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學理論知識范文

經濟學理論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學理論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學理論知識

第1篇:經濟學理論知識范文

[關鍵詞] 價值 價值理論 會計價值

馬克思有一句話來描述價值,他說價值是“幽靈般的對象性”。意即價值是客觀存在的,但它看不見,摸不著。那我們怎么感受它的存在呢?那只有將價值范疇的客觀性揭示出來。因此,從前古典經濟學時期到近代西方經濟學時期,每個時期總有其獨特的價值理論新主張,林林總總,重重疊疊。價值論也由單純的勞動價值論逐步向包括勞動在內的生產要素價值論演變發(fā)展,隨著發(fā)展進程的推進,現代西方經濟學家逐漸拋棄了價值本源的分析,由價格論取代了價值論。受此啟發(fā),本人認為,價值的具體表現形式不會僅僅局限于經濟學意義上的交換價值、使用價值和勞動價值等,還應有更多元的表現形式,比如會計價值。

一、價值的概念和內涵

何謂價值?我們通常得到的答案是: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人類勞動。同時,人們又會告訴我們:價值是由勞動創(chuàng)造的。白暴力先生在其著作《價值價格通論》中對價值是這樣闡釋的:價值不僅僅是三位一體的初始含義,更應是對三位一體概念的分解,而且要深入到價值范疇的內部去探討。

1.價值范疇上的財富論

財富或商品真實所值及其度量,在這方面的研究就是價值范疇上的財富論。人們說:“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或者說,“三要素創(chuàng)造價值”,實質上都是在這一意義上使用價值一詞的。

2.價值范疇上的價格論

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或商品的價格運動的中心的決定因素,以及這些因素決定商品之間交換比例或價格運動中心的方式,在這方面的研究就是價值范疇上的價格論。人們在講到價值規(guī)律時,說:“價格圍繞著價值撥動”、“價格由價值決定”,或者說:“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由商品的價值決定”,就是在這一意義上使用價值一詞的。

3.廣義價格論

廣義價格論通常指的是財富或商品真實所值與商品價格運動中心之間的關系。商品的內在所值就是決定價格運動中心的因素。這是人們潛意識中的一個“公理”。人們認為:如果商品交換按照其內在所值決定的比例進行,則是合理的;如果不是按照其內在所值決定的比例進行,就是不合理的。

二、經濟學中對價值理論的認識

“價值”這個概念在經濟學中是被廣泛應用的,而且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中。從早期的前古典經濟學,到近現代的經濟學,無不對價值理論問題加以探討。

1.前古典經濟學家的價值學說

古希臘、古羅馬、歐洲中世紀是經濟知識的原始積累時期,這一時期的思想家都生活在非市場社會中,但在古希臘和古羅馬,已出現了商品交換,貨幣和一些商業(yè)。色諾芬(前430―前355)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歷史學家,他認為財富就是具有使用價值的東西。色諾芬已了解到物品有兩種用途:直接使用和用于交換。但他強調的是物品的第一種用途,即強調商品的使用價值方面。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發(fā)展了色諾芬關于物品有兩種用途的思想,他已經看到了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兩重屬性。他在《政治學》中更加明確地指出:我們所有的財物,每一件都可以有兩種用途。其一就是按照每一種財物的本分而做正當的使用,其二則是不正當的使用。他的這一思想到后來亞當?斯密那里發(fā)展成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這兩個概念,并從此成為經濟學的固定范疇。

2.古典經濟學家的價值學說

古典經濟學是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學說,產生于17世紀中葉,完成于19世紀初葉的英、法兩國。威廉?配第(1623-1687)是經濟學說史上最早研究勞動價值論的經濟學家。他提出了自然價格和政治價格的概念。所謂“自然價格”,實際上就是指商品的價值,而政治價格則是指商品的市場價格,自然價格是政治價格漲落圍繞的中心。并且配第從谷物和白銀兩種商品相比較的角度,說明了生產商品時耗費的勞動時間是決定商品價值的基礎,這樣,配第就為勞動價值論奠定了最初的基礎。亞當?斯密(1723年~1790年)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杰出代表。他首先區(qū)分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還借助有名的“鉆石與水”的悖論分析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系。大衛(wèi)?李嘉圖(1772年~1823年)接受了斯密對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區(qū)分,但正確指出使用價值雖然不能成為交換價值的尺度,但是對于交換價值來說卻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他實際上認為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前提,即物質承擔者。

3.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

馬克思在批判繼承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他指出商品的兩重性即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價值則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接著從商品的兩重性導引出包含在商品中的勞動的二重性。商品所含的勞動一方面是個人的、具體的勞動;另一方面是社會的、抽象的勞動。馬克思的勞動二重性,說明了新的價值是由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的,而由資本轉移到新商品上的價值則具體勞動來實現的。馬克思認為價值量決定于社會必要勞動。馬克思認為決定工業(yè)產品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不是在最劣生產條件下所必要的勞動,而是在現有社會的生產技術下,以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生產出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

4.新古典經濟學家的價值學說

19世紀70年代,奧國經濟學家門格爾、英國經濟學家杰文斯、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幾乎同時提出了邊際效用價值論,這一理論反對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不是取決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客觀的勞動量,而是取決于人們對商品效用的主觀評價。由邊際革命直接導引出了以馬歇爾經濟學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的形成和發(fā)展。馬歇爾(1842-1924)把主觀的、心理的邊際效用價值論歸結為決定需求、消費、買方的力量,把客觀存在的勞動價值論歸結為決定供給、生產、賣方的力量,當兩種力量相等時,就處于相對靜止、不再變動的均衡狀態(tài),形成均衡價格。

三、會計價值觀念

我接受這樣一個觀念:“價值應使用統一的含義,即價值一詞的原意或哲學觀念去表達。”經濟學中對價值的表述如此,會計學也不例外。我個人理解,會計價值最突出的表現形式就是會計計量。

1.會計計量的發(fā)展歷程

“結繩記事”是我國原始公社時代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時人們的計量觀念已十分豐富,用繩結的大小表示事的大小,這與我們現在用數的大小來表示事務的多少并無實質差異。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這種方法已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了,由此,用“書契”計量和記錄的時代來到了。到了奴隸社會,絕大部分是應用實物價值觀,采用實物計量單位。比如“黃鐘鉅黍”。隨著生產關系的發(fā)展,貝幣作為物物交換的媒介,既見之于形,又存在于實,使會計計量跨入以貨幣計量單位的初期階段。到春秋時代,會計計量中采用了鑄幣,而且人們已經對貨幣進行研究了。貨幣價值觀的萌芽源于實物價值觀的缺陷和不足,這是會計價值觀念發(fā)展變化的一個基本趨勢。

2.現行會計計量的表現形式

目前會計對經濟業(yè)務事項或交易采用貨幣單位計量,而貨幣的價值又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就會涉及到會計選擇何種貨幣價格進行計量的問題。當前中外會計界研究會計計量問題基本依據都源于FASB研究。因此下面內容擬以FASB的研究成果為基礎,闡述當前的會計計量屬性。

(1)歷史成本計量模式:歷史成本指取得一項資產而付出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其特點是發(fā)生的時點是資產取得當時,即歷史時態(tài)下的成本,是基于過去的真實交易。正因為如此,歷史成本因其可驗證、計量方法簡單、取得成本較低等優(yōu)點而被利益相關人作為決策的信息依據。但歷史成本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可靠性用事實表明并不總是可靠的。如采購員在采購時接受大量回扣,為此形成的歷史成本就不能如實反映市場上的公平市價,也就沒有了可靠性。其次,在價格明顯變動時,一些非貨幣性項目都可能因此被高估或低估。

(2)現行成本計量模式:現行成本又稱重置成本或現時投入成本。指在現時為重置某一特有資產所付出的成本的計量屬性。由于條件因素影響,事實上難以存在與原有資產完全吻合的重置成本。同時,在計算上缺乏足夠可信的證據,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因此一般會計原則中不去考慮現行成本這一屬性。但在經濟學中,用重置成本進行資產計價,卻是一些經濟學家如J?R?希克斯堅持的觀點。

(3)現行市價計量模式:現行市價又稱脫手價值,指銷售某種資產可望得到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與前兩種計量模式不同的是站在賣方的立場計量交換的產出價值,而非買方立場的交換的投入價值。這種計量屬性的理論依據是,會計主體最需要的是對社會經濟環(huán)境變化具備的較強的適應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確保企業(yè)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而這些只與資產變現價值有關。但事實上,由于某些資產的現行市價難以確定,降低了信息資料的可驗證性,導致了極強的主觀性;另外,不符合持續(xù)經營假設,似乎企業(yè)隨時處于清算狀態(tài),不利于履行經營管理的責任。

(4)可變現凈值計量模式:可變現凈值又稱預期脫手價值,它在不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情況下,計量資產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可帶來的預期現金流入或將要支付的現金流出??勺儸F凈值與現行市價的共同點在于都反映資產的脫手價值。區(qū)別在于變現的時點不同,現行市價是基于當期的脫手價值,而可變現凈值基于未來的銷售或其他事項。顯而易見,可變現凈值僅用于計劃將來銷售的資產或未來清償既定的負債,無法適用企業(yè)全部資產。

(5)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量模式:是企業(yè)持有資產通過生產經營,或者持有負債在正常的經營狀態(tài)下可望實現的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在所有可能的計量屬性當中,只有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考慮了現金流量的數額、時間分布和不確定性,真正體現了資產、負債作為“未來經濟利益的獲得或者犧牲”的本質屬性。因此,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提供的財務信息對于使用者也是最為相關的。

五種會計計量屬性各有千秋,單純地選擇一種計量屬性對于整個會計工作而言都不可能永遠體現其連續(xù)、系統、全面的計量特征,也不可能始終使會計信息如原則要求的那樣準確、真實、相關等。

3.基于價值的會計計量模式

傳統的會計計量模式基于交易,即會計主體的資產計價根據過去的交易來計量,由于人為的會計分期所產生的時間差異,此時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不相等。而基于價值的會計計量模式根據資產的實際價值確認。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中對公允價值的解釋是:在公平交易中,知悉情況的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一般而言,市場定價是最符合公允價值定義的。據此,我個人認為,在經濟學中,有一種市場結構所描述的狀態(tài)與公允價值的內涵最接近。

完全競爭市場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是一個競爭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在這個市場上有無數個購買者和生產者,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廠商所面對的都是一個既定的市場價格,它們都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所有廠商在市場上提供的是標準化產品,任何一個廠商都不能通過生產有差別性的產品來控制市場價格;廠商可以根據各行業(yè)的盈虧狀況,無障礙地自由進入和退出某一行業(yè),這樣,生產要素就會從生產效率低的行業(yè)轉向生產效率高的行業(yè),從而使資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購買者和生產者對市場信息完全了解。買賣雙方都掌握有關產品和價格的完全信息,可以據此確定最佳購買量和銷售量,也可以據此以一個確定的價格來出售產品,而不致因信息不暢造成多個價格并存的現象。由此可見,完全競爭市場資源配置最為合理,資源利用最為充分,生產效率最高。

如圖:

在圖中,P0 為市場價格,在這個市場中,每一個廠商和購買者都是在對市場信息完全了解的情況下出售或購買商品,都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即定義中的公允價值。

參考文獻:

[1]白暴力:《價值價格通論》.第一版.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

[2]鄧春玲:《經濟學說史》.第一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

[3]候榮華:《西方經濟學》. 第一版.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年

[4]梁小明:《西方經濟學》. 第一版.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年

[5]周松:《會計計量的兩難選擇》. 《財會月刊》,2004年B7

第2篇:經濟學理論知識范文

一、法律經濟學與合理使用制度

一般認為,科斯定理因由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教授科斯創(chuàng)立而得名,是法律經濟學的基石。論文百事通該理論通常表述為以下三個定律:科斯定理第一律認為,如果存在“零交易成本”(Zero transactioncost),不管怎樣選擇法律規(guī)則,有效益的結果都會出現。換言之,當交換是無代價的,并且個人是合作行動時,法律權利的任何分配都是有效益的??扑苟ɡ淼诙烧J為,如果存在著“實在交易成本”(Postivetransactioncost),有效益的結果就不可能在每個法律規(guī)則下發(fā)生。即不同的權利界定,會帶來不同效益的資源配置,科斯定理第三律認為,產權的界定、安排和重新安排都存在交易成本,并且都有可能被過高的交易成本所妨礙。

科斯定理認為,在零交易成本的世界里,只要權利界定明確,權利可以自由交換,主體積極合作,則無論權利屬于誰,權利的配置都會發(fā)生有效益的結果。但是零交易成本只是一種假定,現實交易中存在著“實在交易成本”,這種交易成本包括獲得準確市場信息所需的成本,討價還價與簽訂合同所需的成本,監(jiān)督合同履行所需的成本。在上述實在交換代價的情況下,有效益的結果就不可能在每個法律規(guī)則下發(fā)生。此時,合意的法律規(guī)則是使交換代價的效應減至最低的規(guī)則。上述理論為我們提供了根據效益原理認識與評價合理使用制度的途徑。一般說來,法律應在權利界定上使社會成本最低化,這就要求法律能選擇一種成本較低的權利配置形式和實施程序。為此,著作權法及其合理使用制度,應遵循交易成本最低化的原則,調整創(chuàng)作者、傳播者、使用者的權利配置關系,以實現促進文化發(fā)展和推動社會進步的最優(yōu)效益。

依照微觀經濟學的供給與需求理論,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即是一種生產活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首先是一個生產勞動過程,在人類的生產勞動中,,包含著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兩大組成部分,其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是人類社會的寶貴財富。精神生產的目的同樣是為了交換,只有經過交換,個人才能獲得各類物品的最佳組合,達到效用或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學藝術作品具有與物質產品同樣的商品屬性,成為自由交換的標的。這種交易活動應是高效益的價值實現和價值增殖的過程。市場經濟中資源的有效配置,就是依靠交易來實現的。

交易的實質不是物品本身的交換而是權利的交換。古代羅馬法學家曾將抽象的權利(具有經濟價值的權利)視為無形物,以區(qū)別于具有外在形體的有形物。近代西方學者往往將財產分為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前者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后者包括與物有關的權利(如用益權、債權)和與物無關的權利(如著作權、工業(yè)產權)。當代法律經濟學家也都將權利作為財富的存在形式予以肯定。因此界定產權的目的是為了交易,資源配置實質上是資源權利的配置。市場交換是川流不息的體系,也是不斷發(fā)展的體系,新的交換形式的出現,必須要求受到法律的保護,即依靠建立一體遵循的強制性規(guī)范來界定交易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實現交易各方的利益需求。這一歷史過程,正如馬克思所描述的那樣:“每當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新交換方式……法便不得不承認它們是獲得財產的新方式?!敝鳈嗉词沁@種基于知識產品私有,依法獲取財產權利的新方式。一般認為,包括著作權在內的知識產權制度賴以產生的條件是:知識產品所有人把自己的作品、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公布出來,使公眾能看到、了解到、得到其中的專門知識;而公眾則承認作者、發(fā)明創(chuàng)造者在一定時期內有獨占使用、制造其知識產品的專有權利。知識產品是公開的,但知識產權是壟斷的。西方學者將這一現象解釋為社會契約關系,即以國家的面貌出現的社會同知識產品創(chuàng)造者之間簽訂的一項特殊契約。按照法律經濟學的表述是,財產占有人認識到在保護財產上存在著規(guī)模經濟,各方即會就組建一個用于承認和保護其產權的政府進行談判?!耙坏┧麄冞_成了協議同意建立一個以武力為后盾的政府,每個人就都能享受到更多的財富和更大的安全。哲學家把經過這些協商最終達成的談判稱為”社會契約“,因為它建立起了社會生活的基本條款?!眻F效益原理的分析結果表明,著作權的界定使得精神產品這一資源的使用實現了價值的最大化。對創(chuàng)作者來說,獨占權利使得創(chuàng)作的費用得以補償;對于社會而言,作品公開使得公眾獲取新的知識。換言之,全體消費者通過對所得商品和服務的自愿支付而實現了利益滿足。

在著作權法中,合理使用制度涉及到創(chuàng)作者、傳播者、使用者的利益關系。他們之間的交換,或者說對精神產品這一資源的有效使用,是通過市場體系進行的,市場體系的運轉并非自動導致資源配置的優(yōu)化?!案@洕鷮W之父”、英國經濟學家庇古認為,在出現“外部不經濟”狀態(tài)時,市場機制便會失靈。阻礙效益實現的市場失靈狀態(tài),根源在于產權不清,由此造成交易過程的摩擦和障礙。在精神產品的交易活動中,創(chuàng)作者與具有專屬性、唯一性的出版者實質地位的不平等,創(chuàng)作者與利用其作品的消費者合理使用界限的不明確,都是產權未能明晰化的表現。因此,運用經濟分析的方法,準確界定創(chuàng)作者、傳播者、使用者各自權利范圍,尋求作者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協調機制對合理使用制度的內在需求,檢驗合理使用制度是否蘊含合理的經濟理性,消除精神產權配置過程中的障礙,讓知識產品這一資源配置流暢、有效地進行,是法律經濟學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信息-公共產品:合理使用產生前提之分析

采用法律語言的表述方法,合理使,用實質上是對他人權利的利用。美國學者L,PayPat— terson等認為,合理使用并不表現為是對他人有著作權作品的個人使用,而是確認后任作者對一部作品的著作權進行合理的利用。日本學者勝本正晃認為與濫用權利的概念截然相反,權利的公平使用是指第三者未經他人同意而利用其權利,該權利行使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因欠缺“違法性”而視為合理與正當。

合理使用是著作權法中的基本法律制度,合理使用產生的前提條件是著作權的設定。關于著作權保護制度的建立,法學家們曾從“財產價值觀”或“人格價值觀”的角度,對兩大法系的相關制度進行了理論概括與說明。而法律經濟學則運用信息經濟論的方法,為我們提供了研究這一問題的新視角。

在信息(包括作品、發(fā)明在內的精神產品)這一無形資源上界定產權,導源于經濟學家關于;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的分類。私人產品具有個人排他使用的特點,即一件物品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只能為某一特定的主體所使用。學者們形象地描述說,“一條褲子在某個時間只能由一個人穿著”,“一輛汽車不能同時朝兩個不同的方向行駛”。這即是說明,“在私人產品的消費上具有對抗性?!倍伯a品則不然,它在消費上無對抗性。公共產品可能在某一時空條件下為不同的主體同時使用,如同一輛公共汽車,出資者與未出資者都在乘車。公共汽車公司必須為每個人提供便利,卻無法辨別出乘車人是否付費,那些沒有為公共產品消費而出資的人,被法律經濟學稱之為“搭便車者”。對純粹的公共產品來說,難以或不可能阻止搭便車者的這一事實、,破壞了這類產品市場的運行。信息經濟論認為,,信息是一種特殊商品,具有公共產品的某種屬性。信息的生產是有代價的,而信息的傳遞費用相對較小,對信息生產者來說,難以通過出售信息來收回成本。一旦生產者將其信息出售給某個消費者,那個消費者就會變?yōu)樵a者的潛在競爭對手,或是其他消費者成為該信息的“搭便車者”。這種現象在著作權領域中,即是無償地復制他人的作品的情形。

作為著作權的保護對象,文學藝術作品具有非物質性特點。它沒有外在形體,但具有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非物質性是知識產品區(qū)別于物質產品的主要特征:它的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態(tài)(如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等),不占有一定的空間,人們對它的“占有”不是一種實在而具體的控制,而是表現為認識和利用。某一物質產品,在一定時空條件下,只能為某一個人或社會組織來實際占有和使用,所有人可以有效地管領自己的有形財產,以排除他人的不法侵占;而一項知識產品則不同,它可以為若干主體同時占有,被許多人來共同使用;處分知識產品勿需象處分有形財產那樣需要交付實物,只要知識產品公布于眾,第三人即可不通過處分的合法途徑而取,得利益。

基于上述情況,法律經濟學告誡我們,私人市場提供的公共產品(即信息之類的知識產品)數量可能小于最優(yōu)值,信息經濟論通常將這一現象稱為“不足”問題。鑒于消費者對信息量的需要,政府需要在市場上進行干預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府自己提供信息;二是政府對私人提供信息給予補貼。后者的重要舉措就是通過著作權、專利權等法律制度授予信息首創(chuàng)者以獨占權。

著作權是一項重要的民事權利。如同其他財產權制度一樣,著作權法的核心內容在于保護著作權不受侵犯。對于法律如何保障權利不受侵犯,法律經濟學的解釋有其獨到之處。波斯納認為,“對財產權的法律保護有其創(chuàng)造有效使用資源的誘因的經濟功能。”正是農夫能夠獲得土地作物的財產產權,才有誘因促使農夫支付并盡可能節(jié)約耕種土地所需要的成本;正是創(chuàng)作者能夠取得使用作品的壟斷權,才有誘因激勵其在文學藝術方面投資。不僅如此,波斯納還提出財產產權制度的效益標準,即普遍性(各種具有稀缺性的資源皆為人們所有)、排他性(排除他人無成本使用的可能)、可轉讓性(使資源從無價值使用往有價值使用轉移)??梢韵胂?,沒有財產權,產品“不足”的現象將十分嚴重。這是因為,在沒有法律保障的情況下,作品一旦公開,則信息生產者很難對付不付費的“揩油者”。后者對信息生產者創(chuàng)造的作品享受利益但不向其支付費用,結果信息生產者不能通過市場交易得到足夠的收益,以補償他們投入的成本。著作權的設定減少了與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相關聯的公共產品問題。對此,法律經濟學家形象地說,著作權是“為了發(fā)給作者資金而對讀者征的稅?!?/p>

毫無疑問,著作權是信息生產者獲取財產的新方式。法律意義上的權利,具有“主體憑借法律實現利益的可能性”的嚴格規(guī)范意蘊。而在法律經濟學家看來,權利是一種資源,是人們享有財富的特定方式。在一定的社會里,任何財富的實現都將是某種權利的實現;任何物質與精神財富的享用都是一定權利的享用。對此,馬克思指出,僅僅占有某物并不表明占有者能夠從中受益,因為別人也可以同樣再去占有它,只有將占有確認為占有者的占有權時,才具有真正的意義?!八接胸敭a的真正基礎,即占有,是一個事實,是不可解釋的事實,而不是權利。只是由于社會賦予實際占有的法律的規(guī)定,實際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質,才具有私有財產的性質?!笨扑拐J為,人們通常注意到商人得到和使用某種實物,而忽視這一行為是在行使權利?!拔覀儠f某人擁有土地,并把它作為生產要素,但土地所有者實際上所擁有的是實施一定行為的權利?!鄙鲜隼碚摫砻鳎瑱嗬且环N財富,是—種作為制度產品的有用資源。既然如此,權利資源如同自然資源的優(yōu)化配量,如何保證精神產品效益的最大化提高,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三、不相容使用:合理使用構建理由之分析

財產從自然的事實占有狀態(tài)到產權歸屬的界定,表明了人類權利觀念的進化。但是,傳統的財產權理論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崇尚物的歸屬性,強調以所有權為重心,其運用法律調整經濟的方式,從起點到回歸都落腳于所有權。羅馬法學家將所有權視為一種最完全的物權,并抽象出其絕對性、排他性、永續(xù)性三個特點。近代學者認為“所有權是文明人民組織經濟的基礎”,將權屬界定看作是一切法律關系的前提。然而,現代著作權制度不能將其支撐點架構于精神產品保護的靜態(tài)歸屬之上,而要在確認創(chuàng)作者占有與支配財產的同時,促進財產的動態(tài)利用。著作權概念是對社會精神財富的法律抽象,它是對創(chuàng)作者獨占地位的評價,其本身并不意味著精神財富的增值,社會精神財富的增長是以財產的高速運動和資源的合理使用與優(yōu)化配置為條件的。傳統的理論研究,將著作權法僅僅理解為是一種權利法,將著作權法功能的視野局限于作者權益的保護是不夠的。法律經濟學曾對信息產權的設定提出一個悖論。它認為,在信息方面確立產權的每一種方法的顯著經濟特征,在于這些產權都是壟斷權。一般來說,壟斷性產業(yè)比競爭性產業(yè)缺乏效益。一方面,新信息的生產者在一個不受管制的市場中回收其價值是困難的。通過給予信息的生產者以壟斷權,該生產者就有一種強有力的刺激去發(fā)現新信息。另一方面,壟斷者對產品索取高價將阻止該產品的使用,消費者可能難以支付費用去充分使用信息,從而無法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yōu)效益。簡而言之,這一問題的困惑在于,“沒有合法的壟斷就不會有足夠的信息生產出來,但是有了合法的壟斷又不會有太多的信息被使用?!惫P者認為,解決這一兩難困境的法律途徑是,在保護著作權的基礎上對著作權實行必要的限制,在保證作者獨占使用其作品的前提下允許他人合理使用其著作權作品。

關于市場運行中實際摩擦的必然性以及由此形成的交易費用對經濟行為的影響,科斯理論作出了深刻的說明。這一理論對于我們分析合理使用制度的經濟合理性或許是大有裨益的??扑估碚撜J為,在未經產權界定的情況下,交易無法進行,相關行為的效益最差。雖然在私有制社會中,財產的所有權關系是十分明晰的,但在某些經濟區(qū)域內,往往出現不相容使用(1ncom— patible Use)的情況,由此產生權利的使用沖突。例如,工廠排放煙塵的權利與附近居民保持空氣潔凈的權利;對同一作品,創(chuàng)作者、傳播者、使用者(即消費者,下同)所享有的著作權、鄰接權與使用者權,往往存在著權利的分配與利益的沖突。隨著信息資源利用方式的拓展,諸如靜電復印技術的出現,音像錄制設備的產生,公共圖書館的普及,將使得侵權使用與合法使用的權利界限變得模糊起來,因此有必要從法律上對各主體的權利作出重新安排。

科斯理論主張,在不相容使用的關系中,權利的安排或分配應以效益最大化為依據。解決不相容使用可以有多種配置模式:在上例中,可以確認工廠排放煙塵的權利而否認居民保持空氣潔凈的權利,也可以作出相反安排。此外,還可以保持工廠的煙塵排放,而同時授予居民獲得損害補償的權利,或者可以作出相反安排。由于不同的權利資源配置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益,因此效益最大化應是選擇某種模式的出發(fā)點,合理使用制度及其相關制度的創(chuàng)設,正是解決不相容使用的一種途徑。我們知道,著作權效益的實現,既不可能產生于靜態(tài)歸屬,也大抵不來自于創(chuàng)作者自己使用。創(chuàng)作者要取得精神生產成本的回報,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潤,就要憑借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和廣播組織的廣泛傳播,就要依賴社會公眾對作品的廣泛使用。作品傳播的范圍越是廣泛,使用的方式與數量越是充分,創(chuàng)作者的收益就越見豐碩。著作權法關于權利的一般配置方式是:創(chuàng)作者享有復制、公演、播放、展覽、發(fā)行、攝制、演繹等獨占使用作品并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傳播者通過自愿交易與法定許可,在付酬的條件下以各種傳播方式再現原創(chuàng)作品,并對自己的傳播成果享有利益;社會公眾作為消費者,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有償或無償地獲得著作權作品,供個人學習、研究、娛樂之用,或滿足文化教育、司法公務、慈善事業(yè)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合理使用制度的效益價值在于:在著作權的作品中,劃出有限的范圍,供非著作權人無償使用,雖使自己受益,但并未損害創(chuàng)作者,因而在此情形下每個成員的欲望都得到最大的滿足。

四、交易成本:合理使用構建理由之分析

在創(chuàng)作-傳播-使用的著作權法律鏈環(huán)中,對他人有著作權作品的利用,可能是正當的使用(合理使用),也可能是不正當的使用(侵權使用),這一現象在微觀經濟學中表述為,某個生產者或消費者的行為會影響到其他生產者或消費者的利益。這即是庇古所提出的外部性問題。

所謂外部性,是指“一人或多人的自愿行為在未經第三方同意的情況下強加于或給予他們的成本或收益?!蓖獠啃栽斐傻膯栴}實質是導致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產者的利潤最大化行為的無效益。信息的生產者擁有天然的優(yōu)良資源(創(chuàng)造能力),在精神產品緊缺的條件下,可能運用精神產權的壟斷性,而獲取各種“經濟學租金”(economicrent,即壟斷利潤)。他們力圖使自己的私人利益達到最大化,卻可能忽視其行為帶來的社會后果:信息的使用者基于使用與消費信息的需求,可能利用信息的公共產品屬性,去追逐信息效用的最大化,從而損害信息生產者的利益??傊?,采用損害他人利益的方法來增加自己的利益,是不符合效益原則的。對這種情況采取什么對策,正是法律所要回答的問題。

科斯理論運用交易成本概念分析法律制度對資源配置的影響,提出了權利的界定與權利

的安排在經濟交易中的重要性。當人們在面對甲損害乙這類問題(即外部性問題)時,往往因襲庇古在《福利經濟學》中提出的方式,考慮應如何阻止甲的行為。其阻止方法有:(1)要求甲向乙賠償損失;(2)根據致損情況向甲征稅;(3)責令甲停止損害行為。但是上述方法并非適宜,其結果既不是人們所需要的,也不是人們所滿意的。這是因為阻止甲的行為,可能使乙免遭損害,但卻有可能使甲遭受損失。正確的考量是,要使當事人所遭受的損失都盡可能的小。妨害行為具有相互性,如何避免較嚴重的損害,科斯對此作了實證分析。假設:某一農場主與另一牧場主在毗鄰土地上經營。當土地之間沒有任何柵欄的情形下,牛群規(guī)模擴大增加了農場主谷物的損失。假定;在市場運作充分完好,即零交易費用的情況下,存在著牧場主對農場主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即牧場主無權讓牛群去吃農場主的谷物),或牧場主不向農場主進行補償(即牧場主有權讓牛群吃農場主的谷物)兩種結果。由此科斯得出結論,兩種結果相同,即都能使生產總價值最大化

。因為在對權利的最初明確界定后,參加談判的雙方就會利用市場機制,通過訂立協議,而尋求使各自利益損失最小化的協議安排。

在零交易成本的情況下,效益最大化與法律狀況無關??扑估碚摰谋疽獠辉谟诖?,其論證所要揭示的是,“我們應該明確地將實在的交易成本引入經濟分析領域,以便研究實在的世界?!笨扑拐J為,在有交易成本的情況下,法律權利的初始界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有交易成本甚至交易成本很高,人們就要從實現資源配置最優(yōu)化的原則出發(fā),選擇合適的責任制度(即權利初始界定),以減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就著作權領域而言,社會在權利界定與分配上實行“專有區(qū)域”(exclusivezones)與“自由區(qū)域”(freezones)的劃分。“專有區(qū)域”在權利資源中涵蓋面極廣,作者是這一領地的“獨占者”,他人使用著作權作品既要征得作者同意,又要向其付酬(如著作權轉讓與使用許可)。這一區(qū)域的設定,帶來創(chuàng)作成本的回報,維系作者的創(chuàng)作激情,因而是有效益的?!白杂蓞^(qū)域”在權利資源中所占比例較小,使用者是這一范圍的“自由人”。在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下,使用他人著作權作品,既無須征得創(chuàng)作者同意,又無須向其支付報酬(即合理使用),這一區(qū)域的構建,并不導致作者的利益損害,卻有助于公眾的創(chuàng)作活動,促進信息暢通與文化傳播,因此也是有效益的。反之,任由“專有區(qū)域”獨占全部權利資源,悉由創(chuàng)作者控制作品傳播與使用,將會造成過高的交換代價:或是消費者無力每每取得授權或支付壟斷價格,從而拒絕使用作品(假定1);或要付出諸如獲得作品市場信息、討價還價與簽訂合同、訴請法律監(jiān)督執(zhí)行等各種成本(假定2)。顯然,這是一種無效益的選擇。著作權法的當代使命不僅要保護“蛋糕”分享的公正性(合理分配社會成員的權利、義務、資源、收益),更需要促使人們努力增加“蛋糕”的總量(有效利用資源,增加社會精神財富)。

由此推論,人們在設計與選擇著作權保護與限制的制度安排時,要權衡各方面得失,以求得總的效益最大化。合理使用制度的構建,減少了額外的交易成本,合理劃分了作者與使用者的權利區(qū)域,以“侵權抗辯”為理由解決了著作權妨害問題,從而帶來信息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良好效益。

五、帕累托標準與正當使用:合理使用規(guī)則之分析

帕累托效益(ParetoEfficiency)是根據19世紀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 的名字命名的。這一概念可用作評估資源配置的方法,它通常表述為:“如果沒有方法可使一些人境況變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境況變得更差一些,那么這種經濟狀況就是帕累托有效的?!痹谖⒂^經濟學家那里,關于帕累托效益實證分析的范例是住房分配:假設1:甲得到一套城區(qū)住房,而乙得到一套城外住房。但后者有取得城區(qū)住房的需求。假設2:乙愿意出價(即高于甲的主觀價值,低于乙主觀價值)與甲交換住房,甲并不注重城區(qū)住房,因此交換并取得“交易收益”。在這種情況下,甲和乙的需求都得到滿足,交易中所有的收益都已經取盡,這種分配的結果即是帕累托效益。

著作權法學者在評價合理使用制度時,一般多從公平正義觀念出發(fā),僅僅作出“禁止權利濫用”,“對著作權進行必要限制”之類的法律分析?;诤侠硎褂檬亲杂墒褂?、無償使用的特點,人們極易得出這樣的結論:該制度是作者權益的讓渡,其結果僅對使用者有利。按照帕累托標準來看合理使用只有對作者與使用者都為有利時方屑“合理”,否則將因“經濟合理性”的欠缺而導致無效益。

合理使用制度的初衷,在于解決后任作者以創(chuàng)作新作品為目的而如何使用前任作者的作品的問題。我們知道,作品是作者創(chuàng)作的,它是作者個人的精神財富,同時又是社會財富的一部分,既體現了個人的創(chuàng)造精神,又吸取了前人的創(chuàng)作成果。就作者的創(chuàng)作活動來說,具有以下兩個特點:(1)創(chuàng)作是人類大腦通過思維進行的知識變換過程。與物質生產那種重復再現型勞動不同,它是以前人積累的知識為勞動資料,以抽象知識產品為勞動對象的精神生產勞動,勞動者的知識擁有量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勞動過程中緊密結合。在這里,創(chuàng)作活動表現了獨創(chuàng)性探索的特點。(2)創(chuàng)作是繼承前人知識的人類認識的深化過程。個人擁有的知識量的大小在于他對前人知識的吸收程度。掌握知識在于創(chuàng)造新知識,新知識的形成是在前人知識基礎上對知識本身的改造。創(chuàng)造活動具有連續(xù)性、繼承性的特點。在這里,筆者試將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為要素的精神生產過程圖(圖略):

人類的創(chuàng)作活動是一個流動的過程。如果我們對此作出動態(tài)分析的話,每一作者在合理使用中都有“支出”,同時又有“收益”。某一特定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因利用其前任作者的作品而取得“收益”,而其作品又將為后任作者提供丁合理使用的材料而“支出”。就人類創(chuàng)作活動的總體而言,在合理使用基本規(guī)則界定的條件下各方都取得效益,并不存在損害某一作者利益而增加另一作者利益的情形。以交易收益與合理使用為線索的交換過程圖:在這里,筆者借用帕累托標準,不僅意在說明合理使用制度的“經濟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尋求合理使用規(guī)則的尺度,即正當使用。正當使用原則是關于著作權作品利用的目的及性質的規(guī)定。這種使用最初表述為“以創(chuàng)造新作品為目的”,以后又擴展為“以非營利的學習、研究、教育為目的”,即是應符合著作權的立法宗旨:促進科學文化事業(yè)進步,有益于社會公眾。依照帕累托標準的評價,在對他人作品的利用中,擅自復制、演繹的結果均會使該作者的“收益”難以補償,由此而引起的“損害”,即后任作者對原作者帶來的“損害”大于其從前任作者那里取得的“收益”,不合帕累托效益原則。而基于合理使用創(chuàng)作的新作品并未取代原作品,對他人作品的利用既對自己有利,且對他人無損,因而符合帕累托標準。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正當使用原則,即以學習、研究、教育為目的的使用,應當作為作品使用是否合理的判斷標準。這一規(guī)則的經濟分析依據在于,目的正當的使用對原作者并無不利,目的非正當的使用對原作者將造成利益損害,因而是沒有效益的。

六、市場均衡狀態(tài)與公平、誠信使用:合理使用規(guī)則之分析

微觀經濟學中有兩個相互關聯的基本概念,即最大化與均衡。最大化被看作是每個經濟活動個體的目標:消費者的目標被假定為使效用達到最大,使利潤達到最大;均衡是指每一方都同時達到最大目標而趨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均衡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在經濟活,動中,每個人都想通過交換獲得能提供最大滿足欲望能力的物品組合,他們彼此之間就欲望的滿足形成二定的價格,互相制約,逐步達到需求等于供給,從而出現價格不再變動而持久不變的情形,這是一種使社會財富持續(xù)、高效遞增的狀態(tài)。

均衡是法律制度所追求的效益目標。現代著作權法沒有拘泥于18世紀那種絕對的、放任的“個人本位”,而是在保護作者的著作權與限制作者的著作權中尋求均衡,即合理地消除作品創(chuàng)造者、作品傳播者、作品使用者之間的沖突,力圖實現在維護作者權益基礎上的三者利益的。均衡保護。在這里,我們不妨采用法律的語言描述均衡的具體經濟形態(tài):(1)均衡狀態(tài)中的作者。著作權法以維護作者權益作為其核心的立法原則。作者的權利是第一位的權利,是本源性權利。但這種權利既不是無限空間的絕對權利,也不是毫無期限的永恒權利。著作權的行使,以不違反公共利益或侵犯他人權益為限;著作權的保護對象,既不涵蓋作品的思想內容本身,也不及于著作權作品的排除領域;(2)均衡狀態(tài)中的傳播者。傳播媒介是聯系作者與使用者之間的橋梁。傳播者以物化與人化的形式再現了原創(chuàng)作品,他們或是付出了創(chuàng)造性勞動,或是支付了相當的物質代價,因而不同程度地受到法律保護。凡編輯、改編、翻譯、攝制他人作品而創(chuàng)作了新作品,將依法享有著作權。凡表演、錄制、廣播而使用了他人作品,法律則授予其鄰接權, .傳播者在行使上述權利時,不得侵犯原作者的利益;(3)均衡狀態(tài)下的使用者。使用者是已有作品的消費者,也是未來作品的創(chuàng)造者。著作權法賦予其在一定范圍內自由使用他人作品的利益,這種利益不是—‘種事實的占有狀態(tài)而是法律認可的權利。西方一些著作權學者往往將其稱之為“使用者權”。當然,使用者在利用他人作品時必須遵守相應的義務,尊重作者的其他權利。著作權(作者)、傳播權(傳播者)、使用者權(使用者)的相繼產生與完善,即是人們尋求最大化滿足各方利益需求,進行創(chuàng)作作品與分配作品利益的制度安排的均衡結果。對此,著作權法學家曾這樣宣稱,自18世紀英國率先制定有關版權的《安娜法令》以來,著作權法已經發(fā)展成為協調作者、傳播者、使用者三者利益關系的平衡器。

均衡的法律要求在合理使用制度中表現為公平原則?!肮健币徽Z具有強烈的道德色彩,普遍被認為是道德觀念對法律的滲透。但在經濟分析的透視下,這一原則卻充滿了經濟理性的光華。所謂公平即是“以利益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來調整民事主體的物質利益關系,確定其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的要求?!痹跈嗬Y源的配置過程中,協調使用者權與著作權的沖突,不能偏離均衡模式的座標,而公平則是校正這個座標的尺度。合理使用從價值評價的意義上說,應是一種公平使用,其具體表現是:利用他人作品創(chuàng)造的新作品,在進入市場后必須是與原作品公平競爭,不能損害原作者的利益;對他人作品的利用,實質上是一種財產權的使用,與創(chuàng)作者的精神權利無涉,由于精神權利的不可轉讓性,因而不得利用,也就無法用公平價值尺度衡量;利用他人作品限于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傳播技術的涌現與使用方法的增多,只是昭示作者權益系統日益豐富,并不當然意味著使用者可以對上述方式自由利用。在考察使用是否公平伺題上,主要評判創(chuàng)作者的支出與收益是否均衡,使用者與創(chuàng)作者所獲取的利益是否均衡。倘若使用者得到很大效用而創(chuàng)作者得到的效用較小,那么這種權利配置是無效益的,也是不會持久的??梢姡绞侵鳈囝I域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化的內在要求。

誠信是均衡的另一法律要求,亦為合理使用制度的原則。從語義上說,誠信是對民事活動的參加者不進行任何詐欺、恪守信用的要求。但作為“一般條款”而言,它具有內涵的模糊性與外延的示確定性特征,且具強制性的法律效力。因此可表述為,,要求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維持雙方利益平衡,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平衡的立法者意志。概言之,誠信原則是立法者實現上述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目的在于保持社會穩(wěn)定與和諧的發(fā)展。在合理使用制度中,誠信原則在兩個方面發(fā)揮著作用。首先,它是對使用人利用他人作品時必須具備誠實、善意的內心狀態(tài)的要求。所謂善意是指無損害原作著作權利益之心,凡意在簡單的復制而不進行創(chuàng)新,即推定為惡意,這就意味著背離了作品使用中的公平尺度,違反了當事人對交易權利的主觀需求;其次,它是對使用人利用他人作品時必須適度有限的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主要用以評價使用行為對均衡狀態(tài)的影響效果。就合理使用而言,使用者與創(chuàng)作者的權利交易不是一對一的對于交易,而是社會制度安排下的特定創(chuàng)作者與不特定的使用者之間就權利資源分配所進行的交換。由于作品的非物質性或說是公共產品屬性,創(chuàng)作者很難控制自己的作品在公眾中的使用情況。在有關交易權利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就會使當事人增加交易成本,權利交易受阻,從而無法達到帕累托效益。這即是說,如果使用者向作者隱瞞作品使用信息或提供虛假作品使用信息,就意味著使用者以信息偏在為基礎,而將創(chuàng)作者置于不確定的狀態(tài)中,這樣的權利資源利用顯然就是不公平的。為了保障當事人在信息上的均衡以至實現利益的均衡,使用人對他人作品的利用必須遵守誠信原則。

在合理使用制度中,公平是均衡狀態(tài)的交易價值內容,是平衡使用者與創(chuàng)作者利益關系的尺度,而誠信原則是均衡狀態(tài)的交易行為內容,是規(guī)范使用者正確進行交易行為的尺度。概言之,公平、誠信是均衡概念在合理使用制度中的法律表現。

七、成本、收益模型與有限使用:合理使用規(guī)則之分析

在微觀經濟學那里,諸如著作權合理作用制度與著作權合同制度、侵犯著作權制度的設 定,都可視為是某種經濟行為,因而可以置人一個成本、收益模型中加以考察。上述制度通過產權設定、利用、保護等多種手段,改變了信息資源的分配方式,由此激勵信息的精神生產活動,促使信息產品效用的充分實現,給社會帶來某些利益,這即是收益評價。同時,上述制度又需要由社會進行監(jiān)督和實施,因而要支出一定的費用。它可能是社會所實際負擔的著作權立法及實施的費用,如因執(zhí)法行為而使市場主體承擔的著作權管理費、著作權糾紛訴訟費等;也可能是社會在著作權制度選擇中所產生的社會成本,如不選擇市場自發(fā)調節(jié)而選擇一項特定的著作權制度進行交易所帶來的利益差別,這即是成本評價。

制度選擇隱含著社會成本問題。機會成本是指把一定的資源用于生產某種產品時所放棄 的生產另一種產品的產量的價值,或說是利用一定的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 入。微觀經濟學的任務之一,就是研究把稀缺的資源分配于相抗衡的各個目標之間的過程。對于權利配置與制度安排決策者來說,機會成本理論的意義在虧: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必須考慮選擇某種制度產品而非另一種制度產品所放棄的機會。對于上述問題,“相對優(yōu)勢定律”斷言,“人們應該從事某機會成本低于其他所有事情的事情?!崩缒硞€老練的律師同時又是個熟練的打字員,在職業(yè)選擇方面,相對優(yōu)勢定律主張“專注”,即在法律事務收益較高的情況下,應專注于法律事務而放棄打字。循此例,在著作權立法中,合理使用制度的構建則意味著相關市場自發(fā)調節(jié)手段的放棄。同樣是對他人作品的利用,法律監(jiān)控下的有限利用,與無相關制度下使用者不能合理利用或非法濫加利用的情形相比,顯然前者的機會成本要小。

對機會成本的分析是回答制度產品選擇問題,如果考察某一法律制度的實施效益,還必須分析“市場失靈”帶來的外在成本。與生產經營中所耗費的投入即私人成本不同,外在成本是外部強加于生產經營者的額外費用。微觀經濟學家認為,外部因素是市場失靈的來源。市場內部交換是自愿和互利的,而外在于市場交換的經濟效益則可能是非自愿和有害的:通常的事例是任意排放污染給他人帶來凈化水質的額外費用,而外部因素制造者不必為損害付出代價,因此導致市場失靈?,F在的問題是,在著作權作品的利用中也有”污染“的情形;使用者為了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可能超越合理的界限(或是因合理界限不明而行為失范,或是有意規(guī)避制度而行為非法),擅自擴大自由使用的范圍,增加無償使用的方式,這就使得合理使用制度實施的成本加大。

第3篇:經濟學理論知識范文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價值;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4-0012-03

隨著我國依法治國戰(zhàn)略的推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在各項工作中落實法治化的要求已成為必然趨勢。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關系著高校的育人質量。當下,在中央提出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時代背景下,厘清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內涵,達成對學生管理法治化重要價值的共識,進一步探索其實現途徑,是擺在高校學生工作者面前的緊迫課題。

一、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內涵1.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界定

總的來說,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是指高校在學生管理中落實依法治校理念,遵循法律精神,以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為基礎,以學校規(guī)章制度為補充,規(guī)范學生管理權行使,形成學生管理權執(zhí)行和監(jiān)督機制,彰顯高校學生管理實體與程序正義的過程。具體說有以下三個層面:

第一,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是靜態(tài)與動態(tài)結合的過程。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是高校學生管理行為依法辦事及依制度辦事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結合,僅僅在靜態(tài)層面上加強學生管理制度建設,無法實現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須在制度建設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法治化的動態(tài)運行系統。只有靜態(tài)與動態(tài)兩方面相結合,才能實現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目標。

第二,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是高校學生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學生管理制度統一協調和共同發(fā)揮作用的過程。實際上,我國有關高校學生管理的法律規(guī)定較為分散,如《憲法》中有關學生基本權利與義務的規(guī)定、《教育法》中有關學生管理過程中學校實體權力的規(guī)定、《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學生管理行為的程序規(guī)定中都有述及,這就要求高校學生管理規(guī)范體系必須堅持“上位法高于下位法”的法律原則,做到內容一致,上下協調,特別要注意高校在制定內部學生管理規(guī)范時,不得違反上位法的規(guī)定。

第三,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是規(guī)范學生管理權行使的過程。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的最大問題并不在于學生管理制度的缺失,而在于學生管理權在行使過程中人治現象嚴重,掌握權力的一方忽視正當程序,學生管理權濫用現象較多,且得不到有效的監(jiān)督。因此,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建設應以規(guī)范學生管理權的行使為突破口,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只有形成和諧有序、良性互動的權力與權利關系,才能保障高校學生管理的規(guī)范合法和學生權利的充分實現”[1]。

2.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宏觀要求

眾所周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根據這四方面的要求,結合我國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建設的實際,我國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應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要有法可依,即建立和完善學生管理法律體系,相應的法律體系須體現學生管理工作規(guī)律,是尊重學生權益、內容協調一致的良法;其次要有法必依,這就要求高校學生管理行為要依法進行,杜絕隨意管理;再次要做到執(zhí)法必嚴,即完善高校學生管理權的監(jiān)督機制;最后應做到違法必究,即管理方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通過法律制裁,依法追究違法行為,保障學生各項合法權利。

二、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價值“法的價值是法理學中十分重要的問題,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的基本價值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組成部分”[2]。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是法的價值在高校管理行為中的體現,我們須在法的價值的研究基礎上,從高校學生管理現狀出發(fā),厘清思路,達成對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價值的共識。秩序和自由是法的重要價值,故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價值也可從這兩個維度進行提煉。

1.秩序之維:構建高校學生管理的新秩序

傳統高校學生管理的人治方式崇尚秩序至上,將學生視為被管理的對象,要求學生整齊劃一,聽從指揮,而忽視學生的個體需求和性格特征。在學生管理過程中,這種方式缺乏對學生基本權利的尊重,一味地追求穩(wěn)定和秩序,使高校學生管理行為陷入靠壓制求穩(wěn)定的境地。以學生婚育權為例,婚育權是公民的基本人權之一,在諸多國家的憲法和婚姻法中都有明確規(guī)定。憲法是根本法,任何法律法規(guī)不得違反憲法之規(guī)定,但在我國2005年《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頒布之前的有關規(guī)定中,存在不少限制或禁止學生在校期間結婚或生育的規(guī)定,個別高校還發(fā)生了因為學生違反學校規(guī)定而被開除的案例。高校之所以作出這種規(guī)定,其名義是為了維護學校管理秩序,實際上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學生享有婚育的基本權利并不會必然導致學校管理秩序的混亂,況且對于在校大學生,婚育權僅是一種權利,并非是一種普遍和迫切的需要。從法律原則的角度考察,我國憲法和婚姻法中均有婚育權之規(guī)定,學校限制或禁止學生婚育的規(guī)定本身是違法的。筆者認為,高校學生管理者維護學生管理秩序之目的無可厚非,但問題的根本在于,所要維護的學生管理秩序的性質。高校學生管理人治方式維護的是以強力為后盾、以剝奪學生基本權利為手段的“人治秩序”。在這種秩序中,學生權利可能被隨意剝奪,而高校學生管理法治方式維護的是以體現法治精神、尊重學生權益和謀求學生管理長效機制的新秩序。立足長遠,這兩種方式孰優(yōu)孰劣是顯而易見的。

2.自由之維:服務高校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

人的解放、發(fā)展和完善是所有教育活動的根本目標。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創(chuàng)新學生管理的方式,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這是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另一重要價值。

根據現代法治理念,公民的行為只要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或國家社會的公共利益,就應被承認是合法的?!霸谝粋€有法律的社會里,自由僅僅是一個人能夠做他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被強迫去做他不應該做的事情”[3]。哈耶克也認為,“在自由的統治下,一切未被一般性法律所明確限制的行動,均屬于個人的自由領域”[4]。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將促使高校學生管理行為范式的轉變,改變過去一味管制的方法,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潛在創(chuàng)造力。

傳統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總是習慣于把學生視為被動的教育管理客體,而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和維權意識。學生可通過關注自身權益,提升主體意識??梢哉f,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對學生法治觀念的熏陶和培育是全面而入微的,它將融于高校的校園法治文化之中,深入高校管理的細枝末節(jié)。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還有助于培育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傊菩懈咝W生管理法治化,能有效地培育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展其主體能力,實現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

三、提升我國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途徑如前文所述,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是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結合過程,因此,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價值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才能得到彰顯和實現。筆者認為,我國高校學生法治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從觀念樹立、完善制度、規(guī)范程序和權利救濟等多個層面入手整體推進。

1.樹立高校學生管理的新觀念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維權意識得到不斷增強,公民權利越來越被重視。這一社會進步反映在高校學生管理領域,必然要求對傳統高校學生管理觀念中忽視學生權益、以學校管理為本等陳舊思想加以改變。概括地講,高校學生管理者要樹立以學生為本、保障學生權利和轉變學生管理職能的新觀念。

在傳統高校學生管理觀念中,高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管理過程無不體現管理方的單方面意志,學生則處于被灌輸、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境地。在高校管理者頭腦中“學生應絕對服從”的觀念根深蒂固。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未能與學生平等對話,總是居高臨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社會力量已介入高校后勤管理,學生開始自費上學、自主選課和自主擇業(yè),學校收費并提供相應服務,高校與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平等的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雙方地位平等的特點首先要求高校學生管理者要切實轉變管理職能,建立起以服務學生為目標的工作系統。這個系統既包括價值引領、行為管理、素質評價、組織建設和學籍管理等具有管理職能的機構,也包括學習指導、科研創(chuàng)新、個性發(fā)展、學生資助、勤工助學、就業(yè)服務和心理輔導等具有服務職能的機構。此外,還要求高校學生管理者在行使學生管理權的過程中,要重視和保障學生各項權利。高校學生既是公民也是受教育者,其雙重主體身份導致其權利的雙重性。在校大學生既享有我國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受教育權,又享有憲法所賦予的公民基本人權。但在高校學生人治管理狀態(tài)下,這兩方面的權利往往不能得到兼顧,特別是高校學生的一般公民權經常被忽視,而只有真正實行學生管理法治化才能兼顧學生這兩方面的權利。

2.完善高校學生管理的制度體系

良法是法治的前提,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言,“法治應當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服從,而大家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5]。要實現高校學生管理的法治化,離不開良法的支持。一個完善的高校學生管理制度體系是實現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前提。具體而言,完善我國高校學生管理的制度體系可從校外和校內兩個層面展開。

校外層面的高校學生管理制度主要指我國高等教育法律法規(guī)中涉及學生管理的內容和專門的高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的總和。自從1980年我國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律《學位條例》頒布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法制建設取得了很大發(fā)展。但相比西方發(fā)達國家,我國高校校外即國家層面的高等教育法制建設仍顯不足,還存在不少問題。有關高校學生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沒有形成和諧統一的制度體系,法律法規(guī)之間的沖突時有發(fā)生,而且有的法律規(guī)范可操作性不強,缺少對實踐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狀況的預計。這些因素均導致有關高校學生管理的法律規(guī)范“公信力”不足,地位不高。而完善國家層面的高校學生管理法律法規(gu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努力提高有關高校學生管理法律法規(guī)立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培養(yǎng)精通法律又熟悉教育管理的人才。其二,通過加強有關高校學生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立法解釋工作,提高法律法規(guī)的實踐操作性。其三,加快對原有高校學生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修改、清理和匯編工作。

校內層面的高校學生管理制度主要指高校根據高等教育法律規(guī)范,為了保障學校教學和管理的秩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制定的有關學生管理和服務的規(guī)章制度的總稱。我們須建立統一、規(guī)范和和諧的學校規(guī)章制度體系。高校內部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必須符合高等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精神,特別是要以教育部2005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和《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為基礎。除此之外,校內學生管理制度要體現學生本位的價值取向,充分吸收學生群體的意見。其主要措施應有:一要加強培訓,提高校內學生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制者的法律素質;二要規(guī)范程序,完善校內學生管理制度起草、討論、審查和頒布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三要積極動員和有效地組織學生參與校內學生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建;四要與時俱進,加快修改和清理陳舊的學生管理制度。

3.規(guī)范高校學生管理的程序

程序公正和過程公開體現了現代法治精神。高校學生管理權能否得到公正和合理的行使,需有與之相配套的正當程序來保障。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堅持正當的程序原則是實現學生管理程序正義的保證,也是確保管理行為實體正義的基礎。從近幾年考察大學生母校的案例可知,高校管理方在缺乏正當程序時就對違規(guī)學生做出處罰,這是高校卷入學生訴訟案的主要原因。正當程序是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支撐,須在學生管理行為中貫徹到底。高校學生管理者在作出影響大學生權益的管理行為時(包括獎勵行為,也包括懲罰行為),須事先告知學生本人,向學生本人說明根據和理由,傾聽學生的意見,告知并提供學生相應的權利救濟途徑。

為規(guī)范學生管理的正當程序,有必要在學生管理中引入行政聽證制度。行政聽證制度是“行政機關在作出影響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決定之前,告知相對人決定理由和聽證權利,行政相對人陳述意見、提供證據以及行政機關聽取意見、接納證據并作出相應決定等程序所構成的一種法律制度”[6]。聽證制度源于英國普通法的自然公正原則,它能有效地保護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在高校學生管理中運用聽證制度不僅能傾聽學生意見,維護學生權益,而且有助于提升高校管理決策的水平。可以說,聽證制度是高校學生管理程序正義的基石。近幾年,國內已有部分高校嘗試在學生管理中引入聽證制度,并取得了較好效果。如2003年中山大學舉辦了全國首次學生食堂價格聽證會,2006年浙江大學明確規(guī)定學生被開除前享有申請聽證權,2009年浙江工商大學建立了國內高校首個學生聽證大廳,這些舉措均引起了社會輿論的關注和好評。

4.健全高校學生管理的權利救濟機制

孟德斯鳩有句名言:“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保?]高校學生管理權如得不到監(jiān)督,必然產生腐敗。因此,加強對高校學生管理權的監(jiān)督,健全學生權利救助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從我國高校學生管理體制的實際出發(fā),我們應構建以學生申訴和訴訟為主要路徑的二元權利救濟機制。

我國高校學生的申訴制度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還處于起步階段?!督逃ā份^早就對學生申訴制度有所提及,2005年教育部頒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對學生申訴制度又作了具體規(guī)定,相比以前的法律法規(guī),該規(guī)定中關于學生申訴權的體現和規(guī)定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但經過近幾年的實踐發(fā)現,仍存在一些亟待改進之處,如有關學生申訴案件的受理范圍沒有明確、申訴委員會在申訴復查時的權力規(guī)定不明、學生申訴的法律性質及定位模糊等等問題依然存在,顯然,這些缺陷降低了學生申訴制度的可操作性。要解決這些問題,有關部門需要借鑒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審視學生申訴的全過程,把握操作細節(jié),使之逐步完善。

以訴訟為路徑的高校學生權利救濟方式是我國高等教育法治和學生個體維權需要共同作用的結果。近幾年,高校學生母校的案例時有發(fā)生,而且呈現出逐年增多的趨勢,司法介入高校學生管理行為的這一現象須引起我們的重視。筆者認為,一方面,我們應首先肯定司法介入審查高校學生管理行為的價值和意義,通過司法權的作用,使高校學生管理權得到制約。由于司法審查的方式是一種外部監(jiān)督行為,同時是終極裁判,是維護學生權益的最后防線,這些特點決定了司法審查具有其他監(jiān)督方式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們也應全面分析司法審查高校學生管理的限度。大學自治是現代高等教育的一項基本原則,如果司法介入審查高校管理行為的條件過寬,那么有可能破壞大學自治的原則。因此,必須在司法實踐中明確界定司法審查高校學生管理行為的范圍,區(qū)別高校管理中的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以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為必要,把握好司法介入的合法尺度和合理限度。

總之,高校學生管理在“入情”的同時,更需要“入法”。學生管理法治化是高校落實中央提出的加強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適應現代法治社會建設發(fā)展需要的重要舉措。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任重道遠。相信在法治精神的指引下,高校一定能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更好地服務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儲祖旺.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24.

[2]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3.

[3][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冊)[M].張雁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154.

[4][英]弗里德利希·馮·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鄧正來,譯.北京:三聯書店,1997:273.

第4篇:經濟學理論知識范文

 

一、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困境”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進程逐步加快,各類市場主體日趨成熟壯大,主體之間的“所有制邊界”越來越模糊,體制內的矛盾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經濟主體的行為乃至政府的政策越來越多地受到微觀利益沖突的影響,人們對經濟制度的關注程度正在逐漸下降。基于此,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得不大量增加對體制與機制的解讀,進而推演經濟制度的量變與質變。盡管說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方法符合理論認知的一般邏輯,但是,過多的現象解讀很可能誤導或弱化學生對“經濟制度”這一核心理論的掌握。比如,在解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問題時,學生的興奮點大多集中在公司制度、社會保障、公平效率、價格機制等緊密結合社會實踐的命題上,而對于這些體制機制與生產資料所有制之間的內在聯系缺乏熱情。這種現象經常導致教學過程陷入“顧此失彼的困境”,一般的解決辦法是先講制度后講體制,把體制看作是制度的實現形式,很少有教師能夠在講解體制問題的基礎上,繼續(xù)深入解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公有制之間的關系問題。這一困境在地方高等院校中表現得尤其明顯。受到課時量和教學效果的限制,大部分教師都安排了較多的課時解讀資本主義制度的現狀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fā)展問題,相對而言,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量變與質變,以及對市場經濟造成的公有制主體地位變化等重要理論命題則“沒有足夠的時間”予以解讀。在一些經濟學科排名較高的“211學?!敝?,由于課時充足,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困境稍顯緩和,但是也同樣面臨著“體制重于制度,現象多于本質”的教學難題。造成這一困境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國內外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政治經濟學理論發(fā)展,以及各高校對政治經濟學課程的定位等,但是從教學角度看,最直接的問題還是教學的方式與方法。面對“有限的課時、復雜的背景和龐大的理論體系”,講好這門課的關鍵在于:凝練教學目標,歸納內容體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位一體”教學法,即確立“意識形態(tài)教育、方法論教育和理論知識教育”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導向確立內容體系和教學方法。

 

二、政治經濟學教學目標中的意識形態(tài)定位

 

政治經濟學應該如何定位自己的教學目標?這不僅要取決于政治經濟學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還要取決于社會需求以及理論體系本身的特點。從學科地位來看,政治經濟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特殊的地位決定了政治經濟學必須承擔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任務。對此目標,部分教師認為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任務應歸口于思想政治學科,而不應該放在經濟學科。這種認識最主要的誤區(qū)在于對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界定過于狹窄。意識形態(tài)教育不僅僅是思想政治學科的任務,而是整個社會科學領域的共同任務,這一界定不僅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要求,而且對資本主義和其他社會制度同樣適用。以西方經濟學為例,這些年來,中國學生和西方經濟學的學者都很推崇西方經濟學的教育,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認為西方經濟學注重分析工具的運用,而沒有明顯的意識形態(tài)說教。其實,了解西方經濟學的人都知道,現代西方經濟學體系是效用價值論和功利主義哲學觀的結合體,其解釋力集中表現為:以稀缺性為基礎,以資本要素配置為核心,進而說明按資分配的合理性。在這一理論體系中確實沒有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痕跡,但是整個理論體系無一不是為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合理的。由此可以推出一個結論:社會科學的科學性本身并不排斥意識形態(tài)教育,正相反,社會科學是否具有科學性,很重要的一點在于能否科學地解釋意識形態(tài)的合理性。這一點正是我國政治經濟學學者應該借鑒和學習的。由此,我國的政治經濟學教育不僅不能忽視意識形態(tài)教育,而且應該把意識形態(tài)教育作為首要目標,科學地凝練和發(fā)展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增強對勞動價值論、階級性和經濟制度的專業(yè)解讀。

 

三、政治經濟學教學目標中的方法論定位

 

政治經濟學是國內大部分財經類專業(yè)的基礎理論課程,而且一般都安排在大學的第一個學期開課。作為基礎課,傳授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教學目標的重中之重。對于應該講什么樣的方法,各院校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異。從現有的教材版本來看,大部分教材傾向于對馬克思科學抽想法的解讀,而對其他研究方法采取一帶而過的方式??茖W抽想法固然是馬克思經濟學體系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但卻不應該是政治經濟學唯一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數學方法在內的其他研究方法在解釋政治經濟學理論和認識社會實踐活動方面都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課程的開篇增加對研究方法的介紹,使學生真正理解政治經濟學相對于其他學科的基礎地位。此外,受西方經濟學的影響,部分學者傾向于認為傳授分析工具應該是政治經濟學方法論教育的重心。從根本上講,這種理解沒有錯,但卻忽視了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本身的特點。政治經濟學是一門整體性很強的理論體系,各部分之間都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關聯性,對政治經濟學理論(包括對分析工具)的解讀必須聯系整體認識局部,不能斷章取義。這就要求在講授過程中,首先要給學生建立前后關聯的整體思維方法,讓學生在整個邏輯體系中了解局部分析工具的運用和作用。為此目的,在方法論教育方面,既要注意專業(yè)術語和分析工具的講解,還要注意思維方法的傳授。

 

四、政治經濟學的教學目標中的理論知識定位

 

政治經濟學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是理論知識教育。政治經濟學理論知識教育是意識形態(tài)教育和方法論教育的基礎和載體。沒有理論知識教育,意識形態(tài)和方法論就是空中樓閣。同時,所謂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和方法論教育都要融于理論知識教育當中,而不是政治經濟學的一個獨立的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博大精深,即便是課時安排最多的院校也不可能全面系統地講授政治經濟學的全部內容,而只能通過精選凝練,形成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結合社會經濟實踐,理論聯系實際地解讀馬克思的部分理論內容以及部分重要的理論發(fā)展,這種方式已為國內大部分院校采用。其主要的缺陷在于缺少經濟思想的升華。馬克思經濟理論歷經兩個世紀而不衰,除了科學嚴謹的理論體系之外,還有其立意深遠的經濟思想,如果不能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理論知識升華經濟思想,則很容易陷入“解釋力困境”??梢姡谓洕鷮W的理論知識教育不僅要包括經濟理論與經濟實踐,還必須包括經濟思想。

 

五、化解教學困境的幾點建議

 

1.內化意識形態(tài)教育。在現有的政治經濟學課程體系中,對資本主義部分的解讀基本貫徹了馬克思的研究邏輯,但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部分的解讀則缺少對勞動價值論的貫徹?;诖?,解讀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問題(特別是經濟制度問題),有必要首先分析社會主義生產過程(特別是國有經濟的勞動過程),在生產過程中分析公有制條件下的價值創(chuàng)造、價值增值,以及價值分配問題。進而突出勞動在公有制條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為基礎,凸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差別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2.推動方法教育與理論體系的融合。對于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政治經濟學不僅僅是一門理論課程,還應該是一門方法論課程,學生希望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具有“通識”意義的認識方法?;谶@樣的要求,政治經濟學應該強調“專業(yè)術語”、“分析工具”與“思維方法”三位一體的方法論教育。為此目標,一方面必須強調政治經濟學專業(yè)術語的規(guī)范性,既要反映理論體系的嚴謹性,又要反映相關應用學科的時代性。另一方面必須要求學生增強對專業(yè)術語的理解和掌握。再一方面要充分運用矛盾運動分析方法,更加清晰地解讀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發(fā)展演變,讓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合理性。

 

3.強化理論知識教育與經濟實踐的結合。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要求經濟理論既來源于經濟實踐,又能夠回到經濟實踐。這要求主講教師:一方面把握歷史資料,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認識經濟理論,并運用經濟理論分析歷史事件。另一方面緊跟經濟時事,運用經濟理論解釋紛繁復雜的經濟現象,并在經濟發(fā)展中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再一方面注意經濟思想的解讀,基于理論又不局限于理論,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思想,從而實現理論知識教育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相結合的目的。

 

綜上幾個方面,意識形態(tài)、方法論于理論知識教育“三位一體”教學法不僅對現有的教材體系提出新的要求,同時也對主講教師提出新的任務。具體來說,一是主講教師需要具有更高的理論素養(yǎng)和更加全面的知識儲備。二是教材內容在理論邏輯上要更加嚴格遵循規(guī)范,但在內容體系上要更加能夠體現時代需要。三是統一規(guī)范各類高校和專業(yè)的課時安排。四是凸顯政治經濟學作為中國主流經濟學的氛圍。

第5篇:經濟學理論知識范文

關鍵詞:數學;經濟學;作用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在進行中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應當時刻注重自身的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經濟的全球化使得社會對于經濟型人才的需求度也在不斷的提升。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在學習中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也應當明確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進而可以使得我們獲得更加理想的課堂學習效果,同時,全面的提升自身對于經濟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1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理論探究

我們將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經濟學理論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明確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理論。開展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理論探究,主要可以將探究內容分為以下幾點:

1.1數學具有表達上的簡單扼要性:相比較于語言或者是其它表達方式,數學在表達上的簡單扼要性更為突出。經濟學對于表達方式具有高精確性的要求,而不同的語言之間的表達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容易使得經濟信息在傳輸中出現誤解,因此數學的簡單扼要性對于經濟信息的準確傳遞進程存在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由此也可知,為了提升我們的經濟學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在中學學習數學這一科目的過程中,也應當注重自身思維嚴謹性的提升[1]。

1.2數學具有較強的證明性:經濟學理論系統的建立,需要具有充足的證明性,有論點和論據進行支撐,才能確保經濟學理論的建立真正的具有其完整的價值性。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性較強的學科,廣泛的適用于邏輯的推導和證明,并且具有較高的說服力,由此可知,將數學的證明性與經濟學理論的系統建立相結合,可以使得經濟學理論更加客觀和全面。因此我們在學習中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尤其是進行數學理論的推導,以及數學證明題的解答過程中,也應當有方向的鍛煉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自身思維的系統性,進而為自身進行經濟學理論的掌握奠定扎實的能力基礎。開展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理論探究,主要可以將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理論分為:數學具有表達上的簡單扼要性以及數學具有較強的證明性。通過探究可知,數學的邏輯性和嚴謹性特質的發(fā)揮,在建立良好的經濟學系統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我們在進行中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也應當有方向的提升自身的嚴謹性,培養(yǎng)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在日后更好的掌握和應用經濟學知識,成為專業(yè)性較強的新時期人才。

2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方式探究

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方式,可以確保我們在進行數學這一科目的學習,更加具有方向性,培養(yǎng)自身經濟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在明確了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理論后,開展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方式的探究,主要可以將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方式分為以下幾點:

2.1應用數學開展經濟學中的經濟管理工作:將經濟學中的經濟管理問題轉化為數學中的函數問題,比如,可以用應用函數的變化量來代表經濟學體系中的經濟盈利和經濟虧損兩個概念,有效的促使經濟體系中的發(fā)展情況更加的直觀和顯著,同時數學函數中的“極值”概念,也可以有效的實現經濟系統中的各項經濟數據(最高值和最低值)的表達[2]。

2.2應用數學開展設計和制造大型工程工作:在開展大型工程的設計和制造的過程中,數學理論和數字技術的應用,也可以有效的實現工程的開展,將數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工程計算專用程序的設計進程中,從而確保進程的高效性。例如眾所周知的“三峽水利工程”,就良好的應用了工程計算專用程序,為工程開展進程的精確性和準確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3]。開展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方式探究,主要可以將其作用方式分為:應用數學開展經濟管理工作,以及應用數學開展設計和制造大型工程工作。通過探究可知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對于經濟學的應用和發(fā)展的推動力不可忽視。因此我們在進行中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應當系統性的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理論,進而在步入社會后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出自身的價值。結束語:開展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探究,首先應當明確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理論,進而思考其作用的方式。作為新時期的中學生,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為祖國的發(fā)展提供更加強大的推動力,因此我們在進行中學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應當積極的發(fā)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進而實現自身能力的有效提升,在數學經濟學領域中有所貢獻。

作者:陳怡琪 單位:鄭州市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王宏艷,楊玉敏.如何發(fā)揮數學在經濟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大學教育,2014.

第6篇:經濟學理論知識范文

關鍵詞:產業(yè)經濟學;本科教學;教學創(chuàng)新

產業(yè)經濟學作為經濟學大類中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下的二級學科,其課程內容與理論知識,越來越受到重視,產業(yè)經濟學本科教學涉及到經濟管理類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越來越多的高校將其列為必修課程[1-2]。產業(yè)經濟學涉及到國家經濟發(fā)展中各個產業(yè)的產業(yè)組織理論、市場結構分析、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企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產業(yè)政策規(guī)制等相關理論和實踐內容,與國家經濟發(fā)展與產業(yè)規(guī)劃息息相關,產業(yè)經濟學教學要求結合中國經濟實踐,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產業(yè)組織理論,需要我們積極探索產業(yè)經濟學教學方法與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3-4]。

一產業(yè)經濟學本科教學現狀

(一)產業(yè)經濟學具有較強的應用經濟性質,本科教學過程中易強化理論忽略應用產業(yè)經濟學是相對新興的應用經濟學分支,其起源于美國,是介于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之間作為橋梁作用的中觀經濟學。產業(yè)經濟學學科體系起源并建立于上世紀3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梅森與貝恩的理論框架,該理論以“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即SCP分析框架)為主要理論體系,并由此構成產業(yè)組織理論體系的核心[5]。產業(yè)經濟學理論發(fā)展并且成熟于上世紀70年代后的芝加哥學派,區(qū)別于結構主義者哈佛學派,芝加哥學派被稱為效率主義者,以自由經濟為理論核心,崇尚市場效率的作用。隨后還有新奧地利學派等學派的形成,產業(yè)經濟學在爭議中不斷更新完善其理論體系。中國經濟學學科體系是以前蘇聯為基礎,1998年,原國家教委調整學科設置,整合原有的工業(yè)經濟、農業(yè)經濟、商業(yè)經濟等專業(yè),設立產業(yè)經濟學專業(yè)。我國產業(yè)經濟學教材內容大多以西方產業(yè)組織理論為理論基礎,結合投入產出模型和我國產業(yè)發(fā)展進程,分析我國產業(yè)政策和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但是,我國產業(yè)發(fā)展和產業(yè)結構演變呈現了一些獨特規(guī)律,西方產業(yè)經濟學理論是以西方國家經濟發(fā)展歷程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有其一定的普適性,卻無法有效解釋我國產業(yè)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傮w而言,我國產業(yè)經濟學的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無法跟上我國產業(yè)的發(fā)展速度。因此,在分析產業(yè)經濟理論的同時,更多考慮產業(yè)經濟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性,有利于拓展產業(yè)經濟學理論,解決分析實際經濟問題[6,7]。

(二)課程教學方式單一,本科生社會閱歷不多,知識面較窄,難以理解產業(yè)經濟學理論本科產業(yè)經濟學教學面向的是本科生,雖然在產業(yè)經濟學課程學習之前已經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經濟學理論基礎,但社會經驗不足,知識面相對比較窄,如果在課堂上簡單直接地講解產業(yè)經濟學理論,學生難免覺得枯燥乏味,難以理解。隨著互聯網的興趣與普及,“互聯網+”概念與各個行業(yè)深入結合,引起一些新興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傳統行業(yè)的轉型變革,原有的課本上單一產業(yè)理論教材和固有授課方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脫節(jié),學生無法結合實際理解理論,也提不起對產業(yè)經濟學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根據經濟發(fā)展現實,結合產業(yè)發(fā)展案例,同時將現實生活融入課堂教學,才能拓寬學生視野,在實踐問題中理解產業(yè)經濟學理論,并逐步學會從現實生活發(fā)現經濟問題,找到分析解決問題的途徑[8]。

二產業(yè)經濟學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與教學效果

(一)案例法教學

為幫助學生理解產業(yè)經濟學理論,提高學習產業(yè)經濟學的興趣,課堂教學中加入案例分析是比較有效的方法。比如課堂上分析產業(yè)政策時,可以引入2016年下半年我國學術界關于產業(yè)政策的大討論,簡要介紹我國經濟學家中干預性產業(yè)政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的主要觀點及其理論基礎,同時以日本產業(yè)政策為例,介紹日本在不同時期對不同產業(yè)的資源配置政策的變化,以支持或者限制不同產業(yè)的發(fā)展,分析日本“防止過度競爭”的市場結構干預政策。幫助學生思考我國工業(yè)化進程中面臨的現實經濟問題,嘗試理解并分析我們政府層面的產業(yè)政策規(guī)制,產業(yè)層面的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企業(yè)層面的市場經營戰(zhàn)略[9]。

(二)互動式教學

在產業(yè)經濟學課堂上,摒棄單純的依賴教材,傳授理論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采用Teamwork的形式,給學生四周的準備時間,大約4人一組讓學生分組結合產業(yè)經濟學理論進行產業(yè)分析,并要求學生明確小組分工,各司其職分別進行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制作PPT,最后在全班同學面前上講臺進行宣講,讓學生切實感受分析與自身息息相關的或者是自己感興趣的產業(yè),通過對該產業(yè)發(fā)展歷史、發(fā)展進程、統計數據、產業(yè)政策以及過往發(fā)展經驗的分析,把產業(yè)經濟學理論從書本中提煉出來,發(fā)現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呈現的規(guī)律,掌握相關產業(yè)政策的理論依據,提高產業(yè)經濟學的學習熱情,全面增強理論分析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

三結語與啟示

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產業(yè)經濟學教學方式與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取得一定的教學心得。一方面,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將產業(yè)經濟學理論中產業(yè)結構、產業(yè)關聯、產業(yè)組織、產業(yè)政策及產業(yè)發(fā)展的內容結合產經新聞、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行業(yè)研究報告,吸引學生思考分析產業(yè)經濟學理論來源,強化學生將理論結合實踐經濟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經濟問題并進行探索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真正嘗試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運用產業(yè)經濟學理論結合經濟實現問題進行分析,并將對某個產業(yè)的思考形成文字,制作成PPT,并上臺宣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給學生營造一個充分表達思路、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實踐表明,加入互動式課堂教學方式以后,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明顯增強,與老師交流自己對經濟學問題的相關看法的意愿也顯著增強,表明互動式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產業(yè)經濟學自身發(fā)展過程中,就有顯著的問題導向特征,因此產業(yè)經濟學教學不僅要注重傳統理論和基本概念的闡述與解釋,還需要將現實經濟問題引入課堂,加強產業(yè)經濟學知識理論體系的開放性、包容性,提高產業(yè)經濟學學科的應用性特征,也強化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月友.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yè)經濟學教學改革[J].文教資料,2015(14):174-175.

[2]李志獻.我國高校產業(yè)經濟學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2(33):243.

[3]杜傳忠.我國產業(yè)經濟學案例教學問題探討[J].山東警官學院學報,2006,(11):124-126.

[4]柯穎.我國高校產業(yè)經濟學教學改革初探[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68-169.

[5]喻言.產業(yè)經濟學案例教學實踐問題探討[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88-89.

[6]汪芳,趙玉林.產業(yè)經濟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創(chuàng)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12):101-102.

[7]譚建.產業(yè)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2(32):71-71.

[8]侯茂章,朱玉林.《產業(yè)經濟學》教學內容改革探索[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180-181.

第7篇:經濟學理論知識范文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課程特點;對策

計量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成為我國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學生必修的三門經濟學核心理論課程。近年來,計量經濟學的應用與教學受到國內眾多學者、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然而,基于筆者的教學經驗以及對其他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工作的調研,發(fā)現現有的計量經濟學在其教學開展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對于計量經濟學的重要性,學科理論基礎、學科性質等問題未能形成清楚的認識。此外,在課時安排上仍存在不足現象,而學生的統計學、數理經濟學乃至宏微觀經濟學的先修知識不足。這些問題對于計量經濟學的課程教學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如若不能及時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對于計量經濟學的教育教學目標、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將事倍功半。為此,本文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科特點以及結合本人在教學及調研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進行了相應的梳理,基于此,提出本人對于提高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的解決方案。

一計量經濟學的界定與學科特點

Frisch(1933)對計量經濟學的定義給出了一個較為明確的界定,他認為將統計學、經濟理論與數學結合起來構成了計量經濟學的研究理論體系。進一步說,基于現有經濟數據、構建經濟理論回歸模型、估計模型參數、參數檢驗以及對相關實證結果的具體應用構成了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框架。而時間序列分析、面板數據計量經濟學、非參數計量經濟學以及微觀計量經濟學構成了現代計量經濟學的四大分支(李子奈,劉亞清,2010)。此外,學者們基于對計量經濟學理論基礎的研究或者將計量經濟學模型應用于現實經濟問題的分析的角度,將計量經濟學劃分為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計量經濟學。對于大部分本科院校,其對學生的培養(yǎng)定位或者理念就是培養(yǎng)高級應用型人才。因此,在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注重計量經濟學在現實經濟問題分析中的應用,而對其諸如模型構建、參數估計、參數檢驗等理論基礎未作深入探討。整體而言,計量經濟學具有綜合性、數據依賴性以及理論與應用結合的特點。首先,對于其綜合性,正如Frisch(1933)指出的那樣,計量經濟學融合了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的研究體系或方法。這也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不僅要掌握經濟理論以及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等理論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編程基礎。其次,計量經濟學對經濟問題的分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據的質量,以及數據的可獲取性。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各種統計資料、數據庫、互聯網采集大量的數據,而且對于數據的處理、特征提取、缺失數據等諸多工作也有較為嚴格的要求。數據的質量以及數據的數量對于計量模型估計結果的穩(wěn)健性、準確性影響較大,這就是所謂的計量經濟學的數據依賴性。最后,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應用的緊密結合特點,經典的計量經濟學研究體系,其模型建立的理論基礎就是傳統的經濟學理論,通過模型的建立,數據的采集,參數的估計、檢驗等一系列計量經濟學理論,最終達到分析經濟問題間的數量關系的目的。即進一步將計量經濟學應用于解決、服務實際問題,完成經濟問題定量關系的探究、經濟預測等目標,而這也是經濟學學科研究本身的最終目標。因此,計量經濟學的綜合性、數據依賴性、理論與應用結合的特性決定了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一門較為綜合的學科。但也充分反映了計量經濟學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對學生理論、應用研究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诠P者計量經濟學的授課經驗以及相關調研,計量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列舉了較為突出的幾項問題。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問題分析

(一)先修課程有待完善

計量經濟學具有綜合性的特點,不僅要求學生對經典的經濟理論體系具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對于學生的統計學與概率論基礎,以及計算機編程等內容要求也較為嚴格。然而,部分高校在大學二年級就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學生對于經濟學內容、數學內容未能形成深刻的認識,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較大難度。同時,由于本科生注重計量經濟學的應用,學生對于采用諸如Eviews、Stata、Matlab等工具進行計量經濟學模型的估計甚至模擬過程中對于缺乏一定的計算機編程知識,導致其入門難度大。這些問題不僅會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計量經濟學,也會導致學生對計量經濟學學習興趣的缺失。此外,姚福壽等(2010)指出,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尤其是文科生對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方法等了解較為困難。因此,在整個課程的設置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高等數學、線性代數以及概率論等課程應成為經濟學專業(yè)學生較為重視的先修課程。

(二)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方式

隨著計算機、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教學在高等院校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多媒體教學可以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對授課內容的興趣,提高了教師的授課效率。但是,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模型的估計、參數的檢驗等需要較為復雜的數學推導過程,而將這些內容仍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無疑會出現較多的問題。例如,學生對于公式的推導過程未能形成深刻印象,教學內容展示過快。這些問題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效率以及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因此,多媒體教學在表面上看來提升了教師的授課效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因此,計量經濟學的課程應注重多媒體教學與板書的結合,以達到最高效的授課方式。

(三)計量經濟學軟件掌握較差

現在的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注重對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的講解。王少平、司書耀(2012)指出,計算機已成為計量經濟學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知識的仿真實現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該課程的學習興趣。然而,教師大都通過計算機實驗室對案例演示操作,使得學生不能熟悉的掌握操作,影響了計量經濟學實驗的效果(鄭兵云,2010)。

三改進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對策與建議

(一)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該學校在計量經濟學的師資條件、硬件設施等是提高計量經濟學授課效果的重要保障。例如,對于以理科為主的學生要注重其對經濟學理論相關知識的強化,否則,計量經濟只是作為數學與統計學的結合,學生對現實經濟問題不能形成很好的分析能力。而對于文科背景的學生,應注重其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數學知識的強化。否則,學生對于其模型的設定、參數估計問題一知半解,更無法將其應用于經濟問題分析與預測中。綜合而言,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必須以經濟學、統計學、數學結合的特點為前提展開。否則,會導致學生不能真正把握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與應用分析。

(二)優(yōu)化課程設置

在某種程度上說,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這就要求學生的經濟學理論知識、數學基礎,計算機基礎都應較為扎實。因此,在教學方案以及培養(yǎng)方案的設定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對于這些基礎知識的學習。筆者認為將計量經濟學和經濟學、高等數學及統計學等相關學科的設置綜合規(guī)劃、考慮,優(yōu)化教學課程體系;其次,將計量經濟學課程的開設置于經濟學、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等計量經濟學支撐課程學習之后;再次,在以初等計量經濟學為教學重點的同時,以專題模塊的方式適度開設高等計量經濟學相關內容的介紹,引導學生對計量經濟學前沿理論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計量經濟學這門課有一個全面的、系統的認知。

(三)注重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

高等數學以及宏微觀經濟學等內容是經濟學專業(yè)學生的基礎課程,這些課程不僅是計量經濟學課程學習的要求,對于學生知識的把握以及對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都至關重要。因此,必須注重、強化學生對于這些基礎課程的學習。同時,注重學生對于基礎課程應該的訓練。尤其對于計算機軟件的熟悉,例如最為容易掌握的EXCEL、SPSS、EViews等數據處理等方面的基礎訓練,這也為計量經濟學等應用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注重計量經濟分析軟件的學習

學生熟練掌握計量經濟分析軟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計量經濟學課程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其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因此,計量經濟軟件在整個課程設置中具有重要地位,不應忽略。鑒于此,每個學期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我們分配了三分之一的課時給實驗教學,就是在鍛煉學生對軟件的學習運用能力的同時加強對計量經濟學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做完每個模型的模擬,我們在課堂上都會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成果進行展示,通過做報告,學生的反饋是學到了很多有用的,課本上沒有的軟件應用知識。這對于掌握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因材施教,學以致用

計量經濟學課程融合了經濟學理論、數學知識以及計算機的相關內容,學生在這三方面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計量經濟學理論體系的講解,對其應用分析以及在現實經濟問題上的應用也該給予充分重視。同時,根據筆者教學的經驗,應該針對不同的內容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將計量經濟學模型和實際的經濟活動相結合,并且應用模型去分析探索相關問題的解決,同時請學生將分析的結果在課堂上展示,通過筆者的嘗試,這樣的教學活動效果較好,學生反映可以做到“學以致用”,同時這也符合我們“應用型人才”高校辦學的基本宗旨。

參考文獻

[1]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少平,司書耀.論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能力培養(yǎng)[J].教育研究,2012,(07):110-114.

[3]李子奈,劉亞清.現代計量經濟學模型體系解析[J].經濟學動態(tài),2010,(05):22-31.

[4]黃犚,張臺秋.論計量經濟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統計與咨詢,2008(3):52-53.

[5]方雯.提高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3):159-160.

[6]姚福壽,劉澤仁,袁春梅.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5-48.

第8篇:經濟學理論知識范文

關鍵詞: 經典測量理論 信度 難度 區(qū)分度

一、引言

教育測量與評價是教育研究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科教學活動中科學管理的有效手段?!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核心任務,并多次強調與教育質量的監(jiān)測和評價相關的內容[1]。顯然,在當前教育制度下,各種筆試仍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教育質量定量評價方式。試卷質量自然影響對教育質量的正確評價,因此,針對筆試試卷的質量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試卷質量的分析一般是利用經典教育測量理論(CTT: Classical Test Theory)和項目反應理論(IRT:Item Response Theory)進行分析。

經典測量理論又稱為真分數理論,假定觀察分數X與真分數T線性相關,即CTT的數學模型為X=T+E,其中,隨機誤差E服從均值為零的正態(tài)分布。該理論最重要的四個指標正是反應試卷是否真實可靠、準確有效、難易適中、鑒別力強的信度、效度、難度和區(qū)分度等測驗質量指標[2]。當然,由于其比較依賴樣本、信度估計精度不高、難度和被試水平沒有定義在同一參照系上,同時,無法回答總分相同的考生的真實能力有無差異等問題,該理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

項目反應理論是一種新興的心理與教育測量理論。該理論的前提假設非常嚴格,主要包括單維性假設和局部獨立性假設[4]。主要方法是在利用參數模型的基礎上,利用項目特征曲線、試題信息函數進行探討,同時利用EM算法,用邊際極大似然估計方法尋找項目參數的一致估計[5]。

本文主要利用南寧市某中學2013年秋季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成績,在經典測量理論(CTT)范疇下探討該次期末考試數學試卷的信度、效度、難度、區(qū)分度和成績分布情況。通過試卷“四度一分布”了解試卷質量,并反饋教學效果情況。

二、基于CTT的試卷質量情況分析

1.成績分布情況

一般而言,一份好的試卷考試的成績都服從或近似服從正態(tài)分布,因此,考試成績的正態(tài)性是考察試卷質量的一個首要指標。檢驗正態(tài)性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是利用直方圖和卡方檢驗、K-S檢驗。從參加本次考試的872人中隨機抽取387人的成績進行檢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學生成績的直方圖

正態(tài)分布的K-S統計量顯著性概率P值為0.095>0.05,因此,這次考試學生成績服從正態(tài)分布。

2.信度

中學試卷中,選擇題分數可簡化為0,1得分情況來解釋,解答題和填空題可以看成非0,1記分的項目。因此,選擇題信度主要采用折半信度[斯皮爾曼-布朗(Spearman-Brown)公式、盧?。≧ulon)公式、弗拉納根(Flanagan)公式]和庫德-理查遜(Kuder-Richardson)信度(K-R20、K-R21公式)進行分析[7]。填空題和解答題為非0、1記分的項目,采用克龍巴赫系數進行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試卷信度分析結果

結果表明,每種方法計算的選擇題信度都接近0.7,信度系數處于尚可使用范圍之內。研究表明,對于標準化的大型測試題目信度要求一般要在0.9以上,而學校期末考試的信度在0.6以上即可接受[1]。選擇題、解答題的克龍巴赫系數為0.905,可以認為填空題和解答題的信度非常好,綜合考慮,試卷整體信度是可信的。

3.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指測驗結果的有效性或準確性,即通過測驗能夠正確測量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的程度[5]。測量的效度的種類很多,其中基于專家和教師對試題與所涉及的范圍進行符合性判斷的邏輯判斷法的內容效度使用較多。內容效度是指測驗內容對所要測驗的全部內容的代表性程度。但一次考試很難包含學生所學課程的所有內容,因此只能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試題進行考核,來了解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8]。

根據測量的目標與內容的雙向細分表,經過該校7位一線數學教師(其中高級教師4位,中教一級2位,中教二級1位)不記名反饋信息來看,本次考試所設計的試題覆蓋了所要測內容的主要方面,考查目標清晰明確,題型和分數結構合理恰當,總體符合考試大綱和教學要求。

4.難度

試題難度是反映考題難易程度的指標,一般而言是按照答對人數的百分比確定的,是衡量試卷質量的最主要的數量性指標,簡單來說可以利用測驗分數的分布情況和特征進行觀測,例如考察測驗分數的全距、零分、滿分、眾數、平均分數等相關指標進行定性的判斷,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利用有關公示進行精確計算。

一般而言,難度的取值范圍在[0,1]之間,取值越大,難度越小。難度在0.7以上的為比較容易的題,在0.4-0.7為中等難度的題,在0.4以下的則為較難的題或是難題。在實際教學中試卷難度水平的選擇,應取決于測驗的目的和試題的形式。如果測驗是用于區(qū)分學生水平,那么應該將試題或試卷的難度系數控制在0.5左右,各試題難度值在0.2-0.8,同時各題平均難度值在0.5左右是比較適宜的[5]。

對于采用0,1記分的選擇題,用通過率P、平衡猜測的校正公式CP和極端分組法計算各個試題的難度。

表2 選擇題的難度

對于非0,1記分的填空題、解答題和總分,用難度系數和極端分組法計算各個項目的難度。

表3 填空題、解答題的難度

結果顯示,就選擇題而言,三種計算方法的計算的難度差異不大,整體趨勢較一致,從三種公式的難度均值看,第1、2、5、6、7、8、9屬于難度較小的題目,3、4、10、11、12屬于難度中等偏上的題目,其中第4題難度最大,10,11,12三題難度也較大,選擇題總體難度為0.767,屬于比較容易,從試題編排上看,除個別題目外,整體趨勢是容易的題型放在前面,中等難度試題放在題型中間,較難試題放在題型后面,較合理。

對填空題和解答題而言,題目難度顯然大于選擇題,填空題總體難度均值為0.499,難度中等,解答題總體難度均值為0,472,屬于中等偏難程度,8道解答題的難易程度也和題目順序基本一致,越難的題目越在后面,符合數學試卷的一般規(guī)律。

從考試成績來看,難度系數為0.548,綜合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三種類型的難度均值,整張試卷難度均值為0.579,和總分難度系數接近,因此,可以判定該份試卷總體難度適中。

5.區(qū)分度

區(qū)分度是反映試題效用的一個主要參數,同時也是試題對考生實際水平的鑒別能力,將不同層次的考生區(qū)分開來的統計量。若試題的測試結果是水平高的學生答對或者得高分,水平低的學生答錯或者得低分,則認為試題的區(qū)分能力強。一般而言,區(qū)分度在0.4以上為最佳效果,在0.3~0.39為合格,修改會更好,在0.2~0.29為勉強,仍需耍修改,區(qū)分度在0.19以下為差,必須淘汰[6]。

對于0,1記分的選擇題,利用極端分組法、點二列相關計算各個試題的區(qū)分度。

表4 選擇題的區(qū)分度

對于連續(xù)記分的主觀性試題填空題、解答題和總分,用極端分組法和相關法計算各個項目的區(qū)分度。

表5 填空題、解答題以及試卷的區(qū)分度

注:試卷區(qū)分度是將各題區(qū)分度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

結果顯示,對于選擇題而言,總體看來,整個選擇題中大部分題目的區(qū)分度都在0.4以上。通過極端分組法和點二列相關系數計算的區(qū)分度在大部分題目中相差不大。極個別題目有明顯差異,主要在于兩種方法考慮的視角不一致,就第1題而言,極端分組法的區(qū)分度指標0.093,是利用高分組和低分組之間差異進行計算的,兩者差異很小,說明該題無論是高分組還是低分組都能完成,就區(qū)分能力而言屬于應該淘汰的題目,但正是由于該題目在高低分組中完成率都較高,和總分的相關性自然就大,因此,點二列相關法計算出來該題的區(qū)分度較高。兩種方法計算的試卷區(qū)分度均在0.6以上,說明該試卷區(qū)分能力強,區(qū)分效果佳。

三、有關結論

事實上,該次試卷為全市統一考試題目,從一定程度上說屬于“較大的標準化”考試題目。從上述分析可知,本次考試成績的分布直方圖并未凸顯畸形特征,基本上呈正態(tài)分布,單峰,稍微右偏。就四度而言,填空題、解答題的信度很好,但選擇題的信度適中。常見的提高測驗信度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適當增加試題量;二是提高質量,試題難度要適中,區(qū)分度大;三是調整試題編排順序,盡量做到先易后難。

測驗的效度采用學科專家通過邏輯分析法進行分析的,根據測量的目標與內容的雙向細分表,了解到試題覆蓋了所要測內容的主要方面,考目標清晰明確,題型和分數結構合理恰當,總體符合考試大綱和教學要求。

試題的難度較合理,大部分選擇題難度偏低,其中第4、10兩題難度最大。而最后一道解答題的難度系數則過大。這和數學試卷利用最后一題作為壓軸題有密切關系。

試題的區(qū)分度方面反應較好,但選擇題第1、2題和解答題最后一道題在兩種計算方法中差異很大??赡艿脑蛟谟诘?、2題屬于難度很低的送分題,因此區(qū)分度也不高,最后一道壓軸題屬于難度最大,很多學生放棄作答,因此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四、結語

考試是衡量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隨著統計學及經濟計量學邊緣的不斷擴張,對于教學結果的評價越來越依賴于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教育評價技術方法中教育測量理論就是應用教育統計學方法實現的,成為測評學生能力、考核教育效果的重要措施。利用SPSS測度考試的難易度、區(qū)分度、信度、效度等指標,不僅可以直觀、便捷分析考試結果,發(fā)現考試中的重要信息和規(guī)律,還可以為教學效果評估提供重要的考核指標和模式。目前在教育教學及科研領域,人們采用科學的測評方法測度試卷科學性的嘗試并不多,尤其是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考試,這不利于教學質量和教師素質的提高,亦不利于考試學研究者開啟新的研究視域。應該加強對試卷科學化測度的研究及實踐,使考試這一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日益走上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的軌道。

通過試卷質量分析,不僅可以了解試卷情況,更可以利用試卷科學性測評的方式了解教師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可以通過建立試題庫、制定命題雙向細目表等方式,提高試卷質量。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關注教育質量監(jiān)測[N].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信息簡報,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心,2010,1.

[2]郭熙漢,何穗,趙東方.教學評價與測量[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3]杜洪飛.經典測量理論與項目反應理論的比較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6(6):15-17.

[4]Christine DeMars.Item Response Theor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5]何穗,吳慧萍.基于教育測量理論的中學數學試卷質量評價研究[J].考試與招生,2012(08):49-53.

[6]Robert L.Ebel.Measuring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M].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65.

第9篇:經濟學理論知識范文

1.體育經濟學概述

1.1 體育經濟學認識分析

體育經濟是以發(fā)展體育事業(yè)為根本目的的,體育經濟學是圍繞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各種現象、問題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主要包括體育產業(yè)與經濟發(fā)展的聯系;體育市場、體育消費等體育實踐的特點和一般規(guī)律;人在體育事業(yè)發(fā)展中的地位、作用等,以及人的思想、習慣對體育市場、體育消費的影響等等;體育資金的有效利用、體育行業(yè)的投資與收益等提高各種投資在體育實踐中的收益,使投資的效益最大化。我國的體育經濟學研究起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以取得了部分成績,第一,隨著體育經濟學理論研究的拓展和大部分體育經濟研究者的付出,我國體育經濟研究收獲了一大批優(yōu)秀成果,包括體育經濟學相關專著的發(fā)表,體育經濟學相關學刊的發(fā)展等第二,體育經濟學在實踐發(fā)展的基礎上逐漸的成熟和完善,并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第三,高校對于社會經濟學人才的培養(yǎng)為社會提供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這些人才在不同的崗位上積極的促進了體育業(yè)的發(fā)展當前,體育經濟學的研究和發(fā)展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社會在發(fā)展、體育業(yè)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在不斷的擴展,只有理論知識的不斷更新和完善,才能適應體育經濟的發(fā)展現狀,為體育經濟的發(fā)展提供科學的、正確的理論指導。

1.2 體育經濟學研究的意義

在體育經濟學發(fā)展前,我國的體育業(yè)發(fā)展相對滯后,對于社會經濟的影響無足輕重改革開放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健身娛樂、體育競技觀賞等的興趣日益濃厚,形成了迅速膨脹的消費市場,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一方面,體育服務業(yè)的發(fā)展拓展了第三產業(yè)的領域,使社會產業(yè)布局得到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另一方面,體育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相關的第二產業(yè)發(fā)展,給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制造了更多的機遇同時,體育經濟的發(fā)展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yè)崗位,促進了社會就業(yè)的實現并促進了我國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2.體育經濟學的核心理論

2.1 體育經濟學研究的現狀分析

我國體育經濟學研究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發(fā)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績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改革開發(fā)的深入,當前的體育經濟學研究已不能滿足體育行業(yè)發(fā)展對經濟理論的需求,體育經濟理論亦不能科學的、全面的指導體育業(yè)的發(fā)展第一,目前體育經濟學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經濟學理論分析、解決體育行業(yè)發(fā)展中的各類問題,對于體育經濟理論體育的構建研究不足第二,體育經濟學理論研究對實踐經驗的概括較為成熟,對于實踐概括的加工、提煉、升華不夠深入,體育經濟學理論對于體育經濟實踐活動的指導力不足第三,對于國外體育經濟學理論研究的成功過于極端要么全盤否定,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理論到社會主義國家不適用要么盲目借鑒,對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真實情況考慮的不足,但不論那種情況都不利于我國體育競技理論的發(fā)展和完善第四,對于體育經濟學的屬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導致了理論研究的滯后和盲目一部分學者認為,體育經濟學具有基本的經濟學特點,應為經濟學屬性;而另一些學者認為,體育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體育產業(yè)、體育消費、體育投資等,應為體育學屬性;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體育經濟學具有多學科交叉屬性。像這類的分歧影響了體育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并制約了體育經濟學對體育實踐的指導作用。

2.2 體育經濟學理論研究趨向

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使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速增長的物質財富為人們的精神追求鑒定的基礎,更多的人開始重視體育消費。體育經濟實踐的發(fā)展豐富了體育經濟學理論,促進了體育經濟學理論的快速發(fā)展同時,體育經濟作物社會經濟的一部分,與整體經濟有著情絲萬縷的聯系,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復雜化促使體育經濟的發(fā)展也日趨復雜化,這就要求研究者不斷的提高自身素養(yǎng),拓展體育經濟理論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從實踐出發(fā)提高體育經濟理論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體育業(yè)發(fā)展中大眾的消費觀念、消費行為、消費心理、市場等因素,將其作為體育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綜合性研究此外,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內的體育經濟已逐漸的與國際接軌,受國際一些思想、理論的影響,國內的體育經濟學理論研究也在發(fā)生著一些變化,以促進其對體育實踐活動更廣范圍的指導作用的實現。

2.3 體育經濟學理論研究分析

體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上的產物,換而言之經濟是體育產生和發(fā)展的基礎反之,體育也的發(fā)展又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對經濟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有積極的意義在體育經濟學研究中,我們一定要看到經濟與體育的內在聯系,理解二者的重疊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屬性爭執(zhí)對于體育經濟學理論的研究,一方面,要結合實際,聯系我國的基本國情,以體育經濟實踐為基礎,科學的、事實求是的進行概況、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統化的理論體系另一方,客觀的、理性的借鑒其他理論成果,結合實踐對相關理論進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適應我國體育業(yè)發(fā)展的體育理論體系。

在體育經濟發(fā)展中,“人”是發(fā)展的核心理論,對于人力資本論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資本論是西方體育經濟學理論的基礎,我國雖以政治經濟學作為體育經濟學研究的基礎,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異己”,應結合我國國情、制度以及現狀,科學的、理性的對該領域較成熟的理論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資在體育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例如,對體育教育、體育保健等進行投資,提高人在體育技能、體育保健知識應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獲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術水平等。這一過程就是一個人力資本形成的過程,在我國體育經濟實踐中真實的存在過程,因此不可忽視。

產業(yè)組織論是產業(yè)經濟學中的核心理論之一,體育業(yè)已發(fā)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yè)鏈,拓展了第三參與,對相關的第二產業(yè)也有巨大的帶動作用,因此體育經濟學理論的研究中需重視對產業(yè)組織論的研究,使這一理論能更好的指導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促進我國體育經濟業(yè)的繁榮。

體育專利權、商標權、冠名權等知識產權都屬于體育業(yè)無形資產,此外,體育業(yè)的無形產權還包括技術秘密、經營秘密、特許經營權等,這些產權的保護和利用關系著企業(yè)的發(fā)展和體育業(yè)發(fā)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觀存在于體育行業(yè)的財富。因此,對于無形資產論的研究對于體育經濟學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無形資產形成中,“人”投入了相應的資金、智慧等成本,促進了體育服務等行業(yè)的發(fā)展,提升了體育業(yè)的經濟效益。此外,體育業(yè)的無形資產可用貨幣競相計量,屬于可交易商品。同時又具有產業(yè)經濟效益、供給的有限性等特點,利用無形資產論對其進行研究,并結合體育經濟發(fā)展的實踐進行分析、利用,對于促進體育業(yè)發(fā)展極為重要。

總之,體育經濟的核心理論是以體育經濟實踐為主要研究對象,利用經濟學的各種理論,對體育經濟發(fā)展過程的各種現象、問題進行分析、總結,發(fā)現和提煉體育業(yè)發(fā)展過程的一般規(guī)律,以理論為基礎更好的促進體育經濟的發(fā)展。

3.體育經濟學的科學定位

3.1 體育經濟學定位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科學的定位體育經濟學對于提高體育經濟學研究的效率、效果極為關鍵。在彳本育經濟學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幾點。首先,實踐是一切理論發(fā)展的基礎,在體育經濟學研究中,必須重視現實中的體育經濟現象和體育實踐,通過對體育領域各種現象、實踐的總結、思考、分析獲得更高層次的體育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利用體育經濟的相關問題解決體育利于所發(fā)生的各種問題及經濟現象,促進體育業(yè)的發(fā)展。其次,重視“人”的因素對體育經濟現象的影響,通過對人的活動、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體育活動中的各種行為、需求等變化規(guī)律,以促進體育業(yè)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再次,理清體育經濟發(fā)展中各種事物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探索體育實踐中各種因素的相互滲透、影響等,通過研究分析提煉體育活動中的各種經濟規(guī)律,用以更好的指導體育業(yè)的發(fā)展。

3.2 體育經濟學科學定位的思考

科學的定位體育經濟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體育經濟現象及實踐研究中,人們不斷的發(fā)現、總結其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然而體育經濟發(fā)展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著體育經濟發(fā)展,也影響了體育經濟學的科學定位。對于體育經濟學的科學定位,首先,在當前理論研究基礎上,全面的掌握、分析體育經濟發(fā)展的各種規(guī)律、特點,聯系實踐在體育經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和方法基礎上對該學科進行定位。其次,對于體育經濟學定位過程中的分歧要全面的分析、研究、領悟,不能盲從他人觀點,輕易做出結論。例如體育經濟學的屬性定位,面對體育經濟學的“體育學屬性”、“經濟學屬性”、“多學科交叉屬性”這三種不同觀點,一方面,要聯系實際,通過對體育實踐中經濟現象的發(fā)生、體育實踐問題的解決等對其進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打破界限,挖掘最有利于體育經濟學發(fā)展的屬性定位,以創(chuàng)新思想求得該學科的最有利發(fā)展途徑。再次,研究定位是體育經濟學發(fā)展的關鍵,對于研究的定位一定要突破抽象的表面現象,深入體育經濟發(fā)展的核心,找準影響體育業(yè)發(fā)展的關鍵進行定位。第四,人才是體育經濟學發(fā)展的動力之源,對于培養(yǎng)的定位要聯系社會實踐,突破學科差異、思想差異,以人力資本論為基層,培養(yǎng)多元化人才,促進體育業(yè)和體育經濟學的發(fā)展。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