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思想道德教育總結范文

思想道德教育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思想道德教育總結

第1篇:思想道德教育總結范文

一、實施道德教育行動,努力提高學生道德素質 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中之重,在實施道德教育中,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六項工作。

一是推進道德教育與學科教學互動。課堂教學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我們結合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務和要求,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小學的品德與生活課、品德與社會課、中學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等德育課程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我們把德育寓于各種學科教學之中,寓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切實保證德育目標的落實。特別是對人文類學科增添一些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學內容,理科課程適當融入科學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內容,藝術類課程適量增加民族傳統藝術欣賞的內容。我們把學科德育功能的更好發(fā)揮和德育目標的進一步落實作為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推進新課改過程中,我們重視發(fā)揮地方鄉(xiāng)土教材的德育功能,按照思想性、時代性、地方性、趣味性的原則,認真搞好鄉(xiāng)土教育和校本教育,使之成為深受廣大未成年人歡迎的思想道德教育載體。

二是深化傳統教育。我們深入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注重抓好特色學校的創(chuàng)建工作,特別是著重抓好福州則徐中學、則徐小學的禁毒教育典型;閩侯縣祥謙中學、祥謙小學的革命傳統教育典型;臺江區(qū)雙虹小學的愛黨教育典型;長樂師范附小與冰心文學館共建的愛心教育典型;馬尾實驗小學弘揚船政文化教育典型等。通過典型示范,探索傳統資源與時代內容的結合,為深入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新鮮經驗。我們還充分挖掘福州名人資源,開展傳統教育,如全市各地以蔡襄、林則徐、嚴復、冰心、鄭和等著名人物的事跡為背景,組織學生參觀學習,開展“弘揚民族文化,做中華好兒女”、“中國人了不起,了不起的中國人”和“尋找名人的足跡”、“尋訪三坊七巷名人故居”、“我是中華小主人,民族精神我傳承”等系列活動,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三是加強法制教育。我們在促進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上下功夫,始終堅持把法制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我們在年度工作計劃中對學校法制教育作出專項部署,要求學校把法制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常規(guī)工作常抓不懈。我們還突出對教育行政部門依法治教、學校依法治校以及干部教師學法用法的要求,努力構建有效的學校法制教育領導機制和實施體系。在市司法局的支持配合下,建立了法制教育培訓機制,改進教育方法與手段,增強法制課的針對性和生動性,提高教育培訓效果。各中小學校聘請法制教育校外輔導員,發(fā)揮校外輔導員的職業(yè)和專業(yè)優(yōu)勢,以提高法制教育實際效果。

第2篇:思想道德教育總結范文

關鍵詞: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現狀;產生原因;對策

一、當前思想道德教育基本現狀

從當前學生的思想道德來看,總體學生水平還是較為滿意的,他們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但是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由于受這樣或那樣不利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呈現出許多地方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強總結的問題。

1.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

考上職業(yè)技校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大多沒有打下扎實的學習基礎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差,不愛學習,也不會學習。進入中職教育階段后,部分學生的文化基礎課,特別是數學和英語等課程成績普遍較差,更對全新的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技能課缺乏信心和興趣,而如何掌握學習技巧,提高學習能力更是難上加難。

2.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情緒管理能力差

許多學生進入中職學校,總認為自己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不強,前途渺茫,希望無望,也因此意志消沉,自暴自棄,而真正遇到挫折就更難以承受了。更有甚者以武力等不當形式來發(fā)泄和解決自己的不如意之處。

3.意志力差,缺乏吃苦耐勞精神

部分學生受家庭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缺乏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缺乏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遇到困難,不思進取,不謀求解決,一味退縮或放棄。

二、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現狀產生的原因

1.家庭、社會、學校教育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學生最早的教育場所,父母是最早的教師,因此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是長遠的,甚至是終身的。具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往往是由于家長對其溺愛、袒護或采取粗暴壓制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長不自覺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家長的工作或家庭中的瑣事而忽視對孩子的教育等的影響,不僅給學生提供了直接模仿的不良榜樣,而且使學生產生不良行為的“僥幸心理”提供了方便條件。

2.社會環(huán)境中的不良思想影響頗深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由于社會文化市場缺乏監(jiān)管力度,一些不健康甚至是腐朽有害的思想在社會上流行,尤其是學生經常出入娛樂性網吧,沉溺于網絡虛擬世界,整天沉溺于網上游戲,網上交友等活動,使之經常逃學、曠課,違紀違法行為經常發(fā)生。

3.學校教育觀念、方法保守,缺乏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有效性

中職教育是就業(yè)教育,部分教師從思想上放松了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和關愛,只注重管理學生,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未能將管理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因為管理和教育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一種手段,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向社會輸送合格的技術人才。只有將管理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注重教育的作用,才能發(fā)揮更好的效果。加上教育方法上的單一,如懲罰、工作粗心或放任自流,或對待學生不公正,處理問題偏袒等,使部分學生產生消極敵對情緒。

三、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對策

1.將家庭教、學校、社會形成合力,建立綜合教育體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思想道德教育必須從小開始培養(yǎng),從娃娃抓起。作為家庭應當多給予孩子關心教育,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只有學生擁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今后才能成為一個為社會服務的人才。學校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要推進思想道德教育,必須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要堅持貫徹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加強校風校紀建設,把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B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于社會來講,由于社會中殘在著許多不安定因素,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強,容易受到社會上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這使得他們容易跟風模仿行為不健康的思想。社會應當肩負責任,整治學校周邊環(huán)境,打擊犯罪行為,尤其是學校周邊所存在的不安定因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視。通過整治,減少學生與社會產生的不良時間的關聯。只有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形成合力,才能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收到良好的實效。

2.加強師德建設,建立和諧的師生情感關系

教師要了解他們的思維動向,就必須建立與他們之間的情感關系,獲取他們的信任,使得他們愿意敞開心扉與老師交談,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通過各種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德育工做培訓班等方式,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培養(yǎng)教師具備較高的師德。同時,教師要建立與學生的情感關系,就必須以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為出發(fā)點,通過對他們的細心觀察,了解他們的思維動向,分析促使他們養(yǎng)成不良習性的誘因。并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給予一定的特殊照顧,使得他們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教師要善于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溝通,讓他們講出自己的故事,走出心理的陰影。同時,教師通過溝通的時候進行教育思想的滲透,讓他們能及時認清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得以改正。

3.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問題記錄、分析、總結的過程,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從而全面地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過程,準確地掌握他們的情感變化,以此對學生問題進行合理正確的分析評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觀,從而成人、成才,更好的服務國家,服務社會。

總之,當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進行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學生的成長和現代教育的發(fā)展。因此,作為中職教師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將其納入日常教學體系中去,不斷發(fā)現新問題,解決新情況,積極有效地推進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第3篇:思想道德教育總結范文

一、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校領導必須率先垂范。

領導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榜樣和方向。領導是稱呼更是責任,言行是形象更是力量?!坝罢叨似浔恚铝呦攘⑸怼?,領導威信來源于人格力量。對得起自己的稱呼,這是有責任和有良知的人時常的內心自我告誡。也是平常人在履行自己的責任、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實現自、己的價值時應守的本分。領導只有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謹慎做好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嚴于律己,率先垂范,才能在群眾中留下口碑、在工作中產生動力。

領導班子是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推手。領導班子只有堅持集中學習與業(yè)余讀書相結合、專家輔導與專題研討相結合、學習理論與研究現實問題相結合,以科學發(fā)展觀作指導,才能使班子的理論水平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增強,從而使學校的思想道德建設思路更清晰、效果更顯著。

抓思想道德教育貴在“四要”。一要善,即出發(fā)點要善,要以人為本,情系師生,愛心至上,扶弱濟困;二要高,即著眼點要高,要努力站在理論的高度,高瞻遠矚,答疑解惑,以理服人;三要低,即著手點要低,要放下架子,伏下身子,從小事人手,以情動人,以德感人;四要實,即具體點要實,克服形式,注重內容,反對虛夸,崇尚實際。

二、改造傳統道德文化,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國傳統道德文化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它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碩果,是維系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紐帶和道德結晶。改造后的傳統道德文化對建立當前的新型師生關系,加強學校的思想道德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我們要鼓勵廣大師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傳統道德文化,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構建和諧共生的校園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

“仁者,愛人”。師生之間應當有仁愛之心、關愛之情;同學之間應當有體恤之心、互助之行。義,即正義。我國傳統道德文化推崇“舍生取義、見義勇為”?,F實中經?!靶帕x”連用,只講“信”不講“義”,“信”就沒有依托;只講“義”不講“信”,“義”就是虛偽的。兩者互為依存,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正道。禮,即禮儀。也就是說,要想保持一個穩(wěn)定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我們師生之間必須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和制度,按規(guī)則辦事,不能違法亂紀。智,即知識和智慧。也就是通過學習和實踐,就會獲得辨別是非的能力。信,即信用。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的基礎。

總起來說,我國傳統道德文化對相應的人際規(guī)則概括得十分精辟。運用好它,對建立民主自由的新型師生關系、構建和諧校園,肯定大有裨益。

三、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齊抓共管,需要師生相互配合,需要不斷地總結與學習。

首先,教師要積極正確地引導。青少年學生好奇心強,自控力和分辨力較差,因此教師要不厭其煩,循循’善誘,及時引導,對癥下藥,語重心長,鼓勵為主,批評為輔。

第4篇:思想道德教育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方法

高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是客觀社會現實影響的產物?,F實的教育是最有力的教育。21世紀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產生了新的變化,新的特點。只有正確把握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的新特點,才能懂得高職大學生的心思。只有懂得高職大學生的心思,思想道德教育才能理論聯系實際,擺脫過時的空洞說教方式,增強說服力,才能有實效性。

一、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

(一)學生普遍缺乏自信,思想比較消極

高職大學生中普遍感覺生活壓力大、自卑、對未來沒有信心,甚至由于對自己現狀的不滿,進而引發(fā)對學校、對社會的不滿,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學生渴望提高學歷、得到認可,卻意志薄弱、缺乏拼搏精神

他們中的一些學生總感覺自己比別人矮一頭。但同時我們也發(fā)現,有將近一半的同學閑暇時間安排上選擇了以“上網、聊天、閑逛”等娛樂為主,這說明高職學生在渴望升學、渴望成才的同時,又表現出矛盾的一面,即:一方面尋求學習機會,另一方面又向往悠然自得、輕松自在的生活,積極進取有時又不免尋求解脫或超脫;渴望實現人生價值而又有茫然之感;他們渴望成就一番事業(yè),但又往往缺乏堅忍不拔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意志;他們渴望學有所成,卻不愿意刻苦用功;期望事業(yè)成功卻不愿意做平凡小事;盼望有所作為,卻又疏于基本訓練。

(三)學生的思想道德認知和思想道德實踐存在巨大反差

學生的基礎文明和公共思想道德素質普遍不高,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愛護公共財物、不講公共衛(wèi)生、不尊重他人的現象時有發(fā)生:食堂里,殘羹剩飯隨處可見,浪費現象越來越嚴重;打飯不排隊現象司空見慣,圖書館里,經常出現偷書、撕書、污損圖書資料的現象;這些現象顯得尤為突出,但從我們問卷調查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同學重視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對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期望值高,多數大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規(guī)范應該遵守,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腐朽思想道德應該擯棄。但他們在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之間存在明顯落差。

(四)學生缺乏理想信念,信仰危機比較嚴重

高職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定位還存在較大偏差,普遍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很多高職學生缺乏青年應有的思想道德熱情,甚至對必要的時事思想道德學習和思想道德理論學習不感興趣,對一些思想道德理論觀點持模糊和錯誤認識的比率比較高。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思想上還比較模糊,甚至存在著錯誤,仍需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部分學生比較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入黨動機具有一定程度的功利色彩。

二、樹立與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特點相適應的教育理念

(一)樹立科學的、具有時代特點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把思想道德

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作為全部工作的第一要務。正確認識德育對教育、對社會發(fā)展的主導和先行作用,從思想上、政治上、道德上、心理上等諸多方面培養(yǎng)人、造就人,以應對國際環(huán)境挑戰(zhàn),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新要求的人才培養(yǎng)的牢固陣地。

(二)確立新理念,樹立“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意識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個人不能夠一部分一部分地來教育,而是由人所經受的種種影響的全部總和綜合地教育出來?!贝髮W生作為受教育者在接受各種教育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學習如何做人。

(三)設立教育目標,以能力為本位,分層逐步推進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四有”人才。圍繞總目標,遵循人的認知規(guī)律與教育規(guī)律。思想道德教育目標應包括認知目標、情感目標、行為目標在內的目標體系。以認知目標為先導,以情感目標為基礎,以行為目標為重點,同時要堅持三者的統一。

三、新時期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法的更新

(一)以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熏陶人

校園里美觀的建筑、艷麗的花草、幽靜的環(huán)境、寬敞的道路、藝術的走廊等,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美的享受,給大學生以賞心悅目之感,使大學生精神煥發(fā),這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能起到凈化靈魂的作用。而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和諧的師生、生生關系,健康的文化氛圍等,則是一種“清潔劑”,對大學生起著“清心洗耳”的作用。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提高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

實踐教學符合學生的品德養(yǎng)成規(guī)律,實踐教學突出了養(yǎng)成教育,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理論以及中國化的成果,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法律素養(yǎng),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擺正德與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zhèn)洹⑷姘l(fā)展。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明確立志、樹德和做人的道理,選擇正確之路。

(三)重視解決思想道德理論上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思想道德理論上的難點和熱點所處的地位十分顯著,它就應該作為思想道德工作者的工作重點。這也需要有關部門為思想道德工作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使他們敢于探索和解決思想道德難點和熱點問題。思想道德工作者應當善于從高職大學生熟視無睹的事實中,提煉出人們一般不曾意識到的固有結論。這樣的分析能夠產生很大的說服力。這樣化解難點和熱點問題,容易入情入理,取得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梅.道德內化的形成機制及其實現途徑[J].現代教育科學,2005(5).

2、顧海良.世紀新階段高校思想道德道德教育的理論綱領[J].思想道德理論教育導刊,2002(11).

第5篇:思想道德教育總結范文

關鍵詞:思想道德教育;創(chuàng)新人才;素質

面向新世紀,我們應該培養(yǎng)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而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與思想道德教育又是分不開的。如何發(fā)揮思想道德教育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將思想道德教育與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有效結合起來,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探索研究解決的問題。本文試圖聯系當代大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探討思想道德教育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二者的關系。

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是時代的要求

當今世界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而這一切中最根本的是人才,是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F代社會的發(fā)展,各國都對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黨的十圍繞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等方面作了大量總結和描繪,在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中明確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在第十二部分(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中說到要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加大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培養(yǎng)支持力度,要開創(chuàng)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等等??梢姡覀儑乙呀泴?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提高到戰(zhàn)略的高度。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說:培養(yǎng)人才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人力資源的開發(fā)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創(chuàng)造力的開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21世紀中國需要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是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推進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和全面進步的重要保證。作為高校積極努力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是時展的要求。

二、思想道德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成為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關系重大

大學生要成為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至少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質:

首先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這主要表現在有著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崇高的理想和科學的信念;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獻身精神;積極進取,努力奮斗;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思想道德素質在大學生的全面素質中居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正如古人所說:“德者,才之帥也?!闭f的正是這個道理。

其次是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這主要通過擁有科學文化知識的創(chuàng)新人才出色的智力和才能來表現。出色的智力和才能與學習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積累各種經驗具有密切關系。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經驗對人們有效地進行創(chuàng)造十分重要,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在進行繼承性學習的同時,善于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既要注意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更要注意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中的學習,努力開發(fā)智能寶庫,特別重視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過去,人們在教育實踐中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知識的傳授上面,忽視了智能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使智能開發(fā)成了知識傳授的負過程。在知識爆炸的現代社會,傳統教育方式已不再適應發(fā)展的需要?,F代人要著重于自己智能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雖然從理論上講,大腦這個知識信息庫可以儲存巨量的知識,但即使如此,人也沒有那么多時間來消化、吸收它們。一個學生即使是拼命地攻讀,也讀不完、記不住他專業(yè)范圍內的全部知識。因此大學生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更多地通過其出色的智力和才能來表現。優(yōu)良的智力和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新能力,是現代人獲取知識、選擇知識、應用知識使之形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柔性智能系統,適應人類知識量激增的現狀,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成為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造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素質。

第三是良好的個性心理素質。這主要表現為優(yōu)良的創(chuàng)造個性品質,如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有較強的責任感;堅韌頑強,決策果斷;勤奮努力,嚴謹細致;自尊自信,具有批判精神,敢向權威挑戰(zhàn);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或自主性,能獨立自主地提出問題和設想,并進行驗證;有著永不滿足的進取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對發(fā)現新事物和創(chuàng)造活動有強烈的興奮感和情感傾向;敢于冒險,富有獻身精神,對新事物很敏感,不滿足現狀,興趣高雅廣泛,有細致和敏銳的觀察力。這是所有創(chuàng)新人才一般都有的個性心理特征。

人類創(chuàng)新實踐已經證明,人的道德品質和個性心理對其創(chuàng)造性活動有很大的影響。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對充分發(fā)揮人的創(chuàng)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在一生中能否有所創(chuàng)造而成就一番事業(yè)。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正是以培養(yǎng)塑造大學生優(yōu)良思想道德素質包括個性品質為目的的。個人崇高的思想品質或優(yōu)良的性格與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實踐不可分割,彼此相互滲透,相互支持,相互影響,且個人崇高的思想品質或優(yōu)良的性格是基礎。思想道德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成為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關系重大。

三、發(fā)揮思想道德教育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過程中的作用

思想道德教育旨在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和幫助學生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事??茖W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確立,對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理想信念的形成,道德品質的塑造,個性心理的健全有著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 思想道德教育對個人理想信念的形成起著主導性的作用。

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由此產生的獻身精神、探索精神是推動人們去從事創(chuàng)造活動的精神動力,是從事創(chuàng)造活動的直接原因。崇高的理想和科學的信念不可能自發(fā)的產生,它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之上。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不僅使學生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更主要的是能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問題,解決問題,不斷認識世界。這是崇高理想和科學信念形成的根本途徑。崇高的理想和科學的信念必然產生服務人民、奉獻社會、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開發(fā)世界上第一部袖珍翻譯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機譯成果產業(yè)化的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陳肇雄博士,在他和他的課題組取得創(chuàng)新成果后,曾動情地說:一種獻身科學,為國爭光,造福人類,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生價值的信念堅如磐石地樹立在每個人的心中。正是這種寶貴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我們走向成功,兩年時間便研制成功智能型英漢機譯系統。無數歷史事實證明,幾乎所有創(chuàng)新人才都具有這樣的品質:追求真理而不顧一切。正是這種勇氣和決心,使得他們敢于去開拓任何新的領域。愛因斯坦就說:對真理和知識追求并為之奮斗,是人的最高品質之一。這種勇氣和決心,這種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源于對世界、對人生的正確認識,有賴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 思想道德教育對個人道德品質的塑造具有建構性的作用。

道德品質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規(guī)范在個人身上的體現與凝結,是人們在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一系列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道德傾向和特征。道德品質既包括人們主觀上對一定的道德原則規(guī)范的認識,也包括人們基于這種認識所產生的具有穩(wěn)定性特征的行為習慣,它是主觀上道德認識和客觀上道德行為的統一。一個人的品質,并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靠教育、實踐或感化獲得的,是長期遵守或違背道德所得到的結果。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大學生主觀上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這對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建構作用。因為在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導下,必然產生高尚的道德觀和正確的道德認識,這是優(yōu)良道德品質形成的前提,也為優(yōu)良道德品質形成構建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優(yōu)良道德品質是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應該具備的德性品質。在創(chuàng)造活動中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質非常關鍵??梢哉f,無才無德是“廢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只有德厚而才豐才是“合格品”?,F實生活中就常有這樣的現象:一個沒有德性的人,其知識越多、才能越大,對社會和人民的危害也越大;一個德性不好的人,即使再有才干,也很難為社會所接納。創(chuàng)新,用于造福于民,大功大德;用于禍害人民,其害無窮。沒有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其創(chuàng)造才能的實現,造成的只是破壞而不是創(chuàng)造。

第三, 思想道德教育對健全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有著內化的作用。

人的個性心理品質是一個內涵廣泛的概念,是人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系統中能動地形成的個體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包括動機、意志、氣質、性質、情感等。在人的個性品質中,并不是所有的品質都有利于創(chuàng)新,如懶惰、驕傲、自卑等,就是阻礙創(chuàng)新的不良的心理因素,是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應該排除的個性心理品質。而充滿激情、自尊自信、敢于冒險、堅韌頑強、決策果斷、勤奮努力、獨立思考、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對充分發(fā)揮人的創(chuàng)造力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品格是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愛因斯坦在悼念偉大的科學家居里夫人時曾說: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過人們通常的認識。這里智力上的成就就是創(chuàng)新的成果,是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性格的偉大既包括品德的高尚也包括優(yōu)良的個性心理品質。個性心理素質對人們的創(chuàng)新活動有很大的影響。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除了進行健康的心理調適之外,通過思想道德教育,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從心靈的深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途徑。因為人的思想和復雜的內心世界的活動,最終還是受著其核心部分,一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指導。世界觀和人生觀決定一個人對世界、對事物、對人生的根本看法和做人的標準,這是一個人一生中根本的、首要的問題。一個人有了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指導,就能正確的認識和了解社會、人生和世界,就能正確地體察和分析客觀事物,養(yǎng)成和保持健康的心理,塑造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思想道德教育對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有著特定的內化功能和作用。一個具有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品質的人,必能鍛造出自己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這是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所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總之,愛心、奉獻、堅強、自立、進取、開拓等是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的必備品格。塑造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和理想人格,對成為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極為重要。思想道德教育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應該得到重視和發(fā)揮。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第6篇:思想道德教育總結范文

一、思想道德素質教育

《標準》明確提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要求,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語文教學之中,使學生從語文教學中受到思想道德尤其是愛國主義教育。語文教學必須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這個觀點已為廣大語文教師所公認,并由廣大語文教師付諸實踐。然而,從目前社會上、學校中青少年暴露出來的問題來反思,思想道德教育這個主旋律并不盡如人意。其中原因雖然很多,但語文教學自身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依然不容忽視。我們要認真研究并充分利用“語文教學”這一載體,加強對現有在校學生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使之成為新世紀的合格建設者。

蘇教版教材中的很多課文都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學習《司馬遷發(fā)憤寫》,在介紹司馬遷的生平事跡時,可以著重強調司馬遷寫《史記》足足用了十三年,在這期間,他曾為李陵辯護而獲罪下獄,還慘遭宮刑,但他忍受奇恥大辱,堅持著書,終于為中國留下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光輝著作。又如,介紹司馬光生平時,突出他花了整整十九年時間主持編寫了歷史巨著《資治通鑒》。為此,他“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精力盡于此書”“簡牘盈積,浩如煙?!?,可見工程之大,用力之勤。另如《長城和運河》《美麗的南沙群島》《黃山奇松》《黃果樹瀑布》《莫高窟》《夢圓飛天》《二泉映月》《鄭和遠航》《秦兵馬俑》等課文都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或熱愛祖國悠久歷史文化教育。

特級教師陳志聰說:“語文課必須而且完全可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語文課的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愛江山多嬌的祖國,愛人才輩出的祖國,愛語言優(yōu)美的祖國,愛具有優(yōu)秀民族特點的祖國?!笨梢姡M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不僅可以教育學生熱愛祖國,而且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個性心理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健全人的個性。而個性心理素質是指個人的心理面貌,也即個人的意識傾向與各種穩(wěn)定而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總和。語文中的個性心理素質教育主要指在聽話、說話、閱讀、寫作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考力、意志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興趣、習慣和性格。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學生培養(yǎng)成《標準》里提出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

俗話說,興趣是成功的開始,而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好壞。很難想象,一堂支離破碎、干澀枯燥的語文課能夠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受到嚴重的削弱和挫傷。久而久之,也就會使其學習勁頭消失殆盡。鑒于此,我們在課堂上要努力做到:激情洋溢地導入課文;別有鐘情地介紹作者;字斟句酌地點撥、講析;扣人心弦地述說、總結;即使是板書,也給學生以美的藝術熏陶。長期堅持這樣做,就能贏得學生的“頂禮膜拜”,學生聽課也會有“如沐春風”之感,學習語文的興趣自然會滋生暗長。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沒有哪種靈丹妙藥可使學生變得聰明。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看,發(fā)揮大腦的最佳功能狀態(tài),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值得研究,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學習、自我控制、永恒勤奮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在平時要求學生養(yǎng)成讀書、寫字、說話、作文認認真真、仔仔細細、踏踏實實的習慣,在課堂上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習慣,在課外做到廣讀、多背、勤摘、勤寫、重積累的習慣,讀書感悟涵詠、盡情盡興地評點鑒賞的習慣。

第7篇:思想道德教育總結范文

關鍵詞: 高校思想道德建設 經驗 啟示

高等學校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場所,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隨著我國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政治中心走向經濟中心,高校思想道德建設如何適應新形勢、新情況,從而保證高校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目標的全面實現,這已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高校面臨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為推進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高校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積累了寶貴經驗,給人們以深刻的啟示。

一、我國高校思想道德建設的經驗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高校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實踐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回顧這一時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設的發(fā)展歷程,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以下寶貴經驗。

(一)始終高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努力確保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讓大學生懂得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要讓大學生懂得必須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覺地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緊緊地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只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弘揚主旋律,才能正視其他各種社會思潮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挑戰(zhàn),才能找到高校人才培養(yǎng)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點”,才能發(fā)揮黨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作用,引導和推動當代大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到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中去,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進程中去。

(二)始終堅持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內容。

創(chuàng)新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是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的核心。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緊密結合世情、國情、黨情,根據國家在不同時期的中心任務和大學生的思想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學生德育教育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當前,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要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同時,要用最新最鮮活的理論成果和社會主義改革發(fā)展的生動實踐教育大學生。針對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我們還要特別注意對大學生進行志愿服務意識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意識教育等。

(三)始終堅持了以學生為本,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切實提高大學生德育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

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同時,必須講究藝術和方法,要著眼知行合一,注重講求實效,切實提高大學生德育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一,要做到宣講教育與身體力行相統一。每一位從事德育教育的教師不僅是德育教育的宣講者,而且是先進思想的踐行者,其自身的言行就是對大學生最有力的導向。因此,增強德育教育的說服力,教育者要“臺上當老師、臺下當模范”。

第二,要做到理論講解與實際應用相統一。德育教育工作不能重理論輕實踐,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有用事實闡明理論,才能讓大學生信服。要講求實效,克服形式主義。評定德育教育的依據,是要看大學生究竟弄懂了多少基本道理,解決了多少認識上的問題,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第三,要做到理想要求與現實需要相統一。當今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益呈現多元化趨勢。這給當代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應對這些挑戰(zhàn),關鍵是要敢于面對問題,正視矛盾,做到理想要求與現實需要相統一。要注意從當代大學生最關心、最關注的疑難問題入手,既要理直氣壯地講明大道理,又要善于結合實際把大道理講實、講透、講具體,對“歪道理”予以旗幟鮮明、針鋒相對的批駁。

(四)積極拓展了進行大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歷史和實踐證明,高校德育教育要以創(chuàng)新為先導,要在觀念、內容、方法和模式、載體上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提高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斷賦予大學生德育教育鮮活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

第一,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的主導作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體現當代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

第二,充分發(fā)揮網絡載體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的功能。網絡載體為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新途徑。網絡為高校德育教育開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手段。通過網絡可以快捷、準確地了解高校師生的思想情緒及其關心的熱點問題;可以及時獲取大量有價值的信息,豐富德育教育的資源;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德育教育活動。

第三,充分發(fā)揮校園管理、校園文化、校園傳媒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工作實踐中,校園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社團文化等文化建設普遍受到重視。借助這些文化建設的載體,把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落實到基層,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寓于其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內容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接受。

(五)積極構建和完善了大學生德育教育效果測評體系。

大學生德育教育測評是大學生德育教育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導航儀。但總體而言,目前的研究還不夠系統、不夠深入,實際操作也還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因此,深入開展大學生德育教育測評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研究,對于營造大學生德育教育的全新環(huán)境,幫助各級黨委、政府、高等學校和相關社會組織厘清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促進大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對加強和改進我國高校思想道德建設的啟示

當今中國社會的時代主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是一個富有時代意義、蘊涵豐富的新課題,這也給予高校思想道德建設深刻的啟示。

(一)必須大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道德傳統。

從國外德育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看,當今世界各國德育都力求通過本民族的創(chuàng)業(yè)史、斗爭史和整個歷史發(fā)展過程,喚起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意識和國家價值觀念,以使他們成為本民族的接班人。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發(fā)展歷史,有更加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的資源。而當今我國正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更應該發(fā)揚優(yōu)良的愛國主義教育傳統。通過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不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構建新的時代精神,使愛國主義教育深入到人們實際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激發(fā)人們的愛國熱情,充分發(fā)揮愛國主義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強大精神力量。然而,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社會制度下的國家提倡的愛國主義的性質和內容是根本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提倡的愛國主義是與資本主義制度相連的,其目的是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和統治地位。而我們提倡的愛國主義是與社會主義制度相連的,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本質上是統一的,愛祖國就是愛社會主義的祖國。也就是說,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從根本上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服務的。

(二)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注重“無意識性”教育。

當前現代西方國家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色彩愈來愈濃,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它為何給人以無政治色彩的錯覺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其思想政治工作可謂“出神入化”,已基本達到“無意識”的境界。即讓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無意識地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德育教育重在感染,這不僅是中國德育的精華,而且是西方國家的共識。我國高校應當認真研究并實施無意識性教育,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把教育的政治性也潛移默化地表現出來。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春風化雨般的方式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社會生活和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學生能夠自覺地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校德育環(huán)境,包括教學環(huán)境和校園文化環(huán)境。注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雙方關系的平等性,教育上要以啟發(fā)為主,以利于形成學生的思考和認知能力;管理上實行較為寬松的非強制管理方式,以利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判斷,進行一定的道德選擇和價值選擇。德育教育除了發(fā)揮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外,還要通過學科課、各種文化設施、重大節(jié)假日、重大事件、國旗、國歌等多途徑、多形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滲透教育。第二,加強大眾傳媒的導向作用。大眾傳媒無時不刻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左右著人們的價值道德觀,發(fā)揮著其對受教育者的“軟約束”作用。第三,要建立起學校、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綜合德育機制。學校、社會和家庭一定要發(fā)揮出各自的優(yōu)勢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而且要密切聯系、反饋信息,通過建設和諧校園、和諧家庭、和諧社會來創(chuàng)造出一種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達到教育目的。

(三)必須強調知行合一,講求教育效果。

德育教育重在實踐。要使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廣泛深入人心,就必須使人們自覺踐行,在踐行中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心理上的認同升華為內心的一種信仰。只有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為廣大社會成員普遍認同和接受。因此,教師必須將思想道德體系的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使人們從德育教育的客體變?yōu)橹黧w,德育建設才能取得實效。

我國目前在強調大學生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前提下,應注重引導他們從“政治人”向“社會人”轉變,注重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實事做起,而不要停留在空洞抽象的說教上。我們應把培養(yǎng)“合格公民”作為學校德育的立足點,引導他們增強公民意識,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既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更注重對社會和他人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知行合一。我國的高校德育,一定要強化學校德育與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關系,把德育放在真實的人的發(fā)展上,根據大學生發(fā)展和人格形成的特征有序地安排德育內容。德育內容要突出宣傳社會主義的人格典范,對道德層次尚未達到理想境界的大學生的普遍行為進行規(guī)范的指導,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編寫教材,使教材通俗易懂,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四)要加強隊伍建設,重視理論研究,大力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內容。

德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組織保證。新時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理論素質和豐富經驗,而且要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要向專家學者型隊伍發(fā)展。廣大教育工作者要通過思想道德教育科學理論的研究,積極探索和建構具有時代特征、富有中國特色的德育理論,為我國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與建設,提高理論支持和決策依據。我國德育工作者還要積極借鑒國外德育的人本主義觀念,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實現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在德育內容上,要強調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加強對學生的公德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的時期,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現實道德問題能力為目的,豐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另外,以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的同時,教師還應注意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應是全面性與層次性的有機統一,還應趨向生活化,關注和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交往和良好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促進大學生全面、協調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韋文學.國外高校德育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J].理論導刊,2005,(8).

[2]張鴻燕,杜紅琴.美國公民教育的特點及其發(fā)展趨勢[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第8篇:思想道德教育總結范文

摘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高校管理的根本任務,當今大學生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他們身上的動態(tài)性特點更加明顯。如果不注意把握現今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工作便無從開展,因此,高校思想教育更應該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我們還要從每個學生不斷變化的實際出發(fā),工作的方法也要隨著時間階段的不同而發(fā)生相應的變化。采取的形式也要多樣,比如各類實踐活動、誠信教育等,這樣才能吸引當代學生的眼球,才有可能使他們真正加入到我們開展的活動中來,從而達到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以學生為本 校園文化 實踐 誠信 家長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0)-04-0107-02

隨著國內外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的發(fā)展,特別是我國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展和內涵的深化,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高校管理的根本任務?!叭齻€代表”重要思想對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有一個與黨和人民的愿望、需求與信仰和諧統一的要求或標準,這個要求或標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性的集中體現。它包括很多方面,但我想談的是其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大學生中開展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大學生應該在“修業(yè)”的同時加強“修身”,防止大學生知識水準與道德水準嚴重不成比例的現象發(fā)生。目前大學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

1 經濟的多樣化使學生的價值觀念發(fā)生了變化,很多大學生崇尚拜金主義,認為金錢至上,錢是萬能的,忽視了人性、道德、親情、友情。

2 社會生活的多樣化使學生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多樣化,很多大學生缺失了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花錢大手大腳,有一分就要花兩分,從不考慮經濟能力,存在著嚴重的享樂主義。

3 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和對外交往的頻繁,媒體、網絡在高校的應用,各種錯誤的思想也加大了對大學生思想的滲透。

二、大學生思想道德教青工作采取的措施

面對二十一世紀,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首先的就是轉變思想,我們應該在總結和繼承原來工作經驗的同時探討新的工作方法,立足現實,根據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現實特點,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下功夫,解決新形勢下思想道德建設中出現的新問題。

(一)大的方向有:

1 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與學生的日常思想教育相結合。這個結合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與大學生的成才觀教育緊密相聯,一個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從學生一入校就著手抓大學生的思想教育;二是發(fā)揮高校黨團組織的作用;三是發(fā)揮高校校園文化在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增長知識,提高素質。

2 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與日常行為管理相結合,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知行合一,面對目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道德認知與行為的脫節(jié)現象,必須加強大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

3 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與教育目標的實現相結合。實施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為高校更好的考證道德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教育過程,把德育目標、內容的要求轉化為學生自求、自得的過程,引導大學生進行道德實踐,對兩難性和感覺性的價值問題,讓學生在自我選擇與體驗中感覺到,接受德育不只是社會的要求和未來他人,而且也是滿足自身的需求,從而形成自律的品質。

(二)具體方面有:

1 學校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應該克服技術主義傾向,即過分注重德育課程的知識化和分數化,淡化了德育課程的人文精神,把德育變成了一門普通的文化課,這樣就會把大學德育的靈魂喪失掉,這種狀況應該在學校道德建設中首先得到解決。

2 以學生為中心是做好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也是自我教育的主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即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貼近學生、依靠學生,相信他們,滿足大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要和大學生不同層次的精神需要,尊重大學生的人格和價值,幫助大學生尤其是困難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塑造大學生的陽光心理。以學生帶學生,以學生引導學生,具體的措施可以有:學生的宿舍樓交給學生管理;校報和廣播站由學生主持日常工作;編播內容由學生自己安排和調整;安排學生值班崗位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修養(yǎng),形成學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3 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思想道德建設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個體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基礎,在現代化社會條件下,學生面對紛繁莞雜的社會現實和千差萬別的社會現象,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各種問題。幫助大學生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所在,近年來,大學生面臨的壓力特別是就業(yè)壓力、學習壓力、經濟壓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發(fā)的心理問題增多,影響了他們的全面發(fā)展。要進一步完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大學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幫助他們排除困惑,使他們在面對人生磨難或機會時有適當的反應,從而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能力。就最近某大學發(fā)生的跳樓事件和服毒事件都反映了大學生心理的不成熟,沒有抵御和排解壓力的能力,經不起挫折和打擊,不考慮后果,不考慮自己的父母、親人和朋友,不會考慮生命不僅僅屬于自己,它屬于所有愛自己的人和自己愛的人,任何人不能像透支支票的透支自己的生命,任何人都沒有權利隨心所欲的處置自己的生命。

4 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陣地,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是高校師生通過教育與教學活動所創(chuàng)造和形成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校園文化具有開放性、傳統性、豐富性和層次性等特點,應按照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發(fā)展的要求,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使學生視野開闊,知識豐富,從而達到提升校園文化水準的目的。校園精神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靈魂,是育人目標的高度概括,它反映著學校師生員工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他們共同理想、信念、追求、意志風格等方面的綜合體現,表現為師生員工共同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工作目標,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上:校園精神具有激勵功能、凝聚功能、導向功能和陶冶功能,它能激發(fā)人的動機,誘導人的行為,使其發(fā)揮內在潛力,為實現所追求的目標而努力,因此,學校要大力開展各種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如專題講座、影視欣賞、英語角、文藝匯演、課外閱讀、演講比賽、辯論賽、體育活動等,使學生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在這些活動中得到升華,也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義務感, 培養(yǎng)他們的奉獻精神。

5 讓學生家長參與到學校育人工作中來,是學校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我院一直堅持給學生家長寄通知書,介紹學校在校成績。這項措施受到了家長的歡迎,使家長和學校有了更多的聯系,可以讓家長及時的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有助于對學生的教育。

6 誠信教育應作為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我院為每位學生成立了誠信檔案,將學生不誠信及好人好事的行為均記錄入檔,如果以后表現良好,可以將不誠信的檔案取掉,以激勵的方式告訴學生做人做事都要重誠信,講信譽,樹立以誠實為榮,虛假為恥的觀念,這樣才能在社會生活中立于不敗之地,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7 “實踐出真知”。青年學生只有書本還很不夠,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實際、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這樣才能讓他們學到更多的知識。通過勤工儉學、社會調查、生產實習、青年志愿者等社會實踐活動,學生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與此同時,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和提高,為全面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9篇:思想道德教育總結范文

關鍵詞:關愛 學生 中學生 同塑

面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方面面的新挑戰(zhàn),中學生德育如何在“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中有所成效,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課題。筆者總結三十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對加強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創(chuàng)新,關愛學生心靈,同創(chuàng)和諧未來,作如下分析及探討。

一、把握初中學生的新特點

初中學生群體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認識自我、認識社會、探問人生的階段,可塑性強,定向性強,在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中蘊藏著無窮的活力。但是,當前初中學生生存狀態(tài)中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獨生子女群體;二是應試教育體制。前者導致了初中生的自我中心主義,后者造成了初中生人文精神的缺失。這兩個基本特征對教育工作的新挑戰(zhàn)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據某縣法院刑事庭2005年至2007年三年的統計顯示,青少年犯罪分別占全部犯罪總人數的6.6%、14.7%、17.6%,比重大且呈逐年上升之勢。至今出現的某些初中生反人性、反文明、反道德的行為,也折射了這種現狀,要加強和改進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須把握其以上兩個特點,否則任何措施都將成為無的之矢,背離我們教育的初衷。

二、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四個誤區(qū)

(一)道德教育的內容脫離初中生的實際

首先是道德標準的高深理論遠離了青少年的實際生活,使初中生覺得高不可攀;其次是抽象的內容影響青少年理解,絕大多數學生認為簡直不可思議;最后是單一的標準的確影響初中生張揚個性,對政治課興趣低下,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難能收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二)道德教育的過程脫離初中生主體

德育教育主要是傳統教育的方向、內容、目標,不是從青少年出發(fā),而是把青少年作為被塑造的客體,其結果是應試有余,涉世不足,與目前初中教育的核心價值相背離。

(三)道德教育的形式脫離社會及初中生的現實

就學校而言主要是以灌輸的形式進行道德教育,忽視道德教育過程中初中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在社會生活層面的德育過程中存在初中生低參與、甚至不參與、脫離思想實際的現象。

(四)道德教育結果認識與行為嚴重脫離

目前,道德價值標準存在虛化現象,學生的道德認識標準已完全社會化,使學生在道德能力上面臨多種挑戰(zhàn),在道德認識上都知道該怎么做,但道德行為卻做不到,判斷能力、自控能力的缺失,形成了學、用斷層,甚至做出了違背道德的行為沒有愧疚感。

三、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改進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

加強和改進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設,必須把握初中生的新特點。在操作層面上,應重視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在情感層面上應重視高尚審美情趣的陶冶。

(一)家庭為孩子的道德教育上好底色

有人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家庭為未成年人確定了道德教育的底色。目前,我國已進入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知識大爆炸、人才大競爭影響著每一個家庭,家家父母都充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但是,有關權威研究表明,不少家長在孩子教育上存在諸多誤區(qū),主要表現是重智力教育,輕品德教育;重口頭教育,輕實踐教育;重物質文明教育,輕精神文明教育。有些問題在家長看來是微不足道的,但對孩子來說卻會產生德、智發(fā)展失衡的作用,這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個問題應引起每個家長的高度重視。

筆者認為,父母的教育道德的功能是學校和教師不可代替的。因為未成年人在依賴父母的生存中,所形成的人生的品德、個性往往影響終生,其道德價值觀、審美觀、思維方式等因素,往往起著人生坐標原點定位、射線定向的作用。這個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強,可塑性強,善于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他們的辨別能力、自控能力較差。做為父母在孩子面前,對誠信、奉獻、責任、法紀等行為,應重視言傳身教的點滴影響,尤其要注意尊重學校及教師的管理教育,不應隨便向孩子非議學校及教師的管理教育,使家庭與學校之間對子女的教育管理緊密配合,不留空檔,使家庭教育與社會接好軌,為孩子的道德教育起好步,開好局,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上好道德教育的第一課。

(二)學校為道德教育留下一方綠地

如今,素質教育已為社會廣泛接受,追求升學率派生的特長班、尖子班層出不窮,填鴨式的教育把學生的腦子塞得滿滿的,本應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德育,被排擠得幾乎無縫可插。小小的心靈承受著過載的負荷。

據省婦聯對石家莊、承德、邯鄲的2000多名城鄉(xiāng)中學生的道德素質狀況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我省中學生精神世界的主流是熱愛祖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的。但是,也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概括為“四不”現象,即對人不感激,對物不愛惜,對已不克制,對事不努力。

分析造成這些不良現象的原因,筆者認為過分重視成績和升學率,造成了“一長一短”現象,“一長”就是成績好,什么都好;“一短”就是忽略德育質量的提升,忽略了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所以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須切實改變應試教育機制,讓德育和其他學習課程一樣受到足夠重視。筆者建議每個學校在教育管理中,應當設立德育教研機構,以全面創(chuàng)新深化正面教育為主,批評教育要注重科學的人性化,同時以多種形式開展好德育新風典型宣傳活動,杜絕德育有過程、無效果的現象。在組織上、管理上、教學上及各種活動中,為學生道德教育留下一方綠地。

(三)社會筑起守望德育的屏障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僅靠家庭和學校的努力還遠遠不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牽涉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它要求整個社會的配合,其中公共環(huán)境和成人社會的影響對孩子尤其重要。對此筆者體會頗深,如果書本的道德教育和現實中不一致,學生就會產生對社會的質疑。一個學生只有感受到社會的關愛,感受到社會的規(guī)范性,他才可能把書本上的道德規(guī)則適用于社會生活中,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有公共責任意識、處處應當為社會奉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