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地理教學范文

地理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理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地理教學

第1篇:地理教學范文

【關鍵詞】地理教學;精確;形象

地理學科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同其它學科一樣具有傳播知識、信息和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雙重責任,地理教師必須肩負重任,搞好地理教學.下面就談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地理教學要注意細節(jié)的精確

1.概念精確

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復雜性,導致地理教學需要用較多的概念去闡釋事物的各個方面,哪怕一點點的疏忽都可能導致地理教學語言的嚴重錯誤。地理教學要用特定的地理術語去表達,不能用一般生活用語代替地理術語。

混淆了“降水量少”和“干燥”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就可能把副熱帶少雨帶說成是“全球降水量最少的地帶”。

“三江平原降水量并不是很大,但由于冬季氣溫低,所以屬于濕潤區(qū)?!睂嶋H上,低溫不一定導致濕潤,高溫也不一定導致干旱,應在“氣溫低”之后補充“蒸發(fā)弱”,這樣才是科學的表述。

不能用“溫度”代替“氣溫”;不能用“氣壓大(小)”代替“氣壓高(低)”。在講地圖上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時,要用“東、南、西、北”,而不要用“上、下、左、右”;講山的坡向時,不要用“南邊”、“北邊”,而要用“南坡”、“北坡”。

2.程度精確

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需要描述,描述過程中,程度的把握需要精確。不夸大、不縮小,這才是客觀求實的態(tài)度。

“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積溫很高。”這句話中“很高”一詞有問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積溫是5000~7000℃,的確比秦淮線以北地區(qū)的積溫高,但是與我國許多更低緯度的地區(qū)相比,只是處在中間水平。這里,用“較高”一詞才更精確。

3.條件精確

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出現(xiàn)的,條件不同,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也就隨之不同。這就要求在闡述地理事物的同時要闡明其條件,以保證正確的認識。

若想讓學生通過讀圖判斷出“歐洲好像是亞歐大陸的一個大半島”,則需要設問:“觀察歐洲在亞歐大陸中的位置,說出歐洲陸地輪廓的特點。”這里,“歐洲在亞歐大陸中的位置”是回答問題的必要條件,若簡單地讓學生說出“歐洲位置的特點”,學生會感到茫然。

若想讓學生通過讀圖,懂得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則應把問題設計成:“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國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若簡單地問:“我國屬于什么國家?”學生就有可能隨意地回答成“屬于中緯度的國家”、“屬于面積很大的國家”等,教學意圖無法實現(xiàn)。

在講“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度”時,必須加上“在對流層中,平均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攝氏度” 這些必不可少的條件。

4.原理精確

對“氣流上升會造成氣溫下降”的解釋是:“高空空氣溫度低,當上升空氣與高空空氣一接觸,氣溫就降低了?!边@是對大氣原理的錯誤認識??諝馍仙禍氐闹饕蚴强諝鈭F在上升過程中,因體積增大,向外做功,從而消耗了自身的內能而使溫度降低。

二、地理教學要注重形象教學

地理事物是通過形象來表現(xiàn)的,真實的地理事物可能是課堂教學無法切身感受的,這就決定了地理教學語言要表達得形象,造成一種地理意境,以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1.豐富

教師應盡力用豐富的詞匯向學生展示多彩的地理景觀和各具特色的區(qū)域面貌,幫助學生建立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表象。

當說明我國西南三省地區(qū)地形崎嶇險峻,修路筑橋艱難時,可以這樣描述:成昆線全長1100千米,橋梁和隧道就占了400多千米,沿途跨越了金沙江、大渡河等“天險”,穿過了橫斷山區(qū)大大小小幾百座山脈,有時候,火車經(jīng)常在橋與隧道中駛過。由于河川水流湍急,落差大,無法架設橋墩,沿線就出現(xiàn)了好幾座我國跨度最大的鐵路橋,成為筑路史上的奇跡。

在講多瑙河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藍色多瑙河》的旋律,同時描述:我們正漫步在藍色的多瑙河畔,碧波粼粼的多瑙河上點點白帆在游弋,耳邊不時傳來人們優(yōu)美的歌聲和歡笑聲,如果我們把歐洲西部比喻成一位窈窕淑女的話,那么美麗的多瑙河就是纏繞在她腰際的一條藍色錦帶。

當講述天山自然景觀時,可以這樣描述:3600米以上的峰嶺終年積雪,有許多巨大的冰川。登高遠眺,群峰連綿,銀光閃耀,高聳的博格達峰時而隱沒在茫茫云海里,時而露出潔白的山巔。在山巔的西北半山腰中,有一個神奇的高山湖泊――天池。每到夏季,清澈的湖水伴著微風蕩漾,湖濱地帶花草芳香,周圍群山環(huán)抱,林木參天,湖中雪峰倒映,山頂云霧繚繞。

2.引用

地理教學內容廣泛性的特點給了地理教師充分引用各種文學詩句的機會。

在講解山地氣候垂直變化時,可以引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的詩句;在講解山的不同坡向氣溫差異時,可以引用“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 的詩句;在描述關外無春的景色時,可以引用“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在講生物和土壤時,可以引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詩句。

3.類比

類比是形象化的一個重要方法。

講述有關長江上游的內容時,可以這樣描述:長江從起源到入海好比萬里接力賽跑。長江的源頭在唐古拉山,這里冰川高懸,冰塔林立,冰雪融水匯成涓涓細流,哺育了長江最上源,接力賽跑的第一棒――沱沱河;江水繼續(xù)下流,第二棒――通天河,這里的水流比降增大,兩岸山勢增高;第三棒――金沙江,這里山高谷深,河流兩側峭壁聳立,有的山嶺高出江面3000多米,世界罕見。

4.動作

第2篇:地理教學范文

英文名稱: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西安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2-2163

國內刊號:61-1035/G4

郵發(fā)代號:52-29

發(fā)行范圍:國內外統(tǒng)一發(fā)行

創(chuàng)刊時間:1972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榮譽:

聯(lián)系方式

第3篇:地理教學范文

補充摘要:鄉(xiāng)土地理是地理課主要組成。鄉(xiāng)土地理主要要講述的內容和注意事項。鄉(xiāng)土地理課程對學生的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4

鄉(xiāng)土地理是我們初中地理教學的延伸。初中地理教學包括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xiāng)土地理。教學過程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難。所以鄉(xiāng)土地理教學是所有教學中最詳細的地理部分。但是,由于鄉(xiāng)土地理是我們學生從小生長的地方。所以是學生們最熟悉,最親切的地方。學起來也就相對容易一些。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家鄉(xiāng)的實際情況。我們鄉(xiāng)土地理教學也要由易到難。下面就鄉(xiāng)土地理的教學談談我的想法。

在鄉(xiāng)土教學中我們要講解家鄉(xiāng)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特色工農業(yè)、人文和家鄉(xiāng)的變化發(fā)展。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fā)現(xiàn)身邊的資源,利用學生熟知的事物講解地理知識。讓我們的地理課堂活躍起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講學中,試著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組織者,讓他們通過身邊的實例說明講解課本的內容,也可以適當?shù)臄U展我們的地理教學的思維。展開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家鄉(xiāng)的實際情況,怎么樣能更好的發(fā)展變化家鄉(xiāng)。

在鄉(xiāng)土教學中,我們地理教師要突出我們家鄉(xiāng)的地方性,也就是特色性。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全國就這么一個,它不可以復制。我們怎么樣發(fā)展我們的家鄉(xiāng),利用它的特有的資源,人文、地質、河流、環(huán)境等等不同與其它地方的特色謀求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在家鄉(xiāng)教學中,我們還有突出實踐性。我們可以走出課堂,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感知我們的家鄉(xiāng),了解我們的家鄉(xiāng)。通過家鄉(xiāng)的變化更深的認識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家鄉(xiāng)教學中,我們還要讓學生思索怎么樣能使我們的家鄉(xiāng)變得更美更好,怎么樣利用我們家鄉(xiāng)特有的資源發(fā)展我們的家鄉(xiāng)。在發(fā)展家鄉(xiāng)的時候也能使我們的學生的人生也得到豐富和發(fā)展。讓學生能以發(fā)展家鄉(xiāng)為榮。讓學生更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讓學生的德育教育更加鮮活。

在鄉(xiāng)土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讓學生思索怎么樣能夠協(xié)調人地之間的關系,謀求更大的發(fā)展。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是大家都可以親身感受到的。讓學生找出優(yōu)勢來,學生可以說的頭頭是道。如家鄉(xiāng)的樓多了,道變寬了,有汽車的多了,企事業(yè)單位多了,家鄉(xiāng)變得繁榮了。當教師讓學生從地理的角度分析問題時,學生是否能感知也出現(xiàn)發(fā)展中的問題。怎么樣擺正協(xié)調好人地之間的關系擺在我們學生的面前。發(fā)展是硬道理,但以破壞環(huán)境為代價的發(fā)展不是我們家鄉(xiāng)人民所需要的。要讓學生從地理的觀點看待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要讓家鄉(xiāng)變得更美更好。

在鄉(xiāng)土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還要重點講解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人文關系,家鄉(xiāng)的習俗,民族文化,節(jié)日演變等等。通過學生親身的經(jīng)歷了解家鄉(xiāng)的人文變化。民族文化的變化過程和祖國的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家鄉(xiāng)在經(jīng)濟方面變化了,在建設方面變化了。但我們要保留我們的民族文化。讓我們的祖國56個民族幸福的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中。

讓鄉(xiāng)土教育走近學生的中學生活,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地理。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出謀獻策,讓家鄉(xiāng)變得更美好。

參考文獻:

1、《中學教學參考》2009年12期《鄉(xiāng)土地理教學初探》作者:岑賢坤

2、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課程改革論文:《鄉(xiāng)土地理教學改革小議》

作者:綿陽市第十九中學:謝學國

第4篇:地理教學范文

摘要:

“案例-探究”地理教學模式是在“問題-探究”地理教學模式基礎上,圍繞案例開展教學的一種模式。它以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重心。本文主要對該模式的內涵及基本組成環(huán)節(jié)進行探討。

關鍵詞:

案例;探究;地理教學模式;構建

“案例-探究”地理教學模式是在“問題-探究”地理教學模式基礎上,圍繞案例開展教學的一種模式。它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側重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符合新高考改革的要求以及國家和社會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案例-探究”地理教學模式的內涵

“案例-探究”地理教學模式是根據(jù)教學內容及要求,由教師精選案例,圍繞案例層層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不斷探究,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掌握知識、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運用該模式的前提是精選案例,案例內容要緊扣教學目標,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形式上圖文表并茂最佳。運用該模式的關鍵是問題的設計及解決,問題的設計要有梯度,問題解決過程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切忌教師匆匆給出答案?!鞍咐骄俊钡乩斫虒W模式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注重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該模式側重地理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該模式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灌輸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精神。該模式對地理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還要關注教育改革的動向,學習并運用新的教育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

二、“案例-探究”地理教學模式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案例-探究”地理教學模式不是以一般的知識掌握為目的,而是圍繞案例,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重心。該模式基本環(huán)節(jié)如圖1所示。

1.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案例

這是地理探究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良好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越是好奇越有利于他們主動探索學習。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一方面要注意情境與案例緊密相關,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另一面要多引用故事、圖片等激發(fā)學生興趣。常用的幾種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如表1所示。

2.提出問題,布置任務

這是地理探究教學的重要階段。教師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結合案例中的材料信息提出問題,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的達成。一般一個問題對應一個知識點或知識鏈,設置問題時應考慮到知識的連貫性和遞進性。教師不僅要設置合理的問題,還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鼓勵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培養(yǎng)質疑精神。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能敷衍了事,甚至視而不見,應及時給予評價。常用提出問題的方法如表2所示。

3.討論交流,碰撞思維

這是探究教學的核心階段。整堂課學生參與探究的程度是衡量運用本模式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一般以小組為單位,每組4~6人,其中每組選一名負責人主要任務是組織大家交流,匯總本組觀點等。組員就問題發(fā)表不同見解,重點是說清楚理由,經(jīng)過多次的思維碰撞,最終達成共識。當學生探究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適時給予引導,以保證探究活動順利進行。另外,學生討論交流時要注意把握時間,畢竟小組活動解決的問題有限,還需要教師必要的點撥和深刻的講解,既放得開還要收得?。?]。

4.匯報成果,評價總結

這是探究教學的檢驗階段。展示探究成果時,每組可先匯總意見再由推薦人回答,也可自由發(fā)言,總之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探究成果。教師要重視探究過程中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和發(fā)現(xiàn),鼓勵學生大膽求異,多角度、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3]。在學生匯報探究結果后,教師要及時給予反饋和評價,并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總結。

5.課后延伸,拓展探究

這是探究教學的延伸階段。主要有兩個方面作用:一是課堂上沒完成的內容課下繼續(xù)做完;二是對課堂內容的延伸學習,鼓勵學生再學習、再研究。教師可印制一些相關資料給學生,或推薦一些相關內容讓學生上網(wǎng)查詢。例如,學習“地球的自轉意義———地轉偏向”時,課后可以讓學生在“長江口航道示意圖”上畫出500年后的崇明島,并說明理由。

參考文獻:

[1]孔祥萍.問題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

[2]景寶洪.數(shù)學課堂中實施“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時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5篇:地理教學范文

一、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情商的意義與作用

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這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體現(xiàn),素質教育賦予地理教學的任務是:不僅使學生學到相應的地理知識、地理方法和地理思想,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求實的品質、創(chuàng)新的思想和開拓進取的精神。而要達到這些目的,以往我們都只注重于智商的發(fā)掘和利用,忽視了另一個方面――情商的作用和培養(yǎng)。那么情商是什么?它對地理學習的作用怎樣?有關情商的專門研究表明:情商(EQ)和智商(IQ)一樣,是一種綜合性的概念,它的內容包括:(1)認識自我情緒的能力;(2)妥善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3)自我激勵情緒的能力;(4)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情商是一種控制情緒的能力,是一種非智力性的因素。

地理學習同其它科目的學習一樣,是一種艱苦而復雜的勞動,信心、決心、忍耐心、毅力、責任感等情商方面的因素對學習的動機、方法和效果有直接影響。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就的人,他們除了具有較高的智商外,其所具備的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良好的壓力調適技巧和融洽的人際關系等都是不可缺乏的成功要素。而這些成功要素基本上都屬于情商的范圍。許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也具有較好的情商,在學習中有旺盛的求知欲,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大都能以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去應對。一般來講,情緒控制常常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滿足求知需要(例如好的學習效果)產生愉悅之類的正情緒;反過來,正情緒又去激勵更旺盛的求知欲(例如更高的學習目標),形成良性循環(huán)。而一旦需要得不到滿足(例如學習遇到困難或挫折)產生憂傷、沮喪之類的負情緒時,情商比較好的學生往往能夠立即遏制住負情緒,并使之向正情緒方面轉化,使之再進入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

二、地理教學中存在的情商問題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地理的結業(yè)成績對學生的畢業(yè)和升學都沒有影響。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普遍不重視地理學習。在上地理課時反映出的態(tài)度比較冷漠。一些成績比較好接受力強的學生當學到一點地理知識時便沾沾自喜,不求勝解。而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就根本放棄了地理學習。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與新課標的要求相差甚遠。

2.家長方面也不看重學生的地理學習。家長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學好考高中的有關學科知識,從我接觸的家長中了解到他們對學生在學校學不學地理不感。家長的態(tài)度也促使學生不會努力去學習地理。

3.專職地理教師不足影響地理教學的質量。有相當一部分初級中學沒有專職地理教師。地理課被拿來搭配給課時不足的老師兼著上,這對地理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影響。

三、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情商的途徑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和思維是受他們的先天氣質及神經(jīng)類型影響的,但它和人們的性格一樣,在很大程度上是可塑的和可修飾的,即情商是可以培養(yǎng)的。那么在地理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情商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利用學科優(yōu)勢。地理學是一門多學科、跨領域、門類復雜的綜合性學科,是非常適合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一門課

程。但由于初中學生的知識基礎、知識結構、認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初中地理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應本著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原則,以課本內容為基礎,結合社會、生活、環(huán)境、時事,開展一些適宜的實踐性探究和學習。

2.利用教材內容。初中地理教材融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于一體,情商范圍內的資源相當豐富。當今地理知識不斷地增長和加速變化,地理科學體系不斷更新,不斷發(fā)現(xiàn)真理,也是不斷更新真理的過程。因此,在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強調“探索”、“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得地理知識的結果,更要強調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地理科學的本質精神,只有這種創(chuàng)新能力的本質才能得到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人際關系,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發(fā)展。而新型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有足夠表現(xiàn)自己和表達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的機會。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地理教學活動氣氛,使學生形成探究地理創(chuàng)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種以創(chuàng)新的精神吸取地理知識、運用地理知識的性格;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靈活性,尋找盡可能多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為科學獻身,鼓勵學生奮發(fā)圖強,培養(yǎng)其鍥而不舍的優(yōu)秀品質。

3.結合教學內容遷移學生的情感。人的情感有一種發(fā)生遷移的現(xiàn)象,即一個人對某人某物的情感會遷移到與之有關的他人它物上去。例如,結合神舟載人飛船的上天讓學生觀看有關火箭發(fā)射的錄像,學生就會被火箭發(fā)射過程的壯觀景象所震撼,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他們就會對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一切充滿一種特殊的敬意。至此再轉入課本中有關內容的講解,學生對祖國的一片深情,為祖國有如此先進的科學技術而自豪的情感自然地便遷移到該課的教學內容上去,學習的積極性自然高漲。教師在講歐洲地理時可向學生介紹北約野蠻襲擊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惡劣事件,同學就會個個義憤填膺,激起強烈的愛國熱情。

4.用自然美和人文美去陶冶學生。美學理論告訴我們:當美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們感官的時候,人們必然受到情緒感染,發(fā)生情感上的震動,引起內心的共鳴,從而領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勇氣、意志和進步理想。地理內容不僅能體現(xiàn)出科學美、藝術美,而且隱含著道德美。

5.寓培養(yǎng)情商于開發(fā)智商中。利用地理課外活動小組結合教學內容開展辯論、競賽、小制作、辦手抄報等都是培養(yǎng)學生情商的有效途徑,關鍵是教師和學生都要把培養(yǎng)情商與開發(fā)智育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四、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情商的注意點

情商的教育對于我們中學教育來說永遠都一個新的課題,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去學習和研究,就筆者的教育實踐來看,教師最基本的應作到以下幾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態(tài)要自然、適度、得體,教師的表現(xiàn)應讓學生感到既真摯、謙虛,又嚴肅、親切。因為教師每一句關心的問候,每一個期待激勵的目光,都會使學生受到莫大的鼓舞,甚至刻骨銘心永生不忘。

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嚴謹、簡潔,再加上聲情并茂的講解,會引導學生去積極的感知,去認真的體驗,讓其思維隨著老師講課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從而促進學生對教師所教內容的吸收和掌握。

第6篇:地理教學范文

關鍵詞:地理教學;師生關系;認識和體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3-148-01

一、融洽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關系

情感共振原則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對人的認識、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學生個體認知素質中的道德感、責任感、理智感、美感等積極情感對提高地理學習效果極為有利,情達則理通,凡是能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地理事物往往能較長地保留在他們的頭腦中。地理課文中蘊藏的國情極其豐富,這些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情感性教學行為作用下,都會深深地吸引學生,使他們產生喜悅、贊美和崇敬的感情,從而形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師應根據(jù)不同情況,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教管結合,多表揚鼓勵,少懲罰打擊,采取多種子方式創(chuàng)設濃郁的趣味情景、民主情景、激勵情景、主動學習情景、探研情景等,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和主動學習的行為,感受民主、和諧氛圍、教師期望、同伴的鼓勵,體驗成功的歡樂。

二、做好課堂的準備工作

首先是備課。備課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和保證。必須認真、扎實地備課和編寫地理教案。近幾年來,初中使用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地理教學新大綱和新教材,從教育的指導思想、教育功能、體系結構等方面,都做了大的改革。教師教學時,進一步選擇組織教材,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安排好教學的全過程。

其次是編好教學提綱。教學提綱是課堂教學活動具體安排的重要組成部分。編寫教學提綱時,要掌握教材結構,分清教材主次,注意內在聯(lián)系,使之合乎地理學科的邏輯順序和地理教學法的基本要求。通過鉆研,教師要從教材內容中找出其主體部分和核心部分,作為教學的重點。還應分析找出重點、難點和關鍵這“三點”的關系。要善于突出重點、排解難點、抓住關鍵,帶動一般,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再次是設計教學方法,準備直觀教具。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備課時教師要估計到上課時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和問題,發(fā)揮好教師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使教學活而不亂、有聲有色、緊張有序地進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還必須考慮直觀教具的選用和設計、制作。教具何時用、如何用,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提高學生對地理的興趣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多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興趣。除定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外,還先后組織學生參觀天象館、氣象衛(wèi)星觀測站等科普基地,拍攝月球表面、太陽黑子等天文照片,不斷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和提高地理興趣。經(jīng)過一年的準備,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用電腦排版,自編了一份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天、地、人》地理雜志,既提高了自己應用知識的水平,又使全校同學能一齊分享他們的成果與快樂。

四、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感觀,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習效率。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

五、分層次施教,分層次提高

主要做法就是“抓兩頭,促中間”,堅持培優(yōu)補差”的原則,既抓尖子生,又顧及全。洋思人的信念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課程的理念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展”。對學習能力確實較弱的,一方面不強求們跟上大隊伍,同時也不能放棄,根據(jù)“最近展區(qū)”原理,分別給他們劃定幾個最適合的知識點,要求其掌握、過關,由于選定的內容接近其能力水平,學生就容易獲取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潛力,促使其努力求知以提高成績。

六、針對學生的發(fā)展,滿足學生需要

學生的發(fā)展主要是由他們參與教學管理活動的態(tài)度、形式和有效性決定的。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課堂教學管理模式,加強學生活動,增加學生自我管理活動的時間,活動的形式要靈活多樣。課堂教學管理的基本思路(或課堂教學管理的基本模式)應該是“目標-活動-發(fā)展”,即“以發(fā)展為中心,在活動中學習,達目標靠管理”。

七、成功激勵,強化學生的學習熱情

成功激勵是激發(fā)和強化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的有效方法。當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功,心理上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一種再次獲得成功,再次體驗心理滿足的需求。因此,教師要設法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經(jīng)常體驗到這種成功的喜悅,并且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強化學生的這種探究精神,維持這種積極情緒。

八、重視復習工作

第7篇:地理教學范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 學科特點 地理知識 課堂氛圍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80

就初中階段而言,地理是研究自然環(huán)境同人類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的一門學科,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雖然具有社會屬性,但是社會活動是無法獨立于大自然而存在的,自然環(huán)境中的每一個變量的變化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發(fā)展進程。初中階段開設地理課程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去了解自然、感受自然和適應自然,了解地理基本常識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地理學科所包含的不僅僅是自然科學知識,同時還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且日常生活中地理學科的實用性極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地理的痕跡。如大陸板塊運動、天氣變化、自然資源的開采利用、工業(yè)產業(yè)的環(huán)境布局、人口增長問題、環(huán)境生態(tài)問題等等。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地理和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且地理學習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十分的重要。

初中階段是學生第一次開始系統(tǒng)的接觸地理學科,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地理教學的必要性、重要性,并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適應對應的教學方法。如何讓初中地理教學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在地理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對策是本文討論的內容。

一、教師在應該注意初中地理學科的特點

第一,初中地理的教科書中有大量的圖片,這些圖片屬于專門的地理圖片,其中蘊含了大量的知識點及信息。這些地理圖片部分是實地拍攝的圖片,部分是根據(jù)所涉及知識點進行繪制的圖形圖表,部分是根據(jù)教學內容所繪制的漫畫式地理圖形。這些圖片穿插在個章節(jié)之中,將整個書本的內容填充得更為充實,依靠圖片能夠生動、直觀、形象的將知識點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在對地理的學習中更易理解、記憶相關的知識,同時也能在讀圖的同時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此外,初中W生還可以通過這些地理圖像對地理事物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對地理中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和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各要素進行關聯(lián)記憶。

第二,初中地理的知識涉及面廣、內容豐富,其中需要學生進行記憶的知識點較多。教師在地理教學中需要將關鍵的知識點教授給學生,并讓學生通過自身學習將知識點牢牢記住,但是教師不能夠一味的要求學生對地理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這樣會導致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減弱、學習效率下降,因此教師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

基于地理學科知識龐雜的顯著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符合地理學科特性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下對地理知識點進行記憶,教師還要使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教師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下進行學習主要有三種方法。

首先,使用口訣法對地理知識進行記憶。初中地理中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名詞,這樣教師在教授知識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口訣法。例如,學生對行星進行記憶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口訣:“水金地火木土天?!?,同時教師還可以告訴學生在以前的教材中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在2006年冥王星因為運行軌跡受其他行星影響,不符合行星的定義,被降級為“矮行星”。這樣既能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又趁機對學生進行了知識拓展。

其次,使用圖像法對地理知識進行記憶。地圖是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用得最多的教學工具之一,也是地理知識最直接的載體之一,地圖向學生直觀的展現(xiàn)了大量的地理知識,但遺憾的是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對圖形圖像的重視程度不高,在學習中并沒有認真的對地圖等圖像。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多看圖、識圖,并通過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學會繪圖、用圖,將知識點同圖像結合起來。

最后,使用觀察法對地理知識進行記憶。教師在對初中地理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進行重點講解,對這些地理現(xiàn)象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其產生的原因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并結合書本知識找到這些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和規(guī)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自我學習的能力素質。因為初中地理學科其知識構成的特殊性,教師應該把握好該學科的特點,針對其特點來設計初中地理教學。

二、教師應該注意課堂氛圍的營造

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初中地理課堂氛圍的營造是需要教師著重注意的,初中學生只有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學習才能夠輕松、愉快、高效的學習。教師在課堂氛圍的營造時需要保持同學生的交流,組織學生對地理學科進行學習,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充分肯定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設計提出問題時,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充分的考慮,使問題的提出能夠反映出學生的真實需要,契合學生當前的心理特征。教師需要在問題的解決時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充分給予學生思維上的自由,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更為活躍。并且,教師在根據(jù)所涉及知識設計相關問題時,要注意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現(xiàn)階段的實際能力,對問題的難度進行合理把握,這樣才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的進行學習。

第8篇:地理教學范文

在高中教學中,地理教學要想搞好非常不易,這就要求我們地理教師提高自己的素質,地理教學風格不僅綜合反映了地理教師的教學風采,而且也全面反映出地理本身獨特的學科特征。地理學科文理相通,既有形象直觀的地理表象,又有抽象枯燥的地理規(guī)律。地理教學風格的形成,對于優(yōu)化地理教學,提高地理教學藝術,獲得最佳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效率

有的地理教師性格內傾,穩(wěn)重踏實。在教學中往往善“點”,發(fā)幽探微,教風嚴謹。有的地理教師愛好文學,有豐富的審美情趣,他們在教學中往往會結合情景吟誦詩詞,渲染意境,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如講“廬山瀑布”時,就吟誦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在講桂林山水時,引用“江作清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詩句。在詩情畫意中,學生深受感染,獲得了極大的美學享受。學生會感到上地理課,就象是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那樣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不同,主要因為教師的思想修養(yǎng)、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個性特征等。由于這些因素是千差萬別的,因此地理教學風格也各有差別,絢麗多彩,反映出來的整體教學風貌也必然是千姿百態(tài)的。

二、嚴肅威懾,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在講系統(tǒng)的地理知識時,地理教師要具有威懾力,緊緊抓住學生的“心”,也就是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講解時邏輯性要強,要善于概括和推理;教師要能完全脫離教材,熟能生巧地分析知識點的異同,挖掘精妙,抓住關鍵,突破難點;教學講究方法,講精講透,注意知識的廣度、深度和容量;教學語言嚴謹,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板書設計既簡潔、條理化,又有內在邏輯性,能讓學生根據(jù)板書結構“順藤摸瓜”,理清知識點,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教師要有震撼力,威懾力,這樣才能讓所有學生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老師這兒,才能充分提高課堂四十五分鐘效率。

三、 幽默活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效率

有的地理教師個性活潑、興趣廣泛,性格屬外傾型。在教學中,往往不會墨守成規(guī)。他們巧于設疑,善于激趣;教風生動活潑。每個教師都有不同的興趣,愛好、能力、性格、氣質以及風度儀表等,因而必然以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面貌活躍在講臺上。有的地理教師情感豐富,在教學中往往很注意情緒背景,善于用自己對所教知識的情感,來煽起學生的情緒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在這樣的課堂上,會有疑問,有驚訝,有問有答,有爭論,也有笑聲,情感起伏跌宕,學生情緒高昂、興趣濃厚。這些教師在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時,總是以飽含感情的語言,自然流露出對祖國的摯愛之情,從而以情動人,以情激情,感染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嚴肅認真地講解系統(tǒng)知識的同時,適當運用感性材料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需要地理教師思維敏捷、機智;能根據(jù)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和特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激發(fā)學生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擅長啟發(fā)式,教法靈活,注意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教學語言富有激情、優(yōu)美生動,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板書設計提綱挈領、新鮮醒目、語精字妙,一個箭頭,一個圖例,會引起學生對教材內容豐富的聯(lián)想。

例如:在講解地球公轉時,由于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果教師只是憑空講理論,學生聽得云里霧里,總是認為很難很難,我在課前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道具,就能讓學生直觀地分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用兩根細鉛絲綁成垂直狀態(tài),一根表示晨昏線,另一根用紅線繞起來且可上下移動,表示直射光線。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晨昏線的相應移動。讓所有學生隨意拿兩支筆就可做同樣的演示。演示過程中學生就能看出:晨昏線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相應移動,而晨昏線的移動引起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同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讓學生領悟地球公轉的意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動嘴動腦,全部精力集中于學習中,一次性就能帶動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在迎刃而解的基礎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四十五分鐘效率自然就會更理想。

即使是同樣的地理教材比如高中地理“我國礦產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這一節(jié),不同風格的教師的教法設計迥然不同。嚴肅威懾型的教師,往往按照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分布、合理開發(fā)利用的措施這一線索,旁征博引,有條理,有層次地講清講透,學生往往學得扎實?;顫娪哪偷慕處煟岢鲇蓽\入深、前后銜接的一些問題,如你對我國礦產資源枯竭問題持樂觀態(tài)度,還是悲觀態(tài)度;我國礦產中,有八種礦產儲量居世界第一,請想個有趣的辦法記住它;評價我國礦產的優(yōu)缺點等等,讓學生借助課本和自己所掌握的最新信息展開自由討論,逐個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往往學得生動活潑。

四、師生齊動手,演示地理模型提高效率

第9篇:地理教學范文

地理教學中的地理形象思維是通過典型的地理現(xiàn)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質的思維活動。地理形象思維不僅是思維過程中的一個閃念、一顆火花,而且是可以經(jīng)常地存在于教與學的過程中。在教學中,進行地理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對于全面開發(fā)學生大腦(特別是右腦)、全面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認識地理并在實踐中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地理形象內容從形式上看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通過實物、模型、幻燈照片、聲像資料等表現(xiàn)具體可觀的地理形象;二是通過教師生動豐富的語言,描繪出具體的地理情境;三是通過簡潔的線條符號和地理示意圖形附加少量的說明文字表達一定的地理知識內容的形象化圖示。它們都為教學中構成地理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

二、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感性認識是思維的起點,思維就是對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對事物的本質及規(guī)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時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師必須從初中學生實際出發(fā),教學中充分運用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通過直觀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講解,引發(fā)學生思考、探究,必要時進行適當?shù)陌凳净蛱嵝?,同時要求學生對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強化表達能力。例如:在“黃河水系”的教學中,幻燈片上黃河下游的流域面積明顯地比中、上游縮小,這種一反常態(tài)的現(xiàn)象可以作為讓學生從直觀的視覺中進一步訓練其抽象思維能力的一種素材。我們都知道黃河因中游流經(jīng)黃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緩的華北平原沉積,使河床抬高而成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納支流入黃河干道(水往低處流的道理人盡皆知,但這一點僅從流域的平面圖中是不可能直接觀察到的,學生必須通過抽象思維才能得出的結論)。而在講解黃河中游特點時,教師事實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學生,因而,這一要求對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難。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活躍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在水產業(yè)和野生動物及自然保護區(qū)等章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死記硬背去掌握水產品的種類及分布、自然保護區(qū)的分布及所保護的珍稀動物,出現(xiàn)張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現(xiàn)象在所難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學中如能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結合,則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利用溫州地處東海之濱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讓學生憑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講出所吃過、見過或了解的魚類,再把這些魚類按生活在淡水或海洋進行分類,這就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如,把野生動物的分布情況與國內的旅游景點有機地結合起來,許多學生原本對珍稀野生動物本身并不感興趣,但因為平時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這種潛意識去識記野生動物或自然保護區(qū)就成了他對以往旅游的美好回憶。效果自然也不同凡響。人類學、心理學、生理學、邏輯學的新發(fā)現(xiàn)證實:人類具有巨大的潛能。人類儲存在腦內的潛能驚人,平常只運用到潛能資源的10%。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喬瑟夫·摩蘇博士說:“人的潛意識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一小部分是意識,而潛意識隱藏在水下大部分?!酥灰m當?shù)丶右赃\用,記憶就變得十分輕松。”

實踐證明,教學中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越貼近,其學習的興趣和識記的效果就越好,期間的思維活動也越活躍。

四、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誠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引發(fā)學習熱情,可以從郵票、旅游、動物世界等多種角度進行切入,以充分激發(fā)、活躍學生的思維和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使之成為學習的主體,但一切形式總是為內容服務的。地理教學本身旨在通過這些載體,讓學生學會思考,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將看似繁雜、互不相關的地理事物與現(xiàn)象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揭示出來,這需要學生具有一定邏輯思維能力。例如:長江大堤上的“萬壽塔”塔基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你知道原因何在?從中可以揭示哪些相關的地理知識?

粗粗一看,萬壽塔與地理知識能有什么關系,至多因為塔身太重而江堤地質不硬陷入地下的吧!如果沒有仔細思考,這一結論很迎合常人心理,但事實上,眾所周知,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數(shù)米的江堤上,因年代久遠,長江受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并

過塔基,為了保護塔身免受江水浸蝕而在四周筑土疊磚,年復一年,四周越來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那么這個原因本身又是怎樣形成的?這就可以聯(lián)系到長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點植被情況:長江上游多穿行高山深峽之中,水流湍急,落差大,植被情況相對較好,即便有泥沙入河,也因流速快而不能沉積。中下游河道流經(jīng)平原地區(qū),地勢低平,使流速減緩,必然使泥沙沉積,抬高河床。通過“萬壽塔”塔基低于地面這一普通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進行地理方面的邏輯思考,從而達到深化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