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小學閱讀理解課范文

小學閱讀理解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閱讀理解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閱讀理解課

第1篇:小學閱讀理解課范文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技巧

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是英語教學者的目標。在多年的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要有計劃地策劃學生的閱讀活動,并要求他們能從初級閱讀學習中找出信息,理解大意。同時,對部分學生要求能欣賞作品、評價作品,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的發(fā)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分析學生在這方面的失誤情況,并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丟分原因分析

現(xiàn)在的小學英語教學,閱讀量嚴重不足。由于平時的作業(yè)量大,僅能滿足于課堂內容等有限的材料作業(yè)。主要體現(xiàn)在單詞量少,即使大綱上規(guī)定要考的詞及短語也不熟,意義搞不清,這勢必影響對文章的理解,造成失分。雖然在閱讀中可以通過文章的上下文來猜測,但是往往都是有條件的。同時不熟悉文章題材和要求,例如廣告類文章經(jīng)常不用完整的句子,而是由一些看似支離破碎的詞構成的,而學生適應了平時的課堂常規(guī)訓練,對此則感到很茫然,容易造成失分。

二、培養(yǎng)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

1.提倡朗讀

通過朗讀,學生的語調得到訓練,記憶深刻,而且朗讀有助于理解和表達文章的思想感情,發(fā)現(xiàn)和欣賞語言的內在美。另外,根據(jù)學生讀書的語調和斷句可以考查他對句子的理解情況。

2.關注默讀

默讀的實用性最大,學生在考試中是不能出聲閱讀的,大多數(shù)閱讀都是在默讀中進行的。默讀是無聲的理解,學生一目十行,可以增加速度,加深理解,快速完成考試中的習題。

3.重在精讀

精讀是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主要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綜合教學。

4.拓展泛讀

泛讀是擴大詞匯、拓展知識的唯一途徑,一般人絕大部分閱讀都是泛讀。所謂泛讀,是要求學生理解文章含義即可,泛讀的篇章比較長,注重廣度,可以在課內進行,也可以在課外進行,但以學生獨自閱讀為主。

三、培養(yǎng)英語閱讀能力的技巧

1.實踐中逐漸磨煉

要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課堂上踴躍發(fā)言,即使答錯了也不要緊,重在積極主動地思考、參與,只要敢講,就會比那些不敢講的學生收獲大,逐步獲得成功。

2.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很多學生英語成績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們的智商不低,基礎不弱,教師要細心觀察、耐心誘導,有針對性地以他們感興趣的內容為切入點,教給其學習方法。在日常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不是不認真學習,而是學習方法不當。他整天記單詞,就是記不住,與他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他只是死記,不會放在文章中加以理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例如turn這個單詞,在不同的句中有不同的意思,Turn right and you’ll get to the hot.這里作動詞,有“轉彎、旋轉、翻”的意思;The leaves turn yellow.這里作系動詞,后接形容詞,有“變成”之意;It’s your turn to read now.這里作名詞,有“(依次輪到的)機會、變化、轉折點”的意思。我告訴他,單詞記憶最好放在文章中去理解,這樣不但記住了單詞,還理解了句子、文章的意思。

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多種閱讀方法,為學生提供個別化閱讀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可以根據(jù)各自的需要,調看有關材料,以便讓學生自我拓展閱讀的空間。

第2篇:小學閱讀理解課范文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閱讀理解

語文作為傳統(tǒng)的語言文化學科,在中國已經(jīng)享有多年的歷史,作為自古傳承的經(jīng)典文化學科,語文的教育教學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唯有我們的學生掌握的語文基本功越扎實,讀的書目越多,得到的相關訓練越多,才能保障學生在進行其他課程的學習上,理解的更為輕松。語文知識是學習一切課程的基礎,只有語文學習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打下更為扎實的基礎。而閱讀作為語文學科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我們學生語文學習的總體影響比較大,因而更應當備受關注。

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我們通常采取“題海戰(zhàn)術”,專項突擊等相關的集中學習的方式助力學生實現(xiàn)某一方面學習技能的提升,這種教學方法不是不夠完美,只是學生在學習中所發(fā)揮的主動性作用難以被更好地激發(fā),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具有絕對的“指揮權”。在當下這樣的新的教學語境下,要想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繼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想要實現(xiàn)這一系列的目標,我們必然要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及時的反思和總結,力爭為學生在當前教學情境中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本文中,筆者僅選擇語文閱讀這一方面進行具體的闡釋和個人觀點的闡發(fā),希望對大家以后的語文教學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第一,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課堂教學互動,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堂發(fā)言和表現(xiàn)的機會,這是教師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誤區(qū),及時調整自身教學策略和進度的有效憑證,同時,也是新課改下,教師能夠有效助力學生提升閱讀理解技能的有效途徑。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教師往往將教學中心放在自身教學內容的傳授上,而沒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但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助力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上有所增強,作為教師我們要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課堂教學互動,對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行及時的互動,在平時講課文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概況文本大意、進行思想內容的總結,對文本進行段落分段等各種形式的鍛煉,使得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不斷取得進步。當然,通過學生在課堂中對相關問題的回答,我們也可以較為清晰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和理解能力,從而根據(jù)其當前所處的階段,調整自身教學方式,從而更專業(yè)化地助力學生在語文閱讀理解中取得更大進步。

第二,擴展閱讀面,定期在班級內部組織讀書交流活動,通過師生之間及其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及時學習不同的理解視角,為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增加助力。語文的學習離不開閱讀的積累,而閱讀能力的提升也離不開學生閱讀量的積累,當然,這不是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有多么的重要,而是說閱讀與閱讀能力的提升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lián)。閱讀量較大的前提下,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也較為豐富,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及其認識也會呈現(xiàn)出更高層次的表現(xiàn),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意識到閱讀對于學生的重要性。

當然,鑒于學生鑒別能力上尚有不足,在閱讀書目的設定上,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相應的讀書書目,在一定的時間內,讓學生閱讀一定量的書目,并能夠通過讀書討論的形式,互相交流,這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地擴充知識面,助力學生閱讀視野拓展,閱讀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徑。

第三,開展專項閱讀訓練,在專項技能提升階段,給學生更多的發(fā)言和闡釋的機會,教師作為教學引導者和推進者,對學生在閱讀特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發(fā)現(xiàn),分門別類地對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及時的“補救”,力爭使得學生整體閱讀技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種策略。通過對學生進行集中的教學與訓練,學生們可以對閱讀理解的技巧及其注意事項有一個比較全面而清晰地理解,繼而在接下來的系統(tǒng)化的學習中,可以減少阻力,使得語文學習顯得更為輕松而充滿“歡樂”。

第四,在班級內開展與閱讀相關的討論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由教師出題,學生小組探究合作的方式開展。這種活動形式,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較大程度的激發(fā)。這種形式的討論活動,考慮到的是團隊協(xié)作,而這種分組探討的方式,基本可以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讀書討論中去,繼而達到鍛煉學生語文邏輯思維等諸多內容的目的。當然,也可以使得教師在“檢驗”探究結果的過程中,感知到學生們的探討結果,對學生目前所處的學習理解能力有一個基本的掌握,從而更好地調整教學思路,改善教學策略,以便于更好地為學生語文學習提供更多的幫助。

第3篇:小學閱讀理解課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育;數(shù)學閱讀理解;數(shù)學文本;知識建構;元知訓練等

一般我們認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需要在語文學科中培養(yǎng)的一種重要素質,其實不然,數(shù)學學習中也處處存在閱讀理解。能否正確地閱讀、理解題目的要求或題目中包含的意義,具備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學好數(shù)學、做好數(shù)學的關鍵。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我們的課堂內、課堂外仍然存在一些偏見,認為閱讀只是語文、英語教學的事。在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意數(shù)式的演算步驟,只注重邏輯的嚴密推理,而忽略對數(shù)學語言的理解。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仍然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往往缺乏閱讀數(shù)學課本的能力和習慣,似乎研讀數(shù)學教材那是老師的事,自己只要聽懂課,會解題就行了。數(shù)學課本通常僅當習題集用,正文是從來不看的,偶爾老師布置了“看書”的作業(yè),學生以為是“軟作業(yè)”,不需要檢查,于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草草了事,讀不準要點,讀不出字里行間所蘊藏的數(shù)學思想,更讀不出問題和自己的獨到體會,有的甚至根本就沒去讀。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常常是老師反復講解、學生被動接受,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一學期下來,事倍功半。另外,從書店購書的家長方面來看,也主要是為孩子買一些數(shù)學解題集,練習冊,在他們看來,數(shù)學只要會解題就可以了,哪來的數(shù)學閱讀?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在做計算題時正確率很高,但遇到判斷題、解決實際問題等類型的題目時卻由于理解不清題目中文字所表達的意思或沒有正確閱讀,而造成許多錯誤,這種現(xiàn)象在低年段尤為明顯。低年段是學生接觸數(shù)學的開始年段,如果我們能在學生開始學習數(shù)學時就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閱讀理解習慣,那么能為今后更高年段學習更為復雜的數(shù)學知識打下一定基礎。因此,在低年段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也應十分重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理解不旦是語文課要解決的學習任務,數(shù)學課也經(jīng)常存在閱讀理解的問題,在教學中需要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在數(shù)學中不光有數(shù)字運算,還有空間關系和邏輯思維的問題。而閱讀理解能力常常是解決數(shù)學問題,特別是數(shù)學文本問題的必要前提。本文將討論數(shù)學閱讀理解的內涵及在小學數(shù)學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教育對策等問題。

一、小學數(shù)學閱讀理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閱讀是對文本的加工和理解過程,小學數(shù)學也涉及文本的問題,如應用題、文字題、圖表等,這些數(shù)學文本由數(shù)字、抽象符號以及語言詞匯等構成。在目前,我們教師也意識到小學生閱讀跟數(shù)學技能的水平很不對稱。有的學生面對文字題、應用題時就“傻眼”了,難以應對。例如當學生直接計算兩個數(shù)字的積或者商時,他們可以準確無誤地完成;然而,把這兩個數(shù)字放在文字題中時,他們就不知道是應該求積還是求商。事實上,很多學生對數(shù)學中的基本語言甚至關于解題要求都不能準確理解。如:“請問小明最少要看多少頁才能超過小華?”有許多學生就不能正確理解問句中的關系詞“最少……才能超過”。很顯然,數(shù)學文本理解能力的不足已經(jīng)制約了數(shù)學潛能的發(fā)揮。因此要提高學生數(shù)學的綜合運用能力,就要指導他們如何閱讀數(shù)學文本。數(shù)學閱讀理解有著自己的特殊性。數(shù)學中的語言總是非常簡潔,一些數(shù)學概念、數(shù)量關系通常是隱藏的,含蓄的。小學生在閱讀數(shù)學文本時,常用到“加法”方式,要通過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補足或擴展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義,才能充分理解。如:“第一車間生產(chǎn)了200個零件,第二車間比第一車間少生產(chǎn)4個,兩個車間一共生產(chǎn)多少個零件?”解題時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比較”關系,即根據(jù)“第二車間比第一車間少做4個零件”這一條件,計算出第二車間的個數(shù),然后理解題目中的“組合”關系,將兩個車間生產(chǎn)的個數(shù)求和,雖然問題文本中只有兩個數(shù)字,卻包含了“比較”和“組合”兩層數(shù)量關系,在計算過程中,學生列式有200+4=204.200-4=196和200+4+200=404。這些學生將其中的比較關系的方向搞反了,從而導致理解錯誤。因此,在數(shù)學活動指導中應該有意識的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小學數(shù)學閱讀理解的過程理解

小學數(shù)學文本由數(shù)學語言、詞匯以及以非常簡潔的形式符號組成,小學數(shù)學文本理解過程至少有四個層次:第一、正確理解詞匯和符號。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常常用一些詞匯來表述,這些詞匯有些是數(shù)學中的專門術語,有些則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因此,指導學生準確理解這些詞匯的內涵是正確理解問題的前提。對于數(shù)學術語的理解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掌握程度,而那些來自生活中的常用語的概念來說,放在數(shù)學中就有了新的內涵,即由“日常概念”變成了“科學概念”。然而小學生卻往往不去注意兩者之間的差別而誤解其意義。例如:“垂直”在日常語言中最基本的含義可能是指與水平或地面垂直,于是有的學生以為在數(shù)學中也應該這樣理解“垂直”的含義,這顯然沒有抓住“垂直”作為科學概念時的內涵。小學生對這些符號的掌握必須是準確的,并且達到自動化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解決問題。第二、正確解決詞匯和符號之間的“互譯”問題。在實踐活動中,用詞匯表示概念與用符號來表示概念之間需要相互翻譯。如在解決應用題時,需要用文字表述列出算式,也可以根據(jù)算式來編應用題,這樣就涉及到了詞匯和符號之間的互譯問題。目前小學生在這方面常常面臨許多困難。第三、在應用題、用符號表示的數(shù)學方程表達式中,也涉及到理解符號關系和數(shù)量關系的問題。如在四則運算中,同時出現(xiàn)了加、除、括號等,這就必須理解這些符號的關系,才能確定計算的順序。第四、小學生對數(shù)學問題的閱讀理解最終還是要構建合適的問題模型。在詞匯、符號、語法結構的水平上去理解問題的文本都是必要的步驟,最終還是要形成一個合適的問題模型才能解決它。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常常有某些信息的缺口,而且在問題的給定條件和要達到的目的之間總是包含了很大的差異,這就需要學生運用已有的數(shù)學知識,將已有的概念性知識、理解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程序性知識聯(lián)系起來,來彌補這種缺口的差異,形成關于問題的內在表征模型,最終達到解決問題。

三、小學數(shù)學閱讀的困難和對策

小學生在數(shù)學文本的理解中面臨的任務以及困難是多種多樣的,然而,導致學生數(shù)學閱讀困難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要根據(jù)主要原因的不同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對策。

1.在數(shù)學理解的不同步驟上加以訓練。小學生對數(shù)學文本的理解有不同的層次,因此,在實踐中每個學生的數(shù)學閱讀困難也是不一樣的,要根據(jù)不同學生安排有針對性的訓練活動。小學生理解的困難可能是不能理解數(shù)學術語和符號或者不知道將兩者互譯,還有可能是不善于理解數(shù)學的“語法結構”等。對策:對不能理解詞匯和符號進行互譯的學生,指導過程中要訓練他們用多種方式理解和處理同一個數(shù)學主題。如:可采用根據(jù)一個應用題文本列出幾個算式;或者反過來,根據(jù)一個算式編出多種數(shù)量關系結構或類型不同的應用題。對于不善于區(qū)分不同數(shù)量關系的學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其中包含的集合關系(算術應用題中的組合問題、比較問題、變換問題)的數(shù)學題進行分類;也可采用一些“完形填空”的方法來訓練學生對數(shù)學表達方式的敏感性。總之,要根據(jù)學生在每個數(shù)學閱讀層次上面臨的具體困難,加以適當?shù)挠柧殹?/p>

2.指導學生構建“活的”、結構化知識。掌握必要的數(shù)學知識是提高數(shù)學閱讀能力的前提,在實踐活動中小學生對數(shù)學文本的理解之所以會出現(xiàn)問題,可能是如下原因:缺乏用于解釋文本信息的足夠的已有知識;學生已有的知識雖然很充分,但不知道選擇合適的知識點與問題情景聯(lián)系起來;學生對問題理解與題目表達的含義不一致。對策:根據(jù)以上原因,在實踐指導中要發(fā)展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充分理解,形成有結構的知識體系。如:可以引導學生用畫“概念”和“概念網(wǎng)絡結構”的方法促進知識的系統(tǒng)化和組織化,將概念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學習與條件性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如:老師不僅要講解一道題目的計算方法,還應該引導學生思考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應用這些方法等,這樣知識才能變成“活的”、可用的知識。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多了解一些一般的科學文化知識及生活經(jīng)驗,可以為問題解決提供豐富的背景信息。如:學生對銀行所使用的“利率”概念及其計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后,在課堂上遇到類似問題可能就更容易應對。

3.在實踐活動中進行適當?shù)脑J知訓練。小學生在理解數(shù)學問題或文本時,其認識活動不僅是指向外在問題文本,還指向自己的認識活動為對象的認識,就是“元認知”,就是對認識活動的認知。在對數(shù)學問題理解過程中的元認識活動包括很多內容,如事先計劃預測結果、時間分配、自我控制、自我質疑、自我評價等,從以往的實踐證明,許多學生不善于理解數(shù)學文本,可能是因為元認知能力的缺乏造成的。對策:提高數(shù)學閱讀理解中的元認知能力的方法很多。如:可以通過數(shù)學習作訓練學生的元認知。Fuentes認為:在目前,小學生都是學習現(xiàn)成的數(shù)學教本,解決教師或書本上提供的問題,實際上可以把這些工作部分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如讓學生學習編寫數(shù)學練習題并給出答案,這樣他們就要斟酌如何表述問題,如何調整自己的思路,讓別人明白,從而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此外,加強口頭解題的思維訓練,這樣有助于維持問題理解的注意力,也有利于不斷調整自己的理解活動。最后,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的作業(yè)進行自評和修改,同時也可以提高自我反省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理解的能力:

一年級學生由于其語文識字量和知識水平的局限,造成他們閱讀能力不夠。他們常常依賴老師或家長幫助其讀題、分析題意,沒有自己閱讀題目的習慣。我們經(jīng)常在批改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前一次做過的一類題目要求是劃出一組題中得數(shù)較大的一個算式,這一次再做類似的題型,只不過題目要求變成了在得數(shù)較大的算式后面打“√”,許多學生做題時還是按照以前遇到過的要求做題,究其原因是他們在做題之前根本就沒有閱讀過題目要求,也就根本談不上按要求正確完成習題了。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讓學生自行讀題、獨立理解題意。當在學生學完拼音之后,教師可給題目要求注上拼音,讓學生獨立讀題。讀題時先要求讀出聲音來,把書面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眼、耳、口、心并用,運用多種感官參與。而且,在讀題時可以讓學生有意識地重讀需要注意的地方和關鍵詞語。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題義。學生在讀了之后還不能正確理解的地方,教師再有針對性地加以講解。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在做題之前要閱讀題目要求的良好學習習慣,逐步養(yǎng)成他們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根本上減少并杜絕上述錯誤情況發(fā)生。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理解習慣:

在平時的教學或練習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學生會有稀奇古怪的錯誤出現(xiàn),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在做題時讀題不夠完整,往往句子只讀一半,就開始動筆做題,這樣造成許多不應該出現(xiàn)的錯誤。例如:有這樣一道填空題:100個一是()個十。有些學生只看到括號為止,把題目理解為100個一是(),然后就不加思考地在括號里填上100。由于題目沒有讀完整,學生理解起來就出現(xiàn)了較大的偏差。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就應教給學生正確、良好的閱讀方法,首先題目要讀完整再思考,其次對于讀了一遍還不能明白意思的題目要多讀幾遍,最后將答案填寫好之后還要再將題目完整地讀一讀。有許多錯誤往往通過最后完整地閱讀一下,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不正確的地方,這樣也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檢查驗算的良好習慣。只有教師在平時的練習、作業(yè)中經(jīng)常提醒,注意滲透,低年級學生才能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另外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中,教師還可以經(jīng)常出一些題組的對比練習,如出示這樣兩組題目:①5+3=、5×3=、5-3=;②6-2=、6×2=、6+2=;讓學生先計算出得數(shù),再觀察這兩組題目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學生計算后通過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每組題目的數(shù)字都是相同的,但運算符號不同,它們的計算結果也不同。在學生感知到這一點之后,請他們來做做小老師,提醒一下大家在計算時要注意一些什么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就說出“計算時先要看清楚計算的符號再進行計算”這一注意點,并且這樣由他們自己得出的結論學生能記得特別牢。通過經(jīng)常做題組練習,就可以讓學生自己體會到做題之前先仔細閱讀題目、正確理解題意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學生就能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理解習慣。

小學數(shù)學閱讀理解能力是發(fā)揮數(shù)學潛能的重要前提,但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數(shù)學課中應該重視閱讀理解教學。從過程看,數(shù)學閱讀理解包含了前后相依的四個層次,在每個層次上學生都可能面臨困難,我們應該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包括建構結構化的知識、適當?shù)脑J知訓練等。

參考書籍:

第4篇:小學閱讀理解課范文

關鍵詞:題型意識;閱讀理解;評講課;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03-048-2

一、教學背景

目前高中閱讀教學低認知活較多,閱讀理解的訓練與評講始終停留在知識糾錯層面,似乎難覓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熱衷于“一言堂”,即教師點出錯題、查找能夠支撐正確答案的文本內容、譯解原文、辨析選項真?zhèn)?歸類錯題,卻不能深究原委,難以由點及面地解決問題。閱讀理解評講始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一味地聆聽、接受,缺失主動思考,簡單的教學遏制學生閱讀能力提升[1]。在此,筆者借助一節(jié)典型的市級示范課的教學實踐,闡述如何改變評講方式,培養(yǎng)閱讀理解題型意識。

二、教學實踐

1.教學內容分析:本節(jié)課評講周練的4篇閱讀理解,試卷已經(jīng)批閱,錯題已經(jīng)歸類和分析。

2.學情分析:高三理化普通班學生,英語水平中等,學生做過大量的閱讀理解題,但出錯率依然很高,尤其信息推理題屢教不改,學生缺少題型意識。

3.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目標在于幫助學生形成題型意識,生成解題方法;重點是信息推理題解題技能培養(yǎng);難點是如何促進學生產(chǎn)生題型意識,生成解題技能。

4.教學片段

[教學片段1]

利用PPT展示教學目標:Recognize the form and feature of four types of test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Master the way to dealing with the different type testing by summarizing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our weekly exercise.

T: Can you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two sentences and know how to do?

Ss: Yes. But what are the four types of the testing?

T: Good. Please guess, according to rec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 especially this weekly exercise. Of course, you can exchange opinion each other.

Ss: ... (學生思考并小聲交流)

Sa: About main idea, details, guessing the meaning of a new words and...

Sb: About conclusion.

T: Welldone! (利用PPT展示:Task types(閱讀理解題型): 主旨大意;信息理解;詞義猜測;信息推理。)

[設計說明]通過示標,讓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及要完成的任務。并通過對學習目標的討論,強化目標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利用討論的過程順利導入閱讀理解題型知識的自主回顧與總結,在啟發(fā)中明確閱讀理解主要的四種題型。

[教學片段2]

T: What should we focus on while reading?

Sa: Main idea.

T: OK.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or of the whole passage.

Sb: Key points.

T: Right. Key points. That is key information.

T: Oh, how can we classify the information we find in the passage while reading?

Sc: Important information.

T: Good. Effective information.

Sd: Not important information.

T: Unimportant information.

……

[設計說明]主旨大意題是較難的一種閱讀理解題,不僅需要掌握英語語言知識,還需要閱讀策略等非語言性知識,但經(jīng)過抽絲剝繭式的引導與探討,可以促進學生明了主旨大意題正確選項的內涵與外延既不能擴大也不能縮小,必須忠于原文。有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有關“主旨大意”題的知識,理解其內涵,明白其特色,把握解題方法,結合周練的相關習題加深理解與運用,形成該題型的理解策略,生成解題技能,提高理解的準確度。

[教學片段3]

T: What is the most difficult test in our reading comprehension?

Ss: About conclusion.

T: OK. Now, please, go through our weekly exercise, even recent ones. Then, Please think over, discuss and communicate each other in your group. Next present what you find out?

Ss: ...

在師生探討中,利用PPT次遞出示以下內容:以文本內容為原點,事實為依據(jù),合理的主觀推測。A.注意如下幾種干擾選項:事實選項(并非推理)、 非事實選項(干擾性的選項――偷換概念、主觀臆斷、無中生有)B. 合適選項(概括性或者哲理性),然后對照總結、自主訂正周練中出錯的信息推理題并提出注意點。

[設計說明]信息推理題主觀性強,不易把握,該題型集中體現(xiàn)了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的文本、不同的體裁都可以出信息推理題,信息推理題是出題者的鐘愛,卻是考生的障礙,評講的難點,教學的重點,學生有待提高的關鍵點,這個環(huán)節(jié)要做到溫故知新,低起點,小坡度,高要求,一方面給予學生一個自主整理與回顧的機會,在老師引導與幫助下,有效梳理出信息推理題的形式、特點與解題辦法。

三、實踐探索

1.培養(yǎng)閱讀理解題型意識。

本節(jié)課從目標導入到課外作業(yè)布置,一直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題型意識,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結合以往所學,對信息理解題、信息推理題、猜測詞義題、主旨大意題有了新認識與概括總結,并分析了不同題型的特色及針對性的解題方法,利于學生準確理解題干、解讀文本、發(fā)揮出應有的閱讀理解水平。最難的信息推理題,出題靈活,主觀性強,不易把握,為了突破難點,達到目的,教學前精心備課,深度研究,細化信息推理題為10個方面的推理:①表達目的性推測,②表達觀點性推測,③表達態(tài)度性推測,④表達原委的推測,⑤表達抉擇性推測,⑥表達方式性推測,⑦表達文本體裁性推測,⑧表達行文邏輯性推測,⑨表達詞、句及概念性推測,⑩表達要求性推理。

2.生成深層理解能力。

本節(jié)課突出題型意識培養(yǎng),解題策略形成,解題技能生成等教學活動與追求符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以下簡稱《標準》)所倡導的“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理念。作為終結性評價的高考,閱讀理解部分的信息推理及主旨大意題占比70%以上,而且有加大的趨勢,閱讀理解的訓練糾纏于理解文章的單詞和句型,回想文章大意、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順序和人物之間的關系、對比人物特性和因果關系等字面理解(understanding the lines)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而根據(jù)字面意思推斷出字里行間的隱含意思,包括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觀點,具體行為的原委或目的,文章所涉及的事物或事例的意義等推理性理解(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lines),根據(jù)自己的原則和觀點對文章進行分析和評價的評價性理解(understanding beyond the lines),或對文章的寫作技巧、思想水平等做出評價性的欣賞性理解(appreciative comprehension)等[2]才是閱讀理解的追求。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是《標準》對閱讀理解技能的八級要求之一。而閱讀理解的技能是隱性的,教學效果無法及時量化和強化鞏固,但本節(jié)課突出的題型是顯性的,對信息推理題的意識建構過程,就是對深層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過程。課后鞏固作業(yè)是做能力訓練閱讀理解AB兩篇當中的信息推理題,一方面檢測學生對于信息推理題的識別能力,另一方面鞏固信息推理題解題技能,同時也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層理解,促進深層閱讀技能生成。

3.激發(fā)閱讀興趣。

學生的興趣、動機等情感態(tài)度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教育部,2003),培養(yǎng)題型意識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以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提升閱讀理解訓練效果。本節(jié)課沒有落入教師一言堂的窠臼,始終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在老師的引導下,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頻繁,welldone, excellent, wonderful, thank you...,等一些激勵性語言或有效的評價,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激發(fā)了學習的情趣。由于教學留白充分,學生能夠有機會思考、理清閱讀理解不同題型的含義、形式及解題策略,有效整理知識,深入理解題型,鍛煉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結語

以培養(yǎng)閱讀理解題型為教學目標的評講是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夠擺脫一言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鍛煉思維,生成技能,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但這只是促進學生提升閱讀能力的手段之一,要想大幅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少一點低認識的閱讀活動,多一些有深度的閱讀活動,進得深層閱讀及評價性的批判性閱讀和欣賞性閱讀。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自我效能感與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相關性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文號:D/2013/02/051)

[參考文獻]

第5篇:小學閱讀理解課范文

一、閱讀教學能夠開闊農村學生的知識視野

對于農村學生來說,知識面比較狹窄,視野也受到了限制,或者說是他們獲得知識的途徑僅是在書本上,嚴重不利于學生健全的發(fā)展。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認識到廣泛閱讀對學生知識視野的開闊、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以及作文素材的積累所起著到的作用,要鼓勵學生廣泛的涉獵,要讓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綜合素質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比如,引導學生閱讀有關中國建筑的書籍、引導學生閱讀中國自然景觀的書籍等,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書本上看不到的一些知識,同時,也能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二、閱讀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生明確文本中心思想的保障,也是學生自主閱讀、形成終身閱讀意識的基礎。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呢?不難理解,多讀、多思考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保障,也就是說,我們要改變“為了讀而讀”的模式,要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理解,去文本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進行自主提煉,這樣才能真正展現(xiàn)閱讀的價值,才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如,在閱讀《一面五星紅旗》時,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要鼓勵學生理解本節(jié)課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即: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態(tài)度,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以為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可見,有效的閱讀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閱讀教學能夠培養(yǎng)農村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健全發(fā)展的基礎。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感受文本中的美,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做好保障工作。例如,在閱讀《桂林山水》時,為了體現(xiàn)出閱讀的價值,也為了確保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xiàn),在閱讀時,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跟隨著作者的筆調來感受文本中所描述的桂林山水的美,進而,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能力。

四、閱讀教學能夠幫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是學生健全發(fā)展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文本內涵的直接展示,更是閱讀教學價值的直接體現(xiàn)。例如,在閱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我們要引導學生思考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并在反復的閱讀后,感受文本中所表達的那種“父親與母親對孩子不同愛的表達”,并在閱讀中感受到親情的無私,從而,使學生懂得珍惜親情,學會感恩,進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價值,以確保學生在深入閱讀研究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同時,也從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閱讀的重要性。

當然,除上述的幾點之外,閱讀教學還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從行為上來有效地展現(xiàn)閱讀的價值,進而,為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意識做好基礎性工作。

第6篇:小學閱讀理解課范文

一、把語文教育等同于語文課教學

語文教育是一個大概念,它應該包括語文課程教學、作文教學和閱讀課及課外閱讀的指導等幾個部分,但現(xiàn)在不少語文老師簡單地把語文教育等同于語文課教學,靠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師參考書來教語文,這是遠遠不夠的。大家都知道,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母語意識的提高,不能單靠語文課,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閱讀理解力和寫作能力是難以保證的?,F(xiàn)在有人提出“大語文”的概念,我是比較贊成的,但什么是“大語文”,需要我們好好思考。我認為,“大語文”應該是包含了傳統(tǒng)語文,并在傳統(tǒng)語文基礎上更重視學生綜合語文知識培養(yǎng)和學生實踐能力的語文。

二、以為語文課文教學能解決學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能力包括幾個方面:第一,要有一定的識字量,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識字量不夠大,其他無從談起;第二,要能理解字、詞、句的組裝并具備基本的組裝能力,即造句和寫話的能力,這也是初步的演講、閱讀和寫作的能力;第三,要有欣賞能力,即能夠欣賞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并且能夠整體把握文學作品的內涵;第四,要有寫作能力,即掌握語文教材里出現(xiàn)的各類文體知識,并能夠寫出各類文章。語文能力的各方面中,最核心的是閱讀和寫作能力。讓每一個學生能讀善寫,并且能夠從閱讀和寫作中獲得美感享受,獲得創(chuàng)造的快樂,才是語文真正的教育教學目標。

三、語文課和作文課是兩張皮

翻開我們的語文教材,就會發(fā)現(xiàn),語文課文都是文學文體,包括了兒歌、新詩、散文、小品文、童話、小說、寓言故事、名人故事和古詩詞等多種文體,但作文課卻又規(guī)定了三種“作文體”: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很顯然,語文課呈現(xiàn)給學生的文體形式和作文課要求學生寫的文體形式不一致,于是,學生在語文課上建立起來的對各類文體的初步理解,對作文沒有幫助,這就造成了語文課和作文課兩張皮??茖W的安排,應該是語文課和作文課有機結合,緊密銜接,互相促進。所以,我以為今后的作文教學,應該廢除“作文體”,中考、高考也要廢除“作文體”,而要指導和鼓勵學生按照語文教材里出現(xiàn)的文體來寫作,即嘗試寫作兒歌、新詩、散文、小說、童話、寓言和古詩詞等各類文體,這樣也很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更好地張揚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四、單靠課文閱讀不能解決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主要是一種整體把握能力,即通過讀整篇文章或整本書,把握其中的要義,感受其意境,領悟其思想,并受到其啟發(fā)。特別是讀整本書,最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課文閱讀之所以無法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語文課文從文本上來看,不具有示范性,即使部分課文的原文是經(jīng)典,但經(jīng)過改編之后,已經(jīng)失去了經(jīng)典作品的語言之美、修辭之美和整體的意境。課文沒有經(jīng)典品質,就不是值得學生學習的語文范本,所以即使學生篇篇能背誦出來,都很難達到對語言敏感性的培養(yǎng)。第二,小學語文課文不少篇目本來就是改寫改編的,有相當一部分根本沒有原作者,如人教版小學《語文》里的《火車的故事》《北京》和《趙州橋》等,只是編寫者根據(jù)主題的需要現(xiàn)編的,語言很粗糙,內容不吸引人,而且語言不純正,不優(yōu)美;還有一些課文甚至是從長篇作品里摘錄出來的一段,它們無法替代整本書,也培養(yǎng)不出對文本的整體感受。

五、語文考試應該改革

第7篇:小學閱讀理解課范文

[關鍵詞]小學生 閱讀理解能力 學習興趣

在小學生的語文測試中,我發(fā)現(xiàn)在“閱讀理解”中出錯的非常多,出錯的原因大多在于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因此,要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就必須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下面就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以好奇激起興趣,以興趣激起欲望

好奇是讀書的內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耍處熞ぐl(fā)學生好奇和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聲情并茂,娓娓動聽的講述故事里情節(jié),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有趣、驚險、奇特、懸念百出的境界中,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和興趣,引起他們讀書的欲望。我在上《自然之道》時,當我講到小烏龜?shù)拿\如何時,學生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把書打開了,興趣盎然地去書中尋找答案,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了,在隨后的討論中,他們情緒激昂,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他們的思維像決堤的潮水,在激烈的討論中使他們升華了對文章的理解。

二、“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閱讀

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以下閱讀方法:讀、劃、議、練。

1.“讀”在閱讀教學中占重要的位置,常言說: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讀的熟又讀得有法,將會得到更佳的效果。因此引導學生排除障礙要慢讀,初步理解要輕讀,了解梗概要速讀,體會含義要默讀,走進意境要朗讀。

2.“劃”是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拿起筆在書上圈點批注。首先讓學生劃出自己喜歡的地方,寫出自己的感受,在自己疑惑的地方做出標記,這樣他們在上課的過程中,既能有重點的聽和說,又能很快的溶入到課堂,加深他們的理解,提高他們的認識,并為學生與作者對話提供一個寬廣的平臺。因此這種批劃的方法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也能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

3.“議”是學生在圈點批注的情況下,在課堂的一種討論,在這討論中他們各抒幾見,質疑問難,使他們的認識得到了升華,完成了和作者的對話,走入文章的意境。

4.“練”要貫穿學的始終。比如,在學完《老人和鳥》這課后,我讓學生根據(jù)這課的主題寫一片段,他們有的寫出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有的寫出人類和動物的友誼,有的竟然寫出四川大地震后,環(huán)境的變化對大熊貓的影響……

總之,“讀、劃、議、練”法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也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會學習、會動腦、會說話、會寫作,一舉多得。

三、仔細斟酌,加深文章的理解

文章是人類智慧的化身,學生在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品析重點詞句,例如,《我們家的貓》中把“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和“它還會叫”作比較。先讓學生反復的品讀,體會兩個句子的不同之處,學生從“豐富多腔,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這些詞中體會出老舍對大花貓的喜愛之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有在《小獅子愛爾莎》中把“它戀戀不舍地向森林走去,一次又一次回過頭來看我,直到我們互相看不見了為止”和“它回頭看我,直到看不見為止”來進行對比,通過讀的語氣,和“戀戀不舍、一次又一次”學生很快的說出“小獅子愛爾莎對作者的依戀之情”,細心學生很快從“互相”發(fā)現(xiàn)作者對小獅子難舍難分的感受。

四、對比閱讀,潛移默化知識和技能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對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痹陂喿x教學中對比可以使學生在學新課時聯(lián)系舊課,實現(xiàn)學習過程的正遷移,收到開闊視野,啟發(fā)思路的效果。

第8篇:小學閱讀理解課范文

【關鍵詞】小學英語 閱讀 寫作 教學

小學英語教材目前大部分重點內容用于語言點、語法的教學內容,寫作手法教學沒有并給予更多的課程安排,教師也就很少針對學生的寫作方法進行專門的指導。在很多實際教學課程中,老師基本是利用一節(jié)課程中比較少的一段時間去簡單講解一下寫作練習的要點,然后就將寫作作為課后作業(yè)布置下去,讓學生自主寫作,學生沒有寫作經(jīng)驗,而且老師給予的評價也不高,所以學生對于寫作方面實在是興趣缺缺。同時教學過程中一直備受重視的語法也沒能在寫作中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寫作句式仍然錯洞百出,使小學英語寫作成為教學中一個棘手難題。

一、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英語寫作實際存在著一定的畏難、抗拒的心理。小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在母語寫作中都沒能掌握要領更何論來寫一門外語,寫作中不斷的出現(xiàn)語法、詞匯各種錯誤,也大大打擊了小學生對英語寫作的信心,部分學生一提到英語寫作就會叫苦連連。再者小學教師擔任教課老師的班級有很多,幾個班的學生寫作作業(yè)老師會一起批改,但是由于學生自身并不重視寫作方面所以對老師費時費力批改出來的評語并不感興趣,也不會去認真讀記,導致老師浪費了時間學生卻沒有長進的情況出現(xiàn)。因此,如何提高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將英語寫作與日常英語教學融合在一起,成了擺在英語日常教學中的難題。本文將從英語教學中探討如何通過閱讀理解來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二、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

語言學家們對閱讀和寫作的辯證關系早在20世紀就進行了研究。結構主義學家認為讀寫都是對書面材料進行加工的過程,是具備相關性的。如果沒有一定的目的語的輸入,語言輸出就會難以發(fā)生。通過有效的大量的閱讀活動,就能把英語閱讀材料中的語言知識、結構、知識等信息記錄到自己的大腦資料庫里,并不斷內化成為自己的記憶知識,從而就可以寫出內容連貫、結構合理、符合英語書面表達規(guī)范的英語文章。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正視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閱讀是語言積累、語言理解的過程,是對語言信息的接受和處理過程;而寫作則是對獲得的語言信息進行組織和運用的過程,是語言信息的表達和輸出的過程。讀為寫作了鋪墊,寫是讀的知識呈現(xiàn),二者相輔相成。英語教學中,寫作是把學生閱讀中的知識進行整合同一。由此可見,閱讀的過程是對寫作要素的積累過程,而寫作則是對閱讀信息內化程度的一種檢測過程。

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能力

1.對讀物進行抄寫、仿寫。整體閱讀是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整體進行閱讀和掌握的過程,閱讀期間要盡量減少停頓的次數(shù)。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由于小學生學習英語授課時間短,小學生本身對知識的認知能力也有限,能掌握的單詞量少進而閱讀能力也沒可能有多大提高。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詞,閱讀就難以繼續(xù)進行,學生對閱讀理解的興趣也就被磨滅殆盡,致使學生對英語閱讀乃至英語課程都會產(chǎn)生排斥情緒。對于這樣的情況,老師可以先選擇一些簡單易懂的材料讓學生閱讀,如果閱讀期間學生遇到不會的詞句可以讓其大概了解其意思,不用過于較真,這種對英語閱讀的輕松氛圍,能打消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抵觸情緒,為下一步寫作訓練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在學生們對于材料的大意有了基本掌握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對材料進行書面抄寫了,在這期間老師要有耐性的對學生寫錯的地方加以指導,使學生通過對材料的抄寫,理解全文的涵義進而對整篇課文內容有進一步的掌握。

2.指導學生抓住文章關鍵詞。能輕松搞懂閱讀理解內容的另一個辦法就是抓住語段中的關鍵詞,通過關鍵詞認清文章的主題。通過文中句子的關鍵詞理解文中句子的大概意思,進而獲得整段的主要信息和文章大意。那么如何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抓關鍵詞的能力進行寫作訓練呢?這就要先從培養(yǎng)學生的尋讀能力入手。尋讀即為帶著特定問題去進行閱讀,然后通過對材料的閱讀從中找出問題的答案或者與答案相關的有用信息。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在進行尋讀訓練時帶著老師劃定的問題去閱讀,可以不用整段細讀,只需要將閱讀材料進行大段“掃描”,從中找出需要的關鍵詞句并將其抄寫在本上。尋讀對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關鍵詞語的能力都進行了訓練,同時融入對學生的寫作總結能力的訓練,對鍛煉學生對關鍵信息的搜索能力和對文章大意的整合能力都有很大益處。

3.對閱讀內容重組,促進寫作水平。馬瑞龍(2012)認為“都是寫的語言輸入,應常于寫作教學結合進行”。雖然教材中給寫作練習安排的課時不多,但是老師卻可以靈活運用教材,將教材重新組合,挖掘出教材的深層意義,做一個英語教學中的有心人。這不但可以完成教材要求的任務目標,還可以使學生對英語讀寫的能力得到加強,可謂一舉兩得。重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對英語課程的內容進行整合、拓展、擇優(yōu)和補充,各英語老師可以根據(jù)本班的學生的實際狀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在教導學生閱讀理解的同時滲透寫作的方法。令學生的寫作和閱讀同時得到提升。

四、結語

閱讀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部分,寫作則是對閱讀知識進行具體化的過程,是對其成果的檢測。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導好學生閱讀理解的同時,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知識進行書面化,促進閱讀和寫作的同步提高。

第9篇:小學閱讀理解課范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A-0077-01

復習課是學生鞏固、梳理所學知識的重要載體。然而,復習課作為英語課重要課型之一卻被“弱化”了,很多教師在教學時,依然存在著“炒舊飯”的現(xiàn)象,導致學生上英語復習課時興趣全無。要真正實現(xiàn)復習課的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把握“創(chuàng)新”這個關鍵詞。

一、準確定位,教學目標要更新

在小學英語復習課中,課時目標的確立不能只是對新授課課時目標的簡單疊加,而應該引導學生對新授課所習得的英語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梳理與盤點,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因此,教師要準確定位復習課的教學目標,善于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更新教學目標。例如,《牛津小學英語》3A Unit6

“Review and Check”一課,其教學目標可以這樣定位:(1)通過多種形式的復習幫助學生鞏固已學過的單詞及日常交際用語。(2)學生能掌握禮貌用語,熟練地把所學的交際用語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去。這樣的教學目標是對新授課教學目標的提升與“更新”,能指引學生開展有意義的英語復習活動。

在制訂復習課的目標時,我們應當把某個重要的語言知識點作為復習內容,并且對此內容進行拓展延伸,教會學生舉一反三,從而夯實基礎、加深記憶。同時,教師應當注意在復習過程中,不能只關注知識點表面或注重單一句型、詞匯的訓練,而是要深度剖析知識點,歸納語言規(guī)律,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

二、改變形式,教學過程要新穎

復習課是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對于小學生來講,難免容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對此教師應當在復習課程中多花些心思,變換復習課程的教學方式,使復習課程新穎有趣。

1.巧妙整合,尋找“新載體”。復習單元的課程內容是由很多個單元的知識點綜合起來的,這些知識點散亂甚至毫無聯(lián)系,那么,怎樣使這些零散的知識點變成為一個學習整體呢?此時,就需要我們創(chuàng)設一個新的載體。這個載體可以是人物或者文本,能將散亂的知識點串接起來。例如,在教學Unit12“Review and Check”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用英語交流的積極性,筆者設計了“聞、嘗、猜”游戲,通過游戲讓學生猜食物,并操練課文中的主要句型。集中復習了前幾單元的重點句型,這樣做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把所學語言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2.循序漸進,設計“新情境”。小學生的自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上復習課是重復相關的知識點,這就要求教師注意創(chuàng)設“新情境”,設計注重結合語言形式、語言意義及語言功能多功能合一的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5A Unit5“Review and Check”的Part B時,筆者通過在不同的位置擺放fish,由學生說出:The fish is on/in/…等句式之后要求學生自己編一個故事,講完故事之后同學間互相提問,筆者則對學生的對話加以指導和修正,從而讓學生掌握介詞的用法。這樣,既有師生互動,也有生生互動,加強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課堂一下子就生動了起來。

三、精心設計,讓復習課的練習有新意

對于復習課程中的習題設計,應該著重對知識進行梳理、歸納,把零散的知識點串起來,系統(tǒng)化地進行學習。由于都是熟悉的教程,學生不會有太多的新鮮感,因此,教師在編習題時,應該有技巧地導入,著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我在設計練習時有以下做法。

1.延伸知識,關注拓展性。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復習的有效性,筆者著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適當增加題目的難度,保持學生學習的新鮮感。例如,給學生出一些趣味猜謎,或者腦筋急轉彎類型的題目,如“What is the smallest bridge in the world?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th Pole and the South Pole?”此外,還可以出一些同義句替換練習。

2.拓展閱讀,形成延續(xù)性。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是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尋找語感,記住語法點。通過一定的閱讀練習,不僅能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而且能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學課程當中的閱讀材料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外閱讀材料,或是在進行復習課教學時,融入一些簡短、有生動故事情節(jié)的閱讀材料,以吸引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再通過設計判斷、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等不同類型的題目加入到其中,幫助學生端正復習態(tài)度,逐漸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閱讀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