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范文

課程與教學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程與教學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程與教學的概念

第1篇: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微課程 本科教學改革 物流管理課程 視頻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063-02

在網絡時代,隨著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大學生逐漸習慣于在互聯網上獲取知識,因此,微課也將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微課以視頻為主要教學手段,其中包括相關的教學設計、課件素材、教學思考、隨堂練習及學生成績、教師答疑等輔教學資源。將微課程教學理念引入到本科生的課堂教學中,使本科生在學習知識點的同時,能夠更多地對知識和案例等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課堂討論,從而改變以往主要由教師講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微課區(qū)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課例、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其以一定的呈現方式和組織關系設計了一個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并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在國外,早已有了“微課程”這個概念,2008年由美國人戴維?彭羅斯創(chuàng)立,戴維?彭羅斯是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他把微課程稱為“知識脈沖”。

一 微課程教學理念概述

微課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流媒體為主要形式,以視頻為主要載體,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精心的信息化教學為教學設計,涵蓋教學的重點、難點、疑點,在簡短的時間內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實現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完整教學活動。因此,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要從學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課是教師首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而不是從教師的角度去制作。微課只講授一兩個知識點,沒有復雜的課程體系,也沒有眾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是針對特定的目標人群傳遞特定的知識內容。微課的特征有:

1.具有視頻教學案例的特征

微課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統(tǒng)整”教學設計,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指向明確、主題突出、相對完整,包含教案、講義、多媒體課件、多媒體教學素材(包括圖片和視頻)、學生的反饋意見、學生成績、課后教學反思、教學內容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類型多樣、教學主題鮮明和教學結構緊湊。

2.教學資源容量小

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同時教學視頻的總容量一般不要過大,以便于下載保存到電腦或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上,隨時隨地使師生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實現移動學習,便于師生通過互聯網實現學習狀況檢查、探討學習心得和答疑等。

3.教學內容重點突出

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tǒng)課堂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教學設計更加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或疑點問題。微課的教學設計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要求問題聚集,主題突出,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4.教學時間短

微課的時長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一般為5~8分鐘,相對于傳統(tǒng)40或45分鐘的一節(jié)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微課易于實現“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迅速提升學生學業(yè)水平、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二 物流管理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特點

1.物流管理課程開設的背景

物流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準確的、及時的、安全的、保質保量的、門到門的合理化服務模式和先進的服務流程。物流是隨商品生產的出現而出現的,隨商品生產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所以物流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的經濟活動。目前,我國的物流業(yè)正處于快速發(fā)展期,現代化的企業(yè)經營離不開現代物流管理活動。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guī)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jiān)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速度加快,全球生產、制造已成為現代企業(yè)管理的主要方式,世界產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為我國物流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諸多機遇。物流管理是企業(yè)管理全球化、生產區(qū)域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大物流的基礎,是現代企業(y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企業(yè)近年來重點研究和關注的重要課題。

2.物流管理課程的特點

物流管理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在我國,20世紀90年代初物流開始受到重視,其發(fā)展速度非常迅速,但物流管理課程的教學模式還停留在原有的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的被動式學習模式上,因此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特別是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策劃組織能力、信息獲得和加工能力更弱。學生僅僅局限于從有限的課本內容上獲得物流方面的知識,對新觀念、新方法了解太少,也很少與同行進行交流。

物流管理課程作為本科生物流管理的專業(yè)導論課程及核心課程,由于物流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以及物流企業(yè)的內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近年來,課程的教學難度也相應地有所提升,要求教師的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掌握企業(yè)物流管理的理論,以及物流行業(yè)的最新動態(tài)和物流管理理念,并能靈活運用到今后的實際工作中去,是教學中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3.將微課程理念引入物流管理課程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之所以適合采用微課程教學理論,是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物流管理和實際應用聯系非常緊密,隨著物流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物流管理的理念以及技術也在不斷完善,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使得本科大學生普遍感到課堂知識的陳舊。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目前互聯網上有很多關于物流管理的網頁、圖片和視頻,這些資源是分散的,雖然當代的大學生更傾向于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和知識,但由于沒有得到很好的梳理,所以不利于學生們的學習和使用。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整理最新的物流管理知識點以及案例,輔助學生了解最新的物流管理的動向,理解物流管理中的一系列概念,微課程就為這樣的教學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模式。

第二,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使得本科生的時間更加碎片化,因此本科生的教學可以通過微課程的教學模式,占領學生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時間。通過微課程教學使得學生利用很少的時間掌握關鍵的知識點,從而提升課程教學的效果。

第三,大量的國內外物流管理相關案例和知識點適合以微課程的形式引入教學過程中。國內外物流管理教材有很多,而且基本上每部教材都提供一些案例,尤其是國外原版教材,或者是一些中文譯本教材,具有非常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豐富的案例。這些都是物流管理課堂微課程教學的源泉。

三 物流管理微課程開發(fā)的方法

1.課程內容規(guī)劃

為了規(guī)避重復和無序開發(fā)課程,要按照新課程標準結合教材對微課程內容建設進行整體規(guī)劃,形成規(guī)范和體系,確定建設方案和進程。課程內容規(guī)劃是微課程開發(fā)的一項重要工作,組織一線物流行業(yè)專家和高校物流管理專業(yè)教研員,共同確定物流管理課程的知識點脈絡,為了供學校和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開發(fā),需要在征求專家意見后課程內容規(guī)劃。

2.微課內容開發(fā)

微課內容開發(fā)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微課資源建設為了能確保其質量,一般要經過宣傳、選題設計、技術培訓、課例拍攝、后期加工、審核、在線報送、評價反饋等環(huán)節(jié)。其建設模式分為“征集評審式”和“項目開發(fā)式”兩種,前者是面向教師個人,而后者是面向學校和機構。

3.教學平臺建設

微課資源共享、建設和應用的載體和基礎是微課平臺。平臺功能要在滿足微課資源日常管理和建設的基礎上增加便于用戶研究和應用的功能模塊,從而一站式完成微課建設、管理、應用和研究的教學過程。

4.交流應用

微課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應用。向廣大師生推薦和展示優(yōu)秀獲獎微課作品主要通過專家點評、集中展播和共享交流等方式。推進基于微課的網上教研新模式的形成,組織教師開展基于“微課庫”的教學研討會等活動。

四 結束語

目前,運用到本科高校教學中的微課程還比較少,將微課程理念引入本科生的課堂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同時要求教師能夠掌握微課錄制的軟件工具的使用。青年教師可以更多地參與到微課制作的過程中,通過熟練使用信息化的教學方法來彌補教學經驗上的不足,從而能夠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

第2篇: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教學改革;CDIO工程教育模式;實踐教學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必須依托于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工程教育是為國家輸送工程技術人才的重要渠道.但日前工程人才短缺已凸顯出來.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工程人才,各個院校都相繼進行工程教育改革.CDIO工程教育模式等各種新型教育模式就是在這樣背景下產生的.與此同時,概率論正突破傳統(tǒng)的應用范圍向各個領域滲透,和其他學科的交互作用日益活躍.英國的邏輯學家和經濟學家杰文斯曾對概率論大加贊美:“概率論是生活真正的領路人,如果沒有對概率的某種估計,那么我們就寸步難行,無所作為.”因此,對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的教育和學生概率統(tǒng)計素質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一、前 言

CDIO工程教育理念最初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大學合作創(chuàng)立的,其中“CDIO”代表著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間的聯系為方式來學習工程技術,是倡導“做中學”的一種教學理念.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是高等院校中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之一,但它又不同于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等其他數學類的公共基礎課.它是研究隨機現象、揭示隨機現象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的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數學學科.而隨機現象廣泛存在于現實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因此這門學科在很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又不同于那些直接貼近于工程項目的專業(yè)課程,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這門課程又屬于基礎數學類課程,為學生傳承著數學的思想和以數學為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具體地說,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為學生講授處理隨機現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概率統(tǒng)計的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下,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問題凸顯出來.在以往課程教學中只偏重例題和公式的講解,而忽視了基本概念的講解、理論思想的講解和實踐應用環(huán)節(jié)的訓練,使學生為考試而學習,學后無用,致使學生在實踐中遇到概率統(tǒng)計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無法用概率統(tǒng)計的方法分析問題.有的學生可能考試后的第二天就全忘了,實際上學生并沒有真正的理解概念,吃透概念.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適應新型的教育理念,就不能再沿用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教學改革

對于一門數學課程的講授的關鍵來說,就是應該把數學課程的思想即貫穿課程始終的精髓講解出來.數學思想是理論的基礎,是數學理論的精髓所在,即其本質的東西.

最能體現出數學思想,無非就是“概念”的講授.“概念”往往是最不好講的,如何把它的本質抽出來,又如何把它的本質通俗易懂地、生動活潑地、更具有吸引力地展現給學生.這應該是每個教師一直努力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教師需要不停地探索,不停地收集各種資料,參看各種資源.對于一個概念,是先拋出一個問題,啟發(fā)式地引出概念的定義,還是直接給出概念,用一個例子去解釋它的本質,可能還要教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比如說講解“相關系數”這個概念,光是給出公式,學生是不能真正吃透概念的.要講好這個概念,我認為要從為什么要引入這個概念出發(fā).雖然協方差也能反映兩個隨機變量之間的關系,但是要受變量所用的度量單位的影響.比如考慮隨機變量(X,Y),X表示人群的體重,Y表示人群的身高,如果度量單位發(fā)生變化,X,Y將會翻倍,根據協方差公式Cov(aX, bY)=abCov(X,Y),相應的協方差就會翻倍.因此要引入相關系數,它是不受度量的單位的影響,是一個無量綱的量.

數學思想也體現在公式的講解上,教師必須講明白公式是干什么的,解決什么問題的,只有讓學生明白這一點,才能真正明白這個公式怎么去用.全概率公式是概率論中的一個基本公式,可能教師反復地強調它是非常重要的,而忽略了它的本質的東西.它是用于計算較復雜事件的概率問題,將復雜事件的概率化為在不同情況或不同原因或不同途徑下發(fā)生的簡單事件的概率的求和問題.公式指出: 在復雜情況下直接計算P(B)不易時,可根據具體情況構造一個劃分Ai, 使事件B發(fā)生的概率是各事件Ai(i=1,2,…)發(fā)生條件下引起事件B發(fā)生的概率的總和.如果學生真正明白全概率公式的本質用途的話,那么就能通過綜合分析一事件發(fā)生的不同原因、不同情況或不同途徑來找到樣本空間的一個劃分,從而利用全概率公式來求得這個復雜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往往要借助啟發(fā)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這些教學手段來體現.比如說講解最大似然估計法時,我們可以首先說一個例子:某同學與一位獵人一起去打獵,假設同學打中的概率為0.1,獵人擊中的概率為0.9,若一只野兔從前方躥過, 只聽一聲槍響, 野兔應聲倒下, 讓學生猜測是誰打中的?這樣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學生肯定會猜測是獵人打中的.由于只發(fā)一槍便打中,而獵人命中的概率大于這名同學命中的概率, 故一般會猜測這一槍是獵人射中的.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參數估計問題,參數p有兩個可能取值,對于事件A“只發(fā)一槍就打中”已經發(fā)生了,我們認為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應該很大.因此我們就找p的值使得事件A發(fā)生的概率達到最大.這就是最大似然估計的思想,也就是在已經得到實驗結果的情況下,尋找使這個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最大的那個θ作為θ的估計θ^.這樣學生對最大似然估計法有所了解,在深入講解時,學生就更容易理解.

三、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改革

在經典的教育模式下,往往是以老師為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有主要的地位.隨著教育模式的改革,無論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還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模式,為了順應課程教學的模式,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要求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牢記以學生為本,要切實地改變教學方法,重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既要做到有知識性和趣味性,又要有思想性和應用性.教師應該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有關課程的應用案例,最好和學生的專業(yè)相關,指導學生去思考、討論、解答,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這門課程的實用性,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能力.

積極改變習題課的上課模式,不再以教師講授為主,而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習題課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這一章的重點題型、重點方法的講解與訓練,主要以學生練習為主、教師精講為輔的模式開展.另一部分是討論題部分,主要是以概率為工具來解決一些貼近實際生活的例子,討論題多提前布置下去,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上課時主要以學生講解討論為主,老師只是作適當的引導和點評.總之,習題課就是以“教師精講,學生多練”為模式,鼓勵學生多說、多練、多動腦,切實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綜合素質.

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改革,也要注重考核制度的改革.以往考核就是最后期末的一張卷子,最后及格就及格了,不及格就不及格,平時的表現幾乎不起任何作用,增加學生對最后考試的重視,而忽視平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更有甚者,得過且過,總覺得有時間,總想等到期末的時候再努力,可殊不知到期末前,發(fā)現內容太多,拉下的功課已經不容易補上了.基于這種情況,我們多次進行階段性考試,隨時關注學生知識點掌握的情況,根據階段性考試反映出的問題,積極調整課堂的教學進度.同時也增加考核制度中平時所占的比重,讓考核制度更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注重與實際問題相連的教學改革

新型教育模式,重點放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選講例題和討論題中,一定要注意給學生留一些實際的例子或者貼近生活的例子,讓他們了解如何用數學的知識,用概率統(tǒng)計的知識來解釋實際的問題.學生最初碰到這些題目時,往往一籌莫展,毫無頭緒,無從下手.但通過這方面的練習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例題和討論題的選擇上應該由易到難.比如說我們在講完伯努利概型時,我們就可以給同學留下如下貼近生活的討論題:

例題:在平常的生活中,人們常常用“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來形容有志者事竟成,但是,也有人認為這些是不可能的.如果從概率的角度來看,就會發(fā)現這是很有道理的.這是為什么?

這是一個很小的用概率來解釋問題的例子.這個例子實際上就是如下的問題:

設在一次實驗中,事件A發(fā)生的概率為ε>0,獨立重復該試驗n次,求事件A至少發(fā)生一次的概率.

同時我們也可以給出如下貼近生活的例子:

例題:春節(jié)燃放煙花爆竹是延續(xù)了兩千余年的民族傳統(tǒng),早已成為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燃放煙花爆竹也常常引發(fā)意外,造成慘劇.假設每次燃放煙花爆竹引發(fā)火警的概率是十萬分之一.如果春節(jié)期間北京有100萬人次燃放煙花爆竹,計算沒有引發(fā)火警的概率.

以上這兩個例子都很簡單,用到的知識并不多,但是卻能反映出用概率來解決問題.這兩個例子無非就是說明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試驗中幾乎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但在長期的大量的重復獨立試驗中,它又幾乎是必然會發(fā)生.但是通過這些實際的例子,可以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小概率原則”.當然隨著課程的進展,到課程后面就可以找一下綜合一點的題目.尤其是講解統(tǒng)計部分,這種實際問題更是很多的.

五、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年輕教師的發(fā)展

首先,年輕教師要注重數學史的學習.數學史記錄了數學的起源,只有了解了數學發(fā)展史才能理清數學發(fā)展的起源,才能更好地把握數學課程的精髓所在.另外數學史中含有關于數學家的一些小故事,如果能合理地應用到課堂上,可能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對于年輕教師,應該適當學習一些數學史的內容,尤其是概率論的發(fā)展史,這樣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可能會更加深刻一些,對概率課程的講解可能更游刃有余一些.

其次,年輕教師要注重所教課程與專業(yè)課程的銜接.目前教師只對自己講授的課程比較熟,而對該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的聯系很陌生.這樣各門課程的教師都各自教各自的,對于聽課的學生接受到的也是支離破碎的內容,學生更難以將各個課程聯系到一起,更難以將所學的內容真正為我所用.

最后,年輕教師要注重人格魅力的修煉.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嚴謹治學的精神.教師的精神面貌對學生來講很重要.教師應傳承一種陽光、活力、青春、永不言敗的精神,比起知識的傳授,這種精神上的引導顯得更為重要.另外,教師除了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之外,還要有深厚的學術底蘊,扎實的學術知識和寬廣的學術范疇,是身為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根本.

【參考文獻】

[1]何書元.概率引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李賢平,等.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M].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第3篇: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 材料力學 應用能力 CDIO理念 三級項目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51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DIO is the basic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echanics of materials, and from the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of mechanic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re explored.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reform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cultivat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teamwork spirit, but also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 material mechanics; application ability; CDIO concept; three-level project

0 引言

材料力學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專業(yè)一門非常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從近幾屆學生的畢業(yè)設計及學生工作后反饋的情況看,學生雖然較好地掌握了力學相關概念、理論知識,但是遇到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則無從下手,不知如何解決,即學生的應用能力還有較大的欠缺。一方面是因為教學中例題、習題多為抽象的計算簡圖,相對簡單,而工程實際問題,首先需要建立力學模型,然后才能進一步分析計算,而力學模型如何建立一般教材很少提及;另一方面,學生缺少綜合性的、基于任務的交叉訓練,因此學生的綜合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基于CDIO理念對材料力學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如下:

1 課程改革思路

CDIO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幾所世界著名大學,歷經四年時間構建的一種先進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Conceive- Design-Implement- Implement)表示構思、設計、實施和運作四個階段,以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為目標,是“做中學”的具體應用。

從2009 年起,沈陽工程學院機械學院開始學習、探討CDIO 工程教育模式。CDIO項目一般分為三級:一級項目是指包含專業(yè)主干核心課程和能力的項目;二級項目是指由若干相關課程組成的項目;三級項目是針對單門課程設置的項目,用來增強和培養(yǎng)相關能力。

CDIO教育理念與材料力學的教學目標相吻合。CDIO 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項目教學法,非常重視在實踐中進行知識和能力的學習和提高,然后將學習到的內容進行升華轉變?yōu)槔碚撝R,最后通過完成一個項目和具體的產品來實現教學目標。

材料力學課程改革具體設想是在課程中設立一個三級項目。借助項目來實現這樣幾個目的:第一,項目內容提前安排給學生,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學習效率更高,對相關概念、理論的理解更加透徹;第二,每一個項目都是生活或工程實際問題,首先需要將研究問題抽象成力學模型,然后進一步分析,研究、設計方案,最后進行計算,寫報告。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三,三級項目都是綜合性非常強的問題,一般涉及到多個章節(jié)的很多知識點,有學過的,也會遇到沒有學過的新知識,學生需要查閱資料或自學一些內容,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查閱資料能力與自學能力。

2 課程改革內容

2.1 項目內容

在選擇項目之前應明確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及對力學知識、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分析相關后續(xù)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構建力學課程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方向。所選項目基本是生活中或工程中實際問題,一般綜合性較強,涉及知識點較多,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力學建模能力、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表1是部分項目名稱及教學目標。

2.2 項目安排與要求

項目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每個項目小組由4~5人組成,設組長1人。項目題目在學完第一章(軸向拉伸壓縮)就下發(fā),因為學生已初步了解材料力學的學習目的及設計方法。提前下達任務使學生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更能有針對性地學習,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項目安排兩學時課堂輔導,兩學時答辯,

主要工作學生需要利用課后時間進行。各小組應根據項目題目及課程的進度,按時進行資料的查閱、制定項目計劃、設計項目方案、項目設計與計算、撰寫項目報告。每組要定期匯報項目進展情況,每次由組內成員輪流匯報,這樣增加每一個同學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感。最后組織學生答辯,答辯結束后,學生需及時上交項目研究報告和個人總結。

2.3 項目實施

首先提出項目要求,即構思階段,學生需要弄清楚已知什么,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涉及哪些知識點,哪些內容是學過的,還需要學習哪些內容。為保證學生順利完成本項目,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和相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方式進行,然后講授與項目相關的理論。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效果非常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還要留一些內容讓學生自己研究。在這過程中學生互相討論,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大大調動了積極性。第二,設計階段,學生充分研究討論,根據目標制定具體計劃,包括人員分工計劃、工作計劃、實施方案等。然后進入設計階段,包括建立力學模型、計算、繪圖、反復校對等等。第三,實現階段,即學生整理項目報告,作答辯PPT。學生需要分工合作,充分發(fā)揮各自的特長。最后,運作階段,即老師檢查,進行答辯,評價。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互相提問題,互相評價,指出不足。整個項目由組長全權負責,依據組員的特點進行分工及項目工作進度安排。

2.4 項目評價

項目成績主要依據每一名學生在項目執(zhí)行期間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定,由平時成績、撰寫研究報告、答辯情況、組內互評四部分組成,由于最后答辯環(huán)節(jié)最能反映學生的研究水平、參與情況、工作態(tài)度,因而答辯環(huán)節(jié)占成績比重較大,為40%。組內互評包括小組成員之間的成績互評和組員與組長間的成績互評,在項目研究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應給予一定獎勵。成績評定標準和具體內容見表2。

項目成績評定是整個項目實施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成績評定一方面要考察每個項目小組的整體表現情況,同時還要對每個小組成員的貢獻情況有所掌握,這樣既能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又能充分調動每一個同學的積極性,避免個別同學總想依賴他人的惰性思想。

3 課程改革效果

從項目的實施結果來看,三級項目的內容合理,每個小組都按時完成全部內容。多數學生反映,經過這次三級項目的鍛煉,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程設計中,充分將理論知識與工程應用相結合,增強了感性認識。例如機制11級兩組同學的題目是“箱包斜拉桿的強度計算”。這種工程實際問題有一定難度,計算量也較大。學生需要參閱資料,了解設計方法。首先將工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力學建模,然后分析變形方式,繪制內力圖,找出危險點,進行計算。兩組同學經過反復研究、校驗,很好地完成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同時在具體的項目實施中發(fā)現自己知識的欠缺,主動學習,進行彌補,完善知識結構。另外,項目小組的工作方式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利用PPT進行項目匯報和答辯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取得一些效果的同時,也發(fā)現了一些不足,例如由于學生過多,工程實際題目相對較少。每組4~5人,因而有少數同學出工不出力,缺乏參與意識。個別學生的任務量偏少,沒有得到鍛煉和發(fā)揮。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將進行適當的調整,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鍛煉。

4 結語

通過這次三級項目的實施,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方式。從原來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識的學習轉變?yōu)槔庙椖孔鲆龑?,學生在完成一個具體項目中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不僅體會到了“做中學”的樂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工程實踐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同時,這種“做中學”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了從被動學習到積極自學的轉變,學生們普遍表示,這種基于項目的學習真正體現了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通過具體的項目鍛煉,增強了設計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學生不僅學到了理論知識,同時學會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整個項目進行過程中,教師要啟發(fā)、鼓勵學生進行學習,帶領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不斷探索與實踐,發(fā)現不足,加以改進,不斷完善,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春林,朱張青.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學科教育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現代化,2010.3(1):31-33.

[2] 王偉,王殿君等.基于CDIO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0.33(2):136-138.

[3] 唐靜靜,范欽珊.基礎力學課程研究型教學方法的探索[J].力學與實踐,2008.30(4):88-89.

[4] 孫雅珍,侯祥林.理論力學課程考試改革探索[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2008.10(4):501-503.

第4篇: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范文

【摘 要】CDIO是“做中學”戰(zhàn)略下的一種模式,是一種將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理念。針對高職數據庫課程特點及教學現狀,將CDIO理念引入數據庫課程教學中,構建項目化教學,能有效的解決課程理論與實踐的整合問題,進一步加強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之間的相關性和貼近度。教學實踐表明,基于CDIO理念的項目化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創(chuà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了學生數據庫開發(fā)應用能力及職業(yè)能力。

關鍵詞 CDIO理念;項目化教學;課程設計;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14-0043-02

作者簡介:羅彩君,女,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數據處理。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立項課題“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高職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編號:SGH140932)的研究成果。

一、CDIO理念的內涵

CDIO 理念是“做中學”和“基于項目化的教育和學習”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達,是一種將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理論依據來源于杜威的“做中學”思想。它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框架和理念,它以產品從研發(fā)到運行的整個生命周期為載體,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0perate)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進行學習。“做中學”原則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使得教學方式最大程度地脫離了填鴨式教學和學生被動接受的現狀,推動學生在整個教學中成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而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陧椖康膶W習是一種強調主動探究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一個長期的任務,促使學生在完成作品和執(zhí)行任務的學習中進行質詢和實證,從而獲得知識和技能。

二、高職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現狀

《SQL Server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具有理論基礎強、實踐應用性突出、學科間知識綜合性明顯、前沿新技術發(fā)展迅速等特征。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不僅培養(yǎng)學生數據庫的開發(fā)、管理和維護能力,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及可持續(xù)學習的能力。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很難將所學知識點貫穿起來,學生缺乏系統(tǒng)的、完整的數據庫知識結構,缺乏數據庫項目開發(fā)的實踐經驗,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究其原因,傳統(tǒng)的SQL Server數據庫課程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1.課程知識零散、缺乏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在SQL Server 數據庫教學過程中,普遍采用章節(jié)的形式進行教學,每個章節(jié)的案例都是相互獨立的,很少與前后章節(jié)的知識相聯系起來,即使有些教材采用項目教學,也只是前半部分講解各個章節(jié)的理論,后半部分開發(fā)一個比較簡單的小項目,并沒有真正的把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融入到項目中去。這樣的教學方式,缺乏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學生只是掌握了一些孤立的知識點和一些軟件的基本操作,難以將各個部分的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也很難掌握數據庫開發(fā)設計的全部過程。

2.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目前該課程的教學模式單一,以教材為中心,強調書本知識的學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重理論輕應用,只是把教材的知識介紹給學生,而不是把知識的應用方法教給學生,忽視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生被動接受書本知識,自學能力差,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開發(fā)項目的實踐經驗,教學效果不理想。

3.實踐教學內容不全面、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開發(fā)設計能力。SQL Server 作為常用的后臺數據庫,與其他開發(fā)軟件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實踐過程中必然會與其他課程的知識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拓展實踐內容。但是,目前對SQL Server 數據庫實踐教學,很少與其他課程的知識結合起來,學生無法深刻理解知識之間的結構關系及與其他課程知識的聯系,難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開發(fā)設計能力。

三、將CDIO理念引入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CDIO 模式作為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是“做中學”和“基于項目化的教育和學習”的全面概括與表達,項目化教學是實現CDIO“做中學”基本理念的有效方法。

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法要求,在學習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起幫助者的角色,利用情境、協作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它關注的是學生積極的從事“做”的活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項目化教學,實質上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探索性學習方式。在項目化教學中,活動給學生提供一種學習的經歷,學生能夠建構自身的知識,學生通過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實現知識的構建,從而有力地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

《SQL Server 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是一門集知識與技能于一體、理論與應用結合很強的課程,其教學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數據庫開發(fā)的能力、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SQL Server 數據庫教學中,如果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具體的項目相結合,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既能將各個部分的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又能使理論知識和工作技能緊密融合,使學生更快地獲得規(guī)劃、實施和管理中小型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方法技能。

四、基于CDIO理念的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與實踐

基于CDIO理念的項目化教學把生產一線中的實際項目引入課堂,能有效地解決課程理論與實踐整合問題,進一步加強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之間的相關性和貼近度,有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職業(yè)能力。在《SQL Server 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中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進行課程設計,以項目設計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項目將整個課程知識有機、系統(tǒng)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使學生得到構思、設計、實現、運作的整體訓練。

《SQL Server 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設計主要包括教學內容設計、訓練項目設計、能力拓展設計、考核方案設計等。

1.教學內容設計:項目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突出課程的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SQL Server數據庫作為一門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可以在教學中采用一個完整項目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改變原有的思路,采用“倒敘”的方式,即在課程開始,就引入一個完整的項目——商品銷售管理信息系統(tǒng)。從對項目的使用開始分析,給學生介紹一個應用系統(tǒng)包含的各個部分,比如從系統(tǒng)登錄到用戶管理,從數據采集到數據操縱,從統(tǒng)計分析到打印輸出,從一般應用到后臺維護與管理等。首先讓學生對實際應用系統(tǒng)有一個完整、清晰的結構思路,從而為以后各部分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打下基礎。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項目為導向,任務為驅動組織教學。課程教學不按傳統(tǒng)的章節(jié)進行,而是根據數據庫項目開發(fā)及其工作過程重新整合,設計項目及教學情境,每個項目均為具體的工作項目,每個項目由若干任務組成,每個任務就是具體的工作任務,通過完成每個任務推動項目的完成。課程教學過程,也就是任務的完成過程,將理論知識融入到項目、任務中,通過項目、任務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并在訓練技能的過程中傳授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應用,提高教學效果。

2.訓練項目設計:強化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設計與開發(fā)能力。借鑒軟件企業(yè)項目管理和開發(fā)的組織形式,收集一些典型項目供學生開發(fā),讓學生掌握數據庫管理技能、數據庫項目開發(fā)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課程訓練項目設計的組織形式是采用分組的方法,每一組負責一個設計項目,設計項目由組內全體成員共同研究確定。每組設置一名學生擔任組長,負責總體設計和內部分工、考核,主持組內討論和總結匯報等,相當于實際軟件開發(fā)項目的經理。教師作為項目設計的指導,要針對每組學生的設計內容、設計方法和步驟進行一個整體的講解,給學生一個整體印象和設計的思路,同時在設計過程中,要隨時了解各個項目的進展情況,對產生的問題及時了解并幫助學生解決,對一些有代表性的或普遍存在問題,則應組織全體學生進行討論解決。每個小組在項目完成后應上交設計報告,其中要求學生對項目的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和開發(fā)過程等進行闡述,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設計結果進行運行和驗收檢查,并且選擇幾個完成較好的設計進行演示。

通過引入課程項目設計,雖然在原有課程基礎上學生的學習負擔似乎加重了,但是由于設計項目大多是學生自行選定,帶有興趣,并且項目還具有多樣性、實用性、自由性等特點,不但不會讓學生感到負擔,反而會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會大大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很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開發(fā)設計能力。

3.能力拓展設計: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職業(yè)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在項目開發(fā)中,SQL Server數據庫只能提供后臺數據庫的管理功能,要完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開發(fā),還需要前臺開發(fā)軟件的支持。為了實現數據庫的功能,學生需要選擇一種熟悉的軟件對系統(tǒng)進行界面設計,并通過界面與后臺數據連接,實現數據庫的各種操作。在系統(tǒng)開發(fā)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技術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最終解決問題。這個過程的實現主要以學生自學為主,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在掌握了該課程基本技能后,組織學生到軟件企業(yè)進行實習,參與實際項目開發(fā)。在項目實習階段,學生廣泛地接觸企業(yè)技術人員,學習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和團隊精神,樹立勞動觀、集體觀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提升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yè)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

4.考核方案設計:重在過程考核、以考促學。課程加大過程考核力度,把考核貫穿學習的始終,以學生項目的完成情況、創(chuàng)新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來綜合評價學生。主要包括學生在課堂的表現、課程設計完成情況、學生承擔的任務、試卷考核情況等,以提高能力為目標,以完成實際的數據庫項目和任務為重點,以考促學,實施“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的考核方案。

5.課程教學實踐及效果分析:學生職業(yè)能力提高、教學效果顯著。將CDIO 理念應用于數據庫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中,有效地解決了理論與實踐的整合問題、教學過程中知識零散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載體,把教學內容融入到具體項目、任務中,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典型工作任務,邀請企業(yè)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進行講解,讓學生真正了解和掌握工作崗位所需的職業(yè)能力,與工作崗位緊密對接。教學實踐表明,通過課程改革,教學效果有了顯著的提高,培養(yǎng)的學生獲得了系統(tǒng)的、完整的數據庫知識結構,能很好地將數據庫知識進行融會,同時,提高了學生數據庫項目開發(fā)能力。

將CDIO理念應用到《SQL Server 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中,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數據庫應用開發(fā)、管理能力,為學生日后適應相關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華,付宜新,王國虹.基于CDIO理念的高職院校創(chuàng)業(yè)教育運行機制初探[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2,(24):72-75.

[2]曹文梁,胡選子.CDIO理念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8):18-19.

第5篇: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范文

環(huán)境影響評價是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且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科,是環(huán)境科學、環(huán)境工程和生態(tài)學相關專業(yè)重要的主干課程,集中體現了環(huán)境科學、環(huán)境管理和環(huán)境法學等學科分支知識的交叉和運用,在環(huán)境與生態(tài)類專業(yè)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2004年人事部、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印發(fā)了《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yè)資格制度暫行規(guī)定》和《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yè)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建立我國注冊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制度。隨后,由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組織編寫、人事部審定的《全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yè)資格考試大綱》正式出版,大綱規(guī)定環(huán)境影?評價工程師職業(yè)資格考試設4個科目,注重考查環(huán)境影響評價專業(yè)技術人員必備的法律法規(guī)和基礎理論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3]。2010年國家教育部開始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簡稱“卓越計劃”)。主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現場能力、設計能力、工程項目實施能力及產品研發(fā)與技術改造能力,旨在培養(yǎng)造就一大批創(chuàng)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yè)化發(fā)展道路、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服務。歷年來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的考試通過率極低,許多高校學生也因為環(huán)評工程師的高走低出而不得不放棄從事環(huán)評工作;同時,高校在教學方面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輕課外,重講授、輕自主探究,導致部分畢業(yè)生高分低能現象嚴重,這導致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現學先用、用人單位意見多多的局面。尤其是近年來,環(huán)保部為了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進一步環(huán)境影響評價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針對環(huán)境影響評價出臺了很多規(guī)范文件,加大環(huán)評改革力度,社會對于環(huán)境專業(yè)學生的要求隨之水漲船高。

一、環(huán)評課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弊端

1.教材過時、滯后。教材作為承載知識的物質載體,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同時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媒介。我校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的學生多年一直使用的教材為2001年出版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然而,環(huán)評是發(fā)展變化的,每年都會更新法律法規(guī)和部門規(guī)章。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單純依靠十多年前編寫的教材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度不高,理論知識也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發(fā)展需求,如: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躍發(fā)展,空氣污染問題卻愈加嚴重,穹頂之下的霧霾問題對人類的生活已造成嚴重威脅,2012年頒布《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3905-2012》進行AQI的監(jiān)測,把PM2.5列為空氣質量監(jiān)測指標之一,并于2016年全國普及,這是以前的教材從未涉及的內容。自2015年1月1日實施新環(huán)保法,2016年修正并實施的新環(huán)評法,以及2016年頒布的地下水導則(HJ 610-2016)和2017年1月1日起實施《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 2.1-2016)等內容在原有教材中根本不可能涉及。

2.滿堂灌教學模式枯燥乏味。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為中心,以講授法為主的教材講解成為傳輸環(huán)評知識的基本方式,教師占主體地位。其教學模式主要是組織新課,講解新課,布置作業(yè),教學多媒體只是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現代教育觀被忽略。這限制了個人的充分全面發(fā)展,學生在課堂上缺乏獨立思考、發(fā)表獨立見地的余地,學生只能按照老師的思路得到預定的標準答案,這樣的教學模式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創(chuàng)造才能,也不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3.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有限,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傳統(tǒng)的環(huán)評課程的課時分配是一學期總計68學時,總計11章,平均一章6學時。這對于老師來說,時間短,任務重,內容多且繁瑣,加重了教師的講解負擔。對于學生來說能真正掌握的知識也會相對較少且不深入,只是了解個大概,學完下來學生能記住的知識不多,如囫圇吞棗般。教學場地僅限于教室,使學生沒有環(huán)評基礎數據的概念,沒有形象的認識,只能死記公式,無法理解一些工程的設計原理,立體感不強,且撰寫報告時出現敷衍了事,抄襲現象嚴重。

4.考查方式死板,學生缺乏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傳統(tǒng)環(huán)評教學課程的考查方式是平時成績10%,而期末考試高達90%,以期末考試為主,期末考試設置多為客觀題,主觀題比例較低,就單拿成績來說最終目的為了使學生能編寫出合格規(guī)范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整體知識框架脆弱,對原理的理解似是而非,無法活學活用進行實際操作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環(huán)評課程偏理論性,學生自己編制報告的機會幾乎沒有,大學期間基本沒有動手的機會,純粹屬于紙上談兵。

二、基于“卓越工程師”理念下的現場教學模式

1.現場教學模式概念以及具體操作流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課程需要教授學生環(huán)境工程理論知識、專業(yè)技術和工程設計能力,學生通過此門課程應基本掌握環(huán)評理論知識、環(huán)評設計技術及繪圖技能?,F場環(huán)境教學模式是指,通過與污水處理廠、環(huán)保公司、環(huán)保相關的工企業(yè)部門合作,為學生提供見習機會到工程現場參觀,采用真實的題材,讓學生參與進來;引入工企業(yè)或環(huán)保部門工程師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親身感受身邊的環(huán)評。時事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具體操作流程是:經過前期的指導訓練使學生基本掌握環(huán)評新聞的搜索及處理素材的技能,以環(huán)評時間(News Time)演示文稿或其他多媒體方式進行報告,教師結合教材進行點評和分析?,F場教學模式具體操作流程:聯系好相關部門為學生提供見習場地,讓學生接觸實際場地,讓學生對地形、水文和氣象等基礎數據有直觀的概念,設計真實的課題讓學生因地制宜設計環(huán)評報告書(表);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可設置適當的獎勵環(huán)節(jié)。

2.?F場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現場環(huán)境下的數據與教材講解緊密結合,用鮮活的素材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及現場教學的方式,使環(huán)評偏理科化的數據更加形象化、直觀化,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氛圍,從一定程度上消除學生單純聽課和做筆記造成的單一枯燥和煩擾,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不再為了學而困,從而達到“卓越計劃”提出的重素養(yǎng),重實踐的人才要求。②更換最新教材,配合網絡資源。原來環(huán)評教材因理論聯系實際的內容和實例較少,知識較為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掌握。把課程也一分為四,分別對應的教材為《環(huán)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guī)》、《環(huán)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環(huán)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和《環(huán)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對應注冊環(huán)評師考試用書,再在課堂上配合運用網絡環(huán)境下的豐富信息資源,及時更新,增添知識的具象性和實用性,教師把知識整合起來不僅可以賦予教材新的生命力也使學生的興趣大大的提高。③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教學效率。時事環(huán)評和現場教學的實施以小組為單位,需要發(fā)揮每一位同學的才能和團隊協作的精神。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翁,每一位小組成員應相互交流協作,將自己的學習研究成果展示出來,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學生不僅能得到鍛煉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歸屬感和成就感。團隊協作有助于依靠團隊的力量突破環(huán)保教學難點,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和效率;也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開發(fā)性的學習要求,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才能的發(fā)展。

第6篇: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樂學”教育理念;成人教育;課堂教學改革

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不斷發(fā)展、學習型社會的不斷形成,成人教育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一直以來,成人教育受師資、教學條件等多方面的影響,其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成人教育的教學質量成為制約成人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關鍵因素。目前,“樂學”教育理念及其重要意義在基礎教育中已成為共識,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對成人教育也有重要的啟示?;诨A教育教育改革的經驗,吸納“樂學”教育理念來改革成人教育教學策略,有助于優(yōu)化成人教育教學實踐,激發(fā)成人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改變成人教育自身的形象,最終促進成人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一、“樂學”教育理念的內涵

“樂學”一詞最早見于我國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專著《學記》中?!按髮W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漫,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边@段話集中論述了課內和課外、勞和逸在教育中辨證統(tǒng)一的關系,指出課外是課內的必要延伸,逸是對勞的積極調節(jié)[1]。其中,“不興其藝,不能樂學”中的“興”是喜歡的意思。這句話是說,如果不喜歡這種技藝,就不能心情愉悅地去學習它,明確指出了只有具有興趣,才能主動學習,這便是中國古代樂學思想的萌芽。

中國的樂學思想與儒家哲學有著密切的關聯。《論語》開篇即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將學習境界分為三個層次,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中,“樂之”為學習者的最高境界,屬于生命的情感體驗。此后的教育家們不斷完善“樂學”教育理念,從不同角度闡釋和豐富“樂學”教育的內涵,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樂學”教育理念。樂學是要把學習當做樂趣,并且以這種興趣愛好來促使自己在學習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其教育思想的價值旨歸應該指向教與學的自由、個人發(fā)展的自由和個體生命的自由[2]。樂學也不再局限于學生的學,而是包含教與學兩個方面,樂教樂學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正如李如密教授所指出的,“樂學思想實踐的成敗,關鍵在于教師的思想境界和業(yè)務水平。實踐證明,要使學生樂于學習,教師就得首先具備‘樂教’精神”[3]?!皹穼W”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使教師以一種積極愉悅的心態(tài)全身心投入教學,使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而產生學習的動力,將學習情感提升到愉悅的情感審美層次,從而達到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樂教樂學。

“樂學”教育理念要落實到實際教育教學中,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并非易事,需要打造一個從“樂學教育”到“樂學課程”再到“樂學課堂”的樂學體系,同時遵循一定的原則。筆者認為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基于“樂學”教育理念,正確認識樂學教育的目的。樂學教育的目的不僅關注學生認識方面的發(fā)展,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關注學生當前的發(fā)展,更關注學生終身的發(fā)展。通過教師的樂教和學生的樂學,使參與教育的每個個體都能得到發(fā)展,最終達到個體生命的自由發(fā)展?!皹穼W教育目標的核心追求是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復合型人才?!盵2](2)基于“樂學”教育理念,設置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只有當學生的內在動機成為驅動學生學習的關鍵動機時,學生才能夠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才能產生以學為樂的學習體驗。因此,要基于學生的求知欲、適應個體發(fā)展和社會生活的學習需求,合理設置教學內容,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3)基于“樂學”教育理念,選擇使課堂教學生命化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樂學教育要從“學生樂學”和“教師樂教”兩個方面構建教與學的雙向溝通體系,這是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難以達成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積極主動、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投入教學,以“學生樂學”為出發(fā)點,以生命式體驗和生活化理解為基礎,選擇與創(chuàng)設合適的、多樣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營造樂學課堂,以達到學生學有所獲的目的,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成就感,達到以教為樂。(4)基于“樂學”教育理念設計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求的評價體系。評價具有激勵性功能,樂學教育的評價理念要求從積極心理學理論出發(fā),通過全面的、多元化、個性化的評價,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一方面,樂學教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另一方面,要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理念,督促教師善教樂教。

二、“樂學”教育理念審視下的成人教育課堂教學

目前,成人教育雖受到重視,在辦學經費、辦學條件、辦學方向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課堂教學中也開始關注成人學習者的實際需求,但從“樂學”教育理念出發(fā)來審視,成人教育的課堂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難以滿足新時代成人學習者的學習需求

隨著社會發(fā)展進入信息化時代,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已難以滿足成人學習者的學習需求。2018年頒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要“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續(xù)發(fā)展機制,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4]。這是一場從形式到內涵的變革,意味著成人教育教學目標的改變,信息化學習能力將成為成人學習的重要學習能力,也必然成為成人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掌握信息化學習的策略性知識,提高信息化學習能力是成人學習者終身學習能力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因為成人教育擔負著提高成人學習者的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滿足成人學習者個人娛樂、休閑等精神需要的任務。然而,由于對成人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以及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功利性比較強,成人教育教學仍停留在過于關注學習者的技能證書獲得和文憑學習上,缺少對時展所帶來的新要求的應對,缺少對成人學習者終身發(fā)展能力的重視。成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得成人教育僅僅成為成人學習者獲取文憑的途徑,而不能滿足成人學習者多方面的學習需求,也就難以使成人學習者產生以學為樂的體驗。

(二)教學方法難以適應信息化時代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情境

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仍然是成人教育教學中最主要的授課方式,即使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也仍以講授方式為主。大多數教師沿用普通教育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授課方式缺乏針對性,在很大程度上沒有考慮到成人學習者自身的學習特點,也無法適應信息化時代成人學習者能夠利用空余時間在學習平臺上進行碎片化學習的學習情境。

成人學習者主要是社會在職人員,他們參加成人教育主要是以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或進一步提升職業(yè)能力為目的。他們與全日制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特點,如理解能力、自控力較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也有自信心不足、容易焦慮、自卑,理論接受能力較差等缺陷,因而,傳統(tǒng)的講授法并不適合成人學習者。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往往會使教和學脫節(jié)、學和用脫節(jié),造成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教學開始走上線上線下結合甚至于完全進行線上學習的教學變革之路,這對成人教育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考慮到成人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還要考慮到成人學習者網絡學習所面臨的困難與阻礙?!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成人教育教學要更多地關注成人學習者學習力的提高,立足教育信息化時代成人教育的新發(fā)展,在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成人學習者的“數字勝任力”,發(fā)展成人學習者的信息檢索與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從而幫助他們形成終身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學習能力。

不管是普通教育還是成人教育,因材施教都是其基本原則之一。成人學習者務實的求學目的必然會對教學的實用性有更高的要求,而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重理論輕實踐,學習者在課堂上接受的仍然是理論教育,這不僅難以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也難以提高學習者的實踐能力,故而難以滿足成人學習者學習的需求。成人教育教學方法一方面要關注到成人學習者的共性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關注到成人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特別是要利用信息化教育的智能化,為成人學習者創(chuàng)設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情境,如此才能增強成人教育的吸引力,使成人學習者走向樂學。

(三)教學評價不利于激發(fā)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動力

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是以分數為評判標準的,雖然在全日制學校中這種現象正在發(fā)生變化,但在成人教育中卻未有太大改變。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利于充分調動成人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說明了目前的成人教育教學評價未能充分重視成人學習者特有的學習特征。

相對全日制教育而言,成人教育的教學形式應更為開放、更為靈活,成人學習者也因其不同的學習特點,對學習有獨特的理解。而對于考試,大多數成人學習者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畏懼心理,以分數為單一的教學評價機制很難激發(fā)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動力,反而會導致他們不在乎課堂學習,將成人教育看成是一種獲得更高學歷或證書的形式化過程。若學習者的學習動力不足,教師的教學激情必然受影響,長此以往必將導致成人教育課堂教學質量的嚴重下降,“樂學”教育無從談起,從而影響整個成人教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樂學”教育理念對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的啟示

“樂學”教育理念的目標指向是教學雙方達到共贏共進的狀態(tài),從教學內容到教學形式再到教學評價都呈現出與成人教育、成人學習的契合狀態(tài),從而達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使成人教育達成滿足成人終身發(fā)展需求的理想目標?;诖耍扇私逃虒W改革應從課堂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形式以及教學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變革。

(一)更新課堂教學內容,打造成人教育樂學基礎

人的學習需求能夠最大可能得到滿足是學習型社會的重要特征,成人教育改革應始終把成人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和全面發(fā)展放在首位,從而激發(fā)成人學習者對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因此,在設置成人教育的相關課程時,一定要把滿足成人學習者的學習需要作為課程設置的出發(fā)點,關注成人的生存境遇,關注社會對成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要求,關注互聯網時代成人學習者學習方式的轉變,制訂出符合成人學習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學習目標。

成人學習者往往是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質而來,他們具有一定的職業(yè)技能和自學能力,具有較強的自我反思能力,能夠主動地將所學知識與經驗進行關聯與整合。因此,成人教育的課程目標應著力關注專業(yè)性和實踐,關注成人學習者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和自身潛能的激發(fā),使成人學習者能明確感受到成人教育對自身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同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方式也進入到混合學習時代,也就是將傳統(tǒng)學習與數字化學習結合起來,學習方式呈現泛在學習、碎片化學習和移動學習等新的特征。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應該做到關注差異,以人為本,以課程的合理性和靈活性打造成人教育的樂學基礎。一方面,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要遵循適應個體發(fā)展需要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原則,不斷增設新的專業(yè)和補充專業(yè)發(fā)展的前沿內容,建立多元化的課程模塊,開發(fā)關于實用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模塊課程,以滿足成人學習者提升其職業(yè)能力的需要;同時,可開設提高成人學習者學習能力的技能型課程,培養(yǎng)他們適應網絡環(huán)境、信息搜集篩選等數字化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數字化學習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課程方案的設置上,應充分考慮成人學習者的學習背景和職業(yè)特點,適度增加成人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多樣性,突出成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利用MOOC、小程序、APP等互聯網技術創(chuàng)設成人學習平臺,為成人學習者設置個性化的學習計劃,以適應成人學習者對學習時間、學習進度等的特殊要求。

(二)變革課堂教學形式,踐行成人教育樂學理念

成人教育是對全日制教育的一個重要補充,隨著社會發(fā)展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科技發(fā)展對新型技術性人才的需求變化越來越快,成人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因此,我們應轉變傳統(tǒng)的成人教育教學觀念,將成人教育教學與全日制教育教學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強對成人教育教學的重視,在成人教育教學中踐行“樂學”教育理念,努力形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教育氛圍。

長期以來,我們對成人教育的忽視使得社會對成人教育存在偏見,認為成人教育教學就是“教師隨便教,學生馬虎學”,成人教育教學流于形式。因此,要使學生樂學,首要任務就是要改變成人教育的教學觀念,重視成人教育教學,讓成人教育的課堂真正成為成人學習者增長知識、提高技能、拓展興趣的學習型課堂。要從成人教育教學的特點出發(fā),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將強化應用、培養(yǎng)技能作為重點,積極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如利用APP、QQ、微信等可以傳送聲音、圖片、視頻等的技術優(yōu)勢,開發(f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網絡課堂,創(chuàng)造具有生命活力的優(yōu)質課堂,更好地滿足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期待。

成人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是新時代成人教育領域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信息技術帶來的現代教育新理念、教學創(chuàng)新的新思路以及課堂改革的新路徑必然會給成人教育教學發(fā)展帶來新的視角[5]。根據互聯網時代成人學習者所呈現的新型學習方式組織和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充分利用成人學習者的已有經驗,發(fā)揮成人學習者的個性潛能,將課內教學與課外網絡交流結合起來,真正做到樂學、樂教。如:基于成人學習者經驗豐富、群體交流意識強的特點,在教學中充分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緊密聯系成人學習者的工作生活實踐,利用網絡等現代多媒體資源為成人學習者創(chuàng)造切磋交流的機會,開發(fā)移動學習平臺;突出成人學習者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他們在充分被尊重的心理狀態(tài)下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在不斷的對話溝通中挖掘自身的潛能,構建新的知識體系,以有效地促進其知識結構的更新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滿足成人學習者的各種心理需要,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來促進教學過程的積極化,這也是樂學的內涵之一。

(三)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機制,激發(fā)成人教育樂學動力

長期以來,人們都是以分數為標準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人教育同樣如此,這樣的標準顯然忽視了成人教育本身的特點和成人學習者的心理特點。成人學習者有著很強的學習動機,但同時也存在自信心不足、學習信念不堅定等心理,以分數為標準的評價方法容易增加他們的焦慮情緒,不利于成人學習者形成樂學態(tài)度,也難以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全日制教育中所提倡的多元評價機制同樣適用于成人教育教學評價。

首先,在教學評價標準上,教師不僅要關注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成人學習者的努力程度、進步程度、學習狀態(tài)等。成人學習者參與成人教育時的基礎有很大差別,教學評價應基于他們各自的學習起點,對他們的學習狀況給予個性化的評價,從而更有效地對其學習進行反饋,進一步明確學習者的努力方向,滿足學習者的成功體驗需求,使其樂學。

第7篇: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幼兒園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學創(chuàng)新

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的是未來的幼兒教師,他們是新課程理念的實施者,而目前這一專業(yè)的教學還沒有貫徹和實施新課程理念。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學前教育中存在著‘教育目的的外在性’‘教育中學生的被動性’‘教育的重復性和封閉性’以及‘教育中情景體驗的虛假性’”等問題,這就必然影響對優(yōu)秀幼兒園教師的培養(yǎng),更不能適應幼兒園教學改革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思想,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對學前教育學教學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

一、更新教育觀念,強化主體意識

現代教學理論指出,學生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構建過程,他們是學習的主人。在學前教育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改變幼師學生在學習中的被動性,把他們放到教學活動的主置,調動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開發(fā)幼師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會學、會實踐、會教,從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幼兒教師。

二、改革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發(fā)展

《方案》指出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具有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幼兒園教師”。我們必須要理解“德、智、體”等的內在關系,否則在學前教育學的教學中就會出現以知識教學代“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的情況,就會把“教育目的的外在性”過分強化,并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這樣就會影響到學前教育學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革新;影響教學工作體系、學生訓練實踐體系;影響學生自主學習;更影響學生工作能力的發(fā)展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的形成。只有堅定不移地實施學前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將過去知識本位的教學方式轉變成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發(fā)揮潛能的教學方式,才能保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新性,促使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建構學習環(huán)境

《方案》指出:“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建立真實的、開放的情境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學前教育學教學改革必須放在一個開放的體系上,建立幼兒園——學院的合作機制,幫助幼師學生獲得真實的幼兒園教學環(huán)境。按照幼兒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實訓室、實驗模擬室以及學生實習基地,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舞臺,學生在這種開放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里,模擬幼兒園教學,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中獲得教育理論知識、發(fā)展教學能力、養(yǎng)成敬業(yè)精神。

四、改革課程內容,生成職業(yè)目標

《方案》指出學前專業(yè)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生成學習成果,即讓他們掌握學科知識,全面完成學習目標,確實感受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產生成功和喜悅等積極的心理體驗。但是學前專業(yè)各學科課程之間內容復雜、交叉、陳舊。如《幼兒游戲》《幼兒園活動設計》《幼兒社會化及教育活動設計》與學前教育學重復、交叉,不能更好地為培養(yǎng)目標服務,影響學生生成目標的完成。因而,我對高專學前專業(yè)學前教育學的體系進行改革,將目標、內容、方法等多層面、全方位地相互聯系、相互滲透,進行整體改革。(見下圖)

五、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引導自主學習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亦稱教學系統(tǒng)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tǒng)、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傳統(tǒng)教學設計是圍繞人的知識本位設計的,不利于學生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斗桨浮芬笪覀儽仨殗@學生的學習來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有利于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我在學前教育學教學設計時,把教學內容生成學生的具有驅動作用的學習內容,通過教師指導把其與學生學習方式整合起來,系統(tǒng)設計教學活動,來引領學生的自主學習。(見下圖)

六、創(chuàng)新教學結構,構建學習模式

《方案》指出,學前專業(yè)的教學存在著模式陳舊、僵化的傾向,表現出理論脫離實踐、缺乏明確的目標導向等弊端,阻礙著學科目標的全面實現和學科教學改革。本人認為課堂教學結構模式決定著教學的程序、步驟,制約著學生學習活動的方式及組合形式。現行學前教育學的學科課程主要包含教育概要、教育實踐和評估三部分,對這三部分內容實施既要考慮它的針對性,還要考慮它的長期性,更要考慮學生學習的方式和特點,才能實現學科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因此,我們既要建構適合學生主動學習的模式,還要滿足不同課程的目標、特點、難度、內容等不同的多種教學結構模式。(見圖一)

“多級”理論教學模式針對的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基本理論知識,學生缺乏學習這些理論知識的經驗,難以理解。因此我們按照其認知規(guī)律和知識的層次,采取不同的教學結構,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并對學習過程不斷地評價,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模塊”式實踐教學模式(見圖二)的目的是培養(yǎng)幼師學生具有從事幼兒園教育教學能力,形成教育教學的技能,掌握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的理念,最終使學生生成職業(yè)素質。學生能力和技能的形成分四步走: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校內實訓”,貫穿課程教學的始終;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教育理論應用于訓練”,是專項訓練過程,是學生的教育理論與教育能力同時內化的過程;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教育見習、實習”,是學生在幼兒園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這一活動是在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幼兒與幼師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是教育教學技能技巧提升的過程;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教育理論知識”,是教學技能和教學理念整合的過程,終極目標是學生獲得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并勝任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宏宇.松原職業(yè)技術學院“十一五”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Z].松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3-17.

[2]春霞.面向新世紀的課程理論:美國PatrickSlattery的后現代課程思想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1997(6).

[3]肖川.新課程與學習方式變革[N].中國教育報,2002-06-01.

第8篇: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范文

前言

MOOC理念近年來備受教育界關注,2012年開始,美國的一些著名高校就建立了網絡學習平臺來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現在我國像清華、北大等名校也已經加入了MOOC教學平臺并且會定期相關課程,除此之外還設立了類似“學堂在線”等公開課。MOOC課程引入時間還比較短,我們也是處于一個摸索嘗試階段,下面我們主要對這一理念下《酒店管理概論》這一課程的教學改革設計進行分析說明。

一、MOOC理念下的《酒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設計

《酒店管理概論》是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作為一門具有較強理論性的應用型課程,除了講授酒店管理的基礎管理理論和知識外,還要介紹酒店各主要業(yè)務部門的管理方法和實踐,而現階段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酒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中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學生不能將知識內化成能力、缺乏自主獨立的學習能力等主要問題。要在MOOC理念下對本課程進行教學改革,首先要了解這一理念下《酒店管理概論》的課程特點,并針對現階段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和逐一解決。

(一)《酒店管理概論》MOOC建課結構分析

a.設定十六周作為一個課程周期,每周的視頻學習時間可以在90分鐘,一節(jié)課,課后有15分鐘的時間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例如: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我們經常對于《酒店管理概論》這門課程在學習的時候,將課程內容進行有效分割,將重點知識均勻分到每一節(jié)課程之中,讓學生能夠學習的更加全面。

b.對課程部分內容進行模塊化的分割,創(chuàng)建酒店管理MOOC教學視頻的目錄指南和相關章節(jié)大綱。使學生能夠快速的通過目錄找到所需要的知識點視頻。每個視頻圍繞一個概念、知識點或者主題,便于學生查找所需要的知識點。根據《酒店管理概論》的大綱篩選出酒店組織管理、酒店前廳、客房、餐飲等業(yè)務部門管理、酒店服務質量管理、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酒店營銷管理等重點章節(jié),并增加到MOOC教學的過程中,來適應不斷變化的酒店行業(yè)發(fā)展現狀,使酒店管理本科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來選擇性學習。例如:在制作“酒店業(yè)的發(fā)展”這一節(jié)的視頻時,根據該課程講授的規(guī)律,一般把它放在第一章較為合適。

c.多樣化MOOC視頻拍攝,提高技術支持。由于《酒店管理概論》這個課程教學要偏向于理論學習,這樣這個課程中很大一部分可以使用PPT錄播,一小部分可以采取到五星級酒店選景外拍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選景外拍會使學生在學習中更為直觀和形象的了解酒店各個業(yè)務管理活動的開展,在進行“酒店主要業(yè)務部門管理”這些章節(jié)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多制作外拍視頻。

(二)《酒店管理概論》MOOC課程教學制作設計

MOOC課程設計一般來說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課件、講說稿件和視頻?!毒频旯芾砀耪摗稭OOC教學設計是運用角色深入的方法來從酒店內部過渡到外部進行教授,其中主要角色變化過程是由門外漢到酒店職場新人,再到未來管理者這樣不斷深入,所以僅靠PPT來展示效果不明顯。建議制作一些酒店業(yè)務管理部門英文的課件,這樣展示會更加的生動形象,也能提高應用型酒店管理專業(yè)本科生的酒店英語基本交流能力,如經費足夠也可聘請專業(yè)的團隊來完成。在課件的最后可以加入吹泡泡游戲,使學生在調節(jié)放松的同時還能回顧這段知識點。對《酒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來說,講師講課是否條理,語速快慢,音質好壞會直接影響課程的效果好壞。此外,還可以在視頻中安排講師穿著酒店各部門的專業(yè)制服,這樣會使整個視頻顯得更加專業(yè)化,更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學習課程的學生普遍會存在自信心不足的情況,她們會避免與老師同學交流,所以在互動環(huán)節(jié)我們提前設計準備好,實際拍攝之前做好排練工作。

(三)《酒店管理概論》MOOC考核方式和線上社區(qū)建設

在課程教授完畢后,我們還需要考核一下本科生的學習情況。我們可以在每一階段視頻結束后作一個小的測試或者在平時作業(yè)中做一些隨機測試,最后可以做一次閉卷考試,這樣多次考試結果權衡下作為期末的成績,這樣激勵學生去刷新成績,進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在對線上社區(qū)進行建設時,我們可以建立幾個不同的板塊,建立能幫助大家相互認識、同伴互評區(qū)域模塊和大家可以合理建議的知識共建區(qū)域模塊,以方便師生交流和教師改進。教師在整個MOOC社區(qū)中扮演著輔助指導員的角色,使學生之間能夠互相交流實現信息共享,進而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結語

第9篇:課程與教學的概念范文

一、概念、目的與意義

(一)互聯網+教育

一所學校、一位老師、一間教室,這是傳統(tǒng)教育。一個教育專用網、一部移動終端,幾百萬學生,學校任你挑、老師由你選,這就是互聯網+教育?;ヂ摼W+對教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聯網極大地放大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作用和價值,從傳統(tǒng)一個優(yōu)秀老師只能服務幾十個學生擴大到能服務幾千個甚至數萬個學生。另一方面,互聯網聯通一切的特性,讓跨區(qū)域、跨行業(yè)、跨時間的合作研究成為可能,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規(guī)避了低水平的重復,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傳統(tǒng)的因地域、時間和師資力量導致的教育鴻溝將逐步被縮小甚至被填平。

第一代教育以書本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輔導和案例方式出現,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是真正以學生為核心。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表示,中國教育正在邁向4.0時代。

(二)研究的目的

緊跟國家改革發(fā)展步伐,適應現代教育理念,為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和見解,促進課程教學改革的步伐。

為摒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弊端,改良目前現狀,培養(yǎng)出具有知識經濟時代的綜合素養(yǎng)的高職學生,為地方經濟高速發(fā)展提供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在《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大背景下,積極探索課程教學改革模式,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貢獻力量。

(三)研究的意義

1.基于互聯網+理念,促進課程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

《機械設計基礎》是高職院校機械類或近機械類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能力的核心課程。通過對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更加注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以及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后續(xù)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基于互聯網+理念,促進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結合新時期高職學生學習特點,充分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手段,構建基于互聯網+理念下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新模式,更加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積極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水平。

3.基于互聯網+理念,促進課程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發(fā)展

積極組建《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聯盟,加強與學校各專業(yè)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學校的專業(yè)設置狀況、特點及各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明確各專業(yè)課程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要求,并將其融入到不同專業(yè)機械課程的教學之中,為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完成奠定基礎。

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本課程的教學模式規(guī)劃尚欠合理

高職《機械設計基礎》,涵蓋了機械制造中基礎,傳遞的信息量很大,與生產實際聯系比較緊密。課程涉及到的機械制造機器、設備的構造、特征、功用等。材料的性能、特征、內部結構等,工藝的各種優(yōu)缺點及其在生產中應注意的問題等等。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單憑教材的圖文結構,致使教師難以講授,學生認知困難,學習的興趣會嚴重受挫,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得不到發(fā)揮。因此,教師應尋求一種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二)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存在著問題

在現代教育思想理論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法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游戲式教學等紛紛涌現,并日益受到教師們的青睞。但在教學法運用上一定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實際性,即要將課程內容的繁、難、舊、深,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突破和解決,以適應學生個體差異與社會職業(yè)需要,展示課程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時代性、適應性,讓學生科學地、輕松地掌握知識。

(三)教學考核評價機制上尚欠合理

目前高職學校普遍對《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仍然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疽詫W生對本課程學習的書面答卷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片面地追求卷面分數,凡與本課程考試有關的內容就比較重視;凡與本課程考試關系不大的內容就不重視,甚至連看都不看。易使學生產生平時不認真,考試抓突擊;死記硬背一些概念、原理,蒙混過關,考完就忘記的弊端。

三、基于互聯網+理念的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一)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如何適應時展,探索出一套全新的教學模式,真正以學生為核心,讓傳統(tǒng)教育煥發(fā)出新的活力,是高職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緊跟現代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方向,研究目前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最新的互聯網+理念,利用手機APP、微信、QQ、微博等信息技術,進行課程知識解構,開發(fā)整合素材,搭建互聯網+理念的課程內容體系,探索互聯網+理念的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新模式,調整課堂教學流程,制定新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建立試點班級,對全新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模式進行驗證,使得教師和學生都能適應新的角色。

(二)課程教學改革步驟

現今入學的高職學生都為90后,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充滿了挑戰(zhàn)性,對所有學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高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專業(yè)課教師進行相關內容的訪談。

利用spss軟件,統(tǒng)計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分析總結課程教學現狀及相關問題,針對問題進行解析,確定課程教學改革原則與對策。

利用MindManager軟件進行頭腦風暴,結合機械相關專業(yè)崗位群的特點,簡化和突出《機械設計基礎》的核心知識點,重新構建課程內容體系。

利用課程專業(yè)教師聯盟,共同研討開發(fā)多媒體素材,真正以學生為核心,探索適應高職學生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創(chuàng)新學生技能考核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