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實驗動物學的概念范文

實驗動物學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實驗動物學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實驗動物學的概念

第1篇:實驗動物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實驗動物學中醫(yī)藥院校教學改革

實驗動物學是一門研究實驗動物及動物實驗的綜合性新興學科,它融合了生物學、醫(yī)學、獸醫(yī)學、遺傳學等諸多學科的知識,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交叉性,同時它的發(fā)展又推動了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預防醫(yī)學和中醫(yī)藥學的發(fā)展,對科學研究尤其是生命科學研究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也逐步步入了高等醫(yī)學院校的課堂,是中醫(yī)藥院校多數(shù)專業(yè)研究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也是部分中醫(yī)、中藥、藥學、生物工程、中西醫(yī)結合專業(yè)本科生的選修課程[1]。我院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開設這門課程也有近十年的歷史,這對于我院普及實驗動物學的有關知識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由于教師隊伍的不專業(yè)(多為實驗動物中心的工作人員或病理、生理教研室的教師),加之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的不統(tǒng)一、考核辦法的過時以及該課程是選修課的緣故,使得教學效果不好,流于形式化,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無從談起[2]。為此,筆者在實驗動物教學實踐中大膽進行教學改革,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與考試考核辦法,在我院中西醫(yī)結合專業(yè)研究生及中醫(yī)、中藥、藥學等本科班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更新教育觀念,確立了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指導思想

在以前的實驗動物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基本上以講授實驗動物學的基本理論為主,忽視了實驗操作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學完后即進行理論考試,與當時開設這門課程主要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科研能力的初衷不符。因為實驗動物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單純講授理論對于以往很少接觸實驗動物的學生來說,往往非常抽象,效果也不好。因此,在實驗動物學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更新教學觀念,確立以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指導思想,改過去的以理論學習為主為現(xiàn)在的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重點,改過去僅重視課堂學習為現(xiàn)在還重視實踐操作,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逐步提高實驗動物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學生進入實驗室和走上社會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目的這個中心,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適當減少理論課時數(shù),增加實驗課時數(shù),使實驗課時占到總課時的40%左右。同時豐富教學內容,使實驗教學不單純停留在實驗動物的捉拿、保定、麻醉、采血、給藥等基本操作上,而是把科學設計實驗、選擇合適動物復制中醫(yī)證候動物模型進行相關的中醫(yī)藥實驗等綜合項目放在學生的實驗課上,確保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

2豐富教學內容和改革教學方法,探索適合本學科特點的新的教學模式

實驗動物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何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符合各種實驗要求的實驗動物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符合要求的實驗動物合理地設計、開展動物實驗并獲得準確可靠的實驗結果。對于中醫(yī)藥院校的畢業(yè)生,他們未來大多是實驗動物的使用者。因此,對如何培養(yǎng)標準的實驗動物的內容可略講,而對如何利用實驗動物進行科學實驗的內容要詳講。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要有所側重。對研究生來說,重點要講授實驗動物的選擇和應用、動物模型的復制技術、影響動物實驗效果的因素及其控制、相關的動物實驗方法、最新的法規(guī)和動物實驗的進展,增加學生實驗動手的機會,提高實驗課程的深度和難度;對本科生來說,重點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著重講述實驗動物學的新技術、新進展(轉基因技術、克隆技術、基因敲除技術)、實驗動物的一般操作技術等。堅持以基礎知識為根本,側重相關知識、前沿知識的原則,通過對實驗動物學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實驗動物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對其歷史、現(xiàn)狀、前沿等方面的知識有整體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除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外,還采用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等[3],以提高教學效果。

2.1演示法實驗動物學的內容十分豐富,在信息化的今天,實驗動物學課堂教學就不能再停留在單純的黑板加粉筆上,而應該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不然的話會造成教師努力講,學生認真聽,但收效不大的現(xiàn)象,為此,教師在講授這門課程時,不能一味地采用講授、描述等傳統(tǒng)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還應靈活運用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如投影、幻燈、多媒體課件等,把要講的內容形象化,視、聽并用,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又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介紹實驗小鼠的常用品種、品系時,可以將KM小鼠、DBA小鼠、C57BL/6小鼠、615小鼠的圖片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并結合圖片介紹它們的生物學特性及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使學生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和記憶,加深對不同品種、品系小鼠的認識,改變過去認為實驗小鼠就只有單純白色,而沒有黑色、野生色、灰色等的錯誤觀念;再如介紹該學科較前沿的轉基因和克隆技術時,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嵌合體小鼠、綠色熒光小鼠、移植技術使身上能長出人耳朵的裸鼠及動物無性繁殖(即克隆)的動物,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

2.2參觀法實驗動物的環(huán)境控制是實驗動物學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但在講授屏障環(huán)境時,涉及到屏障環(huán)境的溫、濕度調節(jié)系統(tǒng)、通風凈化系統(tǒng)、消毒隔離系統(tǒng)以及屏障環(huán)境系統(tǒng)內要做到人流、物流、動物流“三流”分開時,在課堂上講,教師往往難以講清楚,學生也難以聽懂。如能根據(jù)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到實地參觀并講解,那么效果將十分好。屏障系統(tǒng)除感染性實驗室以外,一般多為正壓,學生通過實地參觀進入實驗室時開啟每一扇門迎面吹來的氣流就可以切身感受到屏障環(huán)境內不同區(qū)域存在著的壓差;通過實地參觀,可以更好地理解屏障環(huán)境要進行人、物及動物分流的重要性,了解消毒隔離系統(tǒng)的操作規(guī)程。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進入實驗室工作掌握第一手感性資料。

2.3實驗法在實驗動物學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應盡量以學生為主體,自己僅充當指導與協(xié)作者,讓學生多動手、動腦,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其知難而進的勇氣。讓其獨立完成實驗的各個步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動手能力。對于諸如捉拿、保定、麻醉、采血、給藥等基本操作技術,在進行示范之后,要讓學生親手操作,對于學生因將動物抓得太緊引起動物窒息死亡和灌胃灌到氣管里導致動物死亡等的錯誤操作要及時予以糾正;對于不同動物為何要采取某種采血和給藥的方式。如小鼠采血為什么多采用尾靜脈和摘眼球采血而不用心臟采血,主要原因是因為動物小,心率太快,無法進行心臟采血,讓學生在實踐中找答案。這樣在教師指導下,既能讓學生熟練掌握實驗技術,培養(yǎng)實際操作技能,又能對一些實驗方法有更深的了解。

當然,實驗動物學教學除了以上方法以外,還可以采用討論或問題式教學方法。倡導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師生雙向交流、教學相長的教學模式,積極營造“平等、和諧、求知、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4]。如對某抗腫瘤藥物的實驗研究可以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要選擇這種動物(如裸鼠)而不選擇別的動物,同時還可以對造模接種的部位、給藥的方式及藥效的評價等進行探討,讓學生對抗腫瘤實驗研究從實驗設計開始到實驗結束全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3加強考試考核改革,培養(yǎng)“高分高能型”的科技人才

多年來,在我國人才培養(yǎng)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習成績很好,畢業(yè)后工作能力一般的所謂“高分低能型”人才現(xiàn)象,造成這種“高分低能”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考試考核重理論輕實踐、重分數(shù)輕能力的結果。對于實驗動物學教學同樣存在這種情況,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是否對實驗動物學的基本知識有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能否應用實驗動物學的基本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否熟練地開展有關動物實驗,能否對動物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科學的處理,既能反映學生“學”的效果,也能反映教師“教”的水平。以前多是通過理論考試,根據(jù)學生的分數(shù)來評定學生“學”的效果和教師“教”的水平。不可否認,這樣的評價方法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對像實驗動物學這樣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就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避免出現(xiàn)“高分低能”現(xiàn)象,培養(yǎng)“高分高能”人才,在本學科的教學改革過程中,加強了考核辦法的改革,對理論考試的基本概念部分可通過問答、思考、判斷題等形式考查;對綜合應用部分可提出某個科研設想,由學生自行設計,并根據(jù)其設計方案評分,同時加強實踐基本操作考核,將實驗成績單列,并將實踐動手能力考核成績提高到該門課程總成績的40%。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

盡管在實驗動物學教學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許多亟待探索和解決的課題,如本課程內容及相關基礎課(生理、病理、藥理實驗課)合并的改革;編寫全國中醫(yī)藥院校統(tǒng)一的教科書;建立專業(yè)化的實驗動物學教學隊伍;開設教師進修培訓基地,加強實驗動物學科建設等。我們期望中醫(yī)藥實驗動物教學工作能夠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及廣大實驗動物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關注。

【參考文獻】

[1]鄒移海,黃翔,連至誠,等.中醫(yī)實驗動物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11.

[2]黃文華,張燈成.與大學生探討實驗動物學在醫(yī)學研究中的重要性[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2,10(4):243.

第2篇:實驗動物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 動物實驗動手能力結構功能學習興趣生物科學素養(yǎng)

【 abstract 】 high school biology study should strengthen the animal experiment content, raises student's beginning ability,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nimal organs of perceptual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 and biological science.

【 key words 】 animal experiment ability structure function study interest biological science

生物和醫(yī)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高中生不但要從書本上了解生物醫(yī)學的知識,也要實際動手操作,獲得感性認識,培養(yǎng)興趣。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動物實驗是學生認識和研究生物科學的重要手段,通過動物實驗,可以加深對動物器官結構功能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基本技能和觀察、分析綜合運用生物學知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因此,加強動物實驗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鞏固、綜合、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十分有益。

讓高中生了解實驗動物的概念

高中生應該了解實驗動物不同于家養(yǎng)或野生的動物。實驗動物是指經(jīng)人工飼育,對其攜帶微生物實行控制,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的用于科學研究、教學、生產、檢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動物試驗是以實驗動物為材料,采用各種方法在實驗動物身上做試驗,研究動物在實驗過程中的反應、表現(xiàn)及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和有關技術問題。實驗動物作為人類的替身,可以用來驗證一個又一個的生命科學真理,例如探索生命現(xiàn)象,開發(fā)新藥等。

讓高中生了解實驗動物的福利和保護

高中生應該了解沒有實驗動物的巨大貢獻,人類對于生命的理解是絕對不可能達到現(xiàn)在這一程度。目前發(fā)達國家都相繼頒發(fā)了實驗動物管理條例、法規(guī)或規(guī)范,已實現(xiàn)了實驗動物生產的標準化、商品化和社會化,并且形成了完整的實驗動物教育、科研、生產管理與應用體系。我國也出臺了實驗動物的管理法規(guī)。我們應該為實驗動物提供良好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干凈通風的飼養(yǎng)房間,柔軟舒適的墊料,供給充足的專門配制的食物和清潔的水,控制動物的密度,提供動物玩耍的物品,正常的晝夜變化頻率。按時打掃飼養(yǎng)動物的房間,更換籠中的墊料。目前發(fā)達國家普遍開展了以替代、減少、優(yōu)化的運動。實驗動物的福利還體現(xiàn)在在實驗中減少動物的痛苦,進行有損傷的操作前要進行麻醉,處死實驗動物時要快,減少其痛苦。

三、利用動物實驗讓學生增強對動物器官結構功能的感性認識

對于高中生來說,沒有條件進行尸體解剖來了解人體的結構,用動物進行替代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例如,要了解人體或其它哺乳動物內部結構,我們可以用解剖大鼠來學習這些知識。用生理鹽水和戊巴比妥鈉粉劑配制成1%戊巴比妥鈉,按4ml/kg對大鼠腹腔注射麻醉,麻藥起效后將大鼠用橡皮筋和大頭針固定在解剖臺上,用解剖剪剪開大鼠的皮膚、肌肉和腹膜,進入腹腔,用棉簽撥開觀察胃腸肝胰脾等器官結構和位置。通過這樣的解剖學習,學生們可以對人體器官結構和位置有更深刻的感性認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和對生物學和醫(yī)學的興趣。在研究動物器官功能方面,我們可以利用蟾蜍來初步認識生物大腦和脊髓的作用。用大頭針從蟾蜍頭與身體的結合部向大腦方向插入,左右移動破壞大腦,發(fā)現(xiàn)蟾蜍肢體變得僵硬,對刺激無反應。然后用大頭針向脊柱中插入,破壞脊髓,發(fā)現(xiàn)蟾蜍肢體變得癱軟。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蟾蜍觀察心臟跳動,用剪刀剪開蟾蜍胸部和腹部的皮膚肌肉,進而剪開胸骨,觀察蟾蜍心臟跳動情況,然后把心臟周圍血管剪斷,游離心臟,放入純凈水中,發(fā)現(xiàn)心臟跳動逐漸減弱。同樣把一顆蟾蜍心臟放入自來水中,心臟跳動的時間明顯延長。這些動物實驗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思考生物學現(xiàn)象背后的道理。另外,現(xiàn)在網(wǎng)絡發(fā)達,學生可以通過上網(wǎng)學習在實驗中感興趣的問題。

在動物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現(xiàn)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欠缺。動物實驗通常需要多人協(xié)作完成,學生在分組共同完成動物實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團隊協(xié)作精神,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

綜上所述,對高中生開展動物實驗教學有很多好處,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對動物器官結構功能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物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趙英.重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 J ] .科學教育,2011: ( 17 ).

[2] 秦聲東.生物課外實驗的意義[ J ] .科技博覽,2009: ( 36 ).

[3] 李俊仙.淺議高中生物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 J ] .商品與質量,2011: ( 6 ).

第3篇:實驗動物學的概念范文

在本科免疫學實驗教學中,凝集反應、沉淀反應、補體參與的免疫反應、免疫標記技術、細胞免疫功能測定等實驗是經(jīng)典實驗,也是醫(yī)學生必修實驗。由于課時數(shù)的限制,以往實驗教學模式是技術人員將一些耗時長的實驗環(huán)節(jié)事先完成,學生按照課本指示完成其中一些操作。結果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各個孤立的實驗項目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以及實際意義,難以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也缺乏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了改變這些弊端,我們以醫(yī)學免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主線,將傳統(tǒng)的實驗內容設計為一個系統(tǒng)的整體性研究項目,包括了從抗原制備動物免疫、免疫血清采集和分離、抗體效價測定和功能分析、免疫酶標記技術測定等一系列實驗項目。根據(jù)實驗教學的指導思想及目的,本項目設置了兩大主體實驗,“綿羊紅細胞抗血清(溶血素)的制備及效價觀察”和“牛血清白蛋白抗血清的制備及效價觀察”。前者是顆粒性抗原,后者是可溶性抗原,制備的抗血清檢測方法均不同。這兩大實驗從脫纖維綿羊紅細胞的制備和牛血清白蛋白抗原濃度、免疫佐劑的配制,免疫程序、途徑的設計,抗原劑量、動物注射次數(shù)的掌握、免疫時間間隔的確定,家兔心臟采血,抗體的提取,直至運用直接凝集法、電泳檢測技術、雙向擴散實驗等檢測相應抗體效價等一系列實驗活動,將以往單個獨立的實驗貫穿起來,組成一個大實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融于項目之中,增強了學生動手能力,促進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展開。

2實驗教學模式改革

為了改變由實驗指導老師“抱著走”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我們在本次實驗改革別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開始前,將實驗課件掛在教研室的網(wǎng)站供學生提前預習,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并設計實驗方案。根據(jù)不同的抗原、免疫途徑和劑量,有意識地將每班分成三個實驗小組,從兩種免疫抗原———顆粒型抗原和可溶性抗原入手,使學生在進入實驗時就必須搞清楚這兩種抗原的概念,促使學生不得不翻閱書本和查閱資料。在弄懂了實驗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著手實施實驗步驟,分析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確保學生在實驗時能夠全面理解免疫概念、方法、效應機制等問題。本實驗免疫的抗血清由于動物機體的差異,免疫的抗血清效價均不同,每一組的抗血清檢測結果均未知,這就避免了同學之間抄襲實驗報告的情況。“連貫性模塊式”教學綜合運用病原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動物學等實驗技術和方法;采用課堂內外相結合,學生為主體、以組為單位的項目制教學模式。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部分實驗,學生對配制試劑、動物免疫、血清制備等過程都親自操作,掌握了實驗項目的整體性和連續(xù)性。開展本項目第2、3次實驗上課要連續(xù),不能隔周,因為凝集反應中的綿羊紅血球要求新鮮配制,心臟抽取的溶血素要馬上測定效價,補體參與的免疫反應試驗要在第3次實驗課完成,第2次和第3次實驗課程安排時間要在同一天,分上下午完成,第4次實驗安排免疫酶標、金標記技術測定和細胞免疫功能測定,在第5次實驗開始前,學生繼續(xù)利用這段業(yè)余時間進行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工作來提高抗體效價。對流免疫電泳和雙向瓊脂擴散試驗則安排于最后階段的功能檢測實驗中。本實驗項目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學生自己安排,大大提高了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協(xié)同能力,增強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實驗教學評價體系改革

本次改革的另一重點是對學生成績評定系統(tǒng)的改革。每個學生在完成項目教學后要求撰寫一份規(guī)范的研究小論文,成績評定采用百分制。評分標準包括:方案設計、實驗操作和習慣、團隊合作能力、數(shù)據(jù)記錄和分析、綜合分析和科學思辨能力等內容。學生通過實驗設計、實驗記錄、實驗報告、實驗討論、結果報告這一系列的項目實施鍛煉后,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明顯的提高。

4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

第4篇:實驗動物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小白鼠;口服;軟膏;LD50測定

化學藥品的急性毒性試驗,LD50的測定仍是很重要、很科學的測定手段[1][2][3]。受試藥品是液體采取注射法。是固體或半固體需改變給藥途徑。紅藥膏是半固體藥品,用藥物的原劑型采取小白鼠直接口服測定LD50,在操作和理論上是創(chuàng)新和改進。報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動物:小白鼠65只,體重分別為20±0.2g,性別各半,月齡2m。分籠飼養(yǎng)7日以上,擇優(yōu)者試驗。

1.1.2分析天平。

1.1.3塑料管為園形空芯,長8cm,直徑0.15cm。配合適管芯,管芯直徑弱小于0.15cm。

1.1.4墊紙:小方形薄紙。

1.1.5小白鼠固定器:本所設計,制造方法另文報導。

1.1.6塑料盤碟:裝受試藥膏。

1.1.7導針:直徑小于0.15cm的細鐵或細鋼針作導針。

1.1.8藥品:紅藥膏生產批號:20110629。置冰箱冷卻3天后切成0.1×0.2cm小塊放冰箱備用。

1.2方法

1.2.1分組:小白鼠65只。多備幾只以補充試驗中外傷或窒息致死數(shù)。

1.2.2預試:確定小白鼠正式試驗時的5個口服劑量。方法是隨機取健康小白鼠8只,分別給服任意值“紅藥膏100mg、225mg、337.5mg、357mg、482mg、782mg、813.2mg、934.23mg”。服藥后觀察1周,前5只存活正常,后3只因口服劑量大而死亡。據(jù)“預試”結果訂出試驗組5個劑量即計劃服藥量分別為260mg、364mg、509.6mg、713.44mg和998.82mg,組間比率為1.4。

1.2.3分組:據(jù)以上制訂劑量,把50只小白鼠隨機分配成5個劑量小組。小組以上述劑量而命名:為260mg組、364mg組、509.6mg組、713.44mg組和998.82mg組,每組10只。

1.2.4與軟膏口服LD50相關的5個劑量概念:

1.2.4.1 計劃服藥量:即標準服藥量。系指以上各小組應該服入的標準服藥量。喂藥中,盤碟等工具上附著的軟膏,(即丟失的軟膏)。致服入的藥量小于“計劃(標準)服藥量”,把計算的標準服藥量視為“計劃服藥量”。

1.2.4.2 預計損失量:喂藥時碟、塑料管、包紙和墊紙上粘附的紅藥膏總量。通過25只小白鼠喂藥后的統(tǒng)計,“預計損失量”約為“計劃服藥量”的百分之50.69±10.29,即喂藥前準備藥膏不可少的估計值。

1.2.4.3暫訂服藥量:即實際喂藥量。為“計劃服藥量”與“預計損失量”之和。

1.2.4.4 實際損失量:操作時實際損失的總量。如附在器械上的藥膏量是變數(shù),可能比“預計損失量”高、相等或低。所以“實際損失量”是實際丟失的藥量?!邦A計損失量”是估計損失的藥量。

1.2.4.5實際服藥量:即真正服藥量或近似標準量。用“預計服藥量”,減去“實際損失量”,等于“實際服藥量”。此劑量接近各組的“標準服藥量”。

1.2.5裝盤:把藥膏小塊按已知組的“暫訂服藥量”即“實際喂藥量”裝盤。方法:把放入冰箱冷凍2-3天后稍硬的紅藥膏切成0.1cm×0.2cm左右的小塊。再按“暫訂服藥量”裝入已稱重量的碟內置冰箱備用。

1.2.6將受試的50只小白鼠以每組10只隨機按以上5個標準劑量分成5組依次編號。小白鼠無需麻醉,需用“固定器”妥當固定。頭部和尾部暴露在外。

1.2.7將“墊紙”鋪手術臺上。再將“固定器”固定的小白鼠放在“墊紙”上,便于收集撒落的藥膏。

1.2.8 取規(guī)定量軟膏碎片盤,用“導針”挑起藥膏小碎片,裝入帶管芯的塑料管內,長1.0cm~1.2cm。裝畢平放“墊紙”上備用。

1.2.9 操作者左手持小白鼠的“固定器”,直立放置“墊紙”上。右手取裝藥的塑料管,從小白鼠口角插入緩慢推動管芯。一次少量推入,防止吞咽不協(xié)調窒息死亡。推藥之初,小白鼠主動配合吞咽。如喂藥量過多或時間過久,小白鼠常拒絕吞咽或因神志模糊不能吞咽。此時操作者可用塑料管尖端,輕輕將口內殘留藥慢慢推進,直至口腔無藥膏為止。推藥時,動作應輕柔緩慢,防止藥膏堵塞氣管致小白鼠窒息死亡。管中藥膏推完后,再將碟內藥膏放入塑料管內再喂。如此反復操作,直至盤中“試服量藥膏”完全喂完。裝藥盤中會殘留粘連很牢的藥膏,試驗前后均要稱盤碟、墊紙、包紙、帶芯塑料管的重量。便于計算軟膏損耗量,記錄“實際損失量”。喂藥后的小白鼠,觀察7-14天的表現(xiàn)。每個劑量喂10只以上。

2結果

2.1試驗算出“實際服藥量”與“計劃服藥量”有差距。以“實際服藥量”為基礎,據(jù)數(shù)學“近似值原理”:“近靠近,活靠小,死靠大”的原則,歸靠某一“計劃或標準服藥量組”,得出“實際服藥量”,觀察7-14天。死亡情況按歸靠“計劃劑量組”的原則,得出小白鼠口服紅藥膏死亡的結果是:劑量(mg/20g)分別:260、364、509.6、713.44、998.82。動物數(shù)(ni):10、10、10、10、10。死亡數(shù)(ri ):0、3、4、6、10。死亡率(pi):0.0、0.3、0.4、0.6、1.0。 (因小白鼠平均體重為20g,所以口服劑量單位為mg/20g。如按照mg/kg,應增加50倍,計算不便。故按實際情況改為mg/20g)。

2.2計算:按寇氏法(Karber氏法)[2]計算如下:

3討論

應用“LD50試驗”測定“紅藥膏”的急性毒性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能反映紅藥膏對人體的毒性[1][2][3]情況。

LD50測定先解決給藥途徑。注射法、直腸給藥法、皮膚給藥法、呼吸道吸入等給藥法[4],小白鼠身體太小不宜應用,最好是口服給藥。小白鼠價廉、性情溫和、容易飼養(yǎng),數(shù)量上易達到統(tǒng)計學要求。為了測定服藥劑量的準確性,不應摻和其他藥物,應保持藥膏原劑型直接口服。Karber氏法(寇氏法)是本試驗的主要依據(jù)。用此法測定半固體或固體藥物的LD50,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工業(yè)毒理學實驗方法》組編.工業(yè)毒理學實驗方法.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9-10、40-61、391-392.

[2]上海第一醫(yī)院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教研組.醫(yī)學統(tǒng)計方法.上??茖W技術出版社,1979,206-207,214-215.

第5篇:實驗動物學的概念范文

根據(jù)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想不想(敢不敢)創(chuàng)新的問題,即創(chuàng)新意識的問題;二是能不能創(chuàng)新的問題,即創(chuàng)新能力的問題。根據(jù)以上理論,我們在教學改革中圍繞這兩個問題開展了全方位、多途徑的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好的實效。

一理論教學

(一)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

我們在醫(yī)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生物化學、醫(yī)學遺傳學、人體發(fā)育學和生理學課程教學中,摒棄傳統(tǒng)的“滿堂灌”式教學方法,注重結合教學內容,采用討論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發(fā)表不同觀點,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圍繞問題學習。例如我們在病原生物學教學講授流感病毒時,摒棄原來的講授流行情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等常規(guī),開篇就提出六大問題:甲型H1N1為什么最初叫做豬流感病毒?與豬有什么關系? H1N1中H、N分別代表什么? 2009年流行的為什么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流感不過是一種感冒為何全球如此緊張?是否過度緊張?傳染方式有何特別?吃八角是否能有效對付流感?讓學生們頭腦里充滿問號,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們建立問題意識提供思路。

(二)幫助學生形成建構主義的知識觀和學習觀,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理論的形成過程

建構主義知識觀也就是知識的相對論。汪氏等認為傳統(tǒng)教學之所以不能很好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把知識看成絕對的、凝固的、靜止的、一成不變的,而建構主義知識觀則認為知識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所以學習的過程是新舊經(jīng)驗沖突而引發(fā)的觀念轉變和結構重組,顯然,引入建構主義知識觀有益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我們在醫(yī)學免疫學教學中,講到免疫的傳統(tǒng)概念和現(xiàn)代概念,就是引入建構主義知識觀的最好時機。

同時,我們還引入探究式教學方式,注重發(fā)掘課程中有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因素,注重講理論、概念被發(fā)現(xiàn)的過程。例如,在醫(yī)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學中,我們補充講干擾素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干擾素的副作用,病毒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人類面對病毒的困惑,青霉素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抗菌素耐藥性的形成等等,講病毒的發(fā)現(xiàn)源于“一種疾病”、“兩個關鍵技術”、“5個關鍵先生”、“一個舊理論被打破”,通過這些講述,傳授科學研究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科學創(chuàng)新的規(guī)律,了解學科領域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了解科學難題。

(三)以“正面教導”的方式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

課堂教學中注重與學生分享自己的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講歷史上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成功案例,為學生樹立一個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榜樣,引導學生圍繞問題自主尋找答案,并為學生組織“學習報告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該學習演講成績計入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10%~30%。例如,我們指導學生完成“蟲草素釕﹙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對大鼠肝癌細胞作用的初步研究”獲得廣東省第九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就是一個成功案例,學生在學習了化學結構改造這部分內容后,有了合成”蟲草素釕﹙Ⅱ﹚配合物”的想法,把中藥成分進行結構改造,這是這個課題最具創(chuàng)意的地方,與學生分享后,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大大促進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欲望。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通過布置各類開放性作業(yè)、案例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與聚合性思維、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縱向思維和橫向思維、批判性思維等。例如我們布置的作業(yè)包括“讀傷寒瑪麗故事的感想”(發(fā)散性思維、直覺思維)“給方舟子的一段話挑毛病”(批判性思維)等。

二課外教學

(一)通過布置撰寫小論文的任務,講解相關書寫要求、批閱、點評,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尋求答案

我們在醫(yī)學免疫學、生理學、人體發(fā)育學、預防醫(yī)學等課程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圍繞某主題寫出文獻綜述或調查報告,并在課堂教學中詳細講述文獻綜述、調查報告等論文形式的書寫要求、作用和意義,針對學生們參加大學生論文大賽中常見的論文書寫的錯誤,指出常見錯誤和誤區(qū),在批閱學生的作業(yè)后再作詳細點評。同時,推薦質量高的論文正式發(fā)表,讓學生“完成任務有動力,任務完成有喜悅”,推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該作業(yè)計入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10%。

(二)開放實驗室,指導大學生論文大賽、大學生課外科技大賽、大學生創(chuàng)新課題

參考許多高等院校的做法并結合我院實際,我們教師所在科研實驗平臺、項目組實驗室均向本科生開放,形成實驗室里有教師、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這樣的工作團體,形成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的良好氛圍,創(chuàng)設有利于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的環(huán)境。教師利用晚上、寒暑假積極主動指導本科生參加各類論文大賽和課外科技大賽,指導大學生創(chuàng)新課題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責任心,拓展學生的視野,有效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才能,近3年我們共7位老師指導10項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20多項校級創(chuàng)新項目的完成。

另外,通過老師擔任學校大學生論文大賽評委,擔任大學生論文大賽點評嘉賓、基礎知識擂臺賽評委等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作的科技論文“把脈”指導。

學生們通過參加各類課題的申報、實施、答辯,在實踐中獲得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三)為學生社團開辦基礎科研能力培養(yǎng)系列講座

為切實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念,提高本科生科研課題的創(chuàng)新性,近年我們先后為大學生社團和二級單位開辦學術講座,圍繞科研論文的書寫、進入實驗室注意事項、科研思路的來源、科研課題的實施、介紹幾本好雜志、經(jīng)絡的應用及研究概況、內經(jīng)及針灸原理的應用及研究、課題設計零距離、為醫(yī)之道、盡善盡美等議題舉辦講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四)促進和引導學生進入科研團隊,尤其是國家級科研課題項目組,接受科學素養(yǎng)的熏陶

本科生參與教師科研活動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舉措,我們近年來在吸收本科生進入實驗室方面也做了不懈努力,近5年累計約117人次學生參與教師科研工作,尤其我們通過主動報名加面試方式,遴選了部分學生進入學院國家級科研課題項目組科研團隊,學習查閱文獻、閱讀文獻、綜合分析文獻,了解國內外科研動向,學習科學研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教師結合自己承擔的科研課題為學生們輔導實驗動物學、分子生物學、DME、統(tǒng)計學等科學研究的主要課程,學生在實驗中學習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獲得創(chuàng)新的能力。

統(tǒng)計表明,在近年來進入科研團隊學習的學生中,能獲得國家級、省級課題“挑戰(zhàn)杯”大獎的學生均來自進入承擔國家級課題的科研團隊的學生群體,充分說明國家級科研團隊在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中起著非同一般的作用。

三實驗教學

如果說理論課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實驗課教學則是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綜合性培養(yǎng)平臺,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課程。我們在多個班種中實施基于團隊學習模式的自主設計性實驗,采用發(fā)放學習資料、學生自組學習小組(5-6人)、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引入自身的加入和體驗,圍繞任務設計實驗方案教師遴選科學意義大、創(chuàng)新意識強、可行性大的實驗方案,(對于科學意義不大、設計不合理的項目,予以淘汰),學生完成實驗方案形成實驗報告,最后進行論文答辯和教師點評。該教學改革體現(xiàn)了尊重學生的合理學習興趣與愛好,增強了學習任務的趣味性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入了合作和競爭的理念,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動機,對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發(fā)放144份問卷調查顯示:70%學生表示對該實驗感興趣,81.5%表示對實驗流程滿意,73.1%表示有必要開設自主設計性實驗,40%認為自主設計性實驗成績占課程總評成績的比重恰當。

四教學成果

經(jīng)過5年來的實踐,我們指導本科生獲得省級以上“挑戰(zhàn)杯”大獎4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兩項;指導學生參加“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10項;指導本科生參加學校學生學術論文大賽獲獎和指導本科生校級創(chuàng)新實驗項目19項;指導本科生在核心期刊8篇,發(fā)表相關教學論文19篇。

五問題與不足

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是高等院校教學工作的永恒話題,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尚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由于學生學分壓力、傳統(tǒng)考試壓力仍很大,能用于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鍛煉的時間不夠充裕。另外,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不斷更新,學生的創(chuàng)新更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教師要不斷學習,認清目前教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弊端,勇于改革和實踐。我們還需要加強教學的藝術性,讓我們教學活動更新穎和更富于變化。

參考文獻

[1]汪鳳炎,燕良軾.教育心理學新編[M].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