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物生物論文范文

生物生物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生物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物生物論文

第1篇:生物生物論文范文

一、下一步初中生物教學應當采取的對策

鑒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應當對癥下藥,去確定合理的教學對策.主要闡述如下:一是采用科學的復習方式.初中七年級與八年級的生物知識綜合起來還是比較復雜的,且由于學生投入的學習精力相對有限,因此學生對生物教材中知識的掌握是比較零散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所采取的復習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目前生物會考的相當一部分內容還是以識記性評價為主,因此教師的復習方式多是重復訓練加機械記憶,這實際上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系統(tǒng)化.筆者以為應當堅持主線復習的方式,即將初中生物知識分成若干個主線,圍繞這些主線將知識串上去,最終形成一個大的知識系統(tǒng),這樣可以保證學生的大腦中對生物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二是進行科學的復習指導.復習指導是直接面向學生的一種復習技術的指導.其中記憶策略的指導是一個重要方面,這里所說的記憶不是機械記憶,而是指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學會將不熟練的知識附著到熟練知識上去.比如上面所舉的細胞的例子,可以讓學生在大腦中建立一個細胞模型———其實也就是生活中的一個植物果實模型,然后從壁、膜、質、核四個層次去構建,并附加上不同部分的功能,這樣細胞的組成部分及其功能在學生的頭腦中就是一個系統(tǒng),而非一個孤立的知識.類似于這樣復習策略在復習過程中必須常用,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具有完整性,從而更好地面對應試.三是進行科學的應試指導.至于應試指導,倒不純粹的是應試技術的指導,而是依附于生物知識的應試技巧的指導.以上面提到的科學探究的考查為例,復習過程中可以通過至少三道同樣的探究題的呈現(xiàn),去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一類試題的考查特點,如一般要考查對探究步驟的評價,一般考查的對象都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實驗,一般都會進行相對發(fā)散的考查等.一旦學生認識到這些特點(也就是考查的規(guī)律),他們在面對探究題時心里就會有底氣,在面對考試時就會多一份把握.值得重視的是,這是考試心理方面的影響,直接影響到學生水平的發(fā)揮.

二、未來初中生物考試的前瞻與教學分析

第2篇:生物生物論文范文

生物課程資源可以分為傳統(tǒng)課程資源和潛在的課程資源。也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中生物學的教教科書、教具、實驗儀器等課堂課堂常用的物質資源,以及學生所掌握的生物學知識,相關學科可以借鑒的知識體系,學生具備的學習能力,家長的協(xié)助等的資源。學校教學設備是生物學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成《生物學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生物學課堂教學、實驗教學以及生物學科技活動等教學活動的必要物質條件。生物學中也有很多的潛在可能資源,學生恰當?shù)睦米约旱闹R儲備,外界條件來對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進行補充,豐富。例如:進行植物細胞教學的時候,學生參觀過植物園歷經為他提供了很好的資源。通過其他學科間知識系統(tǒng)的相互補充,都是對生物課程資源的有利整合和優(yōu)化。潛在資源潛移默化的支持著傳統(tǒng)教學資源,它們之間相互扶持,學生從中找到生物學教學的切入點,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

二、課程資源的篩選和利用

面對龐雜的課程資源,如何有效利用實現(xiàn)有效的生物課堂教學?教師必須對課程資源進行篩選和有效的利用。課程資源的內容要有學科思想,要篩選出內容思想都具備科學性的資源進行合理利用。還要注重學生的能力水平,知識結構,難易要適度。比如《種子萌發(fā)》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將復雜的種子生長的過程變化成形象的動態(tài)展示。學生樂學易學,難易水平適宜。要以教科書中的教學資源為主,這些資源都是最基本的,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內容。但是有一些教材內容不能與教學的課程標準做到絲絲入扣,需要教師進行篩選,以一種更適合學生學習的資源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另外也要注意數(shù)量的多少。真正的高效率的生物課堂不是大量教學內容的堆砌,而應該是少而精,夠深入也夠透徹。生活中的生物教學資源也很多,要因地制宜,合理開發(fā)。《植物的生長》一課,學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觀察班級植物的生長狀況,做好記錄。做個有心人,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資源,特別學生資源、老師自身資源以及隱藏在物化資源背后的隱性資源都是比較貼近學生的,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所以應該讓這些必要而直接的最基本的課程資源優(yōu)先得到保證。

三、整合優(yōu)化資源實現(xiàn)有效教學

1.課前準備:篩選整合

以教科書為基準,補選并整合相關課程資源。因為教科書難以及時體現(xiàn)學科的新進展和各學科知識間的聯(lián)系,所以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我們要用教材交,靈活使用教材。以教材為基本點,補充資源內容,學生通過書記網絡了解相關資料,調查發(fā)現(xiàn)查找相關數(shù)據,追蹤記錄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独ハx的生殖與發(fā)育》一課,理論性較強,需要學生在課前進行感性認識??刹贾冒l(fā)現(xiàn),調查,記錄追蹤。提前將本課的內容告知學生,學生課查找資料,課選擇網絡視頻,或者親身觀察,這樣的課堂必然深受學生歡迎。資源整合優(yōu)化后課堂效率就自然提升了。

2.要注重課堂生成的動態(tài)資源

第3篇:生物生物論文范文

人們往往會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對某一本來不感興趣的東西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探索,所以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借助學生的這一特性,簡單、精煉的提出一些比較吸引人的問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很多看似很特殊,和生活毫不相關的問題其實就是來自生活的。通過一些極其經典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迅速的進行思考和探索,提升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主能動性,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學習,從而達到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比如說在講解《細胞的癌變》這一課時,就將大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居里夫人作為例子來向學生講解,居里夫人因為長期從事相關的試驗,受輻射的影響最終因癌癥去世。這一舉例完全可以將學生從枯燥無味的課本里解脫出來,更可以讓他們自主的去思考為何居里夫人會因癌癥去世。而講解遺傳和變異的時候,完全可以借助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币约啊耙荒干抛?,九子各不同”來提升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里學習到所需的知識,這樣所取得的效果也會更好。

二、采取生活實際導入法

生物是源于生活的,所以老師在實際的講解過程中應當密切的結合現(xiàn)實,讓學生從現(xiàn)實出發(fā),學習在課本而最終回歸到現(xiàn)實。老師完全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感性認知和以前的經驗設計合適的課堂導入法,使得生物教學的效果得到最大化。而在講解《人體的激素調節(jié)》的時候,可以借助初二學生正在青春期,以及身體上的變化,以一對男女同學為例,使用提問的方式導入課堂教學。比如提問學生初一初二身體各部位的變化情況,而這種變化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讓學生就這兩個問題進行討論,對最終的問題進行集合交給老師,老師再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講解,這樣學生也會聽得更認真,最終的效果也會更好。

三、設計問題串導入法

老師可以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而對于問題串的設置應當處于已知和未知,情境與目標以及簡單與復雜之間。引導學生進行從易到難的學習過程。比如在講解植物根部對水分的吸收的時候,老師可以提出濃鹽水,清水以及蘿卜細胞液的濃度的差異會造成細胞怎樣的吸水差異呢?植物是怎樣吸水的呢?什么情況下才會吸水以及吸水的過程是怎樣的等等一些列的問題,從而達到讓學生透徹的理解相關知識的目的,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思考能力,自然而然的也會讓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得到有機的統(tǒng)一。

四、結語

第4篇:生物生物論文范文

1.高中生物動態(tài)課堂的概念

動態(tài)課堂的解釋,往往從兩方面依次展開.一方面,從構成課堂的各個要素來看,都是動態(tài)的.一般是學生在課堂上動手、腦、口,教師也和學生相互互動.同時在動態(tài)課堂中,教具也應該隨著教師和學生而動.其共同的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構建學生知識結構.另一方面,這些課堂要素構成一個動態(tài)體系.參與課程活動是維系生物課堂動態(tài)結構的主要形式,解決問題是這個動態(tài)體系的主要任務.在其動態(tài)互動中,需要實現(xiàn)多個要素的最適發(fā)展.

2.高中生物動態(tài)課堂的基本特征

(1)重視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與變化性.

動態(tài)課堂重視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變化,將教學作為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注重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造性,不僅僅局限于預期的目標設計.而是要促進資源利用和生成,要求動態(tài)和開放的設計,將師生的思路進一步打開.教師要重視資源的生成,提倡生生、師生互動帶來的課堂動態(tài)發(fā)展,反對過度精細的目標設計.同時,生物教師也要結合教材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引領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并在資源積累的基礎之上,排除并吸納相關的信息,進而變換自身預定的設計,將偶然性、復雜性或不確定性的滲透到教學具體過程中.

(2)重視提倡多元化和個性.

重視師生主體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進一步發(fā)展動態(tài)教學.教學不僅有教學思維的多元化、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性,也有學生在學習意義理解程度上的個性及多元化.高中生物動態(tài)課堂的實踐研究,從開放的設計開始,對具體的認識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其開端不一定從原則或公理的推理、局限于經驗或者相關活動.教師所提供的幫助不一定非以講解或自學作為主要的模式,教師僅以平等的角度提供相關建議.學習的程序和內容也不應是既定的,甚至教學發(fā)展的目標也不需要是既定的和統(tǒng)一的.

二、高中生物動態(tài)課堂基本方法

1.解決問題是動態(tài)課堂的主要目標

解決問題是動態(tài)課堂的主要目標,讓課堂中的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生物現(xiàn)象,繼而提出相關問題,并對問題展開一系列的預測或者假想性解釋.同時,積極搜集相關有效的信息從生物知識或者方法這兩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探索性研究,繼而獲得研究結果,由此證實或者預測或者假想性解釋,并再次提出新領域中的問題及科學研究的過程.

2.自主性參與是動態(tài)課堂的主要實施途徑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系統(tǒng)學習.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思維和行為的參與),重視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引起及保持,并提供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的空間和時間,合理安排學生的提問、討論、質疑、反思、交流、總結的活動,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有效學習.而動態(tài)課堂能充分強調學生的參與性.使生生、師生充分交流,讓學生開動大腦,繼而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生命價值,成為學生進步的源泉和動力.這種來自于學生本身的內部驅動力,需要在師生的交流中,盡可能放大學生的能力,把握住學生思維的特性,往文明、科學的方向進一步發(fā)展.

3.反思是生物學動態(tài)課堂中實施的保障

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刻反思,是生物學習過程中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需要重視生物課堂中的小結及講評,并引導學生在課后積極進行領悟和反思.強調解題活動的總結和回顧性分析,并要學生重視解題思路的規(guī)范表達要求和探索過程,關注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接受和理解,積極鼓勵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理論分析.

三、構建高中生物動態(tài)課堂的具體實踐

現(xiàn)以人教版“植物細胞工程”的教學為例,并穿插高考相關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建立動態(tài)課堂.

1.生物學動態(tài)課程的目標

本次動態(tài)課堂的主要目標包括:①簡單闡述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及植物組織培養(yǎng);②分析相關植物細胞工程的應用情況;③嘗試進一步培養(yǎng)植物組織.

2.生物學動態(tài)課程的過程

(1)植物組織培養(yǎng).

在研究細胞分化的實質性、細胞的全能性以及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教學過程中,第一階段,需要利用教材中的圖,將其引入本節(jié)課的標題,并提出問題“為什么只提取植物的一片花瓣則能培育出完整的植株”,應用教師講授的方法,提出問題“細胞的全能性及分化”,進行分析與討論.第二階段,關于細胞分化和細胞的全能性這部分內容,由于高三學生在必修課中學過,可采用提問的方法讓其回顧性分析,再依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系統(tǒng)解析.再把“如何把植物的一片花瓣培育成完整的植株"作為本課的重難點問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第三階段,采用師生互動的方式,將這部分教材內容依據實驗“胡蘿卜的組織培養(yǎng)”進行相關討論并總結,創(chuàng)造條件完成這個實驗.

(2)簡單闡述植物組織培養(yǎng)及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在研究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及植物繁殖的途徑的教學過程中,第一階段,可引入教材書當中的馬鈴薯-番茄的實例,讓學生積極思考,同時一部分科學家也提出這樣的設想:將番茄和馬鈴薯進行雜交,可能培育出地上結番茄的果實,地部結馬鈴薯狀莖的植物.應用教師講授的方法,倘若要實現(xiàn)這個設想,可采取哪些方法?由此,將學生吸引例轉移到本節(jié)課本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上).第二階段,讓學生逐次分析其雜交技術的具體概念,再依據學生對其的理解,結合學生所了解的原有的植物細胞結構特點、新學習領域中的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和酶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識來回答上課中的所遇到的問題.利用師生互動的方式,積極討論.

(3)分析相關植物細胞工程的應用情況.

第一階段,需要依據生物學教材中的具體思路,介紹實踐生產過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以說明目前生產的實際需要,并進一步介紹相關科技人員如何采用這種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來解決遇到的問題.應用教師講授的方式,以在農作物脫毒過程中的應用為例,應該事先介紹長時間進行中的無性繁殖的農作物,極容易遭受感染的病毒侵害,直接導致品質變差、產量劇減,而且植物的分生區(qū)域一般不會感染病毒,并用分生區(qū)的細胞進行植物體組織培養(yǎng),則能大量得到脫毒苗.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相關教學,不僅能讓高三學生更好地理解技術的應用價值,并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主要能力,加強合作交流.

四、結語

第5篇:生物生物論文范文

1.利用探究實驗,思考生活現(xiàn)象。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不僅可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思考,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設計相關實驗,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新知識。如在學習“水中生活的動物”一課時,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見過魚,但對于它是如何呼吸、游泳的并不是十分清楚。此時,可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教師適時提問:人為什么不能像魚一樣在水中呼吸呢?通過滴墨汁的實驗進一步探究魚的呼吸過程。通過師生共同分析,學生不僅對魚適應水中生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還知道了如何通過鰓的顏色辨別魚的新鮮程度,增加了生活常識。

2.開辟第二課堂,活化生物學知識。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也是落實新課程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比如校園植物種類的調查、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校園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觀察等內容,都可以安排學生在校園內進行課外實踐活動,來拓展學生的知識。有些內容也可通過網絡學習、課外書籍閱讀獲得。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從理論走向實踐,這樣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既可以系統(tǒng)地學“深”,又可以聯(lián)系實際地學“活”。

3.組織開展“生物與生活”小型知識競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需要調動的,而長期保持更需要一定的激勵。于是,我常在課堂上開展一些以“生物與生活”為主題的小型知識競賽,促進學生愿學會用。比如,我曾出過這樣一些題目:“奶奶在家突然暈倒了,昏迷不醒,你該怎么辦?”“小麗最近臉色蒼白,到醫(yī)院檢查后發(fā)現(xiàn)是貧血,對她的飲食你有什么建議?”等等。學生踴躍搶答。這樣,“搶答的”鞏固了知識,“觀眾”也復習了知識。

4.作業(yè)布置應生活化、活動化。學生學習的快樂,不僅在于考試取得了理想的分數(shù),更在于把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解決具體問題。如在學習了“關注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后,我給學生布置如下作業(yè):根據父母的健康狀況和身體需要,為他們設計一份營養(yǎng)食譜,且親自烹調,并向父母介紹其中的道理,請父母品嘗后做出評價。學生對這樣的作業(yè)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二、初中生物教學回歸生活后的成效

通過回歸生活的生物教學,學生對于一些生活現(xiàn)象,善于用生物學思維去考慮,在生活中運用生物知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走向生活化的過程中,學生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回歸生活的教學實踐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再覺得生物枯燥乏味,而是覺得生物非常有價值、非常有趣。

三、初中生物教學回歸生活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6篇:生物生物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野生,園林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

 

麗水市位于浙江西南浙閩結合部。市境介于北緯27°25′-28°57′和東經118°41′-120°26′之間。

地形地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以中山為主,間有低山、丘陵和山間谷地;東北部以低山為主,間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全市土地面積17298平方千米。

氣候:麗水市地處中亞熱帶,季風影響顯著,總的特點是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別和山脈,海洋、地勢的不同影響,形成的山地氣候與地帶性氣候特征明顯不同生物論文,主要表現(xiàn)為隨海拔高度的變化,在光、溫、水等方面重新組合造成全市氣候具有較明顯的水平地域差異和垂直差異。年平均氣溫17.℃-19.℃,年均降水量1300mm-1500mm。

土壤:種類多,主要有黃壤、紅壤、巖性土、潮土和水稻土。黃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上,地表植被好,土層層深厚,有機質積累量大,分解慢論文格式模板。紅壤廣泛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土體紅色和黃紅色為酸性土。巖性土零星分布在盆地低山上,這些土壤含礦物質養(yǎng)分較高,堿性或中性反應。潮土分布在河畔及溪流谷口洪積扇上,這些土壤質地疏松,砂粒含量多。

由于上述地形地貌、氣候、土壤特點,決定了野生植物的多樣性、復雜性。也就決定了豐富的野生園林植物種類。

1調查方法:

1.1調查地點的選擇:以森林覆蓋率高、植物種類豐富、受人類影響小的地方為調查地點。主要有松陽的箬寮原始林、遂昌九龍山、龍泉鳳陽山等。

1.2調查的范圍:包括野生狀態(tài)下園林植物資源,也附帶調查民間種植的園林植物資源。

1.3調查的內容:野生植物的園林觀賞特征,包括形態(tài)、花、果、葉、香味等。

2調查結果與分析

2.1豐富的野生園林植物資源

麗水市素有浙南林海之稱,森林覆蓋率為79.1%,物種資源豐富。下屬的慶元縣是中國生態(tài)第一縣,其他縣也名列前茅。據統(tǒng)計:已知種子植物、苔蘚植物和大型真菌3800多種,其中種子植物165科,852屬,2556種;苔蘚植物58科生物論文,132屬,295種;蕨類植物41科,88屬,325種。初步調查統(tǒng)計,有一定觀賞價值,可供園林建設利用的各種木本、草本、藤本植物有371種之多,其中木本植物占60%以上。它們主要集中在木蘭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薔薇科(Rosaceae)、殼斗科(Fagaceae)、??疲∕oraceae)、榆科(Ulmaceae)、豆科(Leguminosae)、蕓香科(Rutaceae)、大戟科(Euphorbj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蘭科(Orchidaceae)、山茶科(Camelliaceae)、五加科(Araliaceae)、杜鵑花科(Ericaceae)、茜草科(Rubiaceae)、木犀科(Oleaceae)、禾本科(Gramineae)、胡桃科(Juglandaceae)、衛(wèi)矛科(Celastraceae)、槭樹科(Aceraceae)、漆樹科(Anacardi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

按各種野生園林植物的觀賞特征分類,初步統(tǒng)計如下:以觀花為主的有130種,占總種數(shù)(371種,包括同一種植物觀賞重復的給予重復統(tǒng)計,后同)的35%,以木蘭科、杜鵑花科、虎耳草科、蘭科等植物較集中。以觀樹形為主的有53種,占總種數(shù)14%,以樟科、木蘭科、殼斗科、冬青科較多。以觀葉(包括色葉)為主,兼觀花、果的有96種,占總種數(shù)25%,以槭樹科、漆樹科、杜英科(Elaeocarpaceae)較多。以觀果為主,兼觀花的植物有81種,占總種數(shù)21.8%,以冬青科、紫金??疲∕yrsinaceae)、蕓香科等植物較多。攀緣植物46種,占總種數(shù)12%,以葡萄科(Vitaceae)、豆科、木通科(Lardizabalaceae)較多論文格式模板。地被植物51種生物論文,占總種數(shù)14%,以鳶尾科(Iridaceae)、石蒜科(Amaryllidaceae)、唇形科(Lami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較多。

2.2野生園林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價值高

麗水豐富的野生園林植物中有很多具有較高的園林觀賞特征值得大力推廣開發(fā)利用,見下表:

表一具有較高開發(fā)價值的野生植物

 

樹 種

植物分類

特 征

園林應用

亮葉臘梅

Chimonanthus Nitens

臘梅科 、蠟梅屬

常綠灌木,秋季開花,花青白繁多

用于假山或花叢背景樹

浙江楠

Phoebe chekiangersi

樟科、楠木屬

常綠喬木 樹干通直

行道樹、庭蔭樹

鐘萼木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鐘萼木科、鐘萼木屬

落葉大喬木 總狀序頂生蒴果大

孤植樹、園景樹、觀花觀果

厚樸 Magnolia

of ficinalis rehd et wils

木蘭科 、木蘭屬

落葉喬木 花大而美

孤植樹、風景林、行道樹

白蘭花

Michelia alba DC

木蘭科、含笑屬

落葉小喬木一年開花三次有濃香

觀花植物 從植 列植 盆栽

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

木蘭科、含笑屬

常綠喬木 花大白色有芳香

孤植樹園景樹行道樹觀花樹

香果樹

Emmenopoterys henryi

茜草科、香果樹屬

落葉喬木 樹干通直 樹形優(yōu)美

花白色

孤植樹、庭蔭樹、觀花植物

大葉冬青

I.latifolia .Thumb

冬青科、冬青屬

常綠喬木 果密集 深紅色 經冬不落

觀果植物、孤植叢植列植

拐棗

Hovenia acerba Lindl

鼠李科、枳木具屬

落葉喬木 果梗肉質肥大扭曲 紅褐色

觀果植物、孤植叢植列植

細柄蕈樹

Altingia.gracilipes Hemsl

金縷梅科、蕈樹屬

常綠喬木 樹體高大 枝葉茂密

樹冠龐大

行道樹園景樹庭蔭樹

小葉蟻母樹 Distylium

buxifolium(Hance)Merr

金縷梅科、蟻母樹屬

常綠灌木 葉似雀舌黃楊

樹體扁球形

列植群植配置于喬木林下或作地被植物

披針葉茴香

IlliciumlanceolafumA.L.Smith

木蘭科、八角屬

常綠小喬木 樹形優(yōu)美極耐陰

花與果美麗奇特 有香氣

觀果樹 配置于樹林景觀的中層 孤植 群植

百日青

Podocarpus neriifolious D.Don

羅漢松科 羅漢松屬

常綠喬木 樹型高大 樹形優(yōu)美

孤植樹 風景林 庭蔭樹

茵芋

Skimmia reevesiana

蕓香科、茵芋屬

常綠灌木 花白色 極芳香

秋冬滿樹紅果

配置于林緣 草坪邊緣 群植

樂東擬單性木蘭

Parakmera Lafungensi

木蘭科、木蘭屬

常綠喬木枝葉茂密樹體高大

花潔白芳香

庭蔭樹 孤植樹 行道樹

三裂葉蛇葡萄

A.delavayana

葡萄科 葡萄屬

藤本植物 果白色,醒目美觀

柵欄、矮墻 、點綴假山、 地被

南蛇藤

CelastrUSorbic

衛(wèi)矛科、南蛇藤屬

第7篇:生物生物論文范文

生物學中的概念有很多,有些概念僅僅要求學生理解,有些概念則要求學生熟記,熟記的這些概念往往都是生物學的核心概念。學生通過學習這些知識,可以很好地掌握一個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明白生物世界中一些生物學的現(xiàn)象是如何一點一點進行的,進而深刻地掌握生物學之間的聯(lián)系,提升自己對生物這門課程知識的掌握水平.所以,核心概念是各個知識點的橋梁,因此,如何有效進行生物課堂核心概念教學是生物教學中的重點.

二、精彩規(guī)劃,構建高效生物課堂教學

1.注重核心概念教學

核心概念既是概念中的重點,又是生物學中的重點,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時要比一般概念的講解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細心,在教學方式上注意要適時改變,使核心概念的講解稍顯生動、形象,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只是簡單粗略地講解核心概念,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不透徹,只是硬性背誦,并沒有掌握概念中的知識要點,那么在實際應用中,很可能出現(xiàn)答案在心卻不自知的情況.隨著課改的逐步實施,核心概念的講解方式也進行了更新.傳統(tǒng)教育中,雖然概念的講解較為單調、乏味、令人提不起興趣,但是傳統(tǒng)的核心概念中藏有豐富的內涵,就連概括介紹的都非常齊全.教師在傳統(tǒng)教育中通過相關的背誦、課堂查驗等方式檢驗學生掌握程度來保證學生基礎知識的牢固性;對于新的核心概念體而言,沿用傳統(tǒng)核心概念體中的優(yōu)點,改變其缺點,再注入新元素,教學新手法等,可以更加適應學生的學習要求.但美中不足,新體系里少了一點知識的課外拓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以及讓學生領悟的教學方式,所以,現(xiàn)在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的提升還是比較緩慢的.例如在初中生物中,應激性是生物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的反應,在新課標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先給同學們舉例講述應激性,“當我們不小心伸手被扎到的時候,手一下子就會縮回來,在大腦反應之前身體已經做出了反應,這就是應激性.”然后教師講述應激性的概念定義,最后再次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加強同學們對應激性的認識,“在發(fā)生應激反應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發(fā)生變化,同學們能夠想象一下我們的身體如何發(fā)生應激反應嗎?應激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應用?”

2.融合探索精神培養(yǎng)

課堂授課中的主體是學生,而引導學生學習首先要激發(fā)其學習欲望、領悟、實際應用三個過程,一堂富有激情的課是經過教師精心策劃安排的.其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高效、成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生有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學到的知識并逐漸的將學到的知識轉變?yōu)樽约旱闹R,最后再應用到實際中.所以教師在授課時,不應只是單純的講解課本內容,更應該明白各個歷代生物學家不斷努力探索的那種精神,從而將這種精神傳達給學生.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同學生的交談中、提問解答中營造課堂學習的良好氛圍.與其反復重復重點倒不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都知道能力是學生在平時不斷積累經驗、反復思索才逐漸掌握的,并非是教師教會的.例如在進行種子的萌芽實驗的時候,教師首先講述種子萌發(fā)的條件,“種子的萌發(fā)需要有一定的水分,這是植物營養(yǎng)運輸?shù)男枰?,然后胚根突破種皮形成了根,根再生長逐漸長成了莖和葉.”然后教師讓同學們親自動手探究種子萌芽的過程,每位同學可以自由選擇種子,然后進行萌芽培育,觀察種子萌發(fā)的狀態(tài).同學們在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可以改變萌發(fā)的變量,例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時候改變供水的用量,觀察不同水分條件下種子的萌芽狀態(tài).這樣同學們進行探究操作,就會加強對生物知識的認識程度,將概念教學和動手能力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物能力.

3.優(yōu)化課堂學習流程

其實概念就是教課中便于溝通的一個工具性語言,是為了提高教學的時效而誕生的,所以,我大膽的設定了學習流程來加快學生的學習速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一、課上檢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檢查.一方面加強學生對概念的重視,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對概念的背誦和理解.我建議在上課前五分鐘進行檢查,使學生在上課鈴聲響了之后能立即進入學習狀態(tài).之所以把它安排到課前,一方面是對舊知識的鞏固,對學生的督促,另一方面又是新課程的鋪墊,進而順利的進行新課程的學習.第二、在一節(jié)課的結束前,教師還應來個總結,把本節(jié)課學到的所有再重新規(guī)整一下,如果時間還有富余,還可以將本節(jié)課的開頭和上節(jié)課的結束銜接起來,讓學生的每一節(jié)課都能連到一起,而不是學哪是哪,出現(xiàn)狗熊掰棒子的現(xiàn)象.

4.反復講練深化理解

核心概念是化學概念中的關鍵所在,要求學生務必把這些知識掌握牢固,熟記于心.所以教師在講解時,一定不要擔心用時過多,可以通過反復講練來讓學生徹底明白這些概念所蘊含的知識點,再引導學生將這些概念和其他知識聯(lián)系到一起,在學生的學習中讓這些知識在其腦海形成一棵知識樹.以這種新的模式替代固有的死記硬背的模式,讓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一段時間后學生既提升了學習能力、理解力,又在學習中找到了輕松學習的好方法.例如在進行基因知識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同學們回顧染色體、基因、DNA之間的關系,將這些概念統(tǒng)一起來,然后進行知識的聯(lián)系,有助于提高生物知識能力.

三、結語

第8篇:生物生物論文范文

1.1探究性學習的關鍵———教師態(tài)度的轉變。探究性學習的關鍵離不開教師態(tài)度的轉變,只有教師教學態(tài)度和教學思想的轉變才能引導學生朝著積極方向發(fā)展,所以探究性學習是對教師態(tài)度和角色轉變的一大挑戰(zhàn)。教師需要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同時與學生站在同一平臺上共同探討研究。

1.2學生發(fā)揮主導作用。探究性學習需要的是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所以可以開展一些生物實驗,以實驗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自行設計研究課題,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通過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而積極搜索資料,并嘗試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置身其中,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

1.3以問題為中心。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學生的思路隨問題而展開,進而讓學生產生好奇心,促使學生主動積極進入學習活動,并發(fā)表不同觀點。

1.4合作共贏。所謂探討,即學生的探究和討論,探討性學習離不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需要彼此交流,合理分工,揚長避短,從而在解決問題的方案上達成共識,使小組成員之間增強凝聚力,互幫互助,增長經驗,共同提升。

2.探究性學習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探究性學習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有著顯著作用,但怎樣在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才是重點。筆者結合新課標及自身教學體會,得出如下策略。

2.1平等互利。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由于其本身具有探究性、開放性和拓展性等特點,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轉變角色,與學生站在同一平臺上平等交流,讓學生拓展思維思考問題。切勿用教師的“權威性”影響和禁錮學生的思維。只有在民主的氛圍中,學生方能真正參與其中,表達自己的觀點,不用忌諱答案的正確與否,讓學生獲得知識,同時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2循循善誘,巧設問。提出問題是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問題的吸引力和巧妙度對學生的探索欲望、好奇程度和專注度都有極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充分備課,還需要用鼓勵的語言激發(fā)大家思考問題,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喜歡學習、享受思考、樂于挑戰(zhàn),產生學習興趣。

2.3善用實驗。初中生物教學可以盡量多應用實驗教學。改善實驗條件,積極拓展課外實驗。實驗教學是探究性學習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開展部分課外實驗,并讓學生組隊,自主設計實驗,制訂方案,研究探討問題。通過做實驗,觀察現(xiàn)象,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加深對知識學習的印象,同時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讓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轉變?yōu)榛钌膶嵗鰪妼W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3結語

第9篇:生物生物論文范文

1996年5月, 國家教委頒發(fā)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供試驗用)》(以下簡稱新大綱)。 同年8月,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召開了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普教處主任和教研室主任 以及人教社有關負責人參加的“普通高級中學新課程方案研討會”。會上宣布將于1997年秋季在山西、江西、 天津市開始使用新教材,進行新課程方案的試點工作。作為高中二年級開設的生物課,當前抓緊學習新大綱, 為在1998年秋季按照新大綱的要求來試用新教材進行教學,有著現(xiàn)實的意義?,F(xiàn)就初學新大綱的一些體會,試 對高中生物新大綱的特點做一淺析,供同行參考。

新大綱分為五部分,即教學目的、課程安排、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考試、考 查、教學評估及教學設備,內容突出了“面向全體學生,面向21世紀”的總體要求。

依據《全日制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修訂本)》(以下簡稱舊大綱)編寫的現(xiàn)行高中生物(全一冊·人教 版)教材內容,體系完整、知識系統(tǒng)性較強,內容與課時吻合。但更多講述的是經典的生物學知識,較少聯(lián)系 當前迅速發(fā)展的生物科學新成果;在實驗課的安排上,僅有5 個實驗,且有一實驗為選做,實際只要求完成4個 實驗, 因而不利于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yǎng)和科學素質——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科學世界觀的培養(yǎng)。新大綱所反 映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則更新了部分傳統(tǒng)的理論性內容,如刪去了“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證據”等 專題,代之以“現(xiàn)代的生物進化觀點簡介”內容。此外,更擴展了有關環(huán)境、營養(yǎng)、保健等聯(lián)系實際的知識, 且增強了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思想教育。體現(xiàn)出了時代要求的特征?,F(xiàn)從下列7個方面來淺析其特點。

1.知識體系作了較大調整

舊大綱對高中生物必修內容側重的是講述生命科學規(guī)律,對高三年級的選修內容則為復習高二年級的知識 和初中的生理衛(wèi)生內容,不僅知識體系重復,更體現(xiàn)出是為適應高考的需要而學(選修教材內容系高考所劃定 的考試范圍)。新大綱將舊大綱的8個單元調整為10個單元, 又將“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內容移至“生物的生殖 和發(fā)育”之前講述,體系略有修改,使內容順理成章,通過各單元間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接受新知識。而選修內容 體系則以全新的知識為主線,選取了與人類生存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內容,如“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和免疫”“細 胞與細胞工程”“遺傳與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綱有著適應21世紀現(xiàn)代化科學的特色。

2.明確提出了教學目標的三方面要求

舊大綱只是提出了教學內容,而無具體的教學目標要求。新大綱則在教學目標問題上,首次從知識、思想 、能力3 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知識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學生知道如何運用生物學知識來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 術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并對現(xiàn)代生物科學的新成就和發(fā)展趨勢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繼續(xù)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加強科學世界觀教育,以形成生物的進化 觀點和生態(tài)學觀點;還要加強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促進對保護生物資源之重要性的認識。

能力培養(yǎng)方面: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動較活躍,思維方式即將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視基本技能 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和自學能力,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判斷和推 理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

3.教學的知識點有所更新

新大綱對教學的知識點有較多的更新。原則是:在突出基礎性,對基礎知識進行精選的前題下,要體現(xiàn)出 知識的先進性,要加強知識的實用性,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還要重視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性。

新大綱在教學目的中指出:“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開設的一門學科類基礎課程”,說明了高中仍應著眼于 基礎教育。因此,新大綱對現(xiàn)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識點進行了選擇,刪去了當今學術界已經不用和使用價值不 大的,諸如原生質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的內容等,保留了關于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結構的基本單位 、關于生命活動的本質和生命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關于生物進化和生物與環(huán)境關系等基礎性的知識,還增添了動 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加強了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此外,新大綱還選擇了一些理論較淺且易被學生 接受的反映現(xiàn)代生物科學水平的先進知識,如細胞的分化和衰老、細胞的癌變、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物凈化等 ,填補了現(xiàn)行生物教材在知識先進性和實用性方面的不足。

4.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新大綱選取補充的新知識點,普遍具有實用性。除重視教材內容與生產實際、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外,更從理 論聯(lián)系實際出發(fā),在講解某個知識點后,配合安排了相應的學生實驗或實習。有利于實現(xiàn)“要使學生……知道 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應用”這一教學目的。例如,必修課中,在講“組成生物體的化合 物”知識點后,配有“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在講“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知識點 后,安排有“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實習;在講“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的不利影響”知識點后,配合了“調查或觀 察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實習等。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理論在實踐應用上的示例。在選修課中聯(lián)系生產和生 活的新知識則更多,如“生物固氮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自生固氮菌的分離實驗”“微生物的營養(yǎng)和生長” “學習細菌培養(yǎng)的基本技術實驗”“營養(yǎng)與健康的關系”和“幾種果蔬V[,c] 含量的測定實驗”等,都是教給 學生如何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具體典例,體現(xiàn)了國際上“科學—技術—社會”(STS)的現(xiàn)代教育思想。

5.強調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

舊大綱在教學目的中僅提出了關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新大綱則提出了科學素質的培 養(yǎng)要求:“要使學生掌握生物科學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學素質”。在教學目標中更進一步明確提出了“ 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學研究方法”的要求。

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包括了科學知識、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科學精神、科學思維能力等方面。對 于生物學科來說,通過實驗和實習,能夠兼顧多方面的科學素質培養(yǎng),因而是培養(yǎng)科學素質的可行途徑。

從數(shù)量來看,舊大綱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實習,只有必修課的5 個(選修課的實驗為初中生理衛(wèi)生課和必修 課的重復)。新大綱的必修課則安排有25個實驗和實習,選修課又安排有6個。 各種不同實驗項目無疑是對各 種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的培養(yǎng)。

從類型來看,舊大綱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實習只有一種定性的、驗證性的觀察實驗類型。新大綱的實驗類型 除保留了觀察實驗, 還增加了5種新實驗類型:定性分析類型(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定量分析類型(幾種果蔬V[c]含量的測定);模擬探究類型(性狀分離比例幾率的模擬,模擬通過分子雜交 鑒定人與猿間的親緣關系);自行設計類型(植物向性和感應性現(xiàn)象的實驗設計,設計并制作小生態(tài)瓶);基 本技術類型(細菌培養(yǎng)的基本技術和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這些不同類型的實驗必然有利于科學思維能力的培 養(yǎng)。

6.增加了靈活性

舊大綱對于每單元的知識點有較詳細且具體的規(guī)定,限制了教學內容的拓展。新大綱則是概括性地提出了 應講的知識點,并未明確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在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上有著較大的伸縮余地。例如,“高等動 物的個體發(fā)育”問題,教材應涉及哪些卵裂階段和有關內容,新大綱不似舊大綱有詳盡規(guī)定,因而教師教到何 種程度,就有了相當?shù)撵`活性。既有利于“一綱多本”的教材編寫實施,還可以適應不同地區(qū)的各類學校和不 同學生學習情況的需要,進行靈活教學。

此外,對某些難度稍大的知識點(基因連鎖與互換規(guī)律、光合作用碳代謝類型簡介、酶工程簡介等),新 大綱將之安排為選講內容,對某些需用時較長的實驗(動物激素飼喂小動物,用當?shù)啬撤N生物做有性雜交試驗 等),新大綱又將之列為供學生選作的內容,充分顯示出新大綱有著彈性的特點。

7.完善了教學大綱的功能和作用