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文化差異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化差異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化差異論文

第1篇: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一)制度文化差異

制度文化指人類的社會制度、宗教制度、生產(chǎn)制度、教育制度、勞動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親屬關(guān)系、禮儀習俗、行為方式等社會規(guī)約以及與其有關(guān)的各種理論。其中大家對家庭制度中男尊女卑的觀念耳熟能詳。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社會和軍事戰(zhàn)爭,使男子成為社會的主力,再加上儒家思想的影響,男尊女卑觀念深入人心?!吨芤住酚性疲骸芭挥趦?nèi),男正位于外。推崇妻受命于夫和三從四德(“三從”,是指婦女應(yīng)“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綱常關(guān)系。西方的家庭觀念淡薄,個體本位主義濃郁,雖也存在過男女不平等的現(xiàn)象,但由于受到文藝復(fù)興、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比較重視人的價值,有一定的平等和自由權(quán)利。體現(xiàn)在翻譯上,表現(xiàn)為受不同文化影響的人,采取的翻譯策略各不相同,以“你倒也三從四德的,只是這賢惠也太過了”為例:楊譯:Quiteamodelofwifelysubmissionandvirtue,aren’tyou?Onlyyoucarrythisobediencetoofar.霍譯:Imustcongratulateyouonyourwifelyvirtue-thoughImustsaythatinthiscaseyouarecarryingwifelinessalittlefar.毋庸置疑,楊、霍二人翻譯的各有千秋,霍把“三從四德”一詞譯為virtue,省譯了“從”的內(nèi)涵,把“賢惠”一詞譯為wifeliness,無形中提升了古代中國女性的地位,但翻譯的也是文從字順,用奈達的同構(gòu)理論來看也是形神皆備,但從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觀”角度看,楊的翻譯更能反映源語文化的特征,表達原文的真實意義,不僅能讓讀者了解異域風情,從差異中獲得新知,還能保護源語民族的文化特色,豐富譯入語的文化,特別是在當今英語文化主導全球的文化潮流的背景下,意義愈加非凡。

(二)心理文化差異

心理文化指人類的思維方式、思維習慣、價值觀念、審美情趣、信仰、心態(tài)等[2]。其中思維方式的差異在翻譯中舉足輕重。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文明,誕生于愛琴海域的海灣、島嶼之上,農(nóng)業(yè)耕種條件差,商業(yè)貿(mào)易相對發(fā)達,但變幻莫測的大海不斷的干擾著當?shù)氐纳虡I(yè)貿(mào)易,迫使他們開始認識宇宙自然,而宇宙自然的規(guī)律又往往是抽象存在的,這就孕育了最早的歷史理性主義文化,高度重視邏輯推理,相信只有遵循正確的邏輯步驟才能求得真理。而我國占據(jù)了整個亞洲東部最大的可耕種土地面積,小農(nóng)經(jīng)濟發(fā)達,工商業(yè)、科學技術(shù)相對滯后,人們逐漸意識到豐收離不開風調(diào)雨順,生存離不開自然的恩賜,進而從自然現(xiàn)象中悟出陰陽交感、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的觀念,再加上佛教思想(認為靜默、沉思、等待,真理會自然而然地顯現(xiàn))的影響,共同催生了中國人用系統(tǒng)、全局把握事物的整體性思維。

二、文化影響下的翻譯策略宏觀翻譯策略:

(一)洞察文中的文化內(nèi)涵。

有些文章中的文化符號比較明顯,我們可以一眼辨之,有些則比較隱晦,需讀者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不然寫者有意,聽著無心,其中的內(nèi)涵只能埋沒。例如:Life,aseverybiographyandobitIhaveeverreadconfirms,iswhathappenswhenyouaremakingotherplans.文化積累不多的人看普普通通,但如果是列儂的歌迷或有相當?shù)谋尘爸R,他一定能辨出,這和BeautifulBoy中的Lifeisjustwhathappenstoyouwhileyou’rebusymakingotherplans.有異曲同工之處。

(二)采用歸化與異化相結(jié)合的翻譯策略。

歸化是“采取民族中心主義的態(tài)度,使外語文本符合譯入語的文化價值觀,把原作者帶入譯入語文化”,異化法則是“對這些文化價值觀的一種民族偏離主義的壓力,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景”。歸化和異化旗鼓相當,不分軒輊,我們不能顧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好的譯文是歸化和異化的完美結(jié)合。

三、微觀翻譯策略:民族特色詞的翻譯

(一)直譯法

用拼音直接寫出單詞或用英語直接翻譯。例如:劇名《劉巧兒》可直接譯為LiuQiaoer、風水譯為(Feng-shui)、麻將譯為(Mah-jong)、功夫譯為(Gongfu)。

(二)異譯或增詞進行解釋

例如:若有必要,在譯松、竹、梅歲寒三杰時,可把它們的寓意進行增詞解釋。得隴望蜀若譯為covetSichuanaftercapturingGansu意思可能不能有效傳譯,這時就可異譯為Themoreonereceives,themoreonede-sires。

四、小結(jié)

第2篇: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西洋繪畫又可以分為:油畫、水粉、水彩、素描等。雖然是簡簡單單的幾個畫種,但是他們對繪畫技巧的要求之多、內(nèi)容之豐富也是毋庸置疑的。他們要求有光影、明暗、冷暖的變化,然而這些變化又要有度,不能盲目的亂變化。西洋畫最早進入中國是在傳教士來華傳教時開始的,當國人看到西洋繪畫的時候很是驚訝,眾說紛紜。18世紀的官員、批評家、畫家鄒一桂就很好的概括了西洋繪畫的特征,他說:“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繪畫於陰陽遠近,不差黍。所畫人物屋樹,皆有日影。其所用顏色與筆,與中華絕異。布影由寬而狹,以三角量之。畫宮室墻壁,令人幾欲走進。學者能參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筆法全無,雖工亦匠,故不入畫品”。這很有力的說明了西洋繪畫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對形體的塑造、光影、明暗、冷暖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正是有了這些要求才有了姜紹書的評價“利瑪竇攜來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嬰兒,眉目衣紋,如明鏡涵影,躍躍欲動。其端嚴娟秀,中國畫工,無由措手”。自從利瑪竇來華傳教后,大量的西洋繪畫開始流傳到中國,在我們大力發(fā)展國粹的同時又得以見識到了更多的畫種,也讓我們了解和認識了西洋繪畫。西洋繪畫和中國繪畫相比較,不僅僅是思想的不同,在題材和技法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二、繪畫題材和技法的差異

(一)中國繪畫起初的中國畫在人物畫方面是以記錄為主,主要是記錄王公貴族的生平事跡,還有大的事件和活動。如閻立本的《步輦圖》,就是記錄唐太宗接見祿東贊時情景的一幅繪畫。在山水畫方面主要是以名山大川為主,或是林間小屋,但都是要有詩情畫意的,讓人有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畫面有那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如五代時期荊浩的《匡廬圖》,畫中既有崇山峻嶺、又有林中幽徑,所表現(xiàn)的主要是一種意境感覺。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了傅抱石對繪畫的評價,他說:“西洋畫是科學的,中國畫是哲學的、文學的,所以中國畫是抽象的和象征的”。我覺得這是很好的說明,正是因為是哲學的才會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正是因為是文學的所以才會是那么起伏跌宕,然而又不失精彩。在技法上,中國繪畫有勾、皴、點、染。強調(diào)筆法和用墨,設(shè)色方面主要是要求隨類賦彩。他們的每一種表現(xiàn)都是不一樣的,而表現(xiàn)出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譬如中國繪畫技法中的用墨,它又分為潑墨、破墨、積墨等,他們在繪畫當中的每一種用法也是不一樣的,有時候一種用法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而有時候又要幾種混搭才能使畫面出效果。這就是中國繪畫變幻莫測的地方。

(二)西洋繪畫西洋繪畫最初的題材都是來自于圣經(jīng),多數(shù)是關(guān)于上帝或天主,因為西洋畫家多數(shù)信教,大多數(shù)是教徒。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關(guān)于愛情的,那是他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西洋繪畫也很講究技法,繪畫時追求構(gòu)圖的完整、比例、還有透視。繪畫的過程中,講究光影、冷暖。西洋畫家們運用寫實的手法來表現(xiàn)西洋繪畫的視覺真實效果,使畫面有栩栩如生的感覺。正像顧起元在《客座贅語》卷六《利瑪竇》條理中這樣評論了一幅西洋繪畫:“所畫天主,乃一小兒;一婦人抱之,曰天母。畫以銅板為登,而涂五采于上,其貌如生,身與臂手,儼然隱起登上,臉之凹凸處正視與生人不殊”。從這段話我們就可以很明確的看出西洋繪畫和中國繪畫的差異。然而在中西繪畫的差異里不僅僅是題材和技法的差異,也還有材料等方面的差異。

三、繪畫材料的差異

第3篇: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一)風俗習慣方面的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人們所處地域不同,文化也會有差異,每個人都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風俗習慣是一個地區(qū)的人們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多方面的英漢風俗習慣的差異使得翻譯過程中對某些詞匯的理解大相徑庭。中西方對“狗”(dog)這一詞語的理解則最為突出。西方把狗看做是最忠誠的朋友、最忠實的伴侶,有關(guān)狗的習語也大都是褒義的。如:Loveme,lovemydog.(愛屋及烏)Everydoghasitsday.(人人皆有得意時。)而在漢語中,狗是一種相對來說較為低級的動物?!肮贰边@一詞條往往作為貶義詞來用,那些漢語中與狗有關(guān)的成語大多表達了貶義。如:“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走狗”、狼心狗肺、雞飛狗跳等。另外,中西方在生活習慣方面也大不相同。就餐點而言,西方人喜歡面包加牛奶,而東方人喜歡米飯。在翻譯成漢語時,帶有“bread”的詞組完全失去了“面包”之意。例如:“breadandwater”譯為“粗茶淡飯”。再如:“Onecannotmakeanomeletwithoutbreakingeggs”意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在日常翻譯工作中,譯者要尤為注意此類風俗習慣的差異,否則會產(chǎn)生很多翻譯曲解,甚至是錯誤的譯文。

(二)思維方式方面的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思維方式不同,對同一事物的語言表達方式往往也會不同。思維方式的不同實際上就是內(nèi)在的文化差異。西方人的語言表達比較抽象是因為西方的思維方式重視抽象思維。而漢語則比較具體,這是因為中國人在語言上重意合。例如,在Thereisawhitebirdbetweenthegreenoftheforest中,“green”是典型的抽象詞,它是用抽象的表示顏色詞語來形容具體的森林的植被樣態(tài)。所以譯為“翠綠的森林中”比較合適。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要研究中西方的思維方式,然后用符合各自思維方式的語言將原文作者的意思準確無誤的表達出來。

(三)生存環(huán)境方面的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語言的產(chǎn)生與人們的勞動和生活息息相關(guān)。航海業(yè)在英國十分發(fā)達,一度領(lǐng)先于世界。他們通過航海認識了世界,對大海有著深厚的感情,因而生活中有許多習語源自航海業(yè)。如allatsea(不知所措),drunkasasailor(爛醉如泥)。漢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亞歐大陸,人們的生活和土地密切相關(guān)。用“揮金如土”來比喻花錢大手大腳,英語則是“spendmoneylikewater”。可見,英漢兩個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環(huán)境不同,他們觀察事物,反映客觀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并不一致。所以翻譯切忌照詞典上的詞義逐詞逐句對譯,不合習慣的詞使會使信息出差錯或覺得美中不足。(四)宗教方面的差異對翻譯的影響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民族也都有不同的,翻譯時把宗教差異因素考慮進去是很有必要的。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者居多,因而有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幫助那些幫助自己的人)的說法。在中國,人們多信仰佛教,這使得在漢語中涉及到宗教的詞匯多與佛教有關(guān)。比如借花獻佛、菩薩、佛祖、玉帝等。所以在翻譯含有宗教的句段時就要特別注意,以免引發(fā)錯譯、漏譯,而使翻譯失去了其文化交流的作用。

二、中西譯論的相異性

中國強調(diào)人對事物的往往無法“言傳”、只能“意會”的領(lǐng)悟;而起于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西方思想哲學傳統(tǒng),則強調(diào)人的理性思維,強調(diào)人對于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應(yīng)當、同時也能夠作出理性的認識,并能予以形式上的解釋。

三、中英句法的差異

英語句子常常由好幾個從句和復(fù)句構(gòu)成,將不同的主體粘連到一個長句中,即化零為整。但是漢語句子通常不長,鄰近的句子之間通過不同的主體分開,也就是化整為零。例如:“Thehuntforthepumabeganinasmallvillagewhereawomanpickingblackberriessaw“alargecat”onlyfiveyardsawayfromher.”(L.G.Alexander,1997)在這句話中有好幾個主體,第一層面:“huntforthepuma”beganina“village”,“awoman”saw“alargecat”第二層面:The“woman”livesinthe“village”.通過“where”引導的定語從句,兩個層面的句子連在了一起,第二個層面成為修飾語。如果不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直接按照這個復(fù)雜結(jié)構(gòu)翻譯的話,中文譯文是這樣的:“對美洲獅的搜尋在一個某采摘黑莓的婦女看見離她五碼遠的地方有一只‘大貓’的小鄉(xiāng)村開始?!辈挥谜f,這個版本對中文讀者來說很費解,他們更希望看到化整為零的句型,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根據(jù)目標語言對源語言句子的結(jié)構(gòu)進行解構(gòu),更合適的譯文應(yīng)該是:“對美洲獅的搜尋從一個小村莊開始。那里的一位婦女在采摘黑莓時看見離她五碼遠的地方有一只‘大貓’?!?/p>

四、人本主義和物本主義的差異

第4篇: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關(guān)鍵詞數(shù)學教育文化差異

一、中國人看美國式教育:對253名幼兒園教師的調(diào)查

美國幼教專家凱米依在其《怎樣教幼兒學數(shù)》一書中曾引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母親要她5歲的孩子每天吃飯時給每人的盤子里放一條餐巾。家里經(jīng)常是4個人吃飯,這個兒童平時能數(shù)到30甚至更多,但他在完成這一任務(wù)時,還是先到碗櫥里拿來第一條餐巾,放在一個盤子里,然后再回到碗櫥拿來第二條餐巾,放在第二個盤子里……拿4條餐巾就來回走了4次。當他5歲3個月16天時,才第一次想到要數(shù)盤子和從碗櫥里拿來的餐巾,數(shù)好后才把餐巾分到每個盤子里,他這樣做共持續(xù)了6天。到了第七天,家里來了一位客人,比平時多了一個盤子。他仍像往常一樣拿來4條餐巾,但是當他看到有一個盤子空著時,沒有再去拿一條來,而是把已經(jīng)放在盤子里的4條餐巾收起來,放回碗櫥里,然后又一次次地去拿,走了5次才完成任務(wù)。第二天,沒有客人了,他仍舊走了4次,這樣做了5、6天,他才發(fā)現(xiàn)要數(shù)盤子和餐巾。十天后的一天,媽媽告訴他來了一個客人,他仍像往常一樣分發(fā)4條餐巾,但是當他看見有一個空盤子時,只是再去拿了一條餐巾。第二天,沒有客人了,他先數(shù)了一下盤子的數(shù)量,然后再去拿來相同數(shù)量的餐巾。此后,家中再有客人來,他也能應(yīng)付自如了。

這是一個非?!懊绹健钡慕逃咐?。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這個孩子的生動的發(fā)展過程,而他的母親一直隱藏在后臺。當我看到這個案例時,心中不由生出一個問題:中國的教師和家長會如何解讀這個故事呢?這個故事的“中國版”又會是什么樣的呢?為此,我以安徽省合肥市的各級各類幼兒園教師為對象進行了調(diào)查,共收回253份有效問卷。安徽省地處中國東部內(nèi)陸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教育發(fā)展在國內(nèi)居于中等水平,對外開放程度介于東南沿海和西部地區(qū)之間,可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樣本。

調(diào)查采用開放式問卷進行,主要圍繞以下兩個問題:

A.您如何看待這位媽媽的做法?

B.如果您是這個孩子的媽媽,您會怎樣做?能不能說說您的理由?

前一個問題,可以反映出調(diào)查對象對美國式教育的看法;后一個問題,則可反映出中國式的教育觀念和方法。為避免對調(diào)查對象產(chǎn)生暗示效應(yīng),問卷中沒有明確說明此案例來自美國文化背景。研究者將教師們對案例中教育方法的評判進行分類編碼:肯定(A1)、否定(含部分否定,A2)、未明確表態(tài)(A3)。同樣地,也將教師自己愿意采用的教育方法進行編碼:采納案例中的教育方法(B1)、不采納案例中的教育方法(B2)、未明確表態(tài)(B3)。調(diào)查結(jié)果以雙向表的形式呈現(xiàn)如下。

結(jié)果顯示:有143人對案例中的教育方法表示肯定,占57%。然而愿意實踐這種教育方法的教師總共才有48人,占19%。有107人明確表示不會采納這樣的教育方法,占42%。在這107人中,有71人明確表示贊同這樣的教育方法但自己不會去實踐它。

二、不同教育觀的文化差異分析

人的教育行為都是受其觀念影響的,而教育觀念又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不同文化背景中關(guān)于教育的看法和做法,也會因文化背景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從上面所述的案例以及眾多中國教師對該案例的評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中美兩種文化背景下的幼兒教育方法及教育觀念存在什么樣的差異。

1.案例中折射出的美國式教育方法及教育觀念

僅根據(jù)一個案例就斷言美國教育如何、如何,未免失之偏頗。我們愿意冒這樣的風險,是因為它的確具有典型性。下面我們就對這個案例作一個深入的剖析。

這位美國媽媽的教育方法可以概括為:為兒童提供問題解決的情境,讓兒童在自己的水平上、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讓兒童在親身的經(jīng)歷和體驗中獲得自然的發(fā)展。成人往往隱退在后臺,并沒有干預(yù)兒童的發(fā)展過程,更不急于將高級的或正確的方法直接教給兒童。

這種教育方法隱含了以下教育觀念:

兒童天生具有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的動機,具有主動發(fā)展的潛能。教育應(yīng)該創(chuàng)設(shè)環(huán)境,讓兒童的這種潛能得以發(fā)揮。

兒童通過他自己的個人經(jīng)驗學習。只要給予適當?shù)沫h(huán)境刺激,兒童就能自己獲得發(fā)展。

在教與學的關(guān)系中,更傾向于關(guān)注兒童的學,而不是成人的教。這種信念,在皮亞杰的一句名言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你教給兒童的越多,兒童自己發(fā)現(xiàn)的就越少。”

2.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的中國式教育方法及教育觀念

根據(jù)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僅有19%的中國教師會采納案例中的教育方法,而42%的教師作出了“中國式”的回答。我們將這些回答選取一部分呈現(xiàn)如下:

如果我是孩子媽媽,我會在旁邊稍微提醒一下,因為孩子還是太小了,作一下引導是應(yīng)該的。

如果我是這個孩子的媽媽,我會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家里有客人來,讓孩子在發(fā)餐具時多發(fā)一份。

如果我是這個孩子的媽媽,首先讓他數(shù)盤子,再讓他取相同數(shù)量的毛巾一一對應(yīng)進行配對。先給他正確的示范,鞏固數(shù)字和數(shù)量的對應(yīng),當家里來了客人時,讓他操作,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

如果我是這位母親我會及時糾正孩子,教育孩子(將)數(shù)和事實相聯(lián)。

如果我是這個孩子的母親,我會先給予幼兒引導,讓幼兒認識自己做法的錯誤,幼兒是沒有太多思想的,所以需要父母和教師的引導。

我會給他提示,教他、啟發(fā)他。理由是因為孩子年齡太小,可以在他動腦動手之前啟發(fā)他。

我不會讓他這么傻干,我會教他怎么去做,也許不會太直接,間接地去教他。

我會直接告訴他這個規(guī)律,因為這樣更節(jié)約時間,不一定非要等他自己去發(fā)現(xiàn)。

以上回答雖然五花八門,但我們從中可以大致看到中國式教育方法的特點:成人為兒童設(shè)定一個問題的同時,也設(shè)定了一個“正確”的答案,當孩子不能正確解決問題時,或孩子的答案不符合成人預(yù)設(shè)的正確答案時,成人就會給予幫助。幫助的形式從直接告訴答案、指出并糾正錯誤、示范到啟發(fā)、暗示或提醒,不一而足。

這樣的教育方法所隱含的教育觀念是:

成人比兒童擁有更為高級的知識和思維方式,因而往往掌握問題的答案,同時也有責任對兒童的學習給予幫助。

兒童具有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學習情境中成人更強調(diào)兒童的“接受能力”即記憶和理

解,并將其看成是遷移和運用知識的前提。

兒童需要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學習,但更需要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后者因為可以縮短學習所需的過程,少走彎路,更快地達到正確的結(jié)果,而被看成是更有效的途徑。

在教與學的關(guān)系中,更傾向于關(guān)注成人的教,而不是兒童的學。認為教給兒童的越多,兒童的潛能就越大。

3.中美教育方法及教育觀念差異的文化分析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美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有著很大的差異。我們不能將這種差異簡單地歸結(jié)為西方家長擁有更先進的教育理念,或是西方家長的素質(zhì)較高等等,而要從中美文化背景的差異去分析,方能獲得更為深刻的認識。

我們以為,中美教育方法及教育觀念上的差異根本在于文化傳統(tǒng)上的差異。慈幼之心,古今中外并無二致。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其具體表現(xiàn)卻有不同。

美國家長并不比中國家長更有耐心,也不是不如中國家長負責任。他們這樣做,是基于這樣的兒童觀:兒童有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做事方式,成人要接受、理解并尊重它們,這是教育的前提。這種對兒童世界的發(fā)現(xiàn)和對兒童人格的尊重,實質(zhì)上根植于美國的個人主義文化傳統(tǒng),即尊重個人、尊重他人(包括兒童)。即使在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平等關(guān)系重于權(quán)威關(guān)系。

但是在中國文化背景中,“權(quán)威”恰恰是一個核心概念。大到社會政治體制、小到家長結(jié)構(gòu)中,等級和權(quán)威概念無所不在。在教育中,這種權(quán)威概念表現(xiàn)為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控制,包括知識的控制和行為的控制。如成人將自己的知識強加給兒童、而不考慮兒童的理解,要求兒童按照成人的方法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等等?!皟和切枰痰摹保@幾乎成為每個中國人對于兒童的基本觀念。而在中國文化中,教的意義又常常等同于“告訴”、“教導”、“指示”。中國家長一方面忽視對兒童的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又把“教”孩子看成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正是中美教育觀念的一個巨大差異。在我們的調(diào)查中,雖然只有60人(占總數(shù)的24%)對案例中的教育方法提出批評,但這些意見大多集中于一點,即美國媽媽的指導不力:

這位孩子似乎太累了,來回跑了那么多次,而家長為什么沒有予以適當?shù)囊龑?,而任由孩子自由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時間似乎太長了。我比較贊同這位家長的做法,但我覺得家長還應(yīng)給予適當?shù)囊龑Ш吞崾尽?/p>

我認為這位媽媽沒有及時對孩子的做法給予指導,而促使孩子很長時間做出笨拙的事情。在發(fā)現(xiàn)孩子錯過幾次以后,要向孩子提出問題,使孩子對自己的做法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至于走彎路。對孩子最后的(正確)做法應(yīng)給予肯定。

佩服她的忍耐,我是急性子!雖然我知道讓孩子去探索、總結(jié)自己去尋找答案,可是如果我給孩子上一堂關(guān)于節(jié)省體力的課,通過試驗、舉例,讓他盡快找到做事的思維方法是否更好?

孩子在實踐的過程中沒有對所作的事進行總結(jié)的能力,發(fā)現(xiàn)事物的規(guī)律,成人即家長也沒有及時地給予規(guī)范引導,以至幼兒在完成任務(wù)時走了很多彎路。

我認為這位媽媽的出發(fā)點是對的,但方法不對。

這位媽媽給了孩子做事的機會,卻沒有給他做事的方法。

上面引述的這些評論,或許可以映證中美之間的文化差異。

三、反思中國幼兒數(shù)學教育

在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應(yīng)該如何對待文化間的差異?立場問題是首要問題。我們明確反對文化虛無主義的立場。那種“言必稱希臘”、認為西方教育理論就代表著中國教育的進步方向的觀點,實際上是無視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存在。事實上,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它生長的土壤,也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文化的多樣性使得世界豐富多彩。只有在追求文化多樣、承認文化差異、保證文化平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進行文化間的對話。也只有通過文化間的對話,才可能促成文化間的理解和交流,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這也正是本文的寫作動機所在。

在對中美教育觀的差異進行了比較和分析之后,我們有必要回過來反思中國的幼兒數(shù)學教育。當前,很多人對幼兒園的數(shù)學教育提出了批評,但是中國的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究竟出了什么問題?數(shù)學教育的改革又應(yīng)向何處去?也許文化差異的視角可以幫助我們回答這些問題。

1.如何看待中國傳統(tǒng)的幼兒數(shù)學教育?美國式教育給了我們什么啟發(fā)?

如前面的分析所言,在中國傳統(tǒng)的幼兒教育中,確實有很多做法是值得批評的,集中表現(xiàn)為兒童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就數(shù)學教育而言,我們還常??吹剑變簣@的教學方法仍是教師示范、講解,幼兒記憶、練習。在教學過程中,幼兒缺少操作和體驗的機會。而這正是美國式教育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的確,我們的教師應(yīng)該更多地關(guān)注兒童的發(fā)展過程,應(yīng)該給兒童更多的機會去體驗,特別是引導兒童自己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但是,有人把傳統(tǒng)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問題歸結(jié)為教得太多,甚至提出幼兒園無需數(shù)學教學,我們不敢茍同。事實上早已有學者指出,中國學生數(shù)學能力明顯優(yōu)于美國學生,這和早期數(shù)學教育實踐中手段和方法的不同大有關(guān)系(林嘉綏等,1999)。國外也有類似研究表明,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組織和方法等因素是兒童數(shù)學能力發(fā)展文化差異的成因之一(周欣,2004)。而更多來自教育實踐的經(jīng)驗均告訴我們,幼兒數(shù)學教育對于兒童數(shù)概念的發(fā)展以及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由此看來,學科取向的課程設(shè)計、集體形式的教學組織、教師主導的教學方法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做法,也并非一無是處,至少在數(shù)學教育領(lǐng)域還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傊瑢Υ袊鴤鹘y(tǒng)的幼兒數(shù)學教育,我們應(yīng)該采取一分為二的態(tài)度。而在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我們更應(yīng)警惕“將洗澡水和嬰兒一起潑出去”的做法。超級秘書網(wǎng)

2.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有可能改變嗎?應(yīng)如何改變?

應(yīng)該看到,我們的幼兒數(shù)學教育實踐正在發(fā)生一場變革??梢哉f這也是文化對話的結(jié)果,或者說是西方教育觀念影響的結(jié)果。從調(diào)查中就能看出,超過一半的教師對美國式教育持肯定態(tài)度,其分析也深得其精髓:

這位媽媽是個聰明的好媽媽,表面看上去她沒有做什么事,但就是通過這段過程,鍛煉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孩子能有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

同意這位媽媽的做法,這樣孩子對這種體驗記憶更深。

孩子在給盤子分毛巾的過程中確實走了許多彎路,但是在一次次的分配操作中,孩子終于一層層發(fā)現(xiàn),一步步地靠近捷近方法,雖然母親沒有過多的引導,但在整個過程中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晰可見,或許母親的引導可以更便捷地幫助孩子找到方法,但卻束縛了孩子動手動腦,以及嘗試探索的權(quán)利。

給孩子一個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孩子去親身體驗、親身經(jīng)歷事情后,才能真正理解事物變化的原因。

我要是這個孩子的媽媽,我會讓他自己去做,發(fā)現(xiàn)問題,如果只是家長一味地去告訴他,他并不能真正地理解,所以只有讓他自己去犯錯誤,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一個有趣的數(shù)字:有71人明確表示贊同這樣的教育方法但自己不會去實踐它。她們的

理由也比較相似:

她很了不起,很有耐心等待,她看重的是過程,讓孩子自由探究。如果我是這個孩子的媽媽,我沒有這個耐心,可能會給他一些提示,或者讓他想一想,怎樣才能每人一條毛巾。

看到這個故事,我很有啟發(fā),知道這種做法的好處,但有可能懶于實踐。

雖然這位母親讓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困難再讓他自己慢慢走出誤區(qū),但孩子走了很多不必走的冤枉路,如果在教育研究中,這是一個好辦法,但這是在日常生活中,繞路太多。

也許不會像上面那個母親一樣,還是給孩子灌輸,告訴他該怎么做。覺得有點太浪費時間。這樣做是不對的。

我們在這里引述這些教師的語言,是想說明這樣的觀點:西方教育理念已經(jīng)并正在影響中國教師的觀念,然而從觀念到行為的轉(zhuǎn)化是一個漫長而復(fù)雜的過程。這其中,既受制于教師對教育理論的理解程度,更受制于傳統(tǒng)文化的慣性力量。不過,我們欣喜地看到,不管這些教師心中是否存在明確的文化意識,變化仍在她們的身上緩慢地發(fā)生著。這正是文化對話的結(jié)果,也是文化對話的追求。我們希望“西學東漸”的結(jié)果不是改變中國人對教育的理解,而是豐富中國人對教育的理解。

參考文獻

[美]康斯坦斯·凱米依著.方觀容等譯.怎樣教幼兒學數(shù).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

[瑞士]皮亞杰.皮亞杰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第5篇: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論文關(guān)鍵詞:禮貌原則,文化差異

 

一、引言

語言與文化關(guān)系密切,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 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生活在兩種不同文化中的人, 都會感到不同文化的人說話方式會有很大差別, 其中人文歷史論文,語用方面的差別就很大。語用差別的制約因素也很多, 但何自然曾經(jīng)指出:“英漢兩種語言在語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約有諸多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約。”因此, 文化的差異, 可以直接體現(xiàn)在語言的運用和理解上。

作為人類文明的標志, 禮貌是人類社會活動中的一條重要準繩, “是對交際行為的規(guī)范,是一種為進行得體交際的策略”。中西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禮貌的理解有所不同, 所遵循的禮貌準則也不一樣。從語用角度講,禮貌現(xiàn)象是語言運用的普遍現(xiàn)象, 禮貌研究是語用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二、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 這里主要指跨語言、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的中英文化差異。這種差異的產(chǎn)生, 是由講中英兩種語言的人的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的不同而導致的。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的語言障礙常常會造成誤解或沖突, 主要原因是交際雙方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響而缺少一個共有的語用前提。例如, 我們漢語中的謙詞, 是一些并無實際意義的客套話。當發(fā)言結(jié)束時,人們常說:“不妥之處, 請大家指正 ”,“歡迎在座諸位批評指正 ”,“拋磚引玉 ”等等。而講英語的本族人在同樣的場合不說這樣的話, 也許他們會說一聲 “I hope you all enjoy my talk”, 但最常用的結(jié)束語還是 “Thank you”。再如人文歷史論文,在英國文化中, 男性在公眾面前贊譽女性的美貌和服飾被認為是一種禮貌, 被恭維者會欣然接受,但在中國這種恭維被認為是輕佻無理。類似以上的中西文化差異會給講中英不同語言的人傳達錯誤的信息人文歷史論文,影響到他們之間的交流。故要做到交際雙方的正確、合理的交流, 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知識是至關(guān)重要的。

三、中英禮貌原則對比

Leech根據(jù)英語文化和語言的特點列舉了六條禮貌原則:

1. 策略準則, 又稱得體準則 (Tact maxim)“盡量減少他人付出的代價, 盡量增大對他人的益處。”

2. 慷慨準則, 又稱寬宏準則 (Generosity maxim)“盡量減少對自己的益處, 盡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價。”

3. 贊揚準則 (Approbation maxim)“盡量縮小對他人的批評, 盡量增強對他人的贊揚。”

4. 謙虛準則 (Modesty maxim)“盡量縮小對自己的標榜, 盡量夸大對自己的批評。”

5. 贊同準則, 又稱一致準則 (Agreement maxim)“盡量縮小與他人的不同意見, 盡量夸大與他人的相同意見。”

6. 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盡量縮小對他人的厭惡, 盡量擴大對他人的同情。”

顧曰國先生根據(jù)漢語言文化中的禮貌特征, 在 Leech 的理論框架的基礎(chǔ)上研究漢語中的禮貌現(xiàn)象, 總結(jié)了漢語言文化有關(guān)的禮貌準則, 于1992年提出漢語禮貌五準則:

1. 貶己尊人準則: 指謂自己或與自己相關(guān)的事物時要“貶”、要“謙”, 指謂聽者或與聽者相關(guān)聯(lián)的事物時要“抬”、要“尊”。

2. 稱呼準則: 指人們出自禮貌, 在互相稱呼時仍按“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等”的傳統(tǒng)來體現(xiàn)人際交往中的社會關(guān)系。稱呼語的改變意味著人際關(guān)系的改變; 而出自禮貌, 人們不同的語言行為和所處的不同環(huán)境又會影響稱呼語的改變。

3. 文雅準則: 出言高雅、文質(zhì)彬彬往往被人認為是懂禮貌、有教養(yǎng), 文雅準則的重要內(nèi)容仍然是“先用雅語、禁用穢語; 多用委婉語, 少用直言”。

4. 求同準則: 這與“臉”、“面子”有關(guān), 所謂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會地位要保持相稱, 說話雙方力求和諧一致。

5. 德、言、行準則: 指在行為動機上盡量減少他人付出的代價, 盡量增大他人的益處; 在言辭上盡量夸大別人給自己的好處, 盡量說小自己付出的代價。

四、禮貌原則所體現(xiàn)的文化差異

1. 稱呼語之不同

受社會結(jié)構(gòu)、傳統(tǒng)倫理及血緣、宗教社會因素的影響, 漢語的稱呼系統(tǒng)遠比英語國家復(fù)雜得多。在中國, 小孩一般不能直呼父母和長輩的名字, 學生不能直呼老師的名字,下屬不能直呼上司的名字, 否則就會被認為沒有禮貌。中國人不僅喜歡用表示血緣關(guān)系的名字去稱呼家人和親屬, 還喜歡用這種稱謂來稱呼非家人和親屬朋友。比如, 稱與自己祖輩年齡相仿的男性為爺爺、女性為奶奶; 稱與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男性為叔叔或伯伯、女性為阿姨。這在英語國家是非常少見的。中國人的稱呼語體現(xiàn)出尊老的傳統(tǒng)習慣。人們一般稱呼年老的人為 “老某”, 像 “老王”、“老李”等, 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稱呼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為 “某老”或 “某老先生”, 像稱周樹人為周老先生等。這里的 “老”, 沒有絲毫貶義, 只有尊敬或推崇。但如果將此稱呼用在英語國家則極不得體, 有冒犯之意。由此看來, 漢語稱呼語可以用 “上下長幼尊卑”來概括。在英語國家, 由于其社會格局、文化取向、人際關(guān)系與中國截然不同, 所以對稱呼語的使用和對其意義的解釋也相差甚遠, 具體表現(xiàn)在稱呼時到底是直呼其名還是使用“頭銜 + 姓”的方式。一般來說, 英國人同自己的上司說話也許需要用比較尊敬的語言, 但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稱呼, 不論對方年齡多大, 地位多高, 人們更愿意直呼其名, 這充分表示出平等的文化取向。

2. 貶己尊人與平等交往

“貶己尊人”是顧曰國效法Leech所提出的漢語言文化的一條禮貌準則。中國人喜歡貶低自己而抬高對方的身份。這從表面看和Leech的贊譽準則相似, 但在中國文化中, 這條準則對人們的影響卻更加深遠。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受到別人的夸獎, 我們中國人總會謙虛的說“哪里, 哪里, 您過獎了”。精心為別人挑選好了禮品, 在贈送時還不忘說“沒來得急挑選,隨便買了一份。”而在西方國家, 人們追求交往中的平等, 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將自己的情感、優(yōu)點外露, 而不喜歡過分的謙虛, 對別人的夸獎也欣然接受, 并視這種贊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西方人的眼中, 中國式的自謙將被認為是一種虛偽的表現(xiàn)。因此我們進行涉外交往時要清醒的認識到這種禮貌用語的差異,在西方人面前要大方地接受他們的贊賞, 善于充分的表現(xiàn)自己, 并學會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和優(yōu)秀的一面, 而不要隨意的貶低自己和過分自謙。

3. 熱情關(guān)心與個人隱私

漢英民族對隱私的理解存在著差異。中國人在日常交往中不太注意維護自己的隱私, 也不注意尊重他人的隱私。在中國文化中, 關(guān)心他人, 對別人熱情一直被視為是對對方重視和顯示誠心的一種表現(xiàn)。例如, 我們在宴請客人時, 要不斷給客人加菜以顯示熱情; 兩個人第一次見面就會熱情詢問對方年齡、收入、婚姻狀況; 朋友見了面更是問長問短, 把家里和工作的事情都詢問、關(guān)心一遍; 在西方, 人們的隱私意識較強。英語民族對 privacy 這個詞的含義理解較廣, 諸如家庭、財產(chǎn)、婚姻、朋友、經(jīng)歷、收入、年齡、住址、身體狀況、獨處或單獨生活等等。當在英語民族面前談到有關(guān)隱私問題時, 會被人認為你讓他人丟面子, 你不懂禮貌。

總之, 禮貌原則是每個群體或社會所廣泛使用的文明的手段, 但必須承認, 不同文化對禮貌行為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文化賦予禮貌不同的內(nèi)涵。若對這一點認識不足,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相互交往時,很容易因此而產(chǎn)生誤會??傊? 人們只有充分認識了禮貌原則在以上諸多方面的差異, 才能盡量減少跨文化交際中可能出現(xiàn)的語用失誤, 以達到更自然和諧的交際效果。

參考文獻:

[1]Geoffrey N. Leech.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 1983.

[2]高一虹.語言文化的差異與超越[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

[3]顧曰國.禮貌、語用與文化[J].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2, 4.

[4]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5]劉潤清.關(guān)于Leech 的禮貌原則[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

[6]劉翔.漢英禮貌用語的比較[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 2005, 11.

[7]鄒永麗.中英禮貌用語之比較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 2006, 5.

第6篇: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一、中西文化差異與中國音樂的民族特質(zhì)分析

在時展及變革的背景下,音樂歸分為兩類:其一為上流社會的音樂,比如宗教音樂與宮廷音樂等。其二為勞苦大眾音樂,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小提琴民間音樂。小提琴音樂步入發(fā)展階段,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習慣緊密相關(guān)。通過音樂,可以辨識出民眾中的真實生活以及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生活本質(zhì)。對于小提琴音樂,主要反映的是民間勞苦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一度表明:人、天地及自然均是由“氣”構(gòu)成的,世間萬物與人類社會各安其所。由此一來,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便存在明顯的差異,一個堅持中立,一個具備競爭意識。對于中國音樂,一直追求的是共性與和諧,通常不存在對立面及矛盾沖突。在對自然進行描繪中,均是多段線結(jié)構(gòu)基于速度、色彩及力度等方面的變化進而傳達出漸變與圓滑的過程。從中傳達了中國文化長期以來所追求的和諧安定。中國文化注重意境,同時中國在審美方面對音樂文化的意境也極為注重。例如:在對事物進行描繪過程中,中國側(cè)重于神似,所講究的是美的內(nèi)涵。中國多數(shù)山水畫均使用虛實結(jié)合法及空白法等描繪手段將作品完成。對于中國音樂是追求的是氣韻生動、虛實相生[2]?;谝魳纷髌吠瓿蛇^程中,西方文化及音樂均重視結(jié)構(gòu)的嚴謹性及創(chuàng)作的原則性。以音樂旋律、和聲及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變化推進音樂的發(fā)展運行?;谝魳穭?chuàng)作及演奏過程中,西方人均對效率十分注重,常常直接奔入主題,最為突出的是樂思通常處于音樂伊始,這一特質(zhì)與中國音樂風格存在極大的反差,這是由于中國音樂的重要部分往往處于音樂作品的末尾。這便是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最大的不同之處,也體現(xiàn)出了中國音樂創(chuàng)作自由的特點。在中國,從古代到現(xiàn)代均講求一個“情”字,對感性思維尤為重視,主要表現(xiàn)了一種橫向的思維模式。而西方人在音樂的思維創(chuàng)作及表達中,則側(cè)重于個性,重視科學及理性的探索,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豎向的思維模式。中國音樂更加重視旋律,輕和聲,與西方音樂的旋律形成了極大的差異。

二、基于小提琴演奏中的中國民族風格分析

中國小提琴音樂演奏過程中傳達出一種愛國主義情懷。具有代表性的如:小提琴獨奏曲《新路難》。此首小提琴獨奏曲以不同的演奏特質(zhì)流露對人們對社會榮辱等多方面的描述,傳達出對當時人們真實生活的具體描述?;谥袊√崆僖魳穫鞒挟斨?,許多均傳達出了對國家及社會的熱愛,進一步表現(xiàn)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及積極向上的追求?;诒砻?,中國小提琴音樂像是淺顯無異,實質(zhì)則保留了中國最美的音樂及愛國主義情懷等。同時,也表明中國人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及追求,流露出中國人民一顆美好且善良的心靈。中國小提琴音樂演奏中所傳達出來最為突出的音樂美便是“天人合一”[3]。在中國,家喻戶曉的便是“伯牙子期遇知音”的故事。天人合一的境界,有時便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音樂中仿佛可以看到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卷,時而像無邊無際的大海,時而像策馬奔騰的草原,時而像清澈見底的溪流,時而像銀裝素裹的大雪冬天……這些畫面均能夠通過音樂傳達。在中國小提琴音樂演奏中,往往能夠表現(xiàn)出這樣的“天人合一”的音樂美感。對于小提琴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最為常見的技術(shù):一方面是指法。在指法便是手指擺列方式與手指間相互交替、變更的重要標準,好的指法能夠起到控制小提琴音準的重要作用。西方是七聲音階,中國是五聲音階,中國比西方音樂少的兩個音階其一是F,其二是B。另一方面是滑音。利用滑音進行演奏,進而形成一定的音腔音勢,這樣便能夠使小提琴演奏的表達效果得到有效強化。另外,還包括裝飾音。指的是基于表達中,作曲家所傳達出來的一種即興的表現(xiàn),通過裝飾音的表達使整個樂曲更富有生命力,例如《梁?!放c《夏夜》等樂曲,裝飾音基于不同的位置及速度,所傳達出來的韻味便有所不同。

三、結(jié)語

第7篇: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關(guān)鍵詞:國際貧易文化差異

國際貿(mào)易就是國際間的商品和勞務(wù)的交換。由于人的購買行為是由需求決定的,而需求受文化背景制約,人們總是依照本民族的文化習慣、文化標準和風俗來審視和評價外來文化,在國際貿(mào)易這種跨文化的經(jīng)濟活動中,任何細節(jié)都無時不受到不同文化的沖擊。所以說在國際貿(mào)易中,適應(yīng)特定文化環(huán)境的企業(yè)就能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能很好把握文化環(huán)境的特點和消費者的需求,其國際貿(mào)易活動就難以展開,可見能否適應(yīng)不同國家的文化氛圍是國際貿(mào)易成敗的關(guān)鍵。在現(xiàn)代東西方國際貿(mào)易中影響國家間跨文化交際的文化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東西文化反映在價值觀上的差異

價值觀是人們對好與壞、美與丑、值與不值、干凈與骯臟、正確與錯誤、善良與殘酷、公正與不公正、得體與不得體所進行判斷的標準。價值觀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為選擇的心理活動,是人們對周圍的世界進行思考并使自己與之適應(yīng)的活動。

東方文化注重“和為貴”,以“和”體現(xiàn)其最核心的宗旨。而在西方人的意識中,全局的觀念比較淡薄,個人的利益是至上的。西方人在道義上沒有東方人的背負,他們只知道為生存而奮斗;為利益而爭斗;為欲望而決斗。獲取個人利益是其社會行為的指南,也是其事業(yè)成功的支柱。

西方人尊重個人權(quán)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們心目中理想的社會是一個任何人,無論出身貴賤,都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從頭開始的社會,這一“平等”觀念體現(xiàn)在行為模式中常表現(xiàn)為對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過份客氣和禮貌,如對任何服務(wù)都要說聲“謝謝”,作完報告也要說聲“謝謝”,對待家庭成員甚至是晚輩也是“謝謝”掛在嘴邊,連打個噴嚏也要說聲“對不起”。

二、東西文化反映在思維邏輯上的差異

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辯證思維與邏輯思維上,一般用辯證思維來描述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用邏輯思維或者分析思維來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歐美人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的辯證思維包含著三個原理:變化論、矛盾論及中和論。變化論認為世界永遠處于變化之中,沒有永恒的對與錯;矛盾論則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由對立面構(gòu)成的矛盾統(tǒng)一體,沒有矛盾就沒有事物本身;中和論則體現(xiàn)在中庸之道上,認為任何事物者街年在著適度的合理性。對中國人來說,“中庸之道”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歷史積淀,甚至內(nèi)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與中國人的辯證思維不同,西方人的思維是一種邏輯思維。這種思維強調(diào)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勝認為事物的本質(zhì)不會發(fā)生變化,一個事物永遠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個命題不可能同時對或錯;排中性強調(diào)一個事物要么對,要么錯,無中間性。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也叫分析思維,他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不像中國人那樣追求折衷與和諧,而是喜歡從一個整體中把事物分離出來,對事物的本質(zhì)特性進行邏輯分析。正是因為思維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況下,東方人和西方人在對人的行為歸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國人強調(diào)個人的作用,而中國人強調(diào)環(huán)境和他人的作用。東方人信仰理想主義,重視主觀看法。西方人則信奉現(xiàn)實主義,重視客觀事實,一切以數(shù)據(jù)和事實為依據(jù)。

三、東西文化反映在風俗習慣上的差異

第8篇: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語言不僅是信息的載體,也是文化的載體。任何一種語言都承載著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它體現(xiàn)了一個民族的思維、心理和價值觀。而翻譯作為語際交流,它不僅是語言的轉(zhuǎn)換過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過程。因此,要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翻譯,除了通曉兩種語言文字外,還必須了解兩種文化,深刻理解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一、觀察與思維上的差異與翻譯世界上存在著眾多的民族,他們的思維活動以及與思維活動有密切關(guān)系的語言文字,無疑存在著許多相同之處,表現(xiàn)出人類的共性。但是,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思維方式,而且思維方式的差異,正是構(gòu)成不同文化類型的重要原因之一。漢英兩個民族也不例外,兩者在觀察與思維方式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對同一事物,往往因思維概念不同,便產(chǎn)生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比如對顏色的觀察和使用,兩個民族就有不同的概念:如漢語的“紅糖”,英語為"brown sugar";漢語的“紅茶”,英語為“black tea";英語的“black coffee",漢語譯為“濃咖啡”;漢語的“黑眼睛”,英語譯為“darkeyes";英語的“b lack eyes",漢語譯為“挨打后出現(xiàn)的黑眼圈”;漢語的“黃”,英語譯為“blue film"。此外,英漢兩個民族在邏輯思維上也存在著差異。例如英語句子″Nobody could betoo foo lish th is day1″若直譯為:“今天誰也不會太愚蠢,”那就大錯特錯。因為,從句法上看,它是一個雙重否定句,而從思維方式上看,它是一種逆向思維。其正確譯文是:“今天,無論你出洋相到什么程度,都不算過分?!倍⑽木渥?Doyou see any g reen in m y eye?"的正確譯文應(yīng)是“你以為我是好欺騙的嗎?”因為英語中,green(綠色)除了表示“妒忌、眼紅”(g reen-eyed),還有“沒有經(jīng)驗、知識淺薄、容易欺負”的意思。由于英、漢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和西方人在時間觀念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英語句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1"的正確譯法應(yīng)為:“不過,我們說到故事后頭去了?!币驗樵凇扒啊迸c“后”分別指過去與未來時,中國人與西方人似乎采取了不同的觀點。中國人仿佛是面對著過去看問題,因而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繼有人”之說;而英語民族的人卻正好相反。再如英語的"the la test new s",譯成中文就不能譯為“最后消息”,而只宜譯為“最新消息”。由于思維上的不同,中國人與西方人在倍數(shù)問題上也有不同的說法。例如英文句子"Thep la st ic con ta iner is five t im es ligh ter than tha tg la ss one1"應(yīng)譯為“這個塑料容器比那個玻璃容器輕五分之四?!庇⒄Z習慣上可以說“減少多少倍”,這在漢語是說不通的。英語說減少兩倍,即是漢語說的減少一半;英語說減少三倍,即是漢語說的減少三分之二。因此,譯者應(yīng)對英漢民族在觀察和思維上的差異作深入的了解;否則,翻譯時望文生義,可能會使人讀后“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令人費解,甚至會鬧出笑話來。二、歷史典故與宗教信仰上的差異與翻譯歷史典故是由特定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和社會遺產(chǎn)的沉淀所形成的產(chǎn)物。英漢兩種語言都有大量口頭流傳和文字記載下來的典故,反映了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民都各自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然而,這些典故往往不易理解,也就難于欣賞。例如“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國家喻戶曉,他在中國讀者的心中是當然的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讀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與“臭皮匠”有何聯(lián)系,如果采用直譯的方法,很難傳遞句子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信息。因此,只有采用直譯和增譯相結(jié)合的方法,才能使原語言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現(xiàn)。故該句可譯為:"T h ree cobb lers w ith their w it s com b inedequa l Chukeh L iang the m a ster m ind1"中國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許多英語典故來自英國文學寶庫,尤其是莎士比亞的作品。例如美國《時代》周刊曾刊登這樣一句話:"M any took to gam b ling and go t in over2their head s,bo rrow ing from Shy lock to p aytheir deb t s"在這里,作者援引了莎劇《威尼斯商人》中的猶太高利貸者Shylock(夏洛克)作為典故,來喻指賭徒們借高利貸還債。在這句話中,Shylock不再是《威尼斯商人》劇中那個具體的人,而是泛指那些斤斤計較的高利貸者。本句可譯為:“許多人嗜賭成性,債臺高筑,最后不得不借高利貸還債?!贝送猓?paint the lily"(畫蛇添足;多此一舉)"m eet one′1sW a terloo"(敗走麥城;慘遭失敗),"cu t theGo rd ian kno t"(斬斷死節(jié);快刀斬亂麻)等等,都是西方文化中的歷史典故,其中也都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要譯好這些歷史典故,必須注意中西兩種歷史文化之間的差異,采取適當?shù)姆g方法。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意識、宗教信仰所形成的文化,表現(xiàn)在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異。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國的三大宗教,這三大宗教在中國民眾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我國傳統(tǒng)的宗教文化中,我們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閻王”,有神話中“龍王”,還有“開天辟地”的盤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爺。而這些文化在歐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歐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認為世界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對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異,在翻譯時應(yīng)予注意。比如三個和尚的典故留下了一個家喻戶曉的諺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币堰@個諺語神形并茂地譯成英語并不是那么容易。主要問題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語國家對“和尚”這個概念比較陌生,而有關(guān)和尚的這個典故更是鮮為人知。因此,譯成英語時形意很難兼顧。如果只重傳意,可采用套譯法,即套用英語中現(xiàn)成的成語:"One boy is aboy;tw o boy s a re ha lf a boy;th ree boy s a reno boy1"或者"Too m any cook s spo il theb ro th1"如果重形式,則可直譯加解釋:"O nem onk,tw o bucket s;tw o m onk s,one bucket;th ree m onk s,no bucket,no w a ter-m o rehand s,less w o rk1(鄧炎昌,1989)"套譯、直譯,各有千秋,譯者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選擇。再看英語句子"He can be relied on1 He eats no fish1"英語短語"to eat no fish"出自一個宗教典故,指的是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時代,耶穌教徒為了表示對政府的忠誠,拒絕遵守反政府的羅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魚的習俗。因此,"to eatno fish"(不吃魚)是表示“忠誠”的意思。故本句可譯為:“他非常忠誠,值得信賴?!庇捎谧诮涛幕牟町?,有些詞匯在漢語和英語都有對應(yīng)的詞匯,但它們所蘊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卻大相徑庭。比如,英語中"dragon"(龍)是邪惡的象征,西方人認為龍是兇殘肆虐的怪物,應(yīng)予消滅。英國歷史上有一首著名的敘事詩Beowulf,詩中的主人公貝奧武甫與惡龍搏斗,兩者同歸于盡。而漢語中的“龍”字則恰恰相反,它是傳說中“上天”的神物,所以中國的皇帝都自喻為“龍”。在一定意義上,“龍”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因此,中國人常常把自己比喻為“龍的傳人”。但由于漢語的“龍”和英語中的"dragon"存在著文化信息上的差異,有些有“龍”字的漢語不能直譯為"dragon",如“望子成龍”就不能直譯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 illbecom e a d ragon",英譯為"to hop e tha t one’sson w ill becom e som ebody"。而“亞洲四小龍”譯成英文時最好轉(zhuǎn)換喻體,譯為"four A siant igers"。因此,對于涉及歷史典故和宗教文化的詞語,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yīng)多加注意。三、生產(chǎn)活動與自然環(huán)境 上的差異與翻譯語言常常與人們的生產(chǎn)活動息息相關(guān)。漢語中的“趁熱打鐵”與英語中的"trike the ironw h ile it is ho t1"最初無疑都出自鐵匠之口。而英語中的"to 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ho rse",中國人則說“像老黃牛一樣勤勞;力大如?!薄h語中的“牛飲;大喝”,英國人則稱"tod rink like a ho rse"或“to d rink like a fish"。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以牛耕為主,耕牛與農(nóng)民朝夕相處,且勤勞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國人對牛的熱愛和贊譽。與中國不同,英國古代主要靠馬耕地,牛則很少干活,因此馬在英美文化中則是勤勞和吃苦耐勞的象征。英語成語"d rink like a fish"也充分體現(xiàn)了英國的地理特征。其實,這是一個不合邏輯的比喻,因為魚在水里張口呼吸并非喝水,顯然是他們的祖先對周圍事物一種直觀的誤會。眾所周知,英國是一個典型的海洋國家,因而與海洋有關(guān)的成語和諺語也就特別多,例如,漢語的"守口如瓶”譯為英語的"as close as aoyster(牡蠣)";“抓到籃子里便是菜”為"A 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net";“進退維谷”為"betw een the devil and thedeep sea";“芝麻醬煮餃子;擁擠不堪”譯為"Itis p acked like sa rd ines(沙丁魚)"。最后這一說法有些中國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賞其妙處,因為見過打開的沙丁魚罐頭的人很少,看到過一個又小又扁的罐頭盒里,緊緊塞滿整整齊齊的幾排手指頭長的沙丁魚的人更不多。地理環(huán)境影響氣候,而氣候也影響著人們所使用的語言以及詞語的內(nèi)涵意義。比如中國的“東風”和英語中的"east w ind",雖然漢英兩種文化中都有對應(yīng)詞語,但內(nèi)涵意義卻截然不同。中國西部高山,東臨大海,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東風”象征“春天”、“溫暖”,而英國的“東風”則是從歐洲大陸北部吹來的,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國人討厭“東風”。不過英國人喜歡“西風”,因為“西風”從大西洋吹來,恰似中國的“東風”。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就曾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Ode to the W est W ind《(西風頌》)。在詩的最后,詩人名傳千古的佳句表達了他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堅定信念:"O,w ind,ifW in ter com es,can Sp ring be fa r beh ind?"(啊,西風,假如冬天已經(jīng)來臨,春天還會遠嗎?)翻譯此詩時應(yīng)對這一地域文化差異作一注釋(此處的“西風”相當于中國的“東風”),否則會給缺乏英國地域文化知識的一些漢語讀者造成困惑或誤解。再如,漢語中的“狗”和英語中的"dog"也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念。在歐美國家中,狗被看成人類最好的朋友(man′s bestfriend)。因此,狗常常用來比人:"Every dogha s h is day1"(凡人皆有得意日)、"a luckydog"(幸運兒)、"a 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等。在中國,雖然狗有時也被認為忠實、可靠,但用狗的形象喻人時,卻全是壞的意思:“走狗”(ob2sequ iou s p erson)、“狼心狗肺”(b ru ta l and co ld-b looded)、“狗急跳墻”(aco rnered bea st w illdo som eth ing desp era te)等等。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像這樣所指相同或類似,而表達的概念卻不同的詞語還不少。在形似而不能傳意的情況下,譯者盡可大膽地舍去源語詞語中的形,用譯語中的習慣表達取而代之。四、日常生活與社會習俗上的差異與翻譯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稱謂、道謝、恭維、致歉、告別、打電話等方面表現(xiàn)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規(guī)約和習俗。如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時常用的幾句套話是“你到哪兒去?”、“你在干什么?"或“你吃過了嗎?”在中國文化里,這幾句話并無多深的含意,只不過是禮節(jié)性的、見面打招呼的一種方式。然而,西方人對這幾句話卻很敏感和認真?!澳愕侥膬喝?”、“你在干什么?”之類的問題,在他們看來純屬私事,別人不能隨便打聽,除非對方是親密的朋友。而“你吃過了嗎?”則會使他們不知所措,他們會以為你想請他(她)吃飯。像這樣的見面問候語,應(yīng)視具體情況做相應(yīng)的文化轉(zhuǎn)換,改為英語慣用語,如"Hello!"、"Good m o rn ing!"或"How a re you?"又如打電話用語“你貴姓?”、“我是某某”若直譯為"W hoa re you?"、"I am So-and-so 1",這會使西方人莫名其妙,因為這違背了英語文化里約定俗成的電話習慣用語,因此應(yīng)譯為"W ho is thatsp eak ing?"、"T h is is So-and so 1"再如,得到別人的恭維時,西方人會說"Thank you"、"Youa re fla t tering m e1"、"I am flattered1"以示接受對方真誠的恭維。這在中國人看來,似乎有點不謙虛、不客氣,也顯得沒有教養(yǎng),沒有禮貌。遇到這種情況,中國人總會謙虛一陣,客氣一番,這又會使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議,如墮五里霧中。就稱謂而言,不同語言里對一個概念的所指和使用范圍也不盡相同。漢語里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分得很清楚,而英語里則不問姊妹、不問兄弟一視同仁,分別為sister和brother。漢語里表示堂表親屬關(guān)系的詞語也是涇渭分明,堂兄和堂弟,堂姐和堂妹,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既要分出大小,又要說出性別,而英語里卻模糊、籠統(tǒng),一律稱為cousin;同樣英文里的uncle和aunt,father-in-law和mother-in-law,b ro ther-in-law和sister-in-law等,在漢語中也沒有內(nèi)涵和外延完全對等的詞語。再如有人打了噴嚏,旁邊的人有時會說點什么。中國人可能會說:“有人想你了”、“有人說你呢”或開玩笑地說;“誰在罵你”;而英國人或美國人則說:"God bless you1"或"Bless you"(上帝保佑你)。這些詞語或說法看似簡單,但譯者卻不能掉以輕心,應(yīng)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做出合乎讀者或聽者文化習慣的翻譯。

[參考文獻]

[1]Eugene A1N ida1L anguage,Cu ltu re and T ran slating1[M]1Shanghai Fo reignL anguage Education P ress,19931

[2]N ewm ark Peter1A T ex tbook of T ran slation1[M]1 H er2fo rd sh ire:P ren tice H all,In ternational(U K)L td1,19871

[3]胡文仲1文化與交際[M]1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1

[4]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M]1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1

[5]鄧炎昌劉潤清1語言與文化[M]1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1

[6]賈德江1論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的影響[J]1外語教學,2000,(4)1

[7]彭寶良1從英漢差異的角度看應(yīng)漢翻譯中詞義的確立[J]1中國翻譯,1998,(1)

第9篇:文化差異論文范文

關(guān)鍵詞:文化差異、翻譯、語言、教學

引言

英國文化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首次把文化作為一個概念提出來:“文化是一種復(fù)雜的,包括知識、信仰、藝術(shù)、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作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在各民族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差異對其語言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文化是一個復(fù)雜的系統(tǒng),語言作為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一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現(xiàn)象。在英漢翻譯的過程中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 文化差異的界定與分類

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文化作為一種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價值觀或行為觀,時刻在控制、指導人們的行為,無論是語言行為(linguistic behavior),伴隨語言行為(paralinguistic behavior)或是非語言行為(nonverbal behavior)。所以在進行英漢翻譯的時候,翻譯者需要經(jīng)歷從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成熟,最終到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的成熟這一必經(jīng)的過程,缺一不可。文化與語言是相輔相成的。語言文化的特性包含極其豐富的內(nèi)容,它涉及一種語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識、文化形成過程,歷史習俗傳統(tǒng)和地域風貌特性等一系列因素。

:3900多字 教育類職稱論文

300元

備注:此文版權(quán)歸本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