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物高中總結材料范文

生物高中總結材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高中總結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物高中總結材料

第1篇:生物高中總結材料范文

一、改變程式化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度.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生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真正收獲,針對這種現狀,教師必須改變程式化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度,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該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準確地進行自我定位,明確自己在課堂中所充當的僅僅是輔助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因此,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是師生雙向的活動,教師要加強課堂互動.首先,在進行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采用提問導入法、情境導入法等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問:“我們每天呼吸的氧氣都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那么,光合作用具體在葉綠體的哪一部分進行呢?”生物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通過這樣一個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簡單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討論欲望,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巧妙的提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使教師得到有效地課堂回饋,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師生互動.此外,教師要創(chuàng)建和諧的生物學習氛圍,任何生物知識的學習都不僅僅依靠于教師的講述,尤其對于高中生物這樣一門更加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學科而言,學生必須親自消化和吸收,才能最終建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發(fā)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引導學生共同進步,縮小差距,多與學生交[JP3]流,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樹立自信,進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組織實驗活動,提高操作能力.

生物學的教學即科學的教學,實驗是生物學的基礎.通過實驗活動的組織,可以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和所學知識.高中生物具有更加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特點,涉及的概念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述學生往往很難掌握,而實驗作為一種直觀的教學時段,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例如在學習“脂肪的檢測”這一內容時,運用實驗,可以更好地檢測花生種是否含有脂肪.首先將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載玻片中央,染色(滴蘇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體積分數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開始制作裝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蓋上蓋玻片)最后進行鏡檢鑒定(顯微鏡對光低倍鏡觀察高倍鏡觀察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通過這個實驗可以使學生進行直觀的觀察,對花生進行檢測.可以說,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組織實驗活動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強化實驗教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切實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

三、實行有效評價,突出個性學習.

第2篇:生物高中總結材料范文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生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真正收獲,針對這種現狀,教師必須改變程式化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度,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該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準確地進行自我定位,明確自己在課堂中所充當的僅僅是輔助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因此,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是師生雙向的活動,教師要加強課堂互動。首先,在進行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采用提問導入法、情境導入法等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問:“我們每天呼吸的氧氣都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那么,光合作用具體在葉綠體的哪一部分進行呢?”生物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通過這樣一個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簡單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討論欲望,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巧妙的提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使教師得到有效地課堂回饋,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師生互動。此外,教師要創(chuàng)建和諧的生物學習氛圍,任何生物知識的學習都不僅僅依靠于教師的講述,尤其對于高中生物這樣一門更加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學科而言,學生必須親自消化和吸收,才能最終建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發(fā)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引導學生共同進步,縮小差距,多與學生交流,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樹立自信,進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組織實驗活動,提高操作能力

生物學的教學即科學的教學,實驗是生物學的基礎。通過實驗活動的組織,可以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和所學知識。高中生物具有更加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特點,涉及的概念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述學生往往很難掌握,而實驗作為一種直觀的教學時段,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例如在學習“脂肪的檢測”這一內容時,運用實驗,可以更好地檢測花生種是否含有脂肪。首先將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載玻片中央,染色(滴蘇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體積分數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開始制作裝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蓋上蓋玻片)最后進行鏡檢鑒定(顯微鏡對光低倍鏡觀察高倍鏡觀察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通過這個實驗可以使學生進行直觀的觀察,對花生進行檢測。可以說,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組織實驗活動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強化實驗教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切實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

三、實行有效評價,突出個性學習

有藝術的進行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收獲快樂,在愉悅的氣氛中感受生物的魅力。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講究評價藝術,不僅可以幫助師生發(fā)現教學進程中的問題,同時也是教學信息反饋的重要途徑。一直以來,生物學的評價更加側重于對學生的知識技巧,忽視了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的評價體系是存在漏洞的,無法達到探究性學習的真正目標??梢哉f,實行有效的生物學業(yè)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學習,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要引入合理的評價機制。首先,教師要注意評價的方式,不僅包括教師評價,還包括學生自評和生生互評,這是實現多元化評價的有效途徑。對于高中生而言,評價應具體,有針對性地指出問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使學生在評價中實現對所學內容的二次鞏固和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再思考能力,能夠融會貫通,這是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式。此外,教師要注意評價的多維性,不能僅僅關注對錯和最終結果,評價應該包括學生行為表現、思路展現、態(tài)度方式等多個方面。教師要通過有效的評價,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四、總結

第3篇:生物高中總結材料范文

一、夯實基礎,強化能力

學習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抓基礎,對生物學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實驗操作的基本過程等基礎知識要逐一弄清,達到融會貫通、熟能生巧的地步,從而應加強對“雙基”的強化訓練。在復習中,要注重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將所學知識先串成鏈,再織成網,使知識結構化、網絡化,將所學知識濃縮其中,了解各知識點在知識體系中的具置,清楚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講究知識的梳理,注重掃描,加大知識的外延。如復習到細胞分裂,可結合高中階段所學過的分裂方式(二分裂、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比較復習。又如,關于DNA的結構與復制,如果只有DNA的雙螺旋結構的印象,堿基互補配對等零散的知識,就證明沒有形成知識結構。而能夠知道DNA的結構包括DNA的化學結構、空間結構、結構特點及具體內容;DNA的復制包括概念、復制時期、條件、過程、特點、意義和差錯結果,并將這些知識羅列起來,就形成了知識結構。知識網絡是在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找出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而形成的,正如交錯的食物鏈形成食物網一樣。例如,上述關于DNA的結構和復制的知識結構,再把它和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遺傳規(guī)律等聯(lián)系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知識網絡。

二、講究方法,聯(lián)系實際

復習方法要得當。生物高考復習中,一般要使用三種常見的復習方法。(1)比較復習法:在復習中,使學生能運用比較法進行知識的橫向和縱向比較。如組成酶與誘導酶的比較,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高等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的比較;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來源和去路的比較,三大營養(yǎng)物質均可來自食物,除蛋白質外,均可貯存,均可由其它物質部分轉化;碳循環(huán)、氮循環(huán)、硫循環(huán)的比較,比較它們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途徑、形式及回到無機自然界的途徑、形式;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較,三大遺傳規(guī)律的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比較,等等。(2)串連復習法:復習時可把分散在各個章節(jié)中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使學生對知識有全面的理解。如有關蛋白質的知識主要分散于第一、第二、第五章中,第一章中介紹了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基本單位、合成場所、結構和功能。第二章講了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和代謝等。第五章談到了蛋白質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生理過程。復習時,可以把這些知識串起來復習,使知識更系統(tǒng)化,這樣可提高學生解綜合題的能力。(3)聯(lián)想遷移法:如線粒體,可聯(lián)系到呼吸作用、能量轉換器、細胞質遺傳、酶的專一性、膜的結構功能、各種基質、線粒體數量多的細胞、細胞的衰老等等。又如復習膜的流動性,可聯(lián)系到主動運輸、內吞、外排、受精作用、細胞融合、卵裂、遞質的釋放等。一般常用的思維有求同思維、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等。只要我們方法得當,往往就會事半功倍。

三、加強實驗,拓展遷移

高考實驗題力圖通過筆試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力圖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設計來鑒別考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高考要求中,生物學實驗有15個,實習有5個,研究性課題有7個。任何一個實驗都包含著一定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這些思想和方法被廣泛地應用于生物科學的研究當中,能否將學到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遷移到新的實驗情景中或相關的生物探究實驗中,是高考對考生實驗能力考查的具體體現。因此在實驗復習時,要求學生要認真領會每個實驗的設計意圖和總結實驗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夠設計簡單的生物學實驗,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分析,也包括判斷實驗結果和推導實驗結論等內容;能夠設計實驗方案。因此,在總復習備考階段的實驗復習中,對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答題能力要進行一定的訓練和指導,如:實驗步驟如何書寫,實驗材料和用具如何選擇,實驗結論、結果如何區(qū)分等,以幫助學生提高實驗設計能力、分析能力、解題能力。

第4篇:生物高中總結材料范文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高效性;教學法

1.高效課堂內涵

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指的是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能夠產生高效率、高成果以及高收益。在高效課堂中,教師必須對學生學習基礎、理解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進行全面的掌握,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設,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切實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最大程度的內化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最重要的是,在高效課堂中,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能夠對知識產生較強的好奇心。

2.問題式導學案教學法

2.1 課前準備

要想實現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變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教師必須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進行明確,從而提升學習效率,而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功能是不容忽視的。

教師在利用“問題式導學案”時,通過對課程內容的總結,將重要知識點總結成幾個問題體現在導學案中,接下來,教師可以在課前將這些問題布置給學生,為學生在對新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提供一定指導,而學生就可以根據導學案內容進行自學,并總結知識點和疑問,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幫助學生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促使其不斷梳理自身的學習框架,為提升高中生物知識學習高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編寫問題式導學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以下幾點內容:首先,教師應明確導學案的應用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設計導學案的過程中,應提升內容和形式的趣味性、生活化以及問題化的特點,從而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其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其次,科學掌握導學案難度。適當的難度才能夠將導學案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如果導學案難度過高,學生無法對內容進行理解,導學案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功能就會喪失,而如果導學案難度較低,是無法激發(fā)學生好奇心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導學案設計的過程中,應促進學生基礎知識能力以及知識點的融合,才能夠正確掌握導學案難度。

2.2教學案例分析

例如,在進行《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一課的講解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將豌豆相對性狀、人工異花傳粉以及分離過程等應用掛圖的方式展現出來。并通過多媒體設備發(fā)揮教學導案的功能,教師在設計ppt的過程中,從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及教學步驟入手,科學羅列出一系列問題,從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其中包括:第一,孟德爾在對性狀遺傳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應用了哪些實驗材料?第二,人工雜交實際操作流程是什么?第三,孟德爾假說的提出以及證明方法?第四,解釋并說明顯性基因、顯性性狀以及隱性基因和隱性性狀等之間的關系。以上問}是根據教學內容層層遞進的,是學生逐漸深入掌握知識重點的關鍵。

而這一系列問題同掛圖內容在呈現在學生面前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梳理課堂知識點和知識結構,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清晰的思路,并能夠有目標、有針對性的進行知識學習,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3.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

3.1自主―合作模式的合理應用

眾所周知,變學生為課堂主體,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的學習,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高效性。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有助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知識點進行討論、搜集資料、思考和總結。這一教學模式,徹底將學生變成了課堂學習的主體,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產生深刻的記憶,同時在活躍、歡樂的課堂氣氛下,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得到提升。

在應用自主-合作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應將教學導案作為學生小組學習的重要基礎,引導小組學生緊緊圍繞教學導案中的重要知識點展開討論和學習,從而更加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對重點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最終提升學習高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該教學模式應用中,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功能,通過觀察學生小組學習活動以及成果,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在其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及時的幫助其轉換思路,對其進行引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小組的學習中取得一定成就,并體會到自豪感,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

3.2教學案例分析

在進行《細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課的講解過程中,在自主-合作模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成員5~6人。接下來,引導學生對人體衰老以后的特征進行思考,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總結衰老后同現在身體特征之間的差異。學生通過討論,教師在利用多媒體,將一個人逐漸衰老的過程應用動畫的方式展現出來。生動畫面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在布置小組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產生衰老的原因進行總結,此時部分小組會提出,衰老產生的原因是身體機能的不斷退化;還有部分小組會認為細胞的凋亡和衰老是導致人體發(fā)生衰老的關鍵等。

學生在以上小組討論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合作、分工和各抒己見,會對知識點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最后由教師進行知識點總結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學習效率和質量都將得到大幅度提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為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高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學習現狀和特點入手,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從課堂教學內容出發(fā),經過精心的課前準備,制定充滿吸引力的教學模式,逐步提升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好奇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真正成為課堂主體,在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實現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第5篇:生物高中總結材料范文

【關鍵詞】 高中生物 復習方法

高中生物課程涉及生命系統(tǒng)的復雜性,高中生物教學系統(tǒng)的一個顯著特征也是它的復雜性。復雜性科學的新進展為我們研究高中生物課程與教學系統(tǒng)的復雜性提供了新的視野與方法論。基于復雜性科學的基本觀點,高中生物課程涉及生命系統(tǒng)的復雜性主要表現為:生命的非線性、自組織性和系統(tǒng)性。高中生物教學系統(tǒng)的復雜性主要表現為:教學目標的不確定性與非預期性;教學過程的非線性和突現性;教學內容的動態(tài)性與生成性;教學方法的無序性與互動性。讀寫復習法 [提要]閱讀過程包括對課文的感知、識記和理解。認真地通讀統(tǒng)編教材,是搞好生物復習的基礎。對于原理、規(guī)律、概念要認真閱讀,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閱讀主要是默讀,還包括看圖、識圖、畫圖、圖解。也可以以圖帶文,看圖理解,加強復習效果。

一、以點代面牢固每個知識點

在高中生物的學習階段,很多知識點都是依循著每個單元按照一定順序展開的.但是在復習階段開展的教學,并不是對知識進行一個全新的學習而是重新梳理知識點,完善知識系統(tǒng)。所以,我認為教師在開展復習時就完全可以脫離單純的單元框架,跳出來,對知識點逐一進行復習,用以點帶面的方法來達到牢固知識點復習的目標。

這種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按部就班的復習方式.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掌握的知識點進行一個匯總,然后再梳理出一個全局的知識點以共享。這樣就能夠有效地破除往常的單元復習思維,也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總復習階段,學生面對的是所有生物知識點,而且很多知識點具有相似性,容易混淆。以點代面的復習方式就是要通過打亂知識體系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牢固記憶所有的細小的知識點,進而強化學生的記憶。

二、加強基本功訓練,增強生物學術語表達的準確性

在復習備考過程中,有些同學做題時錯字連篇,書寫格式不規(guī)范,語言表達能力差等,這些基本功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要怕出現問題,而是要有意設置考題讓學生盡可能暴露問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彌補教學中的不足。

有些同學做題只愛做選擇題,不愛做主觀題,即使做也只是粗略想想,不愿寫出答案,嫌麻煩,這顯然不利于主觀題答題能力的提高。現行高考試題中的主觀題占總分值的一半還多,為避免主觀題成為同學們的弱項,在平時的訓練中,就要刻意找一些典型例題,要求學生一定要把答案寫出來,再對照標準答案,查找自己的問題所在。通過經常性的訓練,使學生的思維方式逐漸接近出題者。要讓學生相信,只要勤加練習,語言表達能力就會逐步提高,就能做到表述準確、簡練。

三、增強實驗設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復習教學中不斷總結近年高考的實驗設計題,認為實驗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復習時加強了對學生實驗設計能力要求的專題研究,要求學生學會根據給出的條件,自己設計實驗合理科學的步驟。如,給一定濃度的KNo3和洋蔥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請設計一個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實驗。要求學生在獲得相應實驗能力基礎上來科學地設計實驗步驟,以求得對實驗原理、步驟、結果嚴密的結論。這樣的專題復習,更具有開放性,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更大的空間,讓學生順著題意發(fā)揮思維想象,進而得出相應的答案。符合創(chuàng)新思維的要求和學生思維活動、認知水平,更有利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在學習生物高考大綱的基礎上,突出能力的培養(yǎng),在選擇題目時,立意于能力,注重學生對知識分析和運用,但有不忽略基礎知識的復習,生物教學中始終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為出發(fā)點,改變教法,消除了以滿堂灌、簡單地重復知識來扼殺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以題海戰(zhàn)術來泯滅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的傳統(tǒng)復習方法,重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四、注重圖表圖解表述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

第6篇:生物高中總結材料范文

【關鍵詞】高中生物 實驗 教材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高每個高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是新課程標準實施中的核心任務。對于生物學科來說,通過實驗和實習,能夠兼顧多方面的科學素質培養(yǎng),因而是培養(yǎng)科學素質的可行途徑。而今在普通中學里,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缺乏應用實驗材料,很多實驗探究只能是“紙上談兵”。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因缺少實驗中的“體驗”將會大打折扣,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只是一句“空話”。因此普通中學里應加強生物實驗。

一、現狀

根據不完全了解,中學實驗開出率不高,有些不到50%;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和個別交談,發(fā)現學生對實驗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實驗的態(tài)度不正確、預習作業(yè)不落實、實驗失敗原因不分析、實驗的印象很模糊,總之,實驗效果很差,遠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二、原因

1.學校條件不允許

普通中學,硬件建設不到位,實驗器材不足,設備簡陋,藥品等嚴重不足,往往是生物教師兼做實驗員,忙于教學工作,每個實驗都開有一定的難度。實驗考查力度不大

2.教師的錯誤思想

近幾年生物高考的實驗題是全新的實驗材料,與教科書中的實驗相差甚遠,有些學校的教師錯誤地認為,投入很多精力,準備實驗讓學生做一次,還不如花一節(jié)課時間,在黑板上把實驗的原理、目的、過程、注意事項等講得更清楚,學生聽得更明白,這樣即省事又高效。

3.學生缺乏實驗意識

對部分學生來說,實驗做不做無所謂,他們絕對相信權威,深信教材,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做實驗時成功最好,不成功也無所謂,反正教材上有現象、有結論。

三、對策

1、培養(yǎng)實驗興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中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但不能持久。做實驗是他們上生物課最高興的事了。但是幾次下來,通過交流發(fā)現:他們的興趣在減退。原因很簡單:課本實驗雖然數量不少,但內容和形式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實驗遠遠滿足不了他們對生物的好奇心。因此,在實驗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配合教材內容,補充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實驗;增加實驗內涵,拓展實驗外延;變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能打破按部就班進行實驗操作的傳統(tǒng)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較好的滿足他們的求知欲。

2、培養(yǎng)實驗能力,加強問題意識

(1)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觀察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獲得生物學知識的首要步驟??茖W研究中,問題的提出和假設是通過仔細觀察產生的,結論也是從實驗過程中的精細、系統(tǒng)的觀察中獲得的。即使是學習課本上大量的,早已驗證的生物學事實時,也同樣要重視觀察。

(2)綜合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

實驗是驗證、探索、發(fā)現新東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綜合實驗能力不僅局限于實驗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方面的實驗能力。它包括:通過實驗獲取知識的能力;自行設計實驗的能力;記錄、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通過實驗尋求解答疑難問題的能力等等。在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在動手過程中促使學生動腦。

(3)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驗證性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可采取精心設計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思維,提高實驗興趣。例如“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可設計以下問題:怎樣獲得較多的洋蔥有絲分裂的根尖細胞?怎樣制作出細胞無重疊、細胞只是染色體著色的臨時裝片……讓學生帶著問題做實驗,增強實驗的興趣。

3、改革課本實驗,增強實驗效果

(1)變驗證實驗為探究實驗

現行的生物學實驗大多還是驗證性的,它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掌握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并使學生掌握初步的科學研究方法。但是,驗證實驗的內容有的偏重于技能的訓練,有的則使學生的學習處于較被動的情形中,它不利于學生從實驗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也不利于形成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有必要對現行的生物學實驗進行一定的調整,重新設計和增加一些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在教師組織和引導下通過探索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活動來獲得新知識,培養(yǎng)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改變實驗條件,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一個實驗做下來,現象是否明顯,結果是否正確,極大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實驗成功,得到老師的肯定,學生就有成功感,就有很高的積極性。但由學生動手完成的課堂實驗,要在一節(jié)課內完成,加上課前老師的講解,學生真正用來做實驗的時間非常有限,實驗成功與否帶有很的偶然性,有些學生即使非常認真,操作步驟正確,但仍然現象不明顯,效果不理想,極大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老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實驗,總結經驗,適當改變實驗條件,以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4、課內外結合,拓展創(chuàng)新空間

除了課堂實驗教學外,還可以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到校外去接觸實際、接觸社會、接觸生活以擴大視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書本知識。

這些措施不僅能夠培養(yǎng)操作技能,還能增強學生對生物的濃厚興趣,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又通過實踐豐富了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只有積極開展校外、課外活動,才能彌補學校教學的不足,才能更好地進行生物學教學。

5、關注生物學進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使命感

第7篇:生物高中總結材料范文

關鍵詞:生物高考;瓶頸;突破技巧

理科綜合考試中的生物試題是從素質要求的角度去達成能力要求,使題目的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得到了較理想的顯示。近年來的高考生物試題,常見的制約得高分的瓶頸當屬圖表曲線題和實驗探究題。該類試題具有概括性強、知識容量大、隱含信息多等許多特點,是表達、概括、拓展和深化生物學知識的重要形式,考查的能力層次高,范圍廣,能較好地體現學生的能力水平。這要求學生具備思路開闊,會辯證思維,能理性思考的水平。多數學生對此類試題難以駕馭,解答結果往往不甚理想,丟分較多?,F就此類試題的的特點、命題意圖及解題對策提出幾點個人見解。

1.生物圖表題

圖表是生物學的第二語言,它能很好地揭示生命現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不同生命現象之間的聯(lián)系性和統(tǒng)―性。圖表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點,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又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邏輯思維能力。高考《考試大綱》中明確要求:“正確理解、分析生物學中以圖表、圖解等表達的內容和意義,并能用圖表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現象和實驗結果。”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圖表題每年都有涉及,是高考的熱點,一直備受命題專家們的青睞。

1.1近年來高考生物圖表題的特點

1.1.1內容和范圍:考查的知識跨度大,結合度較高,覆蓋面廣,涵蓋了必修及選修教材,其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遺傳和變異》、《生命活動調節(jié)》等內容是考查的重點,這充分體現了考點、兼顧一般的命題原則,并呈現出一題兩(多)圖、一題多曲線、圖表融于一題的復雜化特征。

1.1.2能力目標:側重考查學生的識圖、析圖,獲取、處理信息能力,圖文轉化及綜合表達信息的能力。

1.1.3圖表來源:①直接選自教材的原圖或根據教材圖表改編而得,如2012年重慶卷第1題,考查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②根據教材知識設計的新圖,如2011~2013年福建理綜卷第32題,都是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胚胎工程的綜合知識繪制成流程圖,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應用能力,同時也考查了考生識圖獲取信息的能力;③將教材實驗的結果以圖表形式呈現,如2013年廣東卷第6題;④來源于最新科技成果,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置于真實問題情境中,如2010、12、13年福建理綜卷第26題,2013年江蘇卷第30題,試題力求體現生物學知識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應用。

高考卷中的生物圖表題可分為生物結構圖、實驗裝置或流程圖、遺傳圖解、表格、坐標曲線等五大類。

1.2圖表坐標曲線題解題能力培養(yǎng)

表格類和坐標類生物試題都是用數學方式表述的生物試題,要把數學思維方法和解題技巧遷移到解生物試題上來。

1.2.1圖、表分析題的解題策略:仔細讀題,抓住關鍵字或數據與教材相關內容聯(lián)系,注意分析數據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和特殊值,結合題干的提示分析原因或作出相應的評價;圍繞問題,從縱橫兩方面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歸納共同點,發(fā)掘不同點,選擇所需信息進行作答是解數據圖表題的最常用的方法。

1.2.2坐標曲線題的解答策略:生物坐標曲線圖像題要求我們“對曲線表達的含義能正確理解并能用生物學語言正確描述”。

解此類生物試題時,首先要理清楚橫坐標、縱坐標的生物學含義及曲線所代表的意義,分析其中所隱含的信息;要分清自變量和因變量,對比其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這是理解題意和進行正確思維的前提。然后看曲線中的特殊點:起點、交點、拐點和終點,再看線:曲線的走勢,是上升,下降,波動,正態(tài),偏態(tài)等。分析曲線變化因果關系,進行知識遷移,將所學的生物學概念、原理、規(guī)律等知識與題中的背景材料、相關點建立聯(lián)系,從而找到正確答案。

2.實驗探究題

2.1近幾年高考實驗試題常見題型及特點:

2.1.1實驗分析題:此類試題要求學生能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對實驗現象及原因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突出了對“雙基”的考查,考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此類實驗不一定是學生已做過的實驗,但其實驗原理是學生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如2013年福建理綜卷第27題。

2.1.2實驗方案的改錯或改進題:此類試題常以生物學中一些經典實驗或學生實驗為基礎,主要考查學生對已給的實驗設計的嚴密性和科學性的分析,并以此為媒介,引導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能力。如2012年全國理綜卷第33題,給予的“探究pH對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步驟中有2處錯誤,要求更正并說明更正的理由。

2.1.3實驗設計題:這類題體現了高考試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和學以致用的趨向。要求考生具有“根據試題的要求和有關原理設計出簡單實驗方法”的能力、“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的評價能力”,并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理科綜合能力測試中,受時間和卷面的限制,實驗設計能力考查無法面面俱到,可能考查課題的確定,要求寫出實驗目的;或是考查實驗步驟的設計、續(xù)寫;或者只是預期實驗結果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與討論,等等。了解一份完整的實驗方案的要求和所涉及的內容,掌握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在解題時就能夠有據可依,有法可循,總體考慮,綜合分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4實驗有關的綜合類:以實驗研究為背景,主要涉及代謝、調節(jié)、遺傳、生態(tài)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實驗分析能力和對高中生物實驗原則的理解運用能力,以及把握知識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如2013年重慶卷第9題。

2.2實驗探究題的解答思路與注意事項

解此類題目的一般步驟為:①審題,了解實驗目的,分清實驗類型。②找出實驗中的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理解實驗原理。③設計或補充實驗步驟。分組、編號,依照生物實驗原則對不同對象施以不同的處理。④預測和分析結果,根據探究性實驗或驗證性實驗,確定結果是多種可能還是只有一種。實驗現象、結果可用文字描述或表格、坐標曲線等方法表示。如果是與實驗有關的綜合分析題,就要進行知識遷移,根據題干要求,利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新問題。

解題時,還要注意答題技巧。語言表達要準確,言簡意賅,不可拖泥帶水,盡量利用課本的語言表述。要注意能體現“單一變量原則”的詞語的準確使用,例如“等量”、“等溫”、生長狀況相同”等;在時間、溫度、物質的量上難以做到準確的量化描述時,盡可能用“一段時間”、“適宜的溫度”、“適量的”、“適宜條件”等詞。有時可以用圖來表示,但應當加以必要的文字說明。一定是通過實驗現象下結論,切不可先下結論,再說實驗現象。

經過幾年的發(fā)展,命題方向開始側重于知識運用、信息獲取、思維、表達、創(chuàng)新設計等綜合能力的考查,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是漸進的。我們在復習過程中應該善于思考和總結,在抓好本學科雙基、主干、核心內容基礎上,重點強化學科內知識綜合,注重能力訓練,突出實驗的思維方法,從而形成并獲得生物考試中應試技巧和思想方法,這樣才會突破高考中的難點。

參考文獻:

第8篇:生物高中總結材料范文

一、 注重學習科學家研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

生物科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觀察、分析、試驗是生物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眾多的知識都是前人在觀察思考及反復試驗的基礎上獲得的,其中有不少經典實例,在這些知識的教學中不妨用精練的語言、簡明的圖表及一個精彩的小故事“探本溯源”,簡述知識的獲得過程,引導學生沿著科學家的研究歷程,循著科學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去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識。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等??茖W思維和方法是科學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平常教學過程中強調能力培養(yǎng),其核心應該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材中“生長素的發(fā)現”“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兩個著名的實驗等,都是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很好范例。這些范例經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如生長素的發(fā)現,教學設計可以將教材中達爾文的胚芽鞘生長實驗用多媒體做成動態(tài)效果投影,讓學生仔細觀察后形成自己的推想,再將學生的推想與達爾文的推想比較。之后激勵學生大膽設計證明達爾文的推想(也可設計證明學生的推想),學生提出方案后,大家討論各種方案的可操作性等。討論后再與荷蘭科學家溫特的實驗方法作比較,充分肯定學生的設計,使學生既有成功的喜悅,又學習了科學家的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也能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的熱情。

二、 加強實驗技能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生物實驗課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實驗課,盡量多開實驗課或演示實驗。操作是一種技能,操作強調動手,行為心理學告訴我們,一種技能需要足夠的刺激――反應才能形成,要讓學生多動手,從操作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技能高中生物大綱課程目標明確提出,能夠正確使用解剖器、顯微鏡等常用工具和儀器,掌握采集和處理實驗材料等操作技能。高中生物上冊有10個學生實驗、2個研究性課題、1個實習,要求對實驗材料處理的也較多,如生物組織樣液的處理、花生子葉薄片的處理、洋蔥根尖的處理、洋蔥表皮的處理等,這就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有些材料可以由學生采集,如觀察葉綠體實驗中的蘚類)。學生在實驗課中,除必要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外,盡量減少束縛性條件,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和嘗試,并對自己的實驗結果作出推測和解釋。如在脊蛙反射實驗中,在完成規(guī)定的實驗內容后,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繼續(xù)試驗。刺激蛙背部右側和左側反應有什么不同?刺激一側時對側肢體有什么反應?刺激的強弱與反應的關系?等等,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動腦去想,然后發(fā)表自己的認識或看法。最后教師在充分肯定每位學生實驗成績,包括探索精神的基礎上,對其實驗結果做出正確的分析總結。

三、 在生物學教學中培養(yǎng)良好的身心素質

1. 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態(tài)。

讓學生了解與生物學有關的環(huán)境、資源、能源、土地、糧食、人口 等問題,培養(yǎng)學生關心自然、關心社會、關心國家利益、關心地球的生存條件等的情感和責任感,樹立環(huán)境保 護意識。生物課本自始至終都貫穿著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生物的結構與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我們要讓學 生知道人不能被動地等待淘汰,而是要主動地適應自然的變化和社會的變革。中學生應該學會多種本領,增強 耐挫折的能力,提高適應能力,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

2. 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從美育的內容上看,生物學可以進行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的教育。生物是自然美的主體。如動物、人體外表的對稱美;各種葉形、花冠的姿態(tài)美;動物(蜜蜂、螞蟻)社群生 活表現的和諧美;生物學上一些名詞概念(如生長素)、規(guī)律(如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學說(如自然選擇學說)發(fā)現的過程體現一種嚴謹的科學美;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體現了社會美。引導學生投入到創(chuàng)造美的活動中去,如養(yǎng)鳥、護鳥、種花、種樹、綠化美化校園等。

3. 科學提高身體素質。

培養(yǎng)學生能夠自覺地鍛煉身體,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身體和心理都發(fā)生著急 劇的變化。為此,學生必須了解自己的身體,科學地對待自己體內發(fā)生的一切生理變化,愉快地接納自己(不管是男還是女,是胖還是瘦),并自覺地鍛煉身體,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這些內容在教材中都有闡述,教師 應該充分運用這些素材,對學生進行生動具體的教育;同時也要指導學生了解綠色食品、各類補品,正確對待減肥藥品及增高妙方等等。

四、 組建生物科技活動小組,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特長

第9篇:生物高中總結材料范文

關鍵詞 中學生物 實驗教學 實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 B

1 問題的提出

實驗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從歷年生物高考試卷分析看,實驗試題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趨勢,學生實驗能力的考核成為高考的熱點。那么,在實驗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呢?本研究通過優(yōu)化傳統(tǒng)實驗教學方法,將知識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有機地整合,提升學生的整體實驗能力。

2 研究的方法與對象

2.1 研究的方法

本實驗主要采用對比實驗法,比較優(yōu)化后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和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實驗能力的教學效果。

目前我國中學生物實驗教學模式主要借鑒前蘇聯(lián),其一般模式(圖1)是:教師先講課,然后再安排學生實驗。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極為不利。

筆者以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生物實驗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為指導,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并結合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時針對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對傳統(tǒng)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建構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生物實驗能力的實驗教學方式(圖2)。

2.2 研究的對象

選取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中學081班和082班的所有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081班為對照班(61人),082班為實驗班(59人)。為保證實驗科學準確,進行實驗的兩個班的學生在學習成績和興趣方面基本一致,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同,教學進度完全一樣,并且由實驗者同時擔任兩個班的生物教學工作。

3 實驗的過程

3.1 實驗教學程序的設計與實施

以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第一冊中的實驗為教學內容,實驗班采用優(yōu)化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實施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生物實驗教學方式教學來進行對比研究。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在實驗準備階段提出具體的目標,讓學生明確實驗目標;在操作階段注重對學生啟發(fā)誘導,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在實驗結束階段,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遷移的訓練,通過這三個方面對實驗班的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優(yōu)化。下面以“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為例,說明優(yōu)化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的具體實施過程。

3.2 實驗前提出目標

實驗前,教師通過“問題清單”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預習。具體問題有:(1)細胞有絲分裂有何特征,其意義是什么?(2)有絲分裂間期和分裂各期的特點是什么?(3)選用何種材料在何時觀察比較適合?為什么?(4)在有絲分裂的細胞中要觀察什么?(5)我會制作臨時裝片了嗎?(學生已有經驗),臨時裝片制作有哪些步驟?(6)我會使用顯微鏡嗎?會用高倍鏡觀察細胞嗎?(7)我能只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繪制細胞的圖形嗎?

通過“問題清單”,教師提出了該實驗項目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即能夠熟練操作顯微鏡、熟悉細胞有絲分裂的特征:能識別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能科學地選擇實驗材料、初步掌握制作裝片的技術、初步掌握繪制生物圖的方法等。借助“問題清單”,學生可通過查閱書本、實驗報告冊以及網絡資源等明確該實驗目的,了解實驗原理、選材要求、各實驗環(huán)節(jié)要求、實驗重點、難點以及所需的關鍵知識、技能等。

教師通過抽查實驗預習報告冊、課前提問、5min小測驗等多種形式來檢查學生對實驗所需知識和技能的準備情況。

3.3 實驗過程的啟發(fā)誘導

實驗過程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實驗,主動獲取知識、訓練技能、發(fā)展能力?!胺攀帧辈坏扔凇胺湃巍?,因此在此階段對學生觀察到的現象、出現的問題,教師應適時點撥,啟發(fā)誘導,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

具體做法:在學生動手實驗前,發(fā)放“問題清單”,讓學生邊實驗邊思考清單中的問題,并盡可能借助實驗來解決這些問題。問題如下:(1)為什么根尖要長到1~5cm,而制作裝片時切取的洋蔥根尖長度是2~3mm?(2)你能試著邊繪圖邊描述出細胞分裂的過程嗎?(3)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如何?(4)某同學從生長良好的洋蔥根上取得根尖后,進行有絲分裂實驗,但鏡檢時卻未發(fā)現處于分裂的細胞,請分析原因。(5)細胞分裂間期的時間相對較長,顯微鏡下看不出變化,那么間期是否可以稱為靜止期呢?為什么?

3.4 實驗結束后的知識拓展遷移

實驗結束后,教師除了簡要總結評價實驗情況外,及時組織引導學生研討實驗時出現異常現象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同時指導學生進行分析推理,使知識得到進一步深化。尤為重要的是,教師要注意從實驗內容、實驗材料、時間等多方面啟發(fā)學生對實驗進行改進、擴展、提升,引導學生對改進后的實驗或影響實驗的其他因素進行進一步的探究,訓練學生對知識進行拓展遷移的能力。例如:引導學生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后,進一步觀察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并引導學生對兩者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作比較,分析它們?yōu)楹斡腥绱舜蟮牟町?;組織學生討論細胞形狀和大小時,將知識點有意識地拓展到細胞分化。

3.5 進行總結果性檢驗

除“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外,還有“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等8個實驗,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實驗班采用優(yōu)化后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教學,對照班則一直運用傳統(tǒng)生物實驗教學方式教學。教學結束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采用考核方式對學生實驗進行了評測。

4 結果及分析

4.1 實驗結果

在實施優(yōu)化的生物實驗教學模式前,筆者對081班和082班進行了生物實驗能力水平方面的前測。測試結果表明,實驗班和對照班總體上實驗能力水平無顯著性差異(表1)。

在實施優(yōu)化的生物實驗教學模式教學后,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實驗能力水平有顯著性差異(表2)。

由表3可見:對照班學生的實驗能力水平前測與后測無顯著性差異。這表明采用傳統(tǒng)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往往模仿教師做實驗,導致其自主實驗探索的興趣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調動,不利于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

從表4可知,實驗班學生的實驗能力水平的前測與后測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了優(yōu)化的生物實驗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和改善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是有顯著效果的。

4.2 結果分析

實驗結果證明,對傳統(tǒng)生物實驗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后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能明顯地提高學生生物實驗能力。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在實驗的準備階段,教師針對性地對實驗項目的操作要領、觀察重點、探索目標、記錄項目等提出

具體要求,指出實驗操作中的難點及關鍵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明確實驗項目在知識、技能、方法等方面的具體目標,提前熟悉實驗材料、用具、實驗方法、步驟。通過實驗準備階段的目標管理,使學生在實驗開始時已具備了相關知識,以及明確了實驗應達到的目標。

(2)在實驗的操作階段,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操作,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通過實驗過程中的“問題清單”,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討論實驗現象、遇到的問題。第二次通過目標管理檢驗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3)在實驗結束后,教師通過“進一步探究”引導學生對知識、技能等進行拓展、遷移,將所學知識由“死”變“活”,使所掌握的技能由“生”變“熟”,并學以致用,提升了能力。

5 討論與建議

生物學科實施素質教育需要科學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的講授法不利于學生自主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不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教學實踐證明,優(yōu)化后的教學方式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方面是有成效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面:

(1)優(yōu)化后的生物實驗教學方式從教學程序的設計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運用優(yōu)化的實驗教學方式進行實驗教學時,由于教師的“發(fā)動”出現了學生的“萌動”,通過教師的“調動”,實現學生的“主動”。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探究者、發(fā)現者,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調動。

(2)運用優(yōu)化后的實驗教學方式教學,提升了教師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通過“設疑”來對學生進行啟發(fā),通過清單誘導學生主動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

(3)運用優(yōu)化后的實驗教學方式教學,重視訓練學生生物實驗設計方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預習并分析教材中的實驗內容,給予學生適當的方法指導,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研思路。

運用優(yōu)化的實驗教學方式教學時需注意:師生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避免實驗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實驗,探索科學的實驗設計方法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將驗證實驗改為探究實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