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簡單繪畫教學過程范文

簡單繪畫教學過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簡單繪畫教學過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簡單繪畫教學過程

第1篇:簡單繪畫教學過程范文

一、引言

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對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人們開始越來越關注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近年來,教育事業(yè)的改革也進入了深水區(qū)。教學過程對學生的成長越來越有利,但是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用畫畫的手段不斷探索教學的新途徑、新方式。是對原有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進行的一次人性化改革,充分體現(xiàn)了出尊重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根本的教學原則。

二、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經過幾十年的經驗積累,是很多教師智慧的結晶。很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思想具有經典性,可拓展的空間有限,但是隨著近年來,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yè)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師不得不在教學的人性化方面下功夫,這種用畫畫的手段不斷嘗試教學方式變化就是一種人性化改革的過程。隨著以畫促思教學方式應用的不斷深入,一些教育這方面的問題凸顯出來,下面就該方面進行深入的探析:

(1)教學方式過于機械呆板。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時候都能利用到數(shù)學知識。我們在做一些小學數(shù)學的運算時,常常引用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例如,我們在開展小學數(shù)學中倍數(shù)運算的時候,經常引用說:“小明有20個蘋果,小強有5個蘋果,問小明手里的蘋果是小強手中的幾倍?”很多小學數(shù)學教師經常就是口述這樣的問題,然后提問小學生,由于孩子的抽象思維發(fā)育的還不夠完善,對于一些口述的問題,思考不夠全面,學習的效果不夠明顯,久而由此就形成了厭學情緒。有些教師也知道應用畫畫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思考,但是方法過于簡單,手段過于呆板。

(2)很多時候小學數(shù)學教育的以畫促思只有其表,沒有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任何教師都是很贊成這種教學方式,因為其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喊得多,做的少。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正真實現(xiàn)以畫促思就要求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很高的,需要教師利用大量的時間運用在繪畫上,課下不僅要備好課程,還要進一步學會各式各項東西的繪畫技巧,例如簡單的蘋果,有的教師畫的很像,但有效教師的蘋果就不怎么直觀形象,甚至是一些抽象派。開展以畫促思改革嘗試。實際情況下,教師觀察生活中實物,不斷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不能上課就說我們用一個圓形表示蘋果,用一個方形表示房子之類的言語。這就說明這個教師沒有在課下苦練繪畫技巧,只是以畫促思教學方法的表面,沒有深入的學習其中的實質,其實這種以畫促思教學方法的目的就是在于將一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數(shù)學知識用繪畫的手段形象化、具體化,使得孩子接受起來更加的直觀、形象。畫的像不像也是孩子們接受程度的主要影響因素。

(3)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由于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不是很高,很難有高層次人才進入這種行業(yè),從事小學教學的教學過程。加之教學編制的影響,事業(yè)單位人事勞資改革,對生活化的教學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導致教師長期處在職業(yè)倦怠,沒有什么積極主動的開展以畫促思教學方法的教育活動。這是一些小學教師不能安心工作的主要因素,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好,開展有益的教學改革嘗試,很多只是浮在表面,教學要求怎么做,自己就怎么作,主動思考,沉下身子來回思考的時間幾乎沒有,上班就是八小時,下班就是自己的時間,沒有任何奉獻精神。這是小學教育改革嘗試人為的因素。

三、改進手段及反思

(1)進一步加強教師繪畫技巧的學習。教師在生活中不斷觀察教學中可能需要的一些蘋果、糖果、桔子、梨的形狀特征,不斷提高自己繪畫的形象性,例如,還是剛才那個蘋果的問題,有些教師就在黑板上畫出20個蘋果是小明手中的蘋果,再畫出5個蘋果表示是小強的蘋果,然后讓小學生數(shù)一數(shù)兩者之間的幾倍關系。這種以畫促思的教學方法將有效促進孩子思維的發(fā)展,尊重孩子思維發(fā)育的客觀規(guī)律,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理解的能力,增強教學效果。

(2)教師要主動沉下身子,主動研究教學方法的改革嘗試。教師是課程教學的設計師,如果把一門課程比作一部電影的話,那么教師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他們直接影響這個課程整體的教學效果,教師只有沉下身子,不斷研究這部門內容適合怎么樣的教學方法,教學的效果才能出來,小學生學習興趣才能被激發(fā)。

(3)用畫畫的手段,不斷促進抽些問題具體化,難理解的問題簡單化,不斷促進孩子數(shù)學思維的形成。將一些可以應用畫畫的手段解決的問題,盡可能的使用畫畫,這樣有助于孩子的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數(shù)學知識點,例如小學數(shù)學中經常遇到種樹的問題,在一條鄉(xiāng)村公路的一側開展種樹活動,總共100米,每隔20米種一棵,問可以種多少棵樹,這種問題不僅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用畫圖的形式完成做題,還要交給孩子們怎么畫這樣的圖形。這樣將有助于難理解的問題簡單化,使得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不斷發(fā)展。

第2篇:簡單繪畫教學過程范文

一、轉變教學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前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積極耐心地引導,讓學生在先入為主的觀念上做到轉變。應試教育下美術課一直不被重視,美術課的教學形式就是一個字“畫”,這樣簡單的畫是不利于美術學科價值實現(xiàn)最大化的。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轉變教學理念,真正做到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要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二、注重差異化教學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對于學生來說也是這樣,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有繪畫細胞,學習是一個需要不斷累積的過程,對于繪畫的喜愛也需要循序漸進,對班中的學生,老師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條件深入了解分析,哪些學生擅長畫畫,哪些學生不擅長。如果我們同等對待,勢必會讓一些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恐懼上美術課。所以,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進行差異化教學,要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要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程度的提高,同時,在體驗學習帶來的成功喜悅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三、發(fā)揮美術鑒賞功能

美術鑒賞的過程是學生感悟美的過程,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鼓勵學生去鑒賞,在欣賞的過程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所以,在鑒賞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去做任何限制,要讓學生說出看到一幅作品后的第一印象,因為這才是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進而,讓學生感受美,感受美術課程帶來的樂趣,興趣的形成促使學生喜歡美術這門學科。

四、音樂和美術相結合

有人說過,音樂對大腦有時有著很神奇和意想不到的作用。音樂的課堂導入,使得美術課和音樂相結合不僅能夠消除學生的緊張心情,緩解不適應的情緒,這種恰到好處的銜接,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美術活動,對學生尋找繪畫素材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歌配畫的教學方法也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音樂、美術課堂當中,進而為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活躍興趣小組,培養(yǎng)美術學習的愛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術課堂需要快樂的氛圍,毫無興趣的美術課堂就如同閉塞的泥潭,毫無生氣。在興趣教學方面,教師要做到耐心的引導,在方法的運用過程中,要時刻地讓美術課越來越生動,越辦越好。當然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需要教師平時在美術課教學過程中,注意積累點滴經驗,對學生全面了解,更需要我們美術老師去創(chuàng)新和不斷的發(fā)現(xiàn)。

六、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第3篇:簡單繪畫教學過程范文

關鍵詞:小學美術;主體性;動手操作;個性展示;和諧環(huán)境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部分美術教師采取的都是簡單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大部分學生在簡單的繪畫過程中度過這一節(jié)節(jié)的美術課,久而久之,學生對美術課原本的興趣也就逐漸消失了。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通過學生課堂主體的凸顯來讓學生在多種活動中重新認識美術課程的存在價值,重拾美術學習的信心,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下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進行說明與論述。

一、動手操作,提升美術素養(yǎng)

動手操作是美術教學的主要活動之一,也是鍛煉學生美術能力的有效活動之一。但是,在以往應試教育下的美術活動中,我們在簡單的教學生進行作品的繪制,讓學生在模仿中鍛煉繪畫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美術課就是簡單的繪畫課,根本沒有其他學習活動,嚴重不利于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提升。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課程,要鼓勵學生在親身體驗,自主動手操作中重新找到美術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做年歷》時,為了鍛煉學生的制作能力,也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我先讓學生了解了有關年歷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欣賞、認識年歷的相關知識,在教學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動手對年歷進行制作,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將學生分成12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月,然后,進行年歷制作,引導學生自主繪制,自己進行設計。最后,我將學生這12個月的年歷制作合在一起,投入到教師使用中,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其他教師的肯定中找到學習美術的興趣,同時也能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美術素養(yǎng)也得到提升。

二、個性展示,鍛煉繪畫能力

個性展示是凸顯學生課堂主體性,幫助學生重新找到美術學習興趣的有效活動之一。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要有意識地展示學生的個性,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作品中賦予思想感情,進而鍛煉學生繪畫能力,提升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過程中繪畫能力獲得大幅度提高。因此,在實際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搭建個性化展示的平臺,引導學生在個性展示中掌握基本的繪畫能力,并愿意借助繪畫來展示自己的個性,表達自己的思想。

例如,在教學《為叔叔畫張像》這一節(jié)課時,為了展示學生的個性,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美術鍛煉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我組織學生將自己印象中的叔叔描繪下來,此次繪畫的主題我們就可以定義為“我眼中的叔叔”,鼓勵學生描繪出具有個性的人物畫像??梢?,在這樣的繪畫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而且對學生個性化的展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展示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三、和諧環(huán)境,激發(fā)美術熱情

民主、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最佳狀態(tài),會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學生重新找到學習美術的興趣,進而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中,凸顯課堂的主體性,也為高效美術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為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形成做出相應的貢獻。所以,在素質教育下的美術課堂中,教師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借助有效的評價來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自主地走進美術課堂,讓學生在輕松的繪畫環(huán)境中展示自我。

還以教學《為叔叔畫張像》為例,在學生繪畫的過程中,我要鼓勵學生脫離教師進行自主繪畫,要讓學生大膽地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將自己印象中的叔叔動手描繪出來,之后,對學生完成的作品也進行肯定性的評價,但是在評價的過程中,我不能簡單地說“很好,不錯,繼續(xù)加油”等帶有敷衍性的評語。對于“二次元”的學生繪制出來的作品,我們要虛心地向學生情境,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切記不能因為學生畫的抽象而一盤否決,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要確保學生在高效、輕松的環(huán)境中找到美術學習的動力,同時,也能大幅度地提高美術學習的質量。

作為新時期的美術教師,我們要有效地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到實處,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來鍛煉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美術課堂中重拾學習的信心,同時也能輕松地掌握基本的美術技能。

第4篇:簡單繪畫教學過程范文

關鍵詞:小學美術;線描;教學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xiàn)今的小學美術線描教學過程中,受各方面原因的影響,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美術教育功能的發(fā)揮,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小學美術線描教學做了幾點簡要探討。

一、小學美術線描教學概述

所謂的小學美術線描教學,說白了也就是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教學途徑開展線描教學,引導學生掌握線描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獲得美術基礎與技能,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的教學。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線描也叫白描,即單純的用線畫畫,在線描中線條可以有許多變化,如長短、粗細,曲直、疏密、輕重、剛柔和有韻律等。線描畫使用繪畫工具簡單,這種畫雖然畫起來較為方便,但是能夠對具體物像進行概括與處理,可以做到細致刻畫。在中國繪畫中,線描既是具有獨立藝術價值的畫種,又是造型基本功的鍛煉手段,還是工筆畫設色之前的工序過程。線描不僅可以勾畫靜態(tài)的輪廓,還可以表現(xiàn)動態(tài)的韻律。在線描教學中,既可以對學生進行造型訓練,也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性練習。由此可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線造型訓練是學習繪畫的基礎,而線描則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基礎。

二、小學美術線描教學的目的分析

對于小學美術教學而言,我們總是可以預設許多目標,但就線描部分的教學而言,我們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我們要通過借助線描這種教學載體,為小學生的后繼深入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專業(yè)素質基礎,包括主動的創(chuàng)作思維,敏銳的感受,對畫面的把握及處理能力,對審美法則的掌握等。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線描是需要積極審美和組織畫面的藝術形式,自然主義的造型觀無法讓線描教學成為更有意味和價值的知識。審美意識及能力的介入,讓藝術表現(xiàn)的規(guī)律被提到了主體性教學中。取舍、概括、組織、解構、虛實、強弱、頓挫等藝術表現(xiàn)法則需要在學生的畫面中扎根,并變成一種表現(xiàn)才能。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各方面都還處于發(fā)展和養(yǎng)成階段,在小學美術線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感受,向學生滲透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最后,培養(yǎng)學生的線描能力。任何藝術作品,都需對重要細節(jié)進行一定的刻畫。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引導學生通過線描的學習,要使學生掌握運用線條進行刻畫的技能技巧,并從中總結有關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線描能力,使其在未來面對各專業(yè)的創(chuàng)作時能夠舉一反三,明白如何去處理相應的刻畫難題。

三、現(xiàn)階段小學美術線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和不斷深入,我們的小學美術教學的方式方法也做了了相應的轉變,線描部分的教學也是如此。但是,受各方面原因的影響,在當前的小學美術線描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嚴重的制約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學生能力的養(yǎng)成。首先,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根深蒂固,雖然課程改革做了相應的指導,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還是以學生的描摹訓練為主,過分強調繪畫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小學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規(guī)律,教學方法單一,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美術教學的發(fā)展。另外,在課堂上,很多教師只知道頻繁示范,不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使得很多學生都只知道照葫蘆畫瓢,久而久之,如果沒有教師的示范畫,學生就無從下手,不知道怎樣畫,使得線描教學流于形式。最后,在我們的教學評價過程中,由于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家長對學生的作品評價都存在誤區(qū),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很多的家長、老師通常把繪畫作品畫的 “像不像”作為了評價標準,他們認為作品越是接近客觀物象,學生的繪畫水平就越高。線描是一種直接用線去描摹物象的繪畫形式,這樣的評價過于死板,不利于學生有效的學習。

四、開展小學美術線描教學的有效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早在我國的古代,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給我們闡述了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生的潛在動力和前提,如果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感興趣,那么他們就會積極的投入其中,樂于去探究、交流。對于小學美術教學來說,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更為重要。因此,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善于結合小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的特點,積極的挖掘線描教學中的趣味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樂學,提高教學效率。生活中有很多繪畫素材,如書包、寫字臺、衣服、帽子等。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事物,將其納入到課堂教學中,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2.做好課前準備,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學生學習量的增加,學習知識的難度加重,很多小學生就會出現(xiàn)放棄現(xiàn)象,學生對繪畫的濃厚興趣反而逐漸的降低,繪畫作業(yè)時出現(xiàn)拖拉或不能完成的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也會表現(xiàn)出滿不在意的情況,對于此,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積極的從課前的準備入手,找準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提高學生的線描能力。為此教學中,首先,我們不僅要關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要關注學生的技能技巧訓練。因此,在線描教學前,都要廣泛收集大師線描作品以及同齡人的優(yōu)秀線描作品,做好教學設計和課前教學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此外,學生沒有準備或準備不齊線描工具、材料,線描練習就很難進行。所以,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會布置并督促學生準備好工具和材料,特別是速寫本和一樣自己熟悉的繪畫作圖工具。這樣,有了充分的準備,課堂教學就不會枯燥無味,學生就能學得更好。

小學美術線描教學,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不能一蹴而就。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不斷的轉變教學觀念,不斷的總結、探究教學的方式方法,我們的教學才能更加的適合學生學習,更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第5篇:簡單繪畫教學過程范文

素描,簡單地說就是樸素的描繪。廣義上的素描就是指不考慮任何色彩的繪畫(主要指單色畫);從狹義上來講,就是指相對靜止、時間較長的單色繪畫。素描主要研究物體的自然形態(tài)與人的視覺關系,是構成色彩畫(如油畫)、雕塑和其他藝術造型的根本源泉,是一切藝術形式的高度結晶,能夠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掌握和認識藝術規(guī)律。藝術界人士普遍認為,素描是藝術的最高境界,除了色彩外它包羅萬象,其他所有添加的東西只是起輔助作用。素描不僅僅是繪畫的一種手段和形式,而且還貫通所有造型藝術領域,用來認識基本規(guī)律最本質的思維方式和語言。因此素描具有一切造型藝術的規(guī)律和特征,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可以培養(yǎng)人們對事物的分析、觀察和表達能力,從而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和構思。

二、素描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素描課堂教學通過對物體的結構、形體、明暗、色彩感和空間感的研究,培養(yǎng)繪畫者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并把觀察到的事物表現(xiàn)出來,以加深學生對造型規(guī)律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作為專業(yè)的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由簡到繁、由淺到深、循序漸進,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形體間的構成與組合關系。教師要在傳統(tǒng)寫實訓練的基礎上引進現(xiàn)代美學思想,并融入表現(xiàn)主義素描因素,這樣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訓練系統(tǒng),從而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完美的表現(xiàn)能力。

三、采取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激發(fā)出來,才能使學生愛上美術,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習慣,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根據(jù)教學要求選擇學生喜歡和樂于接受的內容,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1)教學手段要多樣化,如采取示范畫、繪畫游戲、多媒體課件演示等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多視角地展現(xiàn)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對具體形象的想象力和感受力,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2)把美術課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藝術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否則它就失去了其生存的意義。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多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主動觀察生活、積極探求生活中的美,通過觀察達到審美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四、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習慣

養(yǎng)成良好的繪畫習慣對于繪畫者來說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起足夠注意,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不要急于動筆,要從整體著眼,從局部著手,要學會觀察,對所畫對象的整體結構,如比例、空間、形體、明暗等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后開始動筆,這樣才能對物體進行整體把握,才能使作品產生整體美,不然會出現(xiàn)一味地死摳局部,造成局部相互間不能順暢地銜接,使作品缺乏整體效果。

五、在素描教學中貫穿課堂示范

素描教學是一種技能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光靠單純的理論講解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進行課堂示范,在枯燥單調的素描教學中貫穿教師示范,會給教學過程增添色彩、注入活力,這是其他任何教學手段都不可替代的。課堂示范對美術教學來說非常重要,這就要求美術教師要有全面的專業(yè)技能和對繪畫對象的全面把握能力,這對美術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六、局部修改要恰如其分

素描的學習過程應循序漸進,學生只有在反復的練習和實踐中才能提高,但是學生在繪畫過程中仍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問題。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作品時要做局部修改,但修改要恰到好處,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恰當和適度,注意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給學生留有繼續(xù)繪畫的余地,不可改得太細太多,否則會打亂學生的思路,使繪畫無法進行下去。

七、恰當?shù)狞c評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

當學生的“繪畫作業(yè)”完成后,教師要對作業(yè)進行批改。繪畫作品不同于其他學科的作業(yè),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它需要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教師的點評很重要,因為恰當?shù)狞c評尤其是肯定和贊美的評價會調動學生的情緒,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創(chuàng)作欲。同時,對作品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和缺點也要明確指出,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告知改進方法,避免在以后的作品中犯類似的錯誤,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自身的繪畫能力。

八、結語

第6篇:簡單繪畫教學過程范文

[關鍵詞] 裝飾色彩 色彩寫生 色彩教學

裝飾色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叫色彩歸納,特別是對學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裝飾色彩也是色彩造型繪畫的一種較為獨特的表現(xiàn)方法,對有的教師或者學生來說色彩歸納也可能的新的名詞,尤其是寫實繪畫專業(yè)的教學來說更是如此,但對于學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無論是歸納色彩或者裝飾色彩就不會顯得那么的陌生。在色彩的教學中,裝飾色彩應該更適合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是藝術設計教學中的一門寫生造型的基礎課程,是必不可少的。

裝飾色彩也是屬于色彩寫生的基礎課的范疇,同時與一般的常規(guī)性色彩寫生有所區(qū)別,存在獨特的色彩語言,它也是寫實性繪畫的延伸或說是轉化。裝飾色彩的造型原則是不停留在對客觀自然色彩或者形態(tài)的客觀再現(xiàn)性的“實對”,而應該是突破客觀自然色彩和形態(tài)的約束,更著重與主觀對色彩的主觀領悟。在這方面對于藝術設計專業(yè)學生的教學中,不能照搬以往的美術院校或純繪畫專業(yè)的訓練方式。我們都知道在美術院?;蛘呒兝L畫專業(yè)的教學中是由淺到深,按部就班的長期的反復的訓練,從而達到對色彩和造型的目的,同時通過這樣的練習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扎實的造型基本功。而這方面在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學中對學生則有不同的要求,美術院校或者純繪畫專業(yè)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造型能力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畫家,而藝術設計專業(yè)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造型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的設計師,這里也包括了對色彩的理解及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鍛煉,這在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和時間分配等都有著比較大的區(qū)別,也決定在具體的教學實際中對學生的要求有更多的不同,在我對裝飾色彩課程的實踐教學中,經過實際的教學和對課程的思考與探索,歸納總結得出兩個與純繪畫較為明顯的區(qū)別,也可以說是總結出裝飾色彩的兩個基本指向,課程中存在很多的區(qū)別。在這里簡單談兩點。

首先,培養(yǎng)學生能力目標

在裝飾色彩教學中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與純繪畫的學生所要掌握的要求和目的不一樣,前者要求學生成為具備有一定造型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的設計師,而后者是要求學生有從事純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畫家,這就決定了在培養(yǎng)目標上有很大的不同,同時兩者可能有很多的聯(lián)系,但是更有區(qū)別。簡單說也是培養(yǎng)設計師和畫家的區(qū)別,而我們的教學中是著重前者的培養(yǎng)。成為畫家的不一定能成為設計師,反過來說設計師也不一定能成為畫家,兩者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的同時也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所以在裝飾色彩的教學中,應該要用培養(yǎng)設計師的能力和目標來對學生有傾向性的要求他們,也就是說不可以用對待純繪畫專業(yè)的學生的要求套到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身上。再說了,對于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也沒有象純繪畫專業(yè)的學生那樣有那么長的時間來對寫實性的物象進行反復的訓練,對他們來說這樣課程的時間是比較短的,所以必須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教學訓練的目的。這就是說,教師在上課前應該清楚的知道自己面對的或所要教的學生將來要從事何種職業(yè)?要掌握何種能力?要他們成為畫家還是成為設計師?教師應該清晰的知道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成為設計師的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和任務,要以設計師的素質的能力要求去訓練學生,有了這個概念,才可以在教學中清晰的去體現(xiàn)教學的任務和目標,保證在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其次,教學內容方法

第7篇:簡單繪畫教學過程范文

論文摘要:素描課程的教學改革要注意基礎素描教學理念的探索:在素描基礎教育中,在強調學生實踐技術訓練的同時,還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觀念;在課程開始階段就應通過鑒賞、研究、分析優(yōu)秀素描作品等手段強化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決不可重實踐而輕理論;要提倡個性的張揚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學生的藝術個性要進行精心引導,決不能機械地為學生制定“依樣畫葫蘆”的標準.

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練習有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客觀對象,培養(yǎng)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表現(xiàn)方法,錘煉藝術語言,提高造型能力.對于每個學生來講,無論畢業(yè)后從事什么工作,素描練習都是必不可少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曾指出:“素描是繪畫、雕刻、建筑的最高點,素描是所有繪畫種類的淵源和靈魂.”19世紀俄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契斯卡柯夫曾說:“素描是一切的基礎,是根基,誰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認這一點,誰就沒有立足之地.”

素描既有基礎性的一面,也具有單獨作為一種繪畫方式的另一面,自成它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內涵.在學院美術教育中,素描因為其基礎性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現(xiàn)存的教學模式存在著許多弊端和不足: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強調基礎,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作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不足甚至認為素描枯燥乏味,教學效果總體上呈下降趨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社會對各個層次、不同專業(yè)的美術人才的需求激增,美術教育急速擴張,從而人校新生的總體專業(yè)水平有所下降;基礎素描課程的課時量有所縮減,教師在學生個體上花費的教學時間明顯減少.面對這樣的困境,當務之急是對素描課程的教學理念進行調整,拓寬現(xiàn)代基礎素描教學的思路,給乏味的基礎教學增添活力,使素描能和別的畫種一樣成為獨具特色的情感表達方式,從而使學生通過學習基礎素描架構起良好的知識體系.這是構建現(xiàn)代素描教學模式的根本.

1、從藝術素養(yǎng)入手強化學生的藝術觀念

在素描基礎教育中,在強調學生實踐技術訓練的同時,還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觀念.傳統(tǒng)的素描教育偏重實踐而輕理論,只注重學生專業(yè)技能的掌握而忽視了學生藝術素質的培養(yǎng),學生也往往把技術水平作為衡量自身素質的標準,非常漠視理論水平和藝術素養(yǎng)的提高,甚至以為“技術”與“理論”之間是相悖的.過分專注學生的技巧性訓練,不利于開闊他們的眼界,容易使他們對一些藝術產生成見甚至抵觸和排斥不同類型的繪畫形式,導致他們以自己所學到的具象寫實和傳統(tǒng)理性思維來衡量各種繪畫流派從而產生錯誤.

隨著我國教育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技能的獲得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標,強調培養(yǎng)學生合理知識結構的素質教育成為主流.為了強化學生的藝術觀念,教師可以打破教學常規(guī),從源頭文化開始,把學生原本需要在素描學習中獲得的對審美思想、美學思潮、藝術發(fā)展規(guī)律、藝術創(chuàng)造的特點的認識,提前到學習的初始階段或與學習過程并進,使學生一開始就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從而能目的明確地進行學習和研究.藝術作為人文學科的一部分,其底部應該由人文學科來支撐.學生在藝術道路上的成長很大程度上需要眼界的開闊,基礎課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寬廣的美術層面上找到一個可以依托的“點”.在素描教學中,教師應該向學生強調藝術理想的實現(xiàn)不能只依靠技能,還需要藝術理論的支撐,更需要文化素養(yǎng)的深厚積淀.

2強化基礎理論教學,變“技入道轉”為“由理入道”

繪畫是一件需要動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師都喜歡在畫室里擺靜物上課.但是,一些教師極少向學生講明應怎樣觀察和表現(xiàn)物體,只是簡單地講一講“三大面五大調子”,就要學生開始實踐.這樣,學生由于不知道應該怎樣處理畫面,往往無所適從,只好迷失于畫面中,依葫蘆畫瓢,照抄對象;由于喪失了自己的主動性,對畫面沒有控制力,學生對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產生學習上的厭倦心理.這種重實踐輕理論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對于素描的認識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課程開始階段就通過鑒賞、研究、分析名家和優(yōu)秀學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礎理論知識給學生講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學生對素描逐漸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能從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動地把握畫面.邊分析作品邊講解理論的教學過程是極有活力的,這種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畫面意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視覺信息的能力.

3、注重學生的藝術個性發(fā)展

長期以來,基礎素描都遵循以寫實為主的固定教學模式,整個素描教學偏重于技術技能的訓練,忽略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個性發(fā)展的因素,從而學生在整個高等教育階段的素描學習中只知道機械地再現(xiàn)客觀事物,無法在畫面中加上個人的感受和想象.

個性培養(yǎng)是藝術教育應該達到的目標之一,而藝術個性來源于真實的個人感受,來源于個體對社會、生活、自然的感受和敏銳的洞察力.在素描教學中,學生的作品中常常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個性萌芽,盡管這些個性表現(xiàn)得不夠穩(wěn)定,但教師應該及時地把握住學生這種偶發(fā)的閃光點,不應該忽視或者是放任自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藝術個性進行精心引導,決不能機械地為學生制定“依樣畫葫蘆”的標準,否則,就會扼殺學生的藝術個性,學生的素描作品只能成為客觀世界的復制品,只能是千人一面、萬物一形,而不可能是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作.在高校美術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在練習基本功的同時,還應該自主地對每一種繪畫基本要素進行研究,以確立哪些要素能夠成為自己的繪畫語言,并能將繪畫對象轉化成為藝術符號,即根據(jù)內在需要去描述對象.沒有內在的觸動,素描習作只能是簡單的圖像練習,只能是一個模仿對象的過程.

第8篇:簡單繪畫教學過程范文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現(xiàn)代社會對于美術人才的需求也不斷的在變化,這就要求學校加強對美術人才的培養(yǎng),強化學生的獨立意識,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高校美術教學要改變其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及時更新教育思想,注重教師與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敢于質疑、深入探究,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豐富自己。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需求,創(chuàng)建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美術知識。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美術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創(chuàng)新思維的習慣,從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二、在高校美術教學過程中融入創(chuàng)新教育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美術教學從根本上講就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體的,且創(chuàng)新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性想象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所謂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其實就是學生在創(chuàng)新教育的過程中所要具備的思維方式,其中包括思維能力的獨特性、流暢性與敏感性等等。如在學生進行寫生課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眼、腦與手的結合,就是將觀察力、想象力與繪畫進行有機融合,不論是素描寫生的黑白灰三色調還是在彩色寫生中冷色調與暖色調等,每一種畫法其實就是一種思維的變化與趨勢,所以就利用這一個層面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的培養(yǎng)。創(chuàng)作課中就是培養(yǎng)學生與檢閱學生的藝術涵養(yǎng)與創(chuàng)作思維為目的的教學過程。是可以利用命題式創(chuàng)作與自身所熟悉的素材進行的創(chuàng)作,不論是哪種美術創(chuàng)作,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思維的一個途徑。

(二)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美術教學是一項動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且在進行美術教學中必須要保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繪畫與制作賞析上,這其實就是一種智慧技能型的實踐活動,在教師進行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傳授時,都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教會學生怎樣進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將知識更新與拓展。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對學生進行技能與技巧上的訓練時,要開闊教學模式與風格,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與深入研究。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做到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眼光。

(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與能力

美術教學的成果最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美術作品。而完成一件美術作品又離不開繪畫工具與繪畫材料,在美術材料的選擇上又決定了美術造型手段的多樣性。將形形的繪畫材料運用到美術中,就要用到多種的造型手段,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的繪畫材料時,要加以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得學生在美術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作用。

三、在高校美術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的實施

(一)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融入創(chuàng)新性教學,其主要目的是以促進學生形成審美觀點,以及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美術教學內容要服務于學生個人的審美發(fā)展,根據(jù)形式多樣與健康向上的原則進行編排,加強美術教學與生活實際的緊密連接。

(二)及時更新教學方法

在高校中進行美術教育教學是一個相對難度較高的學習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美術活動中,根據(jù)創(chuàng)新教育的特點,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體驗,提供自由嘗試與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尊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發(fā)展個性。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獲取知識、利用知識的多種渠道,而美術教學的變革就要徹底的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引入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從多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美術教學的水平。

(三)教師要轉變角色定位

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處在主導的地位,教學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時間與教學方法都是由教師進行規(guī)劃設計的,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中,教與學的界限十分明確,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教,而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兩者是分開的。所以要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將教師的位置進行重新的定位,確立學生在各項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環(huán)節(jié)中,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思考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及時更新教學評價手段

遵循美術教學的特點與創(chuàng)造性需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美術教學作為一個感性與個性較為突出的學科,一直以來都難以有一個統(tǒng)一而又簡單的評價標準。就目前來說,應該要將“創(chuàng)新性”作為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可以有效的加強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熱情,標新立異,發(fā)展創(chuàng)新性思維,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性練習,盡可能的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與注意力,最終達到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堅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制訂出全新的教學評價指標,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四、總結

第9篇:簡單繪畫教學過程范文

【關鍵詞】小學美術 美育教學 探究

經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當下更加注重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的發(fā)展,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不論是在思維、個性還是知識學習方面都處于入門階段。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國在課程制定過程中,不僅對于語文、數(shù)學等知識性學科進行更為科學的教學目標調整,并且在美術、音樂等藝術性學科的教學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便于充分發(fā)揮藝術性學科的陶冶和教化作用,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思維上的豐富和情操上的陶冶,培養(yǎng)出一批批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fā)展人才,為后期初高中甚至是大學時期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的能力

從人類本身的屬性來看,眼睛是人類觀察外物最基本的工具和媒介,在藝術欣賞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對于特定的美術作品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偏愛,這可以定義為個人的原始審美范圍。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審美經驗方面的缺乏,在藝術欣賞過程中正處于一種直覺性感受美的階段。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最首要的任務就是打開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可以在欣賞作品時發(fā)現(xiàn)美的存在。

首先,教師要有目的性的鍛煉學生的色彩觀察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一般在接觸一幅畫時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色彩而非內容,更不可能從中看出一幅畫內在的含義。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顏色入手,讓學生多接觸不同的顏色,并且給學生講解每一種顏色所隱藏的情感,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一幅美術作品的色彩直觀性的感受到作品表面的情感所在。

其次,在認識顏色的基礎上,教師要盡量選擇一些具象的畫作來給學生欣賞,因為具有固定形象的作品要比抽象性美術作品的欣賞難度要小得多。對于小學生來說,從具象美術入手,可以讓學生直觀性的觀察出作品出現(xiàn)的人與物,然后在色彩的配合下,能夠逐漸深入性的了解這幅美術作品的內在含義,然后再配合教師的講解,學生才能夠逐漸適應并且逐漸建立起相應的審美思維。

二、培養(yǎng)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感知色彩和表象的內容只是審美能力建立的初步環(huán)節(jié),而在美育教學過程中更深入也是決定著學生能否進行自主欣賞美術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能夠將表象的美感轉化為情感上的共鳴。從發(fā)現(xiàn)美到體會美的轉變。

首先,在美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任何美術作品的靈感都是來與日常生活,而藝術家通過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賦予作品情感和思想。所以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才能體會作品的美感所在。小學生正處在想象力與聯(lián)想能力最充沛的階段,所以總體來說基礎是好的,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適當?shù)囊龑В寣W生的想象力著力點正確,并且具有方向性即可。

其次,在美術作品鑒賞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作品為媒介,以想象力為引線,實現(xiàn)情感方面的共鳴。每一幅美術作品都有其內在的靈魂,其中都蘊含著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情感,或悲傷,或瘋狂、或激昂,或低落……這些都隱藏在內容和色彩中。在作品欣賞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講述一下作品人物相關的故事、創(chuàng)作背景等,讓學生將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經歷、時代背景和作品色彩、內容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身臨其境的去體會作品中的情感所在,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的體會一幅美術作品所隱藏的深層含義。

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不論是感受美還是鑒賞美都是美育教學中理論性的環(huán)節(jié),而創(chuàng)造美則是美育教學的檢驗環(huán)節(jié)。通過創(chuàng)造美的活動,教師不僅可以幫學生發(fā)現(xiàn)其在美術學習方面的天賦,更可以通過美的創(chuàng)造來鍛煉學生的身體和思維協(xié)調能力。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美術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僅僅是一門陶冶情操的調劑性科目,無關考試,無關成績,所以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拿考試型科目的計劃和要求來要求學生。尤其是在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首先選擇一些簡單的人物或者是動物的圖案讓學生進行描摹,教師可以適當?shù)慕探o學生一定的畫畫技巧,逐步讓學生具備一定的繪畫能力。

其次,教師在美育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絕對的自由。藝術是一種主觀性、情感性非常強的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本身沒有經過社會的打磨,性格中是非曲直的判斷非常鮮明而直接,所以體現(xiàn)在藝術創(chuàng)作方面就是一切遵從本心,不論是在表現(xiàn)形式還是色彩選擇方面都是信馬由韁。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學生創(chuàng)作過程中盡可能的不要給予任何干涉,讓學生畫自己想畫,哪怕是通篇的涂抹也可,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動手積極性。

四、發(fā)揮藝術的感染力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個性和人格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成長時期,個性和人格還處于建立時期。在此過程中教師的美育任務尤其重要,因為單純的知識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有可能非常抗拒理論性較強的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教學,但對于以圖畫為主的美術,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較高,所以作為美術教師可以借此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美術這門學科的藝術感染力,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個性和人格。

首先,教師在選擇美術作品過程中要有目的性,盡量選擇一些思想健康向上的作品,或者是一些趣味性較強但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作品。這樣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著作品進行講解時,學生不僅能夠通過欣賞作品獲得美的享受,還能通過教師的講解獲得一定的理論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健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