略了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更忽略了對專業(yè)知識系紡的掌握,以致大學四年碌碌無為。調查發(fā)現,畢業(yè)生就業(yè)方式大致分為三類:統(tǒng)考、應聘及其他。通過對調查數據進摘處理發(fā)現,70%的畢業(yè)生是通過地方統(tǒng)考的方式來實現勃業(yè)的,通過人才市場應聘就業(yè)的則相對較少,還不到總數跳30%。這種就業(yè)的格局從根本上限制了教育技術學本科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這應該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4.師資方面

目前,教育技術學專業(yè)教師大都存在職業(yè)倦怠現象,對本專業(yè)信心不足,并直接反映在教學和科研上。筆者作為專業(yè)負責人曾經與教師探討過專業(yè)發(fā)展問題,教師大都對專業(yè)發(fā)展的擔憂和迷茫,對專業(yè)研究不感興趣,在教學和科研中缺乏創(chuàng)造性。另外,由于教育技術學是交叉學科,有關領導誤認為各個學科的教師都可以教授教育技術學專業(yè)課,其中有些教師本身就缺乏教育學知識積淀,更不了解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特性,教學中拿起課本就講課,沒有從專業(yè)的角度去整體把握課程,而是孤立地看待這門課。殊不知,教育技術學是很具系統(tǒng)性的,這個專業(yè)開設的每一門課都需要圍繞著專業(yè)核心來統(tǒng)籌講授,這個核心就是媒體和系統(tǒng)。

二、思考與建議

1明確學科方向

學科是專業(yè)的基礎。離開了學科知識體系,專業(yè)也就喪失了存在的合理依據。因此,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確立要建立在了解學科發(fā)展前沿、跟蹤學科發(fā)展的新理論和新技術的基礎上,也就是以學科知識體系來規(guī)范專業(yè)建設,建設高質量和高水平的專業(yè)。作為教育學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教育技術學是技術學層次的方法論學科。教育技術學是教育學與信息技術學的交叉學科,是連接教育、心理、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橋梁。所謂交叉學科,首先體現在它需要技術的支持,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支持;其次體現在它融合了多種思想和理論。從教育技術學的發(fā)展歷程來看,教育技術學理論基礎主要有系統(tǒng)論、學習理論、傳播理論三大理論作支撐,但教育技術學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因此必然屬于教育科學,是具有自然科學屬性的社會科學。

2確定恰當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教育技術學是一門前沿學科,沒有現成的路可走,因此不可能像其他學科一樣制訂出完備的培養(yǎng)計劃。地方性院校不同于重點院校,因此要揚長避短,人才培養(yǎng)要為地方服務,這就要求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要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主。地方性院校本科專業(yè)學生應具備的基礎能力主要是媒體技術能力,這是本科學生的核心能力。因此,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要遵循“技術先行”的原則,即讓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媒體技術,地方性院校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yè)培養(yǎng)的是熟諳教育規(guī)律又精通各種技術并能夠通過合適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人才。

3.以就業(yè)為導向進行課程設置

調查發(fā)現,目前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畢業(yè)生中有超過半數的人在從事教學工作,另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在it業(yè)從事教育軟件及數字媒體開發(fā)等工作。商丘師范學院結合就業(yè)現狀并綜合各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yè)課程安排的實際情況,將教育技術學專業(yè)分為三個方向:信息技術教育方向(25學分)、教育軟件工程方向(23學分)和數字媒體技術方向(14學分),并據此制訂了新的課程計劃,在大三對學生實行分方向培養(yǎng)。

新方案通過課堂教學、校內實踐課程和假期實習三種途徑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適當壓縮理論課時,加大實驗、實踐課時。調整選修課課時時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即增加人文經典課的開設,如增加《中國古典文化》《經典影視作品欣賞》等課程;“有所不為”即適當壓縮純理科課程的課時。對于教材使用問題,商丘師范學院主要是在教學中把重復的內容刪去,博采眾長。

4.拓展學生素質,以適應社會需要

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不是技術工匠,而是能夠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在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之外,還要注重構建素質拓展體系。素質拓展的內涵不僅包括有利于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素養(yǎng),還應包括有利于學生社會綜合能力的擴充訓練和身心品質的全面提升。學??梢酝ㄟ^多種方式靈活地開展校內素質拓展訓練。例如:與科研工作相結合,通過讓學生主持或參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科研項目,以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使學生初步具備科研能力;通過參與多媒體制作競賽等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應用能力;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社團活動,以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5.加快專業(yè)師資隊伍建設

第3篇: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 構成要素 基本程序 教學結構

郭思樂教授認為:“學生不只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過程的重要資源,依靠學生的內部自然發(fā)展學生的天性,釋放學生能量?!苯虒W論認為:教學過程既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又是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它是認識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在小學數學教學目的指引下,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中介,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主動掌握數學知識、發(fā)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認識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從結構來看,它是一個以教師、學生、教材、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為基本要素的多維結構;從功能來看,它是一個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發(fā)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質的認識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過程;從性質來講,它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師生相互作用的雙邊活動過程。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自己“生產”知識,只有自己“生產”的知識才是有生命力的。所以,探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構成要素是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那么,教師應掌握哪些基本要素呢?

一、教學目的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種有著特定的教學對象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的學科教學過程,它是一種有計劃、有步驟的活動過程。因此,整個過程及其過程中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都必然有其明確的目的,沒有目的或目的不明確的師生活動既不能稱之為教學活動,更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小學數學教學目的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必不可少的一個基本要素,它不像教師、學生、教材等要素那樣客觀具體,它是以觀念的形式預先存在于師生頭腦里的活動結果和追求目標。由于教師和學生頭腦里有了這種追求的目標,才保證整個教學過程始終沿著既定的方向發(fā)展。小學數學教學目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統(tǒng)帥全局的作用,它不僅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影響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使用,而且制約教學活動結構的安排和教學進程的發(fā)展。

二、教師

教師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調控者。因此,教師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核心要素,沒有教師便沒有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片面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好像教師不教學生也能學好數學,這是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本質的一種歪曲。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屬性決定了教師在其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

三、學生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自身的年齡特點與認識水平和數學學科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活動只有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才能進行,但是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對他們來說歸根結底只是一種外因?!巴庖蚴亲兓臈l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學生的發(fā)展最終要通過他們自身的主觀努力才能實現,無論是數學知識的掌握,還是數學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從根本上來講都不是教師教會的,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獲得的。由此表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各項教學任務都不能由教師強加于學生去完成,只能靠學生自己的主觀努力,通過積極主動地學習去實現。

從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諸要素來看,如果離開了學生這個主體,教學目的的導向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教材內容的中介作用,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價值,不僅無法體現出來,而且沒有存在的必要。由此可見,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的功能和作用,最終都要通過學生的變化和發(fā)展體現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講,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構成中是最活躍的因素之一,他們的發(fā)展水平是全面反映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及其效果的量表。

四、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的依據、學生學的對象,是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具體化。它不僅規(guī)定了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具體內容,而且確定了教學的程序。不論是教師教的活動還是學生學的活動,都必須嚴格按照教材所安排的邏輯順序進行。任何離開教材內容的教學活動,都不能構成嚴格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意義上的教學過程。因此,小學數學教材與教師、學生一樣,也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基本要素。

小學數學教材就其實質來講,它是一種知識結構,是人類關于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認識成果,是教材編寫者思維過程的記載。在教學中,教師應以教材為依據,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再現教材編寫者隱藏在教材內的思維過程,以此帶動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頭腦里建立起與教材知識結構相適應的數學認知結構。

五、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一個完整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包括必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狹義的教學手段通常是指除教材以外的教學媒體,包括實物、模型、投影、錄像、電影、計算機等。從本質上講,我們可以把教學手段理解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工具。教學方法是指師生在教學活動中所采用的工作和學習方式。從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聯系來看,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教學媒體的使用。如果把教學手段視為教學工具,那么教學方法就包括對教學工具的運用。正是基于這種認識,筆者認為可以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合起來作為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要素之一。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雖然不是起決定作用的要素,但是它們對教學過程及其效果的影響也是不能低估的。實踐證明,完備的教學手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第4篇: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要充分意識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不僅僅是鍛煉學生的數學理論知識的過程,更需要讓小學生在感悟小學數學知識中蘊涵的美育元素之所在,并在美育維度下充分地發(fā)掘出小學數學教學的內涵,有效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與此同時,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注意結合小學數學教材中所包含的美育知識,從美育維度總結出如何通過對于小學數學課程的優(yōu)化設計,尋找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心所在,在陶冶小學生身心的同時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美育維度;小學數學教學;教學探析

一、將美感教育融入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充分重視到從美感教育的角度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重要意義,這就導致小學數學教學過程脫離了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過程。加之數學知識在表面上呈現出的是枯燥乏味的表象,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就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與此同時,在進行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重視對于數學知識理論的教學,便會很容易導致小學生難以發(fā)現小學數學中的美感,進而導致小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學習產生厭倦感。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進行美育維度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可以將小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美學元素和小學數學知識有機結合在一起,將本來抽象枯燥的知識賦予更多的知識美,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過程帶給他們的快樂。從這樣的情況可以看出,進行美育維度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美育維度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類型探析

1.發(fā)掘出小學數學教學的知識美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小學數學具有著規(guī)律性強的知識美。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還沒有形成對于數學知識美的研究,對于小學數學知識中所具有的美感也沒有形成足夠的認知,這就導致小學數學教學難以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與此同時,對小學數學知識內在原理探析的研究也沒有形成足夠的教學認知。由此可得出,目前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知識之美的探索研究還需要提升。

2.發(fā)掘出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美

截至目前為止,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內容主要是數學知識點記憶和數學習題解題方法的分析,并沒有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之美進行發(fā)掘。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數學教學內容的單調會導致小學生的學習方式缺少主動性,只是機械地學習,而沒有真正理解知識,這也會產生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不夠高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要重視并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數學的內容美是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的助力,小學數學作為數學教學的基礎教學部分,承載著系統(tǒng)性的數學知識。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fā)掘隱藏在小學數學知識背后的數學文化,發(fā)現小學數學的內容美,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3.發(fā)掘出小學數學教學的規(guī)律美

作為自然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數學學科對于學生的應用能力的重視程度逐步提升,這也就提出了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規(guī)律之美的追求。但是,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存在著對于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進行強行灌輸的情況。與此同時,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優(yōu)化設計的的時候,也忽略了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規(guī)律之美的研究,這就使得所制定出教學方法難以滿足實際的教學需要,導致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規(guī)律之美的總結研究,發(fā)現數學基本方法的應用特征,展現出小學數學教學的規(guī)律之美。

三、美育維度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美發(fā)掘不足

數學知識體系具有很強的串聯性和系統(tǒng)性(這是一個從小學到大學的連續(xù)性過程,數學知識體系的形成也是一個逐步的發(fā)展過程),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充分把握住這一特點,就可發(fā)掘出小學數學的內容。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對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進行串聯分析研究,對小學數學內容的探索度也明顯不足。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也就難以展示出自身的內容之美,進而導致小學數學課堂學習過程成為機械的學習過程,學生也就難以真正地理解知識的精髓。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知識美發(fā)掘不足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理論考試仍然占據了重頭戲,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小學數學知識美的發(fā)掘,通過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美感,加強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興趣。但是,在多數的教學中,往往存在著對于小學數學的知識美發(fā)掘不足的情況。因此,教師在未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美”的追求,提高教學效率。

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美發(fā)掘不足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沒有形成對于數學課堂教學的明確目的,這就導致小學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規(guī)律之美難以得到有效的發(fā)掘。與此同時,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小學生難以通過對知識的把握,形成對數學規(guī)律美感的認知,導致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一團亂麻”,學生數學課堂學習興趣也難以得到有效保證。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美發(fā)掘不足的情況嚴重地制約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作用的發(fā)揮,是未來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四、美育維度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1.發(fā)掘出知識美

為了有效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實現美育策略研究之前,要結合教學過程的各項具體要求,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知識美的深刻研讀,來制定出合適的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率,充分地發(fā)揮出小學數學美育教學的作用。

2.勾勒出內容美

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以及小學數學內容的實際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美的展示。第一,要保證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運行過程貼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第二,要保證教學過程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數學知識蘊含的內容之美。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習題解析教學過程中,可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足夠的理解,并讓學生充分地了解到數學知識的內在美,進而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的提升。

3.引導出規(guī)律美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數學的實際特點,進行相應的教學方式的改革,引導出小學數學教學的規(guī)律美。綜上所述,通過將美感教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合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蘊含的美感分析,對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過程中,要從美育維度出發(fā),合理規(guī)劃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平.關于小學數學教育專業(yè)課程的探索[J].遼寧教育研究,2003,(06).

[2]俞航.讓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原始問題”[J].黑龍江教育(小學版),2004,(15).

[3]佟娟,王琦.“整理和復習(二)”教學設計與評析[J].黑龍江教育(小學版),2004,(36).

[4]陳好蘭.合作學習與促進學生發(fā)展[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3,(02):38-39.

[5]陳敬秋.走進數學新課程[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4,(01):45-47.

第5篇: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和特征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

什么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教學論認為摘要:教學過程既是一種非凡的熟悉過程,又是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它是熟悉和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可作這樣的表述摘要: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在小學數學教學目的指引下,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中介,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主動把握數學知識、發(fā)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熟悉和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

我們還可以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作出進一步的表述摘要:從結構來看,它是一個以教師、學生、教材、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為基本要素的多維結構;從功能來看,它是一個教師引導學生把握數學知識、發(fā)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質的熟悉和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過程;從性質來講,它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師生相互功能的雙邊活動過程。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特征

1.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小學生為熟悉主體,以基本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為熟悉對象的非凡熟悉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熟悉主體是學齡兒童,這一年齡階段兒童的思維正處在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的階段,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仍然帶有較明顯的具體形象性。他們對生動具體的事物熟悉較清楚,但對抽象概括的知識理解和把握卻往往感到困難。再從熟悉對象來看,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熟悉的主要是客觀世界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這些內容雖然反映的是人類在熟悉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的早期成果,但和其它學科相比較,它們仍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等特征。

熟悉主體和熟悉對象的非凡性決定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熟悉過程的個性特征。首先,熟悉主體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熟悉對象的抽象概括性決定了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感性材料的依靠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實際操作和直觀教學;其次,熟悉對象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學生熟悉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性和嚴格的順序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嚴格遵循兒童的熟悉發(fā)展順序和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順序。

2.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發(fā)展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為核心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要求學生在扎扎實實地把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計算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新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學科特征決定了學生數學知識的把握和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都是和良好的數學能力分不開的。而計算、空間觀念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新問題等能力的形成又是以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基礎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發(fā)展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為核心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這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有別于其它學科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特征。

3.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中介的師生教和學相互功能的活動過程。

小學數學教材是數學知識的載體,它既是教師教的依據又是學生學的對象。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緊緊圍繞教材內容展開的,小學數學教材是連接師生教和學的中介。從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相互影響來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教和學相互功能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不僅決定著學生學的進程,還影響著學的方法。在教和學的相互功能中,教師通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卓有成效地熟悉、理解、把握教材內容,把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成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從而使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產生積極的促進功能。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在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下通過對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主動學習和把握,把人類在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熟悉成果轉化成自己的熟悉。這種轉化,體現了師生教和學相互功能的效果。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構成

(一)教學目的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種有著特定的教學對象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的學科教學過程,它是一種有計劃、有步驟的活動過程。因此,整個過程及其過程中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都必然有其明確的目的,沒有目的或目的不明確的師生活動既不能稱之為教學活動,更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小學數學教學目的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必不可少的一個基本要素,它不像教師、學生、教材等要素那樣客觀具體,它是以觀念的形式預先存在于師生頭腦里的活動結果和追求目標。由于教師和學生頭腦里有了這種追求的目標,才保證整個教學過程始終沿著既定的方向向前發(fā)展。小學數學教學目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統(tǒng)帥全局的功能,它不僅決定著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影響著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同時還制約著教學活動結構的布置和教學進程的發(fā)展。

(二)教師

教師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調控者。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核心要素,沒有小學數學教師便沒有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片面強調學生的主體功能而忽視教師的主導功能,似乎教師不教學生也能學好數學,這是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本質的一種歪曲。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屬性決定了教師在其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和功能,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功能將會越來越明顯。

(三)學生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自身的年齡特征和熟悉水平和數學學科特征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活動只有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才能進行,但是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對他們來說歸根結底只是一種外因?!巴庖蚴亲兓臈l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功能?!雹賹W生的發(fā)展最終要通過他們自身的主觀努力才能實現,無論是數學知識的把握,還是數學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從根本上來講都不是教師教會的,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獲得的。由此表明摘要: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各項教學任務都不能由教師強加于學生去完成,只能靠學生自己的主觀努力,通過積極主動地學習去實現。

再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諸要素來看,假如離開了學生這個主體,教學目的的導向功能、教師的主導功能、教材內容的中介功能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價值,不僅無法體現出來,而且也沒有存在的必要。由此可見,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的功能和功能,最終都要通過學生的變化和發(fā)展體現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講,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構成中是一個最活躍的因素,他們的發(fā)展水平是全面反映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及其效果的量表。

(四)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的依據、學生學的對象,是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功能的中介,是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具體化。它不僅規(guī)定了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具體內容,而且還確定了教學的程序。不論是教師教的活動還是學生學的活動,都必須嚴格按照教材所布置的邏輯順序進行。任何離開教材內容的教學活動,都不能構成嚴格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意義上的教學過程。因此,小學數學教材和教師、學生一樣,也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基本要素。

小學數學教材就其實質來講,它是一種知識結構,是人類有關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熟悉成果,是教材編寫者思維過程的記載。在教學中,教師應以教材為依據,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去再現教材編寫者隱藏在教材內的思維過程,以此帶動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頭腦里建立起和教材知識結構相適應的數學認知結構。

(五)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一個完整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還應包括必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狹義的教學手段通常是指除教材以外的教學媒體,包括實物、模型、投影、錄像、電影、計算機等。從本質上講,我們可以把教學手段理解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工具。教學方法是指師生在教學活動中所采用的工作和學習方式。從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聯系來看,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教學媒體的使用。假如把教學手段視為教學工具,那么教學方法就包括對教學工具的運用。正是基于這種熟悉,筆者認為可以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合起來作為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要素。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雖然不是起決定功能的要素,但是它們對教學過程及其效果的影響也是不能低估的。實踐證實,完備的教學手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上述五個要素集中概括了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五大主要組成部分。在這些組成部分中,教師、學生、教材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主要成分,非凡是教師和學生更是兩個最活躍的基本要素,這兩大要素對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構成及其效果具有決定性的功能。

三、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階段是指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程序,通常表現為一些相對固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由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的雙邊活動過程,在其階段的劃分上既要考慮教師教的過程又要考慮學生學的過程,更要考慮兩者的相互適應。根據教的過程和學的過程必須相互適應、協調統(tǒng)一的原則,筆者將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劃分為以下四個基本階段。

(一)教學預備階段

教學預備,在這里概指教師教的預備和學生學的預備,這一階段既是教師教的過程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學生學的過程的起始環(huán)節(jié)。

教師教的預備過程,就其表現形式而言,主要是一個學習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內容,了解學生情況,設計教學任務,選擇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是一個教學工作的預備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教學心理預備過程。首先,在制定教學方案的過程中教師要給整個教學過程設計具體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教學目的一旦確定下來就會以觀念的形式存在于教師的頭腦中并成為教學中追求的目標。這樣,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什么目的以及如何去實現這個目的,教師一開始就有充分的心理預備。其次,由于教學方案要預先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所以教學中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何組織和調控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胸中有數,早有思想預備。顯而易見,這一階段對教師教的活動來說,具有心理定向和心理動力功能。

學生的學習預備,也包括知識預備和心理預備兩方面。前者是指在開始新課學習以前,有意識地復習和新知識有緊密聯系的舊知識,喚起對舊知識的積極回憶,并以此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矗后者主要是指教學前通過教師告訴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及其在今后學習中的地位、功能以及怎樣學習這些知識,讓學生初步明確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產生學習需要,并自覺預習將要學習的教材內容。不過,學生學習預備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啟發(fā)、激勵的方法和技巧。假如方法得當,對學生的學習就會產生極大的促進功能。如一位老師在教學“圓的周長”前啟發(fā)學生摘要:“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大家都會算了,你們會計算圓的周長嗎?其實,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個固定不變的倍數關系,只要找到了這個倍數關系計算圓的周長就不難了。怎樣去發(fā)現這個倍數關系和用這個倍數關系計算圓的周長呢?在明天的學習中大家就會明白的?!苯Y果學生的求知欲空前高漲,絕大多數學生在課前還自覺地作了預習,可見學習預備的重要功能。

(二)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相互功能階段

這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它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功能。在這一階段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系統(tǒng)地提示、講解教材內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全面感知、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從而把教材知識結構轉化成數學認知結構。這既是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發(fā)生相互功能的階段,又是新的數學知識同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建立實質性聯系的階段。這一階段對于學生內化數學知識,擴充原有數學認知結構或建立新的數學認知結構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功能。從表面看,在這一階段只是教師和學生兩大要素發(fā)生相互功能,實際上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其它各構成要素都對該階段產生制約功能。首先,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都必須以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為依據和對象,小學數學教材是師生相互功能賴以發(fā)生的中介;其次,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都不能離開教學目的去漫無邊際地發(fā)散,只能按照小學數學教學目的指引的方向展開;再次,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都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梢姡@一階段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制約的復雜過程。

根據實踐經驗,在具體實施這一步驟時要重點處理好以下幾個新問題。

1.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中介功能。

首先,教師的講解要緊緊圍繞教材內容及其邏輯順序展開,引導學生根據教材的邏輯順序熟悉、理解教材內容。其次,在講解中不要什么新問題都合盤托出,應給學生留有看書學習的余地;學生在接受教師講解的同時,也要重視看書學習,根據教材的提示主動發(fā)現有關的結論。

2.教師的講解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充分展現教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

為了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新知識,教師在講解中一定要緊緊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引導學生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去實現新的數學知識結構同原有認知結構的聯系。在這方面,教材已經給我們作了很好的布置。因此,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更好理解。3.用直觀手段為學生的理解提供必要的幫助。小學生的思維特征決定了他們在數學學習中的抽象邏輯思維活動要有必要的感性材料作支持才能順利進行。這在客觀上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努力提高講解水平外,還要加強實際操作和直觀教學,利用動作和感知來密切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理解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對教師講授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鞏固運用階段

引導學生對已經理解的知識加以鞏固和運用,使其真正把握,這既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步驟,同時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基本階段。這一階段對于學生加深數學知識的理解、強化知識的保持、練習技能和發(fā)展能力都具有其它階段無法替代的功能。嚴格地講,鞏固和運用是兩種不同的活動,前者是指在理解的基礎上將所學知識牢牢地記住,后者是指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新問題,但在教學實踐中兩者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通常很難作出嚴格的劃分,因此將兩者綜合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基本階段。從活動過程的構成來看,這一階段雖然主要是學生的練習,但由于學生的練習始終離不開教師的必要指導,因此鞏固運用階段仍然是一個教師教的過程和學生學的過程相互適應、協調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這一階段在具體實施中要注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組織學生有效地練習。

練習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對已學知識的更高層次的重新熟悉。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在教學中要非凡注重搞好兩種形式的練習摘要:一是新授課教學中的鞏固練習,通過這種練習及時強化新知識;二是練習課,通過集中練習進一步鞏固知識,發(fā)展數學能力。

2.搞好數學知識的整理和復習。

首先,復習要及時、經常,既要重視階段性復習,也要重視平時的經常性復習;其次,要注重教給學生科學的復習方法,并讓他們養(yǎng)成自覺復習所學數學知識的習慣。另外,還要非凡注重引導學生加強數學知識的歸納整理,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以此提高數學知識的把握水平。

3.注重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新問題,以強化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促進知識的進一步鞏固。

(四)總結評價階段

總結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這一階段要對前三個階段的展開情況以及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效果進行必要的檢查總結,并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價,為下一個教學過程的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偨Y評價,不僅是宏觀上的單元、學期以及整個小學階段教學過程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而且也是微觀上的課堂教學過程的一個必要步驟,它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這一階段在具體實施中要注重處理好三個新問題摘要:一要確立好總結評價的標準,其標準既要全面反映知識把握、能力培養(yǎng)和思想品德教育等內容,又要具體規(guī)定知識把握和能力培養(yǎng)的層次要求;二要重視師生的自我總結和評價;三要突出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上述四個基本階段,是根據小學數學教學過程進行的一般程序和普遍規(guī)律而劃分的,它只反映了小學數學教學過程順序結構的基本框架,至于每一階段中的具體內容和實施辦法,則有賴于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具體情況去靈活處理。

小學數學教學,作為一種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中介的師生雙方教和學的共同活動,它既是一種動態(tài)的多維結構,更是一個有序的連續(xù)過程。探明這個過程的本質和特征、要素和結構、實施程序和步驟,不僅是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理論探究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同時也是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實際新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和特征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

什么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教學論認為摘要:教學過程既是一種非凡的熟悉過程,又是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它是熟悉和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可作這樣的表述摘要: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在小學數學教學目的指引下,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中介,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主動把握數學知識、發(fā)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熟悉和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

我們還可以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作出進一步的表述摘要:從結構來看,它是一個以教師、學生、教材、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為基本要素的多維結構;從功能來看,它是一個教師引導學生把握數學知識、發(fā)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質的熟悉和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過程;從性質來講,它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師生相互功能的雙邊活動過程。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特征

1.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小學生為熟悉主體,以基本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為熟悉對象的非凡熟悉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熟悉主體是學齡兒童,這一年齡階段兒童的思維正處在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的階段,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仍然帶有較明顯的具體形象性。他們對生動具體的事物熟悉較清楚,但對抽象概括的知識理解和把握卻往往感到困難。再從熟悉對象來看,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熟悉的主要是客觀世界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這些內容雖然反映的是人類在熟悉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的早期成果,但和其它學科相比較,它們仍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等特征。

熟悉主體和熟悉對象的非凡性決定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熟悉過程的個性特征。首先,熟悉主體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熟悉對象的抽象概括性決定了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感性材料的依靠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實際操作和直觀教學;其次,熟悉對象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學生熟悉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性和嚴格的順序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嚴格遵循兒童的熟悉發(fā)展順序和小學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順序。

2.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發(fā)展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為核心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要求學生在扎扎實實地把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計算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新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學科特征決定了學生數學知識的把握和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都是和良好的數學能力分不開的。而計算、空間觀念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新問題等能力的形成又是以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基礎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發(fā)展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為核心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這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有別于其它學科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特征。

3.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小學數學教材為中介的師生教和學相互功能的活動過程。

小學數學教材是數學知識的載體,它既是教師教的依據又是學生學的對象。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緊緊圍繞教材內容展開的,小學數學教材是連接師生教和學的中介。從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相互影響來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教和學相互功能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不僅決定著學生學的進程,還影響著學的方法。在教和學的相互功能中,教師通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卓有成效地熟悉、理解、把握教材內容,把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成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從而使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產生積極的促進功能。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在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下通過對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主動學習和把握,把人類在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熟悉成果轉化成自己的熟悉。這種轉化,體現了師生教和學相互功能的效果。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構成

(一)教學目的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是一種有著特定的教學對象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的學科教學過程,它是一種有計劃、有步驟的活動過程。因此,整個過程及其過程中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都必然有其明確的目的,沒有目的或目的不明確的師生活動既不能稱之為教學活動,更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小學數學教學目的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必不可少的一個基本要素,它不像教師、學生、教材等要素那樣客觀具體,它是以觀念的形式預先存在于師生頭腦里的活動結果和追求目標。由于教師和學生頭腦里有了這種追求的目標,才保證整個教學過程始終沿著既定的方向向前發(fā)展。小學數學教學目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統(tǒng)帥全局的功能,它不僅決定著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影響著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同時還制約著教學活動結構的布置和教學進程的發(fā)展。

(二)教師

教師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調控者。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是構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一個核心要素,沒有小學數學教師便沒有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片面強調學生的主體功能而忽視教師的主導功能,似乎教師不教學生也能學好數學,這是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本質的一種歪曲。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本質屬性決定了教師在其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和功能,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功能將會越來越明顯。

(三)學生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自身的年齡特征和熟悉水平和數學學科特征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活動只有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才能進行,但是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對他們來說歸根結底只是一種外因?!巴庖蚴亲兓臈l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功能?!雹賹W生的發(fā)展最終要通過他們自身的主觀努力才能實現,無論是數學知識的把握,還是數學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從根本上來講都不是教師教會的,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獲得的。由此表明摘要: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各項教學任務都不能由教師強加于學生去完成,只能靠學生自己的主觀努力,通過積極主動地學習去實現。

再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諸要素來看,假如離開了學生這個主體,教學目的的導向功能、教師的主導功能、教材內容的中介功能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價值,不僅無法體現出來,而且也沒有存在的必要。由此可見,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的功能和功能,最終都要通過學生的變化和發(fā)展體現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講,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構成中是一個最活躍的因素,他們的發(fā)展水平是全面反映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及其效果的量表。

(四)教材

第6篇: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改革 課程改革 教材教法

隨著初等教育的發(fā)展和普及,社會對小學數學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等師范院?!靶W數學教材教法”課程是為將要從事小學數學教育的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其目的和任務主要是通過教學使高等師范院校初等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掌握從事小學數學教學所必須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和主要內容,初步理解新課程教學的理念,初步掌握新課程教學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小學數學教學的原則和方法,初步具備獨立鉆研和分析小學數學教材的能力,具備選用適當方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能力,以及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能力。因此,此門課程對學生將來從事小學數學教育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隨著小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對未來的小學數學教師的要求從專業(yè)知識、教學技能到整體綜合素質都會有較高的要求。為適應時代的挑戰(zhàn),促進高等師范院?!靶W數學教材教法”學科建設,“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在課程設置的時間、考試手段、考試方法、課程內容的精選和調整等方面應作出適當的調整和改進。

1 “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的時間設置

師范院校教育學專業(yè)(小學語文方向、小學數學方向、小學英語方向)“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一般在三年級下學期或四年級開設,而且小學語文方向和小學英語方向為專業(yè)任選課,只開設一學期。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應將開設時間適當提前至二年級下學期,并且小學語文方向和小學英語方向應設置為專業(yè)必修課,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該門課對培養(yǎng)學生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有深遠的指導作用。一個教育學專業(yè)(小學教育方向)的師范生能否成為一個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首先,他必須要對這個職業(yè)有興趣,興趣的培養(yǎng)離不開正確的引導。提前開設本門課,有利于提早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興趣,有利于讓學生去探求、實踐,穩(wěn)定專業(yè)思想,樹立致力于小學數學教育這一職業(yè)的信心和信念。

(2)一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數學專業(yè)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提前開設本門課,能夠讓學生盡早地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

(3)應將小學語文方向和小學英語方向“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的專業(yè)任選課設置為專業(yè)必修課,開課時間由一個學期增加為兩個學期。使學生更為系統(tǒng)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并為學生切實提高實踐和研究能力提供時間保障。過去,我們所提倡的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的小學教師要“一專多能”,在現當代同樣應該提倡。要著力改變目前小學語文方向和小學英語方向的畢業(yè)生不能或很難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現狀,切實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從教能力。

(4)通過“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的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習慣和素質。例如,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的數學語言的嚴謹性。如:4787÷53,除數是兩位數,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前兩位比除數小,是因為百位上不夠商1,因此必須往后多看一位,商就在十位上。而大部分學生習慣的說法是,除數是兩位數,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前兩位比除數小,說明不夠除。這種說法不嚴謹,任何一個數(那怕很小)除以一個數,永遠都夠除。又如:分數除法,其計算規(guī)則是:甲數除以乙數,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而將其規(guī)則歸納為:分數除法就是顛倒相乘則是錯誤的。當然,要想通過短時間的學習就要求學生養(yǎng)成一種嚴謹的數學語言是不現實的,但是,通過教學的不斷強化,并讓學生逐步領會,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是必須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5)“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設置的時間的提前和將小學語文方向和小學英語方向“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的專業(yè)任選課設置為專業(yè)必修課,能夠使“微格教學”和“微格訓練”有時間保障和質量保障。學生的不自信、膽怯、聲音的響度、語調、造作等諸多不足可以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逐漸得以克服和改進。更主要的是學生的獨立性在這樣的有針對性的實踐中得以提高。

2 “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的實踐

“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是教育學的分科教學法之一,是教學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化。它主要解決的是小學數學“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問題?!敖淌裁础惫倘恢匾?,但教法課教學生如何做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即“如何教”則是時刻都要面對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教材教法”這門課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注重傳授教學理論和方法,而且更要關注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去實踐這些理論和方法,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問題的處理能力。學生在實踐中的處理能力的有效提高,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促成和提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的課程的教學中,加強實踐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1)在講完某一基本理論后,可以選擇一個課題給學生,讓學生在充分準備的的情況下,組織學生討論。例如:

討論題:表示集合中元素的個數,通常稱為基數;表示集合中元素的編號或元素所占的位置,通常稱為序數。小學數學教學中有關“基數、序數”的教學怎么來進行設計。

①小學數學教材是如何設計的;

②跟小學生講“基數,序數”小學生能否接受。如何把握好教學的分寸;

③能不能脫離教材,充分利用一切教學資源來進行設計;

④教師呈現自己的設計引發(fā)學生的討論。

“讓六個學生站在講臺前一字排開,問:講臺前站有幾個同學(六個),第六個同學是誰?(某某某)六個和第六個意思一樣嗎?

這樣設計,既讓小學生領會了六個(基數)和第六個(序數)的意義,又讓小學生認識到了六個(基數)和第六個(序數)的不同。

又如:空間與圖形中的“確定位置(一)”(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

討論題:用“數對”的方法來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是先橫后縱還是先縱后橫?

①教室里“學生的位置”其表述方法是先橫后縱還是先縱后橫?

②生活中或數學中描述位置是先橫后縱還是先縱后橫?

③教師呈現自己的設計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并達成共識。

“學生的位置”,其表述方法是先“縱”后“橫”,而生活中或數學中描述位置則習慣于先“橫”后“縱”,對比二年級的課《看望老人》,其描述位置的方法又是先“方向”后“距離”。如果教師在小結中對表述位置的方法做必要的概括,對學生完善認知結構效果更好。

(2)在完成一定的理論知識教學的前提下,組織學生對某一部分內容進行完整的綜合性實踐,之后教師進行課例設計與講評。具體過程和步驟是:學生進行教學設計(提前布置)――課堂教學和教學反思――教師課例設計講評。

通過這個過程實際演練,既考了察學生對小學數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把握,如:教學目的、教學要求確定的是否明確;教學是否正確;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是否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chuàng)新”的數學學習方式;教學組織是否生動、形象、準確、凝練;板書是否設計合理、工整;教學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等。同時,通過學生的講評討論,使學生真實地體會到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發(fā)現所存在的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好的方法。而教師課例設計講評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參照,引發(fā)學生對教學設計更深層次的思考,使學生從最初的模仿,逐漸變成對自己更高的規(guī)范的要求。在實際演練過程中,適時地讓學生觀看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錄象以及專家的教學點評,能讓學生吸取營養(yǎng),更進一步地促進學生的成長。

通過開展這樣的實際演練,還能讓學生逐漸體驗從大學生到小學教師角色的轉換。能使學生更多的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從長遠來講,學生一旦形成了這種思考意識和思考方式,將會終生受益,使學生對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靈性、悟性,有利于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

3 “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的成績考察

對于“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考核,要改變過去僅限于考察對本門課程基本理論掌握的狀況,還要對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基本素質(如:口頭表達能力、教學設計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進行全面、綜合的測試。具體為:

在學生平時的實際演練和討論中,教師根據學生分析小學數學教材的能力、教學設計的能力、從教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應變能力等方面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應用和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并給出成績。

期末考試分成面試和筆試,面試可采用“說課”或針對一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問題進行“演講”。如:小數加減法為什么要小數點對齊;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的重點、難點是什么?請你加以分析等。

通過平時成績的考察,能及時的反映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促進教師及時改進和調整教學,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通過期末的面試和筆試,又從技能實踐和理論知識兩個方面考察了學生一學期或一學年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得成績考核更趨于公正、合理,更能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

4 “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內容的精選和調整

在新一輪課改實驗已進入第8個年頭的今天,高等師范院校初等教育專業(yè)“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教材和課程內容顯得相對滯后,已遠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由于大學教材的使用相對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內容的精選和調整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內容必須緊緊抓住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脈絡,與小學數學課改實驗教材相適應來進行精選和調整,使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小學數學教師適應社會的的要求和發(fā)展。

4.1 精選和調整的原則

①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試行》為精選和調整的基本框架;②構建“寬基礎,理論扎實,強技能,實踐性”的課程內容。

4.2 精選和調整后的內容

第一章小學數學基礎理論:(1)整數的概念和計數法;(2)整數的四則運算;(3)整數的有關數學問題;(4)分數的概念和性質;(5)分數四則運算;(6)分數的有關數學問題;(7)小數的概念和性質;(8)小數的有關數學問題;(9)百分數及百分數的有關數學問題:(10)量與計量;(11)整數的性質(整除、因數與倍數、奇數與偶數、2、3、5的倍數特征、質數、合數、互質數、分解質因數、公因數、公倍數、求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增加“小學數學基礎理論”這部分內容,旨在構建“寬基礎,理論扎實,強技能,實踐性”的課程內容,使高等師范院校初等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掌握從事小學數學教學所必須的基礎理論知識。這部分內容函蓋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試行)》中比重最重的“數與代數”的內容標準。這部分內容的增加,能夠改變以往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過窄的狀況。

第二章小學數學學習概述:(1)學習理論綜述;(2)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簡述;(3)小學數學學習分類與學習方式。

第三章小學數學教學的組織與實施:(1)小學數學教學過程與教學原則;(2)小學數學教學活動。

第四章解讀《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試行)》:(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2)《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試行)》的結構、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總體目標,學段目標);(4)《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試行)》中目標領域、內容領域的相關內容。

在眾多的“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教材中,涉及《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試行)》方面的內容大多是對《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簡介或是對《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概述,而缺乏較為系統(tǒng)的闡述。解讀《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試行)》力求全面認識和把握新課標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總體目標,學段目標,知識目標,過程性目標),深入地進行“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的學習領會,并進行小學階段“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四個領域的解析。使學生學習后能夠在一個較高的平臺上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第五章數與代數的教學:(1)數與代數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2)內容分析與教學要求;(3)數與代數的教學研究。

第六章空間與圖形的教學:(1)空間與圖形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2)內容分析與教學要求;(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研究。

第七章統(tǒng)計與概率的教學:(1)統(tǒng)計與概率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2)內容分析與教學要求;(3)統(tǒng)計與概率的教學研究。

第八章實踐與綜合運用的教學:(1)實踐與綜合運用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2)內容分析與教學要求;(3)實踐與綜合運用的教學研究。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的教學,側重于讓學生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和探討。學生在掌握了小學數學基礎理論,又深刻的認識和領會了“新課標”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的基礎上,能夠進行更富于實踐性和研究性的學習。

以上課程內容的精選和調整,自成體系,應該也能夠適應高等師范院校初等教育專業(yè)教學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課程教材研究所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小學數學教學與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關鍵詞:品德教育;師生關系;教學

數學作為小學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在貫徹全面普及性教育、提高全體人民的素養(yǎng)起著極大的作用。將品德教育滲透到小學的數學教學中去,這是當代小學教育的基本要求。當代小學教育的基本方針已經一再指出,將品德教育滲透到小學的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不難發(fā)現現在的小學數學教材中,在許多知識點教學處都融入了品德教育,比如說尊老愛幼品德的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心得歷練,互助與分享思想的滲透等等。在數學教育中這些品德的教育不單單拘泥于平淡的講述,而是與數學教育中的各種幾何數據,圖表方程相結合以全新的,立體的方式陶冶學生。這種品德教育對于剛剛走出家庭、步入小學的孩子來說有著深遠影響,也更易于接受。所以這就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數學教育不再單單拘泥于加減乘除,更要積極地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將德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

一、當代小學數學教學中品德教育滲透的現況

隨著時代的進步,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不少先驅者在數學教育中融入品德教育取得了突出成就,今天我們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看一看當代小學數學一線教師是如何將品得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的。

1.在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滲透品德教育

老師是學生的靈魂向導。因此,他們在課堂上和生活中的舉止行為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初諳世事的小學生來說,模仿老師的行為舉止是一種本能反應。所以老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自己在課堂上和生活中的行為舉止,用我們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奮發(fā)向上的進取心,和藹可親的教學態(tài)度,淵博的文化知識來感染學生,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模板。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在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中滲透品德教育

老師必須尊重學生,小學教育過程中老師不再是單一地向學生教導知識,而是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探求知識,師生之間不在單單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關系,更應該是互相學習、共同探究、共同娛樂的關系。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更要促進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讓老師通過這種平等對話來了解學生,讓學生通過這種平等對話來彰顯個性。老師了解學生的個性,更加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能力。學生不懼怕老師,當老師是朋友,更容易讓學生積極主動向老師學習。這種平等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系就是我們所追求的。

3.在數學的日常應用中滲透品德教育

數學是一門應用學科,在日常生活中充斥著數學知識,大到航天火箭的制造,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購物。我們老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聯系實際,將所學數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同時在日常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牢記品德教育。

4.在講解數學家的成長故事中滲透品德教育

可以通過講解我國古代優(yōu)秀數學家的一些經典典故來促進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可以列舉優(yōu)秀數學家成功所具備的優(yōu)秀品德來為學生樹立良好的為人處世標準,更好地將品德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

二、當代小學數學教學中品德教育滲透的發(fā)展和實踐

知識與品德的統(tǒng)一,這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大特點,也是將品德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的可能性的保障。老師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教授學生基本數學知識的同時,導入學生正確的品得教育,在無形中培養(yǎng)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

1.結合課本知識有效地將品德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數學教育中的品德教育不能像一般的德育課一樣枯燥地講述如何樹立良好的品德,也不能像語文課一般通過對文章的講解來講述主人公的良好品德。要將品德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不能生搬硬套一些德育的內容,要將品德教育融入數學教學中去,將數學的知識點與品德的統(tǒng)一性挖出來,結合數學課本身知識獨特的品德性來加強數學教學中的品德教育,像在數學課本上講解的我國古代著名數學家的數學成就:“祖沖之發(fā)現精確的圓周率”“曹聰稱象”等等及講解了數學知識,又可以樹立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甚至可以培養(yǎng)學生樹立未來為祖國的數學事業(yè)增添光彩的鴻鵠之志。

2.結合生活素材有效地將品德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

結合生活素材來將德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這就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師更加仔細地留意生活細節(jié)將課本中的數學知識和品德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要讓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舉例來說:在某道數學統(tǒng)計題中大背景是學生集體打掃教室,這時老師就可以通過提問“孩子們在干什么啊?”“他們積極打掃教室衛(wèi)生好不好???”“為什么他們一起打掃教室才比較快?。俊钡鹊葐栴}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喜歡清潔,團結同學、互幫互助的良好品德。這種將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和品德知識與同學們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育方法,既不會耽誤數學教育本身的質量,也能鞏固學生的品德教育,更加能促進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使得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

總的來說,小學數學教學的知識與品德還是存在很大的統(tǒng)一性。只要我們教師能夠留心觀察生活,仔細備課,就能有效地將德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段百元.小學數學教學心得體會[N].伊犁日報:漢,2008-12-24.

[2]肖艷.試談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N].黔西南日報,2009-09-05.

第8篇: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關鍵詞: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時至今日,我國少數民族地區(qū)小學教育事業(yè)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我們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還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教育距離發(fā)達地區(qū)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小學教學教學方面,至今僅僅是達成初級數學知識基本普及的程度。這與教學教師隊伍的教學模式過于陳舊,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成有直接關系。因此,加強對于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盡管我國在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在實際的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問題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國在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方面存在問題,探討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為我國在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方面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借鑒。

一、 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 師資有限,教師駕馭能力差

民族地區(qū)不同于東部發(fā)達地區(qū),數學教師的數量以及質量一直是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缺陷。由于民族地區(qū)小學在數學老師招聘以及培訓環(huán)節(jié)存在著重要問題,導致一些低素質、低水平、低能力的三低人員進入到小學數學教學行列,嚴重影響著小學數學教學水平以及質量。盡管我國新課標改革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數學教學的主體,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形式,數學教學以老師為中心。另外,由于民族地區(qū)經濟比較落后,小學教學硬件設施匱乏,導致學生數學學習局限較多。

2、 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兒童基礎差

家庭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家庭教育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但是由于民族地區(qū)經濟落后,很多的孩子家長都為了生活出去打工,導致很多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他們由于缺少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導致他們在小學階段數學基礎比較差。在實際的數學課堂之上,學生可以學到基礎數學知識,可以得到老師的指導,但是在課下,沒有人對這群學生進行輔導,導致他們數學學習水平與能力很難得到提高。甚至有些民族地區(qū)學生父母,對于孩子學習不太重視,認為數學學習只是最基本的算數,這種觀念影響到孩子,也使得學生對于數學學習不重視。

3、 數學教師文化水平不高,教學設施落后

數學教師是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畢竟數學老師才是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但是,民族地區(qū)很多數學老師在自身數學教學水平以及能力上存在著問題,數學教學水平不高,知識結構網絡不合理,使得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出現問題。另外,由于民族地區(qū)經濟落后,老師工資水平福利待遇較差,導致高素質、高水平的數學老師調往發(fā)達地區(qū),使得民族地區(qū)師資力量薄弱。另一方面,數學教學設施落后。數學教學設施是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受到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限制,數學教學設施落后,嚴重影響著民族地區(qū)數學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 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與對策

1、 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處理個體差異與共性關系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仍然主要以老師為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嚴重影響著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此,老師應該改變以老師為主的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改進數學教學方法和策略。另外,數學老師應該正確處理個體差異與共性發(fā)展的關系。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與能力是不同的,為此,老師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滿足所有學生數學學習需求。

2、 學校要不斷完善對數學教師的考核機制

由于種種原因,民族地區(qū)小學在數學老師招聘環(huán)節(jié)存在著問題,容易導致一些低素質、低水平、低學歷的三低人員進入到小學數學老師行列,這些三低人群的存在嚴重影響著小學數學老師數學教學質量與水平。為此,小學應該做好對于數學老師招聘工作,保證招聘到高素質、高學歷人員,提高小學數學老師教學質量與水平。另一方面,對于早已經步入到教學崗位上的數學老師,學校還應該不斷完善小學數學老師考核機制,在數學老師教學過程中實行優(yōu)勝劣汰,讓真正有實力的教師留校任教,對于不合適的數學教師進行培訓,直到合格為止。

3、發(fā)揮數學教師主導作用,有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數學教師是數學有效性教學的關鍵,畢竟數學教學主要是由數學教師來完成的,因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起到相應的主導作用。首先,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式學習是目前在民族地區(qū)很為流行的新型學習形式。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九九乘法口訣時,老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提高對自身對九九乘法口訣的認識。其次,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保證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重要形式,通過建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進行探討式數學學習,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結:

作為民族地區(qū)的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灌輸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去,借助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備,讓我們民族地區(qū)的數學課堂也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活力。這樣,既能讓優(yōu)生能體會到他的優(yōu)秀,同時也幫助了學困生,讓學困生在直接的幫助下盡快地掌握該學的知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國在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在實際的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高。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應該深入研究我國在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創(chuàng)新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為我國在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方面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施紅雷.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實效性的探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10)

[2]馬健.淺談提高民族地區(qū)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新課程(教研),2010(12)

第9篇: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方法范文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人們對教育活動給予了越來越高的關注。作為傳統(tǒng)教育理念之中“主科”小學數學,更是如此。但是,面對著目前許多竭澤而漁的數學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我認為加強小學數學教學基本原則的探討具有著重要意義。下面我就結合我自己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基本原則總結與歸納。

第一,深入淺出原則。根據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我們可以看出,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其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成人具有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應當注重對于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進行“簡化”,甚至可以“兒童化”。將相對復雜的數學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簡化為與兒童生活相關的數量關系的探討,這便是遵循深入淺出的原則。兒童對于所接受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無異,則會減少其數學學習的障礙,進而更好的提升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效果。

第二,興趣性原則。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這條原則的遵循,甚至直接關系到小學數學教育的成敗。首先,小學生跨入小學教育階段,與幼兒園教育階段相比,無論是知識的難度以及知識的數量都有了本質的區(qū)別。大量的相對于小學生而言較為復雜的數學知識如果沒有學生的興趣支持,則很難取得實質的教學效果。從目前我國所采用的新課程理念的小學數學教材來看,大量的直觀的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教學內容被量化到學生的教材之中,這直接加強了小學生對于教材的可讀性。同時,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要能夠從自身出發(fā),調控整個班級的教學氛圍,進而積極促進學生健康興趣的培養(yǎng),積極引導學生,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第三,因材施教原則。因材施教,最早可追溯至《論語?為政》之中的“子游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游能養(yǎng)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焙喲灾?,即為“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育”。小學數學教學也應當遵循因材施教育原則。相似年齡的學生雖然具有著一定的相似生,但是,卻不同由此抹殺學生的個性特征。作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在數學教學過程之中,要能夠根據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能夠僅僅專注于講臺,僅僅專注于自己所講述的教學內容,而忽視臺下的學生。

綜上所述,以上教學原則是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的教學經驗的總結。我認為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的提升,作為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應當經常加強對小學數學教學規(guī)律的歸納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