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語文必修方法范文

高中語文必修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必修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語文必修方法

第1篇:高中語文必修方法范文

一、“必修”“選修”教學現(xiàn)狀

對于高中語文必修”“選修”課程的教學情況,各學校各任課教師做法是不大一樣的。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任課教師對“必修”寵愛有加,教學仔細,應試技能指導詳實、到位。對“選修”教學多是只“選”不“修”,即便“修”,也多是純“必修”的復制,甚至有的是簡單的專題講座,有的則成了放羊式的所謂自主活動。總之,方法不一。

以人教版選修教材為例,這套教材共五個系列15個選修模塊,筆者給學生選修的是《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外傳記作品選讀》《外國小說欣賞》《語言文字應用》《文章寫作與修改》五個模塊。為什么選修這五個模塊呢?因為它們與高考最接近。教學中,教師多遵循“先必修后選修”的順序,即“必修”各模塊的教學一律放在“選修”各模塊之前。這樣,就顯得高一上下學期“必修”課時太緊,到了高二上下學期時,又出現(xiàn)課時太松的現(xiàn)象。

二、“必修”“選修”同步整合

為了讓“必修”“選修”兩個獨立而又有聯(lián)系的教學體系的價值凸顯出來,使“必修”“選修”學段安排更趨合理,教學中,筆者在基本遵循新課標的規(guī)定和學校教學安排的情況下,嘗試著“必修”“選修”交叉同步整合的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必修”“選修”教學齊頭并進的同步整合教學。

筆者是怎樣進行“必修”“選修”同步整合教學的呢?方法是適度延長“必修”學段,下移“選修”學段,讓“必修”“選修”課程教學同步進行。

具體操作步驟是:高一上學期教學“必修一”和“選修”中的《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高一下學期教學“必修二”和“選修”中的《語言文字應用》《中外傳記作品選讀》;高二上學期教學“必修三、必修四”和“選修”中的《外國小說欣賞》;高二下學期教學“必修五”和“選修”中的《文章寫作與修改》。這樣進行“必修”和“選修”系列的教學安排,教學課時重難點突出,張弛有度。教學既有針對性,又有很強的操作性。

“必修”“選修”同步整合教學的方法,從整體上看,“必修”延至高二下學期上完,“選修”從高一上學期就開始上了。這樣教學不會讓學生覺得學習內(nèi)容枯燥,使學生在學好“必修”的同時,也學完學好了“選修”,這是一種一舉兩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好方法。

三、“必修”“選修”同步整合反思

高中語文“必修”“選修”同步整合,既體現(xiàn)了高中語文的基礎性和選擇性,又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和愛好,真正實現(xiàn)了“必修”“選修”齊頭并進和“教”“學”的雙贏。反思這種“必修”“選修”同步整合教學的方法,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要講究教法?!氨匦蕖薄斑x修”是兩門不同的課程,各有側(cè)重。語文教師要學會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立足于自己“用教材來教”和讓學生“用課文來學”的現(xiàn)代教學觀。面對“必修”中的每一個單元,要有所教有所不教,面對“選修”中的每一個專題,要有所取有所舍。

2.要講究策略。一是“必修”“選修”課程內(nèi)容都很豐富,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情況,學會取舍和整合,找到取舍和整合的“契合點”。二是“必修”“選修”同步整合,方式方法要多樣??梢圆捎媒處熤v授、學生自學、師生共同品讀研討等方式,也可以是點撥與討論、開展辯論、寫小專題論文、總結(jié)學習心得體會等方式。無論如何,策略一定要切合實際。三是教師對“必修”“選修”要學會調(diào)整、增減、重組。

3.要注重反思?!氨匦蕖薄斑x修”同步整合教學,要求教師注意教學反思。教師要反思教學中較好的方面、不足之處、應該改進的地方等,以更好地促進今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要努力做到“必修”以教師“講”為主,“選修”以學生“學”為主,要有所區(qū)別,要有針對性。

第2篇:高中語文必修方法范文

一、目前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選修課程價值定位缺乏。對于目前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而言,存在的主要問題即在課程的價值定位方面,即是必修還是選修,亦或者是不修。而根據(jù)目前選修課程的開展現(xiàn)狀,很多中學已經(jīng)將選修課程納入到必修的課程中,即由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定,強制執(zhí)行,即如:甘肅省的語文選修課程,即是參考《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規(guī)定,主要劃分為5個部分,同時按照內(nèi)容劃分為15個模塊,然后各模塊劃分36個學時,2個學分進行教學,而每個學期需要完成兩個模塊的學習,選修包含必選與任選兩類,必選即由五個模塊構成。雖然在政策規(guī)定中已經(jīng)指出選修課程開展需要符合各校的課程資源以及學生興趣,但是教學實踐表明,單一必選內(nèi)容就占據(jù)了1.25個學年,而其余1.75個學年中還要除去復習時間一個學年,所以任選內(nèi)容學習時間僅為0.75個學年,時間嚴重匱乏,同時教學大綱并未明顯界定任選內(nèi)容的需求,從而導致選修的部分內(nèi)容淪落為不修。

(二)教學內(nèi)容流程界定不清。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選修課程需要以正規(guī)課程為參考,同時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需要開展,選修課程教學內(nèi)容和流程的界定不清,同時加上教師素質(zhì)的良莠不齊,開展選修課程也會產(chǎn)生五種混淆問題:1、選修課與高考復習課相混淆;2、選修課與語文知識課程混淆;3、選修課與人文課程混淆;4、選修課與傳統(tǒng)語文課混淆;5、選修課與學術課程混淆。

(三)評估流程方式欠缺科學。對于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來說,目前評估的手段主要是沿用必修課程的評估,即學校與評估同步,但是這種評估往往缺乏科學性,同時根據(jù)新課標的規(guī)定,選修課程的評估應當是一種新的刻骨方式,即主要是為了達到教學的目標,而評估也需要根據(jù)不同情形展開。但是目前實際教學的評估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即如:教師主觀意識或者客觀降低評估標準,如留住生源;高考、社會等外界壓力。此外,對于高考來說,也尚未對選修課程的內(nèi)容進行明確的評估規(guī)定。

二、目前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實施過程的策略

(一)明確選修與必須課程的界線。對于目前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實施來說,為了避免選修課程進入到教學的誤區(qū),則需要將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進行清晰的缺乏開來,這就需要學校提供明確的界線,即如在教學目標的界線,必修課程主要是注重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以需要教學中強化知識基礎以及能力平衡;而對于選修課程來說,內(nèi)容的方向以及深度都受到影響,所以最大的特征即是符合學生的興趣特征,同時對學生的能力、愛好進行培養(yǎng),讓他們針對性學習,發(fā)揮個性的優(yōu)勢。所以要對兩者進行明確界定,并且理清兩者關系,即選修是基于必修課程的,必修課程是面向整個群體,而選修課程是因材施教。

(二)拓展目前的評估手段與流程。因為選修給了學生更多元化的選擇,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則需要對目前的評估手段和流程進行相應的拓展以滿足多元的評估特征。即如對于學生的能力評估,不能單一以考試作為評估標準,同時還能融入多種活動來完成評估,即如演講比賽、話劇等多種活動,同時評估還需要有較強的延展性,從而達到對學生能力水平提升的效果。

(三)強化教師自身水平與素養(yǎng)。作為選修課程的組織者,教師自身的水平和素養(yǎng)也是目前課程比較重要的一個培養(yǎng)內(nèi)容,特別是在選修課程開展過程中,既要保證課程的個性化,又要避免步入傳統(tǒng)必修課程的誤區(qū)。所以對于各大中學來說,則需要強化教師水平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即如小組合作模式,對于老教師來說,雖然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但是缺乏創(chuàng)新思想,在選修課程教學方面;對于新教師而言,雖然有豐富的創(chuàng)造思路,但是經(jīng)驗匱乏。而通過小組合作方式,讓他們能夠互補互助,以達成互相協(xié)助互相進步的目標。

三、結(jié)語

第3篇:高中語文必修方法范文

一、我國高中語文選修課的現(xiàn)狀

進入新世紀,隨著《新課程標準》使用的進一步發(fā)展,教師對高中語文選修課的研究也取得了進一步地深入。在選修課的設計、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準確的學生評價等方面取得了極大進步。同時,高中語文教學通過必修課和選修課的結(jié)合和統(tǒng)一,對高中語文必修課教學起到了良好的補充作用,提高了高中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也擴展了高中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對于教師來說,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設,能給予教學更多的發(fā)揮空間,讓教師對高中語文教材進行靈活地使用,進一步發(fā)揮高中語文在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人生觀及價值觀的作用。

二、高中語文選修課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1.教師與學生缺乏自主選課的權力高中語文選修課在《新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要讓教師與學生能夠自主選擇自己需要的選修課程。但是從實際反饋的情況來看,教師與學生的這項自力并沒有落到實處。主要原因是,各個學校選修課的選擇者主要是當?shù)氐慕逃块T,教師和學生并沒有參與到整個選修課選擇的過程中去,教育部門為了減少麻煩往往對選修課的選擇敷衍了事,有時只是選擇對升學有利的選修課。這樣,教育部門就變相地把選修課變成了必修課。

2.高中語文選修課教材的編寫存在片面性《高中語文選修課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設計的五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备鶕?jù)《課程標準》,很多家出版社編寫了選修的教材,到現(xiàn)在主要是5家出版社,但是對于這5家出版社的教材,教師普遍反映缺乏良好的科學性,過于單一。導致整個教學資源不能夠合理地進行利用,不能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很好的平臺。

3.高中語文選修課缺乏教學時間每個高中語文教師都希望能夠把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功能發(fā)揮到最大,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卻不是很理想。大多數(shù)教師反映,在上選修課的時候,時間非常有限,導致整個教學過程過快,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理解。所以在高中語文選修課問題上存在著嚴重的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所以高中語文必修課教學過程中必須的研究性學習變得可望而不可即。

4.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評價模式過于單一學生在選修課上的學習成果需要教師進行評價。但是教學評價又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我國新課改已經(jīng)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相對應的評價標準還沒有完成。不少地區(qū)和學校對于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評價不重視,大多數(shù)只是組織一場考試來進行評價,基本上沒有什么綜合的評價方案。

三、《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課程的改革方式

1.教師指導學生對選修課的教材進行自我重組選修課顧名思義就是自己選擇對自身發(fā)展有利的課程,但是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還處于青春期,對于什么對自己有益處還沒有準確的判斷能力,所以教師需要在其中扮演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作正確的選擇。同時因為高中語文選修課需要面對大多數(shù)的學生,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有選擇地學習的時候,還要考慮到整個班級的共同意愿。因此自主選擇的權力最好能夠給予學生,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合理分配選修課的課時高中語文選修課作為整個高中語文教學的一部分,其所能分配到的課程還是相對比較少的,所以教師只能進行一定的選擇,把其中《新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課程進行講解,其他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去自主學習,教師再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3.掌握好整個選修課的難度水平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進步,高中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能力在不斷地提高,但是一些選修課的難度對于高中生還是過于深奧了,所以教師在教授選修課的時候要注意難度,最好能夠降低選修課的教學難度,讓學生更好地理解。

4.掌握好選修課的教學梯度每一節(jié)選修課都有其不同的功用,有夯實基礎知識的,有拓寬知識視野的,有提高思維品質(zhì)的,有鍛煉實踐能力的,有增強文學修養(yǎng)的,這些不同作用的選修課都是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的,所以教師在教授選修課的時候要注意整個選修課程的差異,對于教授的難度和速度進行準確的控制。

5.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課程在于讓學生發(fā)揮自我學習的主動性,所以教師在上選修課時,可以通過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讓整個教學過程變得有趣。方法應是多樣化的,可以是教師講授、學生自學、師生共同品讀研討、開展辯論、寫小專題論文、總結(jié)學習心得體會、進行課文篇目比較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

第4篇:高中語文必修方法范文

一、更新觀念,研究現(xiàn)代化的高中語文教育思想

改革是社會發(fā)展的共同話題。改革的首要任務便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高中的語文教學改革也不例外。就思想觀念來講,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有著明顯的局限。張家璇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批評了“唯本”“唯考”“唯法”三種觀念(《語文教學觀念轉(zhuǎn)變之我見》1995年第6期《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其他專家和學者也多次批評過語文教學觀念特別是高中語文教學觀念的陳舊和落后。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1)就語文論語文的封閉主義。這種觀念將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隔離開來,局限于“小語文教育”天地,唯我獨尊,視野狹窄。(2)“目標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祿主義”(葉圣陶先生語)。這種觀念將語文教學的目標局限于高考,升學成了高中語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整個的教學過程都圍繞著應試作文章,與其他學科一起自覺不自覺地強化了高中教育目的的單一性。(3)脫離實際、照本宣科的形式主義。教學方法單調(diào),缺少變化;教學過程固定,模式統(tǒng)一;教學內(nèi)容僵死,缺乏時代活水;課堂氣氛沉悶,缺乏青春活力;脫離學生實際,忽視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不足,參與意識差。(4)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的機械主義。由知識到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渡過程,自有其規(guī)律和方法,但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對此常常有機械的理解和機械的運作,要么是經(jīng)院式的繁瑣考證和注釋的廣泛羅列,要么是詩人式的拍賣激情以感動觀眾,要么是自動流水線式的重復訓練和題海戰(zhàn)術等等。這種種形式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共同特點是機械地理解了高中語文教學的科學性和復雜性。

二、改革課程設置

現(xiàn)行高中語文課程的設置也有很大的局限性:(1)全國統(tǒng)用一本書,沒有地域差異,也沒有要求差異。(2)一套教科書,面向全體學生,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飽,束縛了學生的手腳,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3)單一的課程設置造成了高中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相脫節(jié)。(4)單一的教學內(nèi)容使許多高中學生喪失了語文學習的興趣,影響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在我看來,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與初中階段相比應該具有明顯的區(qū)別,初中階段可以說仍然是基礎階段,高中階段則可以說是提高階段,應該具有廣闊性、應用性、分析性、鑒賞性、研究性等特點。據(jù)有關報刊介紹,世界上許多發(fā)達國家的高中語文課程都不是我們這樣的整齊劃一。為了適應高中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同時也為了社會的需求,除了開設必修課外,它們還大量開設選修課。如美國的部分中學,選修課程達300多門;日本中學的語文選修課程有許多是以中國文化為專題的,日本高中學生所掌握的唐詩、宋詞等比我們的一般高中學生還要多。這許許多多的事實,都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敲起了警鐘。

陳鐘梁先生在與青年教師的一次談話中說:“現(xiàn)代課程論力求把理論框架放在一個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一個頂點是社會的需求,一個頂點是科學內(nèi)在的規(guī)律,還有一個頂點是學生身心的發(fā)展,而三角形的中心為人的素質(zhì)。在這個理論框架下,語文教學可以改變單一的課程結(jié)構,設立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個板塊。這樣,才真正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個性的發(fā)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建立的需要?!保ㄒ?994年第8—9期《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上海在高中語文課程設置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據(jù)陳鐘梁先生介紹:“必修課主要是打基礎,用于基礎知識的講解、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選修課旨在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以高中為例,上海為幾所實驗學校編寫了《古代漢語》《古文選讀》《影視劇評論》《外國文學作品選》《交際與言辭》《校園新聞寫作》等課本……活動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表現(xiàn)能力、組織能力,因此重在活動性、實踐性。”(出處同上)這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對全國各地高中語文課程的改革都有很大的啟發(fā)作用和推動作用。

第5篇:高中語文必修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必修教材;課后習題

課后習題是語文教材中除了課文之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體現(xiàn)語文教材價值與特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課后習題既是教師鉆研教材、設計教學目標的憑借,又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也是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的橋梁,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了一定的指導方向。

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材中的課后習題并沒有引起師生足夠的重視,一些教師幾乎不處理課后習題,學生對其更是視而不見,導致學生步入高中后很長時間也不能初窺語文的門徑,對語文的學習摸不著頭腦,未能形成相應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這就為高三的總復習增加了難度。本文旨在對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課后習題進行梳理,探究其知識體系與應用,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課后習題是一套完整的、科學的體系,其內(nèi)容都緊貼教材文本,盡可能全面地涉及各知識點,實現(xiàn)與前后知識體系的銜接。高中語文主要涉及四類文體:詩歌、小說、散文、戲劇。語文教材中針對這四類文體所設置的課后習題也各具特點。

一、詩歌單元

詩歌單元是高中必修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除必修五外,其它四本教材中都有詩歌單元,所涉及的詩歌幾乎囊括了我國詩歌各發(fā)展階段的最具代表性的各類詩歌形式,既有古代的古體詩、近體詩、宋詞等,也有現(xiàn)當代的散文詩。這就保證了學生能夠?qū)ξ覈姼璧陌l(fā)生發(fā)展、特點變化、風格流派、鑒賞方法等有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認知和學習。從學以致用的角度而言,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相關的知識后,首先應能夠應用所學的知識解答課后習題,因為這些習題在設計之初就是以貼近教材文本、易于學生知識轉(zhuǎn)化為目的的。

例如,必修一第一單元《沁園春?長沙》的課后習題:1.反復朗讀并背誦這首詞,注意把握情感和節(jié)奏。2.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詞所描寫的湘江秋景,看看詩人主要通過哪些意象來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思緒;詞的下片轉(zhuǎn)到“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圍繞“同學少年”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懷?3.既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著鮮明個性和獨特風格的詩人、書法家,課外欣賞的詩詞和書法作品,并與同學交流心得。這三道題分別涉及背誦、意象、聯(lián)想想象、情感探究、人物形象、對比賞析等多個高考詩歌鑒賞題型。

此外,在各詩歌單元題型的設置上都力求緊貼高考,將詩歌鑒賞的六大類題型囊括其中。例如,必修三第二單元重點題型有風格問題、對他人評價的看法等,必修四第二單元重點題型有意境問題、手法問題、情感探究問題等。各單元課后習題的類型既有重復交叉,又各有側(cè)重,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既能復習舊知識,又能鞏固新知識。當然,就知識體系而言,還不夠系統(tǒng),需要教師進行梳理總結(jié)。

二、小說單元

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涉及兩個小說單元,分別是必修三的第一單元和必修五的第一單元。從內(nèi)容上來看,涉及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作品六篇。小說因其特定的文體特點、豐富的知識體系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而,相關的課后習題的設置也更加凸顯高考考查的重點。

例如,《林黛玉進賈府》的課后習題:1.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透過林黛玉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出賈府是個怎樣的大家庭?2.同為小說的主要人物,王熙鳳和賈寶玉的出場有什么不同?作者介紹這兩個人物各用了什么藝術表現(xiàn)手法?3.品味人物的語言,分析他們的不同身份和性格。4.參考下面的資料,以“話說賈寶玉”為題,談談你對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有條件的話,最好讀一讀《紅樓夢》全書。資料一:“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保斞浮吨袊≌f史略》)資料二:“一部《石頭記》──后來叫做《紅樓夢》,本來就是以寶玉一生的遭逢經(jīng)歷為主體的書,雪芹十年辛苦,百種艱難,費盡精神心血、筆墨才情,所為何事?只為寫出寶玉其人而已。……照一般情形v,作家既然竭盡心思去描寫刻畫他的主人公,那一定是把最美好的詞語來贊美頌揚他?!墒牵苎┣蹍s一反常例。他專門以貶筆寫寶玉,他對寶玉很多不敬之詞,一部書中幾乎盡是說寶玉的壞話?!保ㄖ苋瓴都t樓小講》)這些課后習題所涉及的事件復述、人物分析、語言特色、自我評價等問題都是高考的常見題型。

因此,在小說單元的教學中教師應針對課后習題的內(nèi)容有計劃地安排好教學課時及授課內(nèi)容。如事件的復述與高考“理清故事脈絡”一題相關,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故事脈絡,并指明在概述的過程中以什么樣的敘事順序為佳。人物分析是小說鑒賞的核心,從課后習題中不難看出這一點。除第一題外,其他三道題都與人物密切相關。因此,對課文中人物的分析鑒賞就是本課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應據(jù)此加重課堂教學中有關人物分析方面相關知識的傳授和相關題型的解答指導。此外,教師還應針對課后習題的內(nèi)容有計劃地通過預習做好“知識預警”,并在課堂學習中對所傳授指導的小說相關知識、各類題型的解答進行學結(jié)。

三、散文單元

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的散文分為古代散文和現(xiàn)當代散文。在我省的高考題型中,現(xiàn)當代散文一直以來都不作為考試的重點出現(xiàn),自然其課后習題就很難被教師和學生關注。但隨著新一輪高考改革的推進,文學類文本也成為了必考題型,散文作為文學類文本的一種形式開始受到關注。

古代散文即文言文的課后習題在形式上與高考有較大的區(qū)別,這也是大多數(shù)學生重課文翻譯、課下注釋背誦,卻忽略課后習題的原因。文言文的課后習題主要集中在以下題型之中:1.對文言實詞、虛詞的考查;2.對文本內(nèi)容的考查;3.人物性格分析;4.背誦;5.斷句。不難看出形式雖然不同,但高考的知識點卻蘊含其中。

例如,《逍遙游》的課后習題:1.莊子的文章意境開闊,想象奇特,能夠運用大量幻想的、傳說的和現(xiàn)實的事例,闡明自己的觀點,使文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誦讀課文,談談你對文中的想象的理解。2.下列文言詞語有不同的意思或用法,這在過去所學的古詩文或成語中都出現(xiàn)過,你能舉出一二例來說明嗎?(文言詞語:若、是、斯、特、修)3.鯤、鵬的形象在后世詩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qū)十萬夫”(蘇軾《催試官考較戲作》)等,再找出幾例,體會其中鯤、鵬的形象所蘊含的象征意義。解決上面三道題,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莊子的文風、思想,解決實詞、虛詞,明確鯤鵬意象,做好對比賞析,而且通過課后習題的訓練還有助于明確文言文知識點的分布特點、文言閱讀的注意事項、試題涉及的內(nèi)容走向等。

現(xiàn)當代散文的課后習題是緊貼文體特點來進行設計的,這對于學生的散文學習有著極強的指向性。從設題意圖來看,一方面注重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一方面注重訓練學生對散文語言的感受力,體會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品味一些重要詞語的意味。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只有悟透了這些課后習題的內(nèi)涵和設計意圖,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做好延伸訓練,自然就會使語文學習產(chǎn)生預期的效果。

四、戲劇單元

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的戲劇較少,只在必修四第一單元中出現(xiàn)了三篇文章。我省高考語文試卷中戲劇并不作為考查內(nèi)容,學生可借助課后習題加深對戲劇這一文學形式的了解,并把戲劇中對矛盾沖突的處理方法運用到對小說故事的賞析理解方面。除此之外,本文不再做更多陳述。

總之,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過程中,不能忽視課后習題的作用,應將其視為學生實現(xiàn)知識轉(zhuǎn)化的重要載體、引領學生走進語文知識殿堂的第一階梯,這樣學生才能由簡到繁、由低到高,逐漸構建起知識體系,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第6篇:高中語文必修方法范文

一、新課標理念下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特點

(一)髙中語文新課標中有關選修課程的要求

高中課程設置中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歷史,但還沒有哪一個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像這次的新課程標準一樣對選修課程作了如此詳盡的說明,可見國家對選修課程的重視。按照三級課程管理模式,選修課程包括國家選修課程、地方選修課程和校本選修課程。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特點已出臺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作了詳細的說明。

(二)新課標理念下語文選修課程的特點

按照《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要求,國家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分為“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每個系列可設計若干模塊,學校應按照各個系列的課程目標,根據(jù)本校的課程資源特點和學生的需求有選擇地設計模塊,開設選修課課程。對于模塊的內(nèi)容組合以及編排方式,學??梢愿鶕?jù)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從總體上看,新的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具有如下特點:

1.性質(zhì)上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新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選修課程必然體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工具性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分為五個系列,即“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它們的設置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jié)合。

2.設置上的專題性與針對性。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選修課程的開設應遵循多樣選擇的原則:既要注重基礎性,又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選擇性和差異性。五個課程系列的開設其選材范圍必然很廣也很自由,但這并不是說選修課程處于無序狀態(tài),五個系列可以視為是五個專題,它們之間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與完整性。語文選修課程的設置除了專題性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針對性,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我們知道語文選修課程是針對必修課程的重要補充;其次選修課程是針對語文的實際應用;再次選修課程是針對學生的探究式、研究性學習方式設置的。

3.實施上的靈活性。語文選修課程的實施具有靈活性。我們知道新的課程改革實行三級的課程管理模式,這就給課程的直接實施者學校帶來很大的自主權。靈活性一方面指的是學??梢愿鶕?jù)本校的課程資源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jù)系列設計模塊,開設選修課。靈活性的另一方面是指學生可以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要及能力靈活地選擇自己所需的課程,使學生能夠在保證統(tǒng)一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多樣的廣泛的不同要求,這也說明了語文選修課程比必修課程具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和靈活性。

二、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實施將要面臨的困難

結(jié)合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實際,我想語文選修課程的實施將會遭遇如下一些困難:

(一)師資問題

要素主義教育流派曾經(jīng)認為“教師是宇宙的中心”,十分重視教師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今天,我們依然認為教師具有如此重要的中心地位。但重視教師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很有啟發(fā),我們必須重視師資培養(yǎng)。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化要實施新的語文選修課程,必然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這是上好選修課的必要條件。

(二)教材問題

教材被認為是教學過程的四大要素(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之一,可見教材的重要性。教材是課程內(nèi)容的重要載體,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憑借,是課程順利實施的基本依托。與必修課程教材相比,選修課程教材的編寫、出版以及選用等環(huán)節(jié)還有許多問題期待解決。其一,語文選修課程靈活多樣,系列豐富,各地區(qū)各學校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靈活開設,這樣一來同-類型的選修課程教材的需求數(shù)量就會相對局限于一個地區(qū),甚至一個學校,需求數(shù)量必然會很少。由此就會帶來編寫、出版、發(fā)行教材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浪費,我們怎樣將這些控制到最低點?其二,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建議可以拿一些現(xiàn)成的圖書作為選修課程的教材,這就存在一個教材選用的問題,什么樣的教材適合教師教學以及高中生學習需要呢?

(三)評價問題

高中語文新課標當中雖對評價有比較詳細的建議,但筆者認為評價仍是語文新課改一個大的問題,甚至是“瓶頸”。教育部副部長王湛同志在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評價與考試的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保障課程改革順利進行的關鍵之一”。我們知道,評價具有診斷、導向、激勵等許多功能,而在目前,髙中學習其評價主要是與考試結(jié)合在一起,特別是高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則很容易放棄選修課程的學習。因而要很好的發(fā)揮選修課的評價的各方面的功能,使學生積極地投人并很好地進行選修課程的學習。

三、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的策略

(一)選修課課程設置要求

1.選修課應在編制教學計劃時與必修課統(tǒng)一考慮。選修課既應是必修課的補充,又應是必修課的延伸。應由必修課和選修課共同編制出完整的更廣博的培養(yǎng)高中學生語文知識、能力和素質(zhì)的課程體系。必修授課計劃一定要根據(jù)課程的整體要求和學生的要求來制定。對此,選修課亦概莫能外。選修課的教學內(nèi)容應與知識需要接軌,對于選修課,不搞短期行為,也不搞臨時行為。

2.對于教育思想的改革,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可以設計安排在選修課中進行實驗性教學。

  3.選修課的課程設置要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過去開選修課多由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和教師協(xié)商決定,較少聽取學生意見,而忽視了學生常能夠?qū)λ麄冏约盒枰拖M麑W的東西講出很好的意見。

(二)選修課的教學方法

選修課的教學方法要靈活、生動??梢宰儞Q使用多種教學方法。除了傳統(tǒng)的講授法外,還可以采用討論法,使學生互相促進、互相啟發(fā);也可以使用調(diào)研法、演示法和模擬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傳授本學科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以便學生能通過自學,學到許多課堂上沒有教授過的知識和能力。

(三)選修課的課時安排

選修課的總課時安排中必須占有足夠的份額,例如占總課時數(shù)的2〇%?30%,以給學生留出足夠的選擇余地。而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國家和學校已規(guī)定出必須選夠的數(shù)量。筆者以為,高中語文選修課在教師指導的前提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度,這樣才有利于提髙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達到選修課的真正目的和效果。

                            

第7篇:高中語文必修方法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3-012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76

古詩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而古詩詞教學中一直存在著很大的難點,如何提高古詩詞教學的質(zhì)量是廣大語文教師必須重點研究的問題。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突破教學瓶頸,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質(zhì)量。本文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由于高考的壓力非常大,教師為了能夠保證教學的質(zhì)量,使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通常讓學生通過背誦的形式來記住古詩詞,只是大概地給學生分析一下詞意,并沒有深入講解,從而導致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古詩詞的含義,體會不到古詩詞的意境。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使學生在單一的教學形式中對古詩詞的學習產(chǎn)生厭煩情緒,以至于教學效果適得其反。

(二)缺少對古詩詞個性化的講解

在進行高中語文古詩詞的鑒賞和學習時,學生一定要有獨特的想象力,在閱讀時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再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對古詩詞進行獨特的認知和鑒賞。但是在目前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往往缺少對古詩詞個性化的講解,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再加上學生自己人生經(jīng)歷不夠豐富,以至于最終影響了對古詩詞的理解。

(三)沒有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學習

通過相關的調(diào)查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是在被動的情況下進行古詩詞學習的,古詩詞教學也只有教師講解、布置作業(yè)等單一的形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的狀態(tài)非常消極。高中階段,古詩詞的教學主線就是翻譯、背誦,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感受到古詩詞帶來的情感,從而打消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古詩詞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的情感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古詩詞學習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教師若從詞匯開始講解,會給學生一種非常乏味的感受,因此一定要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相應的古詩詞教學情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體會到古詩詞的意境,從而帶著豐富的情感進行古詩詞的學習。比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杜甫詩三首”中《詠懷古跡》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關于邊塞的歌曲,將其當作教學背景,給學生講解昭君出塞的故事,加強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從而讓他們學好古詩詞。又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柳永詞兩首”中《望海潮》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朗誦的視頻,伴以充滿感情的講解,從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古詩詞的意境,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

(二)設計朗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體會到古詩詞的情感

古詩詞是作者情感的一種體現(xiàn),其中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字都表達了作者的不同感情,比如憤恨、舒緩、愉快、凄涼等。教師要認真引導,讓學生將古詩詞有感情地朗誦出來,從而在朗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古詩詞。比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詩三首”中的《涉江采芙蓉》的教學時,教師要先引導學生理解最基礎的內(nèi)容,在這個基礎上,和學生一起探討:應該怎樣劃分朗讀的停頓,朗讀時應該將重點放在哪些詞匯上,之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古詩詞的朗讀,然后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找到問題之后進行改正,再次朗讀,直到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古詩詞的含義。最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或小組閱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感受古詩詞的中心思想??偠灾首x是一種外在的教學方式,通過朗讀能夠?qū)W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表達出來,這不僅是一個深化學習內(nèi)容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檢查的過程。

(三)多角度進行古詩詞的教學

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寶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教師要學會從多角度進行古詩詞的教學,從不同層面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的方式一定會帶來非常好的效果。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引導學生注重語言方面的價值,更要讓學生注重作者在創(chuàng)作中應用的寫作手法和情感表達形式。這些內(nèi)容都會在古詩詞當中體現(xiàn)出來,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古詩詞。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詩詞的內(nèi)涵。比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蘇軾詞兩首”中《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學時,教師在帶領學生分析完詞的表面含義后,應該引導學生對該首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寫作手法等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深刻理解。而古詩詞的價值層面有很多,教師可以應用比較的形式讓學生發(fā)現(xiàn)古詩詞中的奧妙,讓學生對古詩詞藝術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另外,古詩詞的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非常好,如果將古詩詞的字音轉(zhuǎn)變成音律,讓學生進行朗誦,他們就能在朗誦中體會到古詩詞的內(nèi)在情感,從而在心靈上產(chǎn)生共鳴。除上述之外,還有很多角度的入手點,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不斷探索,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

三、結(jié)語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要想使學生充分理解古詩詞的內(nèi)涵,教師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將古詩詞的內(nèi)容、情感、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創(chuàng)作意境等結(jié)合起來,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朗誦以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古詩詞的內(nèi)容,理解其中的情感,從而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詩詞知識。

參考文獻:

[1] 劉B.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 課外語文,2015(6).

第8篇:高中語文必修方法范文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的編寫依據(jù)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整套高中語文教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課本共五冊,按照計劃,教師將用1.25個學期完成必修課本的教學,即高一以及高二上學期。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必修課的任務是突出課程的基礎性和均衡性,使每一位學生在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等方面得到均衡的發(fā)展。[1]基于這樣的目標,蘇教版必修課本具有如下特點。

一、應用與審美功能兼?zhèn)涞娜宋脑掝}

蘇教版語文必修課本以人文話題統(tǒng)領專題。每冊書都包括四個專題,涉及到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個向度。[2]學生通過每一個專題的學習,能夠?qū)ψ晕摇ι鐣?、對自然、對人生有更加深入的領會和思考。同時,這些專題名稱本身也富有人文意蘊,能夠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如必修一的四個專題分別為:“向青春舉杯”、“獲得教養(yǎng)的途徑”、“月是故鄉(xiāng)明”和“像山那樣思考”。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課本的最大特色在于富含人文意蘊,課本所創(chuàng)設的這種豐富的人文環(huán)境能夠吸引學生徜徉于語文學習的天地,讓他們體會語言文字的精妙,讓他們感受思想的魅力。

語文課程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的雙重任務。[3]在安排專題時,教科書編者也很好地兼顧了應用與審美的功能。其中既有像“直面人生”、“心連廣宇”這樣具備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專題,也有如“科學之光”、“走進語言現(xiàn)場”、“語言,存在的家園”這樣注重說明性和應用性的專題,體現(xiàn)出語文課程在內(nèi)容選擇方面注重人文性和注重實踐性兩種不同的傾向。

二、專題構建的多元對話平臺

課本以專題組織學習材料,構建多重對話平臺。[4]與一般的文選型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不同,如有的文選型教材是以單元來組織內(nèi)容,像洪宗禮主編的初中語文教材,是“一本書,一串珠,一條線”的編排體系,注重的是“單元合成,整體訓練”。[5]而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課本則以專題為導引,專題之下,又分為導語、學習板塊和寫作三個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寫作”這一板塊,又分成了寫作指導和寫作實踐,并且每一冊都有一種寫作觀的指導。確立正確的寫作觀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無疑是大有裨益的。每冊的寫作觀分別如下:“你的生活很重要”,“獨立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寫作,也是對話”,“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人文情懷與公民意識”,這些寶貴的寫作經(jīng)驗為學生的寫作指明了方向,并向他們提出了“辭意并重”的寫作要求。

對話,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理念,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在課堂上,有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閱讀課文,是學生與作者的對話,也是與課文中人物的對話(如有些課文為小說、戲劇的文學樣式)。必修教材以專題來組織學習資源,專題下面又分為2至3個板塊,板塊之間打通了時空的阻礙,形成了古今中外暢通無阻的對話。如《必修五》中的第二個專題“此情可待成追憶”,討論的話題是人類的美好情感,下面列了2個板塊,分別是“如泣如訴”和“執(zhí)子之手”。其中,《陳情表》、《項脊軒志》和《長亭送別》屬于我國古代文學領域不同時期的作品,而《羅密歐與朱麗葉(節(jié)選)》則是英國偉大的文學家莎士比亞的作品,這四篇選文,都表達了歌頌人類親情、愛情的主題。編寫者希望通過這一專題的學習,學生能夠體會其中的情感,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在此專題中,寫作指導部分是“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與前面選文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正好相同,即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這種讀寫結(jié)合的結(jié)構安排,既培養(yǎng)了“閱讀與鑒賞”的能力,又訓練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三維教學目標,即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均有所收獲。

同時,學生與教科書編者之間也存在著對話。這主要體現(xiàn)在每一專題前有編者精心設計的導語,每一冊課本之前還有一段“致同學”的話,每一專題和板塊的名稱,也閃爍著編寫者的智慧,如“送懷千載”、“登高能賦”,充滿著人文氣韻,這些都可以看作是對話的一種形式。更明顯地,在有些專題中,編者特意設置了“對話欄”,并在“對話欄”中對作品作了評點,如在《想北平》這篇課文中,編者在一開始時寫到:“北京是老舍的故鄉(xiāng),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中主要的描寫對象。對于故鄉(xiāng)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系,老舍曾說過一段話:‘許多好小說是由這種追憶而寫成的。我們所熟悉的社會與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總是最親切的。親切,所以能產(chǎn)生好的作品?!鄙衔囊玫木幷叩脑u點是一種寫作觀的引領,這段話提出了“故鄉(xiāng)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系”這樣一個可供學生思考的命題。再如在這篇課文的后半部分,編者做了這樣的點評:“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特點,人們對城市的印象與記憶也常常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的。只是當寫作者要把印象與記憶化為準確的文字時,往往存在選擇與概括的難度。比較則是一種凸現(xiàn)特色的常用方法?!断氡逼健方o我們提供了范例?!边@里則是一種寫作方法的引導,這段話告訴學生通過比較的方法,可以凸顯某一事物的特色?!皩υ挋凇敝胁粌H有編者的點評,同時學生也能在“對話欄”中隨時寫下自己的心得,包括對編者評點的不同見解,從而與作品和編者展開對話,這樣的對話應該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成。

三、以探究為核心的學習方式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課本在以專題組織學習材料時,著重考慮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重要影響,這也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在內(nèi)容安排上,教科書編寫者設計了“文本研習”、“問題探討”和“活動體驗”三種不同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出新的學習和教學理念,這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和教師主導作用是有區(qū)別的。這三種學習方式都以“探究”為核心,“文本研習”重在“研”字上,“研”是“鉆研”、“研究”的意思,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解讀和研究文本,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品質(zhì)。同時,教科書中也設計了一些相關的問題,供師生共同探討,這些問題能夠給學生提供不同的角度,使他們從不同的側(cè)面逐步深入文本,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閱讀與鑒賞”的能力。如有的問題要求學生品味句子的豐富內(nèi)涵;有的問題則著眼于文章的布局,要求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思考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線索來安排材料的等等?!盎顒芋w驗”強調(diào)了活動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強調(diào)了情境對于學習的重要作用?!绑w驗”對于學生而言有著深遠的影響,體驗性的感受、觸動心靈的場景能夠長久地保存在記憶中,對于學生的人格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所強調(diào)的活動的重要意義。一般說來,每個專題側(cè)重一種學習方式的引導,有的專題則兼具兩種學習方式,如《必修二》中的“和平的祈禱”這一專題,就兼具了“文本研習”與“活動體驗”兩種學習方式。這三種學習方式的設置,意在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他們“在無疑處有疑”的精神。

四、具備開放性和彈性的教材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中,有的課文或板塊名稱之前有“*”號,表示該課文或板塊為選教或自讀內(nèi)容。對于那些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以此來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樣地,對于那些有著更高理想追求的教師,也可以在選教或自讀內(nèi)容之外,選用其它文本進行教學,區(qū)分精講與略講,他主學習與自主學習。[6]這樣的內(nèi)容安排,可以因教師的知識面和對學生要求的不同,為我所用,顯示出教科書具有開放的彈性機制,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部分師生的負擔。當然,對于教材的使用,具體到日常的教學,每個老師可能會有所不同。近年來,新課標強調(diào)“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體系,這給教科書的編制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五、豐富充實的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語文教科書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核心資源,具有重要的地位。[7]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包含著十分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首先,作為一套綜合性很強的合編型語文教材,教材選取了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之作,并且按照“文質(zhì)兼美,適合教學”的原則來編寫。編者在選文的安排上也進行了探索,突破了傳統(tǒng)的單元組編方式,以專題安排學習內(nèi)容,進行專題和板塊式的學習,這種創(chuàng)新方式本身就生成了一種新的課程資源。其次,實用類文本、文學類文本和論述類文本都囊括其內(nèi),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有機地滲透于文章和專題的學習之中。第三,在“文本研習”“問題探討”“活動體驗”“積累與運用”這些部分中,編者提出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提供了許多引發(fā)學生比較思維的材料,這些問題與材料,能夠指引學生在思考中尋找更加豐富的語文資源,如上網(wǎng)檢索資源等。最后,教材中有著豐富的插圖,特別是一些說明文,這一點是非常必要的。如《南州六月荔枝丹》這篇課文中,共有四幅插圖,像“荔枝果實各部分名稱”這幅圖,非常清晰地呈現(xiàn)出了荔枝的各部分結(jié)構,包括果梗、果蒂、果皮、種子等等,如果單從這些包含著專業(yè)術語的文字來理解荔枝各部分的結(jié)構,顯然很難,而插圖則為學生理解文字提供了便利。同時,每冊課本之前都有相應的彩色插圖,也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方便和趣味。

從上述特點可以看出,這套實驗教材確實有不少創(chuàng)新之處,編寫者希望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的呈方式,加強整合,立體構建,給學生提供一個包含著“靈魂”、“情境”和“生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命系統(tǒng),以此實現(xiàn)“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這樣一個核心的課程目標。[8]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國語言文字的課程,語言文字的學習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性,不同于數(shù)學、物理等其他學科。語言文字的學習注重積累,這套必修課本在編寫中也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要符合母語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學完某些專題之后,課本中安排了“積累與應用”的環(huán)節(jié)。如《必修二》,學生在學完“歷史的回聲”這一專題之后,“積累與運用”環(huán)節(jié)就要求學生背誦這一專題中的選文《阿房宮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是語言的積累,而應用則是知識的鞏固和遷移,告訴學生要學以致用。

教材中的助讀系統(tǒng)在掃除學生疑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對一些陌生詞語的注釋,還是插圖、圖表的呈現(xiàn),都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架構了一道橋梁,消除了因時空差異而產(chǎn)生的理解上的困難,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2014年實驗版教科書在已有基礎上又做了進一步的修訂,每個專題變得更加嚴謹,新修訂的課本也更加便于教學,這減輕了師生負擔,是一種進步。當然,每一套教科書都有它有待改進的方面,關于教科書編制與使用的工作還值得更多的人去辛勤探索,不斷使教材的編寫更加合乎科學的規(guī)律。

注釋: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4][8]倪文錦.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1-267.

[5][6]張中原,徐林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278-364.

第9篇:高中語文必修方法范文

一、教學有共性目標:注重基礎

必修和選修有一定的差別,傳統(tǒng)的慣性思維認為必修課注重給學生打下基礎,而選修課就是百家爭鳴,我說我是。依據(jù)本區(qū)域的學生語文素質(zhì)環(huán)境,為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服務的,選修就無需重視基礎。其實,這是對新課程的一種誤讀。

“注重基礎”應該是貫穿到整個高中階段語文學習的共性目標。高中仍是基礎教育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仍應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這在高考試題中也是得到了印證的,《課程標準》說“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是在必修課程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可見,選修不是孤立的語文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的聯(lián)系必修課的所學內(nèi)容,必修課的學習可以說是為選修課授之以漁,提供了文本特質(zhì)的教學點以及文體教學風格,必修課的文本解讀方法、理解能力技法、思維習慣等應保留并遷移拓展到選修課中來。選修課教學的導學案設計也必須以課程目標為依據(jù),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語文素養(yǎng)和需求,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語言文字積累運用和語感思維的發(fā)展和提高。同樣,注重基礎也是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考查要求,既要培養(yǎng)文學鑒賞能力,又要應付高考要求,這也就成了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

二、教學有選擇內(nèi)容:張揚個性

教學的內(nèi)容,必、選修都要落實在兩個主體上:一是教師,二是學生。

至于選修的“選”字如何落實,筆者認為老師的教根據(jù)實際大膽取舍,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力求張揚個性,尊重學習需求。即可獲得多樣化的雙贏。

教師對選修課的教不必全像必修那樣去課課精講、面面俱到,選修課應體現(xiàn)為“用教材教”來促進必修課的所學得到鞏固,在選修中大膽取舍一些課文和個別單元來研讀。如選修《外國小說欣賞》,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在集體備課中制定一個總體教學框架原則,如文本研讀、要素探究、主題賞析,在每個框架下又要設置具體教學目標;“文本研讀”,重在落實學生基礎知識和積累,加深學生對文本理解欣賞?!耙靥骄俊卑凑諅鹘y(tǒng)小說欣賞的路數(shù)去教課文,重在探究小說的三要素或注重其一,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指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借要素探究來深化對小說的理解和把握?!爸黝}賞析”更多的是關注小說的人文性和藝術表現(xiàn)力、價值追求、審美情操等。

教師這樣有取舍的教重在張揚學生學習愿景的個性追求,支持其特長和個性的發(fā)展,這也是選修課程開設的初衷之一。通過選修課教學,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他們不同的發(fā)展傾向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進而造就時代所需要的多方面的人才。

三、教學有民主的方式:自主合作

新課標下的高中語文教學不論是選修還是必修都應是學生本位教學,教學過程中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角色要充分展現(xiàn)出來,也只有這樣,“自主、合作、探究”的民主學習方式還能得以落實。

課堂教學過程應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的實質(zhì)是交流、互動、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nèi)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與共同發(fā)展。

選修作為高中語文史無前例的新內(nèi)容,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形成一套科學完備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期望的實現(xiàn)還需要更多的一線教學者歸納總結(jié)自己的心得、經(jīng)驗、成果并與同仁共勉,以期大語文教與學的環(huán)境日趨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