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范文

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

第1篇: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乳腺癌;術后護理;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2)09-0057-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治療乳腺癌最有效可行的方法是手術治療。乳腺癌術后經常發(fā)生患側上肢機能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上肢淋巴水腫、肩關節(jié)運動幅度受限、肌力低下、運動后迅速出現(xiàn)疲勞及精細運動功能障礙等[1],如何合理的進行康復訓練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已經成為廣大醫(yī)務人員和患者共同關心的問題。我們對76例患者進行了一系列的康復訓練,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09月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148例,均為女性,國際腫瘤TNM分期Ⅱ期112例、Ⅲ期36例,年齡36-68歲,中位年齡47.7歲。兩組在年齡、疾病分期、治療方法、合并癥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意義(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主要觀察指標:患側肩關節(jié)的活動度、上肢水腫及肌力下降發(fā)生率。術后半年每月隨診1次,術后6-12個月每3個月隨診1次。康復組隨訪至2012年5月。

1.3數(shù)據處理:應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采用有序分組計數(shù)資料的Pearson x2檢驗。

2結果(見表1)表1 兩組術后患肢機能障礙比較

康復訓練有助于防止腋窩周圍組織攣縮,從而加速患側肩肌、臂肌及胸肌功能恢復,同時還能避免攣縮瘢痕壓迫腋靜脈,使腋靜脈回流受阻程度減輕;康復訓練還能促進患肢血液循環(huán),增強淋巴液回流,對減輕肢體水腫程度具有重要意義[2]。乳腺癌術后的康復訓練從掌指關節(jié)運動開始,逐步進行肘腕關節(jié)運動、肩關節(jié)運動及全上肢運動,具體方法如下。

3.1第一階段(術后第1周內):以掌指關節(jié)運動為主,每次10min,每日4-5次。(1)術后1 d內進行呼吸抬腿運動,即患者平臥,雙手交叉置于腹前并少用力,深呼吸,抬高健側下肢,再抬高患側下肢。(2)術后2 d內進行手指伸展運動,著重鍛煉手及前臂肌肉,即患側指關節(jié)屈伸運動,以兒童游戲手勢"石頭、剪子、布"交替進行。(3)術后3、4天內進行球擠球運動,握彈力球運動。(4)術后5天后進行指尖揉紙運動,即指尖接觸紙面,順時針與逆時針交替揉動。(5)肘關節(jié)屈伸運動及腕關節(jié)牽引運動(健手握患手,從患側向健側牽引)。(6)用患肢梳頭,盡量不運動肩關節(jié)。

3.2第二階段(術后第2周內):肩關節(jié)運動為主,每次20min,每日4-5次。(1)拋球運動,即患側手拋球、回球反復進行。(2)梳頭運動,健側手與患側手梳頭交替進行。(3)鐘擺運動,即雙臂伸直,內收交叉,雙臂分開,外展。(4)聳肩運動,主要鍛練斜方肌、前鋸肌、肋間肌。

第2篇: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范文

【摘要】 目的:探索人工肱骨頭置換治療肱骨近端嚴重3~4部分骨折方法。方法: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3例,女1例,年齡64~71歲,平均66.2歲。按Neer分型法分型,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肱骨頭置換術。結果:經術后6月~3年隨訪,平均隨訪10.5月,按半關節(jié)成形改良評分系統(tǒng)SSMH綜合評分,優(yōu)1例,良2例,可1例。結論:對于肱骨近端嚴重3~4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頭置換術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術中應盡可能重建大小結節(jié)的解剖位置,修復肩袖損傷,術后積極進行功能康復訓練有助于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肱骨近端復雜性骨折;人工肱骨頭置換術

人工肱骨頭置換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我們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對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頭置換術,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男3例,女1例,年齡64~71歲,平均66.2歲。按Neer分型法分型[1],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受傷原因為摔傷(肩部著地或手掌著地扭轉);4例患者受傷時間均不超過1周,身體狀況良好,無手術禁忌。術前常規(guī)攝正側位X片及CT片,檢查顯示為1例肱骨頭向后外旋轉移位,肱骨頭壓縮骨折范圍大于關節(jié)面40 %;3例肱骨頭向前外與肱骨近端短縮重疊移位;4例肱骨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碎性骨折,伴大小結節(jié)的破損,不伴有關節(jié)盂及肩峰的骨折。

1.2 方法 全麻,仰臥位,用軟棉墊將患肩墊高,手術順三角肌內側緣進入,注意頭靜脈及內側血管神經鞘的解剖位置,盡量保護肩袖及周圍軟組織,沿肱骨解剖頸“T”形切開關節(jié)囊,暴露肱骨頭及大小結節(jié)。不可隨意去除破碎的大小結節(jié)骨塊,并注意盡量保護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在肱骨大小結節(jié)的附著點。取出肱骨頭,測量其大小,逐步擴髓,安裝試模。以結節(jié)間溝或前臂縱軸為標志,調整試模位置,使術后肱骨頭獲得140°~145°頸干角及35°~40°后傾角。安裝正式假體,復位,檢查肩關節(jié)活動及穩(wěn)定性,用22號鋼絲將破碎的肱骨頭大小結節(jié)捆扎在肱骨假體柄近端,仔細修補破損的肩袖,放置負壓引流,關閉傷口。

術后處置:頸腕懸吊,術后1 d開始進行主動握拳的肌肉收縮運動,術后2 d逐漸進行肩關節(jié)前后鐘擺式運動,術后3 d進行肘關節(jié)屈伸運動,術后3周逐漸做肩關節(jié)內收、外展運動并開始進行肩關節(jié)上舉鍛煉,在醫(yī)師指導下鼓勵患者正常使用患側肩關節(jié),定期門診隨訪。

2 結果

按美國半關節(jié)成形改良評分系統(tǒng)(scoring system-modification for hemiarthrop lasy,SSMH)[2]綜合對肩部疼痛、功能康復、肌力及運動范圍3項內容進行評分,每項滿分10分,共30分。優(yōu):27分以上;良:24~27分;可:14~24分;差:低于14分。術后隨訪6月~3年,平均隨訪10.5月。本組評分平均27.12分,疼痛方面平均9.00分,功能方面平均8.00分,肌力與運動方面平均7.62分;4例中優(yōu)1例,良2例,可1例。肩關節(jié)主動活動平均前屈110°,外展85°,外旋25°,內旋至80°;被動活動平均前屈120°,外展95°,外旋30°,內旋至85°。無撞擊綜合征發(fā)生,平均肌力4~5級。1例術后隨訪2年時X片檢查顯示有假體柄輕度下沉,1例隨訪1.5年時X片檢查顯示關節(jié)周圍骨贅形成,但均對關節(jié)活動無明顯影響。

3 討論

3.1 人工肱骨頭置換與其他治療方法的比較 隨著CT及MRI的發(fā)展,我們對肱骨近端骨折的復雜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方法的選擇也受到患者年齡、骨折類型、損傷程度、骨質狀況及患者對功能的要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3]。在比較了以往的患者后我們看到,對于按Neer分型1、2部分骨折以非手術治療為主,效果較為理想;但對于肱骨近端嚴重3~4部分骨折,石膏及小夾板外固定不能達到有效的解剖復位,造成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僵直等,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還耽誤了患者寶貴的治療時間;對于較為年輕,不伴有骨質疏松的肱骨近端嚴重3~4部分骨折患者,可根據骨折情況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效果肯定;但對于年齡較高,伴有骨質疏松的肱骨近端嚴重3~4部分骨折的患者,由于存在肱骨頭壞死、骨不愈合、關節(jié)粘連等并發(fā)癥,行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常常造成肩關節(jié)功能喪失;而采用人工肱骨頭置換手術可以早期進行肩關節(jié)功能鍛煉,有效的改善了關節(jié)功能。

3.2 人工肱骨頭置換手術指征 針對高齡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頭缺血性壞死、肩部惡性腫瘤等以往難以治療的疾病,肩關節(jié)置換手術取得了較好的療效[4]。對于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尤其是那些骨質疏松的患者,開放復位內固定術失敗的風險大大提高,早期行肱骨頭置換術是合適的治療方法[5]。研究表明二期人工肩關節(jié)置換術,其術后肩關節(jié)的功能,明顯較之前無手術史的一期人工肩關節(jié)置換差[6]。目前公認的人工肱骨頭置換術適應證是:4部分骨折和骨折脫位,肱骨頭劈裂性骨折,肱骨頭壓縮骨折范圍大于關節(jié)面40 %,合并嚴重骨質疏松的3部分骨折和骨折脫位[7]。

3.3 術后康復訓練 有效的術后康復訓練甚至與手術同等重要。康復訓練要求醫(yī)師的參與及指導,根據Neer的康復原則[8],肩關節(jié)置換術后的康復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為被動的輔助練習,術后24 h內即可開始。首先是鐘擺活動練習、仰臥位的輔助下前屈上舉練習以及仰臥位被動外旋練習、肩部肌肉等長肌收縮練習,活動度應嚴格限制在術中記錄的活動范圍之內。術后6周時若在X線片上存在大小結節(jié)愈合的證據,則開始第2階段的康復練習,主要涉及早期的主動活動練習、抗阻肌力練習以及牽拉練習。術后3個月后開始第3階段的康復鍛煉,主要是在保證患側肩關節(jié)恢復良好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練習,目的是逐步完全恢復患肩的肌力與活動度。人工肩關節(jié)置換術后的康復鍛煉大約持續(xù)1~1.5年。由于康復時間相對較長,所以康復訓練要求術后病人的堅持和家屬的配合。術前就應該向病人及其家屬詳細交代其重要性。手術成功的前提下,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病人的配合成為肩關節(jié)功能改善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 劉志雄.骨科常用診斷分類方法和功能結果評定標準[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63.

[2] Kay SP,Amstutz HC.Shoulder hemiathrop lasty at UCLA[J].Clin Orthop,1988,228:42-48.

[3] 江少波,朱輝.肱骨近端骨折的手術治療[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24(2):232-233.

[4] 尹慶偉,江毅.人工肩關節(jié)置換的歷史回顧與展望[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7,22(7):612-614.

[5] 劉璠.關于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手術方式選擇的探討[J].中華外科雜志,2006,44(4):279-281.

[6] Hettrich CM,Weldon E,Booran RS,et al.Preopera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porvement in shoulder functian after humeral hemiarthop lasty[J].J Bone Joint Surg(Am),2004,7:1446-1451.

第3篇: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范文

關節(jié)鏡技術因其創(chuàng)傷小,簡便,快捷,受到許多患者,醫(yī)生的青睞,隨著關節(jié)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關節(jié)鏡下肩峰成形術已成為治療肩峰下撞擊綜合征的標準技術,而對病人進行系統(tǒng)的康復護理,盡快恢復肩關節(jié)功能也給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

資料與方法

2005年8月~2007年8月11關節(jié)鏡下肩峰成形術例,男8例,女3例,年齡27~56歲,均為肩關節(jié)疼痛伴肩關節(jié)運動障礙,經保守治療3~6個月無好轉,影響日常生活,術前已確診為肩峰下撞擊綜合征。

術前肢體功能訓練:手術前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行肘、肩、腕關節(jié)的被動和主動活動。操練鐘擺運動,爬墻運動,外旋活動練習,滑輪練習,使患者掌握手法要領,為術后正確功能訓練做準備。①鐘擺運動即:健側手臂扶住桌子,彎腰,患側手臂筆直下垂,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然后從小到大繞圈子。②爬墻練習,面朝墻,雙足離墻站立,患側手指爬墻,在疼痛允許范圍內盡量往上爬。③內收外旋活動練習,患者用患側手橫過面部,去觸摸對側的耳朵,以練習肩關節(jié)內收,外旋活動。④內旋練習法即為患側在健側的幫助下逐漸觸摸對側肩胛骨。⑤滑輪練習用健側手臂把繩子拉向自己,盡量抬高患側手臂,重復10次以上。

術后管理:患者取仰臥位,患肢用腕,頸帶懸吊,肘與胸之間墊枕墊,使肩關節(jié)保持輕度外展位,局部冰敷72小時,24小時后,白天祛除懸吊帶,晚間入睡時仍予以制動。維持1~2周。

術后康復訓練:①早期(術后1~7天)麻醉蘇醒后,可進行掌指關節(jié),腕關節(jié)的主動活動。指導患者最大限度握拳,持續(xù)5~10秒,然后伸掌指關節(jié),2~3次/日,同時行肘關節(jié)的主動伸展運動,每次15~20分鐘,術后1天可在護士協(xié)助下行肩關節(jié)的被動練習。每次5分鐘,3~5次/日。②中期(術后7~14天)繼續(xù)以上練習,在患者耐受的情況下開始做鐘擺運動,0~90°屈伸外展,內收外旋練習2~3次/日,每次15分鐘,防止在外展位外旋。行爬墻練習,在疼痛允許范圍內盡量往上爬,每次5~10分鐘,3~5次/日。③后期(術后3~6周)繼續(xù)按中期功能鍛煉方法練習、并開始力量恢復性練習,肘、肩關節(jié)被動上舉和內外旋應達到最大限度,至第4周,肩關節(jié)活動水平恢復到正常水平,開始行對抗肌力鍛煉[2]。術后4周增加輔助下的主動運動性練習,用橡皮管幫助進行主動的力量練習,包括上肢緊靠軀干,肘關節(jié)屈曲90°,進行抗力行外旋練習,肘關節(jié)完全伸直,利用在身體前方的橡皮管進行外側三角肌的力量性練習,患肢完全伸直,上抬至胸部水平,練習三角肌、肩袖、肩胛肌的力量,輔助運動和等長運動,常需持續(xù)6周。為了保護肩肘下肌,必須在術后6周末開始肩關節(jié)主動內旋活動。在此之前避免這塊肌肉的活動。在滑輪器上進行滑輪練習,每天2~3次/日,10~15分鐘/次,功能鍛煉早期緩慢,不可操之過急。

出院指導:在主動活動早期,會出現(xiàn)患肢疲勞感、僵硬感、肌肉酸痛,隨著活動范圍的增加,上述癥狀減輕,手術后4~6個月開始適當?shù)耐稊S運動,恢復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肩關節(jié)可以向上下左右前后各個方向進行大范圍的活動。

結 果

11例術后均獲得隨訪,最長為24個月,最短為7個月,所有患者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正?;蚧菊?尤其疼痛明顯減輕,效果滿意。

討 論

肩關節(jié)鏡手術是治療肩關節(jié)病的有效方法,而術后康復護理是保證治療成功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各個康復護理過程中,經常與病人溝通,做好心理護理,加強宣教,調動病人的主動性、積極性,正確的最大限度的進行功能鍛煉,功能鍛煉是一種治療程序,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環(huán),牽伸攣縮組織,松解粘連,防止術后出現(xiàn)肩關節(jié)的粘連,肩周炎,早期關節(jié)內與關節(jié)外軟組織尚未形成粘連或者粘連尚未完全纖維化鍛煉難度不大,應鼓勵患者盡早進行被動鍛煉和主動鍛煉,可較快改善和恢復肩關節(jié)的功能,術后康復訓練應遵循個體化,漸進性,全面性三大原則。

參考文獻

第4篇: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 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 本體感覺康復訓練 康復治療

中圖分類號:R684.1; R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13-0013-04

Clinical diagnosis and rehabilitation of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JIANG Congyu**, WU Yi***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which can cause shoulder pain,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how to make correct diagnosis and rehabilitation to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athogenesis of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it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propriocept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又稱肩峰下撞擊綜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是引起肩部疼痛的常見疾病之一。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概念最早由Neer[1]于1972年提出,主要是指肩關節(jié)在上舉、外展活動中由于解剖結構或動力學的原因,肩峰下組織反復發(fā)生撞擊,導致肩峰下滑囊炎癥、肩袖組織退變,甚至肩袖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礙等一系列癥狀的綜合征[2]。喜愛和從事頻繁地肩關節(jié)上舉并外展、內收、刃等上肢過頂運動項目的人群是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高發(fā)人群,有報告稱排球運動員的患病率為13.6%,游泳運動員罹患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即俗稱的“游泳肩”)的幾率更高,達47%[3]。

近年來,隨著對本體感覺障礙在影響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發(fā)病機制方面認識的不斷提高以及認識到本體感覺在維持關節(jié)功能穩(wěn)定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本體感覺訓練成為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康復治療的有效方法并在臨床實踐中受到重視。如何在不影響運動員正常訓練的前提下通過有效手段達到康復治療及預防的目的、使預防和康復治療的三級康復預防理念在運動員運動訓練過程中推廣是目前運動及康復醫(yī)學關注與研究的重點。本文就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診斷和康復治療等作一概要介紹。

1 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和臨床診斷

有關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長期以來存在各種解釋。Neer[1]根據解剖觀察認為,肩峰下間隙狹窄可能是肩關節(jié)撞擊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即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發(fā)病與肩峰形態(tài)異常有關,彎曲狀或鉤狀肩峰、肩峰下有骨贅等[4]容易引起岡上肌腱撕裂而造成肩關節(jié)撞擊。喙肩弓退變更易引起關節(jié)囊、肩袖與喙肩弓之間發(fā)生反復的摩擦,反復的肩關節(jié)外展等活動可使喙肩穹與肱骨頭之間發(fā)生磨損與撞擊,因此肩峰下骨贅和喙肩韌帶的退變既可能是引起肩峰下間隙狹窄的原因,也可能是肩關節(jié)撞擊的結果,而肌腱鈣化、肱骨頭不穩(wěn)、肩峰骨化、肩鎖關節(jié)退變以及盂肱關節(jié)囊后壁攣縮或粘連等造成的肩峰下滑囊韌帶組織的擠壓則可能是導致繼發(fā)性肩關節(jié)撞擊的重要原因。肩峰下間隙變窄和(或)其內容物體積增大常導致肩關節(jié)撞擊發(fā)生[5],此共識已成為施行肩峰下間隙減壓術治療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重要依據。

目前,較多研究證實,肩關節(jié)功能性不穩(wěn)與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之間關系密切,長期頻繁的肩上舉等過頂活動會造成肩袖使用過度,反復的肩關節(jié)外展、前屈等活動也會導致喙肩弓和肩峰發(fā)生碰撞,而反復、微小的撞擊和拉伸損傷容易造成肩關節(jié)靜、動力穩(wěn)定結構的損害,使肩關節(jié)周圍組織功能性失穩(wěn)。當肱骨頭輕度前上移位后即可造成肩峰下間隙狹窄,發(fā)生關節(jié)囊、肩袖和喙峰弓之間的反復摩擦,導致繼發(fā)性肩關節(jié)撞擊[6-7],并引起肩袖炎癥、退變,甚至撕裂[7]。肩關節(jié)功能性失穩(wěn)、撞擊和肩袖損傷之間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從而加重癥狀。

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xiàn)和體檢,同時應結合輔助檢查以作綜合分析、判斷。由于肩上舉時肩袖受肩峰壓迫,因此肩痛是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最常見主要癥狀。Wülker等[8]提出了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5項診斷標準,認為滿足其中3項即可明確診斷:①肩峰前外緣壓痛;②上肢外展時疼痛弧征陽性;③與被動活動時相比,肩關節(jié)主動活動時的疼痛明顯;④Neer撞擊試驗結果為陽性;⑤肩峰骨贅、肩袖部分或全層撕裂。此外,B超、X光或磁共振成像檢查可幫助明確病因,以便盡早對癥治療。

2 本體感覺及其反饋機制與肩關節(jié)功能性不穩(wěn)、撞擊損傷的關系

本體感覺主要通過分布于關節(jié)囊、韌帶、肌腱、肌肉、皮膚、關節(jié)軟骨和其他一些關節(jié)內結構中的力學感受器以及游離神經末梢實現(xiàn)對軀體空間位置、姿勢、運動狀態(tài)和運動方向等感覺的傳導,是關節(jié)運動覺和位置覺的一種特殊感覺形式,主要包括[9]:①關節(jié)位置的靜態(tài)感知能力和關節(jié)運動的動態(tài)(對關節(jié)運動或加速度)感知能力,主要反映了本體感覺的傳入活動能力;②反射回應和肌張力調節(jié)回路的傳出,這是本體感覺傳出活動的能力反映。

運動中,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的長度和張力的改變會引起組織本體感覺感受器(如高爾基小體、環(huán)層小體等)的興奮,傳入中樞提供關節(jié)的運動位置和組織形變信息,并與來自視覺、前庭感受器的信號在中樞進行整合,通過反射性神經―肌肉反饋機制正確判斷肢體的空間位置并對運動進行快速調節(jié),由中樞發(fā)出傳出運動反應(神經肌肉控制),以保持適當?shù)募埩?、協(xié)調拮抗肌和協(xié)同肌的舒縮,從而使機體運動對環(huán)境的改變產生及時和恰當?shù)姆磻猍10],因此運動的協(xié)調狀態(tài)與關節(jié)的功能性穩(wěn)定維持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

神經―肌肉反饋可分為由低級到高級的3個運動控制水平:脊髓反射、腦干活動和認知處理。在關節(jié)被置于施加力學負荷的條件下,反射性肌肉穩(wěn)定性通過脊髓反射受到刺激[11];腦干活動主要接受關節(jié)力學感受器、前庭中心和視覺信息的傳入,保持姿勢和身體的平衡;認知處理涉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最高水平(運動皮層、基底神經節(jié)、小腦),可按照中樞命令產生隨意運動并進行重復,這種身置和運動的認知能力可使身體在沒有連續(xù)意識的支配下完成不同的運動。

肩關節(jié)的功能性穩(wěn)定受靜力性和動力性限制結構的約束,肩關節(jié)周圍組織與本體感覺系統(tǒng)的交互作用對維持關節(jié)的精確運動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發(fā)現(xiàn),對“游泳肩”患者,內旋位劃水周期容易引起肩胛下肌、岡下肌和小圓肌等疲勞,加重肩袖肌群負擔,使肩袖、肱骨和肩胛骨的肌力平衡失穩(wěn),同時盂肱關節(jié)前向松弛和肩胛骨等周圍組織的穩(wěn)定性降低,造成肱骨頭前上向移位而易發(fā)生反復撞擊,導致肩關節(jié)本體感受性下降,最終影響運動成績及表現(xiàn)[12-13]。

本體感覺信息傳入后形成的神經―肌肉反饋機制對維持關節(jié)的功能性穩(wěn)定十分重要。已有研究報告,肩關節(jié)不穩(wěn)患者往往同時存在本體感覺的缺失[14-15]。Gross等[16]的研究證實,關節(jié)本體感覺沖動傳入的降低會導致反射性的關節(jié)不穩(wěn)和姿勢反射能力的降低,大大增加關節(jié)撞擊損傷的可能性。本體感覺反饋機制減退導致的關節(jié)功能性不穩(wěn)可引起關節(jié)的微觀損傷和再損傷,由此進一步加重本體感覺功能障礙,從而影響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靈活性和控制能力,并會增加再撞擊損傷的易感性,形成肩關節(jié)失穩(wěn)、撞擊和損傷的惡性循環(huán)。

3 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常規(guī)康復治療及訓練方法

對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應綜合考慮患者的病因、肩袖的撕裂程度、骨性異常和肩關節(jié)運動水平等因素[17]制定正確的常規(guī)保守或手術治療方案,在發(fā)病早期根據患者的職業(yè)、癥狀嚴重程度和運動水平等情況首先給予保守治療并至少持續(xù)3個月、通常半年左右。

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保守治療需在肩關節(jié)休息的前提下進行,常以口服或局部外用消炎鎮(zhèn)痛藥物緩解疼痛,但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時需注意其副作用。中醫(yī)推拿、針灸等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物理治療方法有高頻電療、超聲波治療、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等,安全性好且能促進炎癥、水腫消退,臨床上多選用超短波、超聲波等治療。超聲波作用于人體組織具有明顯的機械、溫熱和理化效應,小劑量時有鎮(zhèn)痛、調節(jié)自主神經功能、刺激結締組織增生等作用,中劑量時有軟化瘢痕、松解粘連、解除肌肉痙攣等作用。超聲波對藥物耦合劑透過皮膚或黏膜而被吸收也有較強的促進作用,當使用雙氯芬酸鈉乳膠劑作為超聲波治療的耦合劑時,既可消炎鎮(zhèn)痛,又能加強超聲波的治療效果。此外,對肩峰下間隙注射糖皮質激素能在短期內有效緩解疼痛和增加肩關節(jié)的活動度,但臨床上一般不主張用于年輕運動員,以避免因局部組織代謝改變而導致患者在進行爆發(fā)力運動時發(fā)生肌腱斷裂。

肌力訓練是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保守治療的重要手段,通過肌力訓練重建肩部肌肉力量的平衡對維持肩關節(jié)的正常解剖位置、改善肩關節(jié)動力性失穩(wěn)具有重要作用。Morrison等[18]認為,通過肌力訓練可加強肱骨壓抑肌力(岡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將肱骨頭壓低數(shù)毫米,同時可增加肩袖與肩峰下緣的間隙,從而防止肩關節(jié)撞擊損傷的發(fā)生。

目前,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的確切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雖然常規(guī)保守治療、包括外用或內服藥物以及康復訓練和傳統(tǒng)理療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肩關節(jié)疼痛和改善肩關節(jié)功能,但單一治療的效不明顯,聯(lián)合治療的療效也不令人滿意,聯(lián)合治療的應用仍需得到更多循證醫(yī)學證據的支持。Morrison等[19]的研究顯示,616例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患者經接受保守治療(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并進行肌肉等長、等張收縮鍛煉)27個月,結果療效滿意率為67%;另有172例(28%)患者因保守治療療效較差而隨后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后療效明顯。因此,臨床上對經嚴格的保守治療仍無法減輕疼痛的Ⅱ、Ⅲ期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患者可考慮施行手術治療,其中微創(chuàng)的關節(jié)鏡下肩峰下間隙減壓術是目前較常采用的手術治療方法,其以去除撞擊因素為目的,為肩袖創(chuàng)造較大空間,從而增加肱骨頭在肩峰下間隙中的活動度,減輕上臂上舉疼痛。不過,對關節(jié)鏡下肩峰下間隙減壓術治療的療效,目前還存在一定的爭議[20]。

4 肩關節(jié)本體感覺康復訓練方法

對肩關節(jié)本體感覺的研究為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通過本體感覺康復訓練重建肩關節(jié)本體感覺對提高肩關節(jié)穩(wěn)定性、改善肩關節(jié)功能等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本體感覺康復訓練具有改善關節(jié)穩(wěn)定性的作用已得到廣泛認可[21-25]。許多學者認為,本體感覺康復訓練可改善肩關節(jié)功能性不穩(wěn)患者的神經肌肉控制能力[21-26]。Lephart等[27]的研究顯示,在對關節(jié)損傷的康復治療中,本體感覺的盡早重建對促進關節(jié)穩(wěn)定性和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至關重要,可能是神經―肌肉反饋機制部分、甚至完全恢復的重要保障。

本體感覺的重建以結合3個運動控制水平恢復的康復訓練進行,使運動功能水平,包括關節(jié)位置覺和運動覺、關節(jié)動力性穩(wěn)定、反射性神經肌肉控制、功能性特殊活動等得以恢復。Lephart等[28]認為,結合3種運動控制水平恢復的康復訓練必須以刺激關節(jié)和肌肉感受器為目標,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難度,以鼓勵最大刺激傳入各中樞水平,從而恢復關節(jié)感覺意識、重建神經―肌肉反射性穩(wěn)定并阻止運動損傷的再發(fā)生,最大程度地恢復本體感覺和神經肌肉控制能力。

Kennedy等[29]J為,脊髓水平的運動控制主要表現(xiàn)在關節(jié)受到異常應力時會反射性地提高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Tyldesley等[30]認為,反射性關節(jié)穩(wěn)定性的刺激重點在于關節(jié)位置突然改變時的訓練,以促進神經肌肉的反射性控制;同時,可通過睜眼和閉眼條件下的平衡和姿勢訓練或從有意識到無意識的最大限刺激關節(jié)位置運動來實現(xiàn)腦干水平的運動功能訓練,特別是關節(jié)活動范圍終末時的訓練。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技術(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是對軀置覺和運動覺的認知水平訓練方法,其通過重復運動并使之貯存為中樞指令,從而提高在沒有連續(xù)意識參考下重復完成同一運動的功能水平。

目前,關節(jié)本體感覺康復訓練已有效地用于運動員損傷預防和康復治療[22-24,31-32],其中使用較多的本體感覺重建手段主要包括――

1)使用關節(jié)護具[33] 使用關節(jié)護具增強關節(jié)本體感覺功能被認為是有效的康復訓練方法[34]。Perlau等[35]評估了彈性繃帶對54例22 ~ 40歲的無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癥狀者的作用,結果證實使用彈性繃帶可使本體感覺提高25%;當肩關節(jié)活動度減退超過5%時,使用彈性繃帶可使本體感覺提高66%。

2)肌力訓練[33] 一些研究顯示,大部分本體感覺的恢復需進行特殊的肌力訓練,正常的肩部肌肉力量的平衡不僅對維持關節(jié)動力性穩(wěn)定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可增強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韌性和關節(jié)面軟骨細胞對機械應力的敏感性,提高本體感受器的易感性[36]。臨床上常用的肌力訓練方法有等張練習、開鏈運動、閉鏈運動和增強式訓練。不過,以往的肌力訓練主要著重于維持關節(jié)活動度和增強肌肉力量,因此只能部分恢復本體感覺。

3)PNF[33] PNF主要利用運動覺、姿勢覺和視覺刺激等,通過肌肉牽張、關節(jié)牽引和擠壓等刺激本體感受器,改善神經肌肉反應,進而誘發(fā)易化弱肌群的反復收縮,提高運動控制能力,增加關節(jié)穩(wěn)定性。研究發(fā)現(xiàn),PNF是提高關節(jié)活動度及力量的有效方法[37],通過動員肩胛下肌等關節(jié)軟組織可明顯改善肩關節(jié)外展、外旋以及上舉、過頭運動等時的功能障礙[38]。劉曉林等[39]的研究顯示,聯(lián)合PNF進行N繩肌快速收縮的功能性訓練可明顯提高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關節(jié)的本體感覺。

4)其他康復訓練方法[33] 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通過逐漸加大電流強度使肌肉收縮,促進中樞傳入大量的本體運動和皮膚感覺信息,幫助建立正常的運動模式。平衡功能訓練包括負重訓練等[40],主要通過單腿站立位的靜、動態(tài)平衡功能訓練達到康復治療的目的。

此外,如何在康復治療的早期即實現(xiàn)本體感覺的恢復是臨床康復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McKeon等[41]完成的一項系統(tǒng)回顧性分析顯示,進行預防性的本體感覺訓練可有效減少習慣性關節(jié)損傷,而在急性關節(jié)損傷恢復期進行6周持續(xù)性的本體感覺訓練可在隨后1年內有效降低關節(jié)再損傷的發(fā)生率。Wester等[42]和Holme等[43]通過研究還發(fā)現(xiàn),本體感覺訓練具有一定的累積效應,隨著訓練時間的延長,其改善關節(jié)穩(wěn)定性的作用會愈加顯著。基于本體感覺訓練具有促進關節(jié)穩(wěn)定性和關節(jié)整體功能恢復的肯定作用,因此可以且應該將其貫徹于以關節(jié)不穩(wěn)為主要發(fā)病原因的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患者治療過程的始終,對肩關節(jié)撞擊綜合征患者可起到三級預防作用。

參考文獻

[1] Neer CS 2nd. Anterior acromioplasty for the chronic impingement syndrome in the shoulder: a preliminary report[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72, 54(1): 41-50.

[2] Neer CS 2nd. Impingement lesions [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3(173): 70-77.

[3] Stocker D, Pink M, Jobe FW. Comparison of shoulder injury in collegiate- and master’s-level swimmers [J]. Clin J Sport Med, 1995, 5(1): 4-8.

[4] Pujadas GM. Coraco-acromial ligament symdrome.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J]. J Bone Joint Surg, 1970, 52-A: 1261-1262.

[5] 張芳. 肩部撞擊綜合征的發(fā)生機制和影像學表現(xiàn)[J].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8, 24(6): 823-825.

[6] Bigliani LU, Levine WN. Current concepts review. Subacromial impingment syndrome [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7, 79(12): 1854-1868.

[7] Ludewig PM, Cook TM. Translations of the humerus in persons with shoulder impingement symptoms [J].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02, 32(6): 248-259.

[8] Wülker N, Mansat M, Fu FH. Shoulder surgery: an illustrated textbook [M]. London: Martin Dunitz Publishers Ltd., 2001: 66-73.

[9] Collier MB, McAuley JP, Szuszczewicz ES, et al. Proprioceptive deficits are comparable before unicondylar a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ies, but greater in the more symptomatic knee of the patient [J].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4(423): 138-143.

[10] Krogsgaard MR, Dyhre-Poulsen P, Fischer-Rasmussen T. Cruciate ligament reflexes [J]. J Electromyogr Kinesiol, 2002, 12(3): 177-182.

[11] Guanche C, Knatt T, Solomonow M, et al.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the capsule and the shoulder muscle [J]. Am J Sport Med, 1995, 23(3): 301-306.

[12] Pieper HG, Quack G, Krahl H. Impingement of the rotator cuff in athletes caused by instability of the shoulder joint [J].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1993, 1(2): 97-99.

[13] Bak K. Nontraumatic glenohumeral instability and coracoacromial impingement in swimmers [J]. Scand J Med Sci Sports, 1996, 6(3): 132-144.

[14] Jerosch J, Steinbeck J, Clahsen H, et al. Function of the glenohumeral ligaments in active stabilization of the shoulder joint [J].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1993, 1(3-4): 152-158.

[15] Forwell LA, Carnahan H. Proprioception during manual aiming in individuals with shoulder instability and controls[J].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1996, 23(2): 111-119.

[16] Gross MT. Effects of recurrent lateral ankle sprains on active and passive judgement of joint position [J]. Phys Ther, 1987, 67(10): 1505-1509.

[17] Husby T, Haugstvedt JR, Brandt M, et al. Open versus 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34 patients followed for 8 years [J]. Acta Orthop Scand, 2003, 74(4): 408-414.

[18] Morrison DS, Greenbaum BS, Einborn A. Shoulder impingement [J]. Orthop Clin North Am, 2000, 31(2): 285-293.

[19] Morrison DS, Frogameni AD, Woodworth P.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7, 79(5): 732-737.

[20] Budoff JE, Nirschl RP, Guidi EJ, et al. Débridement of partialthickness tears of the rotator cuff without acromioplasty. Long-term follow-up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8, 80(5): 733-748.

[21] Lephart SM, Perrin DH, Fu FH,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ecte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al capacity in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insufficient athlete [J].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1992, 16(4): 174-181.

[22] 周敬杰, 明, 張秀芳, 等. 本體感覺功能訓練對粘連性肩關節(jié)囊炎關節(jié)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J]. 中國康復, 2015, 30(5): 372-373.

[23] 劉金權, 黃崇俠, 朱偉亮, 等. 原發(fā)性凍結肩關節(jié)鏡下關節(jié)囊松解術后康復訓練[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5, 28(8): 1116-1117.

[24] 湯從智, 夏揚, 馬明, 等. 本體感覺訓練對肩袖損傷關節(jié)鏡術后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J]. 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 35(3): 407-410.

[25] 周游飛, 王德強, 薄智慧, 等. 腦卒中后肩關節(jié)本體感覺障礙的研究進展[J].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6, 31(7): 805-808.

[26] Wilk KE, Meister K, Andrews JR. Current concepts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overhead throwing athlete [J]. Am J Sports Med, 2002, 30(1): 136-151.

[27] Lephart SM, Henry TJ.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open and closed kinetic chain rehabilitation for the upper extremity [J]. J Sport Rehab, 1996, 5(1): 71-87.

[28] Lephart SM, Henry TJ.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for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y [J]. Orthop Clin North Am, 1995, 26(3): 579-592.

[29] Kennedy JC, Alexander IJ, Hayes KC. Nerve supply of the human knee and its functional importance [J]. Am J Sports Med, 1982, 10(6): 329-335.

[30] Tyldesley B, Grieve JI. Muscles, nerves, and movement: kinesiology in daily living [M]. 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89: 268-284.

[31] Lephart SM, Pincivero DM, Giraldo JL, et al. The role of proprioception in the manag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athletic injuries [J]. Am J Sports Med, 1997, 25(1): 130-137.

[32] Mandelbaum BR, Silvers HJ, Watanabe DS,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neuromuscular and proprioceptive training program in preventing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in female athletes: 2-year follow-up [J]. Am J Sports Med, 2005, 33(7): 1003-1010.

[33] 姜撓瘢 李驥耀, 張鵬, 等. 本體感覺訓練治療肩峰下撞擊綜合征研究進展[J].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3, 32(7): 637-645.

[34] Birmingham TB, Kramer JF, Kirkley A, et al. Knee bracing for medial compartment osteoarthritis: effects on proprioception and postural control [J]. Rheumatology(Oxford), 2001, 40(3): 285-289.

[35] Perlau R, Frank C, Fick G. The affect of elastic bandages on human knee proprioception in the uninjured population [J]. Am J Sports Med, 1995, 23(2): 251-255.

[36] 江海燕, 于法景. 膝關節(jié)常見運動創(chuàng)傷術后康復方案――總論(下)[J].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02, 21(5): 527-532.

[37] Rees SS, Murphy AJ, Watsford ML, et al. Effects of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stretching on stiffness and force-produc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kle in active women [J]. J Strength Cond Res, 2007, 21(2): 572-577.

[38] Godges JJ, Mattson-Bell M, Thorpe D, et al. The immediate effects of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 with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on glenohumeral external rotation and overhead reach [J].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03, 33(12): 713-718.

[39] 劉曉林, 李建華, 陳健爾. 老年性退行性膝關節(jié)炎患者膝關節(jié)本體感覺重建[J]. 浙江實用醫(yī)學, 2002, 7(3): 144, 150.

[40] Diracoglu D, Aydin R, Baskent A, et al. Effects of kinesthesia and balance exercises in knee osteoarthritis[J]. J Clin Rheumatol, 2005, 11(6): 303-310.

[41] McKeon PO, Hertel J. Systematic review of postural control and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part II: is balance training clinically effective? [J]. J Athl Train, 2008, 43(3): 305-315.

第5篇: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腦出血錐顱碎吸溶解引流術;早期康復;運動功能

[中圖分類號]R65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12-0080-01

隨著腦出血錐顱碎吸溶解引流術技術的普及,腦出血患者存活率明顯提高,但致殘率仍居高不下,康復治療的早期介入對降低腦出血錐顱碎吸溶解引流術后患者的致殘率,減少并發(fā)癥,減輕患者家庭和社會負擔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們根據康復訓練介入的時間不同對32例腦出血錐顱碎吸溶解引流術后患者進行肢體運動功能恢復的對照性研究,以探討早期康復治療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7年6月~2009年3月我科住院的腦出血錐顱碎吸溶解引流術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32例,均經頭顱CT證實為腦出血并達到腦出血錐顱碎吸溶解引流術標準,行錐顱碎吸溶解引流術,均為首次發(fā)病,病灶位于單側大腦半球,出血量30~50ml,存在中重度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排除有嚴重并發(fā)癥的患者。32例患者分為兩組,早期組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年齡59歲;病程7~14d。對照組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齡60歲;病程3~6月。

1.2 方法:兩組均根據病情給予必要的內科支持治療,管理血壓,腦保護治療,治療過程中配合心理護理,調動患者主動參與康復訓練的積極性。①早期組:患者腦出血發(fā)病24h內行錐顱碎吸溶解引流術治療,配合降顱壓,腦保護等常規(guī)藥物治療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病情穩(wěn)定,無意識障礙及明顯精神癥狀,7~14d即轉入康復科實施系統(tǒng)的康復干預,依次分階段進行功能康復訓練。急性期臥床時良肢位保持,各關節(jié)的被動活動,從簡單屈伸開始,從大關節(jié)到小關節(jié),幅度由小到大,健側肢體同時協(xié)調配合訓練[1]。每次10min,電動直立床每次10min,1次/日;逐漸增加主動運動,更換訓練,利用健側肢體帶動患側肢體作屈伸,內外旋及橋式運動等,每次20min,2次/日。恢復期根據患者康復評定結果及肢體功能恢復情況制定下一步訓練方案,包括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行訓練,及ADL訓練。訓練方法參照Bobath、Brunnstrom、PNF等技術具體操作,訓練程序,下肢按無支撐坐位訓練-床上軀干肌訓練-床邊起坐訓練-站位訓練-步行訓練的程序進行。上肢按肩-肘-前臂-腕-掌指關節(jié)功能訓練的程序進行[2],每次30min,2次/日。②對照組于術后3-6月才開始系統(tǒng)的康復干預,其訓練內容根據患者肢體功能情況制定包括主被動關節(jié)活動,轉移,坐站平衡訓練,步行訓練及ADL訓練,對肌肉萎縮患者使用低頻電刺激,智能康復訓練器做主動或被動訓練性活動,對痙攣患者使用反射抑制肢位和持續(xù)性牽伸手法等。

1.3 評定指標:2組分別于康復訓練前及康復訓練3個月時采用Fugel-Meyer(FMA)運動功能評分法[3]評定肢體功能,Barthel指數(shù)評定ADL。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s)采用表示,t檢驗及χ2檢驗,顯著性水平為P

2 結果

康復訓練前FMA評分對照組明顯高于早期組,ADL評分相近,康復訓練3月后,FMA評分和ADL評分2組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提高,2組間比較,早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3 討論

目前對于早期康復的時間界定是指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經系統(tǒng)癥狀不再進展48h即可開始[5],應無昏迷,對疼痛和不適有反應,無明顯精神癥狀,能配合康復訓練。并不一定要求患者有良好的交流能力。

第6篇: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范文

【摘要】目的 探討兩種乳腺癌術后康復訓練操的效果對比。方法 將120例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60例。實驗組術后3天患者運用改進式有氧康復操進行功能訓練;該康復操功能訓練共6個階段,第1階段主要是鍛煉指關節(jié),腕關節(jié)及頭部的運動;第2階段主要為前臂的運動;第3階段主要是肘關節(jié)的運動;第4階段主要是肩關節(jié)的運動;第5階段主要是腋窩伸展運動;第6階段主要是手臂及胸部的運動。對照組予傳統(tǒng)康復操。對比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接受效果。結果 改進式乳腺癌術后康復有氧操能有效的改進患者術后患肢功能恢復,令患者得到滿意效果。結論 改進式的全身有氧康復操綜合了康復醫(yī)院學、生理力學、心身醫(yī)學的理念和安全規(guī)范的特點,具有傳統(tǒng)方法所無法比的優(yōu)越性。

【關鍵詞】乳腺癌;康復操;患肢功能;對比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每年有上升勢態(tài)。已升至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腫瘤。行乳腺癌手術治療時,需要切斷或切除與肩關節(jié)、肩胛骨運動相關的肌肉及營養(yǎng)血管和神經,往往造成上肢某種程度的運動障礙,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1]。2010年3月我科建立了乳腺癌術后康復訓練活動室,為乳腺癌術后功能康復提供了很好的鍛煉場所。該活動室內設有乳腺癌術后康復訓練操、肩梯、肩關節(jié)回旋訓練器以及滑輪吊環(huán)設施。在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指導下,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康復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我科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間病理確診為乳腺癌,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患者。納入實驗的病例共12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實驗組年齡為23~71歲,平均47.55歲;對照組年齡為28~69歲,平均46.7歲;跟蹤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的患肢功能恢復情況作比較。兩組年齡、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康復訓練操方法 對照組使用乳腺癌術后傳統(tǒng)康復操,具體參考文獻[2]方法。實驗組則是在傳統(tǒng)康復操的基礎上增添了全身有氧運動。以真人DVD示范,每一節(jié)動作為4個8拍,配合上輕松的音樂,即增添了患者的興趣,又簡單易學。

1.2.1.1 第一階段(1-3節(jié)):為術后第3天患者能夠下床活動的訓練內容。第一節(jié):指關節(jié)運動;第二節(jié):腕關節(jié)上下運動;第三節(jié):腕關節(jié)內外運動。

1.2.1.2 第二階段(4-5節(jié)):為術后3-5天的患者增加的訓練內容。第四節(jié):觸耳運動;第五節(jié):觸肩運動。

1.2.1.3 第三階段(6節(jié)):為術后5-7天的患者增加的訓練內容。第六節(jié):抬肘運動。

1.2.1.4 第四階段(7-9節(jié)):為術后7-9天的患者增加的訓練內容。第七節(jié):肩部上下運動;第八節(jié):肩部內外運動;第九節(jié):畫圈運動。

1.2.1.5 第五階段(10 11節(jié)):為術后10-11天的患者增加的訓練內容。第十節(jié):伸展運動;第十一節(jié):過頭觸耳運動

1.2.1.6 第六階段(12-14節(jié)):為術后12-14天的患者增加的訓練內容。第十二節(jié):滑輪運動;第十三節(jié):劃船擴胸運動;第十四節(jié)::整理運動。

1.2.1.7 患者7-9天可進行肩梯訓練,以手指爬梯式提高肩關節(jié)的活動,減輕疼痛。

1.2.1.8 患者拆線以后可進行滑輪吊環(huán)訓練,提高肩關節(jié)活動,增加關節(jié)牽引肌力的訓練。

1.2.1.9 傷口愈合良好可進行肩關節(jié)回旋訓練器的鍛煉,改善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回旋功能。

1.3 評價指標 觀察患者術后4周患肢功能,包括:患肢穿衣、進食、梳頭、洗臉、高處取物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shù)據應用PSS10.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采用X2檢驗。

2 結 果

實驗組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接受效果上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0.01),見表1。

3 討 論

乳腺癌術后有氧操是針對患者術后上肢功能主要影響因素及康復特點編排的,能夠促進,胸部,患肢血液循環(huán),恢復患肢功能,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機體勝利功能的效果。功能操與有氧操相結合能夠被患者所認可,這源于呼吸運動的增加促使身心放松,遵循了有氧運動的健身價值,綜合了康復醫(yī)院學、生理力學、心身醫(yī)學的理念和安全規(guī)范的特點,具有傳統(tǒng)方法所無法比的優(yōu)越性[3]。

乳腺癌患者術后患肢的受限,化療間歇期回到家中,日常生活多半依賴家屬的協(xié)助。由于家屬缺乏相關知識,往往會延誤患肢的最佳鍛煉時機。為了不影響其功能鍛煉進程,這款有氧康復操DVD可以方便患者帶回家繼續(xù)鍛煉。

有氧康復操能通過增加機體的氧利用量,消耗多余脂肪,減少雌激素的生成,從而達到改善免疫系統(tǒng)功能,調節(jié)抑郁情緒,通暢大便等功能[4]。在本研究中,患者通過進行有氧運動康復的操的鍛煉,能夠調節(jié)術后自卑的情緒,有效的促進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復。筆者觀察到,在進行有氧運動康復操的過程中,很多家屬主動要求加入,并與護士共同探討問題,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醫(yī)院與社會雙方面對乳腺癌患者的支持,有助于降低患者術后上肢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提高生活質量。

乳腺癌術后有氧運動康復操是傳統(tǒng)乳腺癌患者功能鍛煉方法的改進,突破了傳統(tǒng)康復操的缺陷,內容安排合理,操作簡單,對乳腺患者樹立自信,盡快恢復家庭角色,從而提高了生活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葛永勤,張小建.功能鍛煉操作流程設計和在乳腺癌術后種的應用[J].當代護士,2005,10(6):45-46.

[2] 宗智敏,陽世偉,李戎,等.乳腺癌術后康復操的設計及臨床應用[J].現(xiàn)代護理,2006,12(4):387-388。

[3] 邱瓊,成沛玉,彭翠娥,等.有氧健肢訓練在乳腺癌術后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護理,2007,13(22):2066-2068.

[4] 金然,劉曉溪,劉潔,薛萍.兩種乳腺癌術后康復操的效果對比。武警醫(yī)學,2010,2(21):156-157.

作者單位:430022 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

(上接第366頁)

患者易于接受,且脂肪肝在超聲圖像上有較獨特的表現(xiàn),超聲檢查現(xiàn)已作為脂肪肝的首選診斷方法[1]。本組主要根據B超檢查結果,結合血脂、血糖和體格檢查而明確診斷。

3 脂肪肝的易患因素

過量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在肝細胞內過度沉積引起脂肪肝,具體易患因素大致分以下幾點。

①長期嗜酒及酗酒者,由于酒精對肝細胞及其功能的損害,使肝內脂肪酸堆積,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其病理程度與飲酒(尤其是烈性白酒)總量成正相關。②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游離脂肪酸,源源不斷地送往肝臟,一旦超過了運轉代償能力,便會引起肝臟脂肪的堆積,而造成肥胖性脂肪肝。③營養(yǎng)過剩者尤其是偏食葷菜、甜食者,過食的高脂和高糖食物,使肝臟負擔增加,干擾了脂肪代謝,使機體平衡狀態(tài)發(fā)生紊亂。

4 結果

在年輕時,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為11.66%,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呈線性正相關。女性在30歲以下脂肪肝患病率為3.04%,最小者為23歲,31~45歲患病率為5.94%,女性脂肪肝患病率也與年齡呈線性正相關。并發(fā)現(xiàn)男女各組發(fā)病率均與年齡呈線性上升,P<0.02,男性發(fā)病年齡顯著提前,與女性組差異顯著,P<0.01,46歲以后無明顯差異,P<0.05。

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總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已經接近或超過許多發(fā)達國家,其最主要原因是由“三高”患病率大幅度升高所致,因此應該綜合控制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尤其對高危人群更應強化防治,而脂肪肝與這些危險因素密切相關,且調查證明,脂肪肝的發(fā)生與血脂、血糖的增高成正相關[2]。我們根據不同年齡的人群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通過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講座,例如保持平衡心態(tài)、堅持有氧運動,戒酒、降低體重、合理膳食,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通過對運城供電分公司干部、職工脂肪肝的現(xiàn)狀調查,為體高職工的整體健康水平,對我們實施具體干預方案并應用于臨床實踐起到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賈春梅,康春松,劉素香.均勻性脂肪肝的超聲組織定征研究.中國超聲醫(yī)學.2002,第18卷,第12期.941

第7篇: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肩關節(jié)功能;內固定術后;肱骨近端骨折;康復治療

肱骨近端骨折在臨床當中是一種常見疾病,當中有大約18%為移位骨折[1],必須要采取內固定臨床手術治療。但是目前對于這種疾病只是對臨床治療非常關注,可是對手術以后患者的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根據這一情況,本文筆者抽取近年來在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內固定手術以后的患者60例,對其采取合理、有效的處理措施,并取得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F(xiàn)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近年來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內固定手術以后的患者,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齡在28~75歲,平均年齡為54.2歲。骨折類型包括有2部分骨折、3部分骨折、4部分骨折,它們依次為57例、36例、27例。兩組的年齡,疾病情況等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臨床治療方法,其中包括有止痛藥物、抗生素,對患有骨質疏松的患者采取抗骨質疏松進行治療。

1.2.2實驗組治療方法 實驗組對患者實施康復治療,其中包括有以下幾點;手術以后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耐心對患者講解康復治療的方法、目的,同時向患者接受相關成功案例,使患者不良心理問題消除,使患者依從性提高。同時根據病情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系統(tǒng)的康復治療措施。

1.2.2.1被動功能鍛煉 患者在內固定手術以后7d以內進行被動功能鍛煉,要注意必須要在患者能夠承受的范圍。首先在頸腕吊帶之下采取上肢體呈現(xiàn)鐘擺形狀的鍛煉,并緩慢采取上肢外旋功能鍛煉。21d以內進行X線檢查,在保證骨折穩(wěn)定的前提之下,有醫(yī)務人員協(xié)助患者實施前驅,還有就是對外旋功能鍛煉給予增強,同時還要對肌肉收縮功能進行適當鍛煉。這一個階段治療時間在30min/次[2],進行2~3次/d,一共為28d,同時在這個階段可以根據病情的實際情況采取肌肉松弛劑以及止痛藥物。

1.2.2.2主動功能鍛煉 在上述功能鍛煉的基礎之上采取增強康復干預鍛煉?;颊咧斡鲈阂院?,2次/w回到醫(yī)院進行康復訓練,臨床醫(yī)務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康復訓練方案。通過X線檢查以后,通常在有骨折愈合現(xiàn)象以后加強主動功能鍛煉,剛開始是對上肢肌肉力量給予鍛煉,其中有對肩袖和三角肌肉進行鍛煉,患者采取仰臥,肩關節(jié)要進行前屈,但是要使上肢重力明顯降低,以便于前屈功能訓練,然后緩慢采取坐位實施主動前屈訓練。最后協(xié)助患者在病床采取雙手抱頭動作,使上肢向外能夠充分伸展,之后患者可以逐漸采取站立下實施鍛煉。這個階段要進行2次/w,患者熟練以后可以回到家中進行鍛煉,2~3次/d,30min/次。

2 結果

2.1兩組Neer評分結果之間對比 經過臨床治療以后,實驗組Neer評分為(87.2±5.3)分,對照組Neer評分(82.1±7.2)分,臨床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Neer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

2.2兩組優(yōu)良率之間對比 經過臨床治療以后,實驗組優(yōu)良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3 討論

目前,肱骨近端骨折主要采取內固定手術治療,可以對骨折附近組織損傷明顯降低,使骨折內固定具有穩(wěn)定性,使肩關節(jié)功能得到穩(wěn)定、患者對手術以后肩關節(jié)功能滿意度對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療效果起到一定的影響。根據相關臨床報道表明,固定以后,疏松結締組織會出現(xiàn)致密結締組織,長時間制動還會造成靜脈回流不通暢,并出現(xiàn)纖維粘連,之后加上病原菌擴散,使局部血液和淋巴回流造成一定的障礙,進而引發(fā)疼痛等相關臨床癥狀[3],因此,采用系統(tǒng)的康復治療,對病情的恢復以及預后起到關鍵的作用。在進行康復治療時由臨床醫(yī)師和護士進行,動作要輕柔、緩慢,使肌肉痙攣和疼痛發(fā)生率明顯降低,以免引起其他并發(fā)癥,在康復治療的最后階段,應該督促患者采取強化訓練,并每天次數(shù)要增多,可以使肩關節(jié)功能迅速恢復。

總而言之,對肱骨近端骨折固定手術以后采用康復治療,可以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使骨折早日愈合,在臨床當中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石恩東,張凱,林永杰,等.康復治療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內固定術后肩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2,34(1):59.

第8篇: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鋼板內固定;鎖骨骨折;手術室護理

臨床上傳統(tǒng)治療鎖骨骨折患者主要運用保守療法,但鎖骨特殊位置不易固定,且固定后易發(fā)生骨折移位現(xiàn)象,進而導致出現(xiàn)愈合畸形或者骨折不愈合,嚴重影響肩關節(jié)的活動功能。目前,臨床治療主要運用鋼板內固定,效果較好,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1]。筆者對我院收治的77例鎖骨骨折患者在采取鋼板內固定術治療的同時給予精心護理,取得較好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7例鎖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齡13~76歲,平均年齡(39.2±4.3)歲20例左側鎖骨骨折,17例右側鎖骨骨折;25例車禍傷,10例摔傷,2例墜落傷;15例粉碎性骨折,22例橫行及短斜行骨折;骨折至手術治療時間為0.5h~7d。

1.2 方法

1.2.1 手術治療方法

術前,取患者墊肩仰臥位,使其頭部偏向對側,根據患者情況對其給予全身麻醉或者臂叢麻醉,對鎖骨骨折切開并解剖復位,給予鋼板內固定術和鉆孔螺釘固定;術后,使用繃帶懸吊患肢于胸前一個月,術后三天,指導患者主動鍛煉側肩關節(jié)主動功能;術后一個月,指導患者進行負荷功能鍛煉。

1.2.2 手術室護理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給予手術室護理,主要包括,包括術前心理護理、術前準備、術中護理配合、術后護理、飲食指導、康復訓練以及出院指導等。

2 結果

本組研究的37例鎖骨骨折患者,經過實施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對策后,所有患者骨折均痊愈,無一例患者出現(xiàn)手術切口感染、骨不愈合以及延遲愈合等術后并發(fā)癥,且無一例患者發(fā)生內固定鋼板松動、脫落以及斷開等,所有患者的肩關節(jié)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復。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為1~3個月,平均愈合時間為(1.6±0.3)個月。

3 討論

鎖骨主要呈S形處于胸骨柄和肩峰之間,連接上肢和軀干的骨性支架。由于其距離體表位置比較淺,易受到外傷因素導致骨折。在全身骨折中,鎖骨骨折約占5%~10%,主要發(fā)病人群為兒童和青少年。為有效提高手術治療有效率,增強治療效果,需要對患者實施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對策。

3.1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

患者受到突然意外事故導致發(fā)生鎖骨骨折,心理情緒較低落,且患者伴有受傷部位疼痛感和肢體功能受限的情況;另外,由于患者擔心手術治療結果,擔心術后發(fā)生功能障礙,易產生焦慮、緊張、恐懼心理,進而給手術治療效果和預后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因此,要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對其講解手術治療的重要性、目的、意義、手術注意事項以及預后等情況,并使患者認識到鋼板內固定治療的優(yōu)點,提高患者積極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yī)師治療。

(2)術前準備

術前對患者進行血生化、三大常規(guī)、傳染四項、凝血功能、血糖、血型、血電解質、血脂、胸部X線檢查、心電圖以及腎功能等檢查,對患者的手術耐受力進行評估,排除手術禁忌癥的患者;另外,做好皮膚準備,主要包括清潔皮膚、術野備皮等,注意避免損傷患者皮膚[2]。

3.2 術中配合

術中護理人員要嚴密配合醫(yī)生進行手術,嚴格在無菌環(huán)境下操作,確保及時、準確的將手術器械遞送給醫(yī)師;另外,護理人員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告知醫(yī)師處理。

3.3 術后護理

(1)監(jiān)測生命體征

術后患者回到病房后對其血氧飽和度和心電進行監(jiān)測,持續(xù)吸氧,定時檢查、記錄患者的脈搏、血壓、呼吸等指標;另外,由于鎖骨骨折手術部位接近肺尖部,進行護理時注意嚴密觀察呼吸情況。

(2)護理

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要注意使患肢處于利于促進骨折恢復的部位。取仰臥位時,要去枕仰臥,在患者肩胛位置鋪墊枕頭,使患者兩肩后伸;站立位或者半臥位時,使用繃帶懸吊患肢于胸前,高于心臟位置。護理能夠使患肢保持較好姿勢,并緩解疼痛,促進靜脈回流,促進骨折快速愈合。

(3)飲食指導

術后六小時患者以少量全流飲食為主,術后一天患者飲食易消化食物,多吃蛋、水果、蔬菜以及豆制品等食物,提高機體免疫力,保持營養(yǎng)豐富,促進骨折快速愈合。

(4)功能康復鍛煉

術后囑咐患者早期下床鍛煉,術后一天指導患者進行手指輕微屈伸、腕關節(jié)、肘關節(jié)以及前臂等鍛煉;術后5天指導患者進行肩關節(jié)鍛煉;術后兩周指導患者進行肘關節(jié)和肩關節(jié)的內收、前屈、內旋以及外展等鍛煉[3]。

綜上所述,對采用鋼板內固定治療的鎖骨骨折患者給予精心、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對策,能夠緩解患者痛苦,增強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參考文獻:

[1]陳鳳琴.鎖骨骨折鉤鋼板內固定穩(wěn)定性觀察及護理干預體會[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26(02):118-119

第9篇:肩關節(jié)術后康復訓練范文

【關鍵詞】 肱骨骨折; 近 端; 骨折固定術

中青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往往由于大的外傷及剪力所致,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損傷和關節(jié)囊撕裂,因移位明顯及不宜一期行人工關節(jié)置換,故多主張行鋼板內固定治療[1~3],本科自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采用手術治療31例,療效滿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31例,男性28例,女性3例。年齡24~43歲,平均28.6歲。致傷原因:車禍傷 20例,高處墜傷6 例,滑倒摔傷 3例,摩托車傷2例。按NEER分類[4]: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17例,不包括外展嵌插型Neer四部分骨折。其中伴有肱骨頭脫位9例,伴有臂從神經外側束損傷1例,伴橈神經損傷2例。

1.2 手術方法:手術在臂叢麻醉下進行?;颊呷∑脚P位,患肩略墊高,采用標準的肩關節(jié)前內側入路。切開皮膚,分開三角肌和胸大肌間隙,保護頭靜脈,保存三角肌止點。在三角肌內側緣分離頭靜脈并向內側牽開,三角肌拉向外側,必要時(肱骨頭有骨折)作三角肌鎖骨前緣切開,增加手術暴露。在骨膜外暴露骨折端,徹底清除關節(jié)內血腫,確認肱二頭肌腱長頭和大小結節(jié)及結節(jié)間溝,顯露肱骨頭頸骨折形狀,利用這些骨性標志直視下進行骨折復位,恢復肱骨近端骨折解剖對位,利用肱骨內外旋來觀察復位情況及關節(jié)囊完整與否,用短克氏針臨時固定,攝X線片示骨折端對位滿意后采用鋼板固定,拔出臨時內固定的克氏針。 如有肱骨頭頸處骨缺損,則估計骨質缺損空腔大小后行自體骼骨或人工骨植骨,本組骨缺損應用自體髂骨移植16例,自固化磷酸鈣人工骨15例。本組應用T型鋼板8例,三葉草鋼板10例,AO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 LPHP)13例。

1.3 術后功能鍛煉:術后三角巾頸腕懸吊。術后d1即開始進行肩關節(jié)前屈和外旋被動功能鍛煉,術后10d做鐘擺式鍛煉,術后2周開始加大活動量,術后3周增加被動內收、內旋鍛煉,6周后線片證實有骨痂出現(xiàn),即可行外展和上舉主動功能鍛煉,約8周后肩關節(jié)功能大部分恢復。

2 結果

31例病例均獲隨訪,時間15~26個月,平均18個月。骨折臨床愈合時間6~12周,平均8周。無骨折不愈合,肱骨頭部分吸收3例。按照Constant評分標準[5],功能優(yōu)20例,良8例,可3例,差0例,優(yōu)良率90.32%。

3 討論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頸以遠1~2cm至肱骨頭關節(jié)面之間的骨折,包括肱骨頭、大結節(jié)、小結節(jié)、肱骨干近端等結構的骨折,以中老年多見,其發(fā)生率約占全身骨折的4%~5%[6]。在受傷機制方面,中青年患者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多由間接暴力所致。近年來,隨著經濟和交通的發(fā)展,遭受高能量創(chuàng)傷的中青年患者逐漸增多,越來越受到臨床工作者的重視。

3.1 手術治療方法的選擇: 中青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主要包括Neer骨折分類中的三、四部分骨折、脫位,骨折多波及肱骨頭關節(jié)面,同時合并肱骨頭下骨折壓縮、骨質缺損,增加了骨折復位的難度。此外該類骨折還多伴有肩袖及關節(jié)囊不同程度的撕裂,并影響到肱骨頭的血液供應,治療康復過程較為復雜,保守治療很易造成骨折位線不良及關節(jié)粘連、關節(jié)疼痛,效果較差,因此大多學者主張手術治療[1~3]。手術從各種固定方法到肱骨頭置換不一,其目的主要是重建肩關節(jié)的解剖結構、恢復肩關節(jié)功能,保護肱骨頭血供,避免肱骨頭壞死等并發(fā)癥,為早期功能鍛煉提供足夠的穩(wěn)定。對中青年患者,內固定應考慮為首選,在確保療效的基礎上,保留了患者自身的肱骨頭,免除了人工關節(jié)置換晚期松動、塌陷等并發(fā)癥;既使出現(xiàn)了肱骨頭缺血壞死的表現(xiàn),仍然可以行人工肱骨頭置換作為補救治療。對中青年患者來說,假體置換則僅適用復雜骨折且伴有嚴重骨質疏松及延期手術導致肱骨頭嚴重吸收的病例。

3.2 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內固定鋼板的選擇: 由于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形成骨缺損,需要一種對肱骨頭及大小結節(jié)復雜骨折的多維支撐固定,鈦合金T型、三葉草鋼板具備了以上要求,能支撐骨折端、增強抗旋轉力、抗剪力,固定后可達早期穩(wěn)定性。但仍存在以下不足:需進行廣泛的軟組織切開,對肩肘損傷較重;肱骨頭、結節(jié)骨折的復位固定不很確切,容易影響肱骨頭血運;鋼板放置過高可引發(fā)肩峰下撞擊,影響肩外展功能。經本組應用,有3例出現(xiàn)肱骨頭部分吸收,但因價格較低廉,操作方便,仍在臨床工作中廣泛應用。隨著技術的進步,AO組織于2001年研制了肱骨近端鎖定鋼板(LPHP),對以上不足作了改進:①解剖型設計,不需進行預彎,減少肩峰撞擊征的發(fā)生;②近端寬度較窄,軟組織不需廣泛剝離即可放置鋼板,減少血運破壞,減少術后肱骨頭壞死的發(fā)生;③接骨板上端有縫合孔,可使用鋼絲或縫線將關節(jié)囊及肩袖固定于縫合孔,增強肩關節(jié)的穩(wěn)定,加快肩關節(jié)的功能恢復;④肱骨頭固定螺釘向不同方向交叉設計,提高了內固定物抗拔出力;⑤釘-板間鎖定聯(lián)成一個整體,可防止螺釘退出和內固定松動,抗旋轉能力強。鑒于以上優(yōu)點,LPHP在臨床工作中應用越來越多。

3.3 手術體會: ①術前盡早使脫位的肱骨頭復位。②術中應遵循微創(chuàng)手法,盡量保留附著肱骨頭周圍的關節(jié)囊及與骨片相連的骨膜。本組病例中可見到,若肱骨頭骨折塊連接的關節(jié)囊多,則骨折面滲血好,術后愈合快。③內固定時要避免損傷肩袖。要很好地進行肩袖的縫合與固定,如修復不良將影響肩關節(jié)功能。手術切斷三角肌的部分止點在鋼板固定后應及時進行縫合,以免術后出現(xiàn)肩關節(jié)不穩(wěn)。④注意保護旋肱前動脈的前外升支,該動脈的損傷可造成肱骨頭缺血壞死。⑤術中注意避免引起腋神經及橈神經的繼發(fā)性損傷。⑥術中根據局部骨性標志使骨折解剖復位。由于骨折斷端的擠壓,肱骨近端骨折復位后會留有明顯的骨缺損,必須進行植骨治療。首先用克氏針固定,使骨折塊形成一體并可直接觀察到骨缺損的情況,為了保證骨折端的接觸,防止骨丟失而造成的延遲愈合,多需取自體髂骨或人工骨進行植骨。⑦術中在采用鋼板固定時,根據骨折的情況,選用不同形狀的鋼板及螺釘,鋼板需術前塑型,注意支撐鋼板螺釘固定要對骨折塊做到切實有效,在置鋼板時確認鋼板上端在肩外展時不與肩峰碰撞。⑧早期被、主動功能鍛煉,對肩關節(jié)術后的功能恢復至關重要。⑨肩關節(jié)系非負重關節(jié),肱骨頭的缺血壞死并不一定造成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較差。

3.4 術后功能鍛煉: 術后早期主、被動功能鍛煉是極為重要的。我們主張一定要指導和鼓勵患者進行積極正確的功能鍛煉,在骨愈合前主要以肌肉伸展活動為主的被動功能鍛煉,防止關節(jié)粘連;骨愈合后以主動功能鍛煉為主,進行肌肉力量的訓練,恢復關節(jié)的功能。肩關節(jié)康復訓練的同時,進行同側手、腕關節(jié)及肘關節(jié)功能康復訓練。功能鍛煉的強度應根據患者活動能力和期望值以及骨質情況、固定牢固程度等進行調整[7]。

【參考文獻】

[1] Wijgman AJ, Roolker W, Patt TW, et 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mal fixation of three and four part fractures of the proxinal part of the humerus[J].J Bone Joint Surg Am,2002,84:1919-1925?

[2] 黃強,王滿宜,榮國威.復雜肱骨近端骨折的手術治療[].中華骨科雜志,2005 25 159-164?

[3] Bjorkenheim JM,Pajarinen J, Savolainen V.Internal fixation of proximal humera1 lfractures with a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a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72 patients followed for a minimun of 1 year Acta Orthop Scand 2004, 75: 741-745?

[4] Neer CS. 2nd 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Ⅰ.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J]. J Bone Joint Surg(Am),1970,52:1077-1089.

[5] Constant CR, Murley AHG.. A clinical method of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the shoulder[J]. Clin Orthop ,1987 , 21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