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管理學管理論文范文

管理學管理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管理學管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管理學管理論文

第1篇:管理學管理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農村中小學校長培訓模式

 

校長是受黨和國家委托,領導和管理學校,全面主持學校行政工作的負責人,是一所學校的法定代表人。教育家陶行知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它的校長”,這充分說明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只有高素質的校長才能帶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辦好一所學校。校長要真正成為學校教師隊伍中的一面旗幟,一所學校的靈魂,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校長專業(yè)化發(fā)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以下稱《剛要》]要求“基本實現(xiàn)區(qū)域內均衡發(fā)展”,農村中小學校長重任在肩,因此加強農村中小學校長培訓培養(yǎng),提升他們的辦學本領應該是校長隊伍建設的重要課題,本文試圖就其培訓模式作膚淺的思考。

一、農村中小學校長基本現(xiàn)狀調查。

某縣中小學校長基本情況抽樣調查,從全縣24個鄉(xiāng)鎮(zhèn)抽取了13個鄉(xiāng)鎮(zhèn),共30所中小學作為樣本,基本情況如下:1.學歷層次較高,絕對高于教師隊伍學歷,但多為后續(xù)學歷。中小學校長達到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占81.6%,??茖W歷占15.6%,中專學歷僅占2.8%,但絕大部分是中師生通過進修和二次進修而取得的;2.職稱層次較高,中學,具有高級職稱的校長占69%,中級職稱的占31%,沒有初級職稱;小學,具有小學高級以上職稱的占93.8%,中級職稱的占6.2%;3.年齡結構偏大,男女比例失調。30-40歲占26.5%,40-50歲占56.7%,50歲以上占16.8%,女校長比例不到10%;4.大多數(shù)校長參加崗位培訓,具備任職任職資格,具有一線教學經歷和中層干部管理經歷,對新理論、新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教育管理論文,但職前準備不夠充分,缺乏管理知識深度。 二、新時期農村中小學校長的基本要求

在《剛要》中,“校長”這個詞共出現(xiàn)過20次,對校長的素質和校長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目標:“制定校長任職資格標準,促進校長專業(yè)化,提高校長管理水平。推行校長職級制”①,“那就是校長要成為教育家”,“不僅理論研究要有成果,更要是個教育實踐家”,實現(xiàn)教育家辦學,要求校長首先“應當是政治家”,“還應當促進專業(yè)化發(fā)展,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校長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就是“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fā)展觀,注重教育的內涵發(fā)展”“出名師,育英才”②。因此可見校長的行政性在淡化,長官化在消減,不再是純粹的法定代表人,更不是“大當家”,而是專業(yè)化專家化的人才。農村中小學校長目前是校長隊伍中最大的群體,《剛要》的要求自然是農村中小學校長的追求,是適應當?shù)亟逃乙I當?shù)亟逃l(fā)展的專家。

三、提高農村中小學校長素質的策略。《剛要》要求農村中小學校長要成為教育家,教育家不是天生的,“教育家成長的規(guī)律是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由于農村學校的特殊性,大多數(shù)學校校長都是教師出身,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校長專業(yè)知識訓練,因此,科學系統(tǒng)的培訓就成了校長專業(yè)化的捷徑,要抓好培訓工作,培訓模式非常重要。我們認為,農村中小學校長的培訓除《綱要》的“校長輪崗交流”“ 海外研修培訓”等模式外,目前較為實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以鎮(zhèn)為主,縣級聯(lián)動長效培訓模式。由于農村中小學分布相對分散,要經常性開展全縣大規(guī)模集中培訓,這很不現(xiàn)實,因此可以以鎮(zhèn)(或將全縣劃分為幾個片區(qū))為單位開展經常性培訓,縣教育主管部門督查。

(二)鎮(zhèn)縣分層培訓模式??h教育主管部門重點培訓中小學校長教育思想、理論素質、專業(yè)化要求,以專家講座、外出進修等形式,提高校長的專業(yè)水平,鄉(xiāng)鎮(zhèn)重點培訓鎮(zhèn)域管理、特色發(fā)展等。

(三)校本學習與自我反思模式 ③。目前,教師缺編嚴重,教學管理人員更是緊缺,農村中學校長都承擔一定量的上課任務,走出校門學習的機會很少,因此校本學習與自我反思是促進校長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指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培訓機構的指導下,校長在學校(或家)里進行的一種培訓與學習。主要摘要之間的矛盾,培訓時間不受限制,培訓的方式靈活,通過學習、研究、反思、實踐的方式提升校長素養(yǎng),是校長終生學習很好的模式。

(四)專題式培訓模式 校長最關注的是什么?④調研全國第一期基礎教育改革動態(tài)專題研修班的95名校長“校長最關注的問題”,在回答“當前辦學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和壓力”時:教師隊伍問題居第一,占35.1%教育管理論文,其次是安全問題,占30.8%,第三是辦學經費和校園硬件建設,占15.7%,第四是升學率,占12%。這些觀點不一定全面,但至少說明校長在這些方面渴求得到很好的解決辦法。調查發(fā)現(xiàn),面對當前辦學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難,95%的校長希望有高人指點,最好是“藥到病除”,農村中小學校長除上述“四個關注”外,校長知識深度更是最大的短板,因此,應該進行這些專題培訓,讓他們立即走出困境。

(五)個性化培訓模式?!毒V要》指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教育體系”,“注重教育內涵發(fā)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學校要辦出特色,校長就必須進行個性化培訓,即有針對性的根據(jù)學校特色,對校長進行特色方面的進一步提升。

(六)分層分崗的培訓模式。調查發(fā)現(xiàn),農村中小學校長年齡結構、知識素養(yǎng)、管理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有必要進行分層,比如中學小學、年齡老少、任職長短、學校規(guī)模大小等進行分層培訓,便于相互間有共同的話題等。

參考文獻:

①《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

②《中小學校長》2010.12孫宵兵.《<教育規(guī)劃剛要>對中小學校長隊伍建設的新要求》;

③《中小學教師培訓》2008年12期《促進農村中學校長專業(yè)發(fā)展的培訓模式的實踐研究》;

④《中小學校長》2010.11樊平軍《校長關注的四大問題》。

第2篇:管理學管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自我實現(xiàn)

OntheapplicationofHumansiticorytotheteaching

ZhouPing-ru

(SiChuanprovincePingChangmiddleschool,educationalandscienceoffice,636400)

Abstract:Thisarticleexpoundsthatstudyisanacticityorginatesfromindividualactiononone’sown,letsindividualsputinitentirelyandproducesall-roundchanges.ItalsoexpoundsHumanisticTheoryrepersentedbyLuoJeShiandhowtostimulatestudent’sactiveparticipationandarousestudents’subjectiveinitiativeinteaching.

KeyWords:HumanisticTheory;application;self-realization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五、六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學派,它以人的整體性為基礎,崇尚人的尊嚴和價值,強調要研究對人和的進步富有意義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學習本質的揭示不像行為主義和認知理論那樣給予嚴格的定義。而是從人的自我實現(xiàn)和個人意義的角度加以描述。認為學習是個人自主發(fā)起的,使個人整體投入其中并產生全面變化的活動。技術為學生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因此,它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目標的自我實現(xiàn)的體現(xiàn)。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自主性,即學習是個人主動發(fā)起的(不是被動地等待刺激),學習者內在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極為重要。二是全面性。即個人對學習的整體投入不僅涉及認知方面,還涉及情感、行為、個性等方面。三是滲透性。即學習不單是對認知領域產生,而且對行為、態(tài)度、情感等多方面發(fā)生作用。其代表人物羅杰斯就教學問題提出:①在教學目標上,強調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②在課堂上,強調學生的直接經驗。③在教學上,主張以學生為中心,放手讓學生自我選擇、自我發(fā)現(xiàn)。同時,羅杰斯還將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運用于教學研究與實驗,確立了“情意教學論”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論”。羅杰斯強調教育的任務在于幫助人們滿足“自我實現(xiàn)”這個最高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要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內在動機,并要求創(chuàng)造和諧融洽的教學人際關系。它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面對面的教學結構,教師不再直接控制教學,教學過程轉變?yōu)閷W習過程。這使得教學生會學習尤為重要。教學已不是簡單零碎地教給學生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學科知識結構,使學生學會自由學習。教會學生學習是現(xiàn)代信息化社會對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前提條件。

羅杰斯認為,教師必需要①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要坦誠相待,表露自己的真情實感,取掉一切偽裝的“假面具”。②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對學生作為具有自身價值獨立體的任何思想與感情,都應予以認可,相信他們能夠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潛能。③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在教學中教師要移情性地設身處地去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不對他們的思想情感與道德品性作出評價和批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具有安全感和自信心,獲得真實的自我意識,去充分地實現(xiàn)“自我”。羅杰斯認為,教師在教學中的具體作法是除移情教學外,還必須:①編制好便于學生自己學習,適合他們的知識水平,學習興趣和特點的教材。②要善于輔導,教師不是一味追求講解,而是有效地咨詢和輔導。③提供給學生必要的學習材料。④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讓學生自己學習?;谶@樣的認識,教師的基本的角色特征并沒有改變,仍然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學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只是教師由傳統(tǒng)的一味追求的講授改變成學生學習的倡導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咨詢者。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權威關系和依賴關系,而是建立在師生雙向參與、雙向溝通、平等互助的關系之上,達到人本主義崇尚的人的尊嚴、民主、自由、平等的價值觀。

羅杰斯認為,教學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意活動,移情就是教師能夠通過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情感因素轉移到學生身上。他認為,如果教師能夠移情的話,就將格外有力地增添課堂的氣氛。教師的作用是通過情意因素促進學生自覺樂意地積極,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和條件。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就是學生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核心,學生自主地接受課程,選擇學習,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管理,有教學時間的自由選擇權和支配權。只有當個體需求,身心狀態(tài)以及個體學習風格與學習目標相互一致時,學習才會有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教學促進者的角色,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的學習氣氛和情境,提供豐富廣泛的學習資料,以利于學習時自由地發(fā)展自身在認知、情感方面的潛能。教師的任務不再是行為主義所強調的“教學生知識”,也不是認知學派所關注的“教學生怎樣學習”,而是教學生如何“自我實現(xiàn)”,即決定學習什么、怎樣掌握學習內容、采取什么順序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達到真正有意義的學習。

人本主義學習強調人在學習中的自主地位。強調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并試圖將情感和認知因素在學習中結合起來。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習者的主體地位,調動其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互相轉換,學習者對的理解將會有新的體會。角色扮演的成功將會增加學習者的成就感和責任感,并可以激發(fā)學習者掌握知識的興趣與積極性。機多媒體、Internet、通訊技術在教學領域的運用,為融入人本主義教學思想創(chuàng)造了條件。它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向學習者提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現(xiàn)象、觀點、數(shù)據(jù)和資料,不直接或輕易地呈現(xiàn)結論,并留出空間讓學習者參與進來活動,向學習者留下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認識和自我發(fā)展的空間。由于媒體的參與,“迫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學習,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第3篇:管理學管理論文范文

1.1學生臨床經驗缺乏本??谱o生經歷高考的鍛煉,理論水平相對中專生較高,接受能力強,對于管理學理論學習在理解方面具有優(yōu)勢,但是現(xiàn)階段源于我國的實際國情,還有很多學校的護理管理課程的開設只限于課堂理論教學,沒有到臨床中開展實習教學,因此要求學生準確地把握《護理管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學以致用或者解決醫(yī)院護理管理中的一個個現(xiàn)實問題,對于沒有護理管理實踐經驗的學生來講的確有些困難,也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大為降低。

1.2教學方法單一《護理管理學》中包括豐富的管理理論及原理,相對于有限的學時而言信息量非常大,因此教師教學的主要采用講授法,才能以較高的效率介紹更多的知識,但是這種以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法”,令本來就比較枯燥的理論更加乏味,尤其是長期單調的教學方法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臨床護理工作的特點要求護理管理者必須具備多種能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這種被動的學習中,語言表達能力欠缺,懶于思考,學習主動性較差,對于課堂的參與性低,當面對一些案例討論,需要同學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時,很多同學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即使發(fā)言時也表現(xiàn)得很不自信。

1.3教師授課師資不足《護理管理學》作為護理學和管理學的交叉學科,對授課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不但需要精通護理學基本理論和知識,還要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在此基礎上通過管理學的培訓和進修,才能勝任部分章節(jié)的授課。加上課程本身理論性強,學生的興趣難以激發(fā),因此對授課教師的要求更高。但是目前部分院校該課程的授課教師整體師資還不足,有些院校還存在一門課程都由一位教師負責講完的現(xiàn)象,這些與課程本身的特點和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不僅如此,師資單一導致教學風格單一,管理學是一門不精確的學科,它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具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性,對學生而言,教師多樣性就是一種教學模式的改革。

1.4實驗教學資源匱乏學習《護理管理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分析和解決臨床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但是目前部分院校教學完成全部停留在教室,缺乏臨床醫(yī)院環(huán)境支持,導致教學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2改進措施

2.1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轉變《護理管理學》課程價值在于將管理的方法用于護理實踐工作中,因此作為護理專業(yè)領域的從業(yè)者,上至教學領導,下至專業(yè)教師,首先應該轉換教育思想,按照交叉學科課程的教學規(guī)律去設計課程,應該將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于學生研究、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僅僅是大量知識的傳授。

2.2注重師資培養(yǎng)該課程屬于交叉學科,這就要求授課教師既懂得管理學,又熟知護理學,還要具備駕馭教學的能力,而客觀現(xiàn)實中這三者者兼具的人才往往也是護理專業(yè)教學中最缺乏的師資。我們可以從中青年教師中挑選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良好的臨床綜合能力與教學能力的教師來擔任主講教師,同時廣泛吸取不同背景的教師充實到教學隊伍中。過去很多院校主要由基礎護理教研室的教師承擔《護理管理學》教學,現(xiàn)在可以安排有一定臨床管理經驗的教師,長期從事醫(yī)院護理管理實踐的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參與教學,把工作中碰到的實際問題與理論相結合,生動形象地傳授給學生。特別是一些綜合性大學中人文資源可以得到很好地利用,例如聘請管理學院的教師負責該課程概論部分的講授,不僅對學生是一種優(yōu)勢資源的應用,對護理專業(yè)教師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機會。

2.3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在《護理管理學》的教學設計中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師注重由“教”向“導”的轉變,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角”作用,改進教學方法。例如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首先需要精心選擇案例并布置給學生,這樣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當開展課堂討論時教師必須從一個講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轉換為一個參與者、組織者和協(xié)調者的角色,學生則由一個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轉換為一個主動學習者的角色,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被調動起來,主動參與學習。

第4篇:管理學管理論文范文

1.教師層面。

(1)教學理念把握不準。由于部分教師對案例教學的盲從,以案例教學貫穿整個“管理學”的授課過程。這些教師完全顛倒了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的主次地位,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學生對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掌握不牢,起不到應有的效果。(2)案例選擇不當。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首要條件和關鍵所在。它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理論作用于實踐的載體,它既是案例分析的出發(fā)點,又是案例分析的歸宿。如果案例選擇得不恰當,相關因素處理得不好,就會降低案例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案例教學的整體效果。授課教師應結合課程所講授內容及學生受眾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案例來開展教學。既有助于學生對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的應用與掌握,又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案例教學的目的。(3)教師素養(yǎng)欠缺。案例教學是管理學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同于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對授課教師有較高的要求。要求授課教師既要具備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高的學術水平,又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企業(yè)實踐經驗。但部分教師因為受傳統(tǒng)“師道尊嚴”的思想的影響,害怕授課過程中出錯,從思想上不樂于接受案例教學方法。另外,案例教學法從西方發(fā)達國家引入我國時間尚短,高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經驗不足。再加上目前高校從事管理學教學的教師多為經濟與管理類相關專業(yè)的畢業(yè)的碩士與博士研究生,且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從學校畢業(yè)即到學校工作。他們雖擁有較高的學歷和學位,從事過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但普遍缺乏企業(yè)管理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難以采用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開展案例教學。

2.設施層面。

(1)案例資源有限。案例教學的順利開展依賴于豐富的案例資源。目前管理學教學案例主要來源于部分高校教師和科研工作者編寫的相關案例教材。案例內容涉及國內外企業(yè),國外企業(yè)主要是美國、加拿大等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內企業(yè)主要是一些知名的大企業(yè)。雖然利用國外現(xiàn)成的案例資料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管理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但國外企業(yè)文化背景與中國差異較大,不利于學生的案例討論。而國內企業(yè)案例又主要是國內知名的大企業(yè)比如海爾、華為等,普遍缺少中小型企業(yè)的案例??傊瑖鴥痊F(xiàn)有的管理學案例資源不能很好地滿足管理學案例教學的需要,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2)教學設施落后。一般而言,硬件設施主要包括專用的案例教學場所、幻燈片演示設施、電視錄像演示設施和多媒體演示設施等;軟件設施包括多媒體教學軟件、數(shù)據(jù)庫、定量分析軟件等。然而,目前許多高校擴招后,因建設新校區(qū)等原因,導致“負債”運營。因而在各方面都投入不足,教學設施的落后,影響到案例教學的開展和最終的教學效果。(3)激勵制度不全。有效的激勵,能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既定目標。管理學案例教學的激勵制度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校制定相關制度以提高教師進行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是教師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從目前許多高校的現(xiàn)狀看,這兩方面的制度都很不健全。最終導致教師不愿意主動進行案例教學,即使進行了案例教學,積極性也不高。

二、本科管理學案例教學困境突破

1.建立健全案例教學相關制度。

(1)激勵制度。激勵機制是否合理,直接會影響到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案例教學需要授課老師比理論講授投入更多的精力,編寫或選擇案例、備課、組織開展案例教學等。因此學校要制定合理的激勵制度,以體現(xiàn)對教師勞動的尊重,從而激發(fā)教師進行案例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2)教學評價制度。案例教學不同于一般的理論教學,因而從評價體系上應區(qū)別于理論教學。因此,從學校層面上要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評價體系,形成相應制度。從事案例教學的教師可以在該制度的引導下有效開展教學活動。(3)考核與考試制度。案例教學是一種體驗式教學,主要來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不能完全依賴于最終的考試成績,而更多地應關注和評價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的參與主動性、發(fā)言積極性和團隊合作性等方面。因此,應該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考核與考試制度,采取靈活的考核方式,加大考核成績在最終考試成績中的比重等措施,以提高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加大投入完善教學基礎設施。

(1)軟硬件設施。軟硬件設施是教學的媒介,直接關系到教學的順利開展與效果。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軟硬件設施比較薄弱,因此應該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盡快完善教學的軟硬件環(huán)境。有條件的高校應建立專用的案例教學場所,比如“管理學案例教學實驗室“”管理學模擬實驗室”或“管理仿真模擬室”等,同時完善和更新多媒體演示設備、錄像演示設備、幻燈片演示設備和案例教學用具等。軟件方面購買或鼓勵教師編制多媒體授課軟件,購買管理定量分析軟件、企業(yè)管理相關數(shù)據(jù)庫等。有了良好的軟硬件設施的支持,就能使學生不出學校,模擬仿真企業(yè)的運營過程,將抽象、復雜的理論具體化、直觀化,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案例教學的效果。(2)教學案例庫。案例是實現(xiàn)案例教學的重要媒介,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的直接效果。因此,鼓勵授課教師根據(jù)授課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構建教學案例庫是一項必要而緊迫的工作。案例庫可以是電子形式,也可以編寫案例教材。目前尋找的案例來源于三個方面:第一種從國外引進管理案例,第二種是近年來國內編寫的案例教材,第三種是新聞報道、報紙、雜志摘錄改寫的實例。這三種案例,各自有優(yōu)缺點。國外案例比較成熟、比較經典,但有文化環(huán)境不同的缺點;國內案例大多來自于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案例中心和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三大中國案例研究中心,但存在數(shù)量不足、質量不高的缺點;第三類案例在兼具緊跟時代,把握管理學實踐與理論前沿的優(yōu)點的同時,也具有因時間緊、編撰不全面的缺點。因此,教師在構建案例庫選擇案例時要考慮案例的本土性、時效性、典型性、針對性、實用性、適應性、理論性和啟發(fā)性等特點,以使所選擇的案例能夠發(fā)揮最大的效能。

3.加強培訓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教師是案例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案例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案例教學成敗。但高校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走出校園就走上講臺,成了授課教師。學歷雖然很高,但缺乏企業(yè)實踐經驗。而且許多講授管理學的教師大多數(shù)是經濟、管理類研究生畢業(yè),不同于正規(guī)師范院校畢業(yè)生接受過教學法等方面的培訓,在授課經驗方面也比較欠缺。因此,學校應該創(chuàng)造條件,多途徑培訓教師,以提高其教學水平??梢越M織進行教學觀摩活動,向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可以選送優(yōu)秀教師到國內知名院校進行短期的培訓學習;可以聘請企業(yè)管理人員共同來開展案例教學活動;還可以選派教師到企業(yè),在管理的實踐中收集典型案例以豐富管理案例教學內容,提高案例教學質量,達到教師與企業(yè)管理人員的雙向溝通、優(yōu)勢互補,以豐富教學經驗。

4.創(chuàng)造條件提高學生適應能力。

第5篇:管理學管理論文范文

新課程改革已進行一年多了。通過這一年多的探索、思考、實踐。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深感若評價體系不發(fā)生實質性的變化,要將新課程改革真正深入下去是很困難的。在所有的評價方法中,試題評價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它通過對學生知識和科學素養(yǎng)的全面檢查,展示了潛在的教學功能。如何改革化學考試試題,促進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呢?筆者經過探索、實踐有以下幾點看法,與同行探討。

一.減少死記的機械性識記部份的考核,增加探究過程的考核

機械性識記的死記硬背知識的考核,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更有背于新教材理論,沒有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據(jù)說,淅江某高中一班,高考化學成績平均92分,許多同學都進大學深造。二年后,回到母校,化學老師又讓他們做同樣一套題,結果平均只有39分。曾有一名教育家說過:什么是教育?就是當學生把老師所教的知識都遺忘時,剩下的一點就是教育。那是什么呢?那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對科學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的人文觀、科學觀。大量的機械訓練,只能讓學生暫時取得好的成績,于學生能力培養(yǎng)無益。作為評價教學的一個工具,試卷應體現(xiàn)這一教學原則,減少死記知識的考核,而著眼于探究過程的考核。

例:探究給物質加熱方法。某同學做如下實驗:取三支試管,各加入3mL水。試管-1:試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燈上方約3cm處加熱;試管-2:試管的底部與酒精燈燈芯接觸加熱;試管-3:試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燈外焰部分加熱。記錄上述三種情況下將水加熱至沸騰時所需的時間,分別是60秒、35秒、27秒。請你回答:

(1)分析上述實驗結果,你認為給物質加熱時應該用酒精燈哪一層火焰?為什么?

(2)加熱試管里的液體時,要注意什么問題?(至少答出三點)

(3)上述實驗,還存在哪些問題(舉兩例),有哪些改進意見?

此題通過探究應用酒精燈的哪一層火焰加熱,以考核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并讓學生提出改進意見,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勇于分析、開拓創(chuàng)新的能力。

例2:(廈門市2001年中考題。)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汽車作為曾經推動人類文明向前躍進的現(xiàn)代社會的產物,在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便捷舒適的同時,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也有難以推卸的責任。據(jù)6月15日我市政府的“2000年廈門環(huán)境狀況公報”稱:廈門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yè)污染和汽車尾氣,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放來源于汽車尾氣。我市近幾年來汽車持有量的增長達20%,雖然空氣質量居全國第四,但環(huán)保仍面臨如汽車污染等問題的考驗。另據(jù)報道:將氫氣應用于汽車發(fā)動機的技術已在我國研制成功;酒精作為燃料的汽車已在北京市、河南省使用;我市也有一部分汽車改用液化氣作為燃料。

(1)汽車尾氣中的大氣污染物有(寫化學式)_______,________。

(2)我市將部分汽車排氣管加裝三效轉換器,促使一氧化碳在排氣管內與空氣作用轉化為二氧化碳,其反應式為__________。

(3)請?zhí)岢鑫沂兄卫砥囄廴镜囊粭l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

(4)就目前的情況看,氫氣做燃料的汽車要投入使用前,你認為還要研究解決的問題有:__________。

(5)若實驗用氫氣汽車運行1km,需要2858kJ能量。現(xiàn)這輛汽車在我市環(huán)島路上走一圈(約30km),需要__________g氫氣。(已知每克氫氣燃燒放出142.9kJ能量。)

此題是以環(huán)境保護和能源開境設置的試題,通過此題,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性,認識到人類文明與環(huán)境惡化的雙重性,了解我國新能源開發(fā)的迫切性,更強調了公民治理環(huán)境的參與性,增強了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環(huán)保建設中的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運用知識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讓學生成為環(huán)保的參與者,體驗創(chuàng)造的價值和魅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關注化學、社會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

化學是一門與人們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中學階段所學的化學知識本來就是來源于實際,試題應還它本來的面貌,并不是單純考核學生一些系統(tǒng)的化學知識,而是從實際問題出發(fā),貼近中學生的實際,使學生從科學、技術和社會相互聯(lián)系的角度去認識化學問題,思考社會問題。如,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面臨著諸多問題:健康、食物、營養(yǎng)、材料、能源及環(huán)保等,這些問題的解決與化學密切相關。這些問題的考核可以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自然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應用化學知識去解決聯(lián)系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使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

例:(廣州市2000年中考題。)有兩瓶無色液體,其中一瓶是蒸餾水,另一瓶是濃食鹽水,區(qū)別它們的方法有很多,請你簡要寫出盡可能多的你認為可行的方法(至少寫三種):

方法一: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

此題是一道非常簡單的鑒別題,生活中也可能常遇到,學生可以動用所學的物理、化學知識展開想像的翅膀去構思,不被條條框框限制,不被學科知識限制,養(yǎng)成遇事多角度、多方面思考的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

例、(黑龍江省2000年中考題。)舉出家庭中常見的一種酸性物質__________,一種堿性物質__________,一種鹽__________。

這雖是一道填空題,但要求學生聯(lián)想到家庭中常見物質的酸堿性和常見物質與物質分類的關系,引導學生用化學視角觀察生活的思想方法。

例:(13天原杯復賽題)種植下面幾種農作物對PH的要求:大豆:6~7,茶:5~5.5,甜菜:7~7.5西瓜:6。如果某地區(qū)經常降酸雨,則上述農作物最不適合種植的是()

例:某同學晚上幫媽媽做飯,切完白菜后,就將菜刀放在菜板上,第二天,發(fā)現(xiàn)菜刀生銹了,菜刀生銹的原因是:()防止菜刀生銹的方法有()

上兩題要求學生應用所用的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體現(xiàn)了聯(lián)系實際的取向,讓學生學以致用,加強化學與現(xiàn)實社會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三、加強各科聯(lián)系,體現(xiàn)學科滲透及科學與人文的統(tǒng)一

綜合考試模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產物,它可以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即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廈門市2001年中考題。)在室溫下的飽和食鹽水中放了一個塑料小球,(1)現(xiàn)加入少量食鹽晶體,充分攪拌和靜置后,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況有何變化,并簡述原因__________;(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況下使小球略上浮,你準備采取的具體方法是__________。

此題需要思考,如何采用一些方法使溶液的密度增大而使小球上浮,有一定的思維深度和廣度,給學生以施展才能的舞臺,使學生將化學方法和力學原理相結合,從多角度思考,多方位實施,很有效地達到考查學科科學素質的目的。

例:為了能夠持續(xù)發(fā)展、保護和改善人類賴以生存和從事各種活動的環(huán)境,上海市政府已采取了諸多措施;其中:

(1)為迎接APEC會議的召開,市政府對主要道路進行了整治.在主要道路兩旁,可看到新設置的不銹鋼分類垃圾筒.在一側的筒蓋上畫有啤酒瓶、報紙等圖案,另一側的簡蓋上畫有魚骨、果皮等圖案.前者表示用于投放————(填“有機”或“無機”)垃圾,后者表示用于投放————垃圾.

(2)日前,上海已新建成延安中路、太平橋、黃興公園和徐家匯花園四大綠地.大面積綠地對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改善城市環(huán)境有明顯的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分析的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A.減少了城市工業(yè)溫室氣體和汽車尾氣的排放

B.植物的蒸騰作用使綠地周邊地區(qū)的平均氣溫降低

C.促進了空氣的流通D.改善了空氣質量

第6篇:管理學管理論文范文

[內容]

羅丹(1840-1917),19世紀法國最偉大的雕塑家。他從小熱愛美術,后就學于巴黎國立工藝美術學校,從師于著名雕塑家卡爾波等人。在青年時代,他曾在布魯塞爾等地干過許多同雕塑有關的雜活,為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875年,他旅游到了意大利,深受米開朗琪羅作品的啟發(fā),從而確立了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羅丹的一生獻給了他心愛的雕塑藝術,不斷以極其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和忘我的工作,探索藝術創(chuàng)作的真諦。據(jù)說他在創(chuàng)作《巴爾扎克紀念像》的過程中,經常審視雕像的稿子,思索、琢磨不能令人滿意的原因。恰巧,有一天雕塑家布爾德爾來拜訪他,看到巴爾扎克的手被塑造得十分精彩,驚嘆不已,以至久久凝視這雙手。羅丹發(fā)現(xiàn)了這種情況。……此后,這雙完美的手永遠消失了。在他看來,整體感高于一切,任何細節(jié)必須服從于作品總的效果,總的意圖,假如某一細節(jié)分散了觀者的注意力,哪怕它本身多么優(yōu)美動人,也要毫不留情地割舍、拋棄。這個故事真實反映了羅丹對藝術的追求。

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他生于維也納一個猶太工廠主家庭,從小愛好文學。后來到大學里攻讀哲學和文學。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流亡瑞士,和羅曼&middot;羅蘭一起進行反對戰(zhàn)爭、爭取和平的斗爭,是世界聞名的和平主義者。戰(zhàn)爭結束后,他長期隱居在薩爾茨堡,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1928年,他應邀到蘇聯(lián)去,在此期間結識了高爾基,兩人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1938年。祖國法西斯占領奧地利后,他流亡英國,后又被迫逃往巴西直至去世。茨威格的文學活動從詩歌創(chuàng)作開始,早期詩集《銀弦》(1901)、《往日的花環(huán)》(1904),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傳記文學和中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上。如著名傳記有《三位大師》(巴爾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傳,1920)、《羅曼&middot;羅蘭》(1921)、《三大詩人》(卡薩諾伐、斯湯達和托爾斯泰傳,1928)等。小說集有《最初的經歷》(1911)、《馬來狂人》(1922)、《混亂的感覺》(1927)、《象棋的故事》(1941)等。此外還有長篇小說《焦躁的心》(1938)?!度褙炞ⅰ肥歉鶕?jù)茨威格《從羅丹得到的啟示》一文改寫的。茨威格在文中回憶他在羅丹家做客,親眼目睹羅丹全神貫注修改雕像的全過程,以及從這件事中得到的啟發(fā)。下面將文中結尾的幾段文字抄錄如下:“在那天下午,我學得的比在學校所有的時間都多。從此,我知道凡人類的工作必須怎樣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霸贈]有什么像親見一個全然忘記時間、地方與世界那樣使我感動。那時,我領悟到一切藝術與偉業(yè)的奧妙──專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業(yè)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貫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領。“于是,我察覺我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熱忱,一個人一定要能夠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沒有──我現(xiàn)在才知道──別的秘訣?!?/p>

第7篇:管理學管理論文范文

“精簡理論,突出實務”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原則,編寫理論實踐一體化教材。

1.1在內容選取和結構安排上,以管理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chuàng)新五大職能為重點,力求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在編寫體例方面,力求適應應用型本科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

1.2在課程之前、課程內及課程之后設計相關案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拓寬學生的視野;在每部分內容之后設計實訓項目的訓練,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教材除了包含課程標準規(guī)定要求掌握的內容以外,還應該提供一定量的額外內容,供有能力的學生選擇學習。

2.教學方法的改革。

管理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應打破傳統(tǒng)的講授法,注重互動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職業(yè)能力。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等。

2.1案例教學法。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必須結合應用型本科生的特點,突出應用型的教學思路,對案例教學進行變革。管理案例選擇是否得當是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管理學教學案例應具備三個特點:首先,案例應具有針對性。所選案例要針對所學理論要點,能夠使學生通過案例來掌握理論知識,并能通過案例分析培養(yǎng)其專業(yè)應用能力;其次,案例應具有時效性。所選案例應該是近幾年國內外著名企業(yè)最新的管理案例,教師應該注重知識更新,及時把具有時代特色的案例補充運用到教學中;最后,案例應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目前三本院校的學生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并且學習主動性較差,所選案例應該比較新奇,激發(fā)其學期興趣。

2.2情景模擬法。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一種虛擬的實踐性教學方法,教師圍繞某一教學主題來設定情景并引導學生扮演角色,將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虛擬再現(xiàn),讓學生能設身處地的利用所學知識來處理實踐問題。通過情景模擬,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景模擬法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實現(xiàn):首先,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要求學生根據(jù)情境要求扮演一個特定的管理角色來處理管理事務,從而增強學生的實踐管理能力和技巧。人員配置、領導等內容,可以學生扮演通過扮演管理角色,來鍛煉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其次,管理游戲。管理游戲是根據(jù)管理活動的要求,以游戲的形式,由團隊獨立完成管理任務,達到培養(yǎng)團隊每個成員的管理技巧和團隊合作精神,從而實現(xiàn)團隊任務的一種基本方法。第三,小組討論法。為解決某一管理問題學生分組進行討論,通過小組討論來培養(yǎng)學生溝通、協(xié)調、決策等能力,并培養(yǎng)其團隊合作能力。

2.3探究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來創(chuàng)造問題情景,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搜集資料、討論與交流去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探究教學中教師應把握以下兩點: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特征。三本院校的學生自主學習型較差,且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不高,因此,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應能提出問題,逐步啟發(fā),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來解決問題。第二,要努力創(chuàng)造輕松、自由的課堂探究氛圍。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下,更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挖掘與培養(yǎng)。

3.教學體系的改革。

第8篇:管理學管理論文范文

字理識字教學法內容豐富,操作性強。為便于教師根據(jù)漢字不同的構形特點和造字方法采用相宜的教學方法,筆者簡要介紹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十三種字理識字教學方法。

1.圖文并茂,形象法

象形,是最早的漢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狀的方法來造字。因此,象形字的教學應該根據(jù)字的特點來進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圖形,分析圖形與字義的聯(lián)系;再講解由圖到字的演變過程,分析圖形與字形的聯(lián)系;然后綜合分析圖形、字形與字義的聯(lián)系,字形、字義與字形、字義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如“日”字教學,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體,像太陽形,像太陽的圓形,里面的一點象太陽里的黑斑(有的說像太陽里的光);再講解由到日的演變過程,分析圖形與字形的聯(lián)系:演變?yōu)?,拉長為一:然后綜合分析圖形、字形、字義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理解了“日”字的形義聯(lián)系,便會掌握“日”字的構形原理。

圖文并茂,形象法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它既有助于學生了解漢字據(jù)形知義的特點,掌握象形字的形、義、音,又有利于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2.編制字謎,聯(lián)想法

漢字繁難的筆畫、復雜的結構給小學識字教學帶來了困難,但應該看到,漢字的形體結構卻為我們編制字謎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字謎是用暗示字義或描摹漢字形體特征的方法為謎面,以文字為謎底的一種謎語。它分為兩類型:

(1)揭示漢字形體的字謎。乖:乘人不備(拆字法)。俄:先人后己。化:華北。乃:后起之秀(特指法)。更:與人方便。今:用心讀書(反拼法)。礙:砸左邊,得右邊(拆拼法)。券:拳頭對刀(移位拼字法)。翠:劉邦聞之喜,劉備聞之悲(會意拼字法)。

(2)揭示漢字形體、暗示漢字意義的字謎。泛:分開水太少,合攏水太多。臭:因為自大一點,惹得人人討厭。

我們從上述字謎可以知道制謎的兩大要求:

(1)語言要求。謎面用字都是熟字,謎面用語都是人們所熟悉的詞、成語、俗語以及語意完整的句子。這就是說,編制字謎這種識字教學法是根據(jù)漢字的構形特點或形義聯(lián)系,運用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用熟字教生字,以“已知”解決“未知”。

(2)內容要求。謎面內容應體現(xiàn)以下“三性”:

思想性。謎面內容應做到觀點正確,思想健康,這樣的字謎才能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益智性。猜謎本是一種智力游戲,它對開發(fā)兒童的智力有很大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的制謎要有利于學生的猜謎,讓學生根據(jù)謎面內容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運用推理、判斷的方法,猜準謎底。

知識性。謎面雖小,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自然物事,社會現(xiàn)象等都可入謎。這樣的字謎才能達到通過識字來豐富學生的知識之目的。

制謎要求告訴我們,編制既通俗、形象、簡短,又具有較強的思想性、益智性和知識性的字謎,讓學生猜,非常有助于學生掌握漢字的形體或意義,使識字教學生動活潑,饒有趣味,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取得識記漢字和娛樂益智的雙重功效。

3.動作示范,示意法

漢語單音節(jié)動詞中,有很多是表示人體動作的。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做示范動作,讓學生從中領會動詞的意義,掌握動詞的構形特點。如睜、握字的教學:

張開兩眼——睜(目字旁)

五指收攏——握(提手旁)

動作示范,示意法既可用于動詞的詞義教學和詞形教學,又可用于動詞的聽寫,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動詞的詞義和使用。

4、形近比較,辨異法

漢字從結構上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兩種類型。獨體字是由點、橫、豎、撇、捺、提等筆畫組合而成,合體字則是由獨體字演變而來的偏旁組合而成。用這有限的筆畫和偏旁組合成數(shù)萬漢字,這就產生了大量的形近字,給漢字的認讀、書寫和使用帶來了困難。要解決這個困難,就要在識字教學中,將形近字進行比較,讓學生從中區(qū)別形近字的異同,重點是辨“異”,即區(qū)分形近字的不同點。辨異可從字音、字義、筆畫、構件、結構、構字和造字方法等方面進行。

:字中間是“”,以“”為聲符的形聲字,韻母為an,如緩、暖、援、媛等字。

愛:字中間為“”,以愛為聲符的形聲字,音節(jié)是ai,如噯、曖、嬡等字。

在識字教學中,將形近字進行比較,尋同辨異,可以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規(guī)范學生對漢字的書寫、認讀和使用。

5.部首表義,求同法

部首是字典、詞典根據(jù)漢字形體偏旁所分的門類。辭書中有三大部首系統(tǒng):一是形體部首系統(tǒng),如一、|、乙等部首,它們一般與字義無關;二是形位型部首系統(tǒng),如“叛”字中的八部和又部、“穎”字中的水部、“騰”字中的馬部,它們有的與字義無關,有的與字義有關。三是形義型部首系統(tǒng),它按字形分部,以表意的偏旁作部首(亦即按義分部)。因此,形義型部首系統(tǒng)是辭書中主要的部首系統(tǒng),它最能體現(xiàn)漢字據(jù)形知義的特點。這就是要求我們在合體字,尤其在形聲字的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對同部首字的字義進行分析、歸類,讓學生認識到每個部首都存在著表義的類屬性,如引導學生分析著表義的類屬性,如引導學生分析“頂”、“項”、“頸”、“額”、“頰”等字的意思,讓學生認識頁部的表義類屬:從頁的字,字義與人體肩部以上的部位有關;分析“儒”、“俠”、“儉”、“侈”、“仰”、“伏”等字的意思,認識人部的表義類屬:從人的字,字義多與人的類別(儒、俠)、品性(儉、侈)、行為(仰、伏)等有關。

部首表義,求同法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部首的表義類屬,加深學生對漢字據(jù)形知義特點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對漢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和望文生義的理解能力。

6.構件分解,形綴法

有的合體字盡管結構復雜,給識字教學帶來了困難,但應該認識到,陌生的合體字大都由熟悉的構件組合而成,合體字的形、義、音是由構件的組合關系來體現(xiàn)的,這就決定了合體字結構的可分性。因此,我們必須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教學規(guī)律來教合體字:先讓學生初步感知合體字的形、義、音;再將合體字分解成若干個構件,引導學生了解每個構件的讀音和意思;然后再將幾個構件連綴起來,引導學生理解每個構件與合體字在音或義上的聯(lián)系,讓學生從整體上掌握合體字。如“葬”字的教學過程:

葬:

A.葬字讀zai,本指掩埋死人。

B.把葬字分解成(草)、死(尸體)、(雙手)三個構件。

C.將三個構件連綴起來理解葬字:手把尸體掩埋在草叢間。

構件分解,形綴法是一種化難為易、駕輕就熟的教學方法,運用這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構件與合體字的內在聯(lián)系,從形體結構和造字方法這兩方面掌握漢字的形、義、音。

7.意義合成,義綴法

意義合成是會意字的一種會意方法。這種會意字的特點是字義為各個構件義之和。因此,這種會意字的教學,教師應該先將字分解成幾個構件,讓學生了解各個構件意義,再將這些意義連綴起來,理解該字的意義,最后因義識形,讓學生從構件和字的意義關系這個方面掌握該字的形體。如尖、卡字的教學:

尖:由小、大兩個構件組成,字義即為上小下大的東西。

卡:由上、下兩個構件組成,字義即為上不來、下不去,夾在中間。

意義合成,義綴法是從構件與字的意義聯(lián)系這個角度,讓學生掌握意義合成的會意字的意義和形體。

8.反義聯(lián)系,辯證法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充滿著矛盾,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爭性。非常有趣的是,有些漢字的形體、意義和造字方法正充分體現(xiàn)了矛盾的這種同一性。

第9篇:管理學管理論文范文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槁)》(以下簡稱標準)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標準》的顯著特點是“突出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標準》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稑藴省泛臀覀兪煜さ慕虒W大綱相比,由于課程的性質和倡導的基本理念不同,致使從內容、形式到編寫的體例上都有較大的變化。從《標準》的內容上看,不僅有知識點,還有科學探究;從內容出現(xiàn)的形式上看,各知識點不像《大綱》那樣以條目的形式出現(xiàn),而是與過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的還與思想意識融合在一起。這些變化使得讀懂《標準》不易,理解起來更加困難。《標準》的研制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系統(tǒng)工程的核心,《標準》的領會與執(zhí)行是實現(xiàn)新一輪課程改革目標的關鍵,本人就《標準》的學習與理解談幾點體會,以求和實施者取得共識。

《標準》的內容結構包括四個部分和一個附錄。四個部分分別是:⑴前言(包括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課程標準設計);⑵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⑶內容標準(包括科學探究、科學內容);⑷實施建議(包括教學建議、教科書編寫建議、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建議、學生學習評價建議);一個附錄是:標準中部分行為動詞的界定。

一、關于前言

《標準》在這一部分對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的性質、價值與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闡述了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并對物理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做了較為詳細的說明。整個前言部分突出體現(xiàn)了“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樣一個核心理念。

《標準》在闡述課程基本理念時,首先對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目標給出了一個基本的定位:即“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明確了這一階段的物理教育不是面向少數(shù)學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課程設置應立足于學生發(fā)展,滿足所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不考慮學科體系自身的完備。即“要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

第二,提出了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的設置應適應學生的認知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中去探究,認識物理規(guī)律。讓他們體會物理在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應用。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既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第三、提出“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突出科學探究,既能體現(xiàn)科學的本質,又能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的教學行為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

第四、為達到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目的,《標準》提出要“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fā)展”。在物理教學中,要注意不同學科間的知識與研究方法的聯(lián)系與滲透,使學生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聯(lián)系。教學內容要隨時代的發(fā)展有所更新。讓學生體會社會發(fā)展與科學技術的互動關系。

第五、為保證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把新課程理念落到實處。必須“構建新的評價體系”摒棄以甄別和選拔為主要目的的評價觀念,建立能促進學生、教師和物理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發(fā)展,而不僅僅是檢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評價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應當為學生學習服務,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

二、關于課程目標

物理課程目標是《標準》的核心內容,也是教學第一線的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和掌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可以選擇,但“課程目標”是剛性的,是物理教學活動必須追求和達到的硬性要求?!稑藴省穼⑽锢碚n程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為:“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質”。并明確提出了物理課程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

1、對總目標的認識

《標準》對課程總目標用五個自然段加以闡述,體現(xiàn)了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理念下的教學要求。

第一、要重新認識學習興趣。過去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把學習興趣當作學好物理的方法和手段。今天,在新課程理念之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當成為物理課程追求的目標,也是檢驗初中物理教育成敗的主要標志。赫爾已特講:“教學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當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一個階段都能連貫地表現(xiàn)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動。興趣既是教學手段,又是教學目的?!?/p>

第二、要明確物理學是觀察實驗與科學思維相結合的產物。要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維習慣,并且要注重知識的應用。在解決問題或作決定時能嘗試運用科學原理和科學研究方法。

第三、要改變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教學模式,重視科學探究活動在學習中的作用。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掌握認識未知事物的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第四、“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對于學生將來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學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無處不體現(xiàn)人們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物理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這些素質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在物理教學活動中應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

第五、注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是當今世界科學教育的一大趨勢。過去的物理課程基本上是就科學論科學,對于科學的意義很少涉及。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應當以物理內容為素材,讓學生受到科學的、技術的和人文的教育。

2、對具體目標的認識

物理課程的具體目標可理解為物理課堂的教學目標。由三部分組成,并形成一定的層次。

第一層次,知識與技能目標。主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與技能,共有6條要求。其中,1—4條規(guī)定了“知識”的內容要求。5—6條規(guī)定了“技能”的內容要求。其中第4條要求是關于三個主題內容中涉及的物理學史、物理學的內涵等人文科學的內容。它隱含在內容標準的三個主題之中。第5條要求是技能要求中較低的要求,主要是要求學生會運用一些儀器去進行測量性實驗。它在內容標準中隱含在三個主題之中。第6條要求可以認為是技能要求中較高的要求,它要求學生將實驗技能不僅運用于實驗及測量本身,而且能將它作為科學探究的工具,為探究活動的一些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實施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一要求與“過程與方法目標”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實際上是一種“能力”它在內容標準中也隱含在三個主題之中。

第二個層次,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在物理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探索過程中,體驗探究的過程并掌握一些簡單的方法以形成一定的能力。《標準》在這個部分制定了六條具體目標。分別是關于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對觀察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分折概括能力以及信息交流方面的能力要求。

第三個層次,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使學生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意識。如愛科學的情感、樂意探究的精神、與他人協(xié)作的意識、對自身價值的感悟、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等。這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屬于意識領域,不能直接通過某種內容或方式去實現(xiàn),它需要在知識與技能目標和過程與方法目標的達成過程中逐漸形成。在《標準》制定的7條具體目標中,第1條是關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對所學物理課程產生積極的情感。第2條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欲望,對科學的熱愛。第3條是關于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的培養(yǎng)。第4條是關于科學態(tài)度的養(yǎng)成。第5條是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與交流的精神。第6條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技術、社會(STS)意識。第7條是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正確的人生觀、形成遠大的理想與抱負。

這三個層次目標之間的關系是:學生通過知識與技能的探索,體驗探究的過程,獲得研究、學習、思維的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某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教學循環(huán)。形成的這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又促使學生進一步去探索新的知識與技能,從而開始了又一個新的循環(huán)。在每一個教學循環(huán)中,過程與方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xiàn)要以知識與技能的探究為載體。同時在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中逐漸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因此,實施新課程就要在課堂教學中緊緊抓住過程與方法這一關鍵,讓學生通過經歷探究過程實現(xiàn)完整的課堂教學目標。

三、關于內容標準

內容標準是《標準》的主要內容,它規(guī)定了初中物理課程的基本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經歷的過程和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它的作用相當于《大綱》中的各個知識點及其教學要求?!稑藴省分械膬热輼藴视煽茖W探究和科學內容兩部分組成。

1、對科學探究的認識

⑴什么是科學探究

所謂科學探究就是讓學生模擬科學家的工作過程,按照一定的科學思維程序去探索學習的過程。這種思維程序由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七個要素組成。

⑵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準的意義和目的

意義:實現(xiàn)兩個轉化。即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

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

⑶科學探究與科學內容之間的關系

《標準》雖然把內容標準分成科學探究與科學內容兩個部分,但這兩個部分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學生通過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的經歷、體驗和感悟,獲得了科學知識,同時也提高了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也是重要的教學策略。

⑷科學探究具體的能力要求

《標準》把探究的七大要素作為一級目標,而后逐個進行了細化,提出了35個子目標,即對應各探究能力要素的基本能力要求。這些要求明確具體,有較強的操作性。這些基本要求中,使用了,“認識”、“能”、“嘗試”、“會”、“有”、“經歷”等行為動詞。為了讓教師和學生準確地把握這些詞語的含義,《標準》在附錄中對這些行為動詞作了進一步的解說和界定。

2、對科學內容的認識

標準中科學內容的體系突破了《大綱》“力、熱、聲、光、電、原”的鏈條結構。代之以科學知識的內在屬性。即“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板塊結構,以主題的形式呈現(xiàn)。三大板塊的內容,形成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梯度結構。這是對一直沿用的教學大綱中教學內容陳述的突破。反映了課程目標的立足點,體現(xiàn)了《標準》的時代精神。

科學內容共有三個一級主題,一級主題下面有14個二級主題、67個三級主題。層級分明,結構感強。雖然這種結構、層級、次序并不代表教材的結構或教學的順序,但它有利于我們把握義務教育階段物理學科的科學內容。從整體上看,這些主題的目標要求全面、準確,并體現(xiàn)了一定的靈活性,出現(xiàn)了一些開放性的條款,給教材編寫和教師教學留下了比較大的選擇空間。從《標準》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上看,知識面較寬,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的內容增多,嚴密的公式和定律減少,直接給出科學結論的內容減少,強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得出結論的內容增多。

⑴《標準》中科學內容的特點

①內容標準的結構體現(xiàn)了課程目標縱橫交織的特點。知識技能目標為縱向目標,過程性目標,體驗性目標為橫向目標。例如:內容標準表述:“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浮力。知道物體浮沉條件。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的過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其中,縱向目標是認識浮力,知道物體的浮沉條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橫向目標是通過實驗探究,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的過程。強調過程與方法和親身感受與體驗。使橫向目標更為突出、立體化。作為縱向目標的知識便成為探究的載體。

②《標準》中的科學內容注重將物理科學的新成就、物理科技的應用,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納入了知識目標。例如:初步了解半導體、超導體、納米技術,并了解它們的發(fā)展以及對社會的影響。了解現(xiàn)代技術與聲有關的應用。了解波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等。

③《標準》與《大綱》相比,科學內容的要求明顯降低。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的平衡條件、壓強的概念等許多重要內容都從“理解”的層次降為“知道”的層次。而液體的壓強干脆刪除了。這體現(xiàn)了標準強調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培養(yǎng)探究精神的理念。

④科學內容的選擇更貼近生活。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都提高了要求。對原課程中“繁、難、偏、舊”的知識內容或者刪除或者降低了要求。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⑵《標準》中科學內容知識技能教學要求的層次劃分。

知識標準從低到高,分為了解、認識、理解三個層次。

①“了解”層次中所用的行為動詞是:了解、知道、描述、說出。在這個層次中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應該做到:再認或回憶;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jù);舉出例子;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征。這個層次的要求與大綱中的知道層次基本相同。

②“認識”層次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間。認識層次除了要達到了解的水平外,還要注意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并能適當?shù)膮^(qū)分和擴展。

③“理解”層次中所用的行為動詞為:區(qū)別、說明、解釋、估計、理解、分類和計算。這個層次的內容,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應該做到:第一,把握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第二,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lián)系;第三,進行解釋、推斷、區(qū)分、擴展;第四,提供證據(jù)、收集信息。這些要求比“了解”的要求明顯提高,這些內容就是科學內容中的重點知識。

④技能標準水平是“獨立操作”描述的行為動詞有:測量、會、學會。這部分內容與傳統(tǒng)大綱中“會”的要求相同,但許多測量的工具并不強調必須是常用工具。例如:《大綱》中要求“會用刻度尺測長度”而標準中表述為“會選用適當?shù)墓ぞ邷y量長度?!敝灰隳苓x出某一種測量工具正確測量就行,體現(xiàn)了內容標準的開放性。

⑶《標準》中科學內容教學的靈活性。

靈活性首先表現(xiàn)在教學要求上。內容標準給出的是教學中的最低要求,這些要求較原《大綱》明顯降低,但上不封頂。其次表現(xiàn)在探究的內容上。《標準》中的活動建議不是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探究內容的設置和確定,教師可從內容標準的活動建議中選用,也可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學校的設備等,自行設計與確定。探究的方式以及探究要素的確定也是靈活的。不一定每個探究活動都要有七個基本要素。再次,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教材方案去執(zhí)行,也可以用自己的觀點來設置教學方案。過去教學是重教材、輕大綱?,F(xiàn)在應當重標準、輕教材。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標準的內容自己選擇教學材料,自己設計實驗,只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就行。

四、關于實施建議

《標準》在實施建議部分,根據(jù)新課程的理念和課程目標,提出了一些原則性的建議,應當是我們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需要重點貫徹與落實的問題。

⑴認真學習現(xiàn)代教育理論,樹立新的課程教學理念。

就教師而言,要適應新課程的教學就必須要認真學習現(xiàn)代教育理論,特別是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等方面的理論,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在教學中首先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行為。要由傳統(tǒng)意義上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yōu)閷W生發(fā)展的促進者和幫助者。要由教學活動的主角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和配合者。在課堂教學中,要喚起學生主體發(fā)展的欲望,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營造和維持學生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要善于捕捉和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和靈感;發(fā)現(xiàn)和挖掘學生主體發(fā)展的潛能。新課程對教師教學行為變革的要求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師必須盡快的確立新的課程教學理念,從傳統(tǒng)的角色中走出來,在新課程的實施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實施新課程的同時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

⑵找準實施新課程的突破口,重視科學探究的教學。

實施新課程的核心就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原有課程過于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方式?!稑藴省钒芽茖W探究既作為學習目標又作為教學策略列入內容標準,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重視和加強科學探究是實施新課程的突破口,也是新課程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重視和加強科學探究的教學,要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要善于激發(fā)、培養(yǎng)每個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熱情。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生活實際出發(fā),選擇探究活動的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探究活動,吸引和組織全體學生積極參與。

其次,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要及時地給予指導和幫助,引導學生逐步熟悉科學探究的全過程,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科學探究活動有七個基本要素,在這七個要素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其難度是不一樣的,所以對科學探究的學習也應該和科學知識的學習一樣,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特別是在學習物理的初始階段,更應該從簡單的探究活動入手,根據(jù)不同的內容分別安排,突出不同要素和環(huán)節(jié),設計探究活動,使學生能各個擊破,最終達到能靈活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進行探究式學習。

再次,要重視科學探究中的評估,合作與交流。學會對所做的工作進行評估,在探究活動中,對學生評估能力的培養(yǎng),一是要求學生對每一次的探究活動都要進行評估。二是要引導學生會采用不同的方法評估,并將評估的意見寫到探究報告中去。為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探究活動最好以協(xié)作性的小組形式進行,組內要分工明確,團結協(xié)作,強調角色間的相互轉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探究的全過程。對探究報告,要求既能用書面語言也能用口頭語言進行表達。要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并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

⑶提高對課程資源的認識,積極開發(fā)合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對物理教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也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面臨的一個嶄新的課題。課程資源是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顯現(xiàn)出來的,可以說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課程標準的理念難以落實,目標難以實現(xiàn)。

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影響之下,我們理解的課程資源就是教材和教輔用書。特別是教材,多年以來一直是全國統(tǒng)一,嚴格按教學大綱編寫的,是對應付考試有絕對權威的教學資源?!耙跃V為綱,以本為本”,一直是我們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但在新課程理念之下,根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制定的《標準》只描述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而對學習內容的選擇留有相當大余地?!稑藴省穼炭茣木帉懼惶岢隽藥讞l原則性的建議,給教材的編寫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并且認為可以有多種形式的教材并存,要求每種教科書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材的權威性有所下降。根據(jù)新課程的理念,物理教學不能只局限于傳授物理知識和技能,而應當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獲取新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把教材當作唯一教學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注意開發(fā)和利用其他形式的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