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無機化學顏色總結范文

無機化學顏色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無機化學顏色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無機化學顏色總結

第1篇:無機化學顏色總結范文

關鍵詞:無機化學;教學改革;考核方式;能力培養(yǎng)

無機化學是化學、化工、材料、生物、環(huán)境、制藥、冶金、輕化工等諸多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與技能的核心課程…。作為工科化學相關專業(yè)的第一門課程,其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和掌握j。因此,如何搞好無機化學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使教與學變得輕松有趣,是值得每位無機化學教師深思的問題。我們針對目前高校的無機化學教學現(xiàn)狀,從素質培養(yǎng)、提高能力等方面,結合教學實踐,對無機化學課程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了探索,以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和素質教育的要求。

、了解學生的情況,讓其盡快適應大學化學的學習方法無機化學的授課對象是剛剛考人大學的大一新生,處在由中學到大學的轉型期。他們在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還不完全適應,特別對學習方法和學習內(nèi)容上的不適應,極大地影響了他們對課程的學習。大學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中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絕大多數(shù)大一新生非常不適應,學習起來倍感吃力,甚至覺得迷茫。一旦他們遇到困難,就容易自暴自棄,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因此,要及時向學生講解大學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轉變學習觀念,盡快適應大學化學的學習。另外,由于學生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所以,老師在教學中既要講出知識點的深度,達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講解知識點。

二、培養(yǎng)學生對無機化學的學習興趣無機化學發(fā)展到現(xiàn)階段,其研究內(nèi)容已經(jīng)突破傳統(tǒng)意義上的范疇。近5O年發(fā)展起來的配位化學、超分子化學、生物無機化學、固體無機化學等已經(jīng)使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學、材料學、生物學等相互交叉、滲透。無機化學內(nèi)容龐雜,學生面對知識量大、練習少的學習模式,往往心理準備不足,容易產(chǎn)生焦躁、苦悶的情緒。因此,在整個無機化學的教學中,除把握教材內(nèi)容外,同時可以增加一些化學史料以及交叉學科的新進展新突破,使學生對該課程保持新鮮與好奇,使得他們對化學保持濃厚的興趣,以不斷探索的精神來學習這門基礎課程。例如,在介紹原子結構的時候,可通過播放一些影視文件,如Dalton原子學說、電子發(fā)現(xiàn)過程等來對原子結構理論發(fā)展進行回顧,使枯燥的理論學習變得形象生動。再比如,在講授碳同素異形體時,可講述一些碳納米管的的應用前景,如儲氫容器的制備、特殊性能復合材料的制備等,這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三、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改進1.教學內(nèi)容的改進。正如前面所說,目前無機化學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效果。

雖然能清楚完整地展現(xiàn)知識點,但由于課時少,內(nèi)容多,導致教學還是采取中學階段“填鴨式”‘的講解。講課速度快,信息量大,這對大~新生來說往往很難接受,以致出現(xiàn)“教師忙于講解,學生難以理解”的尷尬局面。因此,授課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專業(yè),根據(jù)學生后續(xù)課程的需要,有所側重、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篩選。例如,為產(chǎn)品質量工程專業(yè)授課時,應重點講述化學反應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學的內(nèi)容。在這些內(nèi)容中,應結合中學化學內(nèi)容和教學特點,選取與中學化學及后續(xù)課程銜接的部分來進行講解。對于后續(xù)課程重復的內(nèi)容(如化學熱力學、動力學基礎),應考慮知識掌握的深淺度,適當降低教學要求。

元素部分,中學化學已經(jīng)對鹵素、氧、硫、氮、磷、鐵等重要無機物的性質和應用進行了學習,講授時要避免重復,抓住教學重點,簡化內(nèi)容,以點帶面,選取有代表性的元素及化合物進行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闡述。

2.教學方法的改進。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參與教學,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是每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值得反復探索的課題。我們課程團隊的一些經(jīng)驗方法是:(1)講授新內(nèi)容前預見性地提出一些問題,要求學生在課下帶著問題進行預習,促使他們課后積極思考,查閱資料。這樣,課堂上他們就能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2)師生同講。有的教學內(nèi)容理論深度不高,可以提前讓學生學會主動查資料準備講稿,鼓勵優(yōu)秀學生用P形式,作5~l0分鐘的講述。這樣.授課方式從原來只由教師講授轉為師生同講,使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自學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yǎng)了學生VI頭表達以及展現(xiàn)自我的能力。(3)以習題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每章內(nèi)容學完后通過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習題來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同時鍛煉他們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

3.教學手段的改進。目前各大高校普遍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對于大班授課,多媒體可以使得所有的學生都能借助擴音設備聽見教師的聲音,借助投影設備看見教師的板書,這些優(yōu)點都是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課堂教學無法實現(xiàn)的j。但有的老師直接將書上的文字掃描下來,然后播放,這樣的PPT比較枯燥,不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而有的老師卻過分追求生動活潑,課件制作得花里胡哨,這樣的課件容易分散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教學效果往往也不好。

教學課件的形式是為內(nèi)容服務的,首先文字一定要精練。每張幻燈片上放置的文字不要太多,因為文字越多,口頭講述的內(nèi)容越少,這樣學生會認為老師不是在講課而是在念PPT。其次,PPT中內(nèi)容出現(xiàn)的順序及方式要合理。教師要按照自己的講課思路將相應文字或公式逐個展開,另外還要注意展開的方式和速度,否則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視覺疲勞,影響教學效果。第三,突出知識點。

第2篇:無機化學顏色總結范文

1、無機元素教學現(xiàn)狀和研究意義

無機元素教學歷來是無機化學課程教學的難點,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卻往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元素化學涉及的內(nèi)容龐雜,資料瑣碎,化學反應和化學現(xiàn)象繁多,因此記憶起來非常困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雜亂無章而無規(guī)可循。(2)無機化學的前半部分主要講授的是理論基礎,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是為元素部分的學習打基礎。但教學中這兩部分的學習常常發(fā)生脫節(jié),講理論時,還沒有涉及到元素部分,而講到元素部分時,與前面的理論又聯(lián)系不緊密,因此不能引起學生對于元素部分學習的興趣。(3)在元素部分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按照教材進行照本宣科式的順序講授,講授時往往側重于物質的存在、制備、性質和用途,而對于決定物質性質、制備方法、存在狀態(tài)的原因則較少從理論上加以分析。如何學習無機化學的元素部分,怎樣才能提高元素化學課程的學習效果?很多無機化學老師進行了教學改革[1].

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給傳統(tǒng)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克服了傳統(tǒng)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把生動逼真的動畫圖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優(yōu)美的聲音集于一體,將學生帶進一個聲、像、圖、文并茂的新天地。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與化學教學相結合,是當前化學學科改革中的重要課題[2,3].教學的目的是服務于學生,讓學生接受知識,每個教學過程完成后,都要對授課的效果進行總結,收集學生的感受和評價,鼓勵引導學生對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改,不僅包括課件的版面設計,動畫的清晰度,字體的大小和顏色,還包括哪些內(nèi)容要放慢速度講,哪些是學生感興趣想提出自己想法的,哪些內(nèi)容需要補充和更新的,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法是否易于接受等這些都可以讓學生發(fā)郵件、QQ、微信等方式反饋過來,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總結,采納好的建議,改善多媒體課件,重新組織教學,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采用多媒體教學是當前教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注意教和學的緊密結合,合理利用多媒體的聲、像、圖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4].

雖然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省下部分板書的時間,提供給學生更多的信息,可以完成教學大綱的任務,但課堂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如何能充分利用課堂的有限時間,得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探索提高無機元素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個急待解決和十分關注的問題。

2、元素教學方法改革和探討

無機化學課程中元素各論部分所占比例較大,教學任務比較繁重,再加學時又比較緊張,分配的學時數(shù)較少。教師既要規(guī)定的學時內(nèi)完成教學內(nèi)容,還要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這是對教學的極大考驗。雖然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省下部分板書的時間,提供給學生更多的信息,可以完成教學大綱的任務,但課堂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如何能充分利用課堂的有限時間,得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探索提高無機元素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個急待解決和十分關注的問題。結合十幾年來無機化學教學的經(jīng)驗,根據(jù)無機元素化學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學生學習的特點,對《無機化學》元素部分的教學做出了一些有益研究與探索。

在這里,總結并提出了“設問”新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并且結合實踐應用,把教學培養(yǎng)目標設計成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課后看書和利用網(wǎng)絡資源解決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老師通過提問所設計的系列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將學生的課下的解決問題與教師的課上教學指導相結合,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這樣有助于提高無機元素化學課堂教學質量。

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元素化學課程的學習效果和自學能力,并且注意結合化學發(fā)展動態(tài)及其在高新技術中的應用,不斷將教學內(nèi)容加深、加寬、廣泛吸納國內(nèi)個最新科研成果,擴大信息量,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授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和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3、提高元素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實施方案

通過無機化學元素的課堂教學,借助圖書館的無機化學的參考資料和網(wǎng)絡平臺,并且采用對學生的調(diào)查問卷和對學生的考核測驗等方法。(1)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通過“設問”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把教學培養(yǎng)目標設計成一系列的問題,把各個章節(jié)內(nèi)容設計成問題模式,突出重點和難點;(2)把設計成的系列的問題,布置作業(yè)形式讓學生課后利用圖書館的參考書的查閱和利用網(wǎng)絡資源初步解決這些問題;(3)在課堂上,對設計的問題,先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完成的情況。老師再針對不懂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以點帶面把知識點進行擴展,突出重點和難點;(4)通過階段性測驗,考核學生的掌握情況,也能考察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以便考察這種教學方法的適用性。

以理科高校無機化學鹵素元素教學為例,根據(jù)鹵素元素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培養(yǎng)目標,將鹵素元素章節(jié)的知識點設計成下列問題:(1)了解鹵素的通性;(2)掌握鹵素單質、氫化物的結構、性質、制備和用途;(3)掌握用元素電勢圖判斷鹵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還原性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4)氟及其氫化物的一些性質的特殊性;(5)鹵化物的鍵型及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6)了解各類鹵素含氧酸根的結構;(7)鹵素的含氧酸及其鹽分類:(a)次鹵酸及其鹽(b)亞鹵酸及其鹽(c)鹵酸及其鹽(d)高鹵酸及其鹽;(8)含氧酸的氧化性及酸性變化規(guī)律,重點掌握氯的各種含氧酸性質的比較;(9)總結鹵素單質,氫化物,氧化物及其含氧酸鹽等各個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10)鹵素單質、化合物和含氧酸及其鹽重要的應用領域。

第3篇:無機化學顏色總結范文

(赤峰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酚酞和淀粉是無機實驗中滴定反應經(jīng)常用到的指示劑,通過實驗探討淀粉指示劑和酚酞指示劑的用量對無機化學滴定實驗結果的影響.在酸堿滴定和碘三負離子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實驗中,使用標準溶液滴定待測溶液時,根據(jù)酚酞指示劑和淀粉指示劑的不同用量來測定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結果表明:在不影響滴定準確度的情況下,酚酞指示劑的合理靈敏度使用范圍為0.04-0.08mL,0.2%的淀粉指示劑的合理靈敏度使用范圍為3-5mL.

關鍵詞 :淀粉指示劑;酚酞指示劑;滴定反應;靈敏度

中圖分類號:O65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1-0009-03

1 前言

酸堿滴定法在定量分析實驗中占了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化學分析中應用非常廣泛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原理是用酸標準溶液或堿標準溶液滴定具有相反酸堿性的物質,根據(jù)標準溶液消耗的體積來計算被測物質的含量.對于反應終點的確定,一般用酸堿指示劑顏色的突變來指示終點,首先要了解酸堿指示劑的性質,變色原理及變色范圍.其次,了解滴定反應中影響指示劑變色范圍的因素,從而獲得準確的分析結果[1].在滴定實驗中,指示劑的適中加入可以有效地減少實驗誤差,如果指示劑加入量太少,溶液顏色變化不是很明顯,不便于觀察,如果加入太多,會使滴定終點溶液的顏色與指示劑的理論變色點的顏色有很大差異,再者由于指示劑為有機弱酸弱堿,會消耗一部分標準溶液,因此,指示劑的加入量過多或過少都會直接影響滴定終點的正確判斷,給實驗結果帶來較大的誤差[2].所以,酚酞指示劑的用量在酸堿滴定反應中尤為重要.

碘量法為氧化還原滴定法之一,無論是直接碘量法還是間接碘量法均以淀粉做指示劑[3].淀粉分為支鏈淀粉和直鏈淀粉兩種,支鏈淀粉遇碘呈紅紫色,直鏈淀粉遇碘呈藍色,生成藍色配合物,此反應是特征反應,靈敏度高[4].在溶液中,游離碘的含量依靠淀粉指示劑指示,若含有游離碘則溶液為藍色.當游離碘的含量較高時,游離碘會與加入的淀粉指示劑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等副反應,從而消耗部分游離碘,導致實驗結果偏低.當游離碘的濃度較低的時候,即臨近終點時再加入淀粉指示劑,此時溶液呈淡黃色,游離碘已經(jīng)基本反應完全,副反應所帶來的影響可以忽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滴定速度要迅速,原因是空氣中的氧易把碘離子氧化,若滴定速度過慢,則會引起較大誤差,使實驗結果不夠準確.本實驗采用無機實驗室中常用的直鏈淀粉為研究對象,探究淀粉指示劑的用量對滴定反應的影響,從而確定淀粉指示劑的合理靈敏度用量范圍.

本實驗以酸堿滴定反應常用的酚酞指示劑和碘量法常用的淀粉指示劑為研究對象,探究這兩種指示劑的用量對滴定反應的影響.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情況下,從而確定酚酞指示劑和淀粉指示劑的合理靈敏度使用范圍.

2 實驗內(nèi)容

2.1 探究酚酞指示劑的用量對滴定反應的影響

2.1.1 用移液管移取25mLHAc溶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劑,用0.2005mol/L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即為終點,記錄消耗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5].

2.1.2 以0.1996mol/L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0.20mol/L的HCl溶液為例

用移液管移取25mLHCl溶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劑,用0.1996mol/L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即為終點.記錄消耗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

2.1.3 實驗分析

酚酞指示劑為有機弱酸,稱酸型指示劑,對于單色指示劑酚酞來說,在溶液中有如下解離平衡:

HIn?葑H++In-

平衡常數(shù)Ka?茲=([H+]·[In-])/[HIn] (1)

[In-]=(Ka?茲·[HIn])/[H+](2)

在溶液中,當堿型In-的紅色達到人眼可觀察的某一最低濃度[In-]min時,就能據(jù)此判斷滴定終點,而這一最低濃度是一定的.

設酚酞的濃度為C,變色時:

[In-]min=C Ka?茲/[H+]+Ka?茲

[HIn]=C-[In-] (3)

將(3)代入(2)中: [In-]min=C Ka?茲/[H+]+Ka?茲

若酚酞的濃度增大為C1,[In-]min不變,溶液中[H+]將增大,指示劑將在較低的pH時變色,以上分析表明,單色指示劑的用量增加,變色范圍向pH減少的方向移動,即消耗的NaOH的體積逐漸減小.

2.1.4 實驗小結

當加入酚酞指示劑的用量為0.02mL時,由于指示劑的用量太少,臨近終點時指示劑變色不靈敏,現(xiàn)象不明顯,滴定誤差大;當加入酚酞指示劑的用量為0.04-0.08mL時,臨近終點時指示劑變色靈敏,現(xiàn)象十分明顯,滴定誤差小;隨著指示劑用量的增加,臨近終點時指示劑變色的靈敏度逐漸降低,現(xiàn)象不明顯,滴定誤差大.所以,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情況下,酚酞指示劑的合理靈敏度使用范圍為0.04-0.08mL.

2.2 探究淀粉指示劑的用量對滴定反應的影響

2.2.1 以I3-?葑I-+I2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實驗為例

用0.0050mol/L的Na2S2O3標準溶液分別滴定0.0100 mol/L的KI-I2的飽和溶液,0.0200mol/L的KI-I2的飽和溶液和H2O-I2的飽和溶液:用10mL吸量管取1號瓶上層清液,注入250mL錐形瓶中,再注入40mL蒸餾水,用0.0050 mol/L的Na2S2O3標準溶液分別滴定到溶液為淡黃色時,將0.2%的淀粉溶液加入溶液中,溶液變?yōu)樗{色,當藍色剛好消失時停止滴定,對Na2S2O3標準溶液體積的消耗進行記錄.用同樣的方法滴定2號瓶上層清液.用0.0050mol/L的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用50mL移液管移取的3號瓶上層清液,操作方法同上,并在表中記錄數(shù)據(jù)[6].

2.2.2 實驗分析

淀粉分子可以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而構成螺旋結構,螺旋結構中有一定空隙,剛好能容納碘分子進入,碘分子與淀粉之間借助于范德華力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一種絡合物[7].隨著淀粉指示劑的用量的增加,導致更多的I2被淀粉包裹的更加嚴密,所以Na2S2O3不易與I2發(fā)生反應,會消耗更多的Na2S2O3參與反應.

本實驗中指示劑的用量對K?茲值沒有較大影響(本實驗K?茲值在1.0×10-3~2.0×10-3范圍內(nèi)合格),只是對指示劑的變色靈敏度有影響,滴定終點顏色的判斷與指示劑的用量有很大的關系,終點顏色的判斷對實驗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2.2.3 實驗小結

當加入淀粉指示劑1-2mL時,由于指示劑用量過少,指示劑變色不靈敏,現(xiàn)象不明顯,滴定誤差大;當加入淀粉指示劑3-5mL時,指示劑變色靈敏,現(xiàn)象十分明顯,滴定誤差小;隨著指示劑用量的增加,靈敏度逐漸降低,現(xiàn)象不明顯,滴定誤差大.所以,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情況下,0.2%的淀粉指示劑的合理靈敏度使用范圍為3-5mL.

3 實驗總結

本論文以酸堿滴定和I3-?葑I-+I2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實驗為例,討論無機化學實驗中常用的酚酞指示劑和0.2%的淀粉指示劑的用量對實驗滴定結果的影響.在酸堿滴定實驗中,當加入酚酞指示劑的用量為0.04-0.08mL時,臨近終點時指示劑變色靈敏,現(xiàn)象十分明顯,滴定誤差小.在I3-?葑I-+I2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實驗中,當加入淀粉指示劑3-5mL時,指示劑變色靈敏,現(xiàn)象十分明顯,滴定誤差小.

實驗結果表明: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情況下,酚酞指示劑的合理靈敏度使用范圍為0.04-0.08 mL;0.2%的淀粉指示劑的合理靈敏度使用范圍為3-5mL.

參考文獻:

〔1〕顧作寧,劉治洲.酸堿滴定反應中指示劑的選用[J].城市技術監(jiān)督,2000(10):34-35.

〔2〕李芳清.酸堿滴定中指示劑對滴定分析準確度的影響[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2006,29(1):88-91.

〔3〕張小林,戴興德.碘淀粉顯色穩(wěn)定性實驗探究[J].化學教育,2006,27(11):54.

〔4〕黎碧堅,劉國珍,練翠雯.淀粉指示劑的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7,17(6):1129-1130.

〔5〕醋酸電離度和電離常數(shù)的測定.無機化學實驗[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8-129.

第4篇:無機化學顏色總結范文

一、教學過程與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

中學階段,化學可分為有機與無機兩大塊,結束無機化學的學習,同學剛接觸到有機化學,興趣很濃。這時候,是再一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也是進行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總結出有機化學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與方法:結構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制法(工業(yè)制法、實驗室制法)一類物質。

比如“乙烯”這一節(jié)的教學,我就打破書本上的順序,先講乙烯的分子結構。介紹乙烯分子的結構時,先由分子組成講到化學鍵類型、分子的極性、空間構型;據(jù)碳原子結合的氫原子數(shù)少于烷烴分子中碳所結合的氫原子數(shù)引出不飽和烴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不飽和烴。再由其結構看其物理、化學性質,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氣體,讓學生從顏色、狀態(tài)、氣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幾個方面來思考;根據(jù)乙烯結構中化學鍵的特征——雙鍵容易斷裂講乙烯的特征化學反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根據(jù)絕大部分有機物易燃燒的性質講乙烯的氧化反應(補充講乙烯能跟強氧化劑發(fā)生氧化反應)。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學性質來講其用途并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機溶劑(物理性質)、制造塑料和纖維(化學性質)等。最后對這一類含有碳碳雙鍵的烴,介紹其物理、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以后幾節(jié)的教學,我都反復強調(diào)這樣的學習方法:結構性質用途制法一類物質。到了講烴的衍生物,我請同學自己站起來闡述這樣的研究方法,我順著這樣的思路一點一點地講下去,很清晰。學生自己掌握,復習時也就感覺到有規(guī)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機化學其實很好學,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時時提醒學生,以后就是進入高一級學校,有機化學的學習與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樣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與探索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與能力培養(yǎng)

1.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適應于有機化學的特點,在教學學習方法和知識的同時,我還加強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機化學的一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自己總結。比如“乙醛”這一節(jié),通過約20min的閱讀,我就請同學自己列提綱,然后復述,重點圍繞“乙醛的組成和結構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質(展示樣品)、化學性質?由這樣的物理、化學性質決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業(yè)上如何制???這類物質(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學性質?”進行教學,通過這樣的訓練,我覺得學生不但強化了方法,更培養(yǎng)了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

2.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有機實驗的過程中,我時時提醒同學要細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維。比如實驗室制取乙烯時,加藥品的過程,溫度計的擺放,實驗中燒瓶、集氣瓶內(nèi)的變化,為什么要加石棉網(wǎng)、碎瓷片等等都應特別重視,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3.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強調(diào)觀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我還特別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銀鏡反應和乙醛與氫氧化銅的反應后,我就請兩個同學來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樣反應,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觀察并指出其錯誤。在演示完乙醇與鈉的反應實驗后,要求同學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有的同學竟用大塊的鈉并用手去撥。通過這些課堂實驗,課堂上及時糾正錯誤,學生感受頗深,他們自己做實驗時就很動腦筋,也很規(guī)范,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第5篇:無機化學顏色總結范文

關鍵詞:學業(yè)水平測試;有綱可依;有綱必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097-02

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目前已經(jīng)順利實施了九年(2007年―2015年),是我省高考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語、數(shù)、外科目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共同構成了完整的高中學生綜合評價體系,既可以促進高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又可以對高中生在校學習情況進行全面檢測。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的著眼點是素質教育,旨在使學生達到高中畢業(yè)應具有的水平,雖然只記等級,分數(shù)不計入高考,但是普通考生需要全部達C(及格),才能參加高考。如何更有效地進行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復習,獲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這不僅是面臨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的同學的一個問題,更是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復習和練習中應著重考慮的問題。雖然2015年的學業(yè)水平測試已經(jīng)結束,但為了更好的總結經(jīng)驗,引導未來,筆者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談對學業(yè)水平測試的理解和認識。

一、認真研究考試真題和《考試說明》,關注近幾年來學業(yè)水平測試的連貫性和變化性

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實施的八年時間中,2007年和2008年是一個過渡期(07、08年雖然為23題,但分為必選題17題和選做題6題,選修1《化學與生活》為18分+10分)2009年至今這七年來,學業(yè)水平測試的試題題型、知識點和分值分布逐漸趨于成熟和穩(wěn)定(選擇題為23題69分,選修1為15分),考試的內(nèi)容所選的知識點始終圍繞著化學學科的主干知識和核心內(nèi)容,體現(xiàn)了基礎性,有些知識點每年都在出現(xiàn),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分析近六年來的學業(yè)水平測試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23道選擇題中化學實驗裝置圖題、化學實驗小題、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題、物質的分類、離子共存、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周期律、化學能與熱能、化學能與電能、某種具體的有機物的性質、無機化學、化學用語等12個知識點連續(xù)7年都在出現(xiàn),離子方程式判斷正誤、核素、化學鍵、化學反應速率及限度、有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5個知識點出現(xiàn)過6次,“四同”出現(xiàn)過5次,“高分子化合物”出現(xiàn)過3次,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小題出現(xiàn)過2次。在六年來的無機化學推斷題中分別考到下列知識點:09年考查內(nèi)容是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10年為鈉、鋁、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11年為銅、氮、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2年為銅、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13年為鈉、鋁、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4年為鈉、氯、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15年為鋁、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江蘇省學業(yè)水平測試的連貫性和穩(wěn)定性。

每年的學業(yè)水平測試內(nèi)容也會出現(xiàn)變化,例如:對比14和15年的《考試說明》可以發(fā)現(xiàn)1、“測試內(nèi)容和要求”保持穩(wěn)定,稍有調(diào)整,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有:(1)將“了解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能根據(jù)試題有關要求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中“實驗”明確為“簡單實驗”;將“知道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其原子的電子層結構關系”中的“知道主族元素”改為“了解短周期元素”;將“能列舉按碳的骨架對有機化合物進行分類的方法”中的“能列舉”明確為“知道”;(2)刪除“根據(jù)實驗事實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3)提高要求的有:①將“乙醇的可燃性、與金屬鈉的反應,催化氧化等性質”、“金屬腐蝕的化學原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學性質、用途,及其相互之間的轉化關系”要求由“知道”(A)改為“了解”(B);將“乙酸的酸性、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等性質” 的要求由“知道”(A)改為“了解”(B),并增加體驗性測試要求Ⅰ;(4)降低要求的有:將“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的要求由“了解”(B)改為“知道”(A),刪除“認識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性測試要求Ⅰ。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考試說明》,明確考試要求的變化。

總之,分析學業(yè)水平測試的真題和《考試說明》,我們發(fā)現(xiàn)學業(yè)水平測試還是有綱可依的。

二、“有綱必依”------注重基礎,講究方法。

在明確了學業(yè)水平測試的考點和內(nèi)容后,我們在復習就要做到“有綱必依”,參照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的內(nèi)容條目,抓住知識主體,同時也應注意知識的“邊角”防止知識缺漏。我們在復習時,如果能嚴格按照《考試說明》中的復習要求,結合歷年來的學測真題,并不斷拓展和延伸,相信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注重復習內(nèi)容的全面,不超測試說明要求,注重基礎

抓常規(guī)教學,落實雙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重視課本,落實雙基,注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才是取得好成績的根本。只要學生具備堅實的學科基礎,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那就不怕試題的千變?nèi)f化了。因此,要用好課本、培養(yǎng)能力,以求不變應萬變,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知識點的落實,用好化學教科書,把化學理論知識轉化為解題能力,同時注意根據(jù)“有綱可依、有綱必依”的原則,注重基礎,不超綱,不遺漏。例如:在某份學測試卷中,考到黃銅的主要組成元素是銅和_____,很多老師和學生都沒有回答出正確答案,實際上這個知識點在必修1中和選修1中都同時出現(xiàn)過,這就給我們提了個醒,復習時要注意全面。

2、注重總結歸納,勾畫“化學概念地圖”

我們在復習時要注意階段性知識點的總結?;瘜W學科可以理解為半個文科和半個理科,需要理解的內(nèi)容有,需要背誦的知識點也很多,比較煩瑣,如果只是一股腦的老師講,不知道分類總結,多了往往有知識難以運用,這也是我們經(jīng)常講的“聽聽都會,一做就錯”。因此,就要求我們在復習階段中注重知識點總結與歸納,形成學科知識體系,勾畫出“化學地圖”,學生在答題時就會有針對性的去自己的大腦知識儲備中尋找答案要點,在考試是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了。例如:在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點時,我們可以按照單質、氧化物、堿(酸)、鹽的順序進行知識復習,然后讓學生畫出物質轉換關系圖,書寫對應的方程式(對于特殊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要求學生背下系數(shù),如:鋁、三氧化二鋁、氫氧化鋁的三個唯一、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的轉化),并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重要物質的物理性質要進行歸納,如狀態(tài),顏色,氣味、溶解度等,注意從反應條件、反應類型等多角度進行分類整理,提高學生推理的直觀性和邏輯性,這樣學生就可以輕松解決學業(yè)水平測試選擇題中的無機化學知識的題目和二卷中的框圖推斷題。

3、注重過程方法,增強答題規(guī)范性

答題過程中的文字符號表達是否規(guī)范、嚴謹,審題是否細致都決定著答題的準確性。在復習教學中,必須從嚴要求,把好三關:即(1)文字表達關。平時要有計劃地訓練與要求學生答題時注意用好字、詞、句,注意語句精煉化訓練,力求做到消滅錯別字,逐步做到詞到意出;(2)化學用語關。化學用語應用要準確、規(guī)范、嚴謹,包括能規(guī)范、正確地寫出中學化學所要求的全部的化學式、化學符號、化學方程式,甚至單位符號等;(3)審題關。要從平時的練習開始做起,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審題方法,要求學生審題時選準切入點,注意關鍵詞,不斷通過專項審題訓練來提高審題能力,包括提高審題的速度、審題的準確性。復習教學還要注重過程與方法,包括兩層含義:(1)注重知識與技能復習的過程與方法,以提高復習效率;(2)注重解題的過程與方法,以提高解題的速度與準確性。特別是注重解題的過程與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計算題的解題效率、一般題的思維效率,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和解題思路。教學時課堂上應增加板演,教師規(guī)范書寫,并適當讓學生板演,對課后作業(yè)有針對地講解和糾錯。復習中要把概念的掌握與解題過程結合起來,通過解題前的思考,解題中的科學推理,解題后的認真反思,認真體會解題的過程與方法,逐步內(nèi)化成學生個人的解題能力。

4、“抓兩頭促中間”----加強臨界生的幫助和指導

第6篇:無機化學顏色總結范文

在教學中如何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是當前國際上共同關心的教育理論問題之一。教學過程中到底教會學生什么?是“魚”還是“漁”?是教學生還是教學生學?在有機化學部分的教學中,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方法與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1.教學過程與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 中學階段,化學可分為有機與無機兩大塊,結束無機化學的學習,同學剛接觸到有機化學,興趣很濃。這時候,是再一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也是進行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總結出有機化學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與方法:結構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制法(工業(yè)制法、實驗室制法)一類物質。比如“乙烯”這一節(jié)的教學,我就打破書本上的順序,先講乙烯的分子結構。介紹乙烯分子的結構時,先由分子組成講到化學鍵類型、分子的極性、空間構型;據(jù)碳原子結合的氫原子數(shù)少于烷烴分子中碳所結合的氫原子數(shù)引出不飽和烴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不飽和烴。再由其結構看其物理、化學性質,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氣體,讓學生從顏色、狀態(tài)、氣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幾個方面來思考;根據(jù)乙烯結構中化學鍵的特征--雙鍵容易斷裂講乙烯的特征化學反應--加成反應、加聚反應,根據(jù)絕大部分有機物易燃燒的性質講乙烯的氧化反應(補充講乙烯能跟強氧化劑發(fā)生氧化反應)。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學性質來講其用途并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機溶劑(物理性質)、制造塑料和纖維(化學性質)等。最后對這一類含有碳碳雙鍵的烴,介紹其物理、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以后幾節(jié)的教學,我都反復強調(diào)這樣的學習方法:結構性質用途制法一類物質。到了講烴的衍生物,我請同學自己站起來闡述這樣的研究方法,我順著這樣的思路一點一點地講下去,很清晰。學生自己掌握,復習時也就感覺到有規(guī)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機化學其實很好學,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時時提醒學生,以后就是進入高一級學校,有機化學的學習與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樣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與探索的興趣。

2.教學過程與能力培養(yǎng)

2.1 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適應于有機化學的特點,在教學學習方法和知識的同時,我還加強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機化學的一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自己總結。比如“乙醛”這一節(jié),通過約20分鐘的閱讀,我就請同學自己列提綱,然后復述,重點圍繞“乙醛的組成和結構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質(展示樣品)、化學性質?由這樣的物理、化學性質決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業(yè)上如何制???這類物質(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學性質?”進行教學,通過這樣的訓練,我覺得學生不但強化了方法,更培養(yǎng)了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

2.2 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有機實驗的過程中,我時時提醒同學要細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維。比如實驗室制取乙烯時,加藥品的過程,溫度計的擺放,實驗中燒瓶、集氣瓶內(nèi)的變化,為什么要加石棉網(wǎng)、碎瓷片等等都應特別重視,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2.3 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在強調(diào)觀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我還特別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銀鏡反應和乙醛與氫氧化銅的反應后,我就請兩個同學來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樣反應,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觀察并指出其錯誤。在演示完乙醇與鈉的反應實驗后,要求同學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有的同學竟用大塊的鈉并用手去撥。通過這些課堂實驗,課堂上及時糾正錯誤,學生感受頗深,他們自己做實驗時就很動腦筋,也很規(guī)范,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2.4 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人類沒有記憶就沒有智力活動可言,“不記則思不起”,沒有記憶,思維、想象、創(chuàng)造就失去了基?;瘜W是半記憶性學科,同樣的教,同樣的學,有的同學就是學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記得牢。因此在有機化學教學與復習中,我就重視記憶方法、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如:銀鏡反應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學生“一二三”記憶法,即一水二銀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學與記憶,我就提醒同學根據(jù)分子中官能團的異同對比記憶其化學性質;我還提醒同學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行記憶,如乙醛與氫氧化銅的實驗有紅色沉淀物(Cu2O)生成以幫助記憶這個反應。

2.5 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有機實驗的過程中,我時時提醒同學要細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維。比如實驗室制取乙烯時,加藥品的過程,溫度計的擺放,實驗中燒瓶、集氣瓶內(nèi)的變化,為什么要加石棉網(wǎng)、碎瓷片等等都應特別重視,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第7篇:無機化學顏色總結范文

 

一、前言

 

作為一門實驗科學,化學中的基本理論和概念大都源自縝密的實驗觀察和詳細的實驗記錄。同時,化學基本理論和概念對化學實驗方法的設計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大一無機化學理論課程教學中開展化學實驗研究,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是對學生腦力的訓練;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更能使學生深刻體會理論和方法對化學實驗的指導作用。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過程中應起到推動和助力作用。

 

本文從鈷(III)氨配合物的合成入手,介紹了我們在指導學生運用化學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實驗設計和改進等方面的實踐。鈷(III)氨配合物主要包括三種:[Co(NH3)5Cl]Cl2、[Co(NH3)6]Cl3和[Co(NH3)5H2O]Cl3晶體,其內(nèi)外界結構和光學性質對制備條件相當敏感,不僅是材料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1-3],而且其合成和組成分析屬于大學無機化學實驗的經(jīng)典實驗[4-7]。該實驗涉及配合物的晶體場理論、光譜化學序列等基本概念和理論,組成分析過程中還包括酸堿滴定、絡合滴定和沉淀滴定等基本方法,“理論與實踐的互動”貫穿實驗的始終,在樣品合成方案的設計、鈷氨配合物的組成分析和目標產(chǎn)物的形成機理研究等方面均有體現(xiàn)。

 

二、氧化還原電極電勢對實驗方案設計的指導

 

傳統(tǒng)實驗教材中以CoCl2晶體作為制備鈷氨配合物的鈷源,在氨水環(huán)境中,加入H2O2作為Co(II)的氧化劑、使用濃HCl以促進含氯離子配合物的結晶,實驗操作環(huán)境比較惡劣[6]。由于實驗教學面對的學生已經(jīng)完成了大學無機化學課程的學習,掌握了氧化—還原電極電勢的基本概念,因此在實驗設計階段,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利用理論課程中學習的Nernst方程,考慮溶液的酸堿性、離子濃度和操作環(huán)境等因素,計算了Co(NH3)63+/Co(NH3)62+、NO3-/NO2-、O2/OH-等相關電對的電極電勢,設計了新的樣品合成方案。具體如下:將7.276gCo(NO3)2·6H2O和一定量的NH4Cl固體置于三口燒瓶中,加入7mL水,在65℃恒溫水浴中攪拌回流20分鐘,混液由淡紫紅色逐漸轉變?yōu)樯钏{色。

 

向混合溶液中持續(xù)通入高純氮氣20分鐘后,分多次加入一定量的濃氨水,溶液的溫度維持在65℃左右,溶液的顏色逐漸由深藍變?yōu)樯钭霞t色。氮氣保護下繼續(xù)攪拌、回流40分鐘,即產(chǎn)生大量紫紅色沉淀。過濾后用無水乙醇洗滌、干燥,得到目標產(chǎn)物。該方案以Co(NO3)2·6H2O代替CoCl2和H2O2,利用Co(NO3)2自身的氧化能力氧化Co(II),避免使用額外的氧化劑,減少了濃鹽酸的使用,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

 

三、組分分析中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有意義學習的層級由低到高依次為代表性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概念和命題的運用、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9]。化學實驗教學是在概念和命題學習的基礎上,訓練學生運用概念和命題、解決問題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途徑。

 

通過理論教學,學生已經(jīng)習得了各種滴定方法,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會運用不同的滴定方法,深刻理解滴定技術的含義,才有可能進一步發(fā)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教育學基本理論認為,試圖通過短期訓練來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完全可以隨著教師結合學科內(nèi)容運用的一系列策略來進行訓練、發(fā)展和提高。

 

當學生想知道自己所合成的樣品的組成時,所面臨的是一個嶄新的、需要學生自己解決的問題。這不同于以往的實驗操作練習,他需要在大腦中對理論課程中所學的各種滴定技術進行篩選和重新組合,找出測定鈷氨配合物中Co、NH3和Cl的含量所適用的方法,并將這些方法通過自己的實驗操作轉化為實驗數(shù)據(jù)。樣品的測試結果與[Co(NH3)5Cl]Cl2的理論組成幾乎完全一致,表明改進的實驗方案能夠成功制得目標產(chǎn)物。

 

此時,學生的喜悅溢于言表。因為他們看到了滴定技術將看不到、摸不著的配合物真實地展示在眼前,他們意識到了化學基本理論對化學實驗的指導意義,他們也會將這些正向、積極的情緒反饋到后續(xù)的理論學習過程中?;瘜W實驗教學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重任,學生從理論課堂上得到的大多是間接經(jīng)驗,它們是前人發(fā)現(xiàn)或總結的、對人類社會來說具有首創(chuàng)性的成果。

 

教育學理論家吉爾福特認為,“真創(chuàng)造”和“類創(chuàng)造”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和認知能力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創(chuàng)造性不僅局限于少數(shù)天才,還潛在地分布在整個人口中間。因此,創(chuàng)造性并不神秘,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總是或多或少的帶有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傊挵迸浜衔锏慕M成分析涉及酸堿滴定、配位滴定和沉淀滴定,是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互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優(yōu)秀范例。

 

四、目標產(chǎn)物形成機理研究中的理論與實踐

 

1.X射線粉末衍射技術的應用。建立在嚴格的理論基礎上的現(xiàn)代測試技術可使抽象的理論形象化,能夠為我們提供可重現(xiàn)的、精確的實驗數(shù)據(jù)?;谶@些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過程邏輯縝密,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科研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有巨大裨益。

 

在鈷氨配合物的合成實驗中,利用X射線粉末衍射技術對產(chǎn)物進行了表征,與文獻[8]制備的樣品和JCPDS標準卡片No.74-0344進行比對,說明以Co(NO3)2·6H2O晶體為原料、在NH3-NH4Cl體系中,不必添加諸如O2、H2O2等其他氧化劑,利用硝酸鹽的自身氧化能力即可得到純凈、結晶良好的配合物[Co(NH3)5Cl]Cl2晶體。

 

2.紫外可見光譜技術對實驗機理研究的指導。紫外可見光譜技術可以跟蹤反應過程,使原本看不到的反應過程形象地顯示在學生面前。我們分別測試了原料、中間產(chǎn)物和目標產(chǎn)物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根據(jù)原料中間產(chǎn)物目標產(chǎn)物的吸收光譜的變化,研究反應機理。學生們清晰地觀察到了Cl-離子和NH3分子依次進入鈷配合物內(nèi)界所帶來的電子吸收光譜的紅移和藍移,并推導出了晶體場理論教學中學習的光譜化學序列NH3>H2O>Cl。

 

3.晶體場理論對實驗機理研究的指導。鈷氨配合物[Co(NH3)5Cl]Cl2的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氧化和配體置換兩個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從Co原子的價電子構型入手,利用晶體場理論,計算了Co(II)和Co(III)在八面體場中的晶體場穩(wěn)定化能,分析了它們穩(wěn)定性的差異,結合紫外可見光譜的數(shù)據(jù),得出弱場中的Co(II)(電子構型為dε5dγ2),經(jīng)過強場中的Co(II)(電子構型為dε6dγ1),最終轉化為強場中的Co(III)(電子構型為dε6)是能量最低的途徑。

 

五、結論

 

本科生的理論課教學和實驗教學不能孤立進行,高?;瘜W化工專業(yè)培養(yǎng)的既不是紙上談兵的理論家,也不是照方抓藥的操作工。實驗教學中,教師需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應用理論教學成果去解釋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以揭示隱藏在背后的客觀規(guī)律。

第8篇:無機化學顏色總結范文

課后翻閱人教版必修1第90頁,有SO2的漂白原理的描述:“實驗中,品紅溶液被SO2漂白……其漂白作用是由于其能與某些有色物質形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筆者認為此段內(nèi)容欠妥,值得商榷。于是我和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一起進行了探討,期間有同學提出:“既然知道SO2有毒,對人體傷害很大,為何國家還允許用SO2對中藥材進行處理呢?原理是什么?”(此間,新聞在報道銀翹片SO2超標的事。對這些問題,我把它當成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到圖書館和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找資料和收集信息。

經(jīng)過討論,我和學生做了如下的探究實驗,期望對學生的疑問能作出合理解釋。

一、實驗部分

二、問題與思考

1.關于SO2與品紅的反應。

有色有機物的生色基團實際上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原子團,可以吸收某些波長的光而表現(xiàn)其補色的顏色,而這些生色基團不少因具有不飽和性,大多數(shù)有機物的顏色是由其分子中所含的發(fā)色基產(chǎn)生的。發(fā)色基都含有不飽和鍵,還原漂白劑釋放氫原子可使發(fā)色基所含的不飽和鍵變成單鍵,有機物便失去了顏色。

我們實驗所用的品紅為(見右圖),經(jīng)過檢測其水溶液呈弱酸性。SO2通入純水中以后,經(jīng)過光譜檢測,認為其中主要是各種水合物SO2·nH2O。根據(jù)不同的pH值,存在的有H3O+、HSO3-等,有少量的SO32-,但是H2SO3仍然沒有檢測出來。因此,在堿性品紅溶液中,我們認為SO2在酸性溶液中產(chǎn)生HSO3-、SO32-的可能性更大,其再與品紅發(fā)生加成反應,使得品紅褪色,而不是生成的H2SO3直接和品紅分子加成。還有一個證據(jù)就是,實驗步驟1中,直接加入Na2SO3,溶液很快褪色,主要是反應物Na2SO3濃度變大,反應速度加快。反應機理如下:

因此,我們認為SO2在水溶液中能夠使品紅溶液褪色,從其本質上來說與Na2SO3對品紅作用的機理是一致的。SO2在沒有水存在的情況下很難使品紅褪色(實驗3-6)。

2.關于亞硫酸鈉。

亞硫酸鈉是利用色素受還原作用而褪色,以達到漂白目的。而有些食品的褐變是由三價鐵離子的存在引起的,加入還原漂白劑可使三價鐵離子變成二價鐵離子以達到防止食品褐變。另一類是利用亞硫酸鹽類加成反應而褪色,以達到漂白目的??梢詫ㄇ嘬占疤穷愇镔|發(fā)生加成反應進行漂白使之褪色。此反應可逆,通過加熱或酸化處理可去掉亞硫酸,使花青苷再生,重新恢復原來的紅色。亞硫酸鹽對花青苷的漂白反應如下:

3.關于SO2的漂白作用。

《無機化學》北師大第4版501頁指出:“SO2能和一些有機色素結合成為無色的化合物,故還可以漂白紙張等;它能殺滅細菌,可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劑。”但并沒有明確指出其中包含品紅色素。

那么SO2到底有沒有漂白性呢?答案是肯定的,SO2不僅廣泛應用于紙張的漂白而且在食品加工中應用甚廣??衫眠€原性漂白劑使發(fā)色基團改變結構,使其脫色。由于不會造成纖維組分的損失,并可保持原漿料的特性,因此特別適用于磨木漿。查閱文獻后可知SO2漂白紙漿的作用機理,主要是加成反應,木素中不飽和顯色官能團還原的方法。漂白劑和有色物質內(nèi)部的生色原子團加成化合,化合后的物質不再吸收可見光,所以有色物質的顏色消失了。

SO2在食品、藥品行業(yè)中的漂白作用主要是基于其能夠防止酶促的褐變作用。SO2主要的作用機理是它能夠使得酚酶失活,硫粉熏蒸粉絲、銀耳等均屬此類情況。

綜上所述可知,SO2有漂白性,在造紙工業(yè)和食品、藥品工業(yè)都有廣泛的用途,其作用機理各不相同。SO2本身不能漂白品紅溶液,必須在水的存在下,漂白機理與Na2SO3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這正如“氯氣沒有漂白性,濕潤的氯氣才有漂白性”一樣。

三、反思與總結

第9篇:無機化學顏色總結范文

關鍵詞:木材紋理;強化技術;加工工藝

在家具設計和生產(chǎn)中,表面材料是表現(xiàn)家具設計藝術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力。木材紋理強化這一技術充分利用人工林速生材資源,成本低廉,工藝簡單,生產(chǎn)過程基本無污染,符合“綠色家具”生產(chǎn)要求。

1 木材紋理強化技術

木材紋理的清晰度是由木材早晚材顏色差異決定的,木材顏色主要與木材中存在的木質素和抽提物中羰基(C=O)、苯環(huán)、羥基(-OH)、羧基(-COOH)等顯色物質有關。由于受立地條件、氣候特征、生長量、樹種等因素的影響,木材內(nèi)部化學物質的結構、含量和分布都是不同樣的,因此木材紋理顏色、樣式存在著差異,這也使得木質材料表面具有美觀的裝飾性。木材紋理強化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1化學方法 通過實現(xiàn)顯色-還色-漂白這一反應過程達到紋理強化的目的,顯色過程主要是通過顏色反應加強早晚材之間的色差,來強化紋理的美感。常用的顏色反應如間苯三酚可使木材材色變?yōu)樽霞t色,吲哚可使木材材色變?yōu)闄烟疑?,高錳酸鉀、鹽酸和氨共同作用則可使木材材色變?yōu)榧t紫色等。但這種處理改變了木材的天然色澤,同時也對后期的染色處理也造成一定的困擾,因此進行還色處理是十分必要的,即達到恢復木材恢復天然色澤的同時強化凸顯出的紋理不消失。

出于“綠色環(huán)?!崩砟?,選用無機化學試劑進行處理,常用的顯色試劑為高錳酸鉀,其濃度范圍在3.5 ‰~4.5 ‰,水浴溫度控制在85 ℃~90 ℃,處理時間控制在2.5 h~3.5 h;還色劑則選用鹽酸,濃度范圍在3.0 %~5.0 %,溫度控制在60 ℃左右,當單板顏色褪掉后反應即終止;有時由于還色反應時間較長或鹽酸濃度偏高,易對單板造成酸污染,使單板顏色偏粉紅色,因此此時需進行漂白處理,采用雙氧水∶氨水∶水=10∶1∶10的漂白劑效果較好。

由于化學藥劑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和腐蝕性,單板的強度多少受到一定的影響,可以通過在單板背面膠粘絲織材料進行改善?;瘜W處理使單板紋理清晰可見,但無法改善人工速生材本身具有的密度低、強度低的缺點。

1.2熱處理法 熱處理法是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nèi)部的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綜合工藝過程。木材的變色因樹種和溫度而異,它可以變黃、棕、紅、灰等顏色,處于高溫下的木材可變成棕色。試驗設備可以采用或參考木材干燥的相關設備。

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單板含水率在12 %以下時,溫度升高至150 ℃材面仍然無任何現(xiàn)象發(fā)生,當溫度繼續(xù)升高,單板表面開始逐漸碳化,無法達到強化紋理的目的。當對單板進行浸泡使之達到飽水狀態(tài)時,上述現(xiàn)象未發(fā)生且凸顯出的紋理清晰自然。熱處理溫度控制在150 ℃~170 ℃之間,時間控制在1.5 h~2 h的能得到很好效果。

熱處理法不添加化學試劑,不產(chǎn)生對環(huán)境的污染處理的木材紋理清晰,但熱處理溫度和時間要嚴格控制,否則會影響木材紋理強化效果,甚至使單板發(fā)生碳化。

1.3熱壓處理法 熱壓處理法以接觸傳導的方式加熱木材,促進木材內(nèi)部水分向外部移動,木材內(nèi)部化學成分在溫度和壓力的作用下發(fā)生一定的改變,宏觀表現(xiàn)為早晚材顏色的差異(木材早晚材中化學成分具有差異性)。根據(jù)樹種間的差異性及要達到的效果可以直接對素板進行處理,也可以對經(jīng)過化學處理法強化后的單板進行處理,壓機的熱壓壓力控制在0.3 Mpa~0.7 MPa,熱壓溫度控制在170 ℃~190 ℃,熱壓時間控制在4 min以內(nèi)。熱壓處理法得到的單板紋理清晰,單板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板面平整度增強,且在時間上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

2 木材紋理熱壓處理強化飾面單板加工工藝

木材紋理強化技術是對傳統(tǒng)木貼面材料加工技術的改進,下面以人工速生林楊木單板為例介紹此加工工藝,采用的強化方法為熱壓處理法。

2.1單板制備 選擇材質均勻、易于切削、膠合性能好、易于染色和涂飾的原木進行旋切,制成單板片,單板厚度一般以0.25~1.5 mm為宜,單板過厚會增加生產(chǎn)成本,對于厚度較薄、材質較差的單板需在背面膠貼絲織材料,以防破損。一般所選用的人工速生林材種成材周期短,易于切削,旋切前不必經(jīng)過蒸煮處理,提高生產(chǎn)率,降低成本。

根據(jù)設計要求將單板剪切成規(guī)格材,剔除具有嚴重木材缺陷的單板,如開裂,落節(jié)等,但小蟲眼、青變、小的內(nèi)夾皮等不影響后期的加工和使用。單板的含水率控制在6%~15%,使之在染色過程中達到較好的染透率。

2.2花紋凸顯處理 采用化學處理和熱壓處理聯(lián)合法強化紋理,處理后的單板紋理自然真實感強,且板面的平整度提高,板面顏色稍有偏黃,增加其溫暖感。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