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現(xiàn)代化學技術范文

現(xiàn)代化學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xiàn)代化學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xiàn)代化學技術

第1篇:現(xiàn)代化學技術范文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為化學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崩?a href="http://www.articshipping.com/haowen/197526.html" target="_blank">現(xiàn)代媒體參與性的功能,通過對事物、具體場面的創(chuàng)設和刺激,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感”。的確,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可能產生求知的欲望,達到令人滿意的學習效果。例如,在講有機化學苯時,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生動、直觀、有啟迪性的演示,介紹苯是如何提取的,苯分子是怎樣確認的等與苯有關的教學情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情境的“潛移默化”中進入角色,學習興趣大大增強,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因此說,多媒體教學在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二、靈活使用課件,使化學教學內容變抽象為具體

化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最大特征在于其思維方式是微觀與宏觀的聯(lián)系,建立對微觀世界的想象力是化學教學不同于其他課程的特點,也是其他課程不能代替的。而在中學階段學生抽象思維有了很大發(fā)展,但具體形象思維仍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學化學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用動畫表示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可以把分子、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原子或原子集團的分與合形象地、動態(tài)地展現(xiàn)出來,生動活潑,吸引力強,能夠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者處于主動學習的地位,形成直接學習的動機,增加無意記憶和聯(lián)想記憶。多媒體課件在物質微觀結構的展示、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的演示方面的直觀性為我們在教學中架起了微觀和宏觀的橋梁,對于學生微觀想象力的培養(yǎng)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我們在進行原子的結構、水的電解、氯化氫的形成等知識點的教學中,都采用了Flas,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形成自己頭腦中的微觀想象。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優(yōu)化化學試驗

有些化學實驗受一些特殊因素的制約,實驗效果很不理想,有些化學實驗有毒、有一定的危險性,根本無法進行。而運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化學實驗,大大強化實驗的演示效果,讓學生抓住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征和變化過程,明確觀察變化現(xiàn)象和條件。同時還能模擬實驗中錯誤操作后產生的后果,學生看后印象深刻,這樣不但學到了知識,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從而優(yōu)化了化學試驗。

四、利用網絡優(yōu)勢,實現(xiàn)交互式和協(xié)作式的建構性學習

計算機網絡上豐富多彩的巨大的信息資源,為學生建構化學知識提供真實、豐富、復雜的學習情境。信息時代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接受著大量信息。在建構性學習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充分。網絡信息的“互動性”為交互性和協(xié)作式學習提供了最佳物質基矗在化學學科中,信息處理能力主要指能從多樣話媒體中獲取和處理人類與化學環(huán)境有關的化學圖象、化學數(shù)據(jù)、化學文字信息的能力。信息網絡技術的開發(fā),使多媒體不僅成為學生查找信息的資源庫,而且成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環(huán)境下的一種認知工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充分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發(fā)揮小組學生性格各異、思路各異、方法各異的學習優(yōu)勢,利用網絡交互的特點,進行多向思維的碰撞,通過這種交互、協(xié)作、溝通、碰撞,每位學生可以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多種解決途徑,從而對建構化學知識產生創(chuàng)新的洞察力。

第2篇:現(xiàn)代化學技術范文

關鍵詞:現(xiàn)代教育技術;滑雪教學;教學應用

一傳統(tǒng)滑雪教學模式中影響教學效果的不利因素

(一)課時內容分配不合理

滑雪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屬于一項高強度高速度的極限運動,在學生運動的過程當中很容易受到損傷。為了防止一系列教學事故的發(fā)生,大部分的授課時間都會用來教授學生一些基礎的動作和一些相關的技術練習。而對于一些關鍵技術重點練習的時間卻相對較少,因此也就導致了整個課程的內容設置并不是十分的完整,再加上由于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多學生對于滑雪存在著恐懼心理,練習的次數(shù)越少恐懼心理也就更強,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完整授課內容的學習,課時內容分配的不合理,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升[1]。

(二)場地條件制約

滑雪場的造價相對較高,在開展滑雪運動的過程當中,往往需要專業(yè)的運動場地才能夠滿足教學開展的需要但是現(xiàn)今的滑雪場地更多的都是在一些偏遠的地區(qū)。所以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學校都是采用租用場地的方式來進行授課?;┙虒W的時間又被經常安排在周末,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導致授課的時間10分的有限。能夠滿足部分學生選修課的學習需要,而在普修課程的開展過程當中,由于場地條件的制約也就導致了課程的開展時間相對匱乏。

(三)動作技術難度較高

本質上來看高山滑雪的種類十分繁多,根據(jù)技術的難度可以分為初級中級到高級?;┻\動本質上是屬于一種極限運動,在滑雪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損傷。而且一些高難度高技巧的動作完成的瞬間就看清楚,把握到整個動作的實際表象。如果教師在技巧使用的過程當中放慢速度示范,那么這無疑會增加教師教學的負擔,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教師動作完成的完整性以及實際的示范效果。如果教師針對于一個動作進行反復的講解,反復的示范,那么教學的進程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這樣的一種現(xiàn)象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極為常見,而且是難以克服的。

(四)教師個人的業(yè)務水平

滑雪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滑雪技巧,掌握相關滑雪的知識以及相應的動作技巧。并在此基礎之上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通過精準的示范以及講解學生個人通過多次的練習才能夠掌握相關的技巧。大程度上也就是對于教師個人的示范能力以及滑雪的技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有一些教師經驗不足,或者說動作不規(guī)范,那么會直接影響教學的實際效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說教師個人的特點,教學經驗以及技術水平直接跟教學效果掛鉤,這也是傳統(tǒng)滑雪教學活動當中所存在的弊端[2]。

二現(xiàn)代教學技術在滑雪教學當中的應用

在高等學?;┙虒W實踐活動當中發(fā)現(xiàn)了諸多弊端,通過使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能夠最大限度的解決傳統(tǒng)滑雪教學模式當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從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滑雪教學活動的針對性,提升教學的效果。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以及微型教學方法的出現(xiàn),在高?;┙虒W活動當中,所能夠使用的技術手段更加豐富。在具體應用的過程當中,可以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應用

將多媒體課件應用到滑雪教學過程當中是極具優(yōu)勢的。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能夠為滑雪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諸多便利。當中可以直接拍攝一些優(yōu)秀的滑雪運動員的標準動作,作為教學的課件,的編輯功能將已有的滑雪錄像素材進行重新編排,此作為基礎來形成系列的電視教材。在實際教學應用當中,也可以嘗試將這兩種方法并行使用。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最大限度的促使教學的時間以及空間不受限制,相關的技術教學技術分解在課堂當中予以解決。與一些相對難度較高的滑雪技巧,可以通過錄像視頻來進行動作的分解,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時間的壓縮和擴展。與此同時也可以嘗試對于空間進行突破,通過多機位不同角度進行拍攝,能夠將一個復雜的動作分解為多個維度的不同動作,將此呈現(xiàn)在課堂教學當中,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3]。

(二)多媒體教學應用方式

使用多媒體開展滑雪教學活動可以采取的教學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穿插式教學。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在課堂教學當中,根據(jù)教學的實際內容需要穿插一些圖像片段,將教學活動當中一些不易用語言表達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來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得知識更加形象化,在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同時,有利于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更加完整的印象,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的質量;第二,示例教學。簡而言之也就是利用圖像紀錄片等多種演示形式,來將一些高標準高水準的動作進行展示,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一步的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像體育教學這樣一類技能性的教學活動,該教學方式的使用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學的效果。比如在高山滑雪回轉動作教學過程當中,通過利用錄像教學的靈活播放功能,能夠為學生更好的觀察和理解該動作的技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觀看一些優(yōu)秀運動員的示范動作,通過對于這些技能動作特點進行細致的分析以及慢動作的回放,能夠讓學生更加完整的了解動作的流程,通過觀摩來進一步的提升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的模仿能力,讓學生能夠掌握到技術動作的技巧;第三,自學式教學方法。指的是學生在沒有教師輔助幫助的條件下,通過錄像材料能夠獨立的實現(xiàn)自學。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tǒng)的集體教學模式,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個別化的教學。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改變了傳統(tǒng)的集體教學的弊端,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掌握相關的知識[4]。這對于學生的課前預習我的復習都具有極為強大的輔助作用,在陸地模仿教學階段可以嘗試采用電視錄像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克服了傳統(tǒng)教師講解的枯燥乏味,抽象。對于一些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技巧動作能夠進行分解講解,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結合教師講述的內容以專業(yè)運動員的也是能夠更好的理解動作的原理,從而給予學生更加直觀更加形象的運動表象,這能夠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滑雪微型教學

微型教學課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使得學生在看見動作開始就已經建立了正確的動作行為。由于學生在學習之前已經通過實地訓練和觀看錄像教學學習了正確的動作,對于動作有了一定的概念,在實踐教學階段通過微信教學能夠反復的實現(xiàn),對于動作的標準化練習,對于訓練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規(guī)范的動作能夠及時的進行矯正和調整,這為學生后續(xù)技術的改進提供了必要的技術,促使學生的動作定型更快,進行學習變得更加迅速。微型教學是檢驗教學質量最為有效的手段,也是當前在教學活動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5]。

第3篇:現(xiàn)代化學技術范文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49X(2009)-07-00105-02

隨著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于中學課堂教學,并逐步走向成熟和智能化,特別是計算機軟件進入課堂輔助教學,更是使現(xiàn)代教學手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對于化學學科,什么樣的化學知識內容適合采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化學課中采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該如何操作?如何把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教學媒體有機地結合應用于課堂教學?在中學化學教學中,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如何充分發(fā)揮?

一、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化學教學中實施的意義

1.發(fā)揮計算機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多媒體電化教學是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多媒體包括聲、光、圖形多種教學手段和途徑。其特點是直觀、生動、形象。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助益。例如:在教學序言這節(jié)課時,一般由教師滿堂灌,夸夸其談地將自己所教專業(yè)作一番描繪,雖然這也能收到一定效果,但終不能改變學生的被動狀態(tài)。現(xiàn)在就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現(xiàn)化學的發(fā)展史,中國在化學上取得的成就,通過投影觀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如:在教學《鈉》這節(jié)課時,一上課就向學生展示鈉的一系列的化合物,食鹽、蘇打、小蘇打、肥皂、洗滌劑等,以及大霧天路旁發(fā)出黃色光的高壓鈉燈。這種導入新課方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突破化學課堂教學難點

現(xiàn)代計算機技術對圖形處理能力高超,利用這一特有功能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把宏大場景作縮微處理,對瞬變搞定格分析,化枯燥為生動。例如,在《氣體摩爾體積》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對微觀粒子的運動缺乏感性認識,對物質三態(tài)變化過程中,分子間的距離變化不易想象。若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物質中分子的運動特征,將固體、液體、氣體分子間的距離大小用Flash軟件制成三維動畫,則會準確直觀地描述出固體中的分子在質點周圍振動;液體中分子間距離增大、運動范圍有所擴大、分子作無休止的無序運動;氣體中分子間距離增大很多,約是分子直徑的10倍左右,且在相同狀況下,平均距離約相等的微觀粒子運動圖像。通過模擬加熱時,液態(tài)物質分子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直到形成氣態(tài)物質時,分子間的距離增大很多的演示,則讓學生很容易理解:在通常狀況下,相同質量的氣態(tài)物質的體積要比其固態(tài)或液態(tài)時的體積大1000倍左右的實驗事實。又如,在《鹽類的水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強堿弱酸鹽CH3COONa的水解過程以及溶液呈堿性的原因難以理解,但通過計算機用Flash軟件制作的動畫:CH3COO-與水電離出來的H+結合,生成CH3COOH和OH- 的過程微觀模擬,可形象、生動地將鹽類的水解過程呈現(xiàn)出來,為突破教學難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

現(xiàn)代教學方法的根本點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全面提高各種能力,使每個學生獲得充分發(fā)展。堅持整體觀點,重視多樣化,貫徹綜合觀點,力爭最優(yōu)化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例如,我們幾個化學教師共同制作了一個課件。在這個課件中,教師可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學情,點擊主頁上的下拉菜單或按鈕,利用計算機靈活、強大的交互性,任意組合、安排課堂教學,從而設計出更合理、更科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使教師、計算機、學生形成一個有機的組合。教師通過計算機教懂、教準、教活、教精,又促使學生樂學、善學、勤學、活學,師生共同進入教與學的自覺狀態(tài)和最佳狀態(tài),使課堂教學具有嚴謹性、靈活性、多樣性,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活力,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過程。

4.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容量

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信息量的優(yōu)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圖形不是語言,但比語言更直觀和形象,比語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動畫又比圖形包含更高級的輸出信息,利用文字閃動,圖像縮放與移動,顏色變換等手段,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使得加大教學容量成為可能,例如,《元素周期律》課件是用于高一新授課的,在這一節(jié)課中,筆者利用計算機在上課的一開始,就在大屏幕上依次展示1-18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元素原子半徑、元素的主要化合價,這讓學生很容易得出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元素原子半徑、元素的主要化合價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投影Si、P、S、Cl2分別與氫氣反應的條件,由此可以判斷出硅、磷、硫、氯非金屬性強弱的結論。再投影它們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堿性強弱,并利用計算機演示一些實驗,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學生可以據(jù)此判斷金屬性、非金屬性的變化規(guī)律。最終,得出元素周期律的定義和本質。在課堂上,利用了計算機課件,大大縮短了教師的板書時間,加快了學生的認知過程,一堂課下來,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又如,化學實驗是高考復習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用常規(guī)手段進行復習,教師難以把大綱中所有要求掌握的實驗中涉及到的儀器、裝置都一一畫出,也不可能把演示過的實驗再演示一次。若利用計算機模擬,再現(xiàn)實現(xiàn)裝置、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不但提高了課堂容量,還有利于比較、加深理解記憶,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模似物質結構

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元素周期表的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的有關內容、晶體空間結構及其伸展、C60的結構、有機物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同分異構現(xiàn)象等內容都可以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別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然后利用FLASH、3DMAX或3DS制成三維的動畫,模擬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也可以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別代表不同的原子,模擬分子的結構及其形成;同樣可以利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別代表原子和最外層電子,模擬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利用FLASH、3DMAX或3DS制成三維的圖,然后利用旋轉運動展示晶體的空間結構,再利用縮放效果模擬晶體的空間結構,利用縮放效果模擬晶體的空間伸展等等。這樣,通過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使抽象的東西形象化,使靜態(tài)的理論動態(tài)化,從而化難為易,便于學習和掌握。

2.模擬化學機理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化學概念及原理大多較為抽象。物質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且化學變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礎上重新組合的結果。因此單靠語言和文字描述,學生較難理解。化學反應歷程都比較抽象、難懂,利手多媒體制作成動畫就可事半功倍,易學、易懂、易記。例如氧氣的化學性質;水的電解反應;氫氣還原氧化銅:復分解反應的反應過程;實驗室制氯化氫的反應原理,氧化還原反應時得失電子與化合價升降關系;離子反應;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有機反應的機理(如取代反應、加成反應;縮聚反應;消去反應;裂解等;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原電池的放電;電解電鍍;鹽類的水解;膠體的性質等等都可以利用FLASH、3DMAX、3DS或DIRECTOR制成動畫,動畫一播放,無須多言,就可以一目了然,很清楚也很生動,學生也容易理解。

3.模擬微觀粒子的運動

為了能讓核外電子動起來,我們制作了《核外電子的繞核運動》的小課件。首先簡介“視覺暫留”現(xiàn)象及其在電影及動畫制作中的運用;然后制作一些宏觀物體的運動及仿真電子繞核運動的各種gif動畫,從而讓學生能真切地感受物質各種不同速率下的視覺印象,認識并理解電子運動的特點及其描述的方法。又如物質的溶解與結晶;酸、堿、鹽溶液的導電性;如核外電子的運動,布朗運動以及充入電情況,離子反應中的離子的運動和結合;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原電池的放電;電解電鍍;鹽類的水解;膠體的性質等等都可以用多媒體模擬放大。

4.模擬和放大某些化學實驗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調查表明,課堂教學中教師四十五分鐘理論說教的效率遠不及一個五分鐘實驗展示。但是課堂的實驗教學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對于一些裝置復雜,不易實現(xiàn)的實驗;或涉及毒性物質較多、毒性較大的實驗;或現(xiàn)象不明顯的實驗;反應過程中過慢的實驗都可以制成課件,模擬放大。比如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中反應結束時,先撤燈后撤氣的危險性;實驗室制氧氣先撤燈后拔導管的后果;原子彈的爆炸;煤和石油的形成過程;煤氣中毒的原理;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氟氣與氫氣的反應;膠體的電泳實驗;氨的合成實驗;氨的催化氧化;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二氧化氮與四氧化二氮的平衡轉化實驗;與一氧化氮有關的實驗等等,我們既可以用動畫模擬實驗現(xiàn)象,也可以用相應的軟件在課件中插放實驗錄像再現(xiàn)實驗的現(xiàn)象。

5.模擬工業(yè)生產過程和剖析生產設備

第4篇:現(xiàn)代化學技術范文

【關鍵詞】現(xiàn)代信息技術 教學現(xiàn)代化 教學過程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加速了教學現(xiàn)代化的進程。現(xiàn)代信息技術資源開發(fā)的基本路徑是“以建設帶動應用,以應用促進開發(fā)”,江蘇省泰興中等專業(yè)學校對此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有序

多年來,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得到了領導與教師的高度重視。設施的更新配套重在加強管理、挖掘其資源、發(fā)揮其功能作用,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為此學校十分重視建中管、管中建,做到了“三健全”:

(一)健全管理制度:制度是執(zhí)行的保障,是做好電教工作的前提。學校根據(jù)主管部門的要求,制定了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并及時上墻,督促自覺遵守。如:“管理員職責”、“電教網絡管理制度”、“電教人員職責”、各專用室“管理制度”等。

(二)建立健全組織:一是成立了由校長擔任組長的應用教育技術領導小組;二是成立了由一名主任為領導的電教辦公室;三是成立了班級管理小組。形成了校長總負責、分管校長主抓、電教辦公室具體負責的三級管理網絡,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了設備的有效使用,保證了設備的及時更新配套等。

(三)規(guī)范健全臺賬:由于對現(xiàn)代教學設施的投入大,加之設備的不斷增加和高使用率,使管好、用好、保證設備的有效使用責任重大。學校先后建立了設備進出記錄、教師上機記錄、學生學習使用情況記錄、巡查督查記錄等十多個臺賬,做到各教室臺賬與總務處、實訓處臺賬相符,與檔案室留存資料相符。這既保證了財產的有效管理,又保證了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強化硬件建設,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

基礎設施建設是教學現(xiàn)代化最基本的物質保證。在創(chuàng)建完善的信息技術教育環(huán)境上,學校首先形成了一個共識:誰能把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好,誰就抓住了教育教學改革的主動權,占領了教育的制高點,使課程改革、教育信息化走在前列。

其次是做到了兩個到位:一是理念到位。把實現(xiàn)校園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作為學校大事來抓,樹立“創(chuàng)建校園網絡就是創(chuàng)建學?!钡慕逃吕砟?。二是落實到位。首先,學校借創(chuàng)建省“四星學?!焙蛧腋母锇l(fā)展示范校為契機,在有限資金的預算中優(yōu)先安排;其次,用足用活國家政策,多渠道籌措資金,創(chuàng)造條件爭取社會資源。

目前學校已建成千兆為主干、百兆交換到桌面的以太結構校園網,建成100座電子閱覽室1間、多媒體教室30個、計算機房20個、多媒體會議室2個、多媒體語音室2個、多媒體課堂錄播室1個、校園網管中心1個,教師辦公室已全部實現(xiàn)信息化,全校現(xiàn)有電腦1500多臺。在抓硬件建設的過程中,學校也重視軟件建設,已有的教育軟件系統(tǒng)包括:教學管理系統(tǒng)、多媒體網絡教育系統(tǒng)、電子圖書系統(tǒng)、VOD系統(tǒng)、教育資源庫系統(tǒng)、電子備課系統(tǒng)、學籍管理系統(tǒng)、圖書管理系統(tǒng)、多媒體教學錄播系統(tǒng)等。

三、合理整合資源,優(yōu)化教學過程

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為學校教育帶來了巨大的信息技術資源,整合利用好這些資源,有利于優(yōu)化教育教學過程。而學校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整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則是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的首要任務。因此,學校從教學實際出發(f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積極鼓勵廣大教師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革課堂教學,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大力開展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將計算機、網絡等先進技術手段積極全面地與課程內容結合,優(yōu)化教學結構,使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而達到培養(yǎng)獲取信息、運用信息學習的能力以及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從根本上轉變傳統(tǒng)的“教和學”的觀念,促進課堂教學的變革與發(fā)展。

近年來,學校絕大多數(shù)教師已能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制作多媒體課件,開展課堂教學。這些課件的制作為學校多媒體教學資料庫的建設積累了素材。同時也為學校更好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的作用,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實踐證明,這樣的整合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抓住建網契機,加快隊伍建設

如果將信息技術比喻為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師則是發(fā)揮其效力的執(zhí)杖者。學校要實現(xiàn)教學現(xiàn)代化,需要培養(yǎng)一支具有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骨干教師隊伍。為此,學校在建網過程中堅持貫徹網絡建設、信息資源建設、隊伍建設并重的指導思想,遵循“邊建設、邊使用、邊培訓”的原則,加強對教師的技術培訓,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從管理入手。電教辦在每學期初認真制訂培訓計劃和考核方案。學期結束前,要求所有教師上交自己制作的課件,并請專家來校對課件進行評比。

二是從培訓入手。分階段分層次進行各種培訓,把學校建設成學習型組織。利用每月的業(yè)務學習時間、雙休日和寒暑假,對全體教師進行校本培訓(包括計算機使用、多媒體播放系統(tǒng)、視頻展示臺、網絡管理、課件制作)。

三是從實踐入手。讓教師利用業(yè)余時間上機,在互幫互學中掌握操作常識,提高操作能力。同時學校還定期開展多媒體課件、網頁制作競賽等課外活動,鼓勵教師充分利用網絡獲取更多的知識,以便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從而調動了廣大教師用好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應用能力。

五、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提高教學實效

首先,借助網絡資源,為教師的“教”開發(fā)研制了一批動畫演示課件和用Authorware集成的知識素材。針對學生的“學”,一方面要求教師不斷增加學生的學習手段,組織學生開展信息科技作品競賽與班級網頁制作競賽;另一方面組織骨干教師在“主題”教學思想指導下,開發(fā)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合作交互式教學軟件。通過實踐,學校先后總結出了“課堂演示助教型”“課內交互教學型”和“網上探索求知型”三種類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其次,校園網是教育教學交流的重要平臺。一方面大大方便了教師間的信息積累、傳遞及資源共享,實現(xiàn)了國內外教育資源共享和遠程教學環(huán)境形成,教師可以收集有助于課件設計的素材、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法,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教師培訓進修、學生學習也可以通過網絡在線進行,國內外名師專題課堂、同步作業(yè)、專家診脈、疑難解答等版塊應有盡有。

第5篇:現(xiàn)代化學技術范文

關鍵詞: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化學教學 應用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不僅可以輔助教師的教學,而且可以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提供豐富的主題資源,改善學習環(huán)境,滿足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各種需求。老師根據(jù)教學目標,根據(jù)化學課本身的特點,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設計教學過程,制作教學軟件,把靜、動、畫結合起來,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使靜態(tài)的知識動態(tài)化,使呆板的說教趣味化,使抽象的講解直觀化,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多種感官的功能,可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在化學教學中,我結合教學實際,談談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一、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在每一節(jié)課上課的開始,教師就應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境。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只憑口頭的說教和黑板上呆板的板書很難創(chuàng)設出恰當?shù)慕虒W情境。多媒體計算機等現(xiàn)代教學技術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環(huán)境,為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它以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使學生能夠順暢理解,自主進入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長期的注意力,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在教學《單質碳的性質》時,我采用多媒體導入,首先播放生動形象的畫面,并配合美妙的音樂,同時在大屏幕上再彈出一幅古代的名人字畫,并且在屏幕上出示問題:“這幅字畫為什么會年長日久而不褪色呢?”這樣圖文并茂,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了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很快就進入了教學過程。在講解二氧化碳的性質時,根據(jù)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的性質,我播放了屠狗洞的錄像。意大利有一“屠狗洞”,獵人帶獵犬舉著火把進入洞內,不久獵犬死亡,當人蹲下查看時,火把熄滅,人也感到頭暈氣喘,于是趕緊站起逃出。人進去安然無恙,而狗進去卻死了,這是為什么?首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就很快創(chuàng)設出有關二氧化碳性質的教學情境,學生的興趣很快就調動了起來,思維也活躍了起來。所以,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將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的表現(xiàn)手法和表現(xiàn)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傳統(tǒng)媒體無法實現(xiàn)的教育功能。

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加強化學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化學教學中,許多微觀結構和微觀現(xiàn)象既看不見又摸不著,演示試驗也無法做成。傳統(tǒng)教學只能靠掛圖、板書和教師的語言來完成,然而這樣的教學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對于這樣的知識,我們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對于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可以用動畫演示出來,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把分子、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運動形象地、動態(tài)地展現(xiàn)出來,生動活潑,吸引力強,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處于主動學習的地位,形成直接學習的動機,增加無意記憶和聯(lián)想記憶。在物質微觀結構的展示、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的演示方面,多媒體架起了微觀和宏觀的橋梁,有利于學生微觀想象力的培養(yǎng)。如在進行原子的結構、水的電解、氯化氫的形成等知識點的教學中,都可以采用Flas,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形成自己頭腦中的微觀想象。另外有些實驗需要對現(xiàn)象對比才能得出結論。由于現(xiàn)象的差別不大,對比起來比較困難,如利用金屬與稀鹽酸反應研究鎂、鋁、鋅、鐵、銅的活動性實驗,經過實物投影的對比,引導觀察,可清楚地比較出金屬活性順序,既簡單明了,又印象深刻。通過計算機模擬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和變化過程,明確觀察對象產生變化的現(xiàn)象和條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多媒體技術還可以模擬一些危險性、有毒性的化學實驗,使學生既領悟知識,又避免操作的危險性。例如:在稀釋濃硫酸的操作時,濃硫酸有強烈的腐蝕性,很容易腐蝕皮膚和衣物,因而該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是錯誤的操作產生的后果,即將濃硫酸倒入水中,如果用課件演示出來,學生的印象就會更深刻,就能加深對這一錯誤操作的認識。又如:“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產物二氧化硫有很強的毒性,對空氣污染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這些實驗都可以通過播放短片進行教學。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yōu)化課堂結構

1.增加課堂教學密度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把大量時間花在語言描述和板書等方面,學生抓不住重點,前后內容聯(lián)系困難。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達到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信息量的知識處理,從而加大課堂容量,大大提高課堂效率。播放動畫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而且有利于加大教學密度,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2.提高復習效果

第6篇:現(xiàn)代化學技術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學科教學改革,學生素質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時代,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同時也給現(xiàn)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運用先進的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改革是學科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當前,多媒體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對教學已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了更好地搞好學科教學,我們必須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加速進行學科教學改革。

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要成為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教學改革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要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先進的教學媒體要為教育思想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使其具有活的靈魂。為了推進學科教學改革,首先應解決好以下兩個問題。

1.變被動教育為主動教育

教學改革要從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樵诮處熤笇乱詫W生為中心、以強化學生實踐為中心、以信息交流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也就是變被動教育為主動教育,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變知識教育為智能教育。我們的教學改革即以此為目標進行。

2.避免教學媒體簡單替換

如果僅僅是簡單的教學媒體替換,則只能從“人灌知識”到“電灌知識”,難以擺脫低層次的徘徊。。現(xiàn)代教育思想認為,一般書架式的人才已經不適應現(xiàn)代信息社會的發(fā)展需要,而素質全面、接受繼續(xù)教育能力強的智能型人才更適應當前的要求。所以,以計算機應用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正是實現(xiàn)這一教學改革思想的最好載體,有了多媒體技術的支持,許多新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應運而生,使新的教學改革思想得以順利實現(xiàn)。因此,多媒體教學應成為學科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二、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功能,完善教學改革

課程教學改革涉及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諸多方面,由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學改革出現(xiàn)了新的內涵,已經不同于傳統(tǒng)的以知識結構改革為重點的改革方式,應做好以下工作。

1.以多媒體應用為核心進行課程教學改革

我們從事的是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從90年代初開始就采用計算機技術,制作輔助教學軟件,90年代末開始研制電子技術多媒體教學軟件,并在教學中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可以將復雜的知識加以分解,減少信息在大腦中進行復雜的加工時間,可以迅速地體現(xiàn)教學的意圖。如電子器件的教學一直是課堂教學的難點,電子器件的原理涉及到原子物理和化學方面的知識,利用多媒體的形象性和動靜結合的多功能性,使這一教學難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為一體,可以將素質教育思想貫穿于教學過程中。所以,以多媒體應用為核心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2.優(yōu)化信息資源實現(xiàn)改革思想

如何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先進性,優(yōu)化課程教學信息資源是關鍵。為了搞好教學改革,傳統(tǒng)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信息組織結構線性有序,規(guī)范性和系統(tǒng)性強,使教學內容的傳授循序漸進,在現(xiàn)代教學中仍具有肯定的價值。但現(xiàn)代知識往往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那種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化的教學已很不適應現(xiàn)代的教學。而多媒體的信息結構是網狀的,教師在組織多媒體結構時,應按照網絡的觀點,充分利用多媒體交互軟件、仿真教學系統(tǒng)、信息資源共享系統(tǒng),對課程內容進行有機融合,不必按教材原有模式組織,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割組合,使之具有任意跳轉的功能,這樣就可以形成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便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可以主動參與知識結構的重組和構建活動,提高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這是其他媒體所難以達到的。所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多功能性組織教學活動,應是新的教學改革的切入點。

三、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突出以“學”為主體,強化素質和技能培養(yǎng)

1.走出多媒體教學誤區(qū)

多媒體課件應按教學要求進行設計,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利于發(fā)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使教師在教學中講、寫、演、畫有機配合,學生在學習中主動參與。而現(xiàn)在有些課件的開發(fā)恰恰忽略了這一點,往往單純追求直觀和生動,忘記了學生的主體性,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全部圍繞如何教展開,有的多媒體課件僅僅是教材內容的壓縮,呈現(xiàn)在屏幕上一大段又一大段的文字和圖表,有的教師在講課中完全依賴于課件,甚至是念課件,不寫板書,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總是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形成一種“人灌+機灌”的新的多媒體教學誤區(qū)。這是對多媒體教學的誤解,其結果是教師的教學沒有激情,學生聽課象“走馬觀花”,反而起不到好的教學效果。

2.融智能和技能于多媒體課件中

我們在開發(fā)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在多媒體的智能性上下功夫,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加工、改造、轉換,應將應用于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課件與用于學員學習的多媒體課件分開,以增強其可操作性。讓學生在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時真正起到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目的。實驗技能對于崗位任職教育十分重要,在專業(yè)基礎課教學中,除了必要的實作實驗外,也應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如我們開發(fā)了虛擬實驗系統(tǒng),使學生可以不受場地限制,自己進行反復練習,使素質教育、技能訓練、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有機地貫穿于多媒體教學中。

四、將多媒體與網絡結合,進行開放式教學

網絡時代的到來,已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認知方式,那種單純靠書本學習的方法已不適應網絡時代的要求,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是現(xiàn)代網絡技術發(fā)展帶給我們的重要“禮品”,他必將成為新一代青年學習求知的重要方式。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使開放式教學越來越現(xiàn)實,學生除了課堂學習以外,可以利用校園網進行補充學習,可以擴充知識面,可以進行研究性學習。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或現(xiàn)在或在不遠的將來,在校的學生可以和同學或教師進行交流性學習。為此,我們應加速開發(fā)多媒體教學資源,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更大的功能效益。多媒體教學只有在網上才能最廣泛地、最自由地被充分利用。作為教學工作者要適時轉變觀念,擺脫舊的思維模式,在當今的教學改革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開放式教學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總之,在運用多媒體教學中要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開發(fā)新的教學模式,選好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全面推進現(xiàn)代化教學。

第7篇:現(xiàn)代化學技術范文

【關鍵詞】 現(xiàn)代生物技術,;,,中藥化學

摘要:目的探討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中藥化學研究中的應用。方法分析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中藥化學成分產生途徑、化學反應、合成和生產三個方面的應用。結果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中藥化學研究過程中比傳統(tǒng)研究方法更具有優(yōu)勢,為中藥化學研究開辟一條嶄新的途徑。結論中藥化學研究應當充分吸收和利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

關鍵詞:現(xiàn)代生物技術 ; 中藥化學

中藥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用以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其產生功效的物質基礎是中藥所含的化學成分。中藥化學的研究在中醫(yī)藥學的現(xiàn)代化、國際化及中藥產業(yè)化的進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1]。其研究過程中通常要結合現(xiàn)代科學理論和成果,應用當代最新技術和方法來進行?,F(xiàn)代生物技術是以生物體系(個體、組織、細胞、細胞器、基因)和生物工程原理來生產生物產品,培育新的生物品種或提供社會服務的綜合性生物科學技術,在各個行業(y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農業(yè)、環(huán)保、醫(yī)藥等領域?,F(xiàn)代生物技術將是推動中藥現(xiàn)代化的強有力的重要技術之一[2],并且在中藥現(xiàn)代化研究中得到應用?,F(xiàn)代生物技術在中藥化學研究中也有應用,但這方面研究大多分散在其他研究當中,尚未見到報道對這方面有系統(tǒng)的分析,而且研究中藥化學的人通常從化學角度入手,很少涉及到生物技術。本文就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中藥化學研究中的應用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

1 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中藥化學成分產生途徑研究中的應用

中藥化學成分大多是藥用植物在生長時期進行的一系列新陳代謝過程中形成和積累的,絕大部分是代謝次生產物,它們的產生往往有幾種到幾十種酶的參與,合成途徑非常復雜。中藥化學成分產生途徑的研究要借助于酶工程、基因工程等現(xiàn)代生物技術來研究中藥化學成分生物合成途徑。研究中藥化學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徑不僅可以有助于這些化學成分的仿生合成,而且還可以人為地對這些化學成分的合成進行生物調控,有利于定向合成所需要的化學成分,是整個中藥化學研究的基礎。國際上這方面的研究已經逐步深入。Heide等在遼寧紫草的細胞培養(yǎng)中,研究了與紫草寧生物合成相關的酶類,初步確定了紫草寧生物合成的關鍵酶是對羥基苯甲酸牦牛兒基轉移酶(Phydroxybenzoate geranytransferase) [3]。Okada等[4]分離出了某種黃連細胞中的編碼(S)四氫小檗堿氧化酶的基因,并進行序列分析。國內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但也取得一些成果。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葉和春研究員課題組已克隆出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徑中四個關鍵酶基因,構建了不同啟動子下的Cad和PP基因植物表達載體,通過液氮凍融法等技術建立了二元載體系統(tǒng)[5]。利用基因技術研究紅豆杉屬植物中抗癌化合物紫杉醇產生途徑中關鍵酶環(huán)化酶已經取得應用。吲哚生物堿合成過程的關鍵酶異胡豆苷合成酶(SSS),它催化次番木鱉苷和色胺縮合反應生成異胡豆苷。在萜類化合物(如倍半萜合成酶和二萜合成酶)和苯丙基類化合物(如查耳酮合成酶)的基因工程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2 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中藥化學反應中的應用

中藥化學反應非常復雜,廣泛存在于藥用動植物的生長采收階段、炮制加工、中藥制劑、臨床調劑煎煮等中藥產業(y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藥化學研究的很重要方面就是研究其化學反應?,F(xiàn)代生物技術在此方面的應用,給中藥化學反應的研究開辟一條捷徑。

2.1 羥基化反應羥基化發(fā)應是中藥化學反應的一個重要類型,在中藥化學成分生物合成途徑中的乙酸丙二酸途徑(acetatemalonate pathway ,AAMA途徑 )和甲戊二羥酸途徑(mevalonic acid pathway, MVA途徑)中都存在羥基化反應。傳統(tǒng)羥基化反應需要大量的反應步驟和催化劑,過程復雜,大規(guī)模生產成本高。現(xiàn)在利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就可以避免上述問題。通過培養(yǎng)具有部位特異和立體特異性羥基化烯丙位C=C雙鍵的能力以及區(qū)別底物的不同對映體并選擇性地對其中之一進行羥基化的能力的植物細胞培養(yǎng)物,在分子中的不同部位進行立體選擇性氧化反應轉化外源底物,從而實現(xiàn)羥基化。例如長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的細胞懸浮培養(yǎng)物可將香葉醇、橙花醇以及左旋和右旋香芹酮通過其戊基側鏈羥基化為一系列的單羥基化異構體,再轉化為抗真菌代謝物5,3羥基新二羥基香芹醇[6]。

2.2 還原反應中藥化學成分的變化通常都存在還原反應。常見的包括羰基還原反應、C-C雙鍵的還原反應、硝基還原反應等方面?,F(xiàn)代生物技術在這些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利用細胞培養(yǎng)可以將醛和酮轉化為相應的醇,羰基發(fā)生還原反應;C=C雙鍵加成其他成分,發(fā)生C=C雙鍵還原反應;硝基被還原,發(fā)生硝基還原反應。例如長春花細胞懸浮培養(yǎng)得到的全細胞,通過其過氧化物酶胞外分泌到培養(yǎng)基中,可以使進攻羰基表面發(fā)生還原反應,使羥基化合物在具羥基基團的部位具有活性[6];眼蟲Astasia longa細胞培養(yǎng)物能夠產生2種烯酮(enone)還原酶,可以還原香芹酮的C=C 雙鍵,該反應具有部位特異[6];北洋金花(Datura innoxiu)、長春花以及Myrophyllum屬植物細胞培養(yǎng)物都能夠將TNT(2,4,6trinitrotoluene)經過硝基還原反應生成ADNT(2,4,6aminodinitrotoluene) [7,8]。

2.3 糖基化反應 糖基是中草藥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質之一,由其衍生的苷類化合物,常為中草藥的有效成分。糖基化反應可以使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轉變?yōu)樗苄曰衔?,許多中藥成分的理化性質與生物活性發(fā)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糖基化反應利用傳統(tǒng)的微生物培養(yǎng)或化學合成很難做到,不過利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就可以比較容易完成。例如:丁酸具有體外抑制腫瘤生長和誘導腫瘤細胞分化的作用,但是其在哺乳動物系統(tǒng)中半衰期很短,人們通過懸浮培養(yǎng)的灰葉煙草Nicotianaplumbaginiofia細胞糖基化得到其糖苷,半衰期大大增加,可以開發(fā)為抗癌新藥。

轉貼于

2.4 氧化和環(huán)氧化反應 中藥化學成分在自然條件或人為條件下,經常會發(fā)生氧化或環(huán)氧化反應,這些反應有一些具有利用價值,通常被利用的如醇類成分被氧化成醛或酮,繼而被氧化成酸;含有酚羥基成分的物質,被氧化縮合;環(huán)氧化反應可以用于具有細胞毒性的倍半萜烯的結構修飾?,F(xiàn)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可以人為地調節(jié)和控制以上的反應。例如:利用細胞培養(yǎng),可以將醇轉化成對應的醛和酮;莪術Curcuma zedoaria細胞懸浮培養(yǎng)物可以完成大根香葉酮(germacrone)的環(huán)氧化反應;Pras等[9]研究發(fā)現(xiàn),在Mucuna prllFICIIS的細胞培養(yǎng)物中由酚氧化酶催化可以生成一個非常重要的藥用化合物7,8二羥基一 N二n丙基2氨基四氫化萘(7,8dihydroxyNdinpropyl2aminotetralin) 。

3 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中藥化學成分合成和生產中的應用

中藥所含有的化學成分,通常含量都不高,而且含有大量的非藥用部分和雜質成分,給中藥化學成分的提取和分離帶來很大的難度,有的中藥生長時期很長,產量很低。隨著人類需求的急劇增加,單靠傳統(tǒng)的從野生或種植的中藥材中提取,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因此需要對中藥化學成分進行人工合成,或者通過人工技術提高其純度和產量。中藥活性成分一般結構復雜,常有多個不對稱碳原子,利用化學合成來進行結構修飾存在著得出率低、反應專一性差、副產物多等缺點,既費事費力又效果不佳。近年來,以微生物為反應器進行中藥活性成分的生物轉化和生物合成,有望為這類中藥活性成分的獲得提供新的途徑。中國藥科大學研究人員利用微生物轉化技術成功地在嗎啡類似物蒂巴因的14位碳原子上定向引人了羥基,使其鎮(zhèn)痛活性提高了100倍以上[10]。有些中藥化學成分在植物體內的含量非常少,化學合成和半合成也不太理想,可以通過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控制,生產這類有效物質?,F(xiàn)在已經研究成功的有利用細胞懸浮技術培養(yǎng)具有抗癌活性但生長期漫長且含量極低的紅豆杉的活性成分紫杉醇、紫草的有效成分紫草寧色素、三白草的活性成分金絲桃苷、具有抗腫瘤作用的長春花的活性成分長春堿和長春新堿等,利用固定化細胞培養(yǎng)技術培養(yǎng)一些有效成分如黃酮、葸醌、各種色素和生物堿等[11],利用毛狀根培養(yǎng)長春花、煙草、紫草、人參、曼陀羅、顛茄、丹參、黃芪、甘草和青蒿等40多種植物的有效成分[12]。 綜上所述,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中藥化學研究過程中比傳統(tǒng)研究方法更具有優(yōu)勢,為中藥化學研究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途徑。在中藥化學研究中應當充分吸收和利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

參考文獻

[1] 匡海學.中藥化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1.

[2] 趙廣榮 ,向志軍,元英進,等. 中藥現(xiàn)代化研究的生物技術[J].中草藥,2004,35(5):481.

[3] 李 森,吳 新,董效成,等.藥用植物次生代謝物細胞工程的新進展[J].西北藥學雜志,1998;13(4):173.

[4] Okada Naosuke,Verpoorte R.Intergeneric co-culture of genetically transformed orga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copolamine[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9;86(1):534.

[5] 劉建勛,從偉紅.我國植物藥研究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中藥雜志,2002,27(7):484.

[6] 于榮敏 ,邱立鵬,趙 昱,等. 植物生物轉化技術在藥用活性成分生產及新藥開發(fā)中的應用[J].中國新藥雜志,2005,14(4):407.

[7] Lucero ME,Mueller W.Tolerance to nitrogenous explosives andmetabolism of TNT by cell suspensions of Datura innoxia[J].In Vitro Cell Dev Biol(Plant),1999,35:480.

[8] Hughes JB,ShanksJ. Transformation of TNT by aquatic plants and plant tissue cultures[J].Environ Sci Technol,1997,31:266.

[9] Pras N,Batterman S,Dijkstra D,et a1.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the pharmaceutical 7,8dihydroxy Ndinpropyl2aminotetralinusing a phenoloxidase from cell cultures of Mucuna pruriens[J].Plant Cell Tissue Organ Cult,1990,23:209.

[10] 李 羿,劉忠榮,吳洽慶,等. 發(fā)酵中藥拓展中藥新藥研究開發(fā)的新空間[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2004,16(2):17.

第8篇:現(xiàn)代化學技術范文

【關鍵詞】現(xiàn)代信息技術 協(xié)同合作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9-0152-01

一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課程協(xié)同合作的背景

根據(jù)目前國際上化學這門課程的發(fā)展趨勢以及我國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剛出臺的《化學課程標準》明確了此次課改的相關事項。其主要是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同時注意把科學和技術以及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注意探求圍繞以科學研究為中心點的多重樣式的學習等。其總體要求是課堂實踐過程中對《化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內核進行宣揚,同時要求對化學這門課程本身的教學能積極地完成任務。而要實現(xiàn)以上所說的內容,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顯然已顯得不合時宜,必須尋找新的授課方式,運用更先進的手段。按照最新的課程發(fā)展體系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應突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會依靠自己來分析和處理各種信息,提高自身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實際上,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互動性以及與人類思維結構類似的網絡認知模式,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協(xié)同合作能力,它改變了過去那種以個體探索為主的研究方式,同時極大地擴展了教育的空間,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讓素質教育的要求不再只是口號。

近年來,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和網絡的日益普及,教育領域的網絡化也在不斷發(fā)展和壯大,因此,網絡化教育的運用與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有關CAI(計算機輔助教學)一直作為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但這些都只是基于教的層面,并沒有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何時能從上層轉移到下層,使網絡化教育真正地普及化,使信息技術教育的空間真正擴大,這才是真正的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而對于這樣的運用,目前尚未能實現(xiàn)。

二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課程協(xié)同合作的相關問題

在我國,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課程協(xié)同合作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出現(xiàn)了,其目的是實現(xiàn)老師、學生、教學協(xié)同合作,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CAI只是一種在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上的改變,并沒有改變教育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教育的內容,也沒有使教學結構實現(xiàn)轉變。而實際上網絡化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改變舊式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也就是結構問題,綜合來講,其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大多數(shù)老師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課程協(xié)同合作的理解過于片面、過于簡單。將其誤解為只是電子計算機的使用和教學實踐。實際上,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課程協(xié)同合作并不是那樣簡單,而是要創(chuàng)造出一種數(shù)字化的教學環(huán)境與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種情境,創(chuàng)造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了解信息技術的條件,使學習者能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這個良好的學習工具。

第二,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課程協(xié)同合作過程中,仍出現(xiàn)脫離實際情況照搬別的教學模式的現(xiàn)象。鑒于目前的教育制度現(xiàn)狀,不少老師運用信息技術只是把它當做一種手段和方式,并以此來獲得實際性收益,而對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育的理念以及教學設計的觀念則不加理會,由此造成不少老師只會模仿他人的教學模式,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三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課程協(xié)同合作中所遇問題的對策研究

第一,加強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中相關軟件的共享與規(guī)范。利用互聯(lián)網的共享功能,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網上教育軟件共享資料庫,構筑起與之相適應的相關管理體系,并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改變市場上教育方面軟件開發(fā)重復率高、水平低的現(xiàn)狀,減少由于重復性建設導致的資源浪費,不斷地規(guī)范市場,提高我國軟件開發(fā)的水平,趕上發(fā)達國家教育軟件開發(fā)的步伐。

第二,普及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育理念,改變高中化學老師的教育理念。目前網絡教育模式已過于陳舊,趕不上時代的發(fā)展,脫離了高中化學老師以及其他學科發(fā)展的實際。所以,急需堅持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理念,構建起一整套符合當前教育發(fā)展需要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育體系,并且在其中引入一定的競爭機制,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尤其是在師范類本科生或研究生中間,要求他們不僅要會使用一般的計算機技術,還要特別注重對相關教育軟件的研究和使用,同時要求他們及時了解和學習當前新時代信息技術革命對教育帶來的巨大沖擊以及新時代教育所要面臨的挑戰(zhàn),促使其積極地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改進努力。

第三,建立起富有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色的高中化學實驗室、實驗學校。要建立富有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色的高中化學實驗室、實驗學校,不僅要注重其硬件設施的建立,還要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更重要的是改進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思維,并且要注意研究信息技術蓬勃發(fā)展之后給教學以及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找到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方案。與此同時,還得加強各個試驗學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建立起一個交流合作體系,進而真正提高我國高中化學教育的整體實力。

參考文獻

第9篇:現(xiàn)代化學技術范文

關鍵詞:中學 語文 教學 運用 技術

語文教育既是提高學生文化科學素質的奠基工程,又是發(fā)展思想道德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的必要條件,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發(fā)揚全體學生的主動精神、自主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健康個性。要發(fā)揚學生的主動精神、自主意識,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巧妙的運用電教手段,是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下面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質疑議論,主動探索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中由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是訓練思維的基本手段。學生自己發(fā)問,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等待教師傳授知識的依賴心理,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變?yōu)橹鲃犹剿髡?。出現(xiàn)問題后,上課時間更多的由學生用來小組討論以解決這些問題。學生有了充分的學習實踐,其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綜合能力都能得到鍛煉,獨立閱讀能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將學生提出的疑問隨機輸入,并顯示在屏幕上,同時把它們排列成序,再讓學生根據(jù)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最后,以學生匯報的形式將問題解決。這樣,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主體式教學”,改變了課堂固有模式,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創(chuàng)設情境,入景動情

現(xiàn)行省編語文教材融語言文字訓練與思品教育為一體,通過學習課文,不但提高了學生理解、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和情感。利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正式完成這一任務的最佳形式之一。中學語文第四冊《公雞的臉紅了》一文中,公雞在它的朋友需要幫助時,很不禮貌地拒絕了;而當它的屋頂被大風刮跑后,鄰居們熱情地幫助搶修,公雞想起自己平時的表現(xiàn),臉紅了。為了幫學生體會公雞的冷漠、以及它得到朋友們的熱情幫助后后悔、慚愧的心理,從而領悟朋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一主題。為此,我播放了一段無聲的錄像,展示公雞傲慢待友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風雨交加的晚上,公雞急得又叫又跳,朋友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冒雨為公雞搶修屋頂?shù)膱雒?讓學生看圖想象(公雞會急得怎樣叫;朋友們又會怎樣進行安慰;得到幫助后的公雞會怎樣想… …)、并要求給畫面配解說詞(說說朋友們是怎樣齊心協(xié)力地幫助公雞的。)在動人的情節(jié)中,學生通過看、想、說、比,入真情于動景,有了觀察的興趣自然也容易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說得生動、比得細致,繼之深入地理解課文的主旨。

三、激發(fā)興趣,觀察感知

在傳統(tǒng)教學中,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內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學生無法看到,而低年級學生閱歷又較淺,問題難以得到滿意的解決。教育技術,使之直觀化、具體化?!鞍俾劜蝗缫灰姟?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們有身臨其境之感,通過觀察,引發(fā)了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利用電視錄像將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展示于學生面前,使學生對小蝌蚪的變化有一個整體了解。然后將錄像片中蝌蚪變化的幾個階段的曲型圖片制作成教學軟件,利用電腦多媒體,將蝌蝌身體變化過程分步展示于一個畫面,學生就能如身臨其境般在課堂中理解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再如:學習第三冊《祖國山水多美麗》一課時,過去每講到這一課,學生只能通過同學、教師的介紹,結合圖片來了解祖國的名山大川,現(xiàn)在,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既可以展示各個景點的聲像資料,同時又能收聽相關介紹。隆隆之聲震耳欲聾,飛瀑彩虹,磅礴氣勢,呼之欲出。學生學習興趣大增,通過親自聽、看,獲得了大量的知識。且記憶深刻,油然產生了熱愛祖國名山大川并為之自豪之情。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在電教實驗班中,每一學期我們都安排了若干首古詩的學習,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的優(yōu)勢,化抽象為直觀,幫助學生理解、體會,激發(fā)學生學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四、突破難點,品詞品句

初中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些知識,教師用幾句教學語言很難表達清楚。為了突破這些難點,利用電教媒體,就能大大減少教學時間,而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知識,掌握本領。如《精彩的馬戲》一文,為理解“絕活”一詞,在體會課文語句的同時,如再讓學生觀看一段“山羊走鋼絲”的錄像,這樣對理解詞義就大有幫助。解決疑難問題后就不難讀出應有的心情和語氣了,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展開討論:通過對比,你覺得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于是我要達到的目的在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中實現(xiàn)了,此課的重、難點也就較輕松地突破了。最后重放多媒體設計畫面時,學生就能很好地說出畫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并能清楚地復述出司馬光救人的經過。

五、深化練習,延伸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