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范文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第1篇: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初中語文 日喀則

【中圖分類號】G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22-0108-01

新課程標準的主題是“新課程,新理念”。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本身是一門藝術,如何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在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實踐中去追求和完善這門藝術,需要我們教師的實踐和總結。本次深入調查了日喀則地區(qū),對少數民族的中學語文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 學生學習時遇到的問題

1.語種復雜,母語情節(jié)重

日喀則地區(qū)少數民族種類繁多,到2003年年底,全地區(qū)總人口為64.74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5%,漢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滿族、苗族、壯族等共十幾個民族,約占人口總數的5%,另有少數夏爾巴人。各個民族的語言都有差異,造成語言錯綜復雜情況,且學生都在母語的環(huán)境下長大,受母語影響嚴重,對說漢語沒有太大的興趣。

2.經濟文化相對落后,教育基礎設施不完善

日喀則地區(qū)經濟能力有限,加上對教育的重視度不夠,很多學校的語言教學方法落后,教學設備也極為簡陋。一些學校雖然擁有多媒體語音教室,但數量極其有限,質量也不好,根本滿足不了語言教學。另外,學校的圖書資料也非常有限,幾個學生平均只有一本圖書,而且內容陳舊。這明顯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也不利于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3.師資力量薄弱

日喀則地區(qū)的教師學歷結構普遍偏低,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比例各地市均不到5%,研究生學歷也不到5%。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僅占教師總數的8%,初級職稱所占比例達50%以上。50歲以上具有較為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比例低于3%,年輕沒經驗的老師偏多。師資隊伍的專業(yè)化程度不高,各科老師都能教語文,有的老師還是兼職。

4.教學質量差

在一次語文測試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小學生的漢語文平均分為47.09,初中漢語文平均分為25.15,高中漢語文平均分為29.11。從中可以看出日喀則地區(qū)學生的語文基礎很差,小學基礎不牢固,直接導致了初中高中語文成績不及格。

二 根據日喀則地區(qū)學生的特點,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方法

1.優(yōu)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睂W生是學習之根本,教師是授課之根本,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課程,要教好語文,教師必須具備深厚的專業(yè)功底,只專不博或只博不專,都無法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老師應做好備課、講課、總結工作,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不斷“充電”。鼓勵大學生走進西部,這不僅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對西部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2.以新教材為基礎,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

新課程方法的推進,離不開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以教材為基礎,加以創(chuàng)新,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是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題中之意。除了完成必要的語文課文教學之外,還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口語交際能力。

3.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個重要教育思想,它主張尊重學生的客觀實際,針對性格不同的學生采用相應的教育方法,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這時老師就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潛能,力求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4.國家扶持,完善教育基礎設施

自1952年以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頒布了一系列文件來扶持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教育事業(yè)。國家發(fā)展教育的政策是全面的、系統(tǒng)的,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教育政策的支持。并在經濟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興辦學校,在教室廣泛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們接觸到最新的知識和設備。引進大量書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讓學生們養(yǎng)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5.剔除陳舊的教學方法,改變觀念

新課程改革表面上是改革舊教材,舊教法和舊的課程設置,本質上卻是一次教育觀念、教育方式的徹底轉變。語文這門學科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由此可見,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師要徹底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勇敢面對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師提出的挑戰(zhàn)。

三 總結

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教育首先要更新教學思想,擺脫傳統(tǒng)教育的束縛,因為教學思想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tǒng)率的作用,沒有教學思想的更新,就沒有新課程的推行。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語文教育面臨更大的考驗,我們應在新課程標準的大前提下,提高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打好初中語文學習的基礎,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第2篇: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辦法

新課程標準對教學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在以往的要求上更加注重綜合性、生活化、個體化、現代化以及自主性,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些全新的教學要求,就應該不斷地完善語文教學課堂,努力打造一個適應時展的語文教學課堂。

一、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要求

1.注重綜合性

在新課程標準下,要求初中語文要注重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不能單獨地進行教學,因為這樣是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加強語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語文知識的記憶,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因為如果學生在每學完一個模塊的語文知識后就思考與所學的其他學科的知識的結合聯系,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有注重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可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同一個問題,從語文角度出發(fā)和從數學角度出發(fā)所思考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2.注重生活化

在生活化的教學背景下,學生不能只是死讀書,一定要注重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如果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那么讀書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老師一定要注重生活教學,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融入一些生活情景,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才是實現了讀書的目的。

3.注重個體化

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在語文教學的時候,老師也要注重個體化教學,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習,就應該開展不同的教學方式。但注重個體化教學并不代表著歧視,并不代表著老師可以優(yōu)待成績好的學生,差待成績差的學生,相反,針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老師更應該有耐心地對他們進行教學,直到他們掌握了所教的知識,這樣才是真正地體現了個體化教學。

4.注重現代化

在現代化的發(fā)展背景下,如果老師的教學手段沒有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沒有實現現代化教學,是很難提高教學效率的。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重現代化教學。

5.注重自主性

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應該要有“我要學”的概念,而不再是以前傳統(tǒng)的“要我學”。但是現代的初中生的自主性比較差,因為他們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有父母安排好了,他們從來都不去思考自己需要做什么,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在校外的生活能力。

二、新課程標準下完善初中語文教學的辦法

1.加強與其他科目老師的交流,豐富知識

要加強教學過程中的綜合性,首先,老師就要豐富自己的知識,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結合其他科目。例如,在進行《人民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的時候,老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向歷史老師請教有關人民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歷史,這樣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向學生講述有關的歷史,增強課堂的有趣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加強語文教學的綜合性,老師不僅要加強與其他科目老師的交流,還要將所學的其他科目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與其他科學的聯系。比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與音樂結合在一起,例如,在學習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水調歌頭》的時候,老師可以播放《水調歌頭》的歌曲,然后在學習完這首詞的意思后,老師就可以讓大家學唱《水調歌頭》,并從歌曲中感受這首詞的意境,更好地領悟到這首詞的意境。

3.將生活情景帶到課堂

要想實現生活化教學,也需要將一些實際生活的情景帶入到教學當中,將教學目的寄予在這些引進的生活場景當中。比如,在學習完了《魚我所欲也》這篇文章后,文章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道理,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也就是說在實際的生活當中,我們經常要作出選擇,當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其中一樣,同時你也會失去你想要的其中一樣。例如,你手上只有兩塊錢,只可以買到一顆棒棒糖或一小塊蛋糕,當你買了蛋糕后,你就不能買糖,當你買了糖你就不能買蛋糕,你只能從中選擇一樣東西。

4.注重差異化教學,因材施教

由于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對于老師教授的內容,不同的學生的吸收程度是不一樣的,故此,要提高全班學生的語文水平,老師就要注重差異化教學,因材施教。比如,不同學生的記憶力都是不一樣的,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在老師規(guī)定的時間內背誦課文,這個時候,老師就要了解那些沒有在規(guī)定時間內背出課文的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原因,并在課后幫助他們,直到他們都把課文背誦下來。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老師應該側重對他們的自主學習的教育,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而對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就應該多抽時間來輔助他們學習。

5.借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在這個現代化的時代,老師的教學手段也應該實現現代化,借助信息技術來豐富教學手段。首先,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在上課前精心準備好課件,那么在上課的時候就不用花太多的時間來板書,將用來板書的時間向學生更好地解釋所學的內容,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比如,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將翻譯好的現代文用多媒體來播放,這樣既方便學生觀看,又可以節(jié)省板書的時間。

6.加強對學生任務計劃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現代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性之所以差,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他們沒有做好計劃,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時候該做什么,只有等到老師布置任務后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所以,老師應該加強對他們的引導,幫助他們制定計劃。比如,老師在進行古代詩歌五首教學之前就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在課后進行預習,將五首詩歌翻譯成現代文,并將這五首詩歌所用到的句式羅列出來。這樣,以后再遇到詩歌的學習的時候,學生就會形成要提前預習的習慣,主動將即將學習的詩歌翻譯成現代文。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概括了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完善語文教學課堂的幾種辦法,包括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完善教學課堂,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課堂教學的手段也應該要與時俱進,否則根據優(yōu)勝劣汰的大自然法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遲早是會被淘汰的。

參考文獻:

第3篇: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范文

一、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摘自《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所以,我認為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應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課堂。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每一個學生都盡可能實現自己最大價值。馬斯洛曾精辟地指出:“教育如果能幫助個人發(fā)揮潛力、自我實現,那就是‘好的’”。(摘自《馬斯洛教育觀》)語文課程新標準是一種全新地理念,是對傳統(tǒng)教育地一次洗禮,使教師、學生都從書海中“釋放”出來,找回了自我,是一種快樂學習。

1.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不僅在備課、上課、評價時都要全面關注學生。尤其是“待進生”,老師地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能鼓起他(她)學習的勇氣。學生自身是富有潛能的個體,老師要找到他們地閃光點,多加鼓勵,這種賞識的眼光不僅表達了對學生的尊重、信任,而且還表達了教師的期望。關注學習過程打破了以往教育中的不良循環(huán),是學習良性循環(huán)的開始;關注學習過程,就是要優(yōu)化學習過程,學習過程得到優(yōu)化,自然就優(yōu)化了學習結果,也使學生在您的關注中健康、愉快地成長。

2.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空間。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應當被動的接受者而應該成為主動的探索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認識和發(fā)展,是老師所無法代替的,是主動積極的,所以應成為“教學的主體”。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轉變一個觀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而不是要什么都在學生之上的傳統(tǒng)師者形象。

我校的部分老師也在做這樣的探索,他們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臺,讓學生充當“小老師”,老師充當“大學生”,對要授課的重點,以質疑的方式提出。盡管,這只是一種嘗試,仍存在許多不同的聲音,但我認為將教師角色由傳統(tǒng)的主導者變?yōu)榻M織者、引導者,這是值得提倡的。這種角色的變化,使得學生和教師都能自信、從容地走進新課程的課堂。因為面對新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的資源是越來越豐富了,課堂對教師的關注也大大轉移了,學生得到最大的關注,從而使學習成為一種沒有壓力的享受。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團隊精神。新課程倡導應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務中的分工和個人責任,小組成員之間的信任,對成員完成的任務進行加工和評估,并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我在授課當中,常常讓學生分組討論,強調“組”的意識。如:我在講授《我與地壇》一文時,我就有意識讓學生分組完成史鐵生的情感轉變,對個別難點采取互問、互答的方式進行,效果很好。

4.注重教學思路的創(chuàng)新。幾年來,“八字教學法”“三主四式導讀法”“六課型單元教學法”“課堂教學六步法”等教學模式,運用較為廣泛。但在課改大潮中,這些模式受到或多或少的質疑?我們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到底是人還是知識?創(chuàng)新教育要求以人為本,這在教育觀念上和理論上必須對傳統(tǒng)的教育理論模式進行反省和檢討。以往我們的教師觀察學生更多的是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行為結果,而對為什么造成這種現象和結果的內在因素很少作科學性的研究。創(chuàng)新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從人本性出發(fā)認真地研究我們的受教育者,讓我們的學生從小得到完全的人的教育,使人性本身得到健康的發(fā)展,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得到學習的快樂。要想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筆者以為就是要盡可能肯定學生的觀點,要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一些偏激的觀點,要積極的引導。

第4篇: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范文

一、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教師要正確把握三維目標。

許多時候,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往往只考慮“知識和能力”,即只偏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忽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忽視學生學習方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是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因此,在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第一,在教學的指導思想上,要認清三維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三維目標的實施,絕不是三維之間的幾何相加,它是在閱讀教學的一體化的過程中實現的。第二,在實施的策略上,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選擇恰當的教學突破口。第三,在評價的方法上,要采用綜合評價的方法,不能只停留在考試分數上。如:在課堂上學生表現出來的或活躍、興奮、激動,或痛苦、冷漠、無動于衷的情緒,可以作為我們評價“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是否達成的依據。第四,在教學上要注重“練什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很大程度上就是閱讀訓練課。

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該培育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蔽覀円呀涍M入了終身學習的時代,語文將陪伴著人的一生,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悄然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

三、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教師必須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

在閱讀教學中,誰是閱讀的主體,這是閱讀教學中必須解決的根本性問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先是教師鉆研教材,閱讀教參及相關資料,然后寫出教案。這個教案的內容主要包括: 課堂上要提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是什么,以及與問題答案相關的板書提綱。教學時,教師常常采用談話的方法,將“預設”好的問題與結論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猜測,這種“請君入甕”式的教學,使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久而久之,學生的個性被泯滅,創(chuàng)造的天賦被扼殺。因此,《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首先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一是要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促使他們主動地讀,專心地讀,興致勃勃地讀,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產生獨特的個性化感悟。二是要為學生在文本言語與主體直接經驗之間架起“橋梁”。文本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是間接的,學生對此沒有直覺的經驗,這就需要教師啟發(fā)學生,喚醒學生記憶,借助自己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相似的直覺經驗去解讀文本的內容。其次要積極鼓勵學生通過批判性閱讀,培養(yǎng)問題意識,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閱讀實踐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指導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樣做,既可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教師還需轉變教學方式。

目前,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關注的往往是可以轉化分數的諸多結論,如讓學生背誦詞語解釋、重點句子的含義、課后練習的答案等,教學過程成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老式教學。在這種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以掌握知識、應付考試為目的,師生的關系是依從關系,使原本充滿生命活力的閱讀課變得味同嚼蠟,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關懷,扼殺了學生的個性,使閱讀教學走向了異化。

第5篇: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范文

新課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陳地。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實施,初中語文教師將與新課程同行,將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學方式。因此,每位初中語文教師要加深對新課程的理解,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盡快走向新課程?,F就初中語文教師怎樣搞好新課改下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談點體會。

一、 感悟課程,形成新理念。

語文新舊課程課堂的最大區(qū)別在于:舊課程課堂是以知識傳授為重點,教師要將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行分解,學生通過傾聽、練習和背誦,再現老師傳授的知識,以應付大大小小考試。而新程課堂則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參與學生開放式的探究,讓學生真正掌握終身有用的學習,研究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那么,什么樣的初中語文課程才符合“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能在實際的語文教學得以落實并達到預期的目標呢?

1.課堂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這一理念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即要注意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各種技能的訓練,同時也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

2.課堂要有開放意識。

只有開放的中學語文課堂才是有活力的中學語文課堂,才能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3.語文課堂要重視學生良好方式的形成。

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在語文課堂中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的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4.課堂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通過語文實踐培養(yǎng)語文實踐能力。

二、 加強新課程課程教學探究,駕馭新課程標準下的新課堂。

1.要有民主的氛圍。

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在課堂中,教師必須采取民主、寬容、理解的態(tài)度,支持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師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

如果教師能帶著這樣一種認識走進課堂,那這樣的課堂才真正屬于師生雙方的,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得以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得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才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fā)。

2.準確定位學生學習目標。

幫助學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定和協(xié)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是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的重要任務之一。新課程的特征具有開放性,要求達成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

3.要有充分的讀。

讀的形式很多,有朗讀、默讀、誦讀等,這些都是閱讀的重要方法。它們在幫助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筆者認為學生充分地讀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配合使用,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4.要有自由的表達。

“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課堂不是老師單一表演的舞臺,也不是學生被動靜聽的場所。在課堂中師生應有充分的交流,學生應有自由表達的權利和機會。

5.改變課堂結構,化教師的講授為學生學習的活動。

新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是經驗。課程是人類已有經驗和教師、學生個人生活經驗的結合。因而新課標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的過程,在交流互動中生成新的知識,求得新的發(fā)展。

6.要有客觀的評價。

在“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評價的地位越來越高,評價的方法越來越活,評價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在中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學習的反饋評價。通過課堂評價,可以起到如下三個方面的作用:使學生明確自己在學習中的優(yōu)缺點;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只要教師的評價是客觀合理的,而且蘭時體現了一種師愛、一種民主的話,即使是指出學生的缺點的評價,學生也是會樂意接受的,并且更能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索的興趣。

7.要熱烈的討論。

第6篇: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條件;教學方法;觀念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實施,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銳意進取、積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F筆者結合自己進行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教學的實際,談談對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幾點粗略的看法。

1. 語文新課程改革所需的理論和觀念 新課程所需理論和觀念應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統(tǒng)一,在教學中應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應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地位聯系起來,把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重視學生實踐,既生動活潑又扎扎實實地進行語文教學,進而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領導的觀念必須更新,在制度上應大膽創(chuàng)新,建立新的考核評價制度,從多角度、多方位來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綜合性評價。而教師的觀念轉變主要表現在怎樣對待“教”與“學”的關系上,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重視學生的“學”,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而不重在教師的“教”。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新的教法改革,以實際行動來推動新課程改革。

2. 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所需要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進行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也需要合適的條件?!爸灰谐渥愕年柟猓m量的水份和合適的土壤,一粒種子就會發(fā)芽,就會茁壯成長。”一粒種子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條件,同樣,進行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也需要合適的條件--寬松的、自由的有利于教學者大膽創(chuàng)新的教學環(huán)境。這教學環(huán)境可分為“硬壞境”和“軟環(huán)境”?!坝箔h(huán)境”指新課程改革實驗所需的一些設施、設備,它包括錄音機、電腦、投影儀等一系列多媒體之類的設備,也包括語音室、電腦室、學校信息網等設施。然而,這“硬環(huán)境”在廣大農村學校常是一片空白,或形同虛設--有幾臺電腦但又不能上網。一些綜合性的語文活動根本無法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開展,例如“探索月球奧秘”綜合性活動等,學生無法上網查閱資料。“硬環(huán)境”嚴重制約著農村學校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發(fā)展,成了新課程改革的絆腳石。

但影響新課程改革的關鍵卻是“軟環(huán)境”--教學評估評價機制。俗話說“硬件”不夠“軟件”湊?!坝箔h(huán)境”可在政府、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逐步來完善,也可因地制宜,以本校的實際“硬環(huán)境”靈活開展新課程改革的實驗。而新課程改革能不能順利開展,新課程改革能不能實現課程標準的要求,關鍵就在于教學評估評價機制。

3. 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措施

3.1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 。 這是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的前提。特別是重視學生個性評價導向,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和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币虼耍⒅貙W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語文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合理的激勵機制,才能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合理的激勵機制,才能讓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理的激勵機制,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2創(chuàng)設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尋求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 新課程改革是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改革,是教法更新的改革。新課程標準突出了教與學之間“學”的重要性,突出了學習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傳統(tǒng)教學是不能體現這些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研究和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尋求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建構和形成新的教學模式。

第7篇: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范文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新課程閱讀教學 構建思路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認知能力和發(fā)展思維的重要途徑,加強語文新課程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

一、新課程閱讀目標的要求

在新課標下,要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為目標,針對新課標語文教學目標的提出,也提出了新課程閱讀目標的要求。包括:第一,突出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知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理念的提出,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注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了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只有自主閱讀,主動學習知識,學生才能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第二,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加強語文閱讀教學,首先,應注重學生閱讀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多讀多看,擴大課外閱讀量,加強中國現代作品、中國古代作品及世界各國的作品閱讀,多方面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第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人文性的特點,為了讓學生具有深厚扎實的人文底蘊,則需要讓學生多讀,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第四,充分體現個性閱讀,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注重強調學生的個性體驗,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的表現,在閱讀教學中,不應以教師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個性化閱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方法,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化閱讀。

二、新課程閱讀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

(一)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進閱讀教學活動深入開展的內驅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通過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小組討論活動中,讓學生勇于發(fā)表觀點和看法,并用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不斷探索和探究,使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當閱讀興趣成了學生求職的內在動力時,學生將會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自然而然語文能力將會得以提高。

(二)注重學生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

良好的閱讀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整體性與創(chuàng)造性,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具有整體閱讀意識和掌握整體的閱讀教學方法,還注重學生整體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同時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情感熏陶,積極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重文本的整體把握,讓學生形成整體觀念,切忌對課文進行支離破碎的解讀,使學生對文章中的“事”與“情”有整體概念。

(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心理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積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引導學生探索出適合的閱讀方法,同時注重閱讀心理的控制。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加強誦讀教學,在朗讀實踐中,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體驗與領悟,突出學生在教學中閱讀行為的自主性。由于新課程中大多數文章都包含濃厚的感彩,如《濟南的冬天》、《黃河頌》、《珍珠鳥》、《背影》等,引導學生體驗這種感情,學生將對這些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三、新課程閱讀教學具體做法與嘗試

(一)明確新課程閱讀教學目標。

明確教學目標是實施語文教學課程的前提,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設計課程,例如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其教學目標是分析人物形象,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體驗父愛的偉大,學習積累文中的精美語句,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待根據教學目標完成課件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白主、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方法,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實現教學目標。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教學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教學中樂于表現自己,并發(fā)表觀點。例如學習《奇妙的克隆》一課時,課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近幾年國內外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待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你讀懂了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小組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

(三)個性化閱讀教學。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設計教學內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大膽放手,始終貫徹“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的教學原則。例如學習周敦頤的《愛蓮說》課時,教師可以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分別對每個小組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讓幾個朗讀能力較強的孩子組成朗讀組,負責全班的朗讀指導,第二個小組是由幾個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強的孩子組成翻譯組幫助全班完成了解文意的任務,讓第三個小組討論交流理解寓意。這樣不僅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享受學習的快樂。確保閱讀教學不流于形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部分,新課標下,隨著語文新課程閱讀教學內容的增多,加強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和教學目標要求合理設計教學,以滿足新課程下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第8篇: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范文

【關鍵詞】課程標準 文言文 閱讀教學 能力培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怎樣把初中文言文教學工作搞好,又能提高學生對文言文閱讀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和遷移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下面三個步驟進行探索:1.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把握初中文言文的目標方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文言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能閱讀淺顯易懂的文言文,能借助課本注釋和工具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的規(guī)定,制定適合初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三維目標,切實做到有的放矢;2.在目標方向明確的前提下,初中語文教師還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以達到教與學雙贏的良好效果;3.初中語文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背誦古詩文的方法,并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誦背方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在識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活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文言文閱讀中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遷移能力。

怎樣具體落實初中文言文教學呢?

常言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要教會學生朗讀文言文。在朗讀文言文之前,要引導學生對不認識的字、詞學會利用古漢語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以及課文注釋進行讀音判斷,教師要適時地進行讀音指導,特別是通假字的讀音,教師應向學生明確通假字的讀音規(guī)則。在讀準課文每個字、詞的讀音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斷句。文言文斷句是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重點,因為沒有正確的斷句,就不能正確地朗讀文言文,更不能正確地理解文言文所表達的意思。例如陳壽的《隆中對》中的“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一句,不能讀成“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正確地讀法應是“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這里的“可以”不能連讀,因為這句話中的“可”是“可以”的意思,“以為援”是“以之為援”的省略句,“以”的意思是“把”,所以朗讀這里時要斷句。又例如,在《墨子》的《公輸》一文中的“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一句的正確讀法應該是“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這里的“地方”不能連讀,因為“地”的意思是“地方”,而“方”的意思是“方圓”。再例如,蒲松齡《狼》中“其一犬坐于前”一句,朗讀時斷句正確的是“其一/犬坐于前/”,因為文句所要刻畫的是狼的行為舉止,根本就沒有出現“犬”的形像,而是說狼像狗一樣坐的姿勢,所以,不應是“其一犬/坐于前/”。其他情況,一般是主謂之間應有停頓,句首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停頓,如“夫大國,難測也”句應讀成“夫/大國/難測也/”?!胺颉笔前l(fā)語詞,用在句子開頭,引起說明或議論,所以在朗讀時要讀斷。

在學生能正確地斷句后,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課文,直至背誦文言文,這需要教師在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文言文語句的基礎上進行。要理解文言文語句的意思,必須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通假字的意思、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以及常用虛詞的含義和用法。《語文新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明確地指出:“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梢?,文言實詞在語句中的意思、通假字的具體使用情況、一詞多義的具體環(huán)境、古今異義的一般情況、詞類活用的語言環(huán)境、常用虛詞的不同用法等文言知識點,學生必須結合課文學習掌握學法。也就是首先把握文言語句的重點實詞的意思,力求字字落實;常見虛詞的用法和含義則要結合具體語句進行理解、掌握;特殊句式、省略句等文句的理解,教師要及時、正確地引導,教給學生認識、判斷這些文句的方法,做到準確、到位。在學生掌握了上面的知識方法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初步翻譯文言語句,強調學生必須從字詞入手,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但以忠實原句原義為標準。具體來說,就是要求學生分別對一個句子中的重點實詞、虛詞加以解釋,然后把各個意思連綴成句,補足缺少成分,調整與現代漢語不符的順序。有些難以連綴的地方才用意譯的方式解決。只有在大體掌握文言文的課文大意,學生才能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解決學生疑難問題。在朗讀文言文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交叉朗讀等多種朗讀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找到文感,體會語感、情感和文言文特色,直至熟讀課文、背誦課文,全面理解課文、掌握課文內容。

第9篇: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范文

情感教育可以通過語文教學中的作品欣賞、情境體驗、故事聯想、思維拓展等教學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這樣才能實現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扒閯佣o發(fā)”,這也是新課標對語文課堂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人文性教育居情感教育之首

在以往的語文課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語文課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視了語文課的“人文性”。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藝術魅力缺少認知,從而嚴重地影響了語文課的教學效果。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钡莱隽饲楦薪逃恼嬷B。新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初中語文新課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與生活體驗,尊重學生學習與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fā)展,”由此可見,新課程標準非常重視用中華民族精神和優(yōu)秀文化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鮮活人文生活中感受、體驗、理解國家和社會對中學生的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行為和習慣,使初中語文課更貼近中學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為一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

故而,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是新課程教學必然的發(fā)展趨勢。

二、語文課堂要走進情感生活

著名教育家貝克指出:“盡管各國,各民族乃至個人具有多種價值內容,但是人類‘學會過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背踔姓Z文課教學的真正任務是使學生獲得幸福的生活,要實現這一任務必須切人中學生的生活世界。因為,學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括感受丟在校門之外,學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語文課教學取得效果的一條“紅線”。只有從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以課堂為起點實現語文的生活化,才能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加深情感體驗。

例如教學七年級上冊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時,我設計這樣一些情景來引導學生走人情感生活:你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難,你是怎樣把艱難的歷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的?你對課文中“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意味著什么?這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了思想啟迪,享受了審美樂趣。從而認識自我,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表現出更大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

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在情感上的整合

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過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這個過程遵循著由外化到內化再外化為行動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的幾個心理要素之間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每個過程都充滿著矛盾。一個人的思想只有內化為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才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快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對初中生心理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課程標準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試圖通過整合心理健康學習的內容,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學習、事業(yè)的信心,把優(yōu)良的品德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始終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養(yǎng)成沉著、冷靜、務實、高效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形成健全人格。

所以,教師要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與健康的心理情緒去影響和調動學生的積極的情感反映。如果教師的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動學生的心,就很難引起他們思想上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