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護理范文

心理護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護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護理

第1篇:心理護理范文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人類平均壽命日見增長,老年人在社會人口中的比例逐漸增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因此,研究解決老年心理問題,使老年人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tài)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老年人心里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和基本對策

1.1 孤獨:老年人常會感到孤獨,希望得到家人的關心、愛護和照顧,因此子女應經常與老人溝通,遇事與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應有的尊重,喪偶的老人獨自生活,會感到寂寞,因此子女應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為,滿足老年人的愿望。

1.2 健忘:老年人的年齡逐漸增加,身體日漸衰老,智力水平也會隨之下降,表現(xiàn)為近期記憶力減退,常出現(xiàn)健忘,由此老年人經常忘記吃藥,剛剛手拿著的東西,一會兒就東找西找;出門忘記關門,然后自問我關門了嗎?這些都是老年人十分常見的健忘現(xiàn)象。因此應首先讓老年人具有好奇心和上進心。好奇心是追求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心理動力,啟發(fā)好奇心的有效措施是組織老年人學習。適當?shù)哪X力勞動,能鍛煉神經系統(tǒng)并延緩記憶衰退的進程。

1.3 抑郁:抑郁是老年人常見的情緒和心理失調,隨著老年人的逐漸衰老,情緒變化也日益明顯,有的老年人甚至有輕生的念頭。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擾及死的威脅,從而心理產生恐懼抑郁心理,有的老年人則因生活單調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內心空虛而產生了焦慮及抑郁,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交往減少,缺乏歸屬感,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觀失望。因此應鼓勵老年人保持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有位心理學家說過,“感覺是一種主觀東西,而生活就是一種感覺。人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感覺它、對待它,它就以什么樣的姿勢回報你,只要你熱情、積極、樂觀、進取、你的生活就將充滿陽光?!?老人可做一些力所能及、自己擅長而又不很緊張的工作,使精神有所寄托,人生價值得以體現(xiàn)。一些健康有趣的愛好,如書法、繪畫、攝影、集郵、釣魚等,都能使人做老有所樂。

1.4 焦慮緊張: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軀體各器官功能減退,易患許多慢性疾病,由于對身體健康問題的擔憂,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癥,給家人帶來煩惱,給自己帶來痛苦而焦慮,緊張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機體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軀體疾病,造成惡性循環(huán)。人貴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樣。老年人應客觀地意識到歲月不饒人,要正確地對待身體的變化,要定期體檢,發(fā)現(xiàn)疾病及早治療。不要抱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誤治療;也不要被疾病嚇倒,要坦然面對死亡,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要認真地過好每一天,不僅應老有所養(yǎng),還要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2 老年患者心理護理

2.1 患病初期或新入院時的心理護理:醫(yī)院陌生的環(huán)境加上受疾病的煎熬,病人首先易產生孤獨感,缺乏安全感而感到焦慮,擔心工作和經濟負擔,而病人的“角色”使病人處于被動地位,因此病人變得拘謹、沉默,而病人此時需要安慰。老年人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較差,多年來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一旦被打亂會影響老年人情緒,因此要為病人創(chuàng)造舒適優(yōu)美的環(huán)鏡:病房寬敞,光線柔和,安靜,安全。病床要低,被褥要輕、保暖,增加病人的舒適感。住院環(huán)鏡要逐步家庭化,以減輕病人的不適應性。要創(chuàng)造條件,種植花草,在病室的墻壁上可掛貼優(yōu)美的字畫,以美化環(huán)鏡,使病人心情舒暢。病室的設備要維持病人的獨立性,如準備輪椅、手杖等。走廊、廁所等處要設扶手,便于行走,保證安全。應幫助老年人正確面對疾病和各種生活問題,有針對性地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疾病,增強自我保健和照顧能力,友善熱情接待老年人,教育老年人樹立堅強的信念和正確生死觀,經常與患者交流,態(tài)度要和藹,語言要親切溫柔,處處尊重老人,以獲得患者信任。

2.2 恢復期的心理護理:一些病人的病情已經基本穩(wěn)定,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但他們仍不放心下床活動和出院,我們就應通過適當?shù)目破招麄骱徒徽劷o病人指導,鼓勵其恢復病前的生活習慣,減少依賴性,增強病人恢復健康的信心。我們也應該讓老人們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和室外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病情的恢復。

2.3 危重病人的心理護理:在危重病人中焦慮和恐懼是極為常見的心理反應。一般我們給予簡單的心理安慰、適當?shù)谋WC使之減輕痛苦,切記要心平氣和地與病人談話。告訴病人患病的事實及其可治療性,讓病人積極配合治療,同時與老年人的家庭進行多方面聯(lián)系,幫助老年人獲得家庭成員的理解、支持和照料,老年人身邊關心、親近的人越多,生活就越充實。教育家屬密切配合,維持家庭關系和諧,多關心體貼老人。

2.4 出院時的心理護理:當患者出院時,一方面將有關注意事項告訴患者家屬,另一方面要寫好一份詳細的出院指導交給患者或患者家屬,以保證患者出院后護理工作得到延續(xù)。

第2篇:心理護理范文

【關鍵詞】 護理;產科;心理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57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103-02

在分娩這一生理過程中,產婦的心理和生理都會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產科心理護理非常重要。如果在不良情緒刺激下,抑制宮縮,出現(xiàn)宮縮乏力,就會延長產程。體內腎上腺素因為緊張情緒也會增加分泌,血壓升高導致子癇。可見對產婦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

一種新型的 “生物-心理-社會” 醫(yī)學模式的確立,使得心理護理被人們更加認可。心理因素直接影響到人的生理活動,影響到病程的長短,影響到患者疾病痊愈程度。研究患者心理,做好心理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勢在必行。產科患者大多是妊娠、分娩的女性患者,患者狀態(tài)的改變會給她們的精神上增加很大的壓力。這一變化會使產科患者處于強烈應激狀態(tài),難免會出現(xiàn)緊張、焦慮和恐懼或者抑郁的情緒出現(xiàn)。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讓產婦思想上有充分準備,調整心態(tài)和必勝的信心,會給接生帶來困難。從事產科護理工作多年,現(xiàn)對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31例產科患者心理護理情況做深入研究。

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31例產科患者,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9歲,孕周(35±3)周。

1 孕產婦人患者獨特的心理特點

產科患者大多是妊娠、分娩患者,分娩對孕產婦而言是最重要時刻,既有盼子出生的喜悅,又有擔心新生兒出現(xiàn)不良情況的恐懼。妊娠會加重孕產婦的身體負擔,造成一系列生理改變,表現(xiàn)為情緒不穩(wěn),沒有耐心,精神脆弱,哭泣叫喊等。這些急躁的情緒變化會加重患者的疼痛,這時的醫(yī)護人員的護理態(tài)度和醫(yī)療服務質量對她們很重要。生疏的待產環(huán)境,加上持續(xù)的陣縮,使得患者的體力消耗很大,難免會引起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就會造成產婦患者的宮口擴張變得緩慢,無形中就會延長產程,產程的延長會危害到產婦更會危及到胎兒和新生兒的健康狀況。

2 根據產科患者的特點,實施臨床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根據心理學理論,根據產科患者的特點,主動通過行動影響和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患者康復,主要措施如下。

21 優(yōu)質病房環(huán)境便于患者心理調適為最佳狀態(tài) 產科病房設置在安靜的地帶,通風采光好,室內濕度適宜,環(huán)境干凈整潔。病房內有標準間和套單人間,衛(wèi)生設施齊全,利于孕產婦心情舒適平靜。每層的產科病房都配備責任護士,便于對病房內孕產婦的心理護理。

2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便于消除產婦恐懼感 著名醫(yī)史學家西格里斯曾說過:“醫(yī)學的目的是社會的,它的目的不僅是治療疾病,使某個機體康復,它的目的是使人調整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作為一個有用的社會成員,每個醫(yī)學行動始終涉及兩類當事人,醫(yī)師、護士與病員,或者更廣泛地說,醫(yī)學團體和社會。醫(yī)學無非是這兩群人之間多方面的關系。”可見護患關系的重要作用。護患關系也是人際關系的一種,真誠和溫暖的態(tài)度有利于建立關系,理解和接納有利于推動關系的深入,經常見面也有助于關系的推動。護患關系貫穿于醫(yī)療護理活動的全過程,孕婦入院后,護士安排好床位,穩(wěn)定孕婦情緒,消除產婦的陌生感和恐懼感,營造一個輕松、舒適的環(huán)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以縮短護患距離,便于患者配合完成各種治療,早日康復。

23 妊娠期婦女產前心理護理 妊娠期婦女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生理上,都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但是在各項指標都正常的情況下,屬于女性特殊的生理階段。對于這一階段的產科分娩患者在心理上的護理,關鍵在于提供臨床分娩知識教育與咨詢答疑,對胎兒出生前的保護和孕產婦的自我監(jiān)護方法,提前進行母乳喂養(yǎng)知識宣講工作。對于個別妊高征孕婦必要時進行吸氧,降血壓,定時監(jiān)測胎動。胎膜早破的孕婦,幫助臥床抬高臀部,觀察羊水性狀,孕婦出現(xiàn)陣痛不要恐慌,這屬于生產征兆,幫患者講解宮縮性陣痛,給患者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做好迎接寶寶出生的心理準備。

24 產程中三個階段的心理護理 孕婦隨著生產過程的臨近,身體上會出現(xiàn)更多的變化,比如宮縮性陣痛頻率的加強,體力消耗不斷增大,無形中給產婦在心理上增加了很大的負擔,難免會出現(xiàn)從未有過的恐懼與情緒上的不安。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對產程中的產婦的生理與心理做出準確的預測,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護理。

初產婦第一產程時間較長,缺乏分娩知識,對宮縮疼會產生焦慮、恐懼心理,易導致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宮頸擴張緩慢或水腫,應向產婦講解分娩知識,穩(wěn)定情緒,利用宮縮間歇期休息,學會放松與呼吸相結合的技巧,如撫摸產婦的額頭,對其講述順從的生理知識,握住產婦的手,給產婦心理上的力量。將話題轉移到即將出生的嬰兒,分散產婦患者對陣痛的注意力。對于待產時間較長的產婦,由于患者的體力消耗很大,這時護理人員需要陪伴身邊。在宮縮間隙讓產婦積極休息保證體力,能進食的要及時補充營養(yǎng)迎接分娩的到來。耐心解釋,安慰和鼓勵產婦,按摩腰骨部,轉移注意力,緩解其無助的心理,心態(tài)放松順利完成分娩,充分享受分娩的難忘時刻。對于情緒極度緊張的患者需要播放舒緩的輕音樂,安撫患者緊張的心理,讓平時最親近的人來身邊陪護,增強患者迎接分娩的信心。

第二產程階段,患者會出現(xiàn)反應強度增大、陣痛間歇時間縮短的現(xiàn)象。在這一階段,護理人員需要鼓勵產婦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幫助患者減少因為分娩陣痛帶來的顧慮,相信醫(yī)護人員,并努力配合,正確運用腹壓娩出胎兒。

第三產程階段,胎兒娩出后,初產婦極度疲倦。此時要告知產婦嬰兒健康無畸形,保證產婦思想放松,充分的休息。對患者家屬也要進行不要的產婦妊娠情況與情緒介紹,給產婦最大的心理上的支持,緩解焦慮,避免出現(xiàn)產后的抑郁情緒。

25 對產后產婦心理障礙的護理 部分產婦在產后會發(fā)生心理障礙,主要有產后沮喪即產后心緒不良,是短暫的抑郁;產后抑郁即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癥狀群;產后精神病,即一種嚴重的精神錯亂狀態(tài)。產后沮喪的發(fā)病率約為60%左右。產婦出現(xiàn)情緒激動,如易哭、因孤獨而委屈、疲勞、失眠等狀態(tài),會在產后持續(xù)3-14天內出現(xiàn)率較高。產后抑郁產婦患者一般出現(xiàn)乏力疲勞、失眠、自責、擔心自己或嬰兒受到傷害等行為。產后精神病,起病急,癥狀呈現(xiàn)多樣性如亂語、出現(xiàn)幻覺、興奮躁動、緘默少語,嚴重的會出現(xiàn)意識障礙和自殺傾向等。

產后心理障礙治療護理,主要是讓產婦患者,解除產婦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減輕心理負擔和軀體癥狀。安靜修養(yǎng)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減輕生活中的應激壓力。傾聽產婦訴說心理問題,做好產婦心理疏通工作,產后的沮喪情緒不需特別治療,給予心理護理,促進和幫助產婦適應母親角色;重癥產后抑郁或精神病病人需住院給予抗抑郁、抗分裂等治療。對于存在抑郁癥高危因素的產婦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高度警惕產婦的傷害,必要時請心理醫(yī)師或精神科醫(yī)師給予治療。

綜上所述,通過護士的心理護理,調動患者積極自我護理保健能力,早日恢復和增進健康。滿足人們健康知識需求,提高產婦自我保健能力,降低產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

參考文獻

[1] 佘樹梅孕產婦的心理護理[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1,(01)

[2] 張衛(wèi)紅52例高齡初產婦圍生期心理護理[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9,(11)

[3] 師麗卿,王芬淺談心理護理在高齡初產婦自然分娩的作用[J]中外醫(yī)療,2010,(16)

[4] 弓麗琪,唐素華孕產婦心理護理及對照性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03)

第3篇:心理護理范文

【關鍵詞】心理狀態(tài);分析;心理護理;實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294-01

伴隨著我國醫(yī)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護理模式已難以滿足患者需求。在臨床上,目前對于患者的治療及護理工作質量,提出更高標準。因此在護理患者中,護理人員要堅持人性化護理,“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重視患者心理感受,利用各種方法,確?;颊咔宄亓私獾阶陨斫】祮栴}以及有關的保健預防常識,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尤其是心理方面的護理,從而提高患者治療效果[1]。本文章以給予手術患者心理護理與有效的心理疏導措施,促使患者達到手術的最佳的心理要求,提高手術安全性,并促進康復為目的。本研究選取我院最近兩年收治的240例手術患者,分析總結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采取有效的心理護理對策,取得了滿意的療效?,F(xiàn)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240例手術患者。其中男性有130例,女性有110例,年齡范圍是15-80歲,平均年齡是45.6歲。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根據我國[2]《非精神科住院病人心理評定量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等,制定并使用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標準化的量表,及時了解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和心理變化。

1.2.2 訪談法 訪談法主要包括非結構性以及結構性的訪談。結構性訪談包括攝入性的談話等,非結構性的訪談包括情緒日志等。

1.2.3 觀察法 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軀體語言、軀體癥狀以及軀體語言等多個方面。

1.3 患者常見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

手術室是個特殊的場合,醫(yī)護人員不但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更需要醫(yī)護人員注重病人的心理護理。以病人文化程度、情緒變化、性格特征為背景,有的放矢的對病人實施護理疏導。

手術患者常見的心理狀態(tài)主要包括:焦慮,主要表現(xiàn)為對手術缺乏正確的認識,害怕疼痛,擔心意外的發(fā)生,并擔心醫(yī)生的技術水平、手術療效的擔心或聽說以往有手術失敗的病例;緊張、恐懼,手術無論大小患者均有緊張情緒,刺激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曾加,出現(xiàn)血壓增高,心率增快;主觀感覺異常,通?;颊叩母杏X異常的敏銳,有時會出現(xiàn)錯誤感覺;失助感,主要表現(xiàn)是表情淡漠、聽之任之、無所適從;期待,主要表現(xiàn)是患者希望獲得支持和同情,盼望自己早日康復。孤獨感,猜疑等。

手術患者較突出的心理狀態(tài)就是恐懼。因患者特殊心理變化,極易引發(fā)患者渾身戰(zhàn)栗、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等不良的反應。本研究通過詢問、觀察得知,不同年齡階段的患者,其心理反應也是不相同的。老年患者主要表現(xiàn)是情緒低落、悲觀絕望或者性情暴躁等;中年患者的心理壓力比較重,擔心致殘;而青少年患者主要表現(xiàn)是驚慌失措、怕流血、怕羞、怕疼等。而不同類型患者也具有不同的心理變化。例如,婦科手術的患者擔心影響夫妻的生活或失去生育的能力;外傷患者由于肉體和精神受到的摧殘很大,因此心理壓力更大;癌癥患者大部分都很悲觀絕望。各種各樣的擔心極易引發(fā)一系列的心理生理變化,例如抑郁木呆、驚慌失措、高聲喊叫、情緒低落、痛苦不堪等,進而導致患者生命體征的嚴重波動,從而影響其他的監(jiān)測指標。為了確保手術順利地進行以及患者的安危,在有限時間內有關護士要最大可能了解患者心理變化,積極做好心理的護理,確?;颊咛幱谧罴训男睦怼⑸頎顟B(tài)。

1.4 患者心理護理

1.4.1 待術期間的心理護理

待術期間,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心理護理的措施包括:其一,詢問患者的姓名,護理人員要面帶微笑,且要認真核對病歷,主動介紹自己和住院環(huán)境,使得患者感受到重視,進而增加手術治療的信息,從而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信任度,其二,醫(yī)護人員在稱呼患者時,要充分考慮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背景以及職務,真正尊重患者,盡快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其三,利用各種肢體動作、語言安撫患者,如撫摸患兒臉,握住患者的手等,盡量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狀態(tài)。另外,醫(yī)護人員可與患者談論其熟悉但和手術無關話題,進而分散患者的恐懼心理,從而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其四,耐心向患者講解有關麻醉以及手術中必要配合,盡最大可能使患者體驗到注意事項及各種感覺。其五,對患者提出的疑問,在自己解釋的能力范圍內應耐心解答,如不能給予滿意答復,需及時請教高年資的老師給予解答。其六,給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整潔、安靜的待術環(huán)境,防止對患者造成惡性刺激。

1.4.2 麻醉與手術中的心理護理

醫(yī)護人員在實施每步操作之前,都要給患者耐心地講解清楚,從而確?;颊叩睦斫庖约胺e極配合治療。第一,局麻手術的心理護理。由于手術時患者處于清醒的狀態(tài),因此患者主動積極配合治療才能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其一,巡回護士要給患者耐心講解局部麻醉的特點、方式和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并講授心理緊張自我調節(jié)的技巧以及緩解不適方法。其二,巡回護士做好手術物品供應后,盡量多陪伴患者,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和精神狀態(tài),盡量滿足患者合理的要求。另外要確保手術環(huán)境的安靜性,盡量減少手術室內的噪音。第二,硬膜外的麻醉手術的心理護理。因患者為半身麻醉,而[3]麻醉之后患者身體感覺的異常會進一步增加患者心理的緊張程度,因此此階段心理護理尤其重要。其一,巡回護士盡量提前告知患者麻醉師每步操作和可能感覺。麻醉后要對患者及時詢問身體部位感覺,并及時告知那些不適為正常的,減少患者緊張程度。其二,護士要盡量陪伴患者,盡量滿足患者合理要求,同時要善于觀察患者情感,給予關心和理解。第三,全麻手術的心理護理。雖然患者處于昏睡的狀態(tài),而靜脈穿刺等操作時,患者的意識恢復正常,因此心理護理也尤為關鍵。其一,靜脈穿刺之前,醫(yī)護人員要及時給患者解釋清楚,盡量放松。其二,手術后,喚醒患者時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年齡、性別、職務等因素,真正重視、尊重患者。

1.4.3 手術后的心理護理

手術后,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心理護理的措施包括:其一,[4]及時將手術視野周圍血跡擦干凈,避免對患者及家屬造成視覺刺激,確保敷料外層的干凈性,包扎的整齊和嚴緊。其二,醫(yī)護人員要及時給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的情況、手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有效地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擔心和緊張。其三,醫(yī)護人員要鼓勵患者努力克服手術后的痛苦和不適,使得患者能積極地配合各種治療,從而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2 結果

2.1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及時有效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患者全面、優(yōu)質、細致的心理護理,是消除患者對手術緊張、恐懼、焦慮的有效措施。同時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問題給予不同的心理措施,使患者心情保持愉悅,進而有效地提高護理的質量,從而增加治療的效果。

2.2 護士如能給予病人全程護理,給予病人信任、關心與幫助,讓病人充分參與到手術的整個過程,熟悉手術程序,這樣能大大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

3 討論

根據有關研究得知,手術患者的手術效果、預后以及恢復和手術前的焦慮心理狀態(tài)密切相關,同時表明患者心理護理效果直接影響著患者治療效果。根據有關心理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和護士交往時幾乎不存在焦慮等情況,這充分說明護士對患者心理護理的重要性。本次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手術中巡視以及手術后隨訪,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大大增加了治療的效果。

總之,在手術工作的過程中,及時總結有效的護理措施,解除患者顧慮,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及時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取得患者配合。同時,在手術前、中、后,要和患者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心理溝通和輔導,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大大縮短治療的時間,而且能夠大大降低患者治療的費用,減輕患者的壓力,進而大大提高患者生活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菁,王京枝,李雙雪.手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心理護理技巧[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1,4(8):637-639.

[2] 楊學文.傷口護理中患者常見的心理狀態(tài)及護理對策[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1,9(11):358-359

第4篇:心理護理范文

【關鍵詞】 肺結核;心理狀態(tài);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8231(2011) 08-0744-02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由于該病具有傳染性、長期性、反復發(fā)作的特點,患者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使病情加重或反復發(fā)作,形成心理、生理之間的惡性循環(huán),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和轉歸。因此,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除了實施正確的治療方案,還要重視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分析,掌握其心理變化,以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貫穿于整個治療的始終,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早日康復。

1心理特征

1.1否認、多疑、恐懼心理: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知識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一時難以進入病人角色。表現(xiàn)為否認疾病的存在或嚴重性。這種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心理上的應激,避免過分的擔憂與恐懼,但一概否認則會貽誤疾病的治療。多疑心理的患者到多家醫(yī)院進行重復檢查,延誤治療,使病情加重。大多數(shù)患者被確診為“肺結核病”后具有恐懼心理,以為患了不治之癥,害怕傳染給他人、影響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增加負擔;害怕受到歧視,特別是年輕患者,害怕影響婚姻和幸福。

1.2緊張、焦慮、抑郁心理:焦慮和抑郁已成為肺結核病人最常見的合并癥,并成為影響肺結核治療效果的原因之一。金虹、蔣琴調查顯示肺結核患者焦慮和抑郁的發(fā)生率分別為37.78%和66.67%[1]。表現(xiàn)為失眠、不安,抑郁寡歡,對工作和生活失去信心。長期焦慮會引起內分泌紊亂以及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康復。

1.3自卑、孤獨、悲觀心理:患者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對肺結核相關知識缺乏,擔心別人知道自己患呼吸道傳染病而受到歧視。常常表現(xiàn)為孤獨、自卑,失去正常的社交[2]。家庭經濟條件較差或難治性肺結核患者及老年患者易產生悲觀絕望心理,特別是反復咯血、反復住院的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甚至放棄治療。

1.4抗藥心理:因患者對抗結核藥物治療知識的缺乏,加上藥物的胃腸道反應和肝功能的改變等不良反應,家庭經濟狀況差等原因,悲觀絕望心理的影響,使患者不能堅持規(guī)則服藥,產生抗藥心理。據馮劍平,王小英統(tǒng)計:18歲以下患者不按時服藥率為40.00%;女性服藥不依從比例占34.21%;文化程度為初中的患者服藥不依從比例占40.82%[3]。

2心理護理干預

心理護理貫穿于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方案,了解和滿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力爭讓病人在認識自己疾病的基礎上把情緒調節(jié)到最佳的抗病狀態(tài)[4]。

2.1否認、多疑、恐懼心理:提高患者的認識,按照“引導合作型”和“互相參與型”的模式,讓患者在盡快進入病人角色,認真執(zhí)行治療方案。對多疑、恐懼心理的患者,耐心講解肺結核是一種病因明確、可防可治的疾病。向患者解釋只要堅持規(guī)則全程服藥,幾乎全部新病人都可治愈,且在接受治療2周內,痰菌可呈陰性,對周圍人群已無傳染性。

2.2緊張、焦慮、抑郁心理:運用疏導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減輕患者焦慮心理狀態(tài)。加強和患者的溝通與交流,利用電話、網絡等方式,督導患者用藥,安慰鼓勵患者。主動與家屬聯(lián)系,讓家人給患者以關懷和支持。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系統(tǒng),給患者以經濟和精神上的幫助,減少患者被社會及周圍人群遺棄的孤獨感。在心理護理過程中,讓患者自我總結負性情緒的激發(fā)事件或者影響因素,并注意避讓,增強患者自我情緒調節(jié)的能力。

2.3自卑、孤獨、悲觀心理:通過各種途徑進行結核病知識的宣傳(如畫廊、宣傳冊、街頭、村頭宣傳),讓人們明白70%-80%的肺結核患者,其痰菌是呈陰性無傳染性的。痰菌陽性患者在咳嗽時用紙巾捂住,不隨地吐痰,注意房間通風,是不會傳染的,以消除患者被歧視的自卑心理。對悲觀絕望患者耐心解釋該病是容易治愈的疾病。對治療失敗的患者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在心理上指導患者如何克服治療時產生的不適,增強堅持服藥治療的信心。對于復發(fā)患者分析引起復發(fā)的誘因,制定正確的治療方案,以良好的心態(tài)堅持規(guī)范用藥。

2.4抗藥心理:治療結核病,關鍵在于科學有效管理,實施早期、聯(lián)合、規(guī)律、全程的藥物治療及正確的預防隔離[5]。因此,護理人員應耐心、細心、認真的向患者解釋抗結核藥的用藥原則及全程治療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做到堅持規(guī)律用藥,不能隨便停藥或更改治療方案,以免產生耐藥性。告訴患者若完成全療程治療,可有95%以上治愈機會,否則可發(fā)展成難治性肺結核病,產生耐藥而難以治愈。告知患者常用抗結核藥的用法及不良反應,如利福定、利福平宜早晨空腹服用,服后1h內勿進食牛奶等食物,以免阻礙藥物吸收,異煙肼宜上午服,以免引起神經系統(tǒng)興奮,影響睡眠。指導患者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出現(xiàn)癥狀及時報告處理。

3討論

由于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和非傳染病人相比,肺結核病人思想壓力大。怕傳染給別人,擔心受到別人歧視,易產生自卑、悲觀心理,甚至有焦躁和絕望情緒[6]。而結核病是以變態(tài)反應為主的慢性傳染病,其發(fā)生、發(fā)展與轉歸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機體免疫功能的變化,不良情緒可導致體內神經體液調節(jié)紊亂,致使免疫力下降,結核桿菌生長活躍,造成病情得不到控制甚至加重,進一步影響到轉歸。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心理護理是整個疾病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的心理護理是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關鍵,也是能否進行規(guī)范化治療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在臨床護理中,準確分析患者心理特征,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指導其進行情緒上的自我節(jié)制,恢復其正常的心態(tài)。改善不利康復的行為,督促規(guī)范服藥,提高服藥的依從性,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金虹,蔣琴.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評估及護理對策[J].醫(yī)學與社會,2010,23(4):103.

[2] 崔金娟,李復華.健康教育對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醫(yī)學與社會,2007,20(10):53-54.

[3] 馮劍平,王小英.肺結核患者護理干預及服藥依從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7):50.

[4] 任蘭花.肺結核病人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9,4(22):81.

第5篇:心理護理范文

[關鍵詞] 晚期;癌癥患者;心理特點;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2(b)-0135-02

晚期癌癥患者很容易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觀失望,影響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進行。心理護理在某種意義上比藥物治療更為重要,便于時刻了解和掌握癌癥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時進行溝通[1],給予患者最大的尊重和及合理的心理護理,引導患者正視現(xiàn)實,擺脫死亡恐懼心理,正確認識生命的價值及其彌留之際生存的社會意義。

1 晚期癌癥患者的心理特點

1.1 心理反應

晚期癌癥患者的心理反應,一般表現(xiàn)為焦慮、恐懼、不安、孤獨、憤怒、抑郁、猜疑、內疚、自責、失落、接納等[2]。焦慮和恐懼是癌癥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種復雜心理反應,表現(xiàn)出擔心、緊張、煩躁不安、過于敏感、失眠、厭食等,患病初期可出現(xiàn)孤獨感、猜疑,甚至出現(xiàn)抑郁,極度的悲觀和絕望,情緒低落,憂愁,沮喪,失落感等情感變化,繼而產生憤怒的情緒,自責、內疚,導致心理失衡,最終面對現(xiàn)實,接納事實。

1.2 影響因素

錯綜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失落的家庭角色、無助感、無望感、自尊心、自身形象、失眠及疲倦、診斷的拖延、不良的醫(yī)療服務理念、匱乏的溝通意識、家人及親友的冷漠感等,均可影響癌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3-4]。

1.2.1 社會因素 社會上普遍認為,癌癥是不治之癥,癌癥患者已被社會所拋棄,無法進行正常的社會活動及正常的工作與生活,這種不良的社會因素給患者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使其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挫傷其自身價值觀,使之產生對死亡的恐懼。應該清楚晚期癌癥患者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愿望,也有強烈的求生欲念。

1.2.2 家庭因素 對家庭經濟的擔擾及強烈的責任感,使患者產生憂慮。由于癌癥治療的費用增加,患者焦急憂慮的情緒與負罪感也會隨之增加,而不良的情緒對患者產生不良的影響。再之,經歷離婚、生離死別等家庭因素易產生無助感、無價值感。

1.2.3 自身因素 由于每個人的遺傳素質、家庭環(huán)境、受教育程度、社會經歷及性格特征的不同,其遇事時的心理表現(xiàn)也有差異,如有的癌癥患者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臨危不懼,從容自若,泰然處之;而有的癌癥患者就膽怯害怕,郁郁寡歡,心情苦悶。同樣的一種病,在不同人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感受卻有較大的差別。

2 心理護理

2.1 心理護理舉措

2.1.1 針對恐懼、緊張患者的措施 恐懼、緊張的患者,可表現(xiàn)為衰弱、疼痛、厭食等,給患者造成很大痛苦。隨著機體功能逐漸衰退,患者可能放棄原來的活動,形成惡性循環(huán)。如病情許可,應鼓勵患者盡可能起床活動,不要過早地臥床不起,既可延緩機體功能的衰退,也可使患者從自理中增強信心。需要采取各種支持措施,解除患者的痛苦,以緩解對死亡的恐懼,并保持其尊嚴;采取體貼、溫和的態(tài)度、通俗易懂的語言,使之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幫助患者認識疾病的性質,使其懂得戰(zhàn)勝消極的不良心理情緒在整個疾病治療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勇敢地面對疾病。

2.1.2 針對焦慮患者的措施 焦慮患者,以科學的態(tài)度,應用醫(yī)學知識講解和說明疾病的一般知識,使其常識性地了解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治療措施,消除或減少不必要的煩躁、憂慮等心理反應,堅定信心,安心接受治療。

2.1.3 針對抑郁患者的措施 抑郁患者,常感到孤獨,常常表現(xiàn)出某種依托感,尋求醫(yī)生、護士以及周圍人的注意,尋求保護,依賴更多的照顧。護士應多進行巡視,主動溝通,或允許家屬陪住,及時解決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感到慰藉。晚期患者常感覺到脫離社會、無助感、無價值感,害怕被淡漠和被拋棄,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微小愿望,盡可能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懷、最大的心理支持。

2.2 心理護理方法

2.2.1 傾聽 護理人員應真誠、積極關注、不分析、不插話,用愛心去聆聽。

2.2.2 語言護理 護士的態(tài)度與語言,很容易影響患者的心理變化,同情、鼓勵、安慰等語言會使患者倍感關懷,可增添患者力量及信心。應避免用生硬的語言、過于簡單的方式對待患者。

2.2.3 避免指責 人群中存在各自的個體差異,每個人具有固有的個性,外界力量很難改變其固有的性格。每個人完全可以用各自特有的方式、方法去應對疾病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不必通過外界力量嘗試著改變其固有的性格。晚期癌癥患者自知生命危在旦夕,便會產生瀕死絕望感,表現(xiàn)悲觀、失望、焦慮、抑郁等,甚至拒絕一切治療和護理,此時,應給予患者更多的照顧,盡量滿足患者的需要。

3 討論

晚期癌癥患者在死亡之前仍有一段時間的彌留期,常由于病情的折磨,身體極度虛弱,心理狀態(tài)復雜多變[5-6],有時渴望生存,有時嫉妒他人,有時沉默寡言、精神抑郁,有時對生活失去信心,拒絕治療,有時則任憑命運的擺布。患者既要忍受身體上的煎熬,還要忍受即將與親人永別的痛苦,此不良心理反應對疾病的治療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常使病情加重、惡化。醫(yī)護人員應經常性的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使其消除悲觀緊張情緒,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及時給予幫助。充分做好心理護理工作,了解和隨時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有效地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從而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7],延緩死亡和減輕死亡時的痛苦,使他們能舒適、安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參考文獻]

[1] 徐秀榮. 癌癥患者術后的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33):134-136.

[2] 李珍淑. 癌癥患者的心理支持[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8):230-231.

[3] 陳曉燕. 淺談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0,8(24):119.

[4] 王紅梅. 晚期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J]. 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0(12):26.

[5] 葉慧琴,葉花. 晚期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10(10):68.

[6] 段明明,馮霞. 心理護理的特點及臨床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 16(25):52-53.

第6篇:心理護理范文

1 當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

1.1失落和孤獨現(xiàn)代老年患者常因自己資歷老、貢獻大、經濟好,在位時與退休后角色的反差,心里難免會產生失落感。性格就比較暴躁,順從性較差,喜歡周圍的人能尊重并恭順他們,表現(xiàn)為自以為是、固執(zhí)己見、獨斷專行、易激怒、好挑剔責備他人。而有的老年患者特別害怕孤獨寂寞,在住院期間,由于生活單詞,與家人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和心里溝通,患者常常易產生被拋棄感,因而導致性格、行為的改變。心理孤獨的老年患者,多表現(xiàn)為固執(zhí)、自尊心強、沉默寡言。

1.2恐懼和焦慮由于老年人的各種功能下降,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可給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如心肌梗死,患者可因持續(xù)性劇痛而產生瀕死的恐懼心里,加上住院后在飲食、休息、睡眠等各方面難以適應,日常生活規(guī)律被打亂,加之身患疾病,從而精神上產生恐懼和焦慮,此類患者多表現(xiàn)為煩躁不安、痛苦、睡眠不佳、不思飲食,只關心治愈時間及預后。

1.3敏感和猜疑老年患者常敏感多疑,推測猜想自己的病情很嚴重,又懷疑醫(yī)生、護士甚至家人都在對他有意隱瞞病情,周圍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句無意的話語,都可能引起他的猜疑,加重其心理負擔。當患者可能出現(xiàn)與不治之癥患者某一相似癥狀而產生疑心,多表現(xiàn)為情緒低沉、悲傷哀痛、沉默少語,常常無端的大發(fā)脾氣。

1.4疑老和悲觀老年人的心、腦以及其他器官趨于衰退和功能下降,會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和老而無用,由于病情反復、治療效果不明顯,從而產生悲觀與自責。此類患者多表現(xiàn)為意志消沉、精神憂郁、束手無策,常暗自傷心落淚,不愿與人交往或交談,對治療及疾病的轉歸表現(xiàn)漠然,不愿接受治療和護理,消極化等待著“最后的歸宿”。

1.5沮喪和抗藥心理老年人往往同時患有多種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腦梗死等,長期服藥,飽嘗疾病之苦和藥物不良反應的刺激,產生沮喪和抗藥心理。

1.6憂郁的心理憂郁癥是老年患者常見的一種負性情緒,研究表明,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癥狀發(fā)生率為42%,且腎內及神經內科病房較其他患者憂郁癥狀更為突出。

2 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要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不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對患者心理作出正確診斷,給予心理治療,針對不同民族患者個體差異及疾病階段所表現(xiàn)的不同心理,遵循護理程序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

2.1心理評估細致觀察了解患者的性格、愛好,病情變化和家庭環(huán)境情況,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動,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個體化心理護理。收集資料的方法,一是通過直接和患者交談,二是通過和患者親人交談,也可通過心理問卷調查形式,從中收集其心理變化信息。

2.2心理診斷分析患者的心理,提出心理護理診斷。針對老年人來說,心理診斷不是一次完成的,而需要不斷完善。

2.3實施措施對老年患者的心理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措施的實施可采用心理咨詢及啟發(fā)開導法。具體措施如下:

2.3.1尊重、理解、關愛老人從溫暖的家庭到陌生的醫(yī)院,對周圍一切環(huán)境不適應,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對疾病認識不足而產生焦慮、恐懼情緒,作為和患者密切接觸的護士,首先要尊重、關心他們。講話禮貌,態(tài)度和藹,耐心聽取他們的主訴,對老人的健忘和羅嗦給予諒解,對老人的要求盡量滿足。

2.3.2鼓勵和贊揚對自尊心強和虛榮心強的老年患者,應以鼓勵和贊揚的口氣,在充分尊重的基礎上,讓患者樂于接收你的治療和護理,適時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

2.3.3消除孤獨情緒對老年患者的影響由于老年人依賴性強,易孤獨,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業(yè)余時間陪伴,尤其是喪偶老人,他們有“感情饑餓”現(xiàn)象,特別需要護士關心,所以護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視,在生活起居上多給予協(xié)助。多與他們交談,聆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使他們從心理上得到滿足,對護理人員信賴。同時,鼓勵家人、親友常探視。對病情較輕的老人,動員他們到院內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酌情做些喜歡的活動或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體育鍛煉,如氣功、太極拳等,鼓勵他們與周圍的病友多交友聊天,看看電視,聽聽廣播,閱讀各種書刊雜志、文藝小說等。培養(yǎng)多種興趣,豐富生活內容,以達到分散注意力,調節(jié)緊張情緒,消除孤獨寂寞心理,增強戰(zhàn)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使其永保良好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

第7篇:心理護理范文

一、心理護理的基本概念

心理護理與心理治療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心理護理強調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緊密結合護理實踐,發(fā)揮護士與病人接觸最密切的職業(yè)優(yōu)勢,注重心理護理,使之成為心身康復的增強劑。心理護理與軀體護理的目的都是促進康復和增進健康。實踐證明,心理護理只有與軀體護理緊密地結合,才能在護理的全過程中增進服務對象的身心健康。但心理護理不同于軀體護理,例如腹壁結腸造口的護理,要求護士教會病人自行處置腹壁腸造口的操作技巧(軀體護理),并對病人關心、體貼(心理護理)。

二、心理護理重要性

人的心理因素與全身生理活動有密切的聯(lián)系,情緒能影響免疫功能,如恐懼、緊張可使機體的“免疫監(jiān)視”作用減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療價值。因此從整體看待病人是護理工作的基本出發(fā)點;重視對病人心理的研究,做好心理護理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患病后,由于生理功能的紊亂,大都存在情緒穩(wěn)定性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對自身行為控制能力降低等傾向。因此,病人容易出現(xiàn)消極反應。心理護理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美好的語言、愉快的情緒、友善的態(tài)度、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使緊的心理狀態(tài)得到松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護士要做到這點,必須對病人家庭環(huán)境、文化水平、生活習慣、病情變化、思想情緒等有所了解,在護理過程中采取疏泄、勸導、解釋、安慰、暗示、保證等手段,并要因人而異、因勢利導、有的放矢,進行心理護理。

護士要做到這點,還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通過語言、表情、態(tài)度、行為來影響病人的感受和情緒,使之感到溫暖,增強信心,減少顧慮,振奮精神,從而在治療過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這就是良好的醫(yī)德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價值,也是對一個責任護士的嚴格要求。

三、心理護理的兩種主要實施形式

1.個性化心理護理與共性化心理護理

個性化心理護理是目標明確,針對病人的個性,解決個性化的心理問題。要求護士準確了解病人在疾病過程中表現(xiàn)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采取因人而異的有效對策,如針對創(chuàng)傷后毀容病人的心理問題,迅速解除病人的嚴重心理負荷。共性化心理護理用來解決病人的共性心理問題,如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住院病人的心理護理、精神病人的心理護理等。共性化心理護理要求護士善于歸納和掌握同類病人心理問題的規(guī)律,對潛在的心理問題作預防性干預,防止嚴重心理失常。

2.有意識心理護理與無意識心理護理

有意識心理護理是指護士自覺地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通過設計的語言和行為,如有益的暗示、確切的保證、合理的解釋等,實現(xiàn)對病人的心理支持、心理調控或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要求實施者必須具備心理護理的主動意識和接受過專業(yè)化培訓。無意識心理護理是指護理程序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隨時可能影響病人的一切操作和言談舉止。如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后,無論護士本身是否已意識到,都可能在發(fā)揮心理護理的積極效果,因此要求護士的一切操作和言談舉止都力求成為病人身心康復的增強劑。

四、心理護理注意事項

心理護理的基本要點與心理治療相似,但還要強調以下注意事項:

(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精神科護理是以病人為中心,護士與病人的良好人際關系是心理護理和其他治療護理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之一。與病人接觸交談時,應有目的地運用主動交往和溝通技巧,使病人自愿表達需要和想法;應注意將專業(yè)知識和技術運用到日常治療、康復和保健中,使病人恢復健康。

(2)與病人正式交談前要了解病情,計劃交談的具體目的和內容,使談話內容具有針對性,并使病人樂意接受。

(3)要尊重病人人格,讓病人對交談有思想準備,不感到突然和勉強。如果因病情注意不集中,處于焦慮、抑郁、憤怒,或病人對護士不信任時,不宜正式交談。

第8篇:心理護理范文

分析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方法

掌握一般情況:了解患者的年齡、職業(yè)、經濟條件、文化程度等。例如掌握患者突然閉經是由于高考,工作緊張,生活壓力大等原因引起高度疲勞的結果,便可對癥處理。

家庭背景分析調查:包括患者在家中的地位,與家庭成員的關系及家屬對患者的態(tài)度等。如果患者情緒波動起伏是受其親屬所左右,就首先做好親屬的工作,以便從根本上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

健康狀況分析:了解患者的健康史、對疾病認識的態(tài)度、體質強弱等可使患者在相似嚴重程度的疾病中產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反應。

患者情緒的判斷:患者的面容、神態(tài)、語調、姿勢等可反映其情緒,但個體差異使患者的焦慮、緊張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并不成正比。

婦科門診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急躁不安、挑選醫(yī)生型:多見于一些病程較長,自我認為病情較復雜的候診患者,常表現(xiàn)為坐立不安或來回踱步,認為別人診療時占用她的時間,不斷地詢問就診號碼,圍觀醫(yī)生診斷,遇到與自己類似的患者又急于知道結果,往往喜歡“偷聽”或“偷看”診治過程,以探聽醫(yī)術是否高明。他們特別愿意找高年資的醫(yī)師就診,懷疑年輕醫(yī)師的醫(yī)術,害怕男醫(yī)師診療。

憂郁、多疑型:多見于一些中年或更年期的患者。中年是個應激時期,體力和心理穩(wěn)態(tài)常趨向紊亂,面臨的問題多、負擔重,又是許多疾病的好發(fā)年齡,常對多項檢查顧慮重重。擔心患病后給家庭、工作帶來許多困難和損失,牽掛父母和子女的撫養(yǎng)及自己是否成為配偶的累贅等一系列問題而憂心忡忡。

緊張、羞怯型:多見于大齡青年或未婚先孕的人工流產者,她們多因職業(yè)、經濟、學習工作任務過重、夫妻不和及社會因素等不能正常懷孕生育。常害怕刮宮術的疼痛、怕出血多或并發(fā)癥等,特別是未婚先孕者,擔心被熟人發(fā)現(xiàn),通常是自身緊張和難為情的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手術。

焦慮、恐懼型:常見一些急、重癥患者,他們是由正常的社會角色意外地進入危重患者角色,且起病突然,發(fā)展迅速、病勢兇險,患者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受病痛和死亡的威脅,以及未安排好工作和家庭生活常出現(xiàn)極度的焦慮不安與恐懼,迫切渴望得到有經驗的醫(yī)師治療。

自卑心理:多為性病患者,早期癥狀因羞愧而諱疾忌醫(yī)。癥狀加重時因恐懼而到醫(yī)院治療,怕受到醫(yī)務人員的歧視,擔心朋友、同事知道后受冷落,擔心今后的生育問題等。

心理護理

基本原則:①先重后輕,先急后緩。②根據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解除心理障礙。③了解病情變化、治療過程、效果,對患者作出適當?shù)慕忉尰蝾A告。④開導和勸慰。⑤衛(wèi)生知識的宣教。

實施:①對急躁候診患者,護士要主動迎接和引導、和藹地詢問患者就診目的和癥狀,組織有秩序的候診,同時要保持環(huán)境安靜,以提高診治效率。②要關心患者,主動和患者交談,了解憂郁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向患者講解疾病發(fā)展的原因、治療方法和預防保健知識,使之獲得自我保健和疾病轉歸的信息,從而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③患者精神上的鼓勵,用堅定而又體貼的言語讓患者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使之相信醫(yī)生的醫(yī)術。④求醫(yī)心切,渴望得到盡快有效地搶救和治療,以挽救生命,護士必須富于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急患者和家屬之所急,時時處處體現(xiàn)出積極主動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言語要溫和,耐心地解釋各種檢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⑤介紹病情的可治性和預防的必要性講明某些性病與生殖器有密切聯(lián)系特別強調疾病的傳播途徑及不正常的引起的性病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痛苦和危害性說明禁止不正當?shù)暮蜆淞⒘己玫牡赖嘛L尚的必要性。

第9篇:心理護理范文

【關鍵詞】 心理;護理;影響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治燒傷患者40例, 男14例, 女26 例, 年齡6個月~ 75歲?;颊呷朐簳r神志清楚,燒傷面積大多為大面積燒傷,還有一部分伴有小面積的燒傷。其中火焰燒傷9例,電燒傷共18例, 都帶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差、目光呆滯、口唇微紺、四肢濕冷, 其受創(chuàng)面主要分布在頭面、軀干、臀部、會陰、四肢等易暴露之處, 燒傷深度較深。

護理方法 病人不同于其他人群,尤其是對于患有影響外觀的疾病的病人來說,更是屬于脆弱人群,再者,一個人生病后,面臨著角色、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的變化,患者往往難以一下子接受和適應,等等這些需要考慮的因素加之于醫(yī)護人員身上,不僅對患者更是對醫(yī)護人員的一種挑戰(zhàn),因此,要重視患者的這些心理問題,同時也是對醫(yī)護人員的一種考驗,其必須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和抗壓挫力。單一的只有生物模式的治療已不再適應現(xiàn)代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而現(xiàn)在一種流行并符合社會大潮的醫(yī)學模式主要為生理-心理-社會模式, 因此心理學逐漸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運用心理治療以及進行心理護理已成為當代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的重要舉措[1]。經過一系列的綜合分析和研究發(fā)現(xiàn),燒傷后的患者,情緒波動極大,在不同時期各有不同的表現(xiàn),也就是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因此, 認真執(zhí)行各階段的心理護理工作極其重要。對于有一定恐懼、懼怕疼痛和欲自殺的患者,必須及時和其進行有效溝通,緩解其心理精神緊張, 及時安慰、鼓勵患者, 在解決患者心理問題的同時, 也重視家屬的心理護理。因為人在困境時,特別渴望被關懷和照顧, 家屬的態(tài)度及言行也決定著患者的心理狀況。所以,醫(yī)護人員有責任和義務采用精湛的醫(yī)學技術和熱情周到的服務向患者及家屬作出保證,讓他們建起信任,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是進行一切治療的必要步驟。

1.2 具體的護理步驟

1.2.1 了解現(xiàn)象:護士通過熟知病人的患病程度和過往病史,及時預測患者對現(xiàn)存的或潛在性的健康問題的反應和迫切需求。

1.2.2 運用理論:護士熟練運用護理學理論,對患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作出深刻思考,認真觀察,把淺表的現(xiàn)象升華為能夠總結出規(guī)律的認知,并努力用其解決之。

1.2.3 采取行動: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弱勢群體,包括個人、家庭和社會團體,不僅能獲得自身的成就感,更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作為醫(yī)療工作者就是對醫(yī)療事業(yè)做出了貢獻。

1.2.4 評價效果:收集素材,整理信息,綜合評估,進行與人的健康有關的效果評價。

2 結果

通過在術后綜合護理,尤其是心理護理方面對患者作出的一系列干預,有效的控制住了病人的情緒,并能使其恢復良好心態(tài),保持樂觀態(tài)度,從而使治療順利的進行。

3 討論

現(xiàn)代護理學的進步之處在于能通過觀察和診斷,來處理人類現(xiàn)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護士要做到靈活運用心理學知識與實踐經驗, 實施心理護理[2]。傾聽出于對患者的信任, 目的在于鼓勵他們將自身感受說出來, 同時患者的傾訴也是進行心理治療的一部分。傾聽,能讓患者感覺受到了重視,從而也對醫(yī)務人員能產生信任感, 產生就醫(yī)依從性。護士針對其不同的心理問題和心理要求, 進行心理護理, 最大限度的調動患者的內在主動性, 消除焦慮、抑郁等反常心理疑慮和不良習慣, 用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的配合治療, 使病征呈現(xiàn)最低狀態(tài)[3] 。對于燒傷病人,燒傷的初期, 由于燒傷患者大部分都是意外傷害, 事先沒有任何身體疾病預兆, 也沒有任何心理準備, 所以患者會產生恐懼以及引起神經的高度緊張。治療期間,又因身體運動不便和疼痛難忍,患者會表現(xiàn)出厭煩和苦悶的心理,在由急性期后進入康復期的期間, 主要以情感障礙為主, 表現(xiàn)為悲觀失望和害怕傷殘。 搞好心理護理是醫(yī)護人員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內容,是傳統(tǒng)醫(yī)療工作的重要補充。向患者指出, 抑郁的心情、郁郁寡歡的狀態(tài)可能會加重病情, 而美好、愉快、開朗的心理狀態(tài), 可以減輕的不適感受。醫(yī)務人員真誠地傾聽會拉近醫(yī)患之間的距離,使患者產生信任, 在信任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告知,讓患者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同時給予適當?shù)墓膭? 增強患者及其家屬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積極配合治療, 使疾病得到控制, 直至恢復。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帶來的是多元化的需求 。因此, 醫(yī)護人員構成為人的生命服務的主體部分,對患者身心方面的心理護理極其重要。正如南丁格爾所言:護士是沒有翅膀而遺留在人間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參考文獻

[1] 范麗華. 急診科護理中的人性化服務[J] . 吉林醫(yī)學,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